九年级上册语文名著阅读《艾青诗选》知识点整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668016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0.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上册语文名著阅读《艾青诗选》知识点整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九年级上册语文名著阅读《艾青诗选》知识点整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九年级上册语文名著阅读《艾青诗选》知识点整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九年级上册语文名著阅读《艾青诗选》知识点整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九年级上册语文名著阅读《艾青诗选》知识点整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上册语文名著阅读《艾青诗选》知识点整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九年级上册语文名著阅读《艾青诗选》知识点整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上册语文名著阅读《艾青诗选》知识点整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年级上册语文名著阅读《艾青诗选》知识点整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36年经朋友资助,出版首本诗集《大堰河》

1937-1948年

37年先后到武汉、桂林等地参加抗日救亡活动;

41年奔赴延安,抗战时期成了他创作的高潮期。

全面抗战,艾青投入抗日救亡热潮,为鼓动人民大众奋起抗日而写下的爱国主义诗篇;

到延安后,“才算真正看见了光明”诗中赞美了广大群众争取民族解放、求生存求自由的斗争事迹,也纵情歌唱了红色政权,抒发了自己从一个民主个性主义者转向共产主义战士

1957-1976年

(第二次牢狱之灾)

艾青被错划为“右派”时,第二次入狱,创作中断二十余年

被流放期间,几乎中断创作,有限的新诗中依然为追求生存和谐而歌唱

1976-1996年

76年起重新执笔,出现了创作的另一个高潮;

96年病逝

在历史巨变中,创作了诸多富有时代感和冲击力的作品,诗句变得更整齐,诗情变得更深沉,诗意变得更警策,有“归来的诗坛泰斗”之称

改革开放时期

【作品分析】

篇目名称

主要内容

《大堰河——我的保姆》

(1933年)

关键词:

乳儿

全诗分为四部分,诗人通过对自己乳母的回忆与追思,抒发了对抚养他的保姆——大堰河深深的挚爱和无尽的怀念、感激、赞美之情,从而激发人们对旧中国广大劳动妇女悲惨命运的同情,对这“不公道的世界”的强烈仇恨。

《一个拿撒勒人的死》(1933年)

是诗人创作的第一首叙事诗,讲的是耶稣十字架受难的经历,表达勒诗人对英雄不被理解的惋惜,以及由此延伸出的对真伪、善恶、美丑颠倒的黑暗世界的愤慨。

《窗》(1936年)

写于诗人常州任教期间,全诗构思奇特,表达来思念之情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1937年)

农夫、少妇、母亲、垦殖者

此诗通过描写大雪纷扬下的农夫、少妇、母亲的形象,表现中华民族的苦痛与灾难,展现了旧中国的图景,表达了诗人深厚的爱国热情,诗人反复咏叹“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4次),悲悯下层人民的困苦,忧伤祖国的命运

《复活的土地》(1937年)

诗人预言伟大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即将来临,诗人勾勒了一个受尽凌辱的伟大民族正在觉醒奋起,以及诗人自己“拂去往日的忧郁”与苏醒的大地一起迎接战争的欢欣和誓言

《他起来了》(1937年)

是一首充满了激情和热血的诗,它为历史塑造了一个准备进入生死搏斗的民族巨人的形象。

《生命》(1937年)

诗人以“我”来现身说法,直接抒发了自己对生命的思考和理解,极其深刻地描绘出生命的价值、生命的伟大

《太阳》(1937年)

生命、高树、河流、虫蛹

这首诗第一、二节写太阳到来时的悲壮场景;

第三节暗示着光明的到来,将出现一个科学文明的新时代;

第四节作了直接抒情,要在光明必然到来的预感中振奋起来,去追求未来的真实的光明。

《煤的对话》(1937年)

这首诗采用通篇对话的方式来展示中华民族不甘屈辱、自强不息的内在精神,表达诗人对祖国深沉而热烈的爱和对祖国再生的强烈愿望,显得新颖而又亲近。

《春》(1937年)

春天、桃花

为纪念左联五烈士而创作的一首新诗。

这首诗把烈士的牺牲与春天的到来直接地联系起来,除了表现出作者对于反动派的疯狂屠杀的愤怒和仇恨之外,还表现着一种坚定的信念:

任何疯狂的镇压和屠杀都无济于事,烈士们所付出的鲜血代价,是以迎来一个更美好的春天为报偿的。

《北方》(1938年)

此诗中,诗人既悲叹北方的贫瘠落后以及战争给北方民众带来的苦难,又讴歌北国民众自古具有的不屈的生存意志和保家卫国的决心,具有浓郁的爱国主义情怀。

《人皮》(1938年)

表达出了作者对法西斯侵略者惨绝人寰的兽性与暴行的诅咒,也表达了作者对遭受蹂躏的同胞的深切同情和对侵略者的无比愤恨之情。

《我爱这土地》(1938年)

土地、河流、风、黎明

这是一首在现代诗歌史上被广泛传诵的抒情名篇,以一只鸟生死眷恋土地作比,形象地抒发了深沉而真挚的爱国情感。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诗人用”嘶哑“来形容鸟儿鸣唱的歌喉。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一句更能表现诗人为祖国前途、命运担忧,心力交瘁的情况。

《向太阳》(1938年)

长四百余行,是三十年代艾青最长的一首诗,由九个各自独立又前后呼应的章节组成。

这首诗借助歌颂太阳,表达来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以及对光明未来的追求和信心。

全诗贯穿着一个总体的象征形象,那就是——太阳,以太阳来象征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希望;

从“我”——一个饱经忧患的知识分子的角度,采用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抒发抗战高潮到来之时的激奋之情

《吹号者》(1939年)

全诗共五章,围绕吹号者展开故事情节

《他死在第二次》(1939年)

写一个普通兵士在抗日战争中从受伤到第二次奔赴前线战死的经过,深层地剖解了这个兵士的心理活动和感情变化,以及对战争和生命意义的感悟。

《抬》

由描写一个牺牲的女同志开始,延伸到了为中国革命而负伤牺牲的千千万万的人民,讴歌了中国人民的抗战精神,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百姓和战士伤亡的沉痛悼念,对敌人的愤怒情绪和复仇的决心。

《旷野》(1940年》

旷野、雾、墓堆、石碑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中国农村广大地区是荒凉、愚昧的,统治阶级对农民的残酷剥削、帝国主义对人们新的重压,诗人开篇描写旷野的凄苍,表达来诗人内心的焦虑和不平,希望广大农民群众可以奋起反抗。

《播种者》(1940年)

本诗写于鲁迅先生逝世四周年之时,字里行间表达了对鲁迅先生的敬仰之情。

《火把》(1940年)

这首诗主要描写了主要描写了唐尼这一女性形象,展现了她在火把游行夜思想情感的变化。

借索求火把,表达来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

《黎明的通知》(1941年)

祈愿、东方、海上、光明

以“黎明”的口吻,“我”就是“黎明”,是光明幸福的象征,在诗人笔下,黎明将光明带给世界,将光明带给人类。

呼唤“诗人啊/你起来吧”,让所有热爱生活的人们、所有的“城市和村庄”做好准备,迎接“白日的先驱,光明的使者”的到来。

全诗自由铺陈,自由抒情,诗句仿佛从“黎明”的胸臆中直接飘出,散而有致,活而有序,给人以极大的美感,倾吐了诗人对新生活的向往之情,表达了诗人期待革命胜利的强烈愿望

《雪里钻》(1944年)

诗人以“雪里钻”这匹战马在战争中的经历来衬托激烈残酷的战争环境和战争氛围,同时也衬托了在这场战争中抛头颅、洒热血的抗日英雄战士的形象。

《礁石》(1954年)

诗人通过此诗表达了对这种坚韧顽强的生命存在的由衷赞美,亦对正处在种种困扰和挤压中的祖国人民以深切的鼓舞。

《启明星》

作者以启明星自喻,寄托了作者厌恶黑暗而向往光明的愿景。

他愿意牺牲自己,向往光明的世界,而不求回报的愿望.

《镜子》

诗中写镜子“是一个平面,却又是深不可测”,因为它真实、直率,从不掩饰,所以“有人喜欢它”,“有人躲避它”,通过镜像来反观人生,充满哲理,饶有兴味

《光的赞歌》(1978年)

诗人在监狱的黑暗之中度过三年之后,对光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

诗中赞美“光”这一神奇的物质,赞美“光”带来的社会文明,以及“像光一样坚强”的社会主义,字里行间饱含着睿智哲思

《鱼化石》(1978年)

是诗人“归来”之后吟唱出的一曲独具特色的歌。

作为咏物诗,它借助对一种生物被无故尘埋的血淋淋事实的描述,抒发了对于逝去生命的祭奠与悼惜之情。

曾经“在浪花里跳跃”的鱼却离开了水,这痛苦就如同一个视诗歌写作为生命的人被迫停止了写作

《关于眼睛》(1979年)

这首诗,诗人始终围绕“眼睛”来写,通过眼睛来写人生

【诗歌题型】

常见题型

答题步骤

解题思路

诗选对应

文学常识题

梳理并背诵

意象分析题

意象特点+作者感情

①抓住物象本义②结合诗歌情感主旨分析意象

①太阳(与太阳一类的还有:

黎明、朝霞、曙光、春天、火焰、生命、红旗、胜利):

对光明、理想、美好生活的热烈追求

②土地(与土地一类的还有:

旷野):

对祖国、人民、大地母亲深沉的爱,对祖国命运深沉的忧患意识③雪与雾:

作为黑暗社会和险恶环境的象征

赏析题/炼字题

手法+内容+作用+情感

①修辞手法(暗喻、双关、借代)②表现手法(象征、借物喻人、寓情于景)③描写手法(动词)④特殊语言风格

含义题

表层含义+深层含义

①结合写作背景②描绘画面并分析诗歌意境③结合手法分析诗歌的引申义、象征义、比喻义等

【习题精选】

(一)黎明的通知(选段)

①为了我的祈愿诗人啊,你起来吧

②而且请你告诉他们说他们所等待的已经要来

③说我已踏着露水而来已借着最后一颗星的照引而来

④我从东方来从汹涌着波涛的海上来

⑤我将带光明给世界又将带温暖给人类

⑥借你正直人的嘴请带去我的消息

⑦通知眼睛被渴望所灼痛的人类和远方的沉浸在苦难里的城市和村庄

⑧请他们来欢迎我——白日的先驱,光明的使者

1.用文中原话回答。

“黎明”的任务是:

我将带光明给世界又将带温暖给人类。

诗人的任务是:

告诉他们说他们所等待的已经要来。

2.借助联想和想象来理解③④两节的意境,填空。

“露水”“最后一颗星”形象地表明了“黎明”到来的时间,“东方”“海上”则具体说明了“黎明”到来的方位地点,“汹涌着波涛”则说明了“黎明”历经迢迢长路和惊涛骇浪而来的情状。

3.简要分析“通知眼睛被渴望所灼痛的人类/和远方的沉浸在苦难里的城市和村庄”的含义。

答:

诗人希望借助黎明的通知,去打破反动派对敌占区人民的蒙蔽和谎骗,扫除萦绕在那些人们心头的迷雾、悲观论,让所有正遭受着苦难的人民立即行动起来,准备迎接这“白日的先驱,光明的使者”——黎明。

(二)大堰河——我的保姆(节选)

①我是地主的儿子,也是吃了大堰河的奶而长大了的大堰河的儿子。

大堰河以养育我而养育她的家,而我,是吃了你的奶而被养育了的,

大堰河啊,我的保姆。

②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

你的被雪压着的草盖的坟墓,你的关闭了的故居檐头的枯死的瓦菲,

你的被典押了的一丈平方的园地,你的门前的长了青苔的石椅,

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

1.“我”既是地主的儿子,又是大堰河的儿子,这样说是否矛盾?

为什么?

不矛盾。

在诗歌中,“我”是被自己的地主父亲送到大堰河手中的,在父母心里,我,是个不祥之人,在他们那,我,没有享受过父母对孩子的宠爱,甚至还有后来“我”回家后,觉得自己是做了父母家的新客了。

而在大堰河那,“我”却感受到了父母般的爱,大堰河也将“我”当作亲生的,她做着吃乳儿婚酒的梦,这也表现出“我”对大堰河如对母亲般的爱。

2.第②节中写了哪些意象?

有什么作用?

写了雪、坟墓、瓦菲、园地、石椅这些意象,这些意象让人感觉很悲伤,也透露出“我”对于大堰河的愧疚。

3.大堰河是谁?

作者在诗歌中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大堰河是作者的乳母。

作者通过对自己的乳母的回忆与追思,抒发了对贫苦农妇大堰河的怀念之情、感激之情和赞美之情,从而激发人们对旧中国广大劳动妇女悲惨命运的同情,对这“不公道的世界”的强烈仇恨。

(三)《煤的对话》

你住在哪里?

我住在万年的深山里我住在万年的岩石里

你的年纪——我的年纪比山的更大比岩石的更大

1.结合这首诗的主旨,说说诗人为什么以煤作意象。

煤具有深藏地下,热能巨大,一旦燃烧便烈火熊熊的特点,这和被压迫民族有着某些相似点,因此以煤作为这首诗歌的意象十分妥帖。

2.有人评价这首诗的艺术特点时说:

“强烈的反差,激起读者感情的波澜。

”对此,你是怎样认识的?

“强烈的反差”指作者平静的问话与煤炽热如火的回答之间的一冷一热的反差,这样写,用“我”的冷静反衬煤的热烈,使煤的自白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

(四)礁石

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

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沫、散开……

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一样

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

1.诗中的“礁石”象征了什么?

“礁石”象征了敢于面对一切厄运而又顽强不屈的人。

2.诗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拟人、比喻、对偶。

3.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热情歌颂了面对厄运,仍然坚强不屈的乐观精神与豁达的胸襟。

4.从内容和形式上分析一下本诗的特点。

内容上:

《礁石》用了一种具体可感的形象表现了一种刚毅的精神。

不具体描形而是重在绘神,写出了一种永存的景象。

诗中修辞方法多种,又重在拟人,意蕴回味悠长。

形式上节律自由、灵活。

5.全诗采用了象征的艺术手法,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歌咏,寄寓了深沉的生活哲理内涵。

诗歌形象明朗、纯净,洋溢着一种昂扬奋发的乐观情绪。

(五)虎斑贝

美丽的虎斑纹闪灼在你身上

是什么把你磨得这样光是什么把你擦得这样亮

比最好的瓷器细腻比洁白的宝石坚硬

像鹅蛋似的椭圆滑润找不到针尖大的伤痕

在绝望的海底多少年在万顷波涛中打滚

一身是玉石的盔甲保护着最易受伤的生命

要不是偶然的海浪把我卷带到沙滩上

我从来没有想到能看见这么美好的阳光

1979年12月17日,晨一时

【点拨】一位女士送给艾青一枚虎斑贝,于是触发了诗人的情思。

这首诗前八行连用几个比喻描绘虎斑贝的外貌及质地,使人感受到了虎斑贝的形象,也感受到了它的质地。

后几句既是写虎斑贝的命运,也在写自己的命运。

“在绝望的海底多少年/在万顷波涛中打滚/一身是玉石的盔甲/保护着最易受伤的生命//要不是偶然的海浪把我卷带到沙滩上/我从来没有想到能看见这么美好的阳光。

”把诗人多少年的痛苦经历,以及后来重新回到阳光下的喜悦,全概括进去了。

比喻的巧妙运用,是整首诗的最大特色。

(六)当黎明穿上了白衣

紫蓝的林子与林子之间由青灰的山坡到青灰的山坡,绿的草原,

绿的草原,草原上流着新鲜的乳液似的烟……

啊,当黎明穿上了白衣的时候,田野是多么新鲜!

看,微黄的灯光,正在电杆上颤栗它的最后的时间。

1.用一句话概括这首短诗的内容。

主要写诗人在田野漫步的情景。

2.诗的开头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

动静结合的语句是“由青灰的山坡……乳液似的烟……”,色彩丰富、鲜明美丽的图画。

这句运用动态描写,这样使画面具有美感、具有动感,富有活力。

【点拨】这首诗是写黎明时田野上的景色及自己的感受。

诗歌一开始,作者就精心选取了三个色彩词“紫蓝的”“青灰的”“绿的”,为读者勾勒了一幅鲜明、和谐的画面。

在以上静态描绘的基础上,又以“草原上流着”,使整个画面活了起来。

而用“乳液”来形容烟,将烟的清新、流动等描绘出来,可谓神来之笔。

于是,第二节开头,诗人似乎也忍不住,直抒胸臆地赞叹:

“啊,当黎明穿上白衣的时候,/田野是多么新鲜!

”结尾句“微黄的灯光,/正在电杆上颤栗它的最后的时间”,蕴含深刻的哲理,“黎明”象征新生的力量,“灯光”象征衰落的力量,旧事物是无论如何也抵挡不住新事物的脚步的。

(七)手推车

在黄河流过的地域在无数的枯干了的河底手推车

以唯一的轮子发出使阴暗的天穹痉挛的尖音穿过寒冷与静寂

从这一个山脚到那一个山脚彻响着北国人民的悲哀

在冰雪凝冻的日子在贫穷的小村与小村之间手推车以单独的轮子

刻画在灰黄土层上的深深的辙迹穿过广阔与荒漠

从这一条路到那一条路交织着北国人民的悲哀

1.认真阅读全诗,请概括这首诗两个部分的内容。

第一部分围绕手推车的“尖音”进行艺术渲染,与北国人民的“悲哀”相呼应;

第二部分紧扣手推车留下的“辙迹”进行铺陈,与北国人民的“悲哀”相交织,从听觉到视觉给人以强烈的触动。

2.“手推车”是全诗的主体意象,这个意象蕴含着什么深刻的含意?

诗中的手推车是一种象征的意象,首先,它体现出我们中华民族历史命运和所遭受的深重灾难。

其次,诗人借助手推车表现了“北国人民的悲哀”,同时也蕴含着对保守、呆板、落后的生活方式的悲哀。

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诗的主旨.

诗人通过对生活中捕捉的具体可感的形象——手推车,进行艺术刻画,传达出自己独特的感受:

手推车既是诗人对苦难制造者的一个平静又悲怆的抗议,也是对改变手推车的生活方式,振奋民族精神的哲理性启示。

(八)北方

一天那个科尔沁草原上的诗人对我说:

“北方是悲哀的。

不错,北方是悲哀的。

从塞外吹来的沙漠风,

已卷去北方的生命的绿色与时日的光辉——一片暗淡的灰黄蒙上一层揭不开的沙雾;

那天边疾奔而至的呼啸带来了恐怖疯狂地扫荡过大地;

荒漠的原野冻结在十二月的寒风里,

村庄呀,山坡呀,河岸呀,颓垣与荒冢呀都披上了土色的忧郁……

孤单的行人,上身俯前用手遮住了脸颊,

在风沙里困苦地呼吸一步一步地挣扎着前进……

几只驴子——那有悲哀的眼和疲乏的耳朵的畜生,

载负了土地的痛苦的重压,

它们厌倦的脚步徐缓地踏过北国的修长而又寂寞的道路……

1.诗中的“沙漠风”该如何理解?

既指从西北沙漠刮来的干燥的风,又指日本侵略者对中国北方的残酷侵略,使中国处在深重的灾难中。

2.找出作者所选取的意象,说说这些意象都带有怎样的色彩,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意象:

“沙漠风”“荒漠的原野”“颓垣与荒冢”“孤单的行人”“悲哀的眼”“疲乏的耳朵的畜生”。

色彩:

灰暗。

这是一片荒凉的景象,这些景象与冬季的肃杀相互衬映,表现了当时中国灾难深重的命运。

(九)太阳

从远古的墓茔从黑暗的年代从人类死亡之流的那边

震惊沉睡的山脉若火轮飞旋于沙丘之上太阳向我滚来……

它以难掩的光芒

使生命呼吸使高树繁枝向它舞蹈使河流带着狂歌奔向它去

当它来时,我听见冬蛰的虫蛹转动于地下群众在旷场上高声说话

城市从远方用电力与钢铁召唤它

于是我的心胸被火焰之手撕开陈腐的灵魂

搁弃在河畔我乃有对于人类再生之确信

一九三七年春

1.文中太阳的象征意义是光明、永生、未来,诗歌通过墓茔、黑暗、死亡等意象来反衬太阳,通过一系列万物复苏的动态意象从正面来烘托太阳,使其象征意义格外鲜明。

2.“于是我的心胸/被火焰之手撕开/陈腐的灵魂/搁弃在河畔”,这几句诗的含义是什么?

太阳的光芒照亮了心扉,使诗人消除了悲观情绪,萌生出坚强的信念。

3.反复阅读全诗,请你说说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愿望?

本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寄托了诗人渴望有光明的未来、光明的社会的愿望。

(十)我爱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我爱这土地》一诗写于抗日战争时期,诗中具体描述了“鸟”歌唱的四个意象,请写出这四个意象的象征意义。

(1)土地:

生“我”养“我”而又多灾多难的祖国

(2)河流:

长期郁结在人民心中的悲愤(3)风:

中国人民心中对侵略者暴行的愤怒(4)黎明:

独立自由的曙光

2.请找出揭示全诗主旨的诗句,并谈谈理由。

主旨句: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理由:

这具有因果关系的一问一答,是对爱国者目睹满目疮痍的祖国时爱得越深、痛得越切的悲愤表情的特写。

在这一节里,诗意得到了提炼和升华,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对祖国的眷恋和热爱。

3.请谈谈这首诗歌的艺术特色。

(1)使用了象征手法。

诗中的具体形象,如“鸟”“土地”“河流”“风”“黎明”都具有象征意义,而各个意象前所加的修饰语又强化了象征的作用,抒发出了缠绵而深沉的爱国之情。

(2)比赋结合。

第一节以鸟自比,铺陈描绘;

第二节直抒胸臆,质朴遒劲。

(3)感情不断强化,风格悲愤沉郁。

(十一)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风,像一个太悲哀了的老妇紧紧地跟随着

伸出寒冷的指爪拉扯着行人的衣襟,

用着像土地一样古老的话一刻也不停地絮聒着……

那从林间出现的,赶着马车的你中国的农夫,

戴着皮帽,冒着大雪你要到哪儿去呢?

告诉你我也是农人的后裔——

由于你们的刻满了痫苦的皱纹的脸

我能如此深深地知道了生活在草原上的人们的岁月的艰辛。

而我也并不比你们快乐啊——

躺在时间的河流上苦难的浪涛

曾经几次把我吞没而又卷起——流浪与监禁

已失去了我的青春的最可贵的日子,

我的生命也像你们的生命一样地憔悴呀

沿着雪夜的河流,一盏小油灯在徐缓地移行,

那破烂的乌篷船里映着灯光,垂着头坐着的是谁呀?

——啊,你蓬发垢面的少妇,是不是你的家

——那幸福与温暖的巢穴——已被暴戾的敌人烧毁了吗?

是不是也像这样的夜间,失去了男人的保护,

在死亡的恐怖里你已经受尽敌人刺刀的戏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反思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