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花阅读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664077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5.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铁花阅读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铁花阅读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铁花阅读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铁花阅读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铁花阅读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铁花阅读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铁花阅读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铁花阅读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铁花阅读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钟会把嵇康比作诸葛亮,用意明显。

嵇康冷淡钟会,是轰动朝野的大事件。

竹林成了一个符号,士人向往,朝廷侧目。

钟会收集嵇康的言论,报告司马昭。

山涛做官受到重用,他在吏部郎的位置上升迁,推荐嵇康代替他。

山涛多次推荐嵇康,不达

目的不罢休。

嵇康一忍再忍,终于发作了。

嵇康写下《与山巨源绝交书》。

信件公开了,山涛被逐出竹林,在知识界一落千丈,从此铁了心奔官场。

可是,没有资料表明,他曾向司马昭提供有关竹林自由言论的情报。

司马昭下令查办,钟会罗织罪名。

不治嵇康的言论罪,却说他有过谋反的意图mdash;

mdash;

几年前一个叫母丘俭的军人反叛朝廷,嵇康欲响应,被山涛阻止了。

这是诬陷,但罪名成立。

嵇康是曹操的孙女婿,谋反是可能的。

唯一能证明他无罪的山涛一声不吭。

如果他在狱中写一封检讨书,保证以后不乱讲,就有出狱的可能。

狱吏探他的口风,他一言不发。

狱卒议论说:

这人一根筋,只会写绝交书,写不来检讨书

砍头的日子到了。

这一天,嵇康破例穿得很漂亮:

一袭丝质的草绿色长袍。

以前他经常打铁,穿戴很随意。

今天不同,他要尽显龙章凤质。

刑场也是舞台,他将完成他的生命之舞。

脚下是厚厚的木屐,走动响声清脆,富于节奏感。

他本来就高大挺拔,穿长袍与木屐,越发像个绿色巨人。

围观的群众里三层外三层,史料说超过一万人。

其中名士数百,官员数百,族人数百,太学生三千名士可不是浪得虚名,名士走向断头台,照样风度翩翩。

魏晋风度,被嵇康推向了极致。

《晋书》载:

康顾视日影,索琴弹之,曰:

lsquo;

《广陵散》于今绝矣!

rsquo;

《广陵散》高亢激烈,抒情处婉转低回,是当时的第一名曲。

嵇康视《广陵散》为圣物。

悲怆的音乐竟书写了他的命运。

一代名士的最后风流,注入《广陵散》。

琴音丝毫不乱,像《空城计》中的诸葛亮。

(根据刘小川《品中国文人》改写)

19.在嵇康身上,你看出魏晋风度有哪些特点?

请分点概括。

(4分)

20.文中多次将嵇康与诸葛亮相提并论,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5分)

21.史传的作者,往往借助所叙写的历史人物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请以本文为例,简要阐述作者借写嵇康所要表达的两个主要观点。

(6分)

参考答案:

19.【内容概括】

①崇尚高度的身心自由;

②不慕名利,不趋附权贵;

③性情直率,特立独行;

④内心坚定。

[4分。

答对一点1分,四点4分。

意思对即可。

20.【写法分析】

以读者熟知的诸葛亮作比(类比),有助于读者更好地了解嵇康其人;

表明嵇康也像诸葛亮一样优秀,但命运不济;

表达了对嵇康的敬佩和对其不幸命运的惋惜之情。

[5分。

类比及作用,2分;

命运对比,1分;

作者感情2分。

21.【意图探究】

答案示例:

①性格决定命运。

作者笔下,嵇康死于两样东西,其中一点就是性格太直。

②魏晋风度具有现实意义。

作为魏晋风度的代表人物,嵇康淡泊名利、追求身心自由、坚守独立人格,这些在今天都有深广的意义。

③追求身心自由重于追求名利。

文中嵇康拒绝谋求高官,虽然家园破败,但他有酒,有琴,高朋满座,身心自由。

④品德重于才能。

作者对有才有德的嵇康充满敬意,而对有才无德的钟会十分鄙弃。

[6分。

任选两点作答,每点3分,观点1分,分析2分。

【篇二:

山东省济宁市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

/p>

语文试题2016.01

第Ⅰ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要真正品出陶诗的纯真韵味来,有一点要明确:

陶潜的诗虽然属于抒情诗,但与一般抒情诗不太一样。

一般的抒情诗,所抒发的往往是强烈的感情,也就是所谓的激情。

如李白的《下江陵》、杜甫的《登高》、王翰的《凉州词》等都是把话说得很绝的。

王昌龄《从军行》就说: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翰的《凉州词》更是彻底,连生死都无所谓,只要把酒喝个痛快: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凡人回。

”王维《渭城曲》则宣称,喝吧,这是朋友的最后一杯酒了: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些激动的情感都是非常鲜明而强烈的,而陶渊明的诗,则不太相同,好像没有什么激情似的,这就有陶渊明的特点了。

这种特点,还表现在另一个方面,那就是他的语言、他的文字,不像一般诗作那样词采华丽,而是相当朴素。

朴素,本身并不一定就是美的。

从字面上孤立起来看,是很平淡的。

但是平淡之所以能够转化为深沉,主要靠整体结构中各关键语词之间,有一种内在的关联和照应,字里行间,默默地互相补充、互相渗透,构成一种有机的情感和景物的“场”。

现代人“场”的概念是物理的,而古代类似的“场”的概念则是心理的,他们把这种心理的“场”叫做“意境”。

太强烈的字眼,和诗中悠然的、飘然的心态就不和谐,形不成关联的意境,甚至还可能破坏相互关联着的意境。

这里所说的意境是内在的、微妙的,它不在语言表层之上,而在话语以下,又在话语之中。

他的《归园田居》有一系列景象:

尘网、丘山、羁鸟、旧林、池鱼、故渊、南野、园田、方宅、草屋、榆柳、桃李、远人村、墟里烟、狗吠、深巷、鸡鸣、桑树、户庭、樊笼,都很平常,表面上是客观罗列,但实质上都是主观的,被“意”同化、统一在一种精神境界之中。

这种同化是不着痕迹的同化,统一在诗人无意的、从容的、不为任何外部动机也不为自身内在欲望所役的一种心境里。

这里的大自然平静安然,顺其自然才是真正的自然。

真正动人的意境,用语言是无法描述的,这就叫“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意境”统一着一切。

但它以不用语言直接表达出来为上,连诗人的技巧都不能留下痕迹,这样品位才高,这样的作品才是神品。

在看似平淡的、没有什么诗意的对象上,诗人感觉到一种享受,这种享受的特点,好像是没有享受。

多少年来,一直没有人感到,他却感到了,而且用他自己从容不迫的、宁静致远的风格表现出来了,这就是伟大。

(摘自孙绍振《月迷津渡》,有删改)

1.下列关于抒情诗特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般抒情诗往往更富有激情,所抒发的感情非常鲜明而强烈。

b.与王昌龄的《从军行》相比,王翰的《凉州词》感情更鲜明强烈。

c.陶渊明的诗虽属抒情诗,但与一般抒情诗截然不同,没有激情。

d.语言文字上,陶渊明的诗相当朴素,而一般抒情诗则词采华丽。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陶渊明诗歌的语言文字与一般的抒情诗相比,是朴素的、平淡的,也很难说是美的。

b.当关键词通过相互关联,构成有机的情感和景物的“场”时,平淡就能转化为深沉。

c.古代人所提出的“场”的概念是心理的,又被称做“意境”,它是内在的、微妙的。

d.太强烈的字眼,和诗中悠然的、飘然的心态就不和谐,就形不成甚至破坏关联的意境。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李白等五位诗人的例子,表明唐代诗人比晋代诗人抒发的情感更加鲜明而强烈。

b.《归园田居》的系列景象,表面上是客观的,但实质上是主观的、被“意”同化的。

c.真正动人的意境不需要用语言和技巧表达,顺其自然,全靠“意境”统一着一切。

d.陶渊明能把从看似平淡的对象上感觉到的与众相同的享受,以独特的风格表现出来。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阳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

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有怠而欲出者,曰:

“不出,火且尽。

”遂与之俱出。

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方是时,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险以远,则至者少。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然力足以至焉而不至,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

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东坡自黄徙汝,过金陵。

荆公野服乘驴,谒于舟次,东坡不冠而迎,揖曰:

“轼今日敢以野服见大丞相。

”荆公笑曰:

“礼岂为我辈设哉!

”乃相招游蒋山。

在方丈饮茶次,公指案上大砚,回:

“可集古人诗联句赋此砚。

”东坡应声曰:

“轼请先道一句。

”因大唱曰:

“巧匠斫山骨。

”荆公沉思良久无以续之乃起曰且趁此好天气穷览蒋山之胜此非所急也。

是日,田昼承君与一二客从后观之,承君曰:

荆公寻常好以此困人,而门下士往往多辞以不能,不料东坡不可以此慑伏也”。

(《曲洧旧闻》)

4.对下面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穷:

尽头

b.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夷:

平坦

c.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相:

帮助

d.可集古人诗联句赋此砚赋:

描写

5.下面对文中画波浪线语句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荆公沉思/良久无以续之/乃起/曰/且趁此好天气/穷览蒋山之胜/此非所急也

b.荆公沉思/良久无以续之/乃起曰/且趁此好天气穷览/蒋山之胜此/非所急也

c.荆公沉思良久/无以续之/乃起曰/且趁此好天气穷览蒋山之胜/此非所急也

d.荆公/沉思良久/无以续之/乃起曰且趁此好天气/穷览蒋山之胜此/非所急也

6.下列对两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安石游褒禅山时,总结出“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非有志者而不能至”的道理,以此勉励自己和他人。

b.王安石在游褒禅山的过程中发现“有碑仆道”,“花”“华”音讹,于是生发出“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的感慨。

c.古代称谓中,方式较多,不一而足,如上文“庐陵萧君圭君玉”。

其中庐陵,是籍贯;

萧,是姓;

君圭,是名;

君玉,是字。

d.苏东坡因改任路过金陵,没戴官帽就忙着去拜见王安石,自己虽很抱歉,但王安石却并不在意,反而宽慰他,相邀游山。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2)荆公寻常好以此困人,而门下士往往多辞以不能,不料东坡不可以此慑伏也。

(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杂诗十二首(其二)

陶渊明

①白日沦西阿,素月出东岭。

②遥遥万里晖,荡荡空中景。

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

③④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

⑤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

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

⑥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

【注】①阿:

山岭。

②景:

同“影”,月光。

③时易:

季节变化。

④夕永:

夜长。

⑤无予和:

没有和我应答的人。

⑥终晓:

直到天亮。

8.诗中前四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在全诗中有何作用?

9.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2)在《兰亭集序》中,王羲之用“,”两句否定了生死等同的虚妄之说,这是作者超越了人生无常之痛的理性思考。

(3)《赤壁赋》中的“,”两句化用了曹操面对大江饮酒并持长矛吟唱的故事。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铁树的处女之花

林清玄

在花园里的金橘果落完的时候,旁边的铁树开花了。

从前听乡下的长辈说过,铁树要十年才会开花,是非常稀有难得的。

因此,铁树开花也是一种幸福之兆、祥瑞之兆,凡看见的,都会沾染喜气。

我曾经多次看过铁树开花,每一次都感到难值难遇,常会感慨地想:

人生能有多少个十年?

看铁树开花又能有多少回呢?

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在中山纪念馆的花园,同时看到七棵铁树开花,每一朵花都有路灯的柱子般粗,高达四五尺,使人忍不住会大叹世间的神奇。

然而,纵使看见公园里的七棵铁树开花,也没有像自己院子里的一棵铁树开花,令我感觉欢喜。

因为,这是我自己种的铁树,生平的第一次铁树开花。

我每天清晨浇水时,总会忍不住向铁树道喜,并深深分享它开花的喜悦。

铁树开花与其他的花大有不同。

先是从刚硬的叶梗中心,长出一团如排球大小的柔软肉球,是细致的米色。

那肉球随着时间增生拉长,一尺、两尺、三尺,最后长成一个四尺长的圆锥状花朵,大花中密密生着小花。

铁树开花的过程长达四个多月,过程缓慢而神奇,常令我误以为铁树的花永远不会凋谢。

但我随即生起这样的念头:

世上并没有永不凋谢的花!

铁树的花期维持如此长久,或者这就是称它为“铁花”的缘由吧。

在院子里喝茶的时候,我常和妻子讨论着:

“一朵铁花不知道多久的时间才会完成它开放的过程。

当铁花的顶部从圆形变成圆锥,终至成为锥尖,我们知道,铁树已完成处女之花,即将凋落了。

果然,它最后的盛放维持了两个星期,有一天黄昏,我们在院子里喝茶,突然听见一声咔嚓,转头一看,铁花啪啦落在了地上。

我把铁花捡起,放在桌上,观看它最后凋零的样子。

我想着:

铁树难得开花,终有开花之期;

铁花固然长久,也终有凋零之日呀!

这世界,每一朵花的兴谢虽有长短之分,却无断灭之别。

每一朵花都是因缘所生,在因缘中灭去,是明明白白的,人力所不能为的。

世间最有势力的人、最刚强的植物、最难逢的事件,正如眼前之花,无法免去因缘的兴

谢。

我想起唐朝高丽的元晓大师曾说:

“纵使尽一切努力,也无法阻止一朵花的凋谢。

”花如是兴谢,情感如是兴谢,因缘如是兴谢,生命中的一切过程不也是这样子兴起与谢落的吗?

与其为情感的兴谢、因缘的生灭而哭泣追悔,还不如把握当下,一往无悔地生活。

铁花开的时候,妻子还怀着身孕,孩子两个月大时,铁花才落下来。

但故事还没有完结,在铁花凋落的底部,竟长出小小的黑红色种子;

到儿子八个月大,铁树的种子才完全成熟,大小如拇指,坚硬似铁,数一数,共有八十三粒。

我把三粒“铁子”种在花园,期待来年能长出新的铁树。

其余的八十粒种子和那一朵铁花则摆在架上,每天看见时,内心对铁树开花的光阴有一种痛惜和缅怀。

我的痛惜是,我们虽全心追求美好的境界,生命中却总不免遗憾遗欢。

我的缅怀是,时光虽不可挽回地逝去,但总会留下余情余韵。

在我观看铁花兴谢的时光里,铁树也见证了我这一年来生命的变化,但铁树默默无语,只把全副心力用来开花结子。

不像社会上一般世俗的人,对自己的情感用心太少,却对别人的情感用力太多。

在我聆听孩子的笑语中,我也知道,生命只有不断地承传,在每一个片刻里,才会发生更好的体会。

铁花终究不能回到树上,我只有修剪芜蔓的枝叶,等待下一次的开花。

开完了处女之花的铁树,下次开花是什么时候?

一年,十年或百年?

问铁树,它默默无语。

但是我知道,金橘落果处,铁树开花时;

万法随因缘,天地不自私。

如果内心常保有开花的祝愿,在因缘成熟的时候,最刚硬的心,也会开花。

(选自《林清玄自选文集》,有改动)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铁树四个多月的开花过程是:

从叶梗中心长出肉球,然后肉球增生拉长,到长成四尺长的圆锥状,最后花顶部的圆形变成圆锥、锥尖。

b.我常和妻子感慨“一朵铁花不知道多久的时间才会完成它开放的过程”,意在表明铁树的花期维持如此长久,正是“铁花”得名的缘由。

c.“纵使尽一切努力,也无法阻止一朵花的凋谢。

”引用这句话意在强调世间的许多事物都有兴谢的规律,人的一切努力都会是白费的。

d.作者看到那八十粒种子和摆在架上的那朵铁花时,内心常有一种感慨:

我们生命中却总不免有遗憾遗欢,但时光也总会留下余情余韵。

e.文章先写铁树花开,目的是引出儿子降生带来的欣喜。

用铁树花开,象征儿子降生;

铁树成熟象征儿子成长,大大丰富了文章的内容。

(2)“铁花”是一种很独特的花,它的独特之处表现在哪里?

(3)文章先写中山纪念馆的铁树开花,有什么作用?

请加以简析。

(4)铁树开花引发了作者对人生的哪些思考?

请分条概括。

(8分)

第Ⅱ卷表达题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西域,那曾经三十六国的繁华,那曾经狂嘶的烈马、腾燃的狼烟、飞旋的胡舞,现在已今非昔比,只剩下残破的驿道,荒凉的古城。

....

b.雾霾是污染造成的,污染的产生与我们每一个人休戚相关。

减少污染排放,我们的责....

任,雾霾袭来,我们不要作围观者,要变成行动派。

c.北京三联韬奋书店创办“24小时书店”,书店夜不息灯,读者不绝如缕,有的在选书,....

有的在静读,这里成为了爱书人夜读的一方净土。

d.《琅琊榜》不但吸引了大批中国粉丝,而且也被海外电视机构争相购买,目前已在北美、韩国等地播出,东南亚和非洲国家的订单也纷至沓来。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日前,一首关于雾霾的歌曲《吓死宝宝了》在网上流传,“推开了窗两眼茫茫,戴上口罩全副武装,?

?

”这几句歌词所描绘的情形,对市民并不陌生。

b.在第23届世界科幻大会上,中国作家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三体》获得最佳长篇小说奖。

荣获此奖,不仅是亚洲作家的第一次,更是中国作家的第一次。

d.成立亚投行,将有利于推动区域互联互通和经济一体化进程,有利于改善亚洲发展中成员国的投资环境,对亚洲乃至世界经济增长带来积极的提振作用。

14.仿照下面画线句子,结合文段内容另写两句话,与例句一起构成一组排比句。

(4分)发出“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的感慨;

,;

,。

15.阅读某戏曲《刘兰芝》的一段唱词,将位置不当、语意不顺的两句话调整到适当位置。

①人去楼空空寂寂,

②往日恩情情切切。

③谁知晴空起霹雳,

④谁知无端生嫌隙,

⑤可叹老母苦相逼,

⑥可怜夫妻要别离。

⑦到今夕人儿已难觅,

⑧到今夕唯有空陈迹。

⑨一纸体书成永别,

⑩两行热泪肝肠裂。

16.下面是我市两位中学生做笔记的经验总结,阅读后分别就甲、乙两人的笔记特点作简要概括(每条不超过40字)。

甲:

我的笔记是活页本,我在上面主要记一些英语的语法点,还有语文、英语的作文素材,如思想上具有启发性的句子,文学上写得非常优美的句子等,我都会做积累并随时插入活页纸进行补充。

它们让我觉得自己有非常丰富的知识储备。

记下后并不束之高阁,我经常阅读笔记,从中不断获益。

乙:

我的笔记本其实是错题本,它主要涵盖了我高中三年所有的数理化生四科错题。

这个笔记本中还有一些是老师讲的重点的经典例题,我也会把它记下来,旁边还会标注自己对这个题的理解,或者一个题能够反映出来的一系列问题。

五、写作(60分)

17.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南京市有一位叫沈现台的环卫工人,曾经捡到一百七十多个钱包归还失主,还曾多次为生病的陌生孩子捐款。

不曾想,做了那么多的好事不仅没有得到周围人的夸奖,反遭调侃:

“你不是整天做好事吗,怎么连个奖状也没有?

人家做好事都有奖励,你这好事做得莫名其妙。

”沈现台心灵受到的刺激可想而知,于是给新闻媒体发去短信,希望得到一本政府颁发的荣誉证书。

请结合这件事,联系自己的所见所闻,说说你的看法。

要求:

立意明确;

自拟标题;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不少于800字,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篇三:

山东省济宁市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

第Ⅰ卷阅读题

尘网、丘山、羁鸟、旧林、池鱼、故渊、南野、园田、方宅、草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初中作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