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安全管理文件风动工具使用中人的不安全因素.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22664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4.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安全管理文件风动工具使用中人的不安全因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最新安全管理文件风动工具使用中人的不安全因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最新安全管理文件风动工具使用中人的不安全因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最新安全管理文件风动工具使用中人的不安全因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最新安全管理文件风动工具使用中人的不安全因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安全管理文件风动工具使用中人的不安全因素.docx

《最新安全管理文件风动工具使用中人的不安全因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安全管理文件风动工具使用中人的不安全因素.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安全管理文件风动工具使用中人的不安全因素.docx

最新安全管理文件风动工具使用中人的不安全因素

风动工具使用中人的不安全因素

一、总则:

       1、 开工前施工人员没有学习《作业规程》,不熟悉风动工具的一般构造、工作原理、机器技术特征,各部性能以及使用操作工艺及安全注意事项,违章操作易引发事故(防范措施:

开工前施工人员必须学习《作业规程》,掌握风动工具的使用步骤及安全注意事项)。

       2、 开工前,班组长没有对工作面的安全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巷道内瓦斯超限允许人员进入工作面,易引起瓦斯伤人事故(防范措施:

班组长开工前对工作面的安全情况进行全面检查,确认瓦斯不超标,无隐患后方允许人员进入)。

       3、 工作面开工前没有执行敲帮问顶制度,施工地点存在危岩活矸,没有及时找掉,易掉矸伤人(防范措施:

工作面开工前必须执行敲帮问顶制度,清除危岩活矸,确保安全)

       4、 巷道支护高度超过3m,或在倾角较大的上下山巷道进行施工时,没有设置脚手架或搭设工作平台,易引发事故(防范措施:

巷道高度超过3m,或在倾角较大的上下山巷道进行施工时,必须有脚手架或搭设工作平台)。

       5、 使用风动工具前没有检查风管是否完好、畅通,其连接头是否牢固,零件是否齐全,螺丝是否紧固,并注油试运转,发现问题没有及时处理,风动工具带病运转易引发事故(防范措施:

使用风动工具前必须检查风管是否完好、畅通,其连接头是否牢固,零件是否齐全,螺丝是否紧固,并注油试运转,发现问题必须及时处理)。

       6、 工作面控顶面积超过作业规程规定时无停止作业,易引发顶板伤人事故(防范措施:

工作面控顶面积超过作业规程规定时必须停止作业,待支护符合要求后,方准继续操作)

       二、风动锚杆钻机:

       1、 锚顶前钻机司机没有检查设备各部件是否完好,各保护装置、仪表、阀门、管路等是否有松动或损坏,钻机带病运转易发生事故(防范措施:

锚顶前钻机司机必须检查设备各部件是否完好,各保护装置、仪表、阀门、管路等是否有松动或损坏,严禁钻机带病运转)。

       2、 使用前没有检查钎子是否有弯曲、磨损严重等现象,使用不合格的钻杆或钻头,易引发断钎伤人事故(防范措施:

使用前要检查钎子是否有弯曲、磨损严重等现象,严禁使用不合格的钎子或钻头)。

       3、 施工人员将钻机平置于底板上,一旦开风操作,气腿突然伸出可能造成钻机伤人事故(防范措施:

禁止钻机平置于底板上,防止一旦开风操作,气腿突然伸出造成人员受伤)。

       4、 钻机司机打眼时无人观山,如出现顶板事故,可能造成掉矸伤人(防范措施:

钻机操作时应设2名司机,1名负责操作钻机,另1名负责锚杆钻机的移动、传递物料和观察顶板)。

       5、 钻机司机靠在未支护的煤(岩)壁上打眼,出现片帮时易造成人员伤亡(防范措施:

钻机司机打眼时必须站在支护完好的安全地点,严禁空顶作业)。

       6、 钻机司机打眼时监护人员站在空顶下,易出现掉矸伤人事故(防范措施:

钻机司机打眼时监护人员必须站在支护完好的安全地点,严禁空顶作业)。

       7、 锚杆钻机司机打眼时,没有注意观察钻进情况,出现异常时,没有立即停机,或迅速闪开,易出现钻机伤人事故(防范措施:

锚杆钻机司机打眼时,要注意观察钻进情况,如有异常时,应立即停机,或迅速闪开,防止钻机伤人)。

       8、 没有采用湿式打眼,打钻时煤(岩)尘大,危害职工身体健康(防范措施:

必须采用湿式打眼)。

       9、 打钻时接、卸钻杆人员戴手套握持钻杆,易引发钻机伤人事故(防范措施:

打钻时接、卸钻杆人员严禁戴手套握持钻杆)。

       10、 开眼位时施工人员没有扶稳钻机进行开眼作业,易引发钻机伤人事故(防范措施:

开眼位时,应扶稳钻机,进行开眼作业)。

       11、 使用风动锚杆钻机打眼时,施工人员没有匀速加大气腿推力,因钻机推力不匀而造成的钻眼速度慢、卡钻、断钎、气腿崩裂等,易造成钻机司机受伤(防范措施:

使用风动锚杆钻机打眼时,施工人员应匀速加大气腿推力,避免因推力不匀而造成的钻眼速度慢、卡钻、断钎、崩裂刀刃等事故,防止出现人员受伤)。

       12、 使用风动锚杆钻机打眼时,施工人员没有匀速加大气腿推力,加压过猛,易造成钎子杆被顶弯或断钎伤人(防范措施:

使用风动锚杆钻机打眼时,施工人员应匀速加大气腿推力,避免因推力不匀而造成断钎伤人事故)。

       13、 钻机回落时施工人员手扶在气腿上,易引发钻机伤人事故(防范措施:

钻机回落时施工人员严禁手扶在气腿上,防止引发钻机伤人事故)。

       14、 钻机突然加载和卸载时操作者没有注意站位,合理把持摇臂手把取得平衡,易引发钻机伤人事故(防范措施:

钻机加载和卸载时会出现反扭矩,特别是突然加载和卸载时操作者更应注意站位,合理把持摇臂手把取得平衡,以防钻机伤人)。

       15、 钻机司机打注护顶锚杆时,监护人员在锚杆高速旋转时手扶木托盘定位,可能造成手被木托盘挤伤(防范措施:

钻机司机打护顶锚杆时,监护人员在锚杆高速旋转时严禁手扶木托盘定位)。

       16、 钻机司机打注顶锚杆固定梯子梁时,监护人员在锚杆高速旋转时手扶梯子梁定位,可能造成手被梯子梁挤伤(防范措施:

钻机司机打护顶锚杆时,监护人员在锚杆高速旋转时严禁手扶梯子梁定位)。

       17、 使用锚杆钻机打顶锚杆眼时出现夹钻,钎子留在钻眼内无及时处理,易出现掉钎伤人(防范措施:

使用锚杆钻机打顶锚杆眼时出现夹钻,钎子留在钻眼内必须及时处理)

       三、风煤钻:

       1、 使用前没有检查钻杆是否有弯曲、磨损严重等现象,使用不合格的钻杆或钻头,易引发断钎伤人事故(防范措施:

使用前要检查钻杆是否有弯曲、磨损严重等现象,严禁使用不合格的钻杆或钻头)。

       2、 打眼时钎子下方站人,领钎人员等钎子认眼后没有及时退到风煤钻后方,断钎时易出现伤人事故(防范措施:

打眼时钎子下方严禁站人,领钎人员等钎子认眼后应及时退到风煤钻后方,以防断钎伤人)。

       3、 使用风煤钻打眼,接、卸钻杆时戴手套操作,没有做到衣服扣子紧,袖口、毛巾、衣角等扎好、扎紧,易引发钻机伤人事故(防范措施:

使用风煤钻打眼,接、卸钻杆时严禁戴手套操作,衣服扣子要扣紧,袖口、毛巾、衣角等要扎好、扎紧,严禁带手表、手链等,防止发生意外)。

       4、 使用风煤钻打眼时没有注意钻机运转情况,出现夹钻、顶钻、吸钻、瓦斯异常等情况没有立即停止钻进,出现瓦斯突出时易造成施工人员伤亡(防范措施:

使用风煤钻打眼时要始终注意运转情况。

出现夹钻、顶钻、吸钻、瓦斯异常等情况要立即停止钻进,采取有效措施,以防发生事故)。

       5、 没有采用湿式打眼,或孔口采取有效降尘措施,打钻时煤(岩)尘超限,危害职工身体健康(防范措施:

必须采用湿式打眼或在孔口采取有效降尘措施,杜绝煤尘超限)。

       6、 定眼位时施工人员没有扶稳钻机进行开眼作业,易引发钻机伤人事故(防范措施:

开眼位时,应扶稳钻机,进行开眼作业)。

       7、 使用风煤钻打眼时,监护人员在风煤钻高速运转时用手清理钻屑,高速旋转的钻杆易造成人员手部受伤(防范措施:

使用风煤钻打眼时,监护人员严禁在风煤钻高速运转时用手清理钻屑)。

       8、 使用风煤钻打眼时,钻眼附近有未清理的杂物,高速旋转的钻杆易缠绕杂物造成人员受伤(防范措施:

使用风煤钻打眼时,钻眼附近杂物必须清理干净)。

       9、 打眼时风煤钻推力不均匀,使用力量过大,易出现断钎伤人(防范措施:

打眼时风煤钻钎子与打眼的方向要保持一致,推力要均匀适当,不要过大,以防断钎伤人)。

       10、 多台风煤钻同时打眼时没有分区作业,多台风煤钻交叉作业易引发钻机伤人事故(防范措施:

多台风煤钻打眼时应分区作业,要做到定人、定钻、定眼位、定责任)。

       11、 打眼过程中,发现岩层有涌水、瓦斯涌出等异常征兆时,没有停止打眼,并向矿调度室汇报,易引发透水、瓦斯突出等事故(防范措施:

打眼过程中,如发现岩层有涌水、瓦斯涌出时异常征兆时,要停止打眼,立即向矿调度室汇报)。

       四、风钻:

       1、 在倾角大于20°的上山工作面迎头打眼时,打眼人员后方没有设挡板,挡板不牢固,易引发事故(防范措施:

在倾角大于20°的上山工作面迎头打眼时,打眼人员后方必须设挡板,挡板要牢固可靠,并不得影响他人作业)。

       2、 打眼人员站在钻机侧后方没有保持身体平衡,易引发事故(防范措施:

打眼人员站在钻机侧后方,一手把住手柄,一手操纵开关,两腿前后错开,保持身体平衡,注视前方钻杆,缓送气腿阀门)。

       3、 打眼人员没有使气腿蹬到实处,并达到一定的支撑力,易引发钻机伤人事故(防范措施:

打眼人员站在钻机侧后方,一手把住手柄,一手操纵开关,缓送气腿阀门,使气腿蹬到实处,并达到一定的支撑力)。

       4、 领钎人员站在钻机一侧,距离工作面400~600mm,两手没有抓稳钻杆就向打眼人员发出开机信号,易出现事故(防范措施:

领钎人员站在钻机一侧,距离工作面400~600mm,两手抓稳钻杆,对准标好的眼位,向打眼人员发出开机信号)

       5、 没有采用湿式打眼,打眼时煤(岩)尘超限,危害职工身体健康(防范措施:

必须采用湿式打眼)。

       6、 定眼位时施工人员没有扶稳钻机进行开眼作业,易引发钻机伤人事故(防范措施:

开眼位时应扶稳钻机,进行开眼作业)。

       7、 开眼时,打眼人员没有等眼位固定并钻进20~30mm,就全速钻进,钻杆眼位没有固定,易出现倒钻伤人事故(防范措施:

开眼时,把钻机操纵阀开到轻转位置,待眼位固定并钻进20~30mm以后,打开水门,掌钎人员两手松开,退到机身后侧监护;打眼人员把操纵阀板到中转位置钻进,当钻进50mm左右,钻头不易脱离眼口时,全速钻进)。

       8、 打眼人员钻进时推力不均匀,易出现断钎伤人事故(防范措施:

打眼时,钻眼工用手柄阀门及时调节气腿高度,使钻机、钻杆和打眼方向一致,推力要均匀,不要用力过大,防止断钎、夹钎)。

       9、 打眼过程中打眼人员没有注意煤(岩)帮顶板,发现有片帮、冒顶危险时,没有立即停钻处理,易引发事故(防范措施:

打眼过程中,打眼人员要随时注意煤岩帮顶板,发现有片帮、冒顶危险时,必须立即停钻处理)。

       10、 施工位置较高时没有搭操作台,风钻气腿支在掘进机上,固定不稳,易出现倒钻伤人事故(防范措施:

施工位置较高时必须搭设工作台,严禁在掘进机上支风钻,风钻气腿必须蹬到实处)。

       11、 使用风钻打眼时,风钻气腿没有蹬到实处,固定不稳,施工人员站在风钻气腿底座附近,易出现风钻气腿底座滑动造成脚部受伤(防范措施:

使用风钻打眼时,风钻气腿必须蹬到实处,并固定牢固,施工人员严禁站在风钻气腿底座附近)。

       12、 两台或多台钻机同时作业时交叉作业,相互干扰易引发事故(防范措施:

两台或多台钻机作业时,应按作业规程规定的区域,按顺序打眼,防止相互干扰)。

       13、 打眼过程中,发现岩层有涌水、瓦斯涌出等异常征兆时,没有停止打眼,并向矿调度室汇报,易引发透水、瓦斯突出等事故(防范措施:

打眼过程中,如发现岩层有涌水、瓦斯涌出时异常征兆时,要停止打眼,立即向矿调度室汇报)。

       14、 打眼人跨骑气腿打眼,身体重心前倾,断钎时易造成人员伤亡(防范措施:

打眼时必须正确站位,严禁跨骑风钻气腿)。

       15、 掌钎人员戴手套掌钎,易引发事故(防范措施:

掌钎人员不准戴手套)。

       16、 打眼时钻杆下方有无关人员走动、停留,出现断钎时易造成人员伤亡(防范措施:

打眼时钻杆下方不得有无关人员走动、停留)。

       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