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661802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94 大小:120.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4页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4页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4页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4页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文档格式.docx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文档格式.docx(9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文档格式.docx

子兴视夜,明星有烂"

[3],"

昏以为期,明星煌煌"

[4],都是指金星说的。

金星黎明见于东方叫启明,黄昏见于西方叫长庚,所以《诗经》说"

东有启明,西有长庚"

[5]。

木星古名岁星,径称为岁。

古人认为岁星十二年绕天一周,每年行经一个特定的星空区域,并据以纪年[6]。

水星一名辰星,火星古名荧惑,土星古名镇星或填星。

值得注意的是,先秦古籍中谈到天象时所说的水并不是指行星中的水星,而是指恒星中的定星(营室)[7],《左传·

庄公二十九年》"

水昏正而栽"

,就是一个例子。

所说的火也并不是指行星中的火星,而是指恒星中的大火[8],《诗经》"

古人观测日月五星的运行是以恒星为背景的,这是因为古人觉得恒星相互间的位置恒久不变,可以利用它们做标志来说明日月五星运行所到的位置。

经过长期的观测,古人先后选择了黄道赤道附近的二十八个星宿作为"

坐标"

[9],称为二十八宿:

东方苍龙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

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

西方白虎七宿奎娄胃昴毕觜参

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

东方苍龙、北方玄武(龟蛇)、西方白虎、南方朱雀,这是古人把每一方的七宿联系起来想象成的四种动物形象,叫做四象。

东、北、西、南的顺序至关重要。

《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

(世尊:

)妙生,于汝意云何,东方虚空可知量不?

妙生言:

不尔,世尊。

)南、西、北方,四维、上、下,十方虚空,可知量不?

在这里,顺序变成了印度的东、南、西、北,而不是中国的东、北、西、南。

是不是因为一居亚欧大陆之北而一处其南?

以东方苍龙为例,从角宿到箕宿看成为一条龙,角像龙角,氐房像龙身,尾宿即龙尾。

再以南方朱雀为例,从井宿到轸宿看成为一只鸟,柳为鸟嘴,星为鸟颈,张为嗉,翼为羽翮。

这和外国古代把某些星座想象成为某些动物的形象(如大熊、狮子、天蝎等)很相类似。

上文说过,古人以恒星为背景来观测日月五星的运行,而二十八宿都是恒星。

了解到这一点,那么古书上所说的"

、"

荧惑守心"

太白食昴"

这一类关于天象的话就不难懂了[10]。

意思是月亮附丽于毕宿(离,丽也);

是说火星居于心宿;

是说金星遮蔽住昴宿。

如此而已。

苏轼在《前赤壁赋》里写道: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也是用的二十八宿坐标法。

二十八宿不仅是观测日月五星位置的坐标,其中有些星宿还是古人测定岁时季节的观测对象。

例如在上古时代,人们认为初昏时参宿在正南方就是春季正月,心宿在正南方就是夏季五月[11],等等。

古人对于二十八宿是很熟悉的,有些星宿由于星象特殊,引人注目,成了古典诗歌描述的对象。

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扬;

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

[12],这是指箕宿和斗宿说的。

箕斗二宿同出现于南方天空时,箕宿在南,斗宿在北。

箕宿四星联系起来想象成为簸箕形,斗宿六星联系起来想象成为古代舀酒的斗形。

三星在天"

三星在隅"

,则是指参宿而言[13],因为参宿有耀目的三星连成一线。

至于乐府诗里所说的"

青龙对道隅"

[14],道指黄道,青龙则指整个苍龙七宿了。

有的星宿,伴随着动人的神话故事,成为后世作家沿用的典故。

脍炙人口的牛郎织女故事不必叙述[15],二十八宿中的参心二宿的传说也是常被后人当作典故引用的。

《左传·

昭公元年》说:

昔高辛氏有二子,伯曰阏伯,季曰实沈(ché

n),居于旷林,不相能也,日寻干戈,以相征讨。

后帝不臧,迁阏伯于商丘,主辰(主祀大火),商人是因,故辰为商星(即心宿);

迁实沈于大夏(晋阳),主参(主祀参星),唐人是因,……故参为晋星(即参宿)。

因此后世把兄弟不和睦比喻为参辰或参商。

又因为参宿居于西方,心宿居于东方,出没两不相见,所以后世把亲朋久别不能重逢也比喻为参辰或参商。

杜甫《赠卫八处士》所说的"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就是这个意思。

随着天文知识的发展,出现了星空分区的观念。

古人以上述的角亢氐房心尾箕等二十八个星宿为主体,把黄道赤道附近的一周天按照由西向东的方向分为二十八个不等份。

在这个意义上说,二十八宿就意味着二十八个不等份的星空区域了。

古代对星空的分区,除二十八宿外,还有所谓三垣,即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

古人在黄河流域常见的北天上空,以北极星为标准,集合周围其他各星,合为一区,名曰紫微垣。

在紫微垣外,在星张翼轸以北的星区是太微垣;

在房心尾箕斗以北的星区是天市垣,这里不一一细说。

现在说一说北斗。

北斗是由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七星组成的,古人把这七星联系起来想象成为古代舀酒的斗形。

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组成为斗身,古曰魁;

玉衡、开阳、摇光组成为斗柄,古曰杓。

北斗七星属于大熊座。

北斗"

是中国的说法,"

大熊"

是西方的名称。

面对同一个天空,可以产生不同的看法。

正如面对同一个人体,西方人只能解剖出heart(心)、liver(肝)、spleen(脾)、lung(肺)、kidney(肾),而我国先民却从中看到了金(肺)、木(肝)、水(肾)、火(心)、土(脾)的五行生克。

古人很重视北斗,因为可以利用它来辨方向,定季节。

把天璇、天枢连成直线并延长约五倍的距离,就可以找到北极星,而北极星是北方的标志。

北斗星在不同的季节和夜晚不同的时间,出现于天空不同的方位,人们看起来它在围绕着北极星转动,所以古人又根据初昏时斗柄所指的方向来决定季节:

斗柄指东,天下皆春;

斗柄指南,天下皆夏;

斗柄指西,天下皆秋;

斗柄指北,天下皆冬。

现在说到十二次。

古人为了说明日月五星的运行和节气的变换,把黄道附近一周天按照由西向东的方向分为星纪、玄枵等十二个等份,叫做十二次。

每次都有二十八宿中的某些星宿作为标志,例如星纪有斗牛两宿,玄枵有女虚危三宿,余皆仿此。

但是十二次是等分的,而二十八宿的广狭不一,所以十二次各次的起讫界限不能和宿与宿的分界一致,换句话说,有些宿是跨属于相邻的两个次的。

下表就说明了这种情况[16]:

外国古代把黄道南北各八度以内的空间叫做黄道带,认为这是日月和行星运行所经过的处所。

他们也按照由西向东的方向把黄道带分为白羊、金牛等十二个等份,叫做黄道十二宫。

其用意和我国古代的十二次相同,但起讫界限稍有差异,对照起来,大致如下表所示:

我国古代创立的十二次主要有两种用途:

第一,用来指示一年四季太阳所在的位置,以说明节气的变换,例如说太阳在星纪中交冬至,在玄枵中交大寒,等等。

第二,用来说明岁星每年运行所到的位置,并据以纪年,例如说某年"

岁在星纪"

,次年"

岁在玄枵"

,等等。

这两点,后面谈到历法时还要讨论。

有一件事值得提一提,上述十二次的名称大都和各自所属的星宿有关。

例如大火,这里是次名,但在古代同时又是所属心宿的名称。

又如鹑首、鹑火、鹑尾,其所以名鹑,显然和南方朱雀的星象有关,南方朱雀七宿正分属于这三次。

僖公五年》"

鹑火中"

,孔疏说"

鹑火之次正中于南方"

,又说"

鹑火星者谓柳星张也"

,可以为证。

十二次是与十二节气对应的,以十二节气为各次的起点,以十二中气为各次的中点。

明末以后开始用十二次名称来翻译黄道十二宫,但把各宫的起点改为与十二中气相对应,并按黄道经度等分各宫,如星纪宫的起点对应冬至点,等等。

下面谈谈分野。

《史记·

天官书》说:

天则有列宿,地则有州域"

,可见古人是把天上的星宿和地上的州域联系起来看的。

在春秋战国时代,人们根据地上的区域来划分天上的星宿,把天上的星宿分别指配于地上的州国,使它们互相对应,说某星是某国的分星,某某星宿是某某州国的分野[19],这种看法,便是所谓分野的观念。

星宿的分野,一般按列国来分配,如表甲[20];

后来又按各州来分配,如表乙[21]:

表甲表乙

宿国宿州

角亢郑角亢氐兖州

氐房心宋房心豫州

尾箕燕尾箕幽州

斗牛越斗江湖

女吴牛女扬州

虚危齐虚危青州

室壁卫室壁并州

奎娄鲁奎娄胃徐州

胃昴毕魏昴毕冀州

觜参赵觜参益州

井鬼秦井鬼雍州

柳星张周柳星张三河

翼轸楚翼轸荆州

星宿的分野也有以十二次为纲,配以列国的,如表丙所示[22]:

表丙

次国次国

星纪吴越鹑首秦

玄枵齐鹑火周

诹訾卫鹑尾楚

降娄鲁寿星郑

大梁赵大火宋

实沈晋析木燕

古人所以建立星宿的分野,主要是为了观察所谓"

祥"

的天象,以占卜地上所配州国的吉凶。

例如《论衡·

变虚篇》讲到荧惑守心的时候说:

荧惑,天罚也;

心,宋分野也。

祸当君。

显而易见,这是一种迷信。

但是古人对于星宿分野的具体分配既然有了一种传统的了解,那么古典作家作品在写到某个地区时连带写到和这个地区相配的星宿,就完全可以理解了。

庾信《哀江南赋》说"

以鹑首而赐秦,天何为而此醉"

,王勃《滕王阁序》说"

星分翼轸"

,李白《蜀道难》说"

扪参历井"

,就是在分野的意义上提到这些星宿的。

描画恒星的位置及其组合的图画,称为星图。

就其描画方式而言,可分为示意图和写实图两大类型。

在我国,现在传世最古的星图是河南出土的"

龙虎北斗示意图"

,距今已6000多年;

而最古的写实星图则是西安西汉墓出土的"

二十八宿天象图"

,距今也2000多年了。

在西方,传世最古的星图是古埃及依西斯神殿里的示意星图,其时代约在公元前1世纪;

而写实星图则直到14世纪末、15世纪初才出现。

最后应该指出的是,古人的天文知识虽然已经相当丰富,但是由于科学水平和历史条件的限制,古代的天文学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和宗教迷信的占星术相联系的。

古人对于某些异乎寻常的天象还不能作出科学的解释,于是在崇敬天帝的思想基础上,把天象的变化和人间的祸福联系起来,认为天象的变化预示着人事的吉凶。

例如日食,被认为对最高统治者不利,所以《左传·

昭公十七年》说:

日有食之,天子不举(不杀牲盛馔),伐鼓于社。

《礼记·

昏义》也说:

日蚀则天子素服而修六官之职。

这是把日食看成是上天对最高统治者的警告。

又如彗星(一名孛星,枪)的出现,被认为是兵灾的凶象,所以史书上常有记载。

甚至行星运行的情况也被认为是吉凶的预兆。

例如岁星正常运行到某某星宿,则地上与之相配的州国就五谷昌盛,而荧惑运行到这一星宿,这个国家就要发生种种祸殃,等等。

占星家还认为某某星主水旱,某某星主饥馑,某某星主疾疫,某某星主盗贼,注意它们的隐现出没和光色的变化而加以占验。

这些就不一一叙述了。

古时"

天文"

词意与今大异。

《易·

彖·

贲》: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系辞上》:

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

可见古之"

意指"

天象"

这是"

的第一义。

稍晚的《汉书·

艺文志·

数术略·

天文三十一家》:

天文者,序二十八宿,步五星日月,以纪吉凶之象,圣王所以参政也。

一词的第二义,实际即相当于现代学术分类中的"

astrology"

(占星学),而不是"

astronomy"

(天文学)。

注释:

[1]这里是举例性质,见《广雅·

释天》。

[2]见《日知录·

卷三十》"

条。

见《诗经·

豳风·

七月》,"

唐风·

绸缪》,"

小雅·

渐渐之石》,"

见《左传·

僖公五年》。

[3]见《诗经·

郑风·

女曰鸡鸣》。

[4]见《诗经·

陈风·

东门之杨》。

[5]见《诗经·

大东》。

[6]下文谈到十二次和纪年法时还要回到这一点上来。

[7]即室宿,主要是飞马座的α、β两星。

[8]即心宿,特指心宿二,即天蝎座的α星。

天官书》所说的火,才是指火星(荧惑)。

[9]黄道是古人想象的太阳周年运行的轨道。

地球沿着自己的轨道围绕太阳公转,从地球轨道不同的位置上看太阳,则太阳在天球上的投影的位置也不相同。

这种视位置的移动叫做太阳的视运动,太阳周年视运动的轨迹就是黄道。

这里所说的赤道不是指地球赤道,而是天球赤道,即地球赤道在天球上的投影。

星宿这个概念不是指一颗一颗的星星,而是表示邻近的若干个星的集合。

古人把比较靠近的若干个星假想地联系起来,给以一个特殊的名称,如毕、参、箕、斗等等,后世又名星官。

[10]《尚书·

洪范》伪孔传:

月经于箕则多风,离于毕则多雨。

见《论衡·

变虚篇》;

见邹阳《狱中上梁王书》。

[11]这是就当时的天象说的。

《夏小正》:

正月初昏参中,五月初昏大火中。

[12]见《诗经·

[13]此从毛传。

[14]见《陇西行》。

[15]但是织女不是指北方玄武的女宿,而是指天琴座的α星;

牛郎也不是指北方玄武的牛宿,而是指天鹰座的α星,牛郎所牵的牛才是牛宿。

[16]这表是根据《汉书·

律历志》作的,各次的名称、写法和顺序都根据《汉书·

律历志》。

[17]诹訾,读为zōuzī。

[18]字加有着重点的是各次的主要星宿(这是参照《淮南子·

天文训》)。

[19]也有反过来说某地是某某星宿的分野的。

例如《汉书·

地理志》:

齐地,虚危之分野也。

[20]表甲是根据《淮南子·

天文训》作的。

[21]表乙是根据《史记·

天官书》作的。

[22]表丙是根据《周礼·

保章氏》郑玄注作的。

古人经常观察到的天象是太阳的出没和月亮的盈亏,所以以昼夜交替的周期为一"

日"

,以月相变化的周期为一"

月"

(现代叫做朔望月)。

至于"

年"

的概念,最初大约是由于庄稼成熟的物候而形成的,《说文》说:

年,熟谷也。

如果说禾谷成熟的周期意味着寒来暑往的周期,那就是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现代叫做太阳年。

以朔望月为单位的历法是阴历,以太阳年为单位的历法是阳历。

我国古代的历法不是纯阴历,而是阴阳合历。

平年十二个月,有六个大月各三十天,六个小月各二十九天[1],全年总共354天。

但是这个日数少于一个太阳年。

《尚书·

尧典》说:

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

,实际上四季循环的周期约为365日,比十二个朔望月的日数约多11日,积三年就相差一个月以上的时间,所以三年就要闰一个月,使历年的平均长度大约等于一个太阳年,并和自然季节大致调和配合。

《尧典》说"

以闰月定四时成岁"

[2],就是这个意思。

古人很重视置闰。

文公六年》说:

闰以正时,时以作事,事以厚生,生民之道于是乎在矣。

三年一闰还不够,五年要闰两次,所以《说文》说"

五年再闰"

五年闰两次又多了些,后来规定十九年共闰七个月。

从现有文献看,殷周时代已经置闰,闰月一般放在年终,称为"

十三月"

当时置闰尚无定制,有时一年再闰,所以会有"

十四月"

春秋时代就没有一年再闰的情况了。

汉初在九月之后置闰,称为"

后九月"

,这是因为当时沿袭秦制,以十月为岁首,以九月为年终的缘故[3]。

上古也有年中置闰,如闰三月、闰六月之类。

当闰而不闰叫做"

失闰"

如何适当安插闰月,这是古代历法工作中的重要课题,这里没有必要叙述。

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时(季),后来又按夏历正月、二月、三月等十二个月依次分为孟春、仲春、季春,孟夏、仲夏、季夏,孟秋、仲秋、季秋,孟冬、仲冬、季冬。

这些名称,古人常用作相应的月份的代称。

《楚辞·

九章·

哀郢》"

民离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东迁"

[4],就是指夏历二月说的。

但是在商代和西周前期,一年只分为春秋二时,所以后来称春秋就意味着一年。

《庄子·

逍遥游》:

蟪蛄不知春秋。

[5]意思是蟪蛄生命短促不到一年。

此外史官所记的史料在上古也称为春秋,这是因为"

史之所记必表年以首事"

[6]。

后来历法日趋详密,由春秋二时再分出冬夏二时,所以有些古书所列的四时顺序不是"

春夏秋冬"

,而是"

春秋冬夏"

,这是值得注意的[7]。

古人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逐步认识到季节更替和气候变化的规律,把周岁365日平分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等二十四个节气[8],以反映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这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掌握农事季节的经验总结,对农业生产的发展贡献很大。

二十四节气系统是我国旧历特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名称和顺序是:

正月立春雨水二月惊蛰春分

三月清明谷雨四月立夏小满

五月芒种夏至六月小暑大暑

七月立秋处暑八月白露秋分

九月寒露霜降十月立冬小雪

十一月大雪冬至十二月小寒大寒[9]

古人最初把二十四节气细分为节气和中气两种。

例如立春是正月节,雨水是正月中,惊蛰是二月节,春分是二月中,节气和中气相间,其余由此顺推[10]。

我国人民为了方便记忆总结出了各种各样的"

二十四节气歌"

,下面这一首流传较广: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上不同的视位置定的。

前面讲天文时说过,古人把黄道附近一周天平分为星纪、玄枵等十二次,太阳运行到某次就交某某节气[11]。

试以《汉书·

律历志》所载的即二千多年前的天象为例。

太阳运行到星纪初点交大雪,运行到星纪中央交冬至,运行到玄枵初点交小寒,运行到玄枵中央交大寒,等等。

下表就说明了这种情况[12]:

二十四节气系统是逐步完备起来的。

古人很早就掌握了二分、二至这四个最重要的节气:

尧典》把春分叫做日中,秋分叫做宵中,《吕氏春秋》统名之曰日夜分,因为这两天昼夜长短相等;

《尧典》把夏至叫做日永,冬至叫做日短,因为夏至白天最长,冬至白天最短,所以《吕氏春秋》分别叫做日长至、日短至[14]。

僖公五年》说,"

凡分至启闭必书云物"

,分指春分、秋分,至指夏至、冬至,启指立春、立夏,闭指立秋、立冬[15]。

《吕氏春秋》则明确提到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个节气。

到《淮南子》我们就见到和后世完全相同的二十四节气的名称了。

节气之重要,古人发明节气之高明,在于自然界的天象地气、草木鱼虫,以及人体内部功能的变化,在这二十四个节气的那一天,不是渐变,而是顿变的!

例如霜降,居住在黄河流域的朋友要是稍加留心,便会发现,大街上的阔叶树上的叶子,绝大多数,就是在这一天里,纷纷落下的。

我们阅读古书,有必要了解古人记录时间的法则,下面就古代的纪日法(包括一天之内的记时法)、纪月法和纪年法分别加以叙述。

古人用干支纪日,例如《左传·

隐公元年》"

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干是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支是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组合为六十单位,称为六十甲子:

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

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

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

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

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

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16]

每个单位代表一天,假设某日为甲子日,则甲子以后的日子依次顺推为乙丑、丙寅、丁卯等;

甲子以前的日子依次逆推为癸亥、壬戌、辛酉等。

六十甲子周而复始。

这种纪日法远在甲骨文时代就已经有了。

古人纪日有时只记天干不记地支,例如《楚辞·

出国门而轸怀兮,甲之吾以行"

[17]。

这种情况在甲骨文时代也已经有了。

用地支纪日比较后起,大多限于特定的日子如"

子卯不乐"

(《礼记·

檀弓》)、"

三月上巳"

之类。

从一个月来说,有些日子在古代有特定的名称。

每月的第一天叫做朔,最后一天叫做晦。

所以《庄子》说"

朝菌不知晦朔"

[18]。

初三叫做(fěi),大月十六、小月十五叫做望,鲍照诗"

三五二八时,千里与君同"

[19],就是指望日的明月说的。

近在望后的日子叫做既望[20]。

所以苏轼《前赤壁赋》说: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朔晦两天,一般既称干支又称朔晦,例如《左传·

冬十二月丙子朔,晋灭虢,虢公丑奔京师"

,《左传·

襄公十八年》"

十月……丙寅晦,齐师夜遁"

其他日子一般就只记干支[21],但是人们可以根据当月朔日的干支推知它是这个月的第几天。

例如《左传·

,根据后人推定的春秋长历可以知道辛丑是鲁隐公元年五月二十三日。

附带说一说,根据历谱中干支的日序,甚至可以推断出古书的错误来。

《春秋·

襄公二十八年》说:

十有二月甲寅,天王崩。

乙未,楚子昭卒。

从甲寅到乙未共四十二天,不可能同在一个月之内,可见这里必有错误。

下面谈谈一天之内的记时法。

古人主要根据天色把一昼夜分为若干时段。

一般地说,日出时叫做旦早朝晨,日入时叫做夕暮昏晚[22],所以古书上常常见到朝夕并举,旦暮并举,晨昏并举,昏旦并举,等等。

太阳正中时叫做日中,将近日中的时间叫做隅中[23],太阳西斜叫做昃。

了解到这一点,对于古书上所说的"

自朝至于日中昃不遑暇食"

[24]这一类记录时间的话就了解得更加具体了。

古人一日两餐,朝食在日出之后、隅中之前,这段时间就叫做食时或蚤食,夕食在日昃之后、日入之前,这段时间就叫做晡()时。

日入以后是黄昏,黄昏以后是人定。

《孔雀东南飞》说:

黄昏后,寂寂人定初"

,可以看成为古代这两个时段之间的确切描绘。

人定以后就是夜半了。

《诗经》说:

女曰鸡鸣,士曰昧旦。

[25]鸡鸣和昧旦是夜半以后先后相继的两个时段。

昧旦又叫昧爽,这是天将亮的时间。

此外古书上又常常提到平旦、平明,这是天亮的时间。

古人对于一昼夜有等分的时辰概念之后,用十二地支表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恰好等于现代的两小时[26]。

和现代的时间对照,夜半十二点(即二十四点)是子时(所以说子夜),上午两点是丑时,四点是寅时,六点是卯时,其余由此顺推。

近代又把每个时辰细分为初、正。

晚上十一点(即二十三点)为子初,夜半十二点为子正;

上午一点为丑初,上午两点为丑正,等等。

这就等于把一昼夜分为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