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生物中考复习资料Word格式.docx
《地理生物中考复习资料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生物中考复习资料Word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昼夜温差大;
(3)缺少水中的浮力;
(4)有气态的氧;
(5)陆地环境复杂多变。
22、陆地生活的动物对环境的适应:
1、一般都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
2、不受水的浮力作用,一般都具有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用于爬行、行走、跳跃、奔跑、攀援等多种运动方式,以便觅食和避敌;
2、一般具有能在空气中呼吸的、位于身体内部的各种呼吸器官,比如气管和肺;
4、普遍具有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能够对多变的环境及时做出反应。
23、环节动物不是软体动物,环节动物是无脊椎动物。
24、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的动物称为环节动物。
25、蚯蚓生活在富含腐殖质的湿润的土壤中,因为蚯蚓是冷血动物,温度变化不大,适合蚯蚓生活。
26、身体分节可以使蚯蚓的躯体运动灵活。
27、蚯蚓靠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刚毛的支撑和固定运动。
28、蚯蚓没有专门的呼吸系统,蚯蚓的呼吸要靠能分泌黏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来完成。
蚯蚓的体壁密布毛细血管,空气中的氧气先溶解在体表黏液里,然后渗进体壁,再进入体壁的毛细血管中。
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毛细血管由体表排出。
29、蚯蚓不能保持恒定的体温,只能生活在温度变化不太大的土壤深层。
30、恒温动物比不恒温动物较高等,更能适应环境,有利于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
31、兔的体温恒定,不仅靠体表的毛,还需发达的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共同协调。
32、兔的后肢较长,前肢较短,后肢肌肉发达,适于跳跃。
33、门齿切断食物犬齿撕裂食物臼齿磨碎食物
34、兔的心脏和肺的结构及部位与人体的相似,这说明了人与兔的分类很接近,同属哺乳动物。
35、食性植食性(如兔)
肉食性(如狼)
杂食性(如人)
36、盲肠主要用于消化纤维,草食性动物盲肠发达。
37、兔的牙齿分化为门齿和臼齿,门齿适于切断植物纤维,臼齿适于磨碎食物。
兔的消化道上有发达的盲肠,这些都是与它们吃植物的生活习性相适应的。
38、兔有发达的大脑及遍布全身的神经,有发达的四肢,使它们能够灵敏地感知外界环境的变化,迅速作出相应的反应。
39、哺乳动物是最高等的动物,是脊椎动物,种类很多,地球上大约有4000多种,除极个别种类外,都具有体表被毛、胎生、哺乳等特征(其他特征:
心脏四腔,用肺呼吸,体温恒定,属恒温动物,牙齿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
40、世界上的鸟有9000多种。
41、鸟的外形呈流线形,减少飞行时空气的阻力。
42、鸟的羽毛分正羽和绒羽(有保暖作用),正羽有羽轴,翼呈扇形,可增大与空气接触的面积,便于扇动空气而飞行。
43、鸟的胸肌发达,附于龙骨突,利于扇动空气而飞行。
44、鸟的骨骼中空,轻而坚固,胸骨突出,有龙骨突的结构,便于发达的胸肌附于胸骨(龙骨突),减轻重量,利于飞行。
45、鸟类消化特点:
1、食量大,消化能力强,满足飞行时能量的消化;
2、粪便不贮存,减轻体重,利于飞行;
3、直肠短,排便频繁。
46、鸟的心脏发达,工作能力强,血液输送氧气的能力强,有利于飞行。
47、鸟的身体里有发达的气囊(不是呼吸器官),辅助肺进行呼吸,满足飞行时氧气的需要。
48、鸟的全身都是为飞行而设计。
49、恒温动物哺乳动物
鸟类
50、鸟类的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具有迅速飞翔的能力,身体内有气囊辅助肺呼吸,体温高而恒定。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略扁的不规则的球体,它的平均直径为6371米。
2、纬线与纬度
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
所有的纬线都是圆,可称为纬线圈;
纬线圈的长度有长有短,赤道最长,往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
纬线都
指示东西方向。
赤道
是最长和纬线,长约4万千米。
它与两极之间的距离相等,把地球分为南、北两个半球。
赤道是地球仪上的零度纬线。
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习惯上用"
N"
作代号;
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习惯上用"
S"
表示。
3、经线和经度
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叫做经线,也叫子午线。
所有的经线都是半圆状;
长度都相等,都指示南北方向。
本初子午线
地球仪上的零度经线叫做本初子午线,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作1800,以东的1800属于东经,习惯上用“E”为代号,以西的1800属于西经,习惯上用“W”为代号。
国际上习惯用200W和1600E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
4、地球自转与昼夜交替
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这叫做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4小时,也就是一天。
这样就产生了昼夜交替的现象。
5、地球公转和季节变化
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又围绕着太阳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也是自是自西向东,公转一周的时间就是一年。
公转的轨道平面与地轴总是保持着的夹角。
由于地球的公转,产生了季节的变化。
6、五带的划分
热带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之中有阳光直射现象,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多,气候终年炎热。
回归线是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
寒带在北极圈以北和南极圈以南的地区,有极夜和极昼的现象。
极圈是寒带和温带的分界线。
温带在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的地区,一年中没有极夜和极昼的现象,地面得到的太阳光热比热带少,比寒带多,气候上的四季变化比较明显。
7、地图三要素
比例尺、图例与注记。
在地图上所画地区的范围越小,要表示的内容越详细,选用的比例尺应越大;
反之选用的比例尺越小。
在地图上,通常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8、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
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做海拔。
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相对高度。
9、等高线
把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
每条等高线都有相应的海拔数值。
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
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10、世界海陆的分布
地球上海洋面积占了71%,而陆地面积仅占29%。
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起来叫做大洲。
全部位于北半球的有欧洲、北美洲。
大部分
人们习习惯把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和大高加索山脉一线作为欧洲和亚洲大陆的分界线。
亚洲和非洲以苏伊士运河作为分界线。
北美洲和南美洲在西半球,全称为美洲。
巴拿马运河是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
南极洲主要位于南极圈内,四周被大洋环绕。
11、陆地地形
人们把地形分为山地、平原、高原、盆和丘陵五种基本类型。
山地
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峰峦起伏,坡度陡峻,有的山地呈条带状分布。
其中最突出的是两条由若干条高大山脉组合而成的巨大山系:
一条是横穿亚欧大陆中南部的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
另一条是纵贯南北美洲的科迪勒拉山系,由落基山,安第斯山等山脉组成。
平原
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或起伏较小,常用“一望无际”来形容平原的坦荡。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是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
欧洲和非洲的地形比较简单,分别以平原和高原为主;
亚洲的地形则比较复杂,地势中部高,四周低,高原、山地面积广,平原分布在大陆周围地区。
12、促使地形变化的力量
地球内部所产生的作用称为内力作用,如地壳运动、火山、地震等,都是地球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
世界上火山和地震,大多分布在地壳活动比较活跃的地区,主要集中在环太平洋沿岸的地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脉地带。
来自地球外部的力叫做外力作用,如流水、风、海浪和冰川等。
13、天气和气候
天气是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风雨、冷热等的大气状况。
它是时刻在变化的。
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
14、气温的变化
一天当中,气温有时高,有时低。
陆地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正午过后(约14时);
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一年当中,世界陆地上大多数地方的月平均最高气温,北半球出现在7月,南半球出现在1月。
月平均最低气温,北半球出现在1月,南半球出现在7月。
一个地方的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同月平均气温最低值之差,叫做该地的气温年较差。
15、世界气温的分布
世界气温从低纬度向极地逐渐降;
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并不一样。
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
冬季相反。
气温还受地势高低的影响。
山地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会逐渐降低。
海拔大致每升高100米,气温约降低℃。
16、世界降水量的分布
一般规律:
赤道附近地带降水多;
两极地区降水少;
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降水少,大陆东岸多;
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17、降水的季节变化
全年多雨区:
在赤道附近地带各月降水都很多,如新加坡;
全年少雨区:
在内陆地区、两极地区各月降水都很少,如埃及开罗;
夏季多雨区:
在南、北纬300~~400附近的大陆东岸,夏季多雨,冬季少雨,如中国北京;
冬季多雨区:
在南北纬300~~400附近的大陆西岸,冬季多雨,夏季少雨,如意大利罗马;
常年湿润区:
在南、北纬400~~600的大陆西岸,全年受从海洋上吹来的西风影响的地区,各月湿润,雨量适中,如英国伦敦。
18、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
一、热带主要气候类型
1、热带雨林气候
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地区,全年高温多雨。
2、热带草原气候
主要分布在非洲和南美洲赤道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
终年高温,一年中有明显的干季和雨季。
3、热带季风气候
以亚洲南部、东南部的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最为显著。
这种气候终年高温,一年中也可以分为旱雨两季,风向随季节而变化。
旱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干旱少雨;
雨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降水集中。
4、热带沙漠气候
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和内陆地区,这种气候降水量稀少,终年炎热干燥,地面有大片的沙漠。
二、温带的主要气候类型
1、温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地区。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大致以1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为界,此线以北为温带季风气候,以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2、地中海气候
主要位于大陆西岸的中低纬度地区,以地中海沿岸分布最,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3、温带大陆性气候
主要分布在中纬度内陆地区,冬冷夏热,气温变化大,降水量较少,集中夏季。
4、温带海洋性气候
位于中纬度地区大陆西岸,以欧洲西部分布最广,温和多雨,气温和降水的年变化比较小。
19、自然资源
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土地、阳光、水、矿产、森林等,都是自然资源。
按其形成的特点,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可再生资源;
一类是非可再生资源。
可再生资源,是指在较短时间内即可再生,或是可以循环使用的资源;
非可再生资源,是指在人类历史时期,用完了就不能再生产的资源。
20、土地的利用类型
土地的利用类型可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建筑用地等类型。
21、土地资源的分布
温带湿润的平原地的地势平坦,气候温暖,适宜发展农业,是世界耕地的主要分布地区。
气候冷湿的亚寒带地区和炎热多雨的热带地区,保留了大片的针叶林和雨林。
热带和温带半干旱地区草地面积广阔,是世界畜牧业的主要分布区。
22、地球上水资源的分布
地球上的水主要有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三种存在形式。
陆地水又有冰川水、地下水、湖泊水、沼泽水、河水和生物水等多种存在形式。
地球上的水总量很多,但是96%以上的是海洋水。
在淡水资源中,冰川中储存的水量最多,现在人们大量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水、湖泊水(淡水湖的水)和部分地下水。
保护水资源,主要途径有:
节约和合理用水,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
防止和治理水污染;
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
淡化海水,扩大淡水来源。
23、大自然的总调度室
森林有调节大气成分、净化空气、含蓄水源、增加空气湿度、防风护田、保持水土等作用。
所以,人们把森林叫做“大自然的总调节室”。
世界有森林面积40亿公顷,主要在以针叶林和阔叶林为主。
全球森林资源绝大部分分布在北半球。
24、铁、煤、石油的分布
世界上铁、煤、石油的分布情况如下:
1、世界上的铁矿主要分布在俄罗斯、马西、国、澳大利亚、印度、加拿大和美国。
这七个国家的铁的储量约占世界的90%。
2、煤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亚欧大陆和北美洲中部,在世界各国中,煤储量居世界前列的有中国、美国、俄罗斯等国。
3、世界上石油资源的分布很集中,中东地区约占世界石油储量的一半还多。
主要输往日本、欧洲和北美洲等地。
25、世界人口的增长
人口的增长速度在世界特别各洲是不同的,非洲是世界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大洲,其次是南美洲,欧洲的人口增长速度最慢。
欧洲为2%;
亚洲为15%;
北美洲为10%;
南美洲为17%;
大洋洲为14%;
非洲为27%。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1、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植物的营养:
绝大多数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动物的营养:
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
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
出汗、呼出气体、排尿。
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
落叶。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例:
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
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生物圈的范围:
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3、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
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4、影响生物的生存的环境因素:
非生物因素:
光、温度、水分等;
生物因素:
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例:
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捕食关系。
稻田里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属竞争关系。
蚂蚁、蜜蜂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5、探究:
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1)提出问题:
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2)作出假设:
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3)制定计划:
检验假设是否正确,需通过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方案的要求:
需设计对照实验,光照是这个探究实验中的唯一变量。
其他条件都相同。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6)表达、交流
6、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举例:
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
骆驼刺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
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厚,旗形树等。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其粪便增加土壤的肥力;
沙地植物防风固沙等都属于生物影响环境。
7、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
概念:
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组成:
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水、空气、温度等
8、食物链和食物网:
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
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往往彼此交错连接,这样就形成了食物网。
第二单元
9、光学显微镜各个部件的名称和作用:
镜座稳定镜身。
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件。
镜臂握镜的部位。
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
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
镜筒上端安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
转换器可以转动的圆盘,上面安装物镜。
粗准焦螺旋转动时,可以大幅度升降镜筒。
细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幅度较小,可以使物像更清晰。
目镜和物镜目镜是用眼观察的镜头;
物镜是接近物体的镜头。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
用不同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可以调节光线的强弱。
反光镜一面是平面镜(光线强时用),一面是凹面镜(光线弱时用)。
转动反光镜可以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
物像的放大的倍数是目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物镜的放大倍数。
10、利用显微镜观察装片
①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
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一个“d”,那么在透明纸上写的是“p”。
②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11、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①细胞膜具有保护细胞内部的作用,还能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进出。
②细胞质细胞质内含有许多与各种生命活动有关的微细结构。
活细胞的细胞质具有流动性,有利于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
③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具有重要作用。
细胞核内含有与生物的遗传有密切关系的物质遗传物质。
12、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区别
植物细胞除了和动物细胞一样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以外,一般还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
13、洋葱表皮细胞装片的制作和观察
制作步骤:
(1)先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2)把洋葱鳞片叶向外折断,用镊子从鳞片叶的内面撕下一小块透明的薄膜。
(3)把撕下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解剖针轻轻地把它展平。
(4)用镊子夹住一块盖玻片一侧的边缘,将它的另一侧先接触水滴,然后轻轻地放平,盖在薄膜上。
注意不要在盖玻片下留下气泡。
(5)经碘液染色后。
(6)把制好的洋葱表皮细胞装片放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
14、口腔上皮细胞装片的制作和观察
(1)用滴管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2)用凉开水把口漱净,用牙签从口腔腮壁处轻轻刮几下,(3)把牙签上附着的一些碎屑放在载玻片的生理盐水滴中涂几下。
(4)盖上盖玻片,注意不要留下气泡。
(6)把制好的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放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
15、细胞膜的功能
细胞膜能够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把其他物质挡在细胞外面,同时,还能把细胞内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
16、线粒体和叶绿体在能量转换方面的作用
(1)线粒体和叶绿体是细胞里的能量转换器
(2)叶绿体:
叶绿体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
(3)线粒体:
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17、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作用
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
细胞核中有染色体,染色体中有DNA,DNA上有遗传信息。
这些信息其实就是指导和控制细胞中物质和能量变化的一系列指令。
18、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
分裂时,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
最后,在原来的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
于是,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为两个细胞。
19、细胞分化形成组织
细胞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20、说明人体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21、说明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22、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
①根、②茎、③叶,(属于营养器官)
④花、⑤果实、⑥种子,(属于生殖器官)。
23、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体
酵母菌、草履虫、衣藻、眼虫、变形虫等都是一个细胞的生物体,能独立生活,有一切生理活动。
24、病毒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的特点
形态结构:
多种多样的,病毒的结构简单,由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
生命活动:
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
25、关注病毒与生物圈中其他生物的关系,特别是与人类的关系
由病毒引起的流行性感冒,肝炎等,严重危害人体的健康;
艾滋病也是由病毒引起的;
口蹄疫,鸡瘟以及众多的植物病毒,给农牧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
人们一方面设法治疗和预防病毒性疾病,一方面利用病毒为人类造福。
接种牛痘疫苗预防天花,口服疫苗预防脊髓灰质炎(又叫小儿麻痹症),口蹄疫,鸡瘟等动物病毒也可以通过接种疫苗的方法进行防治,这些疫苗就是经过人工处理的减毒病毒。
第三单元
27、区分常见的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藻类植物:
大都生活在水中,能进行光合作用,无根、茎、叶的分化。
常见的藻类植物:
水绵、衣藻、海带、紫菜。
苔藓植物:
大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环境中,一般具茎、叶,根为假根。
常见的苔藓植物:
葫芦藓、墙藓。
蕨类植物:
大都生活中潮湿环境中,具根、茎、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