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覆盖优化指导手册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652402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室内覆盖优化指导手册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室内覆盖优化指导手册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室内覆盖优化指导手册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室内覆盖优化指导手册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室内覆盖优化指导手册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室内覆盖优化指导手册Word下载.docx

《室内覆盖优化指导手册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室内覆盖优化指导手册Word下载.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室内覆盖优化指导手册Word下载.docx

934MHz-954MHz

DCS1800

1710MHz-1735MHz

1805MHz-1830MHz

TD-SCDMA

2010MHz-2025MHz(A频段),1880MHz-1900MHz(F频段),

2320MHz-2350MHz(E频段)

TD-LTE

试验网室外新建站采用D频段(2570-2620MHz),现网升级站与

TD-S共用F频段,使用1885-1895MHz;

室内使用2350-2370MHz

WLAN

2400~2483.5MHz(2.4GHz频段),5725~5850MHz(5.8GHz频段)

优先选用2.4GHz(2400MHz-2483.5MHz)频段,以支持802.11n标准的设备为主进行组网,向下兼容802.11b/g标准。

当频率资源紧张时,可以启用5.8GHz频段(建议采用支持802.11n的标准设备)

表1-多系统频段配置表

3.室内覆盖多系统隔离度设置

按照ETSI(GSM)、3GPP2(CDMA)、3GPP(WCDMA)以及TD-LTE标准中的要求,各制式应满足各自的网络指标要求,注意选择合路器隔离度指标,保证各制式间隔离度满足要求如下:

GSM/DCS>

50dB;

GSM/TD>

DCS/TD>

GSM/WLAN>

80dB;

DCS/WLAN>

TD/WLAN>

80dB。

GSM与TD-LTE的干扰隔离度为82dB;

TD-SCDMA(F频段)与TD-LTE的干扰隔离度为87dB。

WLAN与TD-LTE的干扰隔离度为88dB。

4.室内覆盖多系统合路方式

1)多制式分布系统设计,应以覆盖最受限的WLAN制式的技术条件来确定天线覆盖半径,并构建分布系统基本单元(“分簇”)。

簇内天线点数量尽量均衡,天线位置相对集中。

2)以TD-SCDMA制式的技术条件来确定分区。

一个分区内可有多个分簇。

各分区应尽量保持良好的空间隔离,以便于TD空间复用等技术的应用并提高TD业务吞吐量

图1-系统分簇合路示意图

三、分场景室内覆盖设计与优化

1.室内覆盖总体设计流程

室内覆盖设计应该遵循“先天线,再倒推”的原则,先根据覆盖需求设计楼层天线分布、天线口功率,再通过系统信源设计满足天线功率需求。

图2-室内覆盖设计流程图

2.分场景信源设计思路

DCS1800与GSM900的频率衰耗特性不同,DCS1800频段的无线电波在自由空间的衰减较快,而GSM900频段无线电波的穿透能力比较强,所以一般情况下,DCS1800用于吸收路面及站底的话务,GSM900用于补充DCS1800弱信号区域的覆盖,吸收室内及基站远端的话务,并为室分覆盖预留专用的,足够的频点。

场景

室内外

分类

信源基站类型

接入系统配置建议

小区分层级

(参考)

小区分层原则

 

宏基站/分布式

GSM

DCS

TD

WLAN

政企办公楼

室内场景

行政办公楼

分布式

Layer1

大中型企业办公楼

Layer1 

用1800覆盖中高层(21F以上),用900覆盖低层

中高等院校

宿舍楼

900Layer3,1800layer2,如果使用分布式系统覆盖热点区域,建议设置为Layer1

利用双频网分担话务

教学楼

宏基站

Layer2

办公楼

Layer2 

交通枢纽

车站码头

GSM900layer3,DCS1800Layer2

 利用双频网分担话务

工厂企业

宿舍区

900Layer3,1800layer2,如果使用分布式系统覆盖,建议设置为Layer1

生产区

办公区

商业类建筑

高级写字楼

  

星级酒店

广场式商业楼

一般写字楼

商场超市、集贸市场

娱乐场所

餐饮场所

公共建筑

大型医院

地下停车场

会展场馆

体育场

居民小区

室内外场景

高层群楼

大型住宅社区

Layer2,如果使用分布式系统覆盖,建议设置为Layer1

室外场景

别墅群

城中村

一般情况下900为Layer3,1800layer2 

利用双频网分担话务 

普通居民区

表2-信源设计规划

3.室分容量分层/分区规划思路

1)传统室内覆盖话务容量公式如下:

话务量=站点人流量×

手机用户比例×

移动用户比例×

每用户忙时话务;

数据业务量=站点人流量×

每用户PDCH。

2)业务评估和预测:

根据业务量预测要求进行信源配置,要求无线利用率不超过70%。

无线利用率=(话务量+数据业务量)/可用TCH信道数

3)系统可扩容性:

话务密集,容量系统要求高的大型室内覆盖站点,为保证将来可扩容,应该使用大机框站型,要求单柜支持36个载波以上。

在高用户密度地区,无线利用率偏高,出现话务拥塞等。

将小区面积划小,或者引入1800小区,使每个小区分配的频道数增多,满足话务量增大的需要,这就是容量分层。

4)上、下分层

小区一分为二,需根据现场测试及小区容量规划来划分上、下层。

在小区方面需增加相应小区设备(可共站共址),频率规划;

在天馈方面,可充分利用原有天馈系统,只需将原天馈系统按照小区划分进行分割,新建小区耦合信号直接接入原天馈系统的分割点。

图2-上下分层覆盖图示

5)左、右分层

根据现场测试及小区容量规划来划分左、右两层。

在小区方面需增加相应小区设备(可共站共址);

频率规划方面,可以使用同频小区分裂和异频小区分裂两种;

图3-左右分层覆盖图示

6)同心圆分层或分裂

根据现场测试及小区容量规划来划分同心圆。

图4-同心圆分层示图示

4.覆盖设计思路

1)有源设备功率设计

A)室内覆盖设计方案中应,主设备(信源)输出功率设置过低会影响室内覆盖效果,造成功率浪费。

在保持上下行平衡的条件下,应该使用主设备的最大功率接入(充分利用)。

B)爱立信基站单载波功率为:

1TRX

2TRX

3TRX

4TRX

5TRX-8TRX

RBS600001

(4TRX以下不需合路)

48dBm

45dBm

43dBm

42dBmor43dBm(BSSG10B)

用两块射频板实现

RBS6000x2

(8TRX以下不需合路)

47dBm

44dBm

RBS2206

900M,CDU_F:

43dBm

1800M,CDU_F:

42dBm

C)华为基站单载波功率为;

BTS3900V2

46dBm

44.3dBm

43dBm

单模块:

5TRX42dBm

6TRX40.8dBm

双模块:

5-6TRX44.3dBm

7-8TRX43dBm

DBS3900

5-6TRX41.7dBm

7-8TRX41.13dBm

BTS3012

DFCU:

D)TD设备

RRS型号

配BBU

功率(dbm)

单通道12W

18AE

32

单通道2W

144A、18A

26

多通道2W

2)天线口功率设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电磁辐射防护规定》(国标GB8702-88),室内天线口发射总功率≤15dBm.

●WLAN系统由于对覆盖边缘场强要求较高,建议天线口功率在10~15dBm之间。

●在TD-SCDMA系统中,天线口的最大允许发射功率不受限于MCL的要求,而受限于国家电磁辐射标准规定,即室内天线口导频功率不能超过10.5dBm。

按照3G“多天线、小功率”的设计原则,一般要求TD室分天线口功率为0~5dBm。

●对于GSM/DCS系统,天线口功率一般在6~10dBm之间,如果考虑到多系统合路,按“多天线、小功率”的设计原则,天线口功率一般在0~5dBm,当然,如果需要适当压制现网室外信号,天线口功率需要适当提高,以不违反国标为准,具体功率可以根据现场模式测试结果而定。

3)楼层覆盖设计

根据ITU-RP.1238建议的室内传播模型

L0(dB)=20lgF+10nlgD+Lf-28+X

式中,F为频率,单位MHz;

D为移动台与天线之间的距离,单位为m;

n是室内的传播指数,是一个介于2.0~3.3的常数,与建筑物的性质有关。

如下表1所示:

表1:

不同类型建筑物的室内传播指数

频段

900MHz

1.2~1.3GHz

1.8~2.0GHz

环境

商业楼

住宅与办公楼

住宅

n

2.0

3.3

2.2

3.2

2.8

3.0

Lf是穿隔墙的穿透损耗,典型隔墙损耗如下表2所示:

表2:

不同隔墙的穿透损耗经验值

X为慢衰落余量,取值与覆盖概率要求和室内慢衰落标准差有关,各典型场景的取值如下表3所示:

表3:

室内环境下的阴影衰落的标准差

频率/GHz

办公室

商业楼宇

0.9

8

1.8~2.0

10

5.2

12

Ø

住宅与办公室环境下,覆盖半径10米,穿一堵普通砖墙的情况下路径损耗

1 GSM900

L0(dB)=20lgF+10nlgD+Lf-28+X(n取3.3,Lf取12dB,X取8dB)=84dB

GSM900天线口功率在2dBm以上(边缘场强-80dBm以上)

2 DCS1800

L0(dB)=20lgF+10nlgD+Lf-28+X(n取3.0,Lf取15dB,X取8dB)=90B

DCS1800天线口功率在10dBm以上(边缘场强-80dBm以上)

3 TD

L0(dB)=20lgF+10nlgD+Lf-28+X(n取3.0,Lf取15dB,X取8dB)=91dB

TD天线口功率在11dBm以上(边缘场强-80dBm以上)

4 WLAN

L0(dB)=20lgF+10nlgD+Lf-28+X(n取3.0,Lf取15dB,X取8dB)=93dB

WLAN天线口功率在13dBm以上(边缘场强-80dBm以上)

5 覆盖半径10米和6米路径损耗列表如下:

系统

频段(MHz)

900

1800

2000

2400

覆盖半径(米)

6

路径损耗(1堵普通砖墙)(dB)

84

77

90

83

91

93

86

路径损耗(无墙体遮挡)(dB)

72

65

75

68

76

69

78

71

目前现网GSM的楼层覆盖边缘场强一般底层要求在-80dBm以上,高层要求到-75dBm甚至-70dBm以上,TD要求-80dBm以上,WLAN建议达到-70dBm以上。

天线口功率设计最低要求如下:

对于GSM/DCS/TD,建议楼层覆盖半径6~10米,有墙体遮挡区域,要求天线口功率6~10dBm,无墙体遮挡,天线口功率可以0~5dBm;

对于WLAN,尽量保证无墙体遮挡覆盖,天线口10~15dBm,一般来说边缘场强越强越好。

对于电磁环境比较复杂的区域,天线口功率需要适当提高。

图5-天线覆盖效果模拟图

4)电梯覆盖设计

电梯处于一个相对狭窄、封闭的空间,且电梯壁是钢筋混泥土制成,由于场景特殊,没有一个简单有效的传播模型可以直观的预测,理论上常用多重镜像法来仿真预测,以下结论是根据现场测试为依据推算各系统天线口和覆盖距离:

考虑到3G,已不采用电梯厅安装吸顶天线的方式覆盖电梯

考虑到多系统合路,一副定向壁挂天线一般只覆盖三层(主瓣朝电梯厅)或四层(主瓣朝电梯井道),天线口功率GSM为3~6dBm,DCS/TD为6~10dBm

5)地下停车场覆盖设计

根据“3.1.2”ITU-RP.1238建议的室内传播模型,Lf取0dB,X取8dB,考虑到停车场立柱多,增加3dB的多径衰落,则地下停车库覆盖半径20米和15米路径损耗列表如下:

20

15

路径损耗(dB)

85

81

87

88

在地下车库,GSM/DCS/TD的边缘场强按规范为-85dBm,WLAN可以按照规范定为-80dBm,考虑到多系统合路,建议地下停车库以15米为覆盖半径,GSM天线口功率可以为0~3dBm,DCS/TD建议天线口功率在0~5dBm,WLAN天线口功率10dBm左右。

6)室外天线覆盖设计

室内覆盖的室外天线主要还是覆盖室内,可以采用自由空间传播模型,同时考虑到穿墙损耗和多径衰弱,即传输路径损耗:

L0(dB)=自由空间损耗+穿墙损耗+多径衰弱=201gF(MHz)+201gD(m)-28+穿墙损耗+多径衰弱

覆盖半径10米和6米路径损耗列表如下(多径取8dB):

30

50

94

95

89

92

97

路径损耗(2堵普通砖墙)(dB)

101

105

109

102

106

110

104

107

112

安装在楼房的室外天线增益一般在10dBi左右,建议GSM/DCS天线增益在20dB以上,可以覆盖50米;

TD目前基本上没有外放天线,如果需要外放,建议天线口功率在20dBm左右,可以覆盖50米;

WLAN室外覆盖一般采用WLAN基站,输出功率20dBm+14dBi的天线增益,只能覆盖30米穿2堵墙,覆盖50米穿一堵墙。

即室外天线覆盖距离30~50米,天线口功率保持在20dBm以上。

7)房间内天线布放

为了减少穿透墙体带来的损耗,对于大型会议室、办公区域等,尽量将天线布放到房间内。

图6-天线入户覆盖示意图

8)切换区域布放天线

在大堂、电梯、停车场的出入口,一般需要布放天线,保证进出大堂与室外小区正常切换,控制切换区域,同时防止信号泄漏到室外造成干扰。

图7-切换区域布放天线

9)天线交叉布放设计

根据室内各场景天线覆盖半径,对余下未放置天线的区域,进行交叉布放天线,以采用最少天线数量的情况下,可以满足室内覆盖的需求,同时使室内信号分布比较均匀。

图8-天线交叉布放示意图

10)覆盖仿真设计方法

目前一些主流的规划公司已经开始采取结合3D地图编辑的软件,可以对室内规划的效果进行较为准确的预测,对于改进以前单纯靠经验进行天线布放规划的效率,通过软件覆盖评估和设计方案不断调整,进一步提升深度覆盖效果。

图9-楼层平面覆盖效果模拟图

图10-3D建筑立体覆盖效果模拟图

11)模拟场强测试要求

模拟测试

a)模拟测试介绍

室分设计方案中,一般都会包括模拟测试图,模拟测试过程如下:

●计算各个测试点的理论电平值。

●在相关天线安装固定前,进行现场特定点上做CQT测试,将实际模测数据与理论电平进行对比。

●绘制模拟测试图,待方案后,工程开展实施。

模拟测试图范例:

图11-模拟测试图范例图

b)模拟测试原则

●模拟测试图最重要的原则:

模拟测试的天线在真实天线安装位置。

●模拟测试采用的天线等条件,和设计方案一致。

●在容易产生泄漏的地点,一定进行模拟测试。

●每一发射点的接收测试点不少于5个,合理选择模拟测试点,充分发挥每个天线的覆盖能力。

●需要有增加TD信号的模拟测试,测试方法基本和2G一样,只是发射和接收都是采用3G设备。

12)信号外泄控制

室分设计方案中的外泄,应该按照以下原则进行:

●符合集团公司的指导原则;

●对模拟测试中外泄部分进行优化;

●使用仿真软件分析是否可能存在外泄,在保证覆盖前提下对明显外泄点进行调整;

●按照经验,对容易造成泄漏的地点(分布系统靠近高速路、道路等)提出模拟测试要求;

●可通过合理使用吸顶定向天线、板状天线等,避免信号外泄

图12-定向吸顶天线安装示意图

5.分场景覆盖思路

天线口功率根据实际楼层结构及楼层边缘场强需要进行设计,但不高于15dBm。

下表为设计参考:

楼层功率(天线口,单位dBm)

天线间隔/米(建议)

天线类型

天线布放方式

 6

 8

 10~15

全向天线

吸顶安装

 5

 16

全向/定向天线

吸顶/壁挂安装

8 

5 

 20

10~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