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儿科复习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652276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4.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儿科复习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医儿科复习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医儿科复习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中医儿科复习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中医儿科复习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医儿科复习Word格式.docx

《中医儿科复习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儿科复习Word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医儿科复习Word格式.docx

变证:

胎黄动风—平肝息风,利湿退黄—羚角钩藤汤;

胎黄虚脱—大补元气,温阳固脱—参附汤合生脉散。

4、脐部疾患:

脐湿—收敛固涩—龙骨散;

脐疮—清热解毒,佐以外治—犀角消毒饮;

脐血—胎热内盛者用茜根散;

气不摄血用归脾汤

脐突—压脐法外治

肺系疾病:

5、感冒:

主症:

风寒感冒—辛温解表—荆防败毒散;

风热感冒—辛凉解表—银翘散;

暑邪感冒—清暑解表—新加香薷饮;

时邪感冒—清热解毒—银翘散合普济消毒饮;

兼证:

夹痰—辛温解表,宣肺化痰;

辛凉解表,清肺化痰—在疏风解表的基础上,风寒夹痰证加三拗汤、二陈汤;

风热夹痰加桑菊饮;

夹滞—解表兼以消食导滞—在疏风解表基础上,加保和丸;

夹惊—解表以清热镇惊—疏风解表加镇惊丸

6、咳嗽:

部位在肺,常涉及脾,机制为肺失宣肃

外感:

风寒咳嗽—疏风散寒,宣肺止咳—金沸草散;

风热咳嗽—疏风解热,宣肺止咳—桑菊饮;

内伤:

痰热咳嗽—清肺化痰止咳—清金化痰汤;

痰湿咳嗽—燥湿化痰止咳—三拗汤合二陈汤;

气虚咳嗽—健脾补肺,益气化痰—六君子汤;

阴虚咳嗽—养阴润肺,兼清余热—沙参麦冬汤;

7、肺炎喘嗽:

临床以发热咳嗽痰壅气急鼻煽为主要症状,重者可见张口抬肩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口唇青紫等症。

首见于谢玉琼的《麻科活人全书》;

邪热闭肺,“热咳痰喘”是肺炎喘嗽的典型症状。

治则:

开肺化痰,止咳平喘

风寒闭肺—辛温宣肺,化痰止咳—华盖散;

风热闭肺—辛凉宣肺,清热化痰—银翘散合麻杏石甘汤;

痰热闭肺—清热涤痰,开肺定喘—五虎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以发热咳嗽痰壅气急鼻煽为特征。

毒热闭肺—清热解毒,泻肺开闭—黄连解毒汤合三拗汤—涕泪全无,鼻孔干燥如烟煤等。

阴虚肺热—养阴清肺,润肺止咳—沙参麦冬汤;

肺脾气虚—补肺健脾,益气化痰—人参五味子汤;

心阳虚衰—温补心阳,救逆固脱—参附龙牡救逆汤—气阳虚衰可用独参汤或参附汤少量频服救急,若气阴两竭可用生脉注射液静滴;

邪陷厥阴—平肝息风,清心开窍—羚角钩藤汤合牛黄清心丸

8、哮喘:

《丹溪心法。

喘论》首先命名为哮喘。

发作期:

寒性哮喘—温肺散寒,化痰定喘—小青龙汤合三子养亲汤,若外寒不甚,表证不著者,用射干麻黄汤。

热性哮喘—清肺涤痰,止咳平喘—麻杏石甘汤合苏葶丸,若表证不著,喘息咳嗽,痰鸣,痰色微黄用定喘汤。

外寒内热—解表清里,定喘止咳—大青龙汤;

肺实肾虚—泻肺补肾,标本兼顾—偏于上盛用苏子降气汤,

偏于下虚用都气丸合射干麻黄汤

缓解期:

肺脾气虚—健脾益气,补肺固表—人参五味子汤合玉屏风散;

脾肾阳虚—健脾温肾,固摄纳气—金黄色匮肾气丸

肺肾阴虚—养阴清热,补益肺肾—麦味地黄丸

9、反复呼吸道感染:

0—2岁,每年呼吸道感染10次以上,其中下呼吸道感染3次以上;

3—5岁—8次—2次,6—12岁—7—2。

营卫失和,邪毒留恋—扶正固表,调和营业员卫—黄芪桂枝五物汤;

肺脾两虚,气血不足—健脾益气,补肺固表—玉屏风散

肾虚骨弱,精血失充—补肾壮骨,填阴温阳—补肾地黄丸;

脾系疾病:

10、鹅口疮:

以口腔、舌上蔓生白屑为主要特征,因其状如鹅口,故称,因其色白如雪片,又名雪口。

可由胎热内蕴,口腔不洁,感受秽毒之邪所致,主要病位在心脾。

现代研究系感染白色念珠球茵所致。

心脾积热—清心泻脾—清热泻脾散;

虚火上炎—滋阴降火—知柏地黄丸;

11、口疮:

以齿龈、舌体、两颊、上颚等处出现黄白色溃疡,疼痛流涎,或伴发热为特征。

若满口糜烂,色红作痛者,称为口糜,溃疡只发生在口唇两侧,称为燕口疮。

2—4岁多见。

以外感风热乖脾、心脾积热上熏、阴虚虚火上浮多见,病位在心脾胃肾。

风热乘脾—疏风散火,清热解毒—银翘散;

心火上炎—清心凉血,泻火解毒—泻心导赤散;

虚火上浮—滋阴降火,引火归原

12、呕吐:

火丁疗法—尤适用于婴儿吐乳

乳食积滞—消乳消食,和胃降逆—伤乳用消乳丸,伤食用保和丸;

胃热气逆—清热泻火,和胃降逆—黄连温胆汤;

脾胃虚寒—温中散寒,和胃降逆—丁萸理中汤;

肝气犯胃—疏肝理气,和胃降逆—解肝煎,肝火犯胃致吐用左金丸合四逆散

13、腹痛:

腹部中寒—温中散寒,理气止痛—养脏汤;

乳食积滞—消食导滞,行气止痛—香砂平胃散;

胃肠结热—通腑泄热,行气止痛—大承气汤;

脾胃虚寒—温中理脾,缓急止痛—小建中汤合理中丸;

气滞血瘀—活血化瘀,行气止痛—少腹逐瘀汤。

14、泄泻:

2岁以下发病率高。

运脾化湿为基本原则。

湿热证—清肠解热,化湿止泻—葛根黄芩黄连汤;

风寒泻—疏风散寒,化湿和中—藿香正气散;

伤食泻—运脾和胃消食化滞—保和丸;

脾虚泻—健脾益气助运止泻;

脾肾阳虚泻—温补脾肾固涩止泻—附子理中汤合四神丸

气阴两伤—健脾益气,酸甘敛阴—人参乌梅汤;

阴竭阳脱—挽阴回阳,救逆固脱—生脉散合参附龙牡救逆汤;

15、厌食:

1—6岁多见,以喂养不当引起者最为常见。

疰夏—为夏季季节性疾病,表现除食欲不振外,可见精神倦怠大便不调或有发热等症。

脾失健运—调和脾胃,运脾开胃—不换金正气散;

脾胃气虚—健脾益气,佐以助运—异功散;

脾胃阴虚—滋脾养胃,佐以助运—养胃增液汤;

16、积滞:

以不思乳食,食而不化,脘腹胀满,嗳气酸腐,大使溏薄或秘结酸臭为征。

“积为疳之母,有积不治,而成疳证。

消食化积,理气行滞

乳食内积—消乳化食,和中导滞—乳积者用消乳丸,食积者用保和丸;

脾虚夹积—健脾助运,消食化滞—健脾丸;

17、疳证:

以形体消瘦,面色无华,毛发干枯,精神萎靡或烦躁,饮食异常为征。

多见无5岁以下。

儿科四大要证之一。

基本病理改变:

为脾胃受损,津液消亡。

病位在脾胃,涉及五脏。

健运脾胃为主。

疳气以和为主,疳积以消为主或消补兼施,干疳以补为要。

疳气—调脾健运—资生健脾丸;

疳积(腹大肢细是本症主征)—消积理脾—肥儿丸;

干疳—补益气血—八珍汤;

眼疳—养血柔肝,滋阴明目—石斛夜光丸;

口疳—清心泻火,滋阴生津—泻心导赤散;

疳肿胀—健脾温阳,利水消肿—防已黄芪汤合五苓散

18、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多见于婴幼儿,以6个月—3岁最常见。

补其不足,培其脾肾,化生气血。

脾胃虚弱—健运脾胃,益气养血—六君子汤;

心脾两虚—补脾养心,益气生血—归脾汤;

肝肾阴虚—滋养肝肾,益精生血—左归丸;

脾肾阳虚—温补脾肾,益阴养血—右归丸

心肝疾病:

19、夜啼:

寒、热、惊为主因,寒则痛而啼,热则烦而啼,惊则神不安而啼。

脾寒气滞—温脾散寒,行气止痛—乌药散合匀气散;

心经积热—清心导赤,泻火安神—导赤散;

惊恐伤神—定惊安神,补气养心—远志丸

20、汗证:

汗证以虚为主,补虚是其基本治疗原则。

肺卫不固—益气固表—玉屏风散合牡蛎散;

营卫失调—调和营卫—黄芪桂枝五物汤(以汗出遍身而抚之不温);

气阴亏虚—益气养阴—生脉散;

湿热迫蒸—清热泻脾—泻黄散(以汗出肤热、汗渍色黄为特点,同时见湿热内蕴征)

21、病毒性心肌炎:

风热犯心—清热解毒,宁心复脉—银翘散(1—3月);

湿热侵心—清热化湿,宁心复脉—葛根黄芩黄连汤;

气阴亏虚—益气养阴,宁心复脉—炙甘草汤合生脉散(3—6月);

心阳虚弱—温振心阳,宁心复脉—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痰瘀阻络—豁痰化瘀,宁心通络—瓜蒌薤白半夏汤合失笑散()6月)。

22、注意力缺陷多动症:

调和阴阳为治疗原则。

肝肾阴虚—滋养肝肾,平肝潜阳—杞菊地黄丸;

心脾两虚—养心安神,健脾益气—归脾汤合甘麦大枣汤;

痰火内扰—清热泻火,化痰宁心—黄连温胆汤。

23、多发性抽搐症:

以肢体抽掣及喉中发出怪声或口出秽语为主要表现。

治则:

平肝息风。

气郁化火—清肝泻火,息风镇惊—清肝达郁汤;

脾虚痰聚—健脾化痰,平肝息风—十味温胆汤;

阴虚风动—滋阴潜阳,柔肝息风—大定风珠。

24、惊风:

急重病证,临床以抽搐、神昏为主症状。

以1—5岁多见,“搐、搦、掣、颤、反、引、窜、视”古称惊风八候。

慢惊风中若出现纯阴无阳的危重证候,称为慢脾风。

1)急惊风以痰热惊风四证俱备,临床以高热、抽风、神昏为主表现,多由外感时邪、内蕴湿热和暴受惊恐而引发。

风热动风—疏风清热,息风定惊—银翘散;

气营两燔—清气凉营,息风开窍—清瘟败毒饮;

邪陷心肝—清心开窍平肝息风—羚角钩藤汤;

湿热疫毒—清热化湿解毒息风—黄连解毒汤合白头翁汤,呕吐腹痛甚加玉枢丹

惊恐惊风—镇惊安神,平肝息风—琥珀抱龙丸

2)慢惊风:

治疗大法:

补虚治本

脾虚肝亢—温中健脾,缓肝理脾—缓肝理脾汤;

脾肾阳衰—温补脾肾,回阳救逆—固真汤合逐寒荡惊汤;

阴虚风动—育阴潜阳,滋肾养肝—大定风珠;

25、癫痫:

惊痫—镇惊安神—镇惊丸;

痰痫—豁痰开窍—涤痰汤;

风痫—息风止痉—定痫丸;

瘀血痫—化瘀通窍—通窍活血汤;

脾虚痰盛—健脾化痰—六君子汤;

脾肾两虚—补益脾肾—河车八味丸

肾系疾病:

26、急性肾小球肾炎:

早在《素问。

汤液醪醴论》有“开鬼门、洁净府”,即发汗、利小便的记载。

急性期:

风水相搏—疏风宣肺,利水消肿—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苓散;

湿热内侵—清热利尿,凉血止血—五味消毒饮合小蓟饮子

邪陷心肝—平肝泻火,清心利水—龙胆泻肝汤合羚角钩藤汤;

水凌心肺—已椒苈黄丸合参附汤;

水毒内闭—通腑泄浊,解毒利尿—温胆汤合附子泻心汤(尿少尿闭为其突出证候,伴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嗜睡或昏迷)。

恢复期:

阴虚邪恋—滋阴补肾,兼清余热—知柏地黄丸合二至丸;

气虚邪恋—健脾益气,兼化湿浊—参苓白术散

27、肾病综合症:

本证:

肺脾气虚—益气健脾,宣肺利水—防已黄芪汤合五苓散;

脾肾阳虚—温肾健脾,化气利水—偏肾阳虚用真武汤合黄芪桂枝五物汤,偏脾阳虚用实脾饮;

肝肾阴虚—滋阴补肾,平肝潜阳—知柏地黄丸;

气阴两虚(脾肾阴虚)—益气养阴,化湿清热—六味地黄丸加黄芪;

标证:

外感风邪—风寒,辛温宣肺祛风;

风热,辛凉宣肺祛风—风寒,麻黄汤;

风热,银翘散;

伴水肿均可用五苓散

水湿—一般从主证治法,伴水臌、悬饮者用补气健脾、逐水消肿—防已黄芪汤合已椒苈黄丸

湿热—上焦,清热解毒—五味消毒丹;

中焦,清热解毒—甘露消毒丹,化浊利湿;

下焦,清热利湿—八正散

血瘀—活血化瘀—桃红四物汤;

湿浊—利湿降浊—湿胆汤。

28、尿频:

病位在肾与膀胱,病邪主要为湿热。

外因责之于湿热,内因责之于脾肾亏虚。

湿热下注—清热利湿通利膀胱—八正散;

脾肾气虚—温补脾肾升提固摄—缩泉丸;

阴虚内热—滋阴补肾清热降火—知柏地黄丸

29、遗尿:

指3周岁以上(多见于10岁以下)的小儿睡中小便自遗,醒后方觉的一种病证。

以肾气不足,膀胱虚寒为多见。

温补下元,固摄膀胱为主。

肺脾气虚—补肺益脾,固涩膀胱—补中益气汤合缩泉丸;

肾气不足—温补肾阳,固涩膀胱—菟丝子散;

心肾失交—清心滋肾,安神固脬—交泰丸合导赤散;

肝经湿热—清热利湿,泻肝止遗—龙胆泻肝汤。

30、五迟、五软:

以补为其大法。

病因:

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调护失当。

肝肾亏损—补肾填髓,养肝强筋—加味六味地黄丸;

心脾两虚—健脾养心、补益气血—调元散;

痰瘀阻滞—涤痰开窍,活血通络—通窍活血汤合二陈汤

31、性早熟:

是指女孩8岁以前、男孩9岁以前,出现青春期特征即第二性征的一种内分泌疾病。

分为中枢性(真性)和外周性(假性性早熟)。

滋阴降火、疏肝泻火。

阴虚火旺—滋补肾阴,清泻相火—知柏地黄丸;

肝郁化火—疏肝解郁,清心泻火—丹栀逍遥散;

传染病

32、麻疹:

以发热恶寒,咳嗽咽痛,鼻塞流涕,泪水汪汪,畏光羞明,口腔两颊近臼齿处可见麻疹黏膜斑,周身皮肤按序布发麻粒样大小的红色斑丘疹,皮疹消退时皮肤有糠麦夫样脱屑和色素沉着斑等为征。

透疹达邪,清凉解毒为要。

病位;

主在肺脾。

顺证:

邪犯肺卫(初热期)—辛凉透表,清宣肺卫—宣毒发表汤;

邪入肺胃(出疹期)—清凉解毒,透疹达邪—清解透表汤

阴津耗伤(收没期)—养阴益气,清解余邪—沙参麦冬汤

逆证:

邪毒闭肺—宣肺开闭,清热解毒—麻杏石甘汤;

邪毒攻喉—清热解毒,利咽消肿—清咽下痰汤;

邪陷心肝—平肝息风,清心开窍—羚角钩藤汤。

33、幼儿急疹:

因感受幼儿急疹时邪(人疱疹病毒6型),急起发热,3—4天后体温骤降,同时全身出现玫瑰红色小丘疹为特征的一种急性出疹性传染病。

由于皮疹形似麻疹,且多发于乳婴儿,帮中医学称为“奶麻”。

多发于6个月—1岁婴儿。

解表清热为主。

病在卫分为主,可涉及气分,一般不入营血。

邪郁肌表—解表清热—银翘散;

毒透肌表—清热生津—银翘散合养阴清肺汤

34、风疹:

1—5岁多见,感受风疹时邪(风疹病毒),以轻度发热、咳嗽、全身皮肤出现细沙样玫瑰色斑丘疹、耳后及枕部淋巴结肿大为特征的一种急性出疹性传染病。

有称为“皮肤小疾”。

疏风清热。

病变在肺卫。

邪犯肺卫—疏风解表清热—银翘散;

邪入气营—清气凉营解毒—透疹凉解汤。

35、猩红热:

感受猩红热时邪(A族已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临床以发热、咽喉肿痛或伴腐料、全身布发猩红色皮疹、疹后脱屑脱皮为征。

红草莓舌,帕氏线,白细胞和中粒升高,可并发心悸、水肿、痹证。

“疫痧、疫疹、烂喉痧”

清热解毒,清利咽喉。

2—8岁儿童发病较高。

邪侵肺卫—辛凉宣透,清热利咽—解肌透痧汤;

毒炽气营—清气凉营,泻火解毒—凉营清气汤;

疹后阴伤—养阴生津,清热润喉—沙参麦冬汤

36、水痘:

6—9岁多见。

对水痘发热的患儿,不可使用水杨酸制剂,以免发生瑞氏综合征。

清热解毒利湿。

邪伤肺卫—疏风清热,利湿解毒—银翘散;

邪炽气营—清气凉营,解毒化湿—清胃解毒汤。

37、手足口病:

是感受手足口病时邪(柯萨奇病毒A组)引起的发疹性传染病,临床以手足肌肤、口咽部发生疱疹为征。

常见于5岁以下。

皮肤斑丘疹呈离心性分布,以手足部多见。

清热解毒。

邪犯肺脾—宣肺解表,清热化湿—甘露消毒丹;

湿热蒸盛—清热凉营,解毒祛湿—清瘟败毒饮

38、流行性腮腺炎:

多发于3岁以上儿童。

传染期为自腮腺肿大前24小时至消肿后3天。

清热解毒,软坚散结。

邪犯少阳—疏风清热,散结消肿—柴胡葛根汤;

热毒壅盛—清热解毒,软坚散结—普济消毒饮

邪陷心肝—清热解毒,息风开窍—清瘟败毒饮;

毒窜睾腹—清肝泻火,活血止痛—龙胆泻肝汤

39、流行性已型脑炎:

感染流行性已型脑炎病毒引起,以高热、抽搐、昏迷为征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2—6岁病率高,较强传染性。

主要病变脏腑,急性期在肺胃心肝,恢复期及后遗症期在脾肝肾。

具明显的季节性,多在7、8、9三月。

清热、豁痰、开窍、息风。

初期、极期(急性期);

邪犯卫气—辛凉解表,清暑化湿—偏于卫分证用新加香薷饮,偏气分证用白虎汤;

邪炽气营—清气凉营,泻火涤痰—清瘟败毒饮;

邪入营血—凉血清心,增液潜阳—犀角地黄汤合增液汤;

恢复期、后遗症期:

阴虚内热—养阴清热—青蒿鳖甲汤合清络饮;

营卫不和—调和营卫—黄芪桂枝五物汤;

痰蒙清窍—豁痰开窍—涤痰汤;

痰火内扰—涤痰泻火—龙胆泻肝汤;

气虚血瘀—益气养阴活血调经—补阳还五汤;

风邪留络—搜风通络,养血舒筋—止痉散

40、百日咳:

小儿感受百日咳杆菌引起的肺系传染病,以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和痉咳末伴有较长的鸡鸣样吸气性吼声为征。

(初期感冒症状渐减轻而咳嗽反增;

面目浮肿,目睛出血,舌系带溃疡等)。

“顿嗽、顿呛,疫咳、天哮呛”。

5岁以下最易发病。

主要病机:

痰气交阻,肺气上逆。

故治则:

重在涤痰清火,泻肺降逆。

(发现后及时隔离4—7周)

邪犯肺卫(初咳期):

疏风祛邪,宣肺止咳—三拗汤;

痰火阻肺—泻肺清热,涤痰镇咳—桑白皮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

气阴耗伤(恢复期)—养阴润肺,益气健脾—肺阴亏虚用沙参麦冬汤,肺脾气虚用人参五味子汤

寄生虫病

42、蛔虫病:

以脐周疼痛、时作时止、饮食异常、大便下虫、或粪便镜检有蛔虫卵为征。

(挖鼻、咬指甲、磨牙、面部白斑)

驱蛔杀虫为主,辅以调理脾胃。

“蛔得酸则安,得辛则伏、得苦则下”。

肠虫证—驱蛔杀虫,调理脾胃—使君子散;

蛔厥证—安蛔定痛,继之驱虫—乌梅丸;

虫瘕证—通腑散结驱蛔下虫—驱蛔承气汤

43、蛲虫病:

以夜间肛门及会阴部奇痒并见到蛲虫为征。

蛲虫色白,细小如线头,俗称“线虫”,《诸病。

》首次提出蛲虫的命名。

驱虫为主,常内服、外治结合——驱虫粉(使君子:

大黄粉=8:

1)

44、绦虫病:

临床以腹痛、泄泻、饮食异常、乏力、大便排出绦虫节片为征(合并囊虫病者可扪及结节)。

“寸白虫”。

主因进食了含有囊尾蚴的生的或未煮熟的猪、牛肉所引起。

青壮年多见。

驱绦下虫和调理脾胃。

绦虫踞肠—驱绦下虫—驱绦汤;

囊虫移行—毒杀虫体,结合涤痰息风、豁痰开窍、活血化瘀、软坚散结—囊虫丸

其它疾病

45、夏季热:

以长期发热、口渴多饮、多尿、少汗或汗闭为征,集中在6、7、8三月。

暑伤肺胃—清暑益气,养阴生津—王氏清暑益气汤;

上盛下虚—温补肾阳,清心护阴—温下清上汤

46、紫癜:

以血液溢于皮肤、黏膜之下,出现瘀斑、压之不退色为征。

“葡萄疫,肌衄,紫癜风”。

风热伤络—疏风散邪,清热凉血—连翘败毒散;

血热妄行—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犀角地黄汤;

气不摄血—健脾养心,益气摄血—归脾汤;

阴虚火旺—滋阴降火,凉血止血—大补阴丸

47、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

又称川崎病,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性病变为主要病理的急性发热性出疹性疾病,临床以持续发热、多形红斑、球结膜充血、草莓舌、颈淋巴结肿大、手足硬肿为特征。

好发于婴幼儿。

卫气同病—辛凉透表,清热解毒—银翘散;

气营两燔—清气凉营,解毒化瘀—清瘟败毒饮;

气阴两伤—益气养阴,清解余热—沙参麦冬汤

48、VD缺乏性佝偻病:

肺脾气虚—健脾益气,补肺固表—人参五味子汤;

脾虚肝旺—健脾助运,平肝息风—益脾镇惊散

肾精亏损—补肾填精,佐以健脾—补肾地黄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广告传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