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中地理第1单元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单元检测卷鲁教版必修3031641.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22650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88.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中地理第1单元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单元检测卷鲁教版必修303164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学年高中地理第1单元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单元检测卷鲁教版必修303164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学年高中地理第1单元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单元检测卷鲁教版必修303164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学年高中地理第1单元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单元检测卷鲁教版必修303164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学年高中地理第1单元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单元检测卷鲁教版必修303164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中地理第1单元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单元检测卷鲁教版必修3031641.docx

《学年高中地理第1单元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单元检测卷鲁教版必修303164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中地理第1单元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单元检测卷鲁教版必修3031641.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高中地理第1单元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单元检测卷鲁教版必修3031641.docx

学年高中地理第1单元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单元检测卷鲁教版必修3031641

第1单元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单元检测卷

(时间:

60分钟,满分:

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读“中国地理要素分界线图”,完成1~3题。

1.对图中a、b、c、d各界线描述正确的是(  )

A.a是旱作农业区与水田农业区的分界线

B.b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C.c是地势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D.d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2.四条界线中,最能体现区域边界具有过渡性的是(  )

A.a界线B.b界线

C.c界线D.d界线

3.图中a、b界线叠加,可能划分出的区域是(  )

A.牧区、农耕区

B.干旱区、半干旱区

C.汉语言区、少数民族语言区

D.发达区、欠发达区

答案 1.B 2.B 3.A

解析 解答本题组的关键是准确判读a、b、c、d代表的地理界线。

a为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b为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c为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d为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

读图,完成4~6题。

4.关于两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两图所示地区属于同一个大洲 ②甲图所示地区位于乙图所示地区的西北 ③乙图比例尺大,表示范围小 ④两图所示地区均位于大洋西岸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

5.关于图中两个半岛有关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两个半岛的西部地区均有高大山脉 ②两个半岛的地形均以平原为主,河网密布 ③a所在半岛受冰川作用影响,海岸线曲折 ④b所在半岛气候由南向北大陆性渐强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③④

6.两个半岛地区均有丰富的(  )

①太阳能资源 ②水力资源 ③劳动力资源 ④铁矿资源

A.②③B.②④

C.①③D.③④

答案 4.D 5.D 6.B

解析 由经纬度及两区域轮廓特征判断,甲为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乙为朝鲜半岛。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冰川地貌广布,水力资源和铁矿资源丰富;朝鲜半岛自南向北气温的变化受陆地影响增强,气候的大陆性逐渐增强,森林资源、水力资源及铁矿资源丰富。

我国“十二五”规划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

据此完成7~9题。

7.以上四类主体功能区的划分是按(  )

A.单一指标划分的B.自然指标划分的

C.综合指标划分的D.地理位置划分的

8.关于所划分功能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各区域都有一定的面积和范围

B.各区域内部的特征完全一致

C.各区域间都有十分明确的界线

D.各区域开发政策和措施完全一样

9.这种划分主要体现的区域特点是(  )

A.整体性B.差异性

C.开放性D.阶段性

答案 7.C 8.A 9.B

解析 第7题,由题干中关键句“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可知四类主体功能区是按综合指标划分的。

第8题,功能区都有一定的面积和范围;区域内部具有统一性,但区域与区域之间具有差异性,所以各区域的开发政策和措施不同;区域间界线不一定是明确的,如生活区、文化区等,只有行政区界线是明确的。

第9题,这种划分主要体现了区域的差异性。

下图为“斯里兰卡地理位置示意图”。

从中世纪起,斯里兰卡就有世界上重要的商港。

该国宝石、云母等贮量大,渔业、林业发达。

读图,回答10~11题。

10.关于斯里兰卡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草原广袤 ②旱雨分明 ③水能丰富 ④河运发达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11.目前,我国正在加快中国—斯里兰卡自贸区谈判。

斯里兰卡的区位优势是(  )

①位置优越 ②资源丰富 ③资金充裕 ④技术先进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答案 10.B 11.A

解析 第10题,斯里兰卡是热带季风气候,旱雨两季分明,植被是热带季雨林,①错误,②正确;河流流量大,地势落差大,水能丰富,③正确;河流短小流急,不利于发展航运业,④错误。

第11题,根据材料“从中世纪起,斯里兰卡就有世界上重要的商港。

该国宝石、云母等贮量大,渔业、林业发达。

”可知,斯里兰卡地理位置优越、资源充足,①②正确;与中国相比,斯里兰卡经济落后,资金不足,科技欠发达,③④错误。

读图,回答12~14题。

12.①②两图所示区域共同的自然特征是(  )

A.地势南高北低,北部为冲积平原

B.河流众多,水源充足

C.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四季分明

D.蕴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

13.有关两区域的人文特征,正确的为(  )

A.人口稠密,自然增长率都较高

B.两区域南部均以电子工业为主

C.②区域北部为重要的粮棉产区

D.①区域城市群目前发展迅速

14.结合图②分析图③中形成工业总产值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东部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水陆交通发达,人口素质高

B.西部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水陆交通发达,人口素质高

C.南部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水陆交通发达,人口素质高

D.北部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水陆交通发达,人口素质高

答案 12.B 13.C 14.A

解析 根据经纬度及海陆轮廓可判断①为德国,②为湖南省。

第12题,①区域北部平原为冰川侵蚀所致,该区域主要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四季温和;②区域地势西部和南部高,北部低,该区域煤炭资源缺乏。

两区域降水丰富,河网稠密,水源充足。

第13题,①区域(德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城市化水平已很高,城市群发展速度较慢;②区域(湖南)北部为洞庭湖平原,为重要的粮棉产区,其南部电子工业不发达。

第14题,工业总产值与地形、交通、人口素质密切相关,根据图②中河流的流向可知湖南东部以平原为主。

读“世界上四个国家局部地区示意图”,完成15~17题。

15.某跨国服装公司欲建立新的海外加工基地,你认为上图所示的甲、乙、丙、丁四国中较为合适的是(  )

①甲 ②乙 ③丙 ④丁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③

16.图中a、b、c、d四地发展工业的共同优势条件是(  )

①人力资源充足 ②所在国矿产资源丰富 ③海洋运输便利 ④科学技术先进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17.有关四国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①甲国农业高度发达,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和出口国 ②乙国在丰富的煤炭和铁矿资源基础上,建立了发达的钢铁工业和机械制造工业 ③丙国耕地面积广大,农业发展条件优越,主要作物有水稻、棉花、茶叶、黄麻等 ④丁国自然环境差异明显,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部沿海地带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②④

答案 15.C 16.B 17.A

解析 第15题,跨国服装公司在海外建立新的加工基地,应选择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区,即发展中国家,图中甲是美国、乙是澳大利亚,均属于发达国家;丙是孟加拉国、丁是巴西,二者都是发展中国家。

第16题,四地所在国家的矿产资源均丰富,都位于沿海地区,海运便利。

b所在国家是澳大利亚,地广人稀,人力资源不足。

c、d所在国家为发展中国家,科学技术不先进。

第17题,美国农业发达,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出口国,而不是最大的粮食生产国;澳大利亚矿产资源丰富,但本国钢铁工业和机械制造业并不发达。

张裕目前在中国优质葡萄产区宁夏、烟台、陕西、辽宁、新疆及北京有25万亩葡萄基地,约占中国酿酒葡萄种植总面积的四分之一,且张裕的葡萄基地正在有计划地扩大中。

下图为“张裕六大优质葡萄基地分布图”。

据此回答18~20题。

18.新疆葡萄基地和宁夏葡萄基地的光照条件有明显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形B.水源

C.昼夜长短D.土壤

19.在新疆基地、宁夏基地、辽宁基地和陕西基地,如果大量引用河水发展葡萄生产,则最可能对四地或河流下游地区的自然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是(  )

A.土壤酸化,土壤中含盐量减小

B.污染严重,水中氮、磷、钾含量超标

C.河流下游水量减小或断流

D.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增大

20.为使最终酿成的葡萄酒形成独有的产地特点与风格,该企业需要(  )

A.扩大种植面积B.加大科技投入

C.增加劳动力投入D.加大化肥使用量

答案 18.A 19.C 20.B

解析 第18题,由图可知,新疆葡萄基地位于天山北麓,宁夏葡萄基地位于贺兰山东麓,受地形影响宁夏葡萄基地的光照条件比新疆葡萄基地的光照条件好。

第19题,新疆、宁夏、辽宁和陕西四个葡萄基地均位于我国北方地区,若灌溉方式不合理,易造成土壤次生盐碱化;若灌溉用水过多,会造成河流下游水量减小或断流。

第20题,为使最终酿成的葡萄酒形成独有的产地特点与风格,需要对六大产区的自然条件进行长期研究与品种适应性试验,然后对种植品种及栽培技术因地制宜进行选择,故需要加大科技投入。

二、综合题(共50分)

21.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2分)

材料一 世界某区域略图。

材料二 挪威被世界地质专家称为“峡湾国家”,峡湾是一种狭长、伸入内陆的海湾,这种海湾宽仅数千米,长度却可达几十到数百千米。

材料三 向日葵对气温的适应性较强,是喜温又耐寒的作物。

向日葵在整个生长过程中,只要温度不低于10℃即可。

(1)图中甲山脉为____洲和____洲的分界线。

(2)鄂毕河下游地区多沼泽的主要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向日葵主要分布在图示区域的__________(方位),该地种植向日葵有利的自然条件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般大河河口地区鱼类资源丰富,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并不丰富,简要分析其原因。

(5)峡湾地貌的形成主要受____________(外力)作用。

答案 

(1)亚 欧

(2)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气温较低,蒸发较弱 冻土广布,不易下渗(任答两点)

(3)西南 纬度较低,气温较高 附近有河流,灌溉水源充足

(4)水温较低,不利于鱼类生长;饵料缺乏。

(5)冰川侵蚀

解析 

(1)根据经纬度或在鄂毕河附近以西,可知甲山脉为乌拉尔山脉,为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

(2)鄂毕河下游地区,地势低平,排水不畅;鄂毕河经常泛滥(凌汛);此地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冻土广布,使当地多沼泽。

(3)向日葵是喜温的农作物,在纬度高的俄罗斯地区分布在热量条件较好的南部;同时,河流沿岸,水源丰富,适合向日葵生长。

(4)河口附近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是河流从大陆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促进浮游生物生长,鱼类饵料丰富。

鄂毕河流域纬度高,大部分时间处于冰封状态,能携带的营养盐类少;同时,气温太低,也不利于鱼类生长。

(5)峡湾形成于冰期。

由于海面低,冰川侵蚀河谷;气温升高以后,海水回灌形成峡湾地貌。

22.大江、大河的三角洲地区是我国重点开发区域。

读“黄河三角洲经济区”和“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示意图,回答问题。

(10分)

(1)黄河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形成的共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近年来,黄河三角洲生长速度减慢,主要原因最有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相比,简述黄河三角洲经济区发展的条件。

答案 

(1)流水堆积作用 加强了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工作

(2)优势条件:

后备土地资源丰富;石油、海盐资源丰富。

劣势条件:

产业基础相对薄弱;科技实力、人才队伍处于劣势;水资源短缺。

解析 第

(1)题,黄河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下游地势平坦,水流速度变缓,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