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电影与电视》教案4 岳麓版必修3Word下载.docx
《高中历史《电影与电视》教案4 岳麓版必修3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电影与电视》教案4 岳麓版必修3Word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导入环节:
使用图片导入法,提供几幅经典影视图片,要求学生快速猜出其剧名。
由学生对图片作出的快而准的回答我们可以得出以下认识:
可见电视电影具有极高的感染力,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当你在品尝影视大餐的时候,是否思考过这个问题:
“电影与电视是什么时候产生的?
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
”以下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共同学习第19课《电影与电视》,了解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历程。
(二)授课环节:
教师明确课标要求。
一、电影(板书)
1、电影的产生条件:
(板书)
教师提问:
结合课文知识,电影的产生须具备哪些条件?
谁发明了电影?
教师提示:
“大家想一下,电影是哪一次工业革命以后的产物?
”(学生:
第二次工业革命)
教师总结:
生产力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科学家的努力;
人类新的精神需求和商业利润的驱动。
2、发明:
1895年12月28日卢米埃尔兄弟
教师:
关于电影的诞生,哪位同学能给我们讲讲电影诞生时的故事呢?
教师设计知识卡片:
电影产生的时间、人物、地点,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学生集体回答)
然后教师再提供世界上最早的电影《火车进站》影片,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顺便过渡到下个内容。
(过渡)通过《火车进站》的片段,我们知道早期的电影都是没有声音的,简称无声电影。
在1927年之前的电影都是无声电影,所以我们称这个时期为“默片时代”。
下面我们就一同来学习一下电影发明后的发展历程。
3、发展历程:
(1)无声电影
代表人物:
①“现代电影之父”:
格里菲斯
②喜剧大师:
卓别林
教师设问:
在无声电影时代,有哪些值得我们铭记的人物呢?
特点:
教师设计思考一:
无声电影通过什么方式来取悦观众呢?
通过视频《摩登时代》片段分析卓别林的演绎方式具有怎样的特点?
(2)有声电影(板书)
(出示幻灯片)随着影像与声音结合的技术日趋成熟,有声电影崛起。
教师:
提到电影不得不了解象征电影最高成就的奥斯卡金像奖(图片)。
请同学们列举看过的获得过该奖项的一些影片。
课前预习中让同学们搜集中国电影的发展资料,现在请一位同学来给我们展示一下你们的成果。
教师提供指引要求学生概括电影的发展方向:
从无声到有声;
从黑白到彩色;
从普通银幕到宽银幕、立体电影、全景电影、数字电影;
从小规模、低技术到大规模、高技术和专业化方向发展。
(过渡)由于电影具有限时、限地的局限性,不能把它随时随地的带到人们身边,因此,社会的需求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又催生出另一种更贴近人们生活的影像发明——电视。
二、电视:
1、产生:
1926年贝尔德(英)
教师要求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归纳出电视产生的基本因素(时间、人物、地点)
再提供电视发展演变的实物图片以增强学生对电视发展演变的认识。
2、特点:
覆盖面广、时效性强、现场感强。
教师设计思考二:
“试与报纸、广播、电影相比较,说说电视为什么能够成为最为普遍的大众媒体?
”通过比较来让学生得出电视的三大特点。
3、功能:
(1)传播资讯;
(最重要)
(2)开展远程教育;
(3)娱乐;
(4)展示优秀艺术品
教师先让学生从教材上找出电视的四大功能,
然后再结合具体的电视节目让其推断出属于哪一种功能。
4、影响:
教师设计思考三:
“时至今日,电视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请结合实际谈谈电视对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加以补充说明,再进一步提出:
“既然电视对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影响有好有坏,那么我们该如何去把握好呢?
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作出引导:
我们应该多看有益的电视节目,如新闻报道,可以增广见闻;
文艺表演,可以提高艺术修养;
少看有色情暴力情节的节目;
不能过渡沉迷,注意腾出时间跟家人交流谈心,进行户外体育锻炼等等,不能让电视完全“垄断”我们的空余时间。
三、小结:
教师列出纲要内容,以师生互动形式一问一答共同完成。
4、当堂练习:
教师设计与本课相关的一些选择题,让学生来完成,起到当堂巩固的效果。
5、课后作业:
简述影视艺术产生与发展的历程。
六、教学反思:
优点:
①充分运用多媒体优势展示大量图片和影像资料,针对不同环节创设不同的情境,整个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②课前预习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学生参与热情非常高。
困惑:
《电影与电视》一课本身就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如何更好的把兴趣转化为实际有效的东西,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有意思”层面上,是需要继续努力的一个方向。
另外,感觉情感方面的教育升华还是不够。
影视图片导入,激发学生参与热情。
阅读教材,寻找对应知识点作出回答。
学生回答:
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生产力突飞猛进,是电影诞生的物质前提。
摄影技术、缩短曝光技术、连续摄影等技术的发明是电影诞生的技术基础。
学生回答:
法国卢米埃尔兄弟为电影的诞生作出了贡献。
学生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讲述电影诞生的有趣故事。
学生根据他们掌握的资料来介绍格里菲斯和喜剧大师卓别林。
学生观看视频并结合教材内容归纳无声电影的特点。
学生对这个问题非常感兴趣,纷纷举手抢答。
同学们利用多媒体展示自己搜集的中国电影的发展资料,兴致盎然,收获也很多。
学生结合教材很容易作出回答。
学生联系实际进行思考,并通过教材得出电视的三大特点。
多媒体展示电视节目图片,学生判断电视的功能。
合作探究:
(学生分组讨论)电视对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学生:
各组派代表发言。
学生都能一分为二的看待电视的影响。
结合纲要回答相关知识点。
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快速作答。
提升其自主学习、思考与分析问题的能力。
提供图片增强感性认识。
以师生互动方式激活思维,同时引导学生联系实际。
强化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探究的能力,逐步学会全面分析历史问题。
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把握全文扼要。
巩固所学知识。
2019-2020年高中历史《电影与电视》教案5岳麓版必修3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电影与电视》是岳麓版必修三文化史第四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中第三课的内容。
本章包含三节内容,分别从文学、美术、音乐、电影、电视几个方面描述了19世纪以来由于世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世界政治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千姿百态的现代艺术形式凭借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如雨后春笋般崛起。
电影与电视的发明,使人们模仿、再现生活的手法更加丰富多样,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因而“缩短”,文学艺术已真正从知识精英的殿堂降落民间,使大众不仅成为文学艺术作品的欣赏者,而且成为它们的创作者。
2、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识:
①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包括产生的条件、时间、地点、人物、作用;
②电影产生的过程;
发展趋势
③电视的特点与功能
能力:
①理解影视艺术是当时政治经济的反映,是社会进步的产物,反映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②拓宽知识面、提高学生鉴赏影视作品的水品和审美情趣。
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认识和分析电影、电视产生和发展过程,学会分析重大历史事件的方法;
②通过一系列生动的电影素材,以情景再现的形式帮助学生形成直观的认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影视艺术是社会进步的产物,反映人类在科学技术方面的进步;
②杰出的影视艺术家创造了优秀的作品,丰富了人类的文化宝库。
根据以上教学目标,确定以下重、难点:
3、教学重、难点:
①重点:
电视的特点与功能;
②难点:
影视艺术产生和发展的社会条件
一、教学方法及理论依据:
1、教学方法:
本节是第四单元的第三课,因此要对第四章《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的阶段特征有一个总体的把握,初步形成学生的“大历史观”,正确地把握本章的基本脉络。
一是阶段特征教学法:
引导学生对第四章各节之间的关系做一个初步的判断,得出文化的发展源自社会的进步,是当时政治经济的反映这一认识。
二是采取互动式教学法:
由于学生对电影和电视两类艺术媒介形式都非常熟悉。
所以采用互动式的教学方式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理论依据:
①根据新课标的精神与理念,主动探究学习更能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并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
从宏观的了解到微观的挖掘这样一种教学思维,有助于学生掌握清晰的历史现象;
②充分地利用学生已有的感知体验,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并在循序渐进中自然地得出新的感知是一种直接有效的办法。
二、学法指导:
A学习电影和电视的产生与发展过程,指导学生用阅读分析史料法、归纳法分析问题。
B分析影视产生的条件时,可联系当今社会的影视现象,通过迁移的方式,引导学生挖掘一些隐性知识。
如:
科学技术的进步;
商业利润的驱使等。
教具准备:
投影仪、幻灯片、有关的原始历史影像和资料等。
三、教学设计:
1、导入新课:
由于学生对电影、电视两类艺术媒介形式都非常熟悉,因此导入环节,我个人认为方式可以采取以下几种:
⑴播放幻灯片《古代人是怎样看电影的》
⑵引用高尔基的一段话“突然……有什么东西发出咔嚓咔嚓的声响,画面在抖动,你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我们面前沸腾着奇妙的生活……突然之间,它消失了。
我们面前呈现……一块白色银幕,看来上面什么都没有了。
但是不知什么人,仍诱使你去想象刚才视乎看到的地方……随后不知怎的,你隐的感觉到惊心动魄”
⑶可以让学生说出自己最喜欢的影片或电视剧
⑷提问式,询问学生什么是“第七艺术”和“第八艺术”以及他们名字由来的原因
在众多的艺术门类中,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戏剧等,都是早在蒙昧时代或者文明时代的初期便已经出现。
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上半叶,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作为现代艺术的电影和电视才相继出现,成为人类科学史与艺术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
因此,电影常常被人们称作“第七艺术”;
与此同时,作为姊妹艺术的电视则被称作“第八艺术”。
在所有的艺术种类中,只有电影和电视是最年轻的现代艺术,也只有电影和电视,是我们唯一知道其诞生日期的艺术种类。
)
2、讲授知识:
教材共分成两个子目:
“默片时代”和“坐拥天地”。
为了方便学生理解和掌握,我把子目换成“电影艺术的起源和发展”和“电视艺术的起源和发展”。
(一)电影艺术的起源和发展
这一子目我主要讲四个问题:
电影艺术产生的条件;
电影艺术产生的概况;
电影的发展过程;
电影经历的发展阶段。
①电影艺术产生的条件
这个问题教材涉及较少,可采用启发式教学:
电影需要电,那么电什么时候出现的?
(有了电,电影的出现成为可能)
当然★人类进入电气时代以来,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突飞猛进,为电影的出现提供了物质基础。
物质文明满足了,人们就会追求精神享受★精神文明的需求
还有个重要的因素★商业利润的驱动
(事实上,早在电影、电视诞生的初期,其商品属性就已经显露出来。
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因为在巴黎的一家大咖啡馆里首映了电影,在短短的一年多时间内便成为了富翁。
正是由于争拍影片的热潮,使得20世纪20年代的洛杉矶近郊小镇好莱坞,迅速变成了一个新兴的城市。
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我会对“视觉暂留”与“缩短曝光”加以解释
(电影最重要的原理是“视觉暂留”。
科学实验证明,人眼在某个视像消失后,仍可使该物像在视网膜上滞留0.1-0.4秒左右。
电影胶片以每秒24格画面匀速转动,一系列静态画面就会因视觉暂留作用而造成一种连续的视觉印象,产生逼真的动感。
装上摄影镜头时,可以以每秒12幅的频率摄影,获得负片。
取下摄影镜头,将曝光后的负片与另一条未曝光的胶卷贴在一起曝光后转成正片。
放映时,正片装入机内。
点燃灯泡后,光束穿过胶片和镜头,静止的画面以极短的间隔次高速地通过片窗,使影像在观看者的视网膜上暂留,观众便可看到一组活动的画面。
②电影艺术产生的概况
这个环节可以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不难找出电影产生的时间、地点、人物(1895年12月28日法国巴黎的一间咖啡馆卢米埃尔兄弟)
★细心的学生会问,我们曾经在第十六课《近代科学技术革命》中讲过爱迪生发明了电影,而且从时间上来看要比卢米埃尔兄弟要早,那为什么这里却没有提及爱迪生而是卢米埃尔兄弟呢?
那么到底是谁最早发明的电影呢?
其实两个都对,如果问法国的,那一定是卢米埃尔兄弟;
如果要问美国的,那肯定是爱迪生。
美国人爱迪生失去了成为电影之父的大好机会。
实质上,在卢米埃尔兄弟之前,爱迪生已经发明了可以容纳50英尺凿孔影片的电影视镜。
只是电影视镜只能供一个人通过放大镜观看,爱迪生拒绝公开他的影片,认为此举会“杀死一只会生金蛋母鸡”。
伟大的发明家因此错过了“金蛋”也失去了“母鸡”。
③电影的发展过程
从对电影做出贡献的角度(发明者、改革者、演员、场所、奖项五个角度)去解答这一问题。
第一步:
卢米埃尔兄弟(法)发明电影
第二步:
格里菲斯(美)改革电影“现代电影之父”
《一个国家的诞生》
第三步:
卓别林(英)《大独裁者》、《城市之光》、《摩登时代》
第四步:
好莱坞以及著名导演与明星简介
第五步:
奥斯卡奖的相关内容
④电影经历的发展阶段
这是拔高的环节
★从无声到有声(第一部有声电影《爵士歌王》,只是加进四支歌,一些台词和音乐伴奏;
第一部完全有声电影是《纽约之光》)
★从黑白到彩色(最初人工为胶片上色,因为工作量大,因此选择重点来涂色,代表作《战舰波将金号》;
第一部彩色电影是《浮华世界》(1935年),采用彩色胶片)
★从小规模、低技术到大规模、系列化、专业化制作(比如《侏罗纪公园》、《泰坦尼克号》从普通银幕到宽银幕、立体电影、全景电影、数字电影等)
可以预见,随着现代科技革命的飞速发展,进入新世纪的电影今后必将发生更加巨大的变化。
相对电影,电视艺术的起源与发展这一子目的难度相对较小,我采取让学生自主探究的方法。
(二)电视艺术的起源于发展
首先,从电影到电视的过渡,我会选择性的采用几种方式:
(1)播放美国总统候选人的辩论转播
(2)引用广东xx年高考第24题
(3)从当下热播的节目、电视剧入手(十七大、嫦娥奔月)
其次是正文部分。
这一子目,我也分四个问题:
电视的发明及发展概况、电视的特点、电视的功能、电视的影响。
其中前三个子目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教材解决。
至于第四个问题(电视的影响),我采用问组讨论或辩论的方式,这样既能巩固教材中的知识点又能发散学生的思维,学会从整体的角度看待问题。
3、回顾教材:
把教材的体系、框架、线索重新梳理一遍
4、布置作业、巩固复习:
①电影、电视艺术起源与发展过程
②影视艺术产生和发展的社会条件
③影视艺术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