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考点集训考点 17 解放战争学习文档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644392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8.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考点集训考点 17 解放战争学习文档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考点集训考点 17 解放战争学习文档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考点集训考点 17 解放战争学习文档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考点集训考点 17 解放战争学习文档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考点集训考点 17 解放战争学习文档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考点集训考点 17 解放战争学习文档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考点集训考点 17 解放战争学习文档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考点集训考点 17 解放战争学习文档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考点集训考点 17 解放战争学习文档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

“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

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

《韩非子》也有云:

“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

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

2、1948年底,著名的建筑学大师梁思成先生曾写信给中共中央,提出要尽可能地保护中华民族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如故宫、颐和园、雍和宫等。

据所学知识判断,当时国共之间正在进行的与之有直接关系的战役是(  )

A.辽沈战役B.平津战役C.淮海战役D.渡江战役

3、1946年10月10日,梁漱溟(著名爱国民主人士)到上海去见周恩来,促其回南京继续和谈。

次日梁返回南京,下车见报载“国军已攻下张家口”,不禁惊叹地对记者说:

“一觉醒来,和平已经死了!

”“和平已经死了”是因为(  )

A.国民党发动内战,撕毁政协协议B.国人和平建国的要求脱离实际

C.中国共产党抵制国民党的和谈请求D.国民党拒绝在和平协议上签字

4、1947年12月,毛泽东在一次会议上说:

“日本投降时,我们还是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喜的是日本投降,抗战胜利了;

惧的是优势问题未解决,蒋介石很强大……我到重庆那时候,蒋介石的事情好办,我们的事情不好办。

日本投降后长时间内没有写过文章,的确是兢兢业业,很担了一分心……现在不同了,现在好了,不再胆战心惊了。

”对此解读不正确的是()

A.“优势问题未解决”——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合法地位未能达成协议

B.“我们的事情不好办”——重庆政协会议未能通过有利于人民的协议

C.“的确是兢兢业业”——先后粉碎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D.“现在好了”——中共转入战略反攻

5、1949年4月23日,除苏联原驻华大使罗申跟随国民党政府南迁广州外,美国原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及其他国家原驻华大使均留在南京,等待与中国共产党建立外交关系,之后,新中国对上述现象的态度是(  )

A.对苏联举动表示严重不满B.希望同美国建立外交关系

C.把各国大使视作普通侨民D.决定实行“一边倒”方针

6、在一则红色旅游解说词中有如下文字:

“暗夜南湖亮斗星,燎原烈火向天明。

征程二万经风雨,宝塔擎旗进北京。

”其中“宝塔擎旗进北京”指代的是()

A.中共一大的召开B.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发展

C.红军长征的胜利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7、毛泽东曾给刘伯承、陈毅、邓小平发电,电文如下:

(一)完全同意先打黄维;

(二)望粟陈张遵刘陈邓部署,派必要兵力参加打黄维:

(三)情况紧急时机,一切由刘陈邓临机处置,不要请示。

”四天以后,他在电报中指出:

”……第三阶段是解决徐(州)蚌(埠)两处之敌,夺取徐蚌,”与此电报直接相关的战役是()

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

8、历史学名著《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他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

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在1911年,第三次发生在1949年。

”这三次“革命”的理解准确的是(  )

A.皇帝制度的建立、异族统治被推翻、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B.秦朝建立、中华民国成立、新中国成立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D.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9、以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发展历程为线索,以革命精神为特点,同时兼顾区域特点,在全国划分了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

据此,以北京、天津为本心,辐射京冀地区,其红色旅游主题形象是(  )

A.“千里跃进,将军故乡”B.“人民胜利,国旗飘扬”

C.“艰苦卓绝,革命奇迹”D.“革命摇篮,领袖故里”

10、“人民解放军以木帆船为主要航渡工具,一举突破国民党军队的长江防线,并以运动战和城市攻坚战相结合,合围并歼灭其重兵集团。

此役,解放了南京、上海、武汉等大城市,为尔后解放华东全境和向华南、西南地区进军创造了重要条件。

”材料中的“此役”是指()

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

11、1947年底,毛泽东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报告中指出:

“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在中国这块土地上扭转了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匪帮的车轮,使之走向颠覆的道路。

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

黑暗即将过去,曙光即在前头。

”毛泽东作出此判断的背景是

A.解放区军民不断粉碎国民党的进攻B.人民解放军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

C.东北全境获得解放D.国民党的主力基本被消灭

12、1947年底,毛泽东指出:

“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在中国这块土地上扭转了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匪帮的车轮,使之走向颠覆的道路,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

”毛泽东作出该判断的背景是()

A.解放军取得战略决战的胜利B.解放军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C.东北全境获得解放D.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

13、毛泽东在一次会议上指出:

“召集政治协商会议和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一切条件,均已成熟。

一切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无党派民主人士都站在我们方面。

”其历史背景是()

A.抗日战争彻底胜利B.中共确定建立民主联合政府方针

C.国共两党签署“双十协定”D.战略决战三大战役胜利结束

14、费正清在《观察中国》说:

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清除古代旧有的阶段贵贱的社会差别。

”中国近代最有利实现这两个梦想是在()

A.大革命时期B.土地革命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

15、国民党编写的战史对于某阶段战略失误做出如下检讨:

当时的战略观念“系以扩大占领地域为目的,故平均使用兵力,同时向多方面发展……此为战略构想上的最大之失误”。

这次“战略失误”后,国民党()

A.邀请毛泽东赴重庆谈判    B.撕毁政协会议协议挑起内战

C.对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    D.重点进攻山东和陕北解放区

16、一位国民党曾评价某件事件说:

“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件大事……在当时来说,象征着中国内部的团结,意味着国共两党新关系的开始。

胜利与团结,正是双喜临门,不断全国人民为之欢欣鼓舞,而且全世界人士亦寄予热烈的希望,当时中国的国际地位突然为之提高了许多。

”该事件是()

A、第一次国共合作B、第二次国共合作形成

C、重庆谈判D、北平和谈

17、晋冀鲁豫解放军在鲁西南强渡黄河后,国民党方面“对于解放军下一步究竟是东越运河、直接策应华东野战军打破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攻,还是南进截断陇海路直趋徐州,粉碎蒋介石的作战计划,捉摸不定”。

解放军“下一步”军事行动及其真实意图是()

A.破坏陇海路,支援淮海战役B.跃进大别山,开始战略反攻

C.夺取徐州,准备战略决战D.强渡长江,迅速解放南京

18、美国军事史学家塞谬尔·

格里菲斯曾指出:

“他们(中国共产党人》能够忍能够忍耐难以言状的艰难困苦;

能够战胜途中大自然好像决意要阻挠他们前进而向他们提出的一切挑战;

能够击败下定决心消灭他们的敌人而达到自己的目的……边行军边打仗;

同样解决了可能造成分裂的内部争端;

同样生存下来了。

”材料所述的历史事件()

A.开辟新时期中国革命的新局面B.表现刘邓大军潜力跃进大别山

C.反映毛泽东开辟井冈山根据地D.说明中共开辟敌后战场的艰辛

19、解放战争时期中共某部队曾向中央发出电文:

“我们提议中央能允许我们在本月底即开始实施主力突围的计划,即经鄂中分两个纵队分别向陕南及武当山突围,然后转至陕甘宁边区”。

该电文发出的背景应该是()

A.重庆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B.国民党军队进攻陕北解放区

C.解放军决定进行战略反攻D.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原解放区

20、这次战事(役)结束后,南线国民党军主力全部被歼,南京、上海及武汉已面临严重威胁。

纽约《先驱论坛报》感叹:

“中国打完了最大规模的一场战争,南京国民政府遭到的悲剧,显示出一个时代的结束”。

材料反映的是()

A.淞沪会战B.平津战役C.淮海战役D.渡江战役

二、非选择题:

(共3小题,共5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全民族面前的重大任务是:

巩固国内团结,保证国内和平,……在和平民主团结的基础上,实现全国的统一,建设独立自由与富强的新中国。

——1945年8月25日《中共中央对目前时局的宣言》

材料二 富强康乐的国家,自由和平的世界,正照耀在我们面前。

……本党无日不迫切期望归政于全国同胞,即欲我国同胞共负建国的责任……一举而实现国父“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的遗教。

——1945年9月3日《中国国民党告全国同胞书》

材料三 目前与奸党谈判,乃系窥测其要求与目的,以拖延时间,缓和国际视线,俾国军抓紧时机,迅速收复沦陷区中心城市。

……如彼不能在军令政令统一原则下屈服,即以土匪清剿之。

——1945年9月20日蒋介石给各战区司令的绝密电报

材料四 本党认为蒋介石……应该重视自己的信义和人格,没有任何理由推翻自己所签字的神圣协定。

只要他们有这种最低限度的诚意,本党一定继续与他们通力合作,以求和平的真正实现,民主的真正开始。

——1946年10月18日《中共中央对时局的声明》

(1)材料一、二中,国共两党对今后任务和奋斗目标的表态有何相同点?

(2)材料三中“奸党”指的是谁?

对照材料二分析,这份密电说明了什么?

(3)材料四中所说的“协定”指的是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声明发表的背景。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现有的八个民主党派分别成立于上世纪20至40年代,他们代表了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利益。

他们在政治上不赞成激进的阶级斗争,但他们主张民主、自由,希望政府更加开明、更加民主,希望能够和缓地改革进步。

——于刚《中国各民主党派》

材料二1948年1月,民盟领导人沈钧儒等在香港召开民盟一届三中全会,宣布不承认蒋介石政府宣布民盟为“非法团体”之无理而又狂妄的举动,不接受解散民盟的任何决定,并恢复民盟总部。

会议总结了民盟斗争的历史经验,清算了中间路线。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1)根据材料,指出民盟政治主张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盟政治主张变化的原因及影响。

23、近代以来,为了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艰辛探索,走上了民族复兴之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民国初期,陈嘉庚说:

“今日国势危如累卵,所赖以维持者,惟此方兴之教育与未死之民心耳”。

黄炎培也说:

“今吾中国至重要,至困难问题,厥惟生计;

曰求根本上解决生计问题,厥惟教育。

——朱英《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

材料二从现在起,开始了由城市到乡村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

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移到了城市。

……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中国的革命

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

——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1949年3月)

(1)据材料一概括两人共同的救国主张。

联系所学知识,指出此类主张的积极意义和无法实现的原因。

(2)指出材料二“城市到乡村”、“城市领导乡村”的时代背景和基本内涵。

答案

一、选择题

1、【答案】D

【解析】由材料“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提高…农民的地位,消除…差别”体现了民族独立与人民当家作主.由此分析可知对接近这两大梦想的是解放战争,也成为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因此D符合题意.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发生在1924年,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发生在1927年;

抗日战争是在1937年全面爆发.都不接近新中国的成立,均排除ABC.故选D.

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解放战争.考查平津战役.考查学生抓住关键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平津战役相关知识的掌握.本题的关键是“1948年底”、“如故宫、颐和园、雍和宫等”.依据题干“1948年底”、“如故宫、颐和园、雍和宫等”可知,该战役发生在1948年底,而且在北京地区,结合所学可知,这一战役是平津战役,故B项正确.辽沈战役发生在1948年9月﹣11月,在东北地区,故A项错误.淮海战役虽然发生在1948年底,但是以徐州为中心,故C项错误.渡江战役发生在1949年,在长江流域,故D项错误.故选B.

3、【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重庆谈判和政协会议.重庆谈判,是抗日战争胜利之际,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两党就中国未来的发展前途、建设大计在重庆进行的一次历史性会谈.从1945年8月29日至10月10日,经过43天谈判,国共双方达成《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重庆谈判及达成的《双十协定》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和平、民主、团结的希望和曙光.虽然在1946年国民党统治集团违背全国人民迫切要求休养生息、和平建国的意愿,悍然撕毁《双十协定》,但其历史意义和启示仍是非常重大的.从材料的信息来看,这主要反映了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撕毁政协协议,发动内战的史实.故选A.

4、【答案】B

【解析】1945年国共谈判中争论最多的是军队国家化的问题和解放区政权问题。

国民党坚持“军令政令统一”,要求中国共产党先交出军队,解散解放区政府;

中国共产党则要求国民党先实现政治民主化,并承认解放区政权。

双方未达成协议,故A项说法正确。

1946年初,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召开。

会议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政治协议,故B项说法错误。

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

经过8个月作战,人民解放军集中优势兵力击败国民党军队。

从1947年春开始,国民党军队对陕北和山东解放区实施重点进攻,几个月后,又被人民解放军粉碎,故C项说法正确。

1947年6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之后,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阶段,战争从解放区转移到了国统区。

人民解放军正式由战略性防守转为反攻,为打败国名党反动派奠定了基础,故D项说法正确。

5、【答案】C

【解析】A、建国初期,新中国最新与苏联建立外交关系,排除;

B、新中国建立之后,中美建交时间是1979年,排除;

C、当时,中国将各国的大使都当作普通的侨民,正确;

D、新中国成立之后,实行的外交政策为“一边倒”政策,排除;

故选C.

6、【答案】D

【解析】中共一大是“暗夜南湖亮斗星”,故A项错误;

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发展是“燎原烈火向天明”,故B项错误;

红军长征的胜利是“征程二万经风雨”,故C项错误;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宝塔擎旗进北京”,故D项正确。

7、【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

从材料“毛泽东给刘伯承、陈毅、邓小平发的电文”“解决徐(州)蚌(埠)两处之敌,夺取徐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场战役应该是解放战争时期的淮海战役。

所以答案选B。

其他选项均不涉及徐州信息,排除。

8、【答案】D

【解析】满洲是中华民族的造成部分,不是异族.故排除A.秦朝建立、中华民国成立、新中国成立只是一个单纯的结果,不能反映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的变化.故B错误.社会主义制度确立是在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之后,故C错误.秦朝建立后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新民主主义革命革命的胜利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不久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故D正确.故选D.

9、【答案】B

【解析】依据题干“以北京、天津为本心,辐射京冀地区”,结合所学可知,新中国是在北京成立,故B项正确.A项是以鄂豫皖交界地域为中心的“大别山红色旅游区”,不符合题意,应排除.C项是以滇北、川西为中心的“雪山草地红色旅游区”,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D项是以韶山、井冈山和瑞金为中心的“湘赣闽红色旅游区”,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选B.

10、【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材料“人民解放军以木帆船为主要航渡工具,一举突破国民党军队的长江防线,并以运动战和城市攻坚战相结合,合围并歼灭其重兵集团”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役是指渡江战役,渡江战役使国民党的长江防线土崩瓦解,渡江战役后,解放军占领了南京,D项正确;

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等三大战役没有涉及材料中“长江防线、南京、上海、武汉等大城市”,排除A、B、C,所以选D。

11、【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解放战争。

“解放区军民不断粉碎国民党的进攻”是指在解放战争的防御阶段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排除A;

根据“1947年底”“……扭转了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匪帮的车轮,使之走向颠覆的道路”“历史的转折点”可知,其背景是指1947年6月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开始战略反攻,故B正确;

1948年9月开始的辽沈战役使东北全境获得解放,排除C;

1949年1月三大战役结束时国民党的主力基本被消灭,排除D。

12、【答案】B

题干时间1947年以及题干信息“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在中国这块土地上扭转了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匪帮的车轮……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说明是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序幕,故本题选择B。

13、【答案】D

据材料“一切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无党派民主人士都站在我们方面”可知广大人民积极支持在中共令领导下建立新政府,这和战略决战三大战役胜利结束,国民党的主力军已被消灭,败局已定有关,故D项正确;

抗日战争彻底胜利和国共两党签署“双十协定”时,民主党派还没有完全站到中共一边,故A、C两项错误;

中共确定建立民主联合政府方针是在中共七大上,此时民主党派也没有完全站到中共一边,故B项错误。

14、【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主干知识的再认再现和获取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

根据材料文字“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近代最有利实现这两个梦想是在解放战争时期。

ABC三项表述都不符合题意,均排除;

D项表述符合题意,正确。

故选D。

15、【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解放战争,旨在考查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

根据题干中“平均使用兵力,同时向多方面发展”可知是指国民党的全面进攻,之后转向重点进攻山东和陕北地区,符合题意的是D项;

重庆谈判在此之前,排除A项;

全面内战爆发是在1946年夏,排除DC项。

16、C

17、【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解放战争相关知识点,旨在考查史料阅读与分析的能力。

解题的关键信息是国民党搞不清楚“晋冀鲁豫解放军在鲁西南强渡黄河后”,是要“打破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攻”,还是要“南进截断陇海路直趋徐州”,从而断定这是解放战争第二阶段的重大军事事件。

结合所学知识,联系刘邓大军的军事行动即可选择出正确答案,即B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

A项属于战略决战的内容,不符合题意,排除;

C项属于战略决战的内容,不符合题意,排除;

D项揭示的是渡江战役的内容,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

18、B

19、【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解放战争。

重庆政协会议的召开主要是讨论和平建国,所以会议期间中共并未爆发大规模军事冲突,这与材料信息不符,故A项错误。

由材料中“即经鄂中”可知,战争发生地是湖北一带,不是陕北解放区,故B项错误。

刘邓大军千里挺近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这与材料中“然后转至陕甘宁边区”不符,故C项错误。

由材料中“在本月底即开始实施主力突围的计划”可知中共部队面临着国民党军队的围剿,由材料中“即经鄂中”可知战争发生于中原解放区,故D项正确。

20、C

二、非选择题

21、

(1)都提出了和平、民主建设中国的任务和独立、自由、富强的奋斗目标。

(2)“奸党”指中国共产党。

说明国民党在《中国国民党告全国同胞书》中的态度是假,反共内战、建立独裁是真。

(3)“协定”是指《双十协定》。

背景:

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和政协协议,大举进攻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

22、

(1)变化:

由主张改革到主张革命;

由主张建立民主、自由的开明政府到放弃中间路线同国民党决裂

(2)变化的原因:

国民党的反动本质日益暴露;

共产党坚持和平民主赢得民心及力量的壮大;

民盟总结斗争经验。

影响:

民盟与中国共产党并肩战斗,加快了国民政府覆灭的步伐,有力的推进了近代中国的民主进程。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民盟政治主张,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的能力。

(1)本题考查的是民盟政治主张的变化,学生从材料中“不赞成激进的阶级斗争”到主张革命;

从“主张民主、自由”到“宣布不承认蒋介石政府宣布民盟为“非法团体”之无理而又狂妄的举动”“清算了中间路线”;

(2)本题第一问学生从国民党反动本质、国内和平势力的壮大和斗争经验的总结等方面分析;

第二问影响从加快与中共合作,促进中国民主进程这一角度来阐述。

23、

(1)主张:

教育救国。

意义:

有利于提高国民素质,是进步的爱国的。

原因: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没有改变,此类救国主张无法实现。

(2)背景:

三大战役胜利结束;

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取得胜利。

内涵:

解放全中国;

开展以工业化为核心的经济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生物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