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小型B电台的检修与维护实例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642974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021.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一小型B电台的检修与维护实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八一小型B电台的检修与维护实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八一小型B电台的检修与维护实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八一小型B电台的检修与维护实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八一小型B电台的检修与维护实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一小型B电台的检修与维护实例Word文档格式.docx

《八一小型B电台的检修与维护实例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一小型B电台的检修与维护实例Word文档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一小型B电台的检修与维护实例Word文档格式.docx

定型前各厂的返修版或改装版发信机电原理图,九十年代社会上已广为流传,这里就未再引入。

  《实例一》

  ※故障现象:

  接收机工作于等幅报或单边带状态时,若调节拍频旋钮在某点(十点半方位)零拍时,耳机中只有数百赫兹的音频寄生振荡声,无法接收各波段上的任何电报或语音信号。

但若将拍频旋钮置于其可调范围的另外任何点上零拍时,则能够与各波段上所接收之信号正常差拍而听到话语或电报的声音。

调幅工作状态时,尚听不出有寄生振荡,但背景噪声不甚干净(不像外部干扰引起);

音色尚可,不过中等以上音量时有混浊不清现像。

  ※分析判断:

  鉴于寄生振荡仅仅发生在拍频振荡器可调范围中的某一点上,而接收机工作于调幅状态时,各波段却也未发现有明显的寄生振荡情况。

因此,综合上述故障现象可初步判定整机电路已处于寄生振荡的临界状态,故障范围应该在拍频振荡电路或附近与其相关的电源退藕电路部份,与整机其他各部份高低频电路无关。

  ※检查排除:

  经过查验,(图三)收信机电原理图中拍频振荡部份直流工作点正常、约2mA左右;

且它在自身回路的绝大部份可调谐范围内都能与接收之信号正常差拍,故基本排除其发生故障的可能性。

再进一步分析(图三),从中可以看出与其相关的只剩下由C309、R320和C308、R319组成的二级电源公共退藕电路了。

参照(图六)在低频部份印刷电路板上找到这几个元件,发现二只钽电解电容器的正极引线根部都因锈蚀而生成了细窄的一圈铜绿。

其中C309清除锈蚀的铜绿后,根部仅剩下一线细丝与引线相连;

而C308清除锈蚀的铜绿后,两者已经完全断开了。

故拆卸更换退藕电解电容器C308和C309.

  ※结果:

  开机试听,声音清晰明亮、拍频振荡器可调谐范围内及各波段已无寄生振荡现像,较大音量时的音色混浊不清现像已消失,背景噪音听起来也干净均匀了,整机工作恢复正常。

  《实例二》

  ※故障现像:

  调幅报发射无输出,等幅报发射听不到傍音;

但在调幅话、等幅报状态时的电源供给、功率输出、调谐匹配、信号接收、仪表指示……等其余工作状况一切正常。

  根据故障现象参照(图一)发信机电原理图分析,采用排除法可以初步判定整机的电源、键控部份和主振、缓冲、放大、隔离、功放部份以及输出调谐回路等各部份基本正常;

故障范围大致应该可以锁定在各低放级、调制限流级及其相关电路部份。

  由于发射傍音和调幅报的1kHz调制信号是由第二低放级BG519和第三低放级BG520通过功能开关K505切换而构成的RC音频移相振荡器产生。

但发信机在调幅话状态时工作正常,这似乎又可以进一步排除各低放级和调制限流级工作异常的问题。

若真如此,那么就只可能是开关K505和RC振荡环路的三节移相电容和电阻的问题了。

  首先按(图一)检查功能开关K505的各组相关触点,均无接触不良现象。

参照(图二)检测BG519和BG520的直流工作点,与标准值相差无几,应在允许范围内;

再找到移相电容C560、C561、C562和移相电阻R555、R556、R557,经查全部正常。

  那么究竟原因何在?

  从电路设计原理可知,由晶体管放大器构成的RC移相振荡电路,要求晶体管具有hfe≥120以上的稳定放大倍数,这个指标对当年的3AX**类锗晶体管来说可非易事。

拆下这二个晶体管测量,BG519的hfe=58、BG520的hfe=69,远低于设计要求标准,估计是因元件年久老化放大倍数下降所致。

  用常见的PNP硅晶体管S9015、S9012、hfe≥169、247分别替换BG519和BG520,再将晶体管BG519的上偏置电阻R551/20kΩ更换为15kΩ的电阻、将下偏置电阻R552/5.1kΩ更换为10kΩ的电阻、将集电极负载电阻R553/2kΩ更换为1.8kΩ的电阻后电路恢复1kHz振荡,实测二管直流工作点附合所要求的正常值。

  BG519管:

Ue=-2.5V,Ub=-3.2V,Uc=-8.6V,Ic≈2.2mA;

  BG520管:

Ue=-8.0V,Ub=-8.6V,Uc=-12.3V,Ie≈3.7mA.

  开机试运行,调幅报发射恢复正常,等幅报发射时的傍音清晰明亮。

  (注:

若采用单独改变上偏置电阻R551调整工作点的方法,会因放大器输入阻抗的降低而影响RC反馈环路的设计参数,同时还会牵动下级射极输出器BG520管的直流工作点或输出阻抗。

笔者之方法,主要是为了在调整放大器工作点时,尽可能减小、避免这些影响。

  《实例三》

  无论接收信号强或弱,输出的音频信号在小音量时干涩失真、调节电位器随着音量的增加失真现像会显著好转或消失;

但在强信号时则大音量失真明显且语音含糊不清。

  根据故障想象分析,此种情况一般与前级高频接收电路部份无关,故障范围应该在由各级低放和功放组成的音频放大电路部份。

  虽然这种音频小信号失真,一般都是因为功放级静态工作电流过小所造成的交越失真而产生,比较直观;

但本例中各种失真交织一起,情况就比较复杂,故还应逐级检测音频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和动态工作状况后再定。

  参照(图三)收信机电原理图和(图六)收信机低频部份印刷电路图,检测到功放级的静态工作电流仅为0.19mA左右、第二低放级BG302的静态工作电流仅为0.43mA左右,均低于正常值。

再按(图六)在低频印刷电路板上找到音频输入电容C301的JD308端口,输入1kHz的正弦波音频信号,用示波器观察收信机低频放大器的动态工作状况,可知第二低放级存在大信号阻塞失真、功放级存在小信号交越失真及大信号饱和失真。

所以功放级在600Ω负载上输出约4.5VP-P时,就能看到输出波形渐渐开始出现削顶了,而一般正常情况下应该大约为6VP-P左右。

  以此推理,故障原因估计是由于晶体管年久老化放大倍数下降所致。

  用常见的PNP硅晶体管S9012、hfe≥172替换第二低放管BG302,将阻值1kΩ的下偏置电阻R306更换为3.3kΩ的同类电阻,将阻值为33Ω的射极电阻R307更换为27Ω的同类电阻,检测本级的静态工作电流为1.36mA,恢复正常。

考虑到功放级工作点偏低不甚多,故保留原晶体管,仅将BG304和BG305的上偏置电阻R314/R315/5.1kΩ更换成阻值为2.7kΩ的电阻;

为了扩展功放级的动态工作范围,将BG304和BG305的射极电阻R316/R317/10Ω更换成阻值为1Ω的电阻,此时检测本级的静态工作电流为0.53mA,恢复正常。

  开机试听,耳机中声音声清晰明亮,小音量或中等偏大音量时都听不出失真;

音量开大时耳机戴不住,放在桌上几米外都能听清楚。

此时输入音频正弦信号用示波器检测,可知交越失真和阻塞失真都已消失,而功放级的大信号饱和失真则要在相同负载上的输出≥7VP-P时才能看到信号波形开始出现削顶情况。

(笔者以为,功放管10Ω射极电阻的负反馈量对音质和电路稳定性之改善有限,但其大信号压降对功放级的动态工作范围却影响颇大,两俩相权弃前者,故改之。

  (下)篇将继续为您带来“八一小型(B)电台的检修与维护实例”,笔者期望与能读者朋友们共同探讨、交流。

  图一其中发信机电原理图

.2

  图二发信机印刷电路及装配图

  图三收信机电原理图

  图四收信机高频部份印刷电路及装配图

来源:

《专业无线通信》杂志作者:

BD5DJB丁福穗发表时间:

2011-3-2510:

53:

03浏览次数:

225

  图五收信机中频部份印刷电路及装配图

  图六收信机低频部份印刷电路及装配图

  图七拍频振荡印刷电路及装配图

  小81a

  小81B

  小81c

  小81f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