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考场作文技巧大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640627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考场作文技巧大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中考考场作文技巧大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中考考场作文技巧大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中考考场作文技巧大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中考考场作文技巧大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考场作文技巧大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中考考场作文技巧大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考场作文技巧大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考场作文技巧大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一般来说,结尾是总结全文。

如果是记叙文,要注意抒情。

如果是议论文,则要注意归纳。

无论如何,最好要扣准标题。

怎么扣呢?

如果你实在拿不准,就在结尾段的第一句把题目说一下,然后归纳全文观点就是了。

  技巧七:

动笔之前不要慌,想了题目列提纲

  在具体操作的时候,列提纲很关键。

譬如,写记叙文要设计好开头结尾,同时要把你叙述的事情分成几个层次,一个层次是一段,中间如果能设置好一个过渡句或过渡段更好。

列提纲的时候,一定要把开头结尾写详细些,中间各段,穿插哪些精彩的话语或名言俗语、诗词典故,要写准。

一个合格的学生,列提纲,大约5分钟到8分钟。

时间要掌握好,提纲就要简练些。

  技巧八:

想好主题和文体,非驴非马不可取

  写作文,要么是记叙文,要么是议论文。

一般来说,多是“总—分—总”结构。

记叙文的结尾要注意抒情和总结哲理,议论文最好是“1—3—1”或者“1—4—1”结构,中间的3或4,是分层解题。

当然也可以灵活采用夹叙夹议的手法。

但是注意,千万别议论文说了那么多事例却不归纳主题,记叙文忘记说事却议论过多。

因此,写考试作文,事先要想好了。

  技巧九:

适当克隆和“抄袭”,考前备料攒信息

  考试前,建议考生翻阅大量的范文,积累一些考试作文的结构。

可以把写作的梗概和套路归纳出来,可以分别背个三五句。

譬如,前年有奥运,去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还有汶川地震的感人事迹等,都可以做考试作文的题材。

  此外也有一些不太规范的方法,譬如别家的感人事迹,可以搬到自己家。

这在考试的时候要灵活慎重运用。

  技巧十:

篇幅争取要写满,多写一点是一点

  一般来说,中考高考作文要求都不低于600—800字。

如果要求是600字左右,那就顶多写到700字。

争取合理安排卷面,把给的卷面写满到95%左右。

譬如中考作文不低于600字,试卷给的卷面多是800字左右,那么,你争取写到780字,留下最后一两行。

2016中考满分作文七大着眼点

  中考即将来临,每年的中考,作文总是重中之重,也是考试后同学们吐糟的对象。

如何在中考中作文拿高分甚至满分?

考生可以着眼于以下七个方面:

卷面、文体、标题、立意、题材、结构、语言。

  一、关于卷面。

  同学们必须记住,考场作文,是阅卷老师读了你的作文后打分的。

卷面的整洁、写字的工整、段落结构的协调,都直接影响着阅卷老师的视力感觉,对阅卷老师的打分心理产生冲击。

一个好的卷面,即使作文不怎么出色,分数也不会少。

一篇生动的作文,如果卷面不整,分数就不会高。

  很多同学写字并不好,你们在考场上一定要记住,必须一笔一划写清楚,不要太大,也不要太小。

千万别写得太潦草。

你不认真,阅卷老师也不会认真。

  二、关于文体。

  国家教育部关于中考的《指导意见》中,对作文的要求是:

不得设置审题障碍,要淡化文体要求,鼓励学生写真情实感。

据此,我们可以明确地准备记叙文一种体裁。

同学们在备考的时候,要阅读优秀的记叙文范文,掌握几种叙事方法。

譬如:

开头情景渲染、开门见山点题、中间注意插叙等等。

  这里提一下小应用文。

小应用文今年中考八成要考,大家要注意。

书信、通知、颁奖词、短信、导语、简单的说明文、分析概括某种现象等,可能还会出现。

建议大家查查资料,把去年中考语文试卷的小作文题复习一遍,做到有备无患。

  三、关于标题。

  根据新课标精神,近两年的作文发生了一些变化。

其中最大的变化是:

命题和半命题作文成为主流。

去年的中考作文,命题作文约占70%,半命题约占7.5%,话题和材料作文,占15%。

即使出现了材料作文,有些也是二选一题目。

  如果是命题作文,我们自然不用考虑起标题。

如果是半命题或其他形式,我们则要尽力求新。

如《从__身上学到的》,就考验了同学们的补题技巧和题材创新。

有的同学直接填了“父母”、“老师”、“同学”,创新程度就不够。

有的同学写了“那片松柏”、“温总理”、“那座雕像”、“陈贤妹”,就能使阅卷老师感到“眼前一亮”。

  四、关于立意。

  首先,我们必须记住,作文是让阅卷老师读的,不是自己在QQ空间上信马由缰地乱写,因此,作文的立意必须积极向上。

对于有争议的内容,不要太大胆。

譬如,你要求中日开战夺回钓鱼岛,中菲海军在黄岩岛摆战场,你骂朝鲜独裁等等类似的内容,只能降低你的分数。

一句话,我们要写阅卷老师愿意看的,作文得高分才是正途。

  其次,无论中高考作文怎么出题,立意的范畴基本分为8类。

一是生命意义,写生活中感悟的滋味。

二是自然景物,写对周遭世界的感悟。

三是情感体验,写你珍藏在内心的人和事。

四是享受幸福,写那些给我们温暖和智慧的情节。

五是成功成长,写花季中的酸甜苦辣。

六是道德修养,写生活中宝贵的品质如诚信、真诚、勇敢、善良等。

七是哲理品悟,写自己从生活细节中提炼的规律性认识。

八、告别往昔,写对生活中值得珍藏的片段。

上面几个方面,有侧重也有交叉,同学们要根据作文题目,明确不同的立意。

  五、关于题材。

  在这里,我明确反对写古人,譬如,每次中考,司马迁、李白、屈原、陶渊明、林则徐等,都会当做材料出现在作文里,老师们已经看腻了,大家要避免这个误区了。

  那我们选什么题材呢?

建议是,把上述的8个立意的范畴,各准备一个比较典型的题材。

也就是说,准备好8件生动的事儿,以备中考作文采用。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无论同学们写什么题材,强烈建议用第一人称,写你自身经历的事儿,写你生活中真实的感悟。

大家储备素材的时候,要找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或者发生在身边现实生活中的事例。

一般来说,在考场上瞎编乱造,多数会出现纰漏,导致减分。

  六、关于结构。

  作文的结构无非是“总分总”、“分总”、“总分”。

就考文而言,前两者比较适用。

大家一定要记住,作文的开头不要很长,不要因为玩弄作文书上的技巧而弄得开头超过了5行。

我个人倾向于“一句话开头”,直接交待你想说的话和想说的事儿,第一句就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关于结尾,我们一定要明确,结尾就是抒情和扣题的。

在结尾必须抒情,归纳你想表达什么,而且扣题,最好“糊膏药”(出现标题或标题中的关键词)。

  同学们要记住,六七百字的作文,要有六七段,千万不要出现“大肚子作文”、“大头作文”,“大尾巴作文”,这样结构不协调,视觉也不够顺眼。

  七、关于语言。

  学生作文的语言不生动,常常是作文老师最头疼的难题。

在作文教学中,学生语言的提高,是最为困难的。

备考作文,语言的准备是最难的。

在此给考生们提几点建议:

一是遇到你喜欢的句子和段落,你干脆背下来,也许能用在考场上,反正就是这一锤子卖卖,即使没产生作用,也不会扣分。

二是记住要有描写。

写人要有动作和语言描写,写事注意细节和环境描写。

三是句子最好短一些,不要一逗到底,一个句子的主谓宾定状补都有了,就用句号。

四是注意修辞手法。

  综上所述,我们明确了中考作文的命题规律,搞清楚作文的几个构成要件是什么,阅卷老师注重的是什么,这样就能有针对性地复习,以期取得较高的分数。

中考作文写作指导:

9大话题作文的拟题技巧

  近几年来,考场作文命题的思路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为了给考生提供一个“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自由发挥平台,话题作文因其具有开放性和自由度成了许多命题人首选。

  而作为一名考生,为自己的文章拟一个能体现智慧与匠心的标题,既可以酣畅淋漓的展示自己的个性与文化修养,又可以给阅卷老师一份见面礼,让他们在倦怠有一种如获至宝的惊喜,同时也关乎考场作文等级的评定。

  作文的题目犹如人的眼睛。

如果我们能够让我们作文的眼睛更加明亮、有神,我们的作品将会赢得更多的青睐,产生先声夺人的首因效应。

那么,作文的标题怎样才能做到新奇别致,自出新裁呢?

  一、引用化用法: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直接引用或化用我们耳熟能详的诗词歌曲、名言警句、影视书名、影视剧名、新闻标题、电台栏目等作为文章的题目,可以先给文章定下一种调子,给人一种风格迥异,个性鲜明的感觉,如:

  1、“青春”话题:

《一笑而过》、《明明白白我的心》、《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2、“成长”话题:

《无限风光在险峰》、《一枝红杏出墙来》

  3、“理想”话题:

《我的未来不是梦》、《我心永恒》、《化蝶飞》

  4、“考试”话题: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莫道不销魂》

  5、“理解”话题:

《对面的老师看过来》、《别说我的眼泪你无所谓》、《有一点动心》

  6、“信念”话题:

《阳光总在风雨后》、《我想我会成功》

  7、“诚信”话题:

《众里寻它千XX》、《千呼万唤始出来》

  8、“环保”话题:

《我想有个家——一只小鸟的心声》、《插翅难飞》。

  标题1、3、5、6都是引用大家喜欢熟知的歌曲,活泼而不失优雅,贴近学生生活,妙趣横生;

标题2、7引用诗词名句,既具有浓郁的文化韵致,又蕴含深刻的双关含义;

标题4引用经典名言,典雅而深刻;

标题8引用影视剧名,颇具匠心。

  二、自我陶醉法: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我皆着我之色彩”。

自我陶醉正是个性张扬的开始,作文标题中一个“我”在,表达起来自然就还给人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

  1、“欣赏”话题:

《酸酸甜甜就是我》、《我就是春天》

  2、“骄傲”话题:

《13岁,我为你骄傲》、《相信自己的感觉真棒》

  3、“渴望”话题:

《给我一双翅膀吧》、《好想好好爱“你”――我的假日》

  4、“自信”话题:

《自己才是最重要的》、《我是我的天使》

  5、“处世”话题: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一个人的精彩》

  6、“自由”话题:

《心想喝歌就唱歌》、《我的地盘,听我的!

  花样年华,花样心情。

这些标题有的激情飞扬、有的天真烂漫、有的真情眷眷、有的初生牛犊不怕虎、有的渴望自由,形式活泼,散发出一股青春气息,彰显着个体色彩。

  三、巧用公式法

  运用数字或者运用数学、物理、化学中的程式的形式来设计作文题目,简练精当,形式新颖,逻辑严密,给人以启示。

如:

  1、“生命”话题:

《10-1=0》

  2、“教育”话题:

《∞×

0=0》

  3、“成功”话题:

《立志+努力=成功》

  4、“修身”话题:

《100<

1+冷静》

  5、“诚信”话题:

《诚实+信用=财富》

  6、“成功”话题:

《成功=实力+创新+机遇》

  标题1,强调了“生命”只有一次机会,不像网络游戏,有多少次机会;

标题2,表明教育的成败得失取决于不能有本质上的失误,如品行、身体等因素不容忽视。

标题3,说明成功的要素是立志和努力。

标题4,强调冷静的重要性。

标题5,表明“诚信”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标题7,表明成功需要三个因素。

以上六例显示这种数字、算式型标题的简明生动,确实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四、反弹琵琶法:

  “狗咬人不是新闻”所以见怪不怪自然无趣,“人咬狗才是新闻”,能吸引人的兴趣,新闻中的这条规则在话题作文的拟题中,同样适用,把一个不可思议的观点,拿来用合理的方法论证一翻,自然就有一种与众不同、特立独行、超凡脱俗的味道了。

  1、“失败”话题:

《遗憾,其实也是一种美丽》

  2、“梦想”话题:

《做白日梦的感觉真好》

  3、“人生”话题:

《进一步海阔天空》

  4、“真诚”话题:

《善待谎言》

  5、“创新”话题:

《这个世界因为懒人而精彩》

  6、“奋斗”话题:

《生活中要常怀第二心》

  7、“欣赏”话题:

《不妨泼飘冷水》

  8、“历史”话题:

《听听汪精卫的心声》

  9、“文化”话题:

《吃不到葡萄言其酸的隐士们》

  标题1,遗憾如何是一种美丽?

标题2,是不是思想太紧张,现实太沉重,异想天开的幻觉反而成了生的珍品?

标题3,有些困境需要拿出勇气摆脱、战胜,而不是消极的躲避。

标题4,谎言难道也是一种美德?

标题5,懒惰不是最大的恶德吗?

标题6,不是提倡做人做事要专心吗?

标题7,既是泼冷水,何谈欣赏?

标题8,汉奸难道也有理了?

标题9,说陶渊明们的坏话,是不是脑子坏了?

  这些故意与“真理”作对的标题,看似离经背道,实则暗藏机理,可以振聋发聩,极具深邃的思想魅力。

  五、巧设悬念法

  这一些文学作品中常用的一种构思方法,也适用于话题作文的拟题。

设置一个诱人的悬念,或不同寻常的结局,容易抓住读者的心,这在浩如烟海的作文堆里,不失为一种间接强迫老师不要忽略你存在的妙法了。

  1、“师生关系”话题:

《老师,你错了》

  2、“素质教育”话题:

《考场“三绝活”》

  3、“男生女生”话题:

《天很蓝、我不骗你》

  4、“男生女生”话题:

《那小子真帅》

  5、“保护环境”话题:

《两只离了婚的鱼》

  6、“校园生活”话题:

《我“失恋”了》

  7、“网络学习”话题:

《最惨烈的一场战斗》

  老师会犯什么错误,一个学生怎么能这么说老师?

考试还有什么“三绝活”?

《天很蓝,我不骗你》跟同学生活有什么关系?

太扯了吧!

鱼为什么会离婚?

《那小子真帅》、《我“失恋”了》是不是涉及敏感话题?

太大胆了吧!

网络学习中会有什么惨烈的战斗?

这些题目,任谁也会眼花缭乱,任谁也想探问究竟。

七个写作绝技让作文文采飞扬

在写作文的时候都会有这样的疑问:

什么叫“有文采”?

作文怎样做到“有文采”?

一、化抽象为形象

请比较下面两个句子:

1.繁忙的工作之后,女孩开始有些想家了。

2.繁忙的工作之后,女孩喜欢一个人爬上顶楼,面对家的方向,去读雁阵、夕阳。

(颜文静《寻人启事》)

两句话虽然都表达“女孩想家了”,但前一句只是一般性的交代,“想家”是抽象的、模糊的,而后一句是通过女孩“一个人爬上顶楼,面对家的方向,去读雁阵、夕阳”的意象,蕴蓄思念萦怀、感伤别离的孤独感、凄凉感的,很容易使人想起“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断送一生憔悴,只消几个黄昏”之类的诗句,所以给人的印象特别深。

再如,一位同学在写小提琴演奏的艺术效果时,说“琴声吸引了许多路人驻足倾听”。

这句话没有写出小提琴的演奏内容和旋律之美,也没有写出听众的沉醉之态,体现不出小提琴演奏的艺术效果,显得枯燥无味,缺乏应有的艺术美感。

不妨改写为:

“优美的《梁山伯和祝英台》小提琴协奏曲,轻轻地飘出小楼的窗口,穿过蒙蒙细雨,散落在林间的小路上。

许多行人情不自禁地放慢了脚步,听得如痴如醉。

二、化静态为动态

莱辛在《拉奥孔》中说,动态之美是一纵即逝却令人百看不厌的美,比一般的美能产生更强烈的效果。

正因为如此,对那些静态的事物,我们要善于“化静为动”,使之富有生气,充满活力。

例如孔孚的《千佛山龙泉洞某佛前即景》,是这样描写佛像和绿苔的:

他微笑着,看苔爬上脚趾,他微笑着,听苔跃上双膝,他微笑着,任苔侵佛头……

佛本是静态的,就是生长着的苔在我们看到的一刹那也是静止的,作者却用“微笑、看、听”“爬、跃、侵”等动词,使佛和绿苔动态化了,仿佛有了生命似的。

山水名胜,多为静物,静则无势,无势则不能动人,所以,要善于让静物动起来,让无生命的东西活起来。

三、绘形绘声绘色

所谓“绘形绘声绘色”,就是把自然界的声响、物体的形状与色彩等具体地描写出来,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陀斯妥耶夫斯基举过一个例子,他说“有个小银圆落在地上”,这个句子不够好,应该写成“有个小银圆,从桌上滚了下来,在地上丁丁铛铛地跳着”(转引自秦牧《语林采英》)。

这样一来,就有声有色了。

四、幽默俏皮活泼

表达过于严肃,不免给人沉重感、压抑感,来一点幽默,讲一点俏皮话,能使文章形象生动,活泼有趣。

请看高考满分作文《跟时代一起改变》收尾部分:

我们并不一定要追赶潮流,完全可以做自己;

并不需要一味地学着人家的样儿,完全可以做更“高级”的事。

改变自己,使自己有高尚的品行,而不是只知“忙”。

改变自己,使自己有爱国的情操,而不是“爱大米”。

改变自己,使自己有出色的修养,而不是只看搞笑和言情。

改变自己,让自己有鹤立鸡群的素质,如今个性也是潮流,像这种特点,无疑是最“in”的。

周围的一切,正在对我们的成长形成影响,而它们常常是负面甚至颓废的,真是“一点技术含量也没有”。

但只要改变自己,我们一样可以拥有过人的气质。

否则,“后果很严重”。

作者娴熟地运用杂文笔法,写得亦庄亦谐,轻松自如,使文章具有了特殊的情调,读之令人忍俊不禁。

五、善用修辞手法

根据表达的需要,恰当地运用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等修辞方法,可以有效地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

请看数例:

1.蜘蛛也惜春归去,网住残红不放飞。

以“残红”代落花,鲜明生动;

用拟人手法,生动地表达出惜春之情。

2.水清鱼读月;

山静鸟谈天。

用对偶,有音乐之美;

用拟人,不仅表现出环境的优美、幽静,而且渲染了一种让人心旷神怡的浓郁的书卷气。

3.那双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头养着两丸黑水银……(刘鹗《老残游记》)

用博喻刻画白妞的眼睛:

“秋水”见其清澈纯净,“寒星”见其晶莹明亮,“宝珠”见其圆润光泽,“水银”见其黑白分明、水灵生动。

这双眼睛真是顾盼传情,美丽动人。

4.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

白昼听棋声,月下听箫声,山中听松声,水际听欸乃声,方不虚此生耳。

(张潮《幽梦影》)

运用排比,列举一连串悦耳之声,令人浮想联翩,心旌摇荡。

5.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

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

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耳。

(同上)

以赏月喻读书,表达读书所获与阅历相关的道理,深入浅出。

6.这个地方花朵是太少了,颜色全被女人占去;

石头是太少了,坚强全被男人占去;

土地是太贫乏了,内容全被枣儿占去;

树木是太枯瘦了,丰满全被羊肉占去。

(贾平凹《延川城》)

用对比的手法,凸现延川少花少石、土地贫瘠、树木枯瘦和女人美丽、男人坚强、枣大羊肥的特点,造语新奇,让人过目不忘。

7.石墨黑不溜秋,稀松平常,价格低廉;

而金刚石光彩熠熠,坚硬无比,价值连城。

两者相比,如同鱼鳅与蛟龙,宛若毛虫与彩蝶,好比麻雀与凤凰,犹如地上的癞蛤蟆与碧霄的白天鹅……[(《悦纳压力》)

鲜明的对比,生动的比喻,不仅突出了石墨与金刚石之间的天壤之别,而且给人审美的享受。

8.白生生、轻飘飘、软绵绵的棉花糖,在风中颤颤悠悠,好像一片洁白的云要从我手上飞走,我赶紧把它们往怀里靠一靠,拢一拢。

我一跑,棉花糖似乎又要飞走,我赶紧把它们团一团,捏一捏……(王珂《甜丝丝的回忆》)

“洁白的云”的比喻形象、贴切,委实引人入胜。

六、注意句式变化

整句和散句、长句和短句灵活搭配,交替使用,语言就会变化多姿,产生特殊的美感。

比如2006年浙江卷满分作文《且息且行》中的一段话:

有的人征服了高峰,又举目遥望更险峻的山崖;

探得了魂宝,又跃跃于另一次奇异的冒险;

策马路过梅园,却一心想着直奔边关,戍国杀敌。

这样的人不是痴顽,而是执著,他们在奔波里冲击生命的极限,在征服里体验生命的快乐,在“无所息”里实现自己的终极意义……最伟大的战士,都渴望战死沙场,在死神带来的永恒憩息面前,他们粲然微笑,死得其所。

有的人,驾一叶之扁舟,凌万物之茫然,却不想到达任何彼岸,只是徜徉自得,听风饮露。

他们秉烛夜游,访仙探鬼,只是感慨于岁月如寄,而风光无限,不得遍赏。

这样的人,不是放纵颓靡,而是潇洒自如,他们在漫游里赏玩生命的细节,在驻足遐观中纪念流逝的时间,在诚挚的诗篇里讴歌造化的神秀……升仙的道人,不问红尘俗世,只在静坐修行中获得人格的圆满,生命的休憩。

这几段文字风格典雅,词语丰富,使用了许多成语、典故;

从句式的角度看,以整句为主,兼用散文的章法,注重整散、对称与呼应,形成了一种整散结合的美。

七、引用化用名句

阅读面广、知识面宽、文化底蕴丰厚的同学,在符合题意的前提下不妨多引用、化用名言警句,以尽情展示自己的才华。

例如2006年福建卷《月圆是画,月缺是诗》一文中写道:

秋雨先生曾说过,堂皇转眼凋零,喧腾是短命的别名。

在流光溢彩的日子里,生命被铸上妖冶的印记。

此时此刻,所谓生命的空白,或许就是一种“花开花落两由之”的淡泊心境吧。

有哲人云:

圣者,常人肯安心者矣。

有时候,生命需要隐匿,心灵需要蜇居。

在蜇居之中,为未来做准备,就是在蓄势,蓄水以后开了匣放水,便可以灌溉大地。

为生命留一点空白,我安静地想着。

永恒是一种从容的心境,告别忙碌的生活,淡而处之。

生活的滋味,无非在于诗、酒、哲学、爱情。

在空白的缝隙中,吟无用之诗,醉无用之酒,读无用之书,钟无用之情,终于成一无用之人,生活却因此平添了几分色彩。

宛若一隐士,把酒黄昏后,看太阳从东而西,静观风起云涌,诗意地栖居。

在我心里,唯有活得简单才能活得自由,好比一块空白的印章,为生命烙下闲适的情操;

拥有了闲适,才让我觉得自己是生命的主人。

记得海德格尔曾说过,生命充满了劳绩,但还诗意地栖居于这块土地上。

要感谢海德格尔,这位精神的探索者,为我的心里留下了一隅空白。

让我在心烦意乱之际,能够冷静地思考,吟上一句“人生天地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让我在忙碌中,能够偷得浮生半日闲,欣赏一段“他年傍得蟾宫客,不在梅边在柳边”的还魂爱情。

如五柳先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籽”;

如东坡先生,“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如守着瓦尔登湖的梭罗,如遥望乞力马扎罗之雪的海明威……他们都是诗人,在属于自己的空白天地中,诗意地栖居。

这位考生旁征博引,撷英掇华:

从余秋雨的名言,到海德格尔的精神;

从鲁迅的诗歌《悼杨铨》,到庄子的语录;

从《牡丹亭》中杜丽娘的吟咏,到五柳先生的理想展望,再到东坡先生的赤壁放歌;

从守着瓦尔登湖的梭罗,到遥望乞力马扎罗之雪的海明威……其视野之广阔、材料之丰赡、信息之密集、语言之精美,令人叹服。

总之,高中生要消除语言“有文采”高不可攀的思想,多读“有文采”的精美时文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