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市中考考试说明历史.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62850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47.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梧州市中考考试说明历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梧州市中考考试说明历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梧州市中考考试说明历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梧州市中考考试说明历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梧州市中考考试说明历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梧州市中考考试说明历史.docx

《梧州市中考考试说明历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梧州市中考考试说明历史.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梧州市中考考试说明历史.docx

梧州市中考考试说明历史

2010年梧州市中考考试说明

历史

一、考试性质:

2010年梧州市中考文化学科考试的内容范围和要求,是以国家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的要求根据自治区教育厅《2010年广西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与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文件的精神,由梧州市教育局独立命题和组织考试,由梧州市升普通高中的九年级学生参加的毕业考试和升学考试“两考合一”。

它是检查、评价初中阶段九年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的一种手段。

使中考改革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因此中考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二、中考命题的原则是:

1、有利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城乡公平教育,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深化教学改革;有利于高中阶段不同层次的学校选择新生;力求保持试卷稳定性,能为广大学生、教师、家长、学校所接受;有利于教师转变教学模式、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和发展;遵循《课程标准》的要求,体现课程改革的方向。

2、历史学科命题原则:

命题要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渗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原则。

对学生进行基本历史常识;即考察重大的历史事件、人物、现象及发展的知识。

能体现学生应用历史基本知识去认识、理解和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初步的材料阅读和分析归纳能力。

并关注历史与现实热点和社会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试题的命制可以根据需要,有少量的试题创设的情景,可以选取一些课外的图文材料,即题目可以原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

学生需依据试题提供的材料,来获取和解读出有效信息,对其进行准确、合理的解答。

答案要么在课本里,要么就藏在题干材料中。

并要求学生根据题意总结出启示、教训、认识、经验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层面的答案。

试卷体现科学化、图文并茂的特点。

三、历史考试的能力要求

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和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中考历史学科主要从三个层次考察学生对历史学科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以历史基础知识(主体)为依托,以能力为取向,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主体)及运用所学的知识理解、分析、比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具有一定综合性和开放性。

三个层次均在三种类型的试题中体现。

(一)知识与能力

识记:

再认、再现最重大的历史知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次,包括最基本的历史大事、历史人物、历史文献、历史结论及历史发展线索,以及一些重要的图、像、画。

考试时考生具备了基本的历史素质和技能就能够正确地回答问题,这一能力要求是历史能力最基本的层次,在考试中占主要部分,试题的答案基本在教材中。

理解:

具有初步阅读和理解历史材料,从材料中获取和利用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对有关问题进行归纳、阐释、说明;对历史现象的背景、性质、内容、作用、意义等方面,做出准确的领会、判断,并做出简单的解释。

要求学生用所学的历史知识去分析和解释现实问题,关心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大事和时政热点。

设问明确简约,答案大部分在教材中,有部分答案需由学生对比、归纳,有的为开放性。

应用:

是指学生在对历史知识识记和理解基础上,要求学生初步能分析、比较和概括历史概念;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物,阐述历史发展的规律;要求史论结合;语言准确,逻辑严谨。

要求学生关心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大事和时政热点,做到“以史鉴今”。

答案大部分在教材中,源于教材高于教材,有部分答案为开放性的,要求学生结合教材内容联系实际情况答题。

(二)过程与方法

历史学习是一个从感知到积累历史知识再到理解历史的过程。

学生通过试题提供材料,获取相关的有效信息,对这些信息并综合所学知识,进行初步理解、分析归纳、比较和概括。

达到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

注重探究式学习,运用学科思维,学习解决历史问题的一些方法,积累平时所学及实践活动,从不同的角度回答问题,学习运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逐渐了解中国国情,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形成对祖国历史文化的认同感,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逐步确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在了解科学技术给人类历史带来巨大物质进步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崇尚科学精神的意识、确立求真、务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了解历史上专制与民主、人治与法治的演变过程,及其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强化民主与法治意识;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学习吸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逐步形成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

四、考试范围及内容

1、考试范围:

2010年,梧州市中考历史学科的考试范围改编,是经过市学科骨干教师充分讨论后,依据国家教育部制订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考试依据,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八年级和九年级“中国近代、现代史”和“世界历史古代、近代、现代史”为考试范围。

其中:

(1)八年级: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下册的部分课程。

九年级: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下册的部分课程。

(2)这四册书中规定的考试内容的每个子目中正文部分(即宋体字部分)均为考试的基本内容。

如: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的中英《南京条约》一目,不仅考查《南京条约》本身,这一目中所涉及的鸦片战争的过程及影响等正文部分也是考试内容,还包括试题涉及的考点中楷体字的部分(用楷体字排印的课文;文献资料)内容。

(3)这四册书规定的考试内容所涉及的地图、人物及表等图画均为考试内容。

2、考试的具体内容:

(单元、课、目)

八年级:

《中国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

第1课林则徐虎门销烟;中英《南京条约》

第2课火烧圆明园;

第4课黄海大战;《马关条约》

第5课八国联军侵占北京;《辛丑条约》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

第6课“自强”与“求富”;洋务运动的评价

第7课公车上书;百日维新

第8课孙中山创建革命党;武昌起义

第9课《新青年》的创办;“新世纪的曙光”

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第10课五四爱国运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第11课北伐胜利进军;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第12课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

第13课长征的开始和遵义会议;长征的胜利

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14课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

第15课血染卢沟桥;南京大屠杀

第16课平型关大捷和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中共七大;抗日战争的胜利

第五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第17课重庆谈判;转战陕北;挺进大别山;

第18课三大战役;百万雄师过大江

第六单元经济和社会生活

第19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第20课近代交通工具在中国的出现;社会习俗的变化

第七单元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第21课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家

第22课新式教育的开端

八年级:

《中国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第1课开国大典;西藏和平解放

第2课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战斗英雄黄继光和邱少云

第3课《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土地改革的意义

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4课第一个五年计划;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第5课农业、手工业合作化;公私合营

第6课探索中的良好开端与失误;

第7课粉碎林彪和江清反革命集团

第三单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第8课十一届三中全会;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

第9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国有企业的改革

第10课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第11课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

第12课“一国两制”的构想;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第13课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日益密切的交往

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第15课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

第16课中美关系正常化;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第六单元科技教育与文化

第17课“两弹一星”;籼型杂交水稻

第18课863计划;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

第19课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

第七单元社会生活

第21课衣食住行的变迁

九年级《世界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人类文明的开端

第2课新月沃地孕育的古国;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第二单元亚洲和欧洲的封建国家

第4课大化改新;阿拉伯国家的建立

第三单元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第7课“阿拉伯数字”的由来;元朝宫廷中的意大利人

第8课世界三大宗教

第四单元步入近代

第10课文艺复兴;新航路的开辟

第11课“君权神授”下的英国;查理一世命丧断头台;《权利法案》的颁布

第12课来克星顿枪声;《独立宣言》的发表和独立战争的胜利

第13课法国大革命;拿破仑和他的帝国

第14课珍妮机的故事;瓦特与蒸汽机;火车的诞生:

第六单元无产阶级的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

第17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巴黎公社

第18课战争的爆发;北方的胜利;

第19课俄国废除农奴制;日本明治维新

第七单元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

第20课“电气时代”的到来;“发明大王”爱迪生;汽车和飞机的问世

第21课帝国主义争霸世界;大战的爆发;空前的灾难

第八单元璀璨的近代文化

第22课思想启蒙的火种;科学的革命

九年级《世界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1课新时代的曙光、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第2课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第二单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第3课战后的“新秩序”;对亚太地区的“安排”

第4课“繁荣”及其崩溃;罗斯福新政

第5课纳粹政权的建立;意大利、日本法西斯的暴行

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6课慕尼黑阴谋;战争的爆发和扩大

第7课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最后的胜利

第四单元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

第8课战后的繁荣;危机和经济调整;新经济的出现

第9课欧洲的联合;日本的崛起

第五单元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第10课苏联的解体

第11课东欧剧变

第六单元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

第13课战火频仍的中东;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

第七单元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第14课冷战政策;美苏争霸

第15课“一超多强”;科索沃战争

第16课经济全球化趋势;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第八单元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

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部分不考的目请留意上面公布的具体的内容,不列出的目属不考的范围。

五、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1、考试形式:

政治、历史两科合卷,各学科独立命题,没有交叉整合,满分为100分,其中历史为40分,全部内容为开卷考试,采用笔试形式。

考试时可携带,翻阅教材和其它学习资料,学生必须独立完成考试,但不可传递考试信息和相互讨论、抄袭。

2、试卷(历史部分)赋分比例

八年级《中国历史》上、下册占22分±2分

九年级《世界历史》上、下册占18分±2分

3、试卷题型的数量及占分比例

历史试题分为客观题(选择题)和主观题(非选择题)两部分。

其中,客观题为15分,主观题为25分,满分为40分。

单项选择题  15题 占15分

材料解释题  2题  约占16分±2分

简答题    1题  约占9分±2分

4、试题难易度及赋分比例  

历史试卷部分的难度值设定约为0.65±0.03。

按难易程度赋分比例约为6:

3:

1。

即:

容易题(P≥0.7)约占6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司法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