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导言》精品教案Word下载.docx
《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导言》精品教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导言》精品教案Word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自己的历史要靠自己书写"
,或者说"
写下了历史的新篇章"
、"
这已经成为历史"
等等。
那么历史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今天我们就打破沙锅问到底。
一位智者说过:
历史就是人的出生,相爱,死亡。
而拿破仑说“历史是一则约定俗成的寓言。
”英国历史学家E.H.卡尔说“历史是现在与过去的永无止境的问流。
”
问题:
同学们眼中的“历史”是什么?
让学生畅所欲言。
(预设:
学生可能基本上回答出是过去的发生的事,但外延上基本上回答不全。
)
同学们看来多少都有些自己的理解。
但作为一门学科,我们需要给出科学的定义:
(出示标准历史的定义。
)1996年版776页《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历史的解释:
1、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也指某种事物的发展过程和个人的经历;
2、过去的事实;
3、过去事实的记载。
4、指历史学。
教师可以稍作解释:
3、什么是历史学
历史学的解释:
对于历史的专门性研究,就是历史学,简称史学。
它不仅包括历史本身,还应该包括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上研究和总结历史发展的规律,总结研究历史的方法和理论。
历史与历史学的关系:
历史是史学研究的对象,史学是历史研究的结果。
举例说明:
我们学的课本就是一种史学的成果。
我今天这里上课N天后N年后没人知道了,但是如果胡锦涛主席今天在这里讲话,有记者采访报纸上登,说胡主席的调查,使大团高中的发展迎来了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点。
还要录像,拍照等,几千年几万年都不会消失。
这说明了什么呢?
历史中发生的事情千千万万,但并不是所有的事都被人所关注,有选择性的。
只有重要的才会被人们所关注。
当然也并非绝对的。
打电子游戏被记载下来,N年后一位喜欢研究青少年业余生活的历史学家看到了,情不自禁的感叹:
古代的人真先进呀,我小时候只能玩小孩老虎枪。
注:
随着科技的发展,被记录下来的东西越来越多。
重要性相对淡化。
4、史料
(1)史料是历史的载体,是认识历史的媒介。
历史学家是怎样研究历史的呢?
自然科学可以做实验。
我们来做实验。
二战实验一下。
实验不行,那么主要是通过什么途径呢?
史料。
史实是研究和认识历史的依据,是史家重现历史的基础。
举例子:
高一军训
文字史料:
图片史实:
照片。
(不同班级用不同照片。
口述史料:
学生、校长、老师、军官等介绍。
一般来说,史料越丰富、确凿,人们经过研究和解释,对历史的认识就越真切,对历史的重现就越接近它的本来面貌。
史料的种类:
按介质分:
文字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音像图片史料。
(2)史料的种类。
简释“史料”、“原始资料和非原始资料”、“一手资料和转手资料”。
l
史料系指历史事实资料,包括遗址、遗物、文献和用文字或影像记录的
资料。
有时,被大家公认的“活化石”和用科学考古手段揭示的资料也称为史料。
原始资料系指某历史事实发生时产生的资料,而且是该历史事实的组成
部分;
非原始资料系指该客观历史以外或以后产生的反映该客观历史的资料。
一手资料系指某历史事实发生时产生的资料,有些本身就是该历史事实
的组成部分,有些可能是亲历者或见证人的纪录;
转手资料系指相对于一手资料而言的反映该历史事实的转载或复制品。
不同史料价值:
经历的强过见过的,见过的强过听过的。
地上的不如地下的。
练习:
对军训史料分类。
(3)史料的真伪
在拥有史料后,要解史料的真伪情况。
看几张图片(课件上)问题:
为什么会有真伪?
出于各种目的和利益
因此,史料要鉴别真伪,真实的史料才具有历史价值。
当然,伪的也有价值。
三、历史时间
1、纪年方法及时间词语(也可在以后教学中介绍)
公元纪年(公历)及来历
农历纪年(农历)及来历。
干支纪年及生肖。
年号纪年
民国纪年及来历
世纪,年代,早期,中期、晚期、中叶等概念
公元前和公元后早期和晚期相反。
2、公元年代换算及举例。
提问:
1、383年是几世纪?
(1)公式:
把年代换成世纪:
年代(去掉个位和十位数字)+1=世纪(公元前后一样)
举例:
1888年是19世纪。
383年是4世纪。
20世纪是指1900-1999年。
公元100年是几世纪?
公元前100年是几世纪?
(2)公元1世纪(公元元年――公元99年)*只有99年,这是习惯用法。
公元2世纪(公元100年――199年)
公元前1世纪(公元前1年――公元前100年)
公元前2世纪(公元前101年――公元前200年)
公元前的年代,整百年属于前一个世纪,公元后整百年属于后一个世纪。
公元前1年到公元1年相隔多少年?
(3)跨公元前后的年代计算公式=A+B-1(因为年代坐标上没有零)
非跨公元前后的年代计算公式=|A—B|
(4)其它
民国纪年=公历-1911
四、学习历史的作用
1、汲取智慧:
历史的智慧,也就是我们能够从历史中获得的教益。
比如我们要修一座水坝,就必须了解该河段洪水的历史记录,这样才能确定水坝的各种参数。
现在经常提到的建造可以抵御百年一遇洪水的大坝,有人会想为什么不能设计成能抵御千年一遇的洪水呢?
但是设计提高一个级别,成本就要大幅度增加,所以要在成本和标准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设计者凭什么来确定这些标准呢?
那就要依靠历史。
2、提高个人修养:
讲故事:
十一枚炮弹。
在二战即将结束的日子里,一架英国战斗机在敌占区执行任务时不小心暴露了目标,德军高射炮齐发,很多炮弹击中飞机,有的炮弹甚至直接打进了油箱。
但这些炮弹在油箱里竟然没有爆炸,真实不可思议。
受到奇迹鼓舞的飞行员冲出重围,返回了基地。
后来机师从飞机的油箱里取出了十一枚高射炮弹,令人惊讶的是,它们个个完好无损!
十一枚炮弹被解体后,人们才恍然大悟,弹壳里根本就没有炸药。
在其中的一个弹壳里,有人发现了一张用捷克语写的纸条,上面写着:
“我能做的仅此而已。
”
原来,这些做过手脚的炮弹是德军工厂里的地下反法西斯组织成员的杰作。
那位捷克工人,在严密的监视下,至少往生产线上放了十一枚空炮弹。
然而他却内疚的说:
”他也许不知道此举是否有意义,更无法知道自己的成就,未得到表彰和感激。
但这位捷克工人默默努力着,冒着生命危险给他人换来生的希望。
3、保存民族文化传统(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文章选编)道士塔(文化苦旅)王圆录,穿着土布棉衣,目光呆滞,畏畏缩缩,是那个时代到处可以遇见的一个中国农民。
他原是湖北麻城的农民,逃荒到甘肃,逃荒你就逃荒吧,偏偏做了道士。
做道士那也还则罢了,偏偏又做上了莫高窟的掌门,把持着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
1900年5月26日清晨,王道士依然早起,辛辛苦苦地清除着一个洞窟中的积沙。
没想到墙壁一震,裂开一条缝,里边似乎还有一个隐藏的洞穴。
王道士有点奇怪,急忙把洞穴打开,哇塞,满满实实一洞的古物!
王道士完全不能明白,这天早晨,他打开了一扇轰动世界的门户。
一门永久性的学问,将靠着这个洞穴建立。
无数才华横溢的学者,将为这个洞穴耗尽终生。
中国的荣耀和耻辱,将由这个洞穴吞吐。
消息传出,欧美的学者、汉学家、考古家、冒险家,却不远万里,风餐露宿,朝敦煌赶来。
他们愿意变卖掉自己的全部财产,充作偷运一两件文物回去的路费。
他们愿意吃苦,愿意冒着葬身沙漠的危险,甚至作好了被打、被杀的准备,朝这个刚刚打开的洞窟赶来。
没有任何关卡,没有任何手续,外国人直接走到了那个洞窟跟前。
洞窟砌了一道砖、上了一把锁,钥匙挂在王道士的裤腰带上。
外国人未免有点遗憾,他们万里冲刺的最后一站,没有遇到森严的文物保护官邸,没有碰见冷漠的博物馆馆长,甚至没有遇到看守和门卫,一切的一切,竟是这个肮脏的土道士。
他们只得幽默地耸耸肩。
1905年10月,俄国人勃奥鲁切夫用一点点随身带着的俄国商品,换取了一大批文书经卷;
1907年5月,匈牙利人斯坦因用一叠子银元换取了24大箱经卷、5箱织绢和绘画;
1908年7月,法国人怕希和又用少量银元换去了10大车、6000多卷写本和画卷;
1911年10月,日本人吉川小一郎和橘瑞超用难以想象的低价换取了300多卷写本和两尊唐塑;
1914年,斯坦因第二次又来,仍用一点银元换去了5大箱、600多卷经卷;
……
我好恨
恨我没早生一个世纪
使我能与你对视着站立在
阴森幽暗的古堡
晨光微露的旷野
要么我拾起你扔下的白手套
要么你接住我甩过去的剑
要么你我各乘一匹战马
远远离开这天的帅旗
离开如云的战阵
决胜负于城下
——节选自《文化苦旅》
4、总结教训,把握未来
爱因斯坦警告我们:
原子弹的杀伤力已经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以外的一切。
这样我们会逐渐陷入空前的大灾难之中。
不幸的是,我们正在向大灾难的陷入,并一直持续到现在。
人类的前途取决于人们的觉悟程度。
通过对历史的学习,能提高人的觉悟。
例如:
核威胁
1983年11月,几个国家的科学家团体公布,如果仅将现存的核武器中一小部分引爆,地球上迅速形成一个核冬天。
爆炸引起的风暴性大火和大量的浓烟油烟和灰尘将遮住太阳,在三个到一年或更长的时间内使地球陷入冰冷的黑夜。
从而导致地球上大部分植物和动物灭亡。
而人类,一部分死于爆炸,大部分死于饥饿与黑暗。
希特勒创造了种族灭绝这个词语----genocide,而现在我们人类,自己正创造一个更恐怖的词语:
人类灭绝----omnicide。
《全球通史》
五、学习历史方法
基本的方面:
1.会预习—寻找和提出问题;
2.会听讲——掌握史实、概念、联系。
学习“五到”:
上课一要“耳到”;
二要“眼到”;
三要“手到”,历史课主要是记笔记;
记提纲、要点、问题、提示。
四要“口到”;
五要“心到”;
3.会复习——温故知新;
把知识系统化,网络化;
4.检验学习效果—作业
5.见多识广—课外活动(阅读、讲座、参观访问等)
(上述五点参考纪连海导言课件)
特别要求:
要善于思考。
如对于史料文字的思考。
李白的名篇《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下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诗中的"
床"
字,以前一般作"
睡眠之床"
,但是睡在床上怎么可以"
举头"
和"
低头"
呢?
显然此说并不合理。
其实古代床并不单指卧具,《说文解字》说床是"
安身之坐者"
,也可以指凳椅,"
胡床"
即东汉自西域传入中原的一种凳子。
对历史事实的思考。
了解历史并不是简单地拿本史书来看就行了,大部分历史的真相是不可能直接从史书上看到的,而需要我们透过这些文字看到历史的真相,有时还需要我们进行实地调查。
如《史记》、《汉书》时,对当时的西域分为36国或48国一直心存疑虑,大多数国家只有数千人或几百人,为什么要分成那么多的国家?
从乌鲁木齐乘一架小飞机越过天山,飞往南疆的喀什。
从飞机上往下看,新疆就像一个硕大无朋的沙盘,土黄色的荒漠中稀疏地散布着大大小小的绿洲。
以后坐汽车返回时,持续行驶八九个小时,才出现了一片绿洲。
今天有汽车等机械运输工具尚且如此,在只有人力、畜力作为交通工具的古代,一个绿洲的人又如何去统治另一个绿洲?
对当时这些国家来说,除非受到外敌入侵要寻求保护以外,否则结合成更大的政治实体或统一为一个国家都缺乏实际意义。
司马迁曾说过: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把史学通人作为努力的方向,是今人明事晓理的捷径。
六、学生信心鼓动
RTY哲学:
自己的经历。
如果你的人生中没有TRY过几次,是个失败的人生;
作业:
1、预习第一课。
2、有电脑的同学查找贝希斯顿铭文。
参考书目:
《历史是什么》葛剑雄
第一节课备课资料
陈伟壁
通过介绍几个历史人物:
张荫麟(东莞籍)、孔子动手杀优娼侏儒,蒋介石早年追求进步思想等学生觉得很意外的史实,引导学生体会知人论世、论从史出的史学原则。
最后点出本节课的主题:
历史的目的在于寻找真实。
在课程进行当中还让学生写下他们心目中的孔子和蒋介石到底是怎样的人。
张荫麟资料:
《中国史纲》
仲由介绍资料: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载:
“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暇豚”
子路重言诺,故孔子评价说:
子路“无宿诺”,意谓子路答应今天兑现的事情,决不拖延到明天。
仲由路边难师
据《史记》记载,孔子师生一行数人到卞国都城(今泗水之卞桥)东边游玩,走到仲村时口渴难耐,便向正在提水的仲由讨水喝。
仲由说:
“要喝水,先认一字,若不识此字,须叫我三声老师。
”孔子不以为然,满口答应。
只见仲由将扁担在井口中央一放,站在井边一动不动,说:
“这字念什么?
”孔子师徒围着水井面面相觑,不得其解。
仲由说:
“井口加一竖是中,旁有一人是仲。
”满腹经纶孔子被一少年难住,不禁叹曰:
“神童仲子,乃我师也。
”此语一出,仲由连忙跪下说:
“仲由有罪,本想与您开个玩笑,没想您却当真了,请受我三拜。
”孔子扶起仲由,说:
“仲子路边难师,实为奇事,你就取字‘子路’吧。
颜回
事夫子如父,安贫乐道。
有一次向孔子问仁,孔子以非礼勿视听言动教授仁,颜回死时,孔子说:
“天丧予!
”,可见颜回在孔子心目中的地位。
孔子资料介绍(外貌和行为)
史料一:
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
史料二:
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
•
——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
史料三:
仲尼之状,面如蒙
——《荀子》
蒙:
上古时代人们辟邪驱鬼和送葬时所用的神像。
孔子身高九尺六寸,这是多高?
西周时1尺等于19.9厘米,1尺等于10寸,因此孔子的身高大概是1.85米。
河南安阳殷虚出土的周朝骨尺合今天21.92厘米,按照这个尺寸,孔子的身高是2.1米强;
孔子头顶凹陷,中间低,四周高。
鲁定公十年的夹谷之会,孔子大致52岁,已到了知天命的年纪。
印象中的孔子是宽恕之人,怎么会下令腰斩优娼侏儒呢?
而且还要将他们头和脚异门而出呢?
这确实值得我们思考。
我们知道孟子说过知人论世,我们要了解一个人,一个人的行为,需要考察其时代的背景。
孔子所生活的时代,正值礼崩乐坏,所谓春秋无义战,诸侯之间常常有杀戮的事情。
甚至到了宋代也有“杀人祭鬼”之风。
有意思的是,到了宋代,为什么儒家学者就要给孔子这种行为千方百计找理由,一种是不否认这个事情,但是要说孔子真伟大,一家伙就可以镇住坏人,比如朱熹说,本来齐国老是欺负鲁国,可是孔子这样正气凛然地一喝斥,就像蔺相如对秦王一样,把齐国给镇住了。
可是另一种意见就说,不对,这是诬蔑圣人呀,圣人怎么能干这么残酷的事情?
所以要把它删去?
所以胡适就说过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姑娘。
刚才我们了解孔门三人,接下来再让我们与近代史的重要人物进行时空对话。
蒋介石资料介绍:
•20世纪初,有一位青年非常喜欢记日记,在1919年至1926年的日记中,曾经不断出现以下的内容:
•1919年12月4日:
看《新青年》杂志。
•1919年12月5日:
上午,看《新青年》。
往访林仕及执信。
下午,看《新青年》。
•……
•1923年9月6日:
下午看马克思经济学说。
•1923年9月22日:
下午看《马克思学说概要》。
•1923年10月13日:
晚,看《共产党宣言》
•1923年10月18日:
看《马克思传》。
下午,看《马克思学说》乐而不能悬卷。
•根据以上日记判断,你认为该青年最有可能是下面哪位?
•A.汪精卫
B.蒋介石
C.毛泽东
D.周恩来
历史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刻板,蒋介石作为近代史的重要历史人物,长期以来由于政治和相关史料的原因,无法真正的还原历史的真实。
蒋介石的一生,既有大功也有大过,早年他追随孙中山参加过辛亥革命、讨袁运动、护法运动;
孙中山逝世之后,他领导了北伐战争、清党运动、抗日战争,长期担任中国党政军的最高领导人。
研究民国史的著名历史学家杨天石说过三句评价蒋介石的话。
一,是在近代历史上,蒋介石是个很重要的人物;
二、在近代中国历史上,蒋介石是个很复杂的人物。
三、有大功也有大过。
大陆时期,蒋介石反清、反袁、反陈、创立黄埔军校是功;
领导北伐,领导国民党和国民政府抗战,直至胜利,是大功;
1927年至1936年的清党剿共和三年内战,是大过。
台湾时期,实行土改,反对台独是功;
白色恐怖,是过。
No.1 讨论:
By
红头船夫 发表评论于2009-9-117:
16:
00
参考资料:
《中国史纲》、《找寻真实的蒋介石》、《思想史研究课堂讲录》《史记》等。
课堂结束后收集了六个班学生关于他们心目中的孔子和蒋介石到底是怎样一个人的资料。
No.2 讨论:
17:
五四运动后,新思潮大量涌入,知识分子如饥似渴地大量阅读各种新式的书报,企图从中寻找救国的真理,蒋介石也不例外,蒋介石早年曾经很自觉的,有计划的阅读《新青年》、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的著作,俨然是一个思想开通,追求进步的青年。
——杨天石《找寻真实的蒋介石》
No.3 讨论:
19:
从孔子和蒋介石的例子,你发现了什么?
提示:
可以从什么是历史?
历史的学科特点?
如何认识一个历史人物?
等方面进行分析。
(用三句话写出你的体会。
示范:
历史的本相常常在捧和骂中被遮蔽,追寻历史的真实是历史学科的崇高目标,也是历史学科立足的根本。
而历史的真实需要在还原历史情境,回到当时的历史背景,客观的评价历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