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空气冷干组使用手册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608888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4.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压缩空气冷干组使用手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压缩空气冷干组使用手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压缩空气冷干组使用手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压缩空气冷干组使用手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压缩空气冷干组使用手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压缩空气冷干组使用手册Word文档格式.docx

《压缩空气冷干组使用手册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压缩空气冷干组使用手册Word文档格式.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压缩空气冷干组使用手册Word文档格式.docx

重要提醒——冷却水单元

如果该单元在0℃下关闭,冷凝冷却水由于结冰而致使单元遭到永久性的破坏。

因而,关闭单元时,应用装在冷凝器上的排池龙头将水排掉。

重要提醒——不要把干燥器存放在℃(130℉)以上的环境中。

C、移动

冷干机是放在叉形木板上运输的。

可用叉形杆或滚珠支撑住机架底部移动冷干机或用机架上的吊环吊起冷干机。

千万不要用吊钩或吊索直接吊空气入口管或出口管结件或任何支架上的部件(除吊孔外),否则会导致严重的结构破坏。

D、卸装

当设备安装固定后才能拆卸包装材料。

在拆卸包装时应小心,以免锐物接触到致冷管、冷凝管,以免造成管道泄漏。

A作用

致冷型压缩空气干燥机通过降低空气温度致使水蒸气冷凝成液体而减少压缩空气中的水份含量(温度)的。

液体然后从空气流中分离出来并排到排池管。

只要当经过空气系统的温度不降到露点以下,水蒸气再也不会冷凝成液体。

此外,空气经过滤器除掉≥3μm的所用固体颗粒。

这样,干净、干燥的压缩空气会减少干燥器中的气动分布、仪表、控制和启动装置的维修工作,并减少产品的污染和提高产量。

流程示意图:

AIRSIDE空气侧

RefrigerationSystem致冷系统

A空气入口

B(空气—空气)换热器

C(空气—冷却物)换热器

D水份分离器

E自动冷凝液排池管

F排池管辅助阀

G空气出口

H压力计

1致冷压缩机

2带受槽的水冷却器

3液体管关闭阀

4过滤器/干燥器

5视镜/温度显示器

6热安全阀

7制冷蒸发器

8计量槽

9进气

10旁路手动阀

11旁路筛网

12热气旁路阀

13降温阀

14抽空系统电磁阀

15水调节阀

16水筛网

B操作

带有水蒸汽的压缩空气在换热器B中被已被冷却的出口空气预冷却,通过预冷却移走热空气中的部分热量,这样可提高在换热器C中的冷却效果.被预冷却的空气然后进入换热器C中,通过供热给致冷系统而进行冷却.随着空气的冷却,水蒸气冷凝成液相水珠并在分离器中从气流中分离出来。

冷凝液通过3个自动排池管进行排池。

冷空气然后进入换热器B,与入口空气进行换热而使入口空气预热,这种再加热提高空气的效能(即做更多的功)并避免管道会有冷凝液滴产生。

在压缩空气系统中的位置

此压缩机通常安装在压缩机接收罐的顺流方向并装在主空气分布管的前段。

3千旁路阀门的安装可保证在干燥器维持期间仍能继续使用压缩空气系统。

一般说来,除非压缩空气系统中有过量的油,不需要在干燥器前段安装预过滤器。

A在永久性安装位置,把干燥器从运送板上移开。

B在干燥器的基板上提供有安装孔,可用安装孔永久性固定在水平固体地板上。

并确保干燥器与地面保持水平,需要的话,应用钢板固定干燥器以便清洗。

管道

每一连接件应保证不受设备压力且没有空隙。

A空气入口和出口管

1、把压缩空气管连接到接口处,并在干燥器上标明“入口管”和“出口管”。

连接到干燥器的空气管径应等于或大于装在干燥器上的入口及进口管径。

装好后应检查入口管和出口管的位置和大小。

2、推荐使用1/16″厚的法兰合成树脂垫片。

安装时,应在垫片上附一层高浓度润滑油以便能紧固法兰,推荐使用螺纹润滑油。

必须安装减压阀防止干燥器压力容器超压。

在干燥器和减压装置之间无需再装其它阀门,检查其它要求的当地规则。

B自动冷凝液排池管

自动冷凝液排池管应接到干燥器基板上的普通附件上。

冷凝液应从该附件上排到一个开口且通风的地面排池管或贮槽。

由于液体的排池是在系统压力下进行的。

因而要求排池管被固定好。

注意:

不同在排池管上装阀门或用任何方式阻碍冷凝液的排池(如排池管的严重弯曲)。

C水冷却模型

供水管和排池管分别接到冷却水的进口管和出口管。

该单元的供水需过滤器过滤并用水调节阀调节。

参看工艺数据单元以确定冷却水的要求。

电气

如果使用了断开开关,只有在时间延迟时,应该使用双部件保险丝。

干燥器是按连续操作运行设计的,这要求压缩也应循环工作。

在停车期间,干燥器压缩机应被置于一旁。

A电气入口是通过电气箱的电气连接入口孔进入的。

如果有可选择的非连接式按入方式则可选择非连接附件上的入口孔。

B把电接到合适的终端。

C推荐使用的支路电路及单元保险丝保护可在工艺数据单元中找到。

D确保到设备的电压与单元面板和冷凝单元面板上的所标的一致。

E空气冷却模型—遥控冷却器—用导线按电气简图所示将冷凝器接到干燥器电气箱内的终端。

F遥控警报连接

外部警报的连接已经在主电气箱内的终端条上接好。

见该单元连接的电气图。

如果提供几个可选择的警,见简图。

通过警报接触元件的最大电流为2安培。

G可选遥控备用—见第9页的电线简图。

空气冷却模型

A冷却器的完备定位:

装在干燥器的冷凝器已接好管道,冷凝介质的排池管,已作好操作准备。

B遥控定位:

遥控定位冷凝器应该由合格的机修工人进行装配。

1、干燥器和冷凝器的出口管位置都应装隔离阀并能排完冷凝介质。

冷凝介质管道应用焊接而成以防介质泄露。

2、冷凝器定位后,运转干燥器和冷凝器之间的冷凝管道;

切断冷凝管道并用适当的联接器将其用铜焊接到新的管道。

内部连接冷凝管必须足够大以确保适量油的回收,收集器、检查阀和分离器也是必须的。

3、使用热空气管和液体管的入口孔,用带真空泵的抽空管以除去空气和水份。

如果需要可加入冷凝剂。

压缩机螺帽——7/2和10马力单元专用

以下程序必须保证压缩机不受破坏的情况下进行。

A从螺栓上移走顶螺帽和货运定位件。

B在每个螺栓上置一橡胶垫片并更换螺帽,在螺帽和上垫片间留出1/16″空间。

FRONTVIEW前视图:

Air:

codedModelswithIntegralcondenser

带内冷凝器的空气冷凝模型

AirInlet空气入口ElectricalEnclosure电气箱

AirOutlet空气出口CondensateDrainConnection冷凝液排池管连接件

ControlPanel控制板

SIDEVEIW侧视

CoolingWaterOutlet冷凝水出口CoolingWaterInlet冷凝水入口

CompressorTie—DawnNuts&

10HPUnitsOnly

压缩机紧固件(和10马力单元专用)

MountingStud螺栓MountingSpring安装弹簧MountingNut螺帽

MountingNutLower下部螺帽RubberSpacer橡胶垫片MountingBase安装板

操作

启动和停车步骤

A.预启动步骤

确信总开关处于关闭“OFF”位置(已推入),给干燥机通电,电源接通指示灯将变亮。

此时不能将总开关打至“ON”位置,干燥机在致冷压缩机启动之前必须通电24小时。

启动应在合格的致冷技工的监督下进行,该技工应熟悉致冷系统公认的操作实践。

1.水冷却模型—打开主供给水阀并让水流经冷凝器,检验水漏。

水压头高于196磅/平方英寸,即公斤力/平方厘米时,水才能流过水阀。

2.打开致冷阀。

a.打开(尽可能的逆时针旋转)热气体旁路手动关闭阀;

b.打开压缩机高压侧(泄压)辅助阀:

先尽可能的逆时针旋转,然后(仅对水冷却模型)顺时针旋转两整圈。

c.打开液体管线关闭阀(尽可能的逆时针旋转)然后顺时针旋转两整圈。

d.打开压缩机吸入辅助阀(尽可能的逆时针旋转)。

e.用一卤素漏缝探测器,通用电子模型H-11或类似的型号,对所有的致冷接管和致冷系统组件进行致冷泄漏测试,尤其要注意控制管线,因为它们可能在运送和处理过程中松动了,致冷漏缝处通常会明显的出现油。

3.检查压缩机的油液位是否正确。

(在视镜里应能看到油)

4.检查电压并确信电压大小在技术数据部分的范围内或为铭牌电压值的10%。

5.检查自动冷凝水排水隔离阀都打开。

6.空冷模型—检查处于干燥机和冷凝器之间的任一隔离阀均为打开。

B.启动步骤—(干燥机已通电;

主开关关闭)

在冷干机组启动之前,干燥机必须通电24小时(电源接通指示灯变亮)。

1.在干燥机至少已通电24小时后将主开关打至“ON”的位置,干燥机将自动运行,让干燥机继续运行直至操作面板上显示“待机”。

2.将待机/自动选择开关打至自动位置。

3.在保持空气旁路阀打开和空气出口阀关闭的同时,慢慢打开干燥机进口阀给干燥机加压。

4.对所有空气管线、法兰和排水管等可能的空气泄漏点进行泄漏测试。

5.空冷模型—在压缩机部分的叶轮应在设备已运行几分钟后启动,因为叶轮是由一个致冷压力开关控制的,所以当有电通到冷凝设备时叶轮不能立刻就启动。

这个开关可以使叶轮周期性的开或关以适应冷凝系统中不断变化的负载条件。

重点:

空冷模型—检查叶轮旋转是否正确。

空气应通过冷凝器。

6.在干燥机已操作大约15分钟后,慢慢地打开干燥机空气出口阀。

7.关闭干燥机空气旁路阀。

8.全面检查干燥机,旋紧所有螺栓、螺帽和配件。

9.拆卸所有辅助仪表和测试装置,更换阀门上所有密封帽,用漏缝探测器重新测试连接处的漏缝。

10.让干燥机正常运转至少三小时,重新检查所有控制点、安全开关、装置和冷凝液排放管的操作。

11.重新检查表3。

5列出的操作检查点。

c.标准性停车步骤

将待机/自动选择开关打至待机位置。

在停车期间让干燥机在这种模式下运行。

(主开关保持在开的位置)。

d.维护性停车步骤

此停车步骤用来对系统进行大范围维护。

1.将待机/自动选择开关打至待机位置。

让设备循环几次。

2.将主开关打至OFF位置。

除维护原因外,让干燥机保持通电。

这将使曲轴箱加热器起作用。

如果影响带电或旋转组件,就将干燥机断电。

操作程序

1、关闭电开关(按下)旋转断开开关“DISC”为打开。

控制变压器内“IT”,曲轴箱加热器的确“HR”并且有电。

电源灯(白色)亮着。

“冷干机电源”被显示指示着。

断开开关“DISC”一定在左边,这正是作为方便的原因,曲轴箱加热器的“HTR”在启动前必须24小时供电。

2、拉开总开关

a、控制电路是供电的确,而且在显示屏上指示为“控制线路”,如果没有故障存在条件,电动机开始应是有电的并且电动机开始“M”关闭,压缩电动机开始“MTR”显示指示为“干燥机抽空”

b、压缩电动机为“MTR”时继续循环抽空直到低侧系统压力达到低压断开点。

在断开点动力负载控制,断开自动开始“M”感应圈,显示指示为“手动”

c、如果低侧系统压力上升到低压设置点,压缩机开始并且循环自动抽空。

3、立刻旋转手动/自动选择开关为自动和断开

a、如果无故障存在条件,电动机开始“M”感应圈。

液体阀门、电磁线圈为“ISOL”热气体旁路阀线圈“2SOL”都是有电的。

显示指示为“准备运行”接着为“压力装入”。

b、当低侧系统压力下降到减压且设置点,动力负载控制、输出电机的确电磁线圈为3SOL和4SOL(35马力),也即为压缩机油缸放空。

当压力上升超过减压器设置点,压缩机将带负载相反运行。

“压缩机负载”的百分数显示为油缸负载的百分数。

c、高温信息将消除当过程下降到“HTS”设置点以下。

d、压缩机将自动运行除非出现电动机开启低油压、高油压或低真空度等故障出现

故障条件

A.故障;

压缩机防护

1.手动重新设置

a.OILPRESSURE油压:

低油压—油防护开关“OPS”确保充足的油压来防止压缩机的烧毁。

低油压微分时间迟滞后开关打开。

10分钟后或故障纠正,在操作面板上手动重新设置单元(通过选择故障信息和按下F1键)。

在30分钟内开关的重新设置禁止超过三次。

如果问题继续存在,联系厂家的维护部门。

干燥机在重新设置后将抽气并显示“待机”。

b.HIGHREFRIGPRESS高致冷压:

高压侧致冷压力—如果高压侧压力超过设定值,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就打开压缩机控制回路。

关于设置,参考技术数据部分。

在操作面板上手动重新设置单元(通过选择故障信息和按下F1键)。

当单元头压力值不超过250磅/平方英寸,即公斤力/平方厘米时才能重新设置。

c.MTRSTARTER电机启动:

电机启动保护—当有过大的电流时,电机启动热超负荷保护器“SP”将打开。

在电机启动时重新设置是手动的。

2.自动的重新设置

a.LOWREFRIGPRESS低致冷压:

低压侧致冷压力—如果低压侧压力降到低于设定值,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就打开压缩机控制回路。

重新设置是自动的。

b.SSMP固态电机保护:

固态电机保护“SSMP”用三个隔离的传感器提供三相保护。

两分钟迟滞后将自动重新设置。

用欧姆表检查固态电机保护模块。

仅在每个传感器终端和共用终端测量阻值。

不要试图将外部电压或电流加到传感器终端,否则产生的危害将导致更换压缩机。

C.报告的故障

1.HIEVAPAIRTEMP蒸发器空气温度高限:

蒸发器空气温度高限表明工艺气体温度超过“HTS”设定值。

2.LOWWATERPRESSS水压低限:

任意的—表明水供给压力低于设定值。

3.CHECKSEPARATOR检查分离器:

任意的—表明通过干燥器的压降超过设定值。

4.INLETAIRTEMP进口空气温度:

任意的—表明进口空气温度高于120华氏度,49摄氏度。

5.LOWEVAPAIRTEMP蒸发器空气温度低限:

任意的—表明在蒸发器里的空气温度低于设定值。

6.DRAINLEVELHIGH排水液位高限:

任意的—表明在自动排水管的冷凝器液位超过了设定值。

灯与仪表

A.当设备通电后电源接通指示器(白色)将变亮。

B.如果一个故障条件发生,一般报警(故障)指示器(红色)将变亮。

C.空气入口压力仪表显示在空对空预冷却器/预加热器的入口管嘴的压缩空气压力。

这是一个在进口管线上的局部安装仪表。

操作时检查点

1.检查以确定电源接通指示灯已变亮。

2.当设备已带负荷足够运转后(大约15分钟)以确定一般报警指示灯是灭的且没有故障信息显示。

3.检查空气入口压力仪表以确定有正常的压力供给到干燥器。

低于设计压力可能导致干燥器超载。

4.检查压缩机曲轴箱视镜处的正确油液位。

油液位应该可见。

5.检查致冷器视镜。

操作5分钟后出现气泡可能表明需要进一步致冷。

对致冷系统进行漏缝测试以检查致冷漏缝并在加入致冷剂前补上所有漏缝。

除非有其他的征兆表明较低的致冷剂负荷,否则不要加入致冷剂。

6.检查与致冷液视镜合并在一起的液体水分指示器。

水分指示器应显示“Dry”(干)系统。

在初始启动如果指示器显示“警告”或“湿”继续进行启动并在24小时后重新检查。

如果指示器显示“湿”,致冷过滤器/干燥器核心可能需要更换。

7.检查致冷吸入压力显示读数是否正确。

参看技术数据部分。

8.检查显示的压头读数是否正确。

如果出现较高的压力读数,可能引起的原因可参考部分。

9.水冷却单元——检查并确信流到冷凝器的水是充足的并且温度和压力适宜。

不充足的水量可能表明过滤器被堵住了。

10.检查冷凝水排放管。

检查在排放管前的手动关闭阀是打开的。

运转一段足够的时间后检查污水是否在排放。

维护保养

分离器/滤筒的更换

A、更换滤筒

在输送液体时,在额定流量(动)状态下,分离器两端的压降在正常情况下应是1psi或更小,整体干燥系统两端的压降则应为5psi或更小。

因此,只要滤筒中充满了固体颗粒,那么将会导致它们两端的压力降增大。

为了尽可能地提高其过滤分离的效率,当分离器两端的压降超过10psi时,或者是整个干燥系统两端的总压降超过15psi时,我们必须更换新的分离器或滤筒。

B、分离器/滤筒的更换步骤

参考正确替换滤筒系统相关的技术数据

1.维护前的准备将装置置于旁路以允许维护。

在维护前必须将干燥装置压实。

2.抽走螺钉并把分离腔体顶部的绝缘帽取走。

3.槽或连接的拆卸:

松开曼栓,取走联轴节、垫圈、管帽。

手孔的拆卸:

松开螺母,取走轭、垫圈及密封片。

4.松动未端螺帽后,从中心开始拆卸分离器械/滤筒

(1)。

(不要取走螺旋套)

5.用含中等量清净分散添加剂的长柄刷子或干净的布条棒清理多支管式入口接头

(2)的表面,多支管式入口接头必须保证没有灰尘及油脂,这样才能保证顶帽与多支管间的环形圈的密封性。

6.取走螺旋(3)及盖帽(4)。

7.将用过的滤筒(5)从分离棒(6)上取出。

8.如果必要的话,可用肥皂及水清洗分离棒,也可将分离棒拆卸下来。

9.将新的滤筒(5)套在分离棒(6)上,并更换盖帽(4)及螺旋套(3)。

10.在槽帽中装入一个新的环形垫圈。

在放垫圈前,先要在环形垫圈上涂上一层润滑油这样才能保证安装时,垫圈处在正确的位置。

a.用抗扯裂化合物将推紧螺栓的暴露部分包起来,以防止接头小孔的腐蚀。

b.开始在外部将分离器/过滤筒

(1)(紧紧靠在筒壁表面上)装到多支管接头的接头部位上。

多支管上的一个圆锥帽将使筒栓正确地固定在穿孔上。

为了保证密封性,用手拧紧圆锥帽,使过滤筒紧固。

不能用扳手拧紧圆锥帽。

c.检查垫圈的完好性后,装好槽式管连接或孔盖。

d.装腔作回绝缘帽。

气体冷凝器的说明

A、冷凝器的旋管必须保持清洁以保证冷却能力。

每月或必要时,要吹出冷凝管中的冷凝油。

如果严重污染时,旋管必须用含中等量清净分散添加剂或水清洗干净。

在易脏的部位,必须在冷凝器入口前装一炉式过滤器以防止旋管壁结垢。

如果真装了一个过滤器的话,它必须定期更换以防止冷却气使气体具有一定的流动阻力。

B、操作缺陷

1.冷凝系统——不充足的冷空气、过高环境温度或脏的冷凝器会引起高的压头。

同时也导致冷凝器的工作环境温度过高及污染冷凝器。

检查并确认冷凝风扇止在运行(见下:

风控)且冷凝器管壁表面没有堵塞物。

工作环境温度必须被检查是否局部高温源或者循环回流气栓使整个腔体的总体温度上升。

如果说脏,冷凝器应当进行检修并清洗。

2.风控

为了保证气体冷却单元在胝温环境下工作的条件,必须提供一个风近期开关来自动控制风扇的开启及关闭。

该开头被系统的压力激活且独立控制风扇的运转,以保持系统具有最低的压力。

水冷却冷凝器说明(可洁晚婚的外壳及管子类型)

A为了保证冷凝器的最优效果,冷却水管应进行物理上的清洗。

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无法确定一个明确的清洗时间表。

有些根本就不需要清洗,有些可能需要每年清洗一次,少数情况下,则要求每年清洗几次。

清洗的次数与水质状况紧密相关,所以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确定一个比较明确的合适的清洗时间表。

当设备投入运行6个月后进行的水管检查有助于建立一个明确的清洗时间表。

合理的冷却塔操作有助于延长清洗间隔时间。

要经常检查塔的溢流速度。

大多数的冷却塔装置都要求有事循环水量的10%溢流流量。

如果塔没有足够大的溢流流量;

那么水中的无机物浓度可能迅速上升或严重污染冷凝管的内壁,这就要求频繁地进行清洗工作且可能导致局部的腐蚀。

参看清洗说明(章C),在说明中对清洗指导方法和步骤有详细的说明。

B操作缺陷:

1、高压头:

高压头表明(但并不总意味)冷凝器严重污染,因此对冷却系统进行双重检查以确定污染是不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就显得非常明知了。

在清洗进行前,以下几点都要检查

a:

冷凝过度:

用于摸来感受冷凝器的高水液面;

b:

水滤网的堵塞:

必要时检查并进行清洗;

c:

冷却系统中的气体,当设备停止运行1小时后检查其系统压力,并以之与环境温度下的冷却压力相比较,它们应当相等,如果系统压力过高,则从冷却系统中清除气体;

d:

水调节阀的性能:

检查它的可操作性;

e:

进冷凝器的高温水:

检查冷却塔风扇的运行,冷却塔的污染情况;

f:

水量不足:

检查水压及流量,检查循环水泵及系统是否堵塞、污染或泄露;

g:

没有正确地设置水调节阀的开度:

检查设定值;

h:

部分关闭压缩机流出阀,检查确认是否全开;

2、冷凝器低、高水温输出—冷凝器温度由工厂提供的调节阀通过流动的水压调节。

正常运转时,压缩机的流出水温与冷冻剂冷凝水温(致冷剂饱和温度,与排放(水头)压力一致)温差应在5℉/9℃和12℉/22℃之间。

不管进入冷凝器水温太小,正常温差都会存在。

若出现低水温(低于致冷剂饱和温度12℉/22℃以上)情况,表明需要清洗。

因为水管污浊将导致不良传热。

排出口若出现高水温,与污浊冷凝器不同,可能会造成系统错误操作和高排出(水头)压力。

此时表明应限制水流量或减小水压。

冷凝器混有杂质时,应限制水流量,这也适合用于纯水系统的相似情况。

3、水处理

不纯水质将导致致冷冷凝器长范围内受到负面影响。

因此,建议对冷凝器水进行分析与处理,如果需要可先于启动致冷系统前进行。

化学添加剂,包括那些防止藻类和相关生物生长的物质,应从良好信誉,著名供应商处购买,且按照说明书规范使用。

过量或不正确水处理导致更大的害处;

泵、管道和冷却塔与冷凝器一样可能会遭到损坏。

一般说来,水处理面临解决的三大问题是:

㈠冷凝器表面生成水锈㈡腐蚀㈢藻类和泥

a通常用磷酸盐控制水锈生成。

当水PH值过高或在碱性条件下,很容易生成水锈。

b通常在低PH值或酸性条件下,冷凝器易腐蚀。

用于控制腐蚀的化学品有透明的磷酸盐,铬酸盐和硝酸盐。

铬酸盐有毒,须谨慎使用。

如果水的PH值维持在6—8之间,对水锈生成上限(PH值>8)和腐蚀下限(PH值<6)将有最小的生成趋势。

c藻类和泥沙通常采用脉冲或批处理震荡有机物而加以控制。

用来处理的化学物质有氯气、溴、五氯苯酚、硫酸铜或高锰酸钾。

但是,若过量使用或没有适当控制这些化学品,可能会加速腐蚀。

d电蚀传导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