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60513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六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六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六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六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docx

《六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六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docx

六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六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第1课青春期的心理健康

(1)

(总第1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青春期的心理特征,对即将到来的青春发育期作好充分心理准备,学会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以心理健康的标准要求自己。

教学重难点:

1、使学生了解青春期的心理特征。

2、,学会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以心理健康的标准要求自己。

教学设计:

一、请一位同学朗读课文。

二、教师讲2-3个青春期到来的男女生心理问题的个案;成长的烦恼,请2-3个同学发言并分析,并结合课文内容讲一讲他们自己的看法。

三、讲述青春期的心理特征:

女生的变化和男生的变化

1、自我意识增强。

2、情感丰富多采。

四、讲述青春期怎样保持心理健康:

1、注意学习中的心理健康。

2、培养良好性格。

3、增进自我了解。

4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5、培养健全的情绪生活。

五、作业:

怎样保持青春前期的心理健康?

教学反思:

 

第2课青春期的心理健康

(2)

(总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生活方式的概念,认识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并确立哪些生活方式是健康的

2.让学生意识到关注生命、珍爱生命,珍惜生存权利,产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就应该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理解生活方式的概念,认识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态度决定一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开篇用昂扬、引人怦然心跳的乐曲伴随着教师的开场白:

每个人都有生活的权利,都有选择生活方式的自由,而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珍爱自己,珍惜生命,我们怎么做,才能让健康、快乐相随呢?

就要选择合适的、健康的生活方式。

那么,什么是生活方式,生活方式能影响身体健康吗?

让我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来解决上述问题。

(从学生的身边事入手,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产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导入新课。

二、表述交流资源共享

前后桌4人学习小组的发言人汇报本组收集的资料

教师对学生收集的资料、各组发言人的汇报给与积极的评价,并趁机引导提问:

同学们能不能尝试分析引起疾病的主要原因呢?

教师组织学生展开讨论,使大多数学生初步认识到,可能是吸烟和被动吸烟、经常过多地食用一些高脂肪或高热量的食物等饮食习惯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造成疾病的发生。

三、分析讨论解决问题

讨论:

在我们同学中间有没有因生活方式而影响健康的情况呢?

你喜欢吃“洋快餐”吗?

你喜欢吃蔬菜吗?

当餐桌上有肉还有蔬菜,你同常会选择肉类食品还是蔬菜食品?

你喜欢运动吗?

教师继续提出问题:

什么是健康的生活方式,现代社会生活中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

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哪些方面呢?

1.营养是生命的物质基础

2.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4.培养健康,稳定的心理

5.坚持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四、得出结论总结评价

教后反思:

 

第3课小学青春期的“心理”特点

(总第3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知道青春期里的“想入非非”是青少年性生理发育提前,受性激素的刺激而产生的心理变化,即生理变化而引起的心理变化。

⑵、树立心理咨询意识,知道遇到心理问题时能采取多种有效的方式自我调节,减少烦恼。

2、能力目标:

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互动活动(如表演、辩论等)认识“想入非非”不是错,了解自我,培养他们把握尺度的能力。

3、情感目标:

让学生把握与异性交往的情感和行为尺度,使其获得积极、愉悦、健康的成长体验。

教学重点:

认识“想入非非”不是错,培养他们正确把握好尺度的能力。

教学难点:

树立对“性”的正确认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设备;课件;文字卡片若干;心理医生一名;有关个案、资料等。

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导语:

最近我们班出现了不少新现象,细心的班委们把它们收集起来进行了加工,编成了一个小品短剧,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小演员们的精彩表演吧!

(学生表演小品,小品内容大致为:

一位男生球打得特别好,引来一位女生的倾慕;女生过分地打扮自己;同学们之间上课互相传纸条;男生拿着同学恶作剧的纸条到处宣扬有一位女生喜欢他,很得意!

二、明确“想入非非”不是错:

1、从刚才这段表演中你感受到剧中人物的心理都有一个什么共同点呢?

(点题,板书:

想入非非)

2、针对同学之间产生的这种心理现象,你有什么自己的看法呢?

(自由回答,畅所欲言)

3、迅速阅读课文有关段落,看看心理辅导老师是如何说明对这个问题的看法的。

4、自由回答:

从心理辅导老师的这一段话中你了解到了什么?

5、出示课件,师点拨小结:

像同学们这样想与男同学相处、交往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一般来讲,女孩子在11岁左右,男孩子在13岁左右,就会进入人生的第二生长高峰期——青春期。

进入青春期后,身体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女孩子会来月经,乳房也会有所发育;男孩子的肌肉会更加发达,会有遗精现象的出现,这些都是在性激素的作用下产生的,随之而然,性心理也会发生变化,而且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表现得更加突出。

因此,这是完全正常的现象,完全用不着为此而自责和烦恼。

(板书:

不是错)

三、了解解决心理问题的途径:

1、产生这些心理现象之后应该怎么办呢?

翻开书第12课自由读一读课文,看一看书中的这个小女孩是怎样做的?

(指名回答:

咨询心理辅导老师)及时地进行咨询和求助是完全必要的,也是十分明智的。

(板书:

张贴“心理咨询”卡片)

2、我们学校有心理辅导老师吗?

你认为还有哪些人可以做你的心理辅导老师?

(张贴“班主任”、“爸爸妈妈”“亲近的老师”“心理辅导老师”“心理辅导咨询机构”“其他可信赖的亲友”)

3、小结

四、正确认识“性”:

1、一提到性这个问题,同学们都有些不自然,别别扭扭,有些不好意思,这是因为缺乏对性的正确认识,书中的小女孩莎莎也这样,自由读一读课文相关的文字,看看心理辅导老师是怎么说的吧。

2、出示课件(人类、动物繁衍生息的动画),师小结:

性是世界万事万物繁衍生息的纽带,如果没有性,就没有我们人类的生存,也不会有这世间这么多美丽、可爱的生命。

五、如何把握好尺度:

1、同学们这样的想法虽然是正常的,但是不是就可以整天都想呢?

如果这样做了会导致怎样的后果呢?

2、出示课件(因“想入非非”而导致的误入歧途的事例),总结把握尺度很重要。

(板书:

把握尺度)

3、四人小组讨论:

面对这样的心理问题出现后,应该怎么做呢?

4、小组汇报:

用你喜欢的方式演、唱、说、跳等,让同学们猜一猜你的好办法。

5、出示课件,师小结:

这些方法都总结为两类:

注意转移法、情绪调节法、价值权衡法。

(板书:

要记住)

六、延伸、指导:

1、小组自由提问:

在青春期里同学们肯定还有不少的问题在困惑着大家吧?

小组内的同学互相自由提问,并推选一名小组长汇报总结你们的问题。

2、引入心理医生这一角色进入课堂:

⑴、同学们对自己青春期里的一些不明白的心理问题,可以现场请教我们的心理医生,获得咨询和解答。

(学生和医生现场问答:

先为组长提问,后给学生自由提问发挥的空间)

⑵、医生小结。

3、师总结:

同学们,快乐些吧,老师和家长都在期待着你们的笑颜,千万别辜负了这青春绚丽的韶华,一起笑迎花季吧!

教后反思:

 

4、课题:

青春期的营养与体育锻炼

(总第4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什么是起青春期。

2、认识青春期的身体发生的变化及如何正确迎接青春期的到来。

教学重点:

认识青春期的身体发生的变化,正确迎接青春期的到来。

教学难点:

正确迎接青春期的到来。

教具准备:

找一找自己身体的各个部位有没有变化,或开始有了什么变化。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板书课题:

9.迎接青春期的到来

新授

1、讨论:

你们知道什么是青春期吗?

你身体的各个部位发生了什么变化?

2、师针对学生的发言小结

3、课堂总结:

迅速长高。

心肺功能明显增强。

肌肉的发育十分迅速

体重增加。

神经兴奋性加强。

4.为了今后的强健的身体,我们现在该怎么做?

归纳:

(1)养成良好的习惯。

(2)加强营养、合理安排饮食。

(3)不吸烟,不喝酒。

(4)保持正确的坐、立、走姿势。

(5)。

加强体育锻炼。

(6)保护好嗓子,不大声喊叫。

板书:

9.迎接青春期的到来

什么是青春期

青春期身体发育的变化

重视青春期的卫生

反馈检测青春期是:

青春期的身体变化有:

青春期的保健要做到:

教后反思:

课题:

第5课做有责任感的好学生

(总第5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树立完善自我的信心。

全面、客观、发展地认识自己。

2、知道全面、客观、发展地认识自我的重要性。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和独立生活的能力。

4、培养学生不断地提高处理问题、适应社会以及承受挫折等的有关能力。

教学重点:

全面、客观、发展地认识自己。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适应社会以及承受挫折等的有关能力。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歌曲《真心英雄》引入

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超越自我,都希望今天的我是一个全新的自我。

那么就必须正确地认识自我,那么我们该如何认识自我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的一课。

二.讲授新课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小时候的事吗?

爸爸、妈妈时刻保护着你教你走路,抱你上楼梯。

后来你慢慢地长大了,可以自己走路,自己上楼梯,自己过马路上学……你现在再仔细地想一想你自己的事情有多少是自己做的。

老师今天要来测测你。

下面请完成自测题。

(做到的打√,没做到的打×)

1、你经常叠被子,收拾房间吗?

()

2、你经常洗衣服,洗餐具吗?

()

3、你会做简单的饭菜吗?

()

4、你会自己买东西吗?

()

5、遇到情况,你会自己拿主意吗?

()

6、你做作业需要大人陪着检查吗?

()

7、你有整理书包的习惯吗?

()

8、遇到难题,你会自己独立思考吗?

()

9、你有没有表现出为父母着想的行为?

()

10、你平时能做到自己的事自己干吗?

()

大家做得很好,说明你生活自理能力,生存能力太差,脱离大人就什么也不会干,什么也干不成。

遇到困难没有能力去处理,我们不能这样,一定要从小培养自己独立自主、自理、自立的能力。

活动一:

自我新认识

现在让我们用全新的目光重新审视自己,用多彩的词汇给自己绘制全新的画像。

大家可以对比小学阶段的自己和现在的自己在这几个方面有哪些新变化,然后请几名学生把自己的变化讲一讲。

要全面地认识自己,既要认识自己的外在形象,又要认识自己的内在素质。

活动二:

“内在美与外在美”讨论会(讨论什么是真正的美)

名人名言:

人的美不在于外貌、衣服和发式,而在于它本身,在于他的心,要是没有内心的美,我们常常会厌恶他漂亮的外表。

——奥斯特洛夫斯基

全面的认识自己,既要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又要认识自己的缺点。

活动三:

回顾自身经历,发现自己的优缺点。

让学生填写优点表。

(使学生初步理解全面的观点,学会用全面的观点看自己)我们都知道盲人摸象这个小故事,大家谈一谈对这个小故事的理解。

“盲人摸象”强调,我们看问题一定要全面,即我们所说的全面的观点。

否则,我们就不可能对我们要认识的对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即所谓“金无赤足,人无完人”,大家可以解释一下这句话的意思吗?

日新又新我常新,每个人不断进步的基础,只有对自己作出如实全面的判断,才能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不断完善、超越自己。

活动四:

自画像(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到自身的变化和发展)

日新又新我常新,每个人都是变化发展的,自身的优点、缺点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通过不断改正缺点来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