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八单元测评新人教版Word下载.docx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八单元测评新人教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八单元测评新人教版Word下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
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
”“全国性的反攻”开始的主要标志是( )
A.发动辽沈战役
B.发动渡江战役
C.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D.解放南京
4.右图这根小竹竿是中国人民军事博物馆内的一件国家一级文物。
它虽然只有一米多长,却刻下了山东、江苏、安徽3省88个城镇的地名,生动描绘了支前英雄唐和恩(莱阳市西陡山村人)和浩浩荡荡的胶东支前民工支援解放战争的路线图。
下面与材料描述不相符的是( )
A.由材料判断唐和恩支援过淮海战役
B.人民群众为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C.所支援战役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
D.所支援战役解放了东北全境
5.阅读淮海战役人民支援前线数据统计表,据此说明解放战争胜利的重要原因是( )
民 工
543万人
担 架
30多万副
大小车
88万辆
筹 粮
9亿多斤
A.人民解放军的英勇作战
B.人民解放军武器先进
C.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D.人民的积极支持
6.某同学进行解放战争的研究性学习时,制作了一张关于淮海战役的卡片。
其中表述错误的是( )
1948年11月—1949年1月,中原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在以徐州为中心的广大地区,同国民党军队进行了又一次主力决战。
陈毅曾说过,“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淮海战役的胜利,解放了华北全境。
A.作战时间B.作战部队
C.胜利因素D.战役结果
7.下列描述,符合平津战役特点的是( )
A.千里跃进,逐鹿中原
B.攻占锦州,关门打狗
C.分割包围,瓮中捉鳖
D.百万雄师,三路渡江
8.古城南京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特殊“见证者”,它见证了( )
①中华民国的建立 ②五四运动的爆发 ③日军大屠杀 ④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结束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③④
9.19世纪70年代后,由西方传入中国的交通工具有( )
①轿子 ②轮船 ③马车 ④火车
A.①②B.②③
C.①③D.②④
10.右图所示服装最早出现在下列哪一历史事件后( )
A.洋务运动
B.百日维新
C.辛亥革命
D.抗战胜利
11.生活在20世纪20年代初的上海人,不可能经历的是( )
A.发电报问候亲人、与朋友照相
B.在《申报》上阅读时政新闻
C.向上司行跪拜礼、称“老爷”
D.穿西装去电影院看电影
12.京师同文馆是中国最早的新式学校之一,创办该学堂的派别为( )
A.革命派
B.维新派
C.顽固派
D.洋务派
13.英国的文官考试制度,当时许多人称之为中国制度。
1853年6月23日英国议会的辩论记录中载:
“……已采取了一种本国所未有的制度,但据说这种制度已风行于中国,因此我们或可以称之为中国制度。
”中国废除“这种制度”是在( )
A.1904年B.1905年
C.1912年D.1915年
14.《狂人日记》的作者是( )
A.徐悲鸿B.冼星海
C.鲁迅D.郭沫若
15.1909年,《大公报》载文宣传一种时髦的文化娱乐方式:
“第一是开眼界,可以当作游历,看看欧美的风土人情,真如同身历其境,亲眼见的一样。
”该文化娱乐方式是( )
A.听京剧B.看电影
C.赏花灯D.看皮影戏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第16题19分,第17题19分,第18题17分,共55分)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解放战争开始时国共力量对比
国 民 党
中国共产党
拥有军队
430万人
127万人
武器装备
接收100万日军的装备,取得美国大量武器
基本上是步枪
拥有人口
3亿多
1亿多
拥有地区
大中城市,绝大部分铁路交通线
中小城市、乡村、偏远地区
材料二
材料三 电视剧《解放》深刻地反映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全面而又形象地告诉观众:
是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是历史选择了新中国。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解放战争初期国共两党的力量对比表现出怎样的态势。
这种态势决定当时双方各处于怎样的战略地位?
(4分)
(2)材料二中图片反映了解放战争时期哪一重大事件?
为什么说它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6分)
(3)材料三中“是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是历史选择了新中国”,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4)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请你说说电视剧《解放》具有怎样的现实意义。
(3分)
17.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一场气壮山河的斗争,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史诗。
材料一 刚刚成立了六年的中国共产党经受住了这种考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并没有被吓倒,被征服,被杀绝……他们又继续战斗了。
”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材料一“他们又继续战斗了”其中的第一次“战斗”是指哪件事情?
简述该事件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地位。
材料二 卢沟桥事变的第二天,中国共产党中央通电全国,疾呼:
“平津危急!
华北危急!
中华民族危急!
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王桧林《中国现代史》
(2)材料二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哪一主张?
这一主张促成的结果是什么?
材料三 (解放战争期间)刘伯承这样说:
“敌人是‘哑铃战略’,把两个铁锤放在山东和陕北,我们要砍断这个‘把’”……“一年来敌我悬殊的情况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我们大胆地把敌人甩在后面,长驱直入地跃进到敌人的深远后方去。
(3)材料三“跃进到敌人的深远后方去”是指哪一事件?
简述其战略意义。
(7分)
1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荣氏兄弟筹办保兴面粉厂……手续很快办妥。
准备动工之时,荣氏兄弟收到县衙通知,责令工厂迁址。
原来,无锡士绅联名具告保兴面粉厂“擅将公田民地围入界内”,而且在古城边竖立烟囱,必将“破坏风水,有伤文风”。
直到两江总督刘坤一第八次批文,工厂才得以修建完工。
材料二 1912年,荣氏兄弟合资在上海创办福新面粉厂。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荣氏兄弟获得厚利,把面粉厂扩大到六家,到1922年,荣氏家族拥有面粉厂12家,纱厂4家,荣氏兄弟成为当时中国有名的民族资本家。
材料三 1922年,西方列强卷土重来。
申新各厂两年中就亏损百余万元,福新厂也从盈余转为亏损。
1937年日本法西斯大举进犯中国,各地荣氏工厂横遭浩劫,有的化为一片焦土。
抗战胜利后,奄奄一息的荣氏集团劫后余生,但中国卷入全面内战之中,再加上美国产品的大量涌入以及通货膨胀,荣氏企业终难恢复战前的辉煌。
(1)根据材料一、材料三,概括荣氏企业创立、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障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14—1922年荣氏企业迅速发展的原因。
(3)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回答,你能得到哪些认识?
(5分)
答案:
一、选择题
1.B 由“我们的目标是四个字‘和平民主’……他愿意谈,我就谈……我是延安来的客人”可知是指重庆谈判。
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1945年8月,毛泽东前往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
2.B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要在中国建立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独裁政权,要把中国人民引向黑暗的深渊,所以解放战争初期毛泽东说“必须打败蒋介石”,因为不打败蒋介石,中国人民所渴望的和平民主就不能实现,只有打败了蒋介石,中国共产党努力争取的光明前途才能实现。
3.C 依据材料信息“全国性的反攻”,结合时间“第二年作战”,可知是指1947年解放军的战略反攻。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使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开始转向战略反攻。
4.D “山东、江苏、安徽3省”交界处,处于淮海一带,据此可知发生的战役是淮海战役,故A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小竹竿描绘了胶东支前民工支援解放战争的路线图,说明人民群众为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B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淮海战役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C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解放东北全境的是辽沈战役,D项错误,符合题意。
5.D 解答本题需注意题目的要求是根据“统计表”回答原因。
统计表反映了人民群众对解放战争的巨大支持。
6.D 解放华北全境是平津战役的结果,所以D项符合题意。
7.C 了解各战役的作战经过,特别是战略方针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联系教材内容可知,A项是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特点;
B项是辽沈战役的战略特点;
C项是平津战役的作战特点;
D项是渡江战役的作战特点。
8.C 五四运动在北京爆发。
古城南京既是中华民国成立的见证者,又是日军南京大屠杀的见证者,更是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结束的见证者。
9.D 轿子和马车是我国的传统交通工具。
19世纪70年代以后,轮船和火车相继传入中国。
10.C 中山装是辛亥革命后,由孙中山倡导推行的新式服装。
11.C 解答本题需抓住题干关键信息“生活在20世纪20年代初的上海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颁布了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等法令,故C项在20世纪20年代初的上海不可能存在。
A、B、D三项都与当时的社会状况相符。
故选C项。
12.D 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先后兴办了同文馆、福州船政学堂等一批新式学校。
13.B 根据题干材料可以判断“这种制度”指的是科举制度。
清末,张之洞奏请停止科举考试,普遍兴办学校。
清政府迫于形势,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建立起包括初等、中等、高等三个学程的新式教育体制,并于1905年宣布废除沿用了约1300年的科举制度。
14.C 《狂人日记》的作者是鲁迅,该作品借“狂人”之口,无情批判吃人的封建礼教,成为一篇讨伐封建主义的檄文。
15.B
二、非选择题
16.参考答案
(1)国民党处于优势,中国共产党处于劣势。
国民党处于战略进攻地位,中国共产党处于战略防御地位。
(2)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这一事件使中国共产党在战略上由防御转入进攻,战场也由解放区转到了国统区,继此事件之后,其他各战场的人民解放军也转入了进攻。
(3)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解放战争是一场顺应历史发展趋势和民意的战争,得到了广大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人民解放战争推翻了国民党蒋介石的黑暗统治,建立了新中国;
中国人民从此真正成为了国家的主人。
(4)历史和现实都不容置疑地证明了: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利益的代表者,是中华民族复兴事业的领导者。
(言之成理即可)
17.参考答案
(1)南昌起义。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诞生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支军队。
(2)全民族抗战。
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
(3)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标志着人民解放军开始转入战略进攻。
18.参考答案
(1)封建势力;
帝国主义侵略;
战争破坏。
(2)群众性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的推动;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列强减少对华商品和资本的输出;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的一系列奖励实业的法令的推动。
(3)国家独立、民族解放是经济发展的前提;
社会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