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控制理论基础实验报告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594677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725.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控制理论基础实验报告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现代控制理论基础实验报告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现代控制理论基础实验报告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现代控制理论基础实验报告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现代控制理论基础实验报告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现代控制理论基础实验报告Word下载.docx

《现代控制理论基础实验报告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控制理论基础实验报告Word下载.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现代控制理论基础实验报告Word下载.docx

CR1R2

R3R4

11-(C

R4

[01]

由系统能控能观性判据得

rank[bAb]=2

c

rank

cA

故系统既能控又能观。

1.2当冃%

时,式(10-1)变为

R2R4

1(和2

L(R1R2

R3R4

R3

R4)

七)

(10-3)

Il

1]

y=uc=[0

(10-4)

crankcA

故系统既不能控又不能观,若把式

Il-

rank[bAb]=1<

2

1<

1Uc

R3R4\;

)iLR3R4

1、

)Uc

(10-3)展开则有

U

L

(10-5)

(10-6)

这是两个独立的方程。

第二个方程中的

关系,故电路的状态为不能控。

同时输出

uc既不受输入u

Uc中不含有iL的信息,因此对Uc的检测不能确定iL,即

的控制,也与状态变量Il没有任何耦合

系统不能观。

图10-1系统能控性与能观性实验电路图

4、实验结论:

以表格形式记录测得的各项实验数据,并据此分析系统的能控性与能观性。

R3阻值

输入电压

Uab

Ucd

1K

1V

0.90

0.18

2V

1.68

0.35

2K

0.91

0.25

1.65

0.48

3K

0.27

1.66

0.53

系统能控且能观。

实验二控制系统极点的任意配置

1实验目的:

1.掌握用全状态反馈的设计方法实现控制系统极点的任意配置;

2.用电路模拟的方法,研究参数的变化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2实验内容:

1.用全状态反馈实现二阶系统极点的任意配置,并用电路模拟的方法予予以实现;

2.用全状态反馈实现三阶系统极点的任意配置,并通过电路模拟的方法予以实现。

3实验原理:

由于控制系统的动态性能主要取决于它的闭环极点在S平面上的位置,因而人们常把对系统动

态性能的要求转化为一组希望的闭环极点。

一个单输入单输出的N阶系统,如果仅靠系统的输出量

进行反馈,显然不能使系统的n个极点位于所希望的位置。

基于一个N阶系统有N个状态变量,

如果把它们作为系统的反馈信号,则在满足一定的条件下就能实现对系统极点任意配置,这个条件就是系统能控。

理论证明,通过状态反馈的系统,其动态性能一定会优于只有输出反馈的系统。

设系统受控系统的动态方程为

xAxbu

ycx

图11-1为其状态变量图。

图11-1状态变量图

令urKx,其中K[k1k2…kn],r为系统的给定量,x为n1系统状态变量,u为11控制量。

则引入状态反馈后系统的状态方程变为

x(AbK)xbu

相应的特征多项式为

det[SI(AbK)],调节状态反馈阵K的元素k?

...心],就能实现闭环系统极点的任意配置。

图11-2为引入状态反馈后系统的方框图。

图11-2弓I入状态变量后系统的方框图

1.典型二阶系统全状态反馈的极点配置

二阶系统方框图如11-3所示。

T

X;

XiCiS

“阿卜1

0.1S

图11-3二阶系统的方框图

1.1由图得

X1

1.2系统能控性

10

X

希望的闭环特征多项式为

1.4确定状态反馈系数K1和K2

11-4所示。

引入状态反馈后系统的方框图如图

图11-4引入状态反馈后的二阶系统方框图

其特征方程式为

S10

⑻(AbK)22K1S22&

S(22K2)S20K120(11-2)

由式(11-1)、(11-2)解得

K14,K26.1

根据以上计算可知,二阶系统在引入状态反馈前后的理论曲线如图11-5的a)、b)所示。

图11-5引入状态反馈前后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

2.典型三阶系统全状态反馈的极点配置2.1系统的方框图

三阶系统方框图如11-6所示。

图11-6三阶系统的方框图2.2状态方程

由图得:

X1X2CyX1100X

X22X22X3

X35X15X35R

其动态方程为:

X0

X+

0R

5

2.3能控性

由动态方程可得:

Rank[bAb丿

A2b]=Rank

70=3

25

125

所以系统能控,其极点能任意配置。

设一组理想的极点为:

P1=-10,P2,3=-2±

j2

则由它们组成希望的特征多项式为

32

(11-3)

(S10)(S2j2)(s2j2)S14S48S80

2.4确定状态反馈矩阵K

引入状态反馈后的三阶系统方框图如11-7所示。

图11-7引入状态反馈后的三阶系统方框图

由图11-7可得det[SI-(A-Bk)]=S(S+2)(S+5+5K3)+2(S+5K"

+10SK2

S3(75K3)S2(1010K210K3)S1010K1(11-4)由式(11-3)、(11-4)得

7+5K3=14K3=1.4

10+10K1=80

图11-7对应的模拟电路图如图11-12所示。

图中电阻Rx1、Rx2、Rx3按下列关系式确定。

a)引入状态反馈前b)引入状态反馈后

图11-8引入状态反馈前后三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

4实验结论:

1根据状态空间表达式,分别画出二阶和三阶系统引入状态反馈后的模拟结构图。

2画出实验所得曲线图。

包括二阶和三阶系统反馈前及反馈后的响应曲线。

1阶系统模拟结构图

三阶系统模拟结构图

典型

引入状态反馈前

匹巨1:

■■

i**?

■:

■妙;

引入状态反馈后

K问:

d.CXI5

皿:

:

5.22v

V

«

K3:

1V

1E1;

Kff.fiJ■^£

4!

円1和

acd

£

SiEl:

a20

lia;

JJ?

眄厂

ni^±

■iEi:

也ilf:

ililtc;

9i!

H:

典型三阶系统

"

Lfj:

■豐朗:

时和

»

>

ai;

慈4£

肿耳;

roii

实验三具有内部模型的状态反馈控制系统

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了解内模控制的原理;

2、掌握具有内部模型的状态反馈设计的方法。

实验内容:

1、不引入内部模型,按要求设计系统的模拟电路,并由实验求取其阶跃响应和稳态输出;

2、设计该系统引入内部模型后系统的模拟电路,并由实验观测其阶跃响应和稳态输出。

实验原理:

系统极点任意配置(状态反馈),仅从系统获得满意的动态性能考虑,即系统具有一组希望的

闭环极点,但不能实现系统无误差。

为此,本实验在上一实验的基础上,增加了系统内部模型控制。

R(s)的模型,这样,系统

经典控制理论告诉我们,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中,若含有某控制信号的极点,则该系统对此输入信号就无稳态误差产生。

据此,在具有状态反馈系统的前向通道中引入既具有理想的动态性能,又有对该系统无稳态误差产生。

1.内模控制实验原理设受控系统的动态方程为

xAxbuyex

令参考输入为阶跃信号r,则有:

r0令系统的输出与输入间的跟踪误差为

r,则有:

eyrexx,u为两个中间变量,则得

buAzb

(12-2)写成矩阵形式:

(12-3)

则可求得如下形式的状态反馈K?

z(K2=[k2k3])

这不仅使系统稳定,而且实现稳态误差为零。

对式(12-4)积分得

uk1e(t)dtk2x(t))

引入参考输入的内部模型后系统的方框图如下图所示:

图12-1具有内部模型系统的方框图

2•系统的极点配置

已知给定电路的动态方程为

01

u,y10X

41

(12-5)

或写成

XiX2

x24x1x2u

由于Rank[bAb]=2,故系统能控。

系统的方框图如图12-2所示。

由动态方程可得

令状态反馈阵K[k1k2],urKx,式中r为系统的给定量。

则引入状态反馈后的状态方程为

x(AbK)xbr

0.5。

(S)SI(AbK)S

4k1

S1

k2

S2(1

◎S4k1

(12-6)

设闭环系统的希望极点为S"

1

1j

(S1j1)(s1j1)S2

2S

(12-7)

对比式(12-6)和式(12-7)得

k12k21

S

此时T(S)C[SI(AbK)]1b

S2

12S2

2S2

由于222,故

0.707此时超调量约为4.3%,ess

引入状态反馈后系统的方框图如12-3所示。

图12-3引入状态反馈后的二阶系统方框图

3.内模控制器的设计

为使校正后的系统不仅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而且要以零稳态误差跟踪输入,因此需在状态反

馈的基础上引入内模控制。

根据式

(12-3)和(12-5)得

10

e

z

设闭环系统的希望极点为

S1,21

j,S3

10,则得希望的闭环特征方程式为:

*(S)(S1j)(S

1j)(S

10)

S312S

22S20(12-8)

引入状态反馈后系统的特征多项式为

s

det[S1(AbK)]

det0s

k14

k2s

1k3

S3

(1k3)S2

(4

k2)Sk1

(12-9)

对比⑸、⑹式得

k120,k

(218,k3

11

图12-5内模控制引入前后的阶跃响应曲线

4实验结论:

根据实验结果,画出引入极点配置前、弓I入极点配置后、弓I入内模控制后的系统响应曲线。

极点配置前

系统引入极点配置

加内模控制后

Djltri:

■BIBS;

■ifl"

■BiS4:

谡h蘇

5实验思考

试从理论上分析引入内部模型后系统的稳态误差为零的原因。

答:

引入内部模块后,增加了前向通道和反馈通道,导致系统的稳态误差为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