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鹿奶粉事件”看企业的社会责任.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25885 上传时间:2022-10-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三鹿奶粉事件”看企业的社会责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从“三鹿奶粉事件”看企业的社会责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从“三鹿奶粉事件”看企业的社会责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从“三鹿奶粉事件”看企业的社会责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从“三鹿奶粉事件”看企业的社会责任.doc

《从“三鹿奶粉事件”看企业的社会责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三鹿奶粉事件”看企业的社会责任.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从“三鹿奶粉事件”看企业的社会责任.doc

[摘要]企业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但往往也是直接和间接浪费资源、损害环境的责任单位。

企业总体水平决定国家经济水平,企业的总体效率决定国家竞争力,企业的社会公德和责任意识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关键意义。

本文从“三鹿奶粉事件”中的企业社会责任缺失出发,结合目前我国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了多方位推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主要措施,为创建和谐社会提供一些参考。

  (中经评论·北京)一、目前我国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中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较为淡薄

  

  我国企业在建立社会责任体制方面不够健全,有些企业一提到企业社会责任感觉非常陌生,根本不知其内容是什么。

在企业内部组织制度建设上明显不足,缺乏管理。

由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发展中心对全国1500家企业进行的调查表明,8%的受访企业没有社会责任部,8%没有可持续发展部,16%没有环境管理部,37%没有公共关系部。

数据表明,我国大部分企业还没有设置专门的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机构,也就是还没有把企业社会责任作为企业专门的一项工作对待。

相当一部分企业对社会责任的理解和履行也没有充分考虑到公众的需求,也就无法实现履行社会责任的真正目的。

  

  

(二)法律规范与社会监督尚不完善

  

  转型时期的中国市场体系尚不健全,市场进入、竞争和市场交易秩序也不规范。

在这种情况下,公众监督、行业协会以及整个市场机制的作用是有限的。

特别是由于信息披露手段的缺乏,很多情况下,企业的不良社会责任表现并不直接影响其运营绩效,因此会产生不负责任的机会主义行为,以节省成本、获取利益。

  

  (三)地方政府对企业社会责任监督滞后

  

  根据调查,很多地方政府官员对企业社会责任问题了解甚少,或者根本没有概念,对其利害没有清醒的认识,对企业里存在的很多情况也不了解。

管理部门只注重企业的利润和税收,而对企业守法行为的监督力度不够,即使有些地方政府了解情况,也并没有从整体上积极推进。

地方政府从发展地方经济的利益出发,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以致一些恶性事件出现了才去治理。

不仅给外界造成负面影响削弱了我国产品在国内、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更重要的是体现了政府在对企业实行社会责任监督上存在着问题。

  

  (四)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缺乏诚信的经营理念

  

  一些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没有树立正确的生产经营意识,没有正确的经营理念。

而这方面涉及更多的是企业失信、欺诈行为危害社会,极大地增加了经济生活中的交易成本,败坏了商业风气和市场环境,影响到企业甚至一国的经济发展。

这次“三鹿奶粉事件”中,企业的公共关系部门发现质量问题时却想方设法掩盖,把“公关”当作“搞定”政府部门、“摆平”媒体,进而欺骗消费者的工具。

  

  二、推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主要措施

  

  

(一)建立健全法规规章体系,强制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将社会责任管理纳入法律法规管理的框架内,通过建立健全法规规章体系来督导甚或强制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履行社会责任毕竟要支付现实成本,并不是所有企业都能够从战略高度出发,心甘情愿地去履行社会责任,特别是在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初级阶段。

基于道德规范或理想信念而缘起的企业社会责任可以不带有强制性,但基于法律规范而缘起的社会责任则必须带有强制性,企业必须履行。

这就需要国家立法机关和政府部门通过将既符合国际通行做法又符合我国国情的企业必须履行的社会责任,如纳税责任、环保责任、资源节约责任、安全生产责任、拒绝商业贿赂责任等,以法规规章形式固定下来,形成具有刚性约束力的企业行为规范和行动准则。

同时,要做到奖罚分明,可根据企业特点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对不同规模的企业提出不同的衡量指标,鼓励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要考核企业社会责任的投入和成果并颁发相应的证书,利于承担较多社会责任的企业得到社会认可,增强竞争力。

  

  

(二)加强地方政府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监管力度

  

  在我国,政府在推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地方政府应积极发挥政府部门的职能作用,以政策去引导和规范企业负责任的行为,同时通过逐步建立市场激励和社会监督与服务机制来积极推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认真贯彻和落实相关法规,加强政府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监管力度。

加大执法力度,提高企业遵守法律法规的自觉性和诚信意识。

同时借鉴欧美先进国家的实践经验,制订相应的考核监督指标,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技术法规和标准体系。

地方政府要把推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作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完善企业外部约束机制,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手段;作为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惠及地方人民的有效途径。

  

  (三)企业应从战略发展规划和企业文化上强化社会责任

  

  企业的战略对企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在企业的战略发展规划中要体现承担社会责任的内容,承担社会责任应该作为企业发展的一项方针,进行规划。

一是要进行相关制度创新,将社会责任管理制度融入企业管理制度体系中,从制度上保证社会责任管理目标的顺利实现,即确保社会责任管理的有效性;二是要健全组织结构,可以设立社会责任战略发展部或社会责任管理部之类的机构,统领企业社会责任建设与管理职能,把社会责任管理贯彻到企业内部管理的各个层次、各个方面、各个环节。

承担社会责任,构建和谐企业,在企业的发展中,应该形成一种文化。

通过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把社会责任的理念灌输给各个部门以及广大员工,就能为企业管理行为和员工行为提供基本的准则,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管理理念和价值标准。

  

  (四)企业要注重守法诚信经营,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诚实守信是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道德观念,也是一个地区、一个企业、一个经营者最可宝贵的无形资产。

要建立企业核心价值观,树立企业与社会共赢的理念。

在培育企业社会责任精神方面,要培育企业社会责任素养,特别是企业领导者要有社会责任理想与抱负;要将社会责任精神融入经营管理的每个方面、每个环节,使企业社会责任精神成为无处不在的核心价值观念。

具体要做到:

一要把保证质量和满足顾客要求放在第一位,坚持“质量第一、信誉第一”的服务宗旨,以质量和服务为依托,狠抓全面质量管理,建立一套规范化、科学化和制度化的质量管理体系,以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

二要建立相应的营销服务系统,及时对客户的需求作出反应,实现以客户满意为理念的售前、售中、售后全方位服务体系。

三要根据市场需求加大技术创新、技术改造力度,完善质量安全保证体系,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

四要积极更新经营理念,推动企业诚信建设,加强员工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全员信用观念,使诚信变成员工自觉行为,贯穿于企业整个生产经营过程中,为公司的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

  同时,政府应通过建立问责机制来促使企业诚信经营。

要加大企业不履行社会责任的经济社会成本和民事刑事成本,防止出现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反而输给不履行社会责任企业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要不断表彰、激励和支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认真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要有效打击从事制假售假、侵犯知识产权、逃废债务、不正当竞争、商业贿赂、商业欺诈等恶行的企业。

由此,规制企业逐步进入严格履行强制性社会责任的轨道。

  

  (五)企业要注重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建设生态经济

  

  企业在开展生产经营和实施建设项目时,充分评估能源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

做环境友好企业,环保管理出效益。

企业要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价值观,承担对人类生态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

努力做到节约和合理利用资源,大力发展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以及余热、余压的综合处理和循环利用。

督促企业依法做好污染减排工作,自觉做到达标排放。

鼓励企业在生产中应采用循环工艺,开发绿色产品,加大科技含量高节能型设施的投入,向社会和消费者提供质量好,环保型产品和服务,赢得消费者和所在社区、政府对企业的认可和支持,其无形资产是无价的,收益大于成本投入,这也是企业的生命线。

  

  (六)热心公益慈善事业,树立企业良好形象

  

  加强社会责任,改善企业外部关系,与政府、社会形成良性互动,是企业可持续发展必要条件。

公平正义是社会责任建设的基本内容,诚信友爱是企业自觉履行社会责任最基本的实现手段。

企业的捐赠和对政府、社区工程的支持能直观地有助于树立企业良好的公众形象,提升企业无形资产,会得到政府更多支持,媒体的正面评价。

企业搞好社区服务,热心慈善事业,参与爱心活动,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吸纳下岗失业、农村失地以及残障等人员就业;开展与欠发达地区、偏远落后乡村的帮扶活动;力所能及地帮助公益设施建设,建立各种形式的慈善冠名基金,扶贫济困,回馈社会。

这些都能充分调动包括企业利益相关者在内的各社会成员积极陸共同建设安定有序和谐社会。

  

  (七)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等组织的作用

  

  强化行业自律约束,发挥行业协会、商会等组织在推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方面的作用,行业协会、商会要加强对企业的服务和引导,采取制定行业内会员企业的社会责任公约、发布倡议书等形式,加强行业自律。

积极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引导企业经营管理者和员工提高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重要意义的认识,树立“履行社会责任光荣,推卸社会责任可耻”的价值观,自觉履行好应尽的社会责任。

因此,从行业组织的角度而言,它只要通过一定的措施和机制来促使会员企业在相关方面达成自律约束,就等于对企业社会责任建设作出了贡献。

  

  (八)营造有利于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氛围

  

  加强舆论宣传,引导企业确立“企业公民”和“企业社会责任和经济责任一致性”两种意识。

有关部门要加强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舆论引导,充分发挥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的作用,宣传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意义和先进典型,刊登、播放相关公益广告。

鼓励企业、社区、社会团体开展企业社会责任宣传教育,增强公众的参与意识,形成有利于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氛围。

如对百姓非常关注的食品安全方面问题的揭露,使得许多漠视消费者权益、危害消费者身体健康的无责任感企业名誉扫地。

同样,社会公众通过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监督。

好的企业通过承担社会责任,建立高度的社会公众信任感,吸引更多的消费群体以及外部投资者,并为投资者实现价值增值;相反社会责任差的企业受到社会公众冷遇,在市场竞争中失去自身价值。

(北方经济,钟劲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财务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