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判断题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586047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1.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心理学判断题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教育心理学判断题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教育心理学判断题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教育心理学判断题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教育心理学判断题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心理学判断题文档格式.docx

《教育心理学判断题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心理学判断题文档格式.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心理学判断题文档格式.docx

四、1.两个命题通过表示关系的箭头联系起来。

2.也可以把图式看成是概念,因为它们都是反映事物的共同属性。

3.奥苏伯尔所说的三类知识的学习(即符号表征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与加涅的三类学习(即符号学习、事实学习与有组织的知识学习)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

4.下位学习不能用形式逻辑来解释。

5.在下位学习中,新旧观念相互作用的结果不会导致原有认知结构的实质性变化。

6.在上位学习中,新旧观念相互作用的结果总是导致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概念发生实质性变化。

7.同化论的核心是相互作用论,符合认知发展的辩证运动规律。

8.精加工需要在要记忆的材料中增加信息。

9.组织策略不需要在记忆的材料中增加信息。

1.错误。

2.错误。

3.错误。

4.错误。

5.错误。

6.正确。

7.正确。

8.正确。

9.正确。

五、1.在信息加工心理学中,程序性知识包括动作技能。

2.可以认为,定义性概念学习是命题学习的一种形式。

3.在心理学中,传统上被称为技能的东西,在现代信息加工心理学中被称为程序性知识(proceduralknowledge)。

4.加涅的高级规则学习与解决问题不是同质概念。

—A公式可以用行为主义的S—R公式来解释。

6.产生式系统中模式识别能力可以用加涅的辨别和概念来解释。

7.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也称弱方法。

8.心理学认为,策略学习的最适当方法是开设专门的策略训练课,进行系统的策略训练。

9.学生学习的一切知识都应转化为程序性知识。

10.在陈述性知识、基本技能和策略性知识学习中,都应注意概念和用概念构成的规律的教学。

-1-

11.根据概念的定义,泰山、月球等都是概念。

12.在概念教学后,如果学生能精确陈述概念的科学定义,说明学生已经掌握了所教的概念。

13.根据学生学习是被动的还是主动的,可以区分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

14.概念和规则都有变式例子,都可设计变式练习。

15.一般来说,例—规法优于规—例法教学,所以课堂上应尽量避免规—例法教学。

六、1.广义地说,桑代克的迷箱实验中的猫学会了逃出迷箱,则猫解决了问题。

2.学生学习了某种类型的解题规则,然后将学到的规则应用于新的情境,这种学习就是解决问题学习。

3.在加涅的八类学习中,解决问题是该分类系统的最高学习形式。

4.试误式解决问题是动物解决问题的特征;

顿悟式解决问题是人类解决问题的特征。

5.专家解决问题时由于善于应用一般解题策略,所以他们比新手解决问题快而且不易出错。

6.新手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用于问题表征的时间一般多于专家。

7.对同一个问题若两个学生都有相同的背景知识和智商水平,则我们可以推论,他们两人会以相同的速度解决这一问题。

8.阅读和写作过程都可看作解决问题的过程。

所以,阅读和写作能力可以用广义的知识的掌握来解释。

七、1.按加涅的看法,动作技能和智慧技能是两类不同的习得的能力,区分这两类能力的主要依据是作业中是否包含复杂

的认知成分。

2.像踢足球这样的体育活动,既需要连续的运动技能,也需要不连续的运动技能。

3.心理学家假定,通过练习,人脑可以贮存完成复杂技能的程序并向肌肉发出一系列执行动作的指令,这一假设可以解释熟练操作的自动化。

4.在乒乓球比赛中,运动员在发球的同时发出跺脚声,其作用是增加发球的力量。

5.对运动技能的解释,习惯论优于认知论。

6.任何运动技能的学习,一般都要经历动作认知、动作联系和动作自动化三个阶段。

7.初入学儿童在习字时运用书空形式帮助记忆字形,这是一种很好的心理练习形式。

8.现代认知心理学家把动作技能看成是一种类型的程序性知识。

9.心理学家认为,动作技能学习过程实质上是一系列刺激反应连锁形成过程。

10.研究表明,知识学习反应快的人,运动动作反应也快。

11.同智力测验一样,动作技能倾向测验所测得的能力差异主要反映先天因素与影响。

12.研究表明,在动作技能学习的早期,自己发现的操作方法一般优于接受指导的方法。

2.正确。

3.正确。

7.错误。

八、1.一个人的态度很容易从他的行为中推测出来。

2.每种态度都有清晰的认知成分。

3.要改变一个人的态度的充分而必要的条件是促使他陷入认知失调。

4.每个人的品德特质在任何场合下都是一致的。

5.仅仅对别人有利的行为还不属于道德的行为。

6.在某一年龄阶段,儿童的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仅仅处于科尔伯格理论中所描绘的某一发展阶段上。

7.个人品德的形成是他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下道德规范不断内化的过程。

8.道德教育中的价值辨析理论来自皮亚杰和科尔伯格的道德判断研究。

9.认知失调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改变可以导致人的态度改变。

10.皮亚杰和科尔伯格两人在道德判断研究上的主要差异在于前者提出的发展年龄阶段先于后者的阶段。

认知失调仅是态度改变的必要条件。

5.正确。

6.错误。

8.错误。

9.错误。

10.错误。

九、1.从测量的观点看,必须测得学习者的作业变化,才能推测有学习或迁移产生。

不过学习由直接练习产生的变化,而迁

移则是未经直接练习由别种学习间接引起的变化。

2.记忆中的前摄抑制与倒摄抑制不是学习中的迁移现象。

3.原有知识和技能在新情境中的应用与学习的迁移是同质的现象。

4.一切有意义学习中都包含知识的迁移,在机械学习中没有迁移。

5.根据形式训练说,电话接线员经过长期训练,记忆数字的能力会大大提高,但不能保证他们记忆外语词汇的能力也会相应提高。

6.桑代克是第一个用实验证据批判形式训练说的心理学家。

7.贾德的实验表明,虽然先后两个学习项目之间有共同的刺激与反应成分,但迁移不能自动发生。

8.一切有意义的学习都受原有认知结构的影响。

因此,在有意义学习中总有迁移现象存在。

9.贾德的水下击靶实验中的智力技能表现在学生有很高的目测能力。

10.在语文课上,学生学习一篇新课文前,教师介绍课文的作者生平和写作时代背景,实际上,这样的介绍材料便是奥苏伯尔所说的“组织者”。

11.心理学新近的研究表明,影响策略迁移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对策略应用效果的反省认知。

12.产生式迁移理论与桑代克的共同元素说都可以解释技能的自动迁移,这两个理论没有实际区别。

“举一反三”看成侧向迁移。

14.哈洛的学习定势实验,说明学习中的“试误”现象可以转化“顿悟”现象。

15.练习的相对同一和变化,既考虑了学习定势的积极作用,也避免了其消极作用。

1.正确。

11.正确。

12.错误。

13.正确。

14.正确。

15.正确。

十、1.学习的认知发展准备不同于教材知识准备,前者是学习与成熟的结果,后者主要是学校教学的结果。

2.小学生和中学生都要学习平面几何中的许多相同概念,但学习的要求和教学的方式显著不同,这是由儿童的IQ显著不同决定的。

3.是否具可逆性是具体运算思维同形式运算思维的根本区别。

4.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并非所有的初中学生都达到了形式运算阶段。

5.根据凯斯的观点,工作记忆能力的发展主要是由于短时贮存空间的扩大。

6.心理学研究表明:

学生在数学学科中处于形式运算水平,在人文学科中同样会处于相同水平。

7.学生的学习风格会影响学习的质和量。

8.学生偶然表现出来的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也属于学习风格的范畴。

9.凡是反应速度快的学生都是属于冲动型学习者。

10.学生在学习中因控制点性质不同,他们对自己成败的归因也不同。

11.对能力一般的儿童而言,高焦虑能促进他们的学习。

12.发展智力与掌握知识、技能是两回事,不能混为一谈。

13.留级和跳级都能缩小班级的能力差距,但留级的效果往往不好。

14.现代认知心理学表明,学校发展智力的最佳途径是单独开设某些有助于思维品质训练的课程。

“教学应走在发展前面”的含义是提前讲授下一阶段才能掌握的内容。

16.具有场独立性认知风格的学生喜欢结构严密的教学方式。

4.正确。

10.正确。

11.错误。

14.错误。

15.错误。

16.错误。

十一、1.动机是学习的先决条件,因此,没有动机学习便不能发生。

2.按照马斯洛的动机作用观点,教师在自尊水平低的学生中灌输为学习本身的满足而去学的做法是不可能成功的。

3.维纳认为,人们对自己行为结果得分归因包括努力、能力、控制、运气四方面。

4.根据学习者的目的是指向学习活动本身还是指向学习活动之外的事件,可以将它们区分为内在学习动机和外在学习动机。

十二、1.人们之所以会遵从,是因为他们采纳了从他人那里得到的信息,他们信任别人,害怕偏离。

2.对同辈文化的遵从会使青年一代拒绝接受成人社会的价值观念,从而促成两代人之间的代沟。

十四、1、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中认知领域的各级目标是行为目标的范例。

错误。

-3-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论

一、单项选择题

1.学习的主体因素是(A)A.学生B.教师C教学内容D.教学方法

2.在学校教育中起关键作用的是(B)A.学生B.教师C.教学内容D.教学方法

3.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是(C)A.教学媒体B.教师C.教学内容D.教学方法

4,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D)A.学生B.教师C.教学过程D.学习过程

5.教学心理学初创时期大致在(A)A.20世纪20年代以前B.20世纪~50年代C.20世纪60~70年代D.20世纪80年代以后

6.教育心理学形成于(A)年A.1903年B.1913年C.1924年D.1879年

7.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诞生于(A)年A.1879年B.1903年C.1913年D.1924年

8.心理学的缔造者是(B)A.桑代克B.冯特C.斯金纳D.布鲁纳

9.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B)A.冯特R桑代克C.苛勒D.华生

10.1868年,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B)一书,认为在生理学、心理学和逻辑学这三个教育学基础中,心理学应放在首位,他因此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A.《大教学论》B.《人是教育的对象》C.《教育心理学》D.《教育心理学大纲》

11.世界上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书是1877年(B)出版的《教育心理学》A.乌申斯基B.卡普切列夫C.列昂节夫D.鲁宾斯坦1877年,俄国教育家和心理学家卡普杰列夫发表《教育心理学》,这是最早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书1917年十月革命后,尝试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发展教育心理学20世纪30年代以后,理论探索为主,贡献较大的是维果茨基、布隆斯基和鲁宾斯坦20世纪40年代到50年代末,苏联教育心理学重视结合教学与教育实际进行研究,广泛采用自然实验法,综合性研究的科学性提高这一时期存在的问题是:

(1)忽视理论研究;

(2)对西方心理学持全盘否定;

(3)创造性应用马列主义理论不够,机械照搬60年代以来,苏联教育心理学出现了一些重大的变化:

(1)理论思想活跃;

对学习问题的理论探讨加强了,在智力活动和教学方面出现了加里培林的“智力活动按阶段形成的理论”和达维多夫的“教学中的概括类型”理论;

(2)加强了同学校教育工作的联系其中比较著名的是赞可夫的改革传统的小学教学体制的实验教学研究,提出了三条教学论的“新原则”,即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以主导作用(3)对西方教育心理学的态度明显变化,吸取了心理测验等方面的新成果苏联的教育心理学与儿童发展心理学相结合,由此出现了所谓的“年龄与教育心理学”,并出版了有关的著作

12.为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奠定基础,并确立了学科体系的是(A)在1903年发表的《教育心理学》A.桑代克B.冯特C.华生D.苛勒

13.在教育心理学看来,(B)既是课堂管理研究的范畴,也是学习过程研究和教学设计研究不容忽视的内容A.教学内容B.教学环境C.教学媒体D.教学过程

14.初创时期的教育心理学著作,内容多是以(C)的原理阐释实际的教育问题,主要是一些有关学习的资料A.儿童心理学B.教育心理学C.普通心理学D.学习心理学

15.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时期是(B)A.20世纪20年代以前B.20世纪20~50年代C.20世纪60~70年代D.20世纪80年代以后

二、多项选择题

1.教育心理学有自身独特的研究课题:

(ACE)A.如何教B.如何管理C.怎样学D.怎样评价E.学与教之间的相互作用

2.学与教的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这一系统包含(ABCDE)要素A.学生B,教师C.教学内容D.教学媒体E.教学环境

3.学与教的相互作用过程是由一些活动交织在一起的,它们是(ABD)A.学习过程B.教学过C.管理过程D.评价/反思过程E.认识过程

4.学生对学与教过程的影响主要体现在(CD)A.年龄差异B.智力差异C.群体差异D.个体差异E.性格差异

5.教学媒体包括(ABCDEA.书本B.录像C.图片D.教师E.计算机网络

6.教育心理学对教师心理的研究主要涉及(ABCD)方面A.敬业精神B.专业知识C.专业技能D.教学资格E.职业要求

7.教学环境包括(DE)A.基础条件B.师生关系C.上下级关系D.物质环境E.社会环境

8.教学的物质环境包括(ACE)A.课堂自然条件B.师生关系C.教学设施D.上下级关系E.空间布置

9.教学的社会环境包括(ABDE)A.课堂纪律B.课堂气氛C.教学设施D.师生关系E.同学关系

10.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ACDE)作用A.描述B.验证C.解释D.预测E.控制

四、填空题

1.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任何教学都必须通过它起作用

3.学生对学与教的过程的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即群体差异与个体差异

4.学生通过群体差异可以影响学与教的过程,其中包括年龄差异,年龄差异主要体现在思维水平的差异上

5.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

6.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

7.教育内容一般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

8.处于关注生存阶段的教师,最担心的问题是:

“学生喜欢我吗?

”、“同学们怎么看我?

”等

9.处于关注情景阶段的教师经常思考的是“如何上好每一堂课?

”、“如何呈现材料?

”等问题

10.教育心理学研究通常采用的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个案法、行动研究法等观察法是在自然条件下,对心理现象和行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考察、记录和分析的方法指观察者通过感官或借助一定的科学一起,在一定时间内有目的、有计划地记录、描述客观对象的表现来收集研究资料的方法调查法是通过间接地收集资料以了解和分析现象问题的一种研究方法问卷访谈:

是研究者通过与研究对象进行口头交谈来收集有关心理和行为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实验法是按照研究的目的而控制某些条件、变更某些条件,以观察被测试者心理活动和行为的研究方法自然实验法和实验室实验法个案法行动研究法

11.教学评价/反思过程包括在教学之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判,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以及在教学之后的检验和反思

12.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

13.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学与心理学的交叉学科

14.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为西方该学科体系的确立奠定了基础15.20年代以后,学科心理学的发展很快,也成了教育心理学的组成部分

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

1.少年期是指年龄在(B)阶段的儿童A.6~11、12岁B.11、12~14、15岁C.14、15~17、18岁D.3~6、7岁

2.青年初期的年龄在(C)阶段A.6、7~11、12岁B.11、12~14、15岁C.14、15~17、18岁D.3~6、7岁

3.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其思维特征是(D)A.单维思维B.多维思维C.思维的不可逆性D.以命题形式进行

4.最近发展区的提出,说明了儿童发展的(A)A.可能性R观察性C.目的性D.可控制性

5.人格发展阶段理论的提出者是(C)A.皮亚杰B.柯尔伯格C.埃里克森D.华生

6.“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特征,出现在(B)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助

7.抽象逻辑思维已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开始出现辨证思维,这些特征出现在(B)A.少年期B.青年初期C.青年晚期D.成年期

8.皮亚杰认为人类智慧的最高表现形式是(D)A.抽象思维B.概括思维C.形象思维D.逻辑思维

9.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提出者是(C)A.列昂节夫B.赞可夫C.维果斯基D.鲁宾斯坦

10.最近发展区是指(C)A.最新获得的能力B.超出目前水平的能力C.儿童在现有发展水平与可能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D.需要在不发展阶段掌握的能力

11.根据人格发展阶段论,4~5岁的发展任务是培养(C)A.信任感B.自主感C.主动性D.勤奋感

12.埃里克森认为12~18岁的发展任务是培养(D)A.自主感B.主动性C.勤奋感D.自我同一性

13.儿童有不知足、不安全、忧虑、退缩、怀疑、不喜欢与同伴交往等特点是在(B)教养方式下形成的A.放纵型B,专制型C.民主型D.自由型

14.具有缺乏自我控制力和探索精神、有极强的依赖性、遇到新奇事物或紧张事情就会退缩等品质,是(A)教养方式导致的结果A.放纵型B.专制型C.民主型D.自由型

15.有能力、独立性强、自信、知足、爱探索、善于控制自己、喜欢交往、表现得最成熟,具有以上品质的儿童是在(C)教养方式下成长起来的A.放纵型B.专制型C.民主型D.自由型

二、多项选择

1.个体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有(ABCE)A.连续性与阶段性B.方向性与顺序性C.不平衡性D.独立性E.差异性

2.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ABDE)A.个体心理发展的不同方面发展速度不同B.个体心理发展的不同方面发展的最佳时期不同C.个体心理发展的不同方面发展条件相同D.个体心理发展的不同方面,达到成熟的时期不同E.个体心理发展的同一方面,在不同的时期发展速度不同

3.少年期的心理发展有以下特征(ABCE)A.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B.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的矛盾C.抽象思维已占主导地位D.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脱节E.成人感产生,独立性强

4.青年初期心理发展的特征是(ABCE)A.智力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已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出现了辨证思维B.道德感、理智感与美感都有了深刻的发展C.形成了理智的自我意识D.心理活动的随意性显著增长E.对未来充满理想,但有时也会出现与生活相脱节的幻想

5.前运算阶段的思维特征主要有(ABCD)A.以为外界的一切都是有生命的B.一切以自我为中心C.认知活动具有相对具体性D.思维具有不可逆性E.有了守恒观念

6.形式运算阶段的主要思维特征有(ABCD)A.能理解命题之间的关系B.能运用假设一演绎推理方式解决问题C.具有抽象逻辑思维D.思维具有可逆与补偿性E.思维缺乏灵活性

7.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有(ACE)A.家庭教养方式B.社会环境C.学校教育D.成人世界E.同辈群体

8.鲍姆宁将父母的教养行为分成(ACD)A.专制型B.开放型C放纵型D.民主型E.自由散漫型

9.自我意识的成分包括(ACE)A.自我认识B.自我感觉C.自我体验D.自我教育E.自我控制

10.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ACE)三个阶段A.生理自我B.虚拟自我C.社会自我D.精神自我E.心理自我

填空

1.11~12岁到14~15岁这个年龄段,按心理学家的划分是少年期

2.感知运动阶段的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

3.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认知结构中已经具有了抽象概念,思维可以逆转,因而能够进行逻辑推理

4.具体运算阶段的标志是儿童已经获得了守恒观念

5.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的思维是以命题形式进行的

6.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不仅能够运用经验归纳假设演绎的方式进行逻辑推理,而且能够运用推理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7.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不仅具备了逆向性的可逆思维,而且具备了补偿性的可逆思维

8.根据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0~1.5岁的发展任务是培养信任感

9.埃里克森认为2~3岁的发展任务是培养自主感

10.人格发展阶段理论认为,与主动感相对应的是内疚感

11.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看,小学生心理发展的任务是培养勤奋感

12.自我同一性是指个体组织自己的动机、能力、信仰及其活动经验而形成的有关自我一致性的形象

13.与同辈群体的交往使儿童能够进行人际关系和交流的探索,并发展人际敏感性

14.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再到心理自我的过程

15.生理自我是自我意识最原始的形态,生理自我在3岁左右基本成熟

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

1.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判决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