洮南十中一二章月考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585611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71.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洮南十中一二章月考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洮南十中一二章月考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洮南十中一二章月考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洮南十中一二章月考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洮南十中一二章月考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洮南十中一二章月考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

《洮南十中一二章月考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洮南十中一二章月考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洮南十中一二章月考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

C.①③D.②③④

  甘肃省民勤县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经民勤盆地(如下图)。

建国以来其上游地区修建了许多水库,几乎拦截了全部河水。

随着人口增长、耕地扩大,民勤县地表水骤减,地下水位急剧下降,导致胡杨、沙枣林等植被大面积死亡。

肆虐的风沙,荒废的田园,让民勤人深刻地意识到,“决不能富一阵子,后悔一辈子”。

据此回答7~9题。

7.民勤县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①水资源短缺 ②土地荒漠化 ③旱涝灾害 ④水土流失

A.①③B.②③

C.①④D.①②

8.民勤绿洲面临消失的人为原因是(  )

①过度用水 ②乱砍滥伐 ③过度放牧 ④上游拦截河水

9.综合治理和保护民勤环境的合理措施有(  )

A.放弃全部耕地

B.合理调水

C.加强能源建设

D.大量开采地下水,解决水资源不足问题

  2011年6月17日是第十七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其宣传主题是“林木维系荒漠生机”。

这一主旨告诉世人,要实现人类发展和进步,必须保护我们的生存根基——防治土地退化和荒漠化。

结合下图,完成10~11题。

10.图中显示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主要分布在(  )

A.年降水量400毫米左右的地区

B.亚热带、暖温带地区

C.地形以高原、平原为主的地区

D.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上

11.造成土壤次生盐渍化严重地区南方少、北方多的主要原因是(  )

A.北方平原面积比南方多

B.北方不合理的灌溉和春季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C.南方多水田,北方多旱地

D.人类大量开垦湿地

  目前,北京森林总价值已达2千亿元,森林的环境价值是食物价值的十几倍,涵养水源的价值达1千亿。

山区通过造林已形成第一道防线,北京市表示要让五环路沿线全部变为绿色,据此回答12~13题。

12.五环路沿线的绿化带主要的环境作用是(  )

A.减少交通环境污染和美化环境

B.减少城市的噪声和光污染

C.减少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数量

D.减少光化学烟雾的污染

13.对远郊山区进行绿化,最主要的作用是(  )

①涵养水源 ②增加林木果产品产量 ③开发旅游资源

④增加农业收入 ⑤防风固沙

A.①③B.②⑤

C.③④D.①⑤

14.读西欧人与巴西人的争论图,关于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开发和保护,下列观点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是(  )

A.应该开发,因为那里的人民生活贫困,需要砍伐树木发展经济

B.应该保护,因为热带雨林对于全球生态环境的影响很大

C.应该先开发,再保护

D.应该把保护放在第一位,适当进行开发

  下图是亚马孙雨林地区的一张卫星照片:

拍摄的是巴西一家铁矿区对“地球之肺”所造成的破坏。

据此完成15~17题。

15.雨林与地球物种的关系是(  )

A.雨林是地球上繁衍物种最多,但保护时间不长的场所

B.亚马孙雨林的物种资源占全球陆地物种的2/5以上

C.雨林不断消减,导致雨林物种灭绝的速度加快

D.雨林具有较强的生产能力,灭绝的物种可慢慢恢复

16.图中“地球之肺”出现了斑斑“疤痕”,针对此“疤痕”带来的影响,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地表植被破坏,影响全球气候

B.矿渣堆积易引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C.开矿及矿渣堆积物中的污染物易进入水体,导致水污染

D.矿渣中含有大量无机矿物养分,使周围地区植被生长茂盛

17.下列保护雨林的措施中能够较好地协调环境与发展关系的是(  )

A.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受益

B.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C.加强雨林缓冲区的建设

D.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

 读我国36°

N附近某地10年前、后土地利用状况对比图,回答18~20题。

18.图中的森林类型和耕地类型分别是(  )

A.温带落叶阔叶林、旱地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旱地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水田

D.亚寒带针叶林、水田

19.由于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该地可能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及现象有(  )

①水土流失加剧 ②河流含沙量增大 ③酸雨 ④海平面上升 ⑤沿海地区滩涂扩大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⑤

C.①②④D.①②

20.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下列行为中合理并可行的是(  )

A.停止工交建设和兴建住宅

B.将林地开垦为耕地,以弥补道路占地

C.尽量少占耕地,并在道路两旁和住宅周围植树造林

D.将住宅用地移至滩涂地带

读下图,回答以下21~23题。

21.甲、乙两图所示区域农业耕作制度及作物品种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壤不同B.热量不同

C.降水量不同D.地形不同

22.甲图中P平原区域开发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要充分发挥(  )

A.气候资源优势B.动物资源优势

C.劳动力资源优势D.土地资源优势

23.下列能够正确体现乙图所示区域的特征的项目是(  )

①有广泛分布的黑土 ②雨热同期,大陆性气候稍强 ③水稻土 ④水田 ⑤水稻种植业 ⑥综合性工业基地⑦重工业基地 ⑧旱地耕作业

A.①②③④B.③④⑤⑥

C.⑤⑥⑦⑧D.②⑦⑧

读“雨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示意图”,回答24~26题。

24.雨林系统中最主要也是最关键的部位是图中的(  )

A.aB.b

C.cD.d

25.上图中a、b、c、d表示的地理事物,对应正确的是(  )

A.a—枯枝落叶B.b—土壤

C.c—生物D.d—供给养分

26.雨林中土壤贫瘠的原因是(  )

①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土壤缺少养分积累和补充 

②气候高温多雨,地表径流和淋溶作用带走养分 

③雨林植被的吸收作用强烈 

④岩石风化所释放的养分不足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

新华社巴西利亚2009年9月17日电 人类的开发是导致雨林被破坏的直接原因,巴西政府17日宣布,拟立法严禁增加甘蔗种植面积,以保护亚马孙雨林免遭进一步砍伐。

据此回答27~29题。

27.结合图和所学知识,分析亚马孙地区热带雨林分布面积广阔的原因包括(  )

①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东南风的深入 ②受南赤道暖流的影响 ③受秘鲁寒流的影响 ④平原面积广阔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28.亚马孙雨林被破坏的根本原因是(  )

A.过度的迁移农业和商业性伐木

B.人口增长和贫困导致的发展需求

C.采矿、修路和城镇建设

D.开辟大型农牧场

29.亚马孙地区大规模开发计划引起国际社会的担忧,是因为(  )

A.雨林作为自然资源是人类共有的财产

B.雨林对人类生存的全球环境至关重要

C.人类会失去主要的硬木来源

D.雨林是人类医学的宝库

“精准农业”是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新潮流,是由信息技术支持的根据空间变异,定位、定时、定量地实施一整套现代化农事操作技术与管理的系统。

据此回答30~31题。

30.精准农业生产中能够变量喷药和施肥,主要是应用了(  )

A.GISB.RS

C.GPSD.数字地球

31.GPS在精准农业中也有应用,其主要特点是(  )

A.成本高、费用高B.全天候、实时性

C.受天气影响大D.操作要求高、实用效率低

下图是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制作的某城市中心城区月交通事故次数示意图。

读图,回答第32~33题。

32.该图的制作与应用借助于()

A.遥感技术获取道路网信息,测定监测点分布

B.全球定位系统确定事故的位置,预测交通流量

C.地理信息系统查询事故频次,分析出警最优路径

D.数字地球技术,实现道路与监测点的互换

33.根据图中交通网络,可以推断该城区()

A.甲地是城市中心商务区所在地B.乙地适宜建大型地面停车场

C.对外联系主要通道在西北方向D.商业网点密度东部大于西部

读下图,回答34~35题。

西双版纳地区人工多层热带经济林

34.图中所示地区的气候与亚马孙河流域的气候相比,不同之处是(  )

A.全年高温

B.有明显的旱季

C.连续不间断的生长季节

D.充足的热量

35.图中生态农业主要充分利用了(  )

A.生物资源B.光照资源

C.水资源D.土地资源

   (2012·

三峡高二期中检测)人类开发是导致雨林被破坏的直接原因。

据此完成36~37题。

36.破坏雨林的人类活动包括(  )

①迁移农业 ②迁都巴西利亚 ③大规模的农牧场开发

④商业性伐木 ⑤采矿、修路、城镇建设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⑤

37.亚马孙地区雨林被破坏的根源是(  )

A.当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和贫困

B.发达国家的过度需求和跨国投资手段

C.巴西政府移民亚马孙平原

D.巴西政府的亚马孙流域大规模开发计划

  为促进世界森林的可持续经营、保护和开发,联合国大会决定将2011年定为国际森林年。

据此回答38~39题。

38.目前全球每年约有1000多万公顷的森林被毁坏,导致全球森林被毁坏的主要原因包括(  )

①将森林开垦为农田

②非可持续性的采伐木材

③开辟森林修建居住地和道路

④水旱灾害的频繁发生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③④

39.为促进世界森林的可持续经营、保护和开发,我们应该(  )

A.封山育林,禁止对森林的砍伐

B.注重开发,提高林业经济效益

C.禁止各种木材的流通和买卖

D.采育结合,综合开发利用

  (创新题)2011年11月23~24日,川渝七县区第49届联防护林暨经济协作会在达县隆重召开,会议紧紧围绕“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这个主题展开讨论。

结合我国部分防护林分布示意图,完成40题。

40.关于图中各防护林主要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保护农田

B.②防风固沙、保持水土、保护农田

C.③抵御海风、海浪和暴雨的袭击

D.③进行平原绿化、美化城市环境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三、综合题(共40分)

41.李强同学在判读某地区卫星图像后,用透明纸蒙在上面绘出了主要道路、城市、村庄、河流的位置和范围,如下图所示。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9分)

(1)原卫星影像图上,李强同学区分河流与道路使用的直接解译标志是:

①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直接解译标志判断B处为道路还是河流?

__________。

(2)在原卫星影像图上,村庄为不规则的点状或星状,那么城市为________状,道路、河流为________状。

(3)A处为一道路,C处为一河流,在原卫星影像图上间接解译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2004年3月和2004年8月的卫星影像图上,D处的色调是否一致?

________。

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1分)

 

(1)图中①地区荒漠化的自然原因是人为原因是。

图中①地区绿洲退化严重,对这一现象形成的原因,下列推测成立的是()

A.人口增长迅速B.气候变暖,蒸发量增大

C.为争取区域内粮食自给,大力开荒种粮

D.耕作技术落后,灌溉措施不当,出现次生盐渍化E.水资源污染严重

(2)图中②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原因是;

合理利用该处土地资施是:

(3)是西北地区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并由此形成了以草原、为主的景观特色。

(4)导致土地退化的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主要有哪些?

4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7分)

(1)朗多尼亚人口迅速增加的原因是什么?

人口的这种变化主要得益于什么?

(2分)

(2)促使朗多尼亚人口迅速增加的因素有哪些?

(3分)

(3)人口增长与雨林砍伐有什么关系?

44.下面图甲是我国荒漠化较为严重的地区分布图,图乙是图甲中A区域的局部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3分)

(1)从图甲可以看出,我国荒漠化较严重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我国____________地区,该地区荒漠化较快的人为原因有哪些?

(2)图甲中箭头表示荒漠化区的扩展方向主要是______________,这种现象的出现,使得华北地区出现________(天气现象)的次数频率增加。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扩展趋势?

(3)从总趋势看,图乙所示南部地区河流自__________向________流。

判断依据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地区河流多流程短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A地区的绿洲地带应采取怎样的具体治理措施?

洮南十中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地理月考试题答题卡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综合题(40分)

41.(9分)

(4分)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原因可能是(2分)

(11分)

(1)图中①地区荒漠化的自然原因是(1分)人为原因

是。

(1分)

图中①地区绿洲退化严重,对这一现象形成的原因,下列推测成立的是

(   )(1分)

D.耕作技术落后,灌溉措施不当,出现次生盐渍化

E.水资源污染严重

(2)图中②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原因是(1分);

合理利用该处土地资施

是:

(3分)

答:

(1)从图甲可以看出,我国荒漠化较严重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我国____________地区(1分),该地区荒漠化较快的人为原因有哪些?

(4分)

(2)图甲中箭头表示荒漠化区的扩展方向主要是______________(1分),这种现象的出现,使得华北地区出现________(天气现象)(1分)的次数频率增加。

(1分)答:

(2分)判断依据为

(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地区河流多流程短小的原因是(1分)

考场

座位号

洮南十中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地理月考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5分,共6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B

A

C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A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1)色调道路宽度往往不发生变化,河流从上游到下游逐渐变宽道路比较顺直,河流弯曲多变河流(4分)

(2)面线(2分)

(3)A与城市相连,C直接与河流相连(1分)

(4)否D处为一河流,季节不同时,水深不同,河流含沙量不同,表现在卫星影像图上的色调就不一样(2分)

(1)气候干旱,风化和风蚀作用强烈(1分);

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1分)。

(ABCD)(1分)

(2)过度放牧、过度开垦(1分);

制定合理的载畜量,防止过度放牧;

退耕还林还草,植树造林;

生态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

(答中其中2点给2分)

(3)干旱,荒漠(2分)

(4)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

不合理利用水资源等(3分)

43.(7分)

(1)人口迁移亚马孙横贯公路的修建

(2)①朗多尼亚地区开发晚,地广人稀;

②巴西东北部人口多,而且干旱和贫困;

③受“无人之地给予无地之人”的政策驱动。

(3)人口增加与雨林被毁面积成正相关关系。

人口数量越多,雨林被砍伐的面积越大。

44(13分)答案:

(1)西北干旱、半干旱   

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及工矿交通建设中不注意环保。

(2)向东、向南 沙尘暴 该地区西部、北部是沙漠集中分布区,西北风强劲。

(3)南 北 ①该地区河流发源于南部的昆仑山地;

②现代城镇应位于河流上游,古城遗址应位于河流下游河流都流向沙漠地区,沿途蒸发、下渗和农业用水使流量急剧减小

(4)控制人口数量增长;

合理利用水资源;

退耕还草等。

解析:

由图可知,我国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新疆、内蒙古等西北内陆省区。

依据材料,风蚀荒漠化土地所占比例未达到99%。

图示河北、山西等省区的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上。

新疆是占全国荒漠化比例最高的省区,其深居内陆,距海遥远,降水少,气候干旱,荒漠化严重。

答案:

4.B 5.C

城市道路沿线交通环境污染严重,营建绿化带可以通过消烟除尘、净化空气来减轻交通污染;

远郊山区绿化主要是出于修建生态屏障的考虑,最主要的目的是涵养水源、防风固沙。

12.A 13.D

14解析:

选D。

从当地短期经济利益看应适度开发热带雨林;

从全球长远利益看,应认真保护热带雨林。

协调两方面观点,应该把保护放在第一位,适当进行开发。

第15题,雨林虽有较强的生产能力,物种丰富,但其生态脆弱,一旦被毁很难恢复,且会引起物种的灭绝。

第16题,矿山的开采,多对当地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第17题,设立国际基金,既保护了森林资源,又解决了当地的贫困问题,较好地协调了环境与发展的关系。

15.C 16.D 17.A

18解析:

选A。

由纬度位置可知,该地位于我国北方,植被类型应为温带落叶阔叶林,耕地为旱地。

19解析:

选B。

从图可知,该地为低山丘陵,森林破坏后极易造成水土流失,从而使河流含沙量增大,沿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