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 1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567767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62.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 1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 1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 1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 1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 1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 1Word下载.docx

《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 1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 1Word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 1Word下载.docx

②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

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如梦令》(绿,是绿叶的特征,这里用特征代事物,红,代指花,红瘦,花凋落了,征候)

③回族兄弟戴着小白帽。

(小白帽是民族服饰,符号)

④六十国庆典礼上,万只和平鸽齐飞。

(符号)

⑤自行车修理铺前的柱子上挂着一只旧自行车外胎。

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孤烟表明有人,是征候;

直、长、圆都是自然界的特征,是征候)

⑦走了一夜,遇到了一点灯光,继而听到了一阵狗叫声,我们松了一口气:

有人家了。

(征候)

⑧接着,他们又看到了两个长头发。

⑨他听到了一阵小提琴声,他知道找到音乐系了;

(征候)走进音乐系大楼,听到缠绵悱恻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

要注意的是,某一种乐器声是征候;

而乐曲则负载了一定的意义,因此是符号。

有人认为厨房的味道是嗅觉符号,厨房的味道是长期做饭的结果,是熏出来的,是厨房的特有的味道,是厨房的特征,所以是征候,而不是符号。

寺庙里的香火味也是一样。

3.符号的分类

分类的标准不同,内容也就不同。

(1)按感知方式的不同来分,可以分为视觉符号、听觉符号、触觉符号等。

视觉符号包括绘画、文字、红绿灯等。

听觉符号包括语言、乐曲等。

触觉符号包括盲文等。

就数量上看,这三种符号里视觉符号最多。

调查表明,我们人类90%以上的信息来自眼睛。

所以,我们常听到这么一句话:

我会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惜这份礼物。

(2)按符号与对应事物能否说出理由来分,可以分为有理符号和无理符号。

有理符号,符号与代表的事物之间能说得出理由的,如自行车修理铺前的柱子上挂着一只旧自行车外胎;

无理符号包括语言、文字、乐曲、红绿灯、民族服饰等。

就数量上看,无理符号占绝对多数,体现了符号的本质。

4.符号的构成

任何事物都包括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符号也不例外。

任何符号都是形式和内容的有机统一体。

(二)语言符号

1.语言符号的构成

语言符号和普通符号一样,都是由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构成。

语言符号的形式是语音,内容是语义。

2.语言符号的性质:

约定俗成

中西方人的认识。

(1)战国时荀子的“名实论”

《荀子·

正名》:

“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谓之不宜。

名无固实,约之以命实,约定俗成谓之实名。

荀子讲了两层意思,“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谓之不宜”为第一层,说的是选取哪一个名字(语言中的词)合适的问题,大家都这么叫的就是合适的。

“名无固实,约之以命实,约定俗成谓之实名”是第二层,是说某一个名字和那个事物结合合适的问题,也是约定俗成在起作用。

“名”(词)和“实”(客观事物)之间的结合时约定俗成的。

注意,第二层中的“约之以命实”中的“实”为衍文,即文献在流传的过程中多出来的文字,当去掉。

(2)古希腊学者柏拉图在《对话录》中讨论了“词”与“物”之间的关系是按性质的(自然的和必然的)还是人为规定的问题

苏格拉底的两个学生赫尔摩根和克拉底洛展开争论。

前者坚持约定论,后者主张名实相应的本质论。

苏格拉底作裁判。

开始支持克拉底洛的本质论,指出许多词的来源;

正当克拉底洛洋洋得意之时,苏格拉底又批判说,词的本质论在语言中是不存在的。

谁也不能超越习惯的范围之外。

苏格拉底的言论近于折中与狡辩,岑运强认为,苏格拉底是真正的智者,因为他看到了两种对立观点实际上是互补的,它们都具有相对的真理。

按:

苏格拉底是柏拉图的老师,他没有专著传世,其观点通过柏拉图的著作体现出来。

更有意思的是,《对话录》是语录体的,和《论语》、《孟子》等一样,这个的问题值得研究。

小结:

语言中的词,语音和语义的结合是任意的,因此,同一个概念,在不同的民族的语言中有不同的说法。

这并不等于说音义之间毫无关系。

对于原生词,也就是基本词汇,除了一部分名词,如“布谷”、“精卫”等,拟声词,如“汪汪”、“哗哗”等命名是有理据的,即说得出命名的原因,其他的都是无理据的,即说不出命名的理由。

对于再生词,即在词义引申和新词的滋生过程中,一些意义有关的词往往会在语音上相同或相近。

古汉语中的声训、右文说和清代学者因声求义都是对同源词的探讨。

如“句”(ɡōu),今勾的本字,本义是弯曲。

《说文·

句部》:

“句,曲也。

”声旁为“句”(ɡōu)的形声字“笱”ɡǒu:

“笱,曲竹捕鱼笱也。

”“鉤,曲鉤也。

”“佝偻”(也叫“软骨病”),人背弯曲,“罗锅”和“偻句”都是“佝偻”之倒文。

这些都是由“句”(ɡōu)派生出来的词语。

它们是同源词,是有理据可言的。

在上古阶段,引申、转化和音变而产生新词,是非常能产的构词方式。

也就是说,绝大多数同源词都是上古产生的。

因为,引申、转化和音变是产生同源词的几种方式。

但到了中古以后,就逐渐让位给合成这种构词方式了。

合成词的理据性大都很明显。

我们举一个例子:

如“红唇族”这个词,说的是台湾盛产槟榔,而吃了槟榔果之后,人的嘴唇就是红的,这就是“红唇”了(其实,吃了槟榔果之后,不仅人的嘴唇是红的,牙齿也是红的,吃多了话,牙齿就红得发黑了,所以,许多台湾人的牙齿是黑的,那是吃槟榔果的原因);

那么,吃了槟榔果的人群就被称为“红唇族”。

从合成的过程来看,先是“红”和“唇”这两个语素构成偏正式的词语,然后,“红唇”又和“族”这个准词缀(也叫类语缀)组成一个附加式的合成词。

撇开其组合的层次性不看,大家也能看出来“红唇族”命名的理据(根据)。

英语中的合成词的理据性也很明显,respect是“尊敬”之意,able是“能”之意,full是“充满”之意,这些词的产生是无理据可言的,但无理的词一旦作为词根、词缀来使用,就可以构成无数多的有理据的新词:

respectable(可敬的、值得尊敬的)、respectful(充满敬意的)。

这是这个原因,我们学习英语时才利用这个规律来扩充词汇量。

 

(三)语言符号的特点

1.任意性与强制性的对立统一

任意性,指语言符号在产生时,什么样的读音和什么样的意义结合时,具有任意性的特点。

如[mei]

汉语[mei35]梅枚眉

英语[mei]may(可以)May(五月)

任意性决定了人类语言种类的多样性。

强制性,指语言符号产生之后,整个社会在使用时,它对社会成员具有强制性。

语言符号是任意性与强制性的对立统一。

2.线条性与层次性的对立统一

线条性,指说话时语言符号只能在一个接着一个依次出现,在时间的链条上绵延,不能在空间的面上铺开。

思维、说话、书写都体现了线条性的特点。

层级性,是指语言是一种分层装置。

在这个句子中,“蝙蝠、不、属、于、兽、类”等六个都是语素。

这是语素层。

在这六个语素中,“蝙蝠”、“不”这两个语素独立成词;

语素“属”和“于”、组成复音词“属于”;

语素“兽”和“类”组成复音词“兽类”。

这是词语层。

词语“不”和“属于”组成偏正式短语“不属于”,而短语“不属于”和词语“兽类”组成动宾式短语“不属于兽类”。

“蝙蝠”和动宾短语“不属于兽类”一起组成主谓短语“蝙蝠不属于兽类”。

这是短语层。

主谓短语加上一个完整的句调,表现在书面上就是句号(还有问号和叹号),这就是句子。

这是句子层。

以上的层级关系,由低到高,分别是语素层、词语层、短语层、句子层。

这就是语言符号的层次。

语言符号下面还有一个音位层。

我们来看一下它们的数量比例关系。

从每一个层级的数量关系来看,对汉语普通话来说,就音位层看,有元音音位6个,辅音音位22个,声调音位4个,共有32个。

就语素层看,32个音位组成22个声母、39个韵母和4个声调,可组成1304个音节(包括声调)(周健在词汇学中的统计数字),每一个声韵调俱全的音节上又负载若干个语素,分别对应一个字,就常用的来看,共有7000个。

这些语素又组成复音词,从《汉语大词典》来看,共收取35万个复音词条,单音词尚未计入;

再加上中古时期和近代汉语时期没有收进来的,要远远超过这个数字。

这就是汉语的词汇总量。

如此众多的词可以组成无数的短语,进而组成数量更为庞大的句子。

在从音位到语素、词、短语、句子的层级转换中,其数量呈几何级数增加。

这就是语言符号的层次性。

那么,语言这个分层装置是怎么运转的呢?

总的来说,是组合和替换,这就是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二、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一)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组合关系,符号和符号组合起来的关系。

聚合关系,在链条的某一环节上能够互相替代的符号具有某种相同的作用,它们自然地聚集成群。

它们彼此之间的关系叫聚合关系。

看横向,每一句都由名词﹢动词﹢名词组成。

都是组合关系。

看纵向,从词性上看,第一纵行是名词的聚合,第二纵行是动词的聚合,第三纵行是名词的聚合;

从句法功能上看,第一纵行是主语的聚合,第二纵行是谓语的聚合,第三纵行是宾语的聚合。

“聚合关系”的定义说,“在链条的某一环节上能够互相替代的符号具有某种相同的作用”,是不是全部无条件地替换呢?

(二)组合关系的制约因素

1.组合关系受语义制约

“胡屠户”、“杀”、“猪”可以组合,但是“胡屠户”、“杀”、“枇杷”就不通,“胡屠户”、“杀”、“媳妇”就不合常理。

由此可见,词语的组合关系是受一定因素制约的。

受哪个因素的制约。

受动词的制约。

为什么?

因为动词是一个句子的核心,它决定了它所能联系的前后的名词或名词性成分。

具体来说,例如“娶”。

在一般情况下,“娶”字决定了这一动作的发出者和接受者,即男娶女嫁,如果不是这个发出者和接受者,就不能进入这个组合。

2.组合关系的顺序受时代制约

在上古时期,“我无尔虞,尔无我诈”是正常语序;

在现代汉语就要说“我不欺骗你,你不欺骗我”,“尔虞”“我诈”的宾动语序就要变成动宾语序。

这是时代不同,语言发展的不同阶段造成的。

3.组合关系受语种不同的制约

在汉语中,说“我们吃西瓜”,但在日语中,语序要变成“我们西瓜吃”,这是不通的语言有不同的语序造成的。

所以,绝对地看待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不合适的。

(三)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的体现

在语音上,不同的元音和辅音或声母和韵母的聚合关系和组合关系是不同的;

在词汇上,不同的词形成不同的意义聚合,如同义词、反义词、类义词、同源词等,也形成不同的组合关系;

在语法上,不同的语法单位形成不同的聚合,也形成不同的组合关系。

三、索绪尔

(一)索绪尔——现代语言学之父

索绪尔(F.deSaussure,1857~1913),出生日内瓦的一个瑞士籍的法裔学术世家。

1875年到瑞士日内瓦大学学习,1876年转到德国当时的历史比较语言学中心莱比锡大学学习,后转入柏林大学学习。

1880年回到莱比锡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1881年在巴黎高等研究院教印欧语系古代语言和历史比较语言学,开创了法兰西学派。

1906年到1911年他3次讲授普通语言学。

在日内瓦,带出了一批学生,形成了日内瓦学派。

他逝世后,他的学生巴利、薛施蔼等人根据听课笔记以及遗留的手稿,整理出《普通语言学教程》一书,1916年用法语在法国出版。

索绪尔学习历史比较语言学,却终结了历史比较语言学,开创了结构主义语言学,标志着了现代语言学的建立,所以,他被称为“现代语言学之父”。

(以上这些内容,我们之所以打出来,原因是怕大家对许多人名、地名、术语不熟悉,所以请大家跟上)

(二)《普通语言学教程》

索绪尔的语言理论体现在《普通语言学教程》里,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把说话(language)分为语言(langue)和言语(parole)两个部分。

②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语言学属于符号学。

③语言结构依靠句段关系(组合关系)和联想关系(聚合关系)两种基本关系。

④把语言要素区分为内部要素和外部要素。

内部要素指语言本身的结构系统。

外部要素指语言与民族、地理、历史等方面的关系。

他首先强调内部系统的研究。

⑤语言有共时和历时两种状态。

他更重视共时。

好,我们重点来看语言和言语的关系:

语言:

是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是人类的思维工具,交际工具,具有民族性,没有阶级性,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

言语:

是对语言的运用,有两个意思:

一是指人的说和写的过程,是人的一种行为,叫言语活动,也叫言语行为;

一是指人说出来的话,写出来的东西,也叫言语作品。

二者关系:

(1)语言存在于言语之中,没有言语也就无所谓语言。

(2)言语是对具体语言的运用,是行为和结果。

语言,作为一种抽象的总体事物,存在于字典、词典当中。

而日常生活中所说的话,都是言语,是对语言的实际运用。

文学作品,如小说、诗歌、戏剧、散文等都是对具体语言的运用,都是记录下来的口语,都是言语。

二者主要区别:

(1)从运用角度来说:

言语是自由的;

而语言是有规则的,不自由的。

(2)从表现形式看:

言语是个人的,有个人特点;

而语言是社会的。

(3)言语有阶级性,而语言没有阶级性。

要注意的是,言语的阶级性表现为言语作品的阶级性,言语行为没有阶级性,言语行为即说话,不是说话生理器官的动作,而是作为社会活动的运用语言机能的行为而言。

如刘三姐唱山歌这种行为。

言语作品有阶级性,主要表现在它所包含的代表思想内容的意义复合物上。

如《水浒传》和俞万春的《荡寇志》体现了鲜明的阶级立场。

(4)从哲学角度看:

言语是具体的、个别的;

而语言是抽象的、一般的。

区分下列各句中的“语言”是语言还是言语:

△安娜对妈妈说:

“我和王贵没有共同语言。

”(言语)

△他懂五种语言。

(语言)

△现在的人老爱说:

“我都没有语言了。

”(言语)

△对于外国人而言,英语和汉语这两种语言的共同特点是都是越学越难。

△《老子》一书的语言含蓄而隽永。

(言语)

第二节语言和社会的关系

一、语言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社会的消亡而消亡

我们以中国古代周边民族融合为例来谈这个问题。

这一点,我们讲的是第八章第二节“语言的融合”的内容。

第一阶段,春秋战国时期

这时期,汉民族的(严格的说,还不能叫汉民族)的周围居住着东夷、西戎、南蛮和北狄等众多的少数民族。

这些民族的语言和汉语不同,相互之间不能通话。

如《左传·

襄公十四年》记载戎子驹支的话:

“我诸戎饮食衣服,不与华同,贽币不通,言语不达。

”这说明汉、戎语言不通。

汉刘向《说苑·

善说》的记载,楚国子晰泛舟湖上,越人拥楫而歌,表示欢迎,子晰不懂,要随员翻译:

“吾不知越歌,子试为我楚说之。

”这说明汉吴语言不通。

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的会盟、战伐的兼并,发生了民族融合和语言的融合。

因而后来的史书上看不到各族人民往来时要求有翻译的记载。

在这场语言的竞争中,汉语在融合中成为胜利者,汉语之所以能成为胜利者,主要原因在于汉民族的经济和文化上处于先进的地位,而不是政治上是否处于统治地位,但是被融合的语言总会在胜利者的语言里留下痕迹。

如尉迟、慕容、长孙等均系鲜卑等族的胡姓,现在“内江站”、“成都站”的“站”即来自蒙古语。

语言融合还需要一个客观条件,这就是各族人民必须生活在同一地区,形成杂居的局面,而且语言融合的民族人口要占绝对优势。

第二阶段,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时期

这一时期,是我国第二个战国时期。

北方的匈奴、鲜卑、羯、氐、羌族等先后在我国的北方建立了大小16个国家,因此,这个时期被称为五胡十六国时期。

这一时期的民族融合以自愿融合为主。

最典型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

迁都洛阳,说汉话,穿汉服,用汉族地主做官,与汉人通婚。

但是,遭到了以太子为首的守旧派的反对。

最后,太子等人被处死。

这说明,自愿融合中也有斗争。

语言竞争的结果,汉语继续作为胜利者。

第三阶段,隋唐以后

这一时期,与汉语融合的语言是契丹、女真(包括后来的满族)以及滞留在南方的蒙古人等的语言。

在这一阶段里,以被迫融合为主。

这些民族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各个少数民族不同,一是建立王朝前没有与汉族杂居,二是建立王朝后反对学习汉语,总想采取一些措施阻止融合,因而在融合中带有一种被迫色彩。

金世宗完颜雍告诫王子和诸王:

“朕思先朝所行之事,未尝暂忘,故时听此词,亦欲令汝辈知之。

汝辈自幼惟习汉人风俗,不知女直纯实之风,至于文字语言,或不通晓,是忘本也。

汝辈当体朕意,至于子孙,亦当遵朕敎诫也。

”(《金史·

世宗本纪》)

这说明女真皇族的成员对女真族的语言文字到了“或不通晓”的地步。

金世宗规定“自后不得汉语”,“诸王小字未尝以女直语命之,今皆当更易”,“禁女直人不得改称汉姓,学南人衣装,犯者抵罪”(均见《金史·

世宗本纪》,禁,是皇族的意思。

)。

他还设法改变女真人与汉人杂居的情况,免被融合:

“世宗虑种人(指女真人)为(被)民(指汉族人)害,乃令明安穆昆自为保聚,其土地与民犬牙相入者,互易之,使中任何汉人各有界址,意至深远也。

元朝建立后,入住在南方、与汉人杂居的蒙古贵族,要群居在一起,而且每隔几年就要调回蒙古草原生活一段时间,以防被汉化。

元朝灭亡后,滞留在没有回到蒙古大草原的蒙古人还是被汉族融合掉了。

(可以用《元史》上的原话更好)

满清政府入关前,清太宗皇太极就告诫群臣:

“昔金熙宗循汉俗,服汉衣冠,尽忘本国语言,太祖、太宗之业遂衰……诸王贝勒务转相告诫,使后世无变祖宗之制。

”(《清史稿·

世宗本纪》)但是,顺治时,“渐习汉俗,于纯朴旧制,日有更张”(《清史稿·

世宗本纪》),到康、雍、乾三代,则进一步与汉族、汉语融合。

中华大地的土地上发生的民族融合表明,这些民族被融合掉了,语言也被汉语所替代。

汉语成为这些民族人民的共同的交际工具。

这些少数民族的语言也就消亡了。

所以,斯大林说:

“语言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社会的消亡而消亡。

二、语言没有阶级性

1.语言既不属于经济基础,也不属于上层建筑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而且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

社会现象可以分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大类:

经济基础,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社会经济制度,即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它是上层建筑的基础。

简称基础。

如奴隶制度、封建制度、资本主义制度等。

上层建筑,指建立在经济基础上的政治、法律、宗教、艺术、哲学等制度,以适应这些观点的政治、法律等制度。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映经济基础。

语言作为特殊的社会现象主要表现在,任何一种社会现象,要么属于经济基础,要么属于上层建筑,而语言既不属于经济基础,也不属于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变化都不会从本质上影响语言。

因此,它没有阶级性可言。

2.语言一视同仁地为社会各阶级和阶层服务

首先,语言产生于没有阶级的原始社会,它不是为阶级而产生,也不是为阶级而存活。

其次,在阶级社会里,无论是统治阶级还是被统治阶级,在日常生活中,都使用共同的语言进行交流思想,表达感情;

在阶级斗争中,被统治阶级使用相同的语言,召唤本阶级的群众,去声讨、对抗统治阶级,在历史文献中,只看到过不同的民族之间需要语言的翻译,没听说在被统治阶级和统治阶级之间需要翻译。

历史上有统治阶级的语言一说,十七世纪法国上流社会盛行“沙龙语言”,如把日历叫“未来的记忆”;

森林叫“田园的美景”;

耳朵叫“智力之门”;

衬衫叫“生死者永恒的伴侣”;

请坐要说“请您满足这把椅子要想拥抱您的愿望吧”。

请大家想一想,这种现象是否说明语言有阶级性呢?

不是。

他们只是在所使用的词汇上部分区别于下层的劳动人民,以体现其雅致,在语音和语法上根本与大众语言没有任何区别。

这说明,在阶级社会里,语言一视同仁地为社会各阶级和阶层服务。

综上,我们认为语言没有阶级性,它具有全民性。

但是,言语是具有阶级性。

第三节语言的习得

关于语言的习得,分为母语的习得和外语的学习两种。

这里只讲述母语的习得。

一、关于母语的习得,不同的学者提出了不同的学说

母语的产生有三种理论。

一种是“后天环境学说”。

又叫行为主义学说,是在美国心理学家沃森的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础上提出的。

早期的行为主义坚持机械模仿说,及儿童的语言习得是对成人语言的简单模仿。

但这不能解释为什么儿童的模仿有选择性和创造性。

为弥补机械模仿说的缺点,人们又提出“强化说”和“选择性模仿说”。

强化学说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

如果儿童对成人语言模仿正确,就会受到鼓励,从而使正确的语言行为得到强化。

如果儿童对成人语言的模仿不正确,就不会受到鼓励,因而得不到强化。

选择性模仿学说认为,儿童不是对成人话语进行机械模仿,而是有选择地模仿。

但是,仅仅用模仿来解释儿童语言的发展,仍然不够。

二是乔姆斯基的先天能力学说。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转换生成语言学派创始人乔姆斯基,提出语言习得的先天能力学说,即母语获得主要不是后天学习的结果,而是先天因素决定的。

他认为,儿童生下来就具有一个遗传因素决定的语言获得装置。

当儿童接触一定数量的成人语言后,就会利用语言获得装置对语言现象进行分析,并从中概括出具体语言,如英语、汉语等的语法规则。

但是,他所说的语言获得装置只是一种假设,人们还没有在大脑中找到它的踪迹。

先天的生理因素对语言的发展有影响,但只是揭示了语言发展的生物基础,仅仅靠这个来解释儿童的语言发展,显然是不够的。

三是先天能力与后天环境结合的学说。

是以瑞士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论为基础的。

皮亚杰认为,儿童并没有先天的语言学习能力,语言学习能力只是人的大脑中的认知能力的一种,语言的发展受到认知能力的发展制约,是儿童的主体因素与他生长的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是通过同化的顺应不断地从一个阶段发展到另一个新阶段的过程。

总的来说,儿童的语言发展是先天与后天、生理与心理、主题与环境等多种因素交叉作用的结果。

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会发现更多的影响语言发展的因素。

二、语言学习的几个阶段

语言有口语和书面语两种形式。

按理说,研究母语的获得,既要研究口语的获得,又要研究书面语的获得。

但是,世界上的语言多数是没有书面语的,而且,受各种条件的限制,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成功地获得母语的书面语形式。

另外,书面语的发展比口语晚。

所以,这里只讨论口语的获得。

母语的发展大约可以分为3个阶段:

0~1岁是语言的准备阶段,1~6岁时语言的初步阶段,6岁以后是语言的完善阶段。

语言的学习包括语音、词汇和语法三个方面。

我们教材所讲述的是1~6岁语言初步阶段的语法方面学习的分段:

1.独词句阶段(1~1.5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