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地高考真题知识点分类Word下载.docx
《全国各地高考真题知识点分类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各地高考真题知识点分类Word下载.docx(7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由此可得出的结论 。
(3)为了验证上述蓝色块状物变小是淀粉酶作用的结果,设计了如下实验:
在1~4号试管中分别加入相应的提取液和溶液(如图所示),40℃温育30min后,分别加入斐林试剂并60℃水浴加热,观察试管内颜色变化。
请继续以下分析:
①设置试管1作为对照,其主要目的是 。
②试管2中应加入的X是 的提取液。
③预测试管3中的颜色变化是 。
若试管4未出现预期结果(其他试管中结果符合预期),则最可能的原因是 。
【解析】
(1)蛋白质或多肽的检测用双缩脲试剂;
需要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蛋白质溶液和双缩脲试剂A液(NaOH),双缩脲试剂B液(CuSO4)需要用滴管滴加,用双缩脲试剂检测时不需要加热,也不需要显微镜观察,故选①②③。
(2)从题中出现蓝色块状物可知检测淀粉应该用碘液;
胚乳呈现蓝色块状,说明胚乳含有大量的淀粉,而随着时间的延长,蓝色块状物变小了,说明玉米发芽的过程中胚乳中的淀粉逐渐减少了。
(3)①该实验的目的是验证题述蓝色块状物变小是否是淀粉酶的作用,在淀粉酶的作用下淀粉水解产生了还原性糖,用斐林试剂检测会出现砖红色沉淀。
1号试管加的是缓冲液和淀粉溶液,作为对照实验,其可以排除用于实验的淀粉溶液中含有还原性糖。
②根据单一变量原则,1号试管加的是缓冲液作为对照,3号、4号实验组分别加了发芽玉米提取液、淀粉酶溶液,则2号试管加的X溶液应该是发芽前玉米提取液。
③3号试管发芽玉米提取液中含有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能产生还原性糖,因此其颜色由蓝色变成了砖红色;
若4号试管的颜色没有从蓝色变成砖红色,可能是因为淀粉酶已失活,不能催化淀粉水解。
答案:
(1)双缩脲 ①②③
(2)碘液 玉米发芽过程中胚乳的淀粉逐渐减少 (3)①排除用于实验的淀粉溶液中含有还原性糖 ②发芽前玉米 ③蓝色→砖红色 淀粉酶已失活
知识点2细胞的结构
全国卷Ⅱ·
T1)在真核细胞的内质网和细胞核中能够合成的物质分别是( )
A.脂质、RNA B.氨基酸、蛋白质
C.RNA、DNA D.DNA、蛋白质
【解析】选A。
真核细胞中内质网是脂质合成的车间,在细胞核中RNA由DNA转录而来,A项正确、C项错误;
氨基酸可以从细胞外直接吸收,也可以在细胞质中的代谢中转化而来,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B项、D项错误。
全国卷Ⅲ·
T1)下列有关高尔基体、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三者都存在于蓝藻中
B.三者都含有DNA
C.三者都是ATP合成的场所
D.三者的膜结构中都含有蛋白质
【解析】选D。
高尔基体、线粒体和叶绿体都存在于真核细胞中,蓝藻为原核细胞,没有这三种细胞器;
高尔基体既不含有DNA,也不能合成ATP。
这三种细胞器都具有膜结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所以只有D项正确。
3.(2019·
T2)下列与真核生物细胞核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中的染色质存在于细胞核中
B.细胞核是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场所
C.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D.细胞核内遗传物质的合成需要能量
染色质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A项正确;
真核细胞遗传信息的转录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翻译发生在细胞质中的核糖体上,B项错误;
细胞核是遗传物质贮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C项正确;
细胞核内DNA的复制需要消耗细胞代谢提供的能量,D项正确。
【易错警示】容易混淆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场所
对于原核细胞来说,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场所都在细胞质中;
对于真核细胞来说,遗传信息转录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翻译发生在细胞质中的核糖体上。
4.(2019·
T21)如图为高等动物细胞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结构①的数量倍增发生于分裂前期的细胞中
B.具有单层生物膜的结构②与细胞分泌活动有关
C.RNA和RNA聚合酶穿过结构③的方向相同
D.④、⑤处的核糖体均由RNA和蛋白质组成
【解析】选B、D。
结构①为中心体,在有丝分裂的间期因复制而导致其倍增,A项错误;
结构②为高尔基体,与细胞分泌物的形成有关,B项正确;
结构③是核孔,RNA聚合酶在核糖体中合成后穿过核孔进入细胞核,参与转录过程,而在细胞核中经转录过程形成的RNA穿过核孔进入细胞质,参与翻译过程,可见,二者穿过结构③的方向不同,C项错误;
④、⑤分别为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的核糖体,核糖体由RNA和蛋白质组成,D项正确。
知识点3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酶和ATP
T3)某种H+-ATPase是一种位于膜上的载体蛋白,具有ATP水解酶活性,能够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逆浓度梯度跨膜转运H+。
①将某植物气孔的保卫细胞悬浮在一定pH的溶液中(假设细胞内的pH高于细胞外),置于暗中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不变。
②再将含有保卫细胞的该溶液分成两组,一组照射蓝光后溶液的pH明显降低;
另一组先在溶液中加入H+-ATPase的抑制剂(抑制ATP水解),再用蓝光照射,溶液的pH不变。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
A.H+-ATPase位于保卫细胞质膜上,蓝光能够引起细胞内的H+转运到细胞外
B.蓝光通过保卫细胞质膜上的H+-ATPase发挥作用导致H+逆浓度梯度跨膜运输
C.H+-ATPase逆浓度梯度跨膜转运H+所需的能量可由蓝光直接提供
D.溶液中的H+不能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透过细胞质膜进入保卫细胞
【解析】选C。
由题意知:
一组照射蓝光后,溶液的pH明显降低,即溶液中H+的浓度增加,说明细胞中的H+能够运出细胞,A项推测合理。
位于膜上运载H+的载体蛋白H+-ATPase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照射蓝光后,H+-ATPase能够逆浓度梯度跨膜转运H+,B项推测合理。
H+逆浓度梯度跨膜转运所需的能量由ATP水解释放,C项推测不合理。
保卫细胞的细胞质膜转运H+需要H+-ATPase协助,不是自由扩散,D项推测合理。
天津高考·
T2)下列过程需ATP水解提供能量的是( )
A.唾液淀粉酶水解淀粉
B.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C.光反应阶段中水在光下分解
D.乳酸菌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
淀粉在唾液淀粉酶作用下水解不消耗ATP,A项不符合题意。
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属于主动运输,消耗ATP,B项符合题意。
水的光解不消耗ATP,C项不符合题意。
乳酸菌无氧呼吸第二阶段既不合成也不消耗ATP,D项不符合题意。
3.(2019·
T29)(11分)氮元素是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合理施用氮肥可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细胞内,在核糖体上合成的含氮有机物是 ,在细胞核中合成的含氮有机物是 ,叶绿体中含氮的光合色素是 。
(2)农作物吸收氮元素的主要形式有铵态氮(NH4+)和硝态氮(NO3-)。
已知作物甲对同一种营养液(以硝酸铵为唯一氮源)中NH4+和NO3-的吸收具有偏好性(NH4+和NO3-同时存在时,对一种离子的吸收量大于另一种)。
请设计实验对这种偏好性进行验证,要求简要写出实验思路、预期结果和结论。
(1)蛋白质中含有氮元素,在核糖体上合成。
细胞核中可通过DNA复制合成子代DNA分子,通过转录合成RNA,叶绿体中的光合色素包括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其中叶绿素含有氮元素。
(2)验证作物甲对NH4+和NO3-的吸收量不同,可配制以硝酸铵为唯一氮源的营养液,用于培养作物甲,一段时间后,检测营养液中NH4+和NO3-的剩余量,可以确定作物甲对NH4+和NO3-的吸收量的多少,判断作物甲对NH4+和NO3-吸收的偏好性。
已知作物甲对NH4+和NO3-的吸收具有偏好性,则该验证实验结果只有两种可能:
若营养液中NH4+的剩余量小于NO3-的剩余量,则说明作物甲偏好吸收NH4+;
若NH4+的剩余量大于NO3-的剩余量,则说明作物甲偏好吸收NO3-。
(1)蛋白质 核酸 叶绿素
(2)实验思路:
配制营养液(以硝酸铵为唯一氮源),用该营养液培养作物甲,一段时间后,检测营养液中NH4+和NO3-剩余量。
预期结果和结论:
若营养液中NO3-剩余量小于NH4+剩余量,则说明作物甲偏好吸收NO3-;
若营养液中NH4+剩余量小于NO3-剩余量,则说明作物甲偏好吸收NH4+。
知识点4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
全国卷Ⅰ·
T3)将一株质量为20g的黄瓜幼苗栽种在光照等适宜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植株达到40g,其增加的质量来自于( )
A.水、矿质元素和空气B.光、矿质元素和水
C.水、矿质元素和土壤D.光、矿质元素和空气
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
植物生长过程中增重主要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其主要过程是利用光能,将CO2和水合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其中CO2来自空气。
另外,植物体内蛋白质、核酸等有机物的合成还需要矿质元素,故A项正确。
T2)马铃薯块茎储藏不当会出现酸味,这种现象与马铃薯块茎细胞的无氧呼吸有关。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和葡萄糖
B.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是由丙酮酸转化而来
C.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丙酮酸的过程不能生成ATP
D.马铃薯块茎储藏库中氧气浓度的升高会增加酸味的产生
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只有乳酸,A项错误;
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由丙酮酸转化成乳酸,B项正确;
无氧呼吸产生丙酮酸发生在第一阶段,该过程产生少量ATP,C项错误;
氧气浓度升高,抑制无氧呼吸,不会增加酸味的产生,D项错误。
T4)若将n粒玉米种子置于黑暗中使其萌发,得到n株黄化苗。
那么,与萌发前的这n粒干种子相比,这些黄化苗的有机物总量和呼吸强度表现为( )
A.有机物总量减少,呼吸强度增强
B.有机物总量增加,呼吸强度增强
C.有机物总量减少,呼吸强度减弱
D.有机物总量增加,呼吸强度减弱
置于黑暗中的种子萌发时,需要分解种子中的有机物,通过呼吸作用为种子的萌发提供能量,所以得到的黄化苗与干种子相比,自由水含量增多,有机物总量减少,呼吸强度增强,故A项正确。
T17)如图为某次光合作用色素纸层析的实验结果,样品分别为新鲜菠菜叶和一种蓝藻经液氮冷冻研磨后的乙醇提取液。
A.研磨时加入CaCO3过量会破坏叶绿素
B.层析液可采用生理盐水或磷酸盐缓冲液
C.在敞开的烧杯中进行层析时,需通风操作
D.实验验证了该种蓝藻没有叶绿素b
研磨时加入CaCO3是为了保护叶绿素,A项错误;
光合色素只能溶解于有机溶剂,层析液可以由石油醚、丙酮和苯混合而成,也可以用92号汽油代替,但不能用生理盐水或磷酸盐缓冲液代替,B项错误;
层析液具有挥发性,层析时不能通风操作,需要用培养皿盖住小烧杯,C项错误;
通过与菠菜的纸层析条带的比较可见蓝藻缺少叶绿素b条带,D项正确。
5.(2019·
T29)(12分)将生长在水分正常土壤中的某植物通过减少浇水进行干旱处理,该植物根细胞中溶质浓度增大,叶片中的脱落酸(ABA)含量增高,叶片气孔开度减小。
(1)经干旱处理后,该植物根细胞的吸水能力 。
(2)与干旱处理前相比,干旱处理后该植物的光合速率会 ,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3)有研究表明:
干旱条件下气孔开度减小不是由缺水直接引起的,而是由ABA引起的。
请以该种植物的ABA缺失突变体(不能合成ABA)植株为材料,设计实验来验证这一结论。
要求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和预期结果。
【解题指南】
(1)关键信息:
干旱处理会导致植物根细胞中溶质浓度增大,叶片中的脱落酸(ABA)含量增高,叶片气孔开度减小。
(2)必备知识:
植物细胞中溶质浓度越大,细胞吸水能力越强;
对照实验需要设置单一变量。
【解析】本题考查植物的吸水和失水、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及实验设计的相关知识。
(1)经干旱处理后,根细胞的溶质浓度增大,渗透压增大,对水分子吸引力增大,植物根细胞的吸水能力增强。
(2)根据题干条件可知,干旱处理后该植物的叶片气孔开度减小,导致叶片细胞吸收CO2减少,暗反应减弱,因此光合速率会下降。
(3)分析题意可知,实验目的为验证干旱条件下气孔开度减小不是由缺水直接引起的,而是由ABA引起的,所以实验应分为两部分:
①证明干旱条件下植物气孔开度变化不是由缺水引起的;
②证明干旱条件下植物气孔开度减小是由ABA引起的。
该实验材料为ABA缺失突变体(不能合成ABA)植株,自变量应分别为正常条件和缺水环境、植物体中ABA的有无,因变量均为气孔开度变化,据此设计实验。
①取ABA缺失突变体植株在正常条件下测定气孔开度,经干旱处理后,再测定气孔开度。
预期结果是干旱处理前后气孔开度不变,可说明缺水环境不影响ABA缺失突变体植株气孔开度变化,即干旱条件下植物气孔开度变化不是由缺水引起的。
②将上述干旱处理的ABA缺失突变体植株分成两组,在干旱条件下,一组进行ABA处理,另一组作为对照组,一段时间后,分别测定两组的气孔开度。
预期结果是ABA处理组气孔开度减小,对照组气孔开度不变,可说明干旱条件下植物气孔开度减小是由ABA引起的。
(1)增强
(2)降低 气孔开度减小使供应给光合作用所需的CO2减少
(3)取ABA缺失突变体植株在正常条件下测定气孔开度,经干旱处理后,再测定气孔开度。
预期结果是干旱处理前后气孔开度不变。
将上述干旱处理的ABA缺失突变体植株分成两组,在干旱条件下,一组进行ABA处理,另一组作为对照,一段时间后,分别测定两组的气孔开度。
预期结果是ABA处理组气孔开度减小,对照组气孔开度不变。
6.(2019·
T28)叶绿体中催化CO2固定的酶R由叶绿体DNA编码的大亚基和细胞核DNA编码的小亚基共同组装而成,其合成过程及部分相关代谢途径如图所示。
(1)合成酶R时,细胞核DNA编码小亚基的遗传信息 到RNA上,RNA进入细胞质基质后指导多肽链合成;
在叶绿体中,参与大亚基肽链合成的RNA中,种类最多的是 。
(2)进行光合作用时,组装完成的酶R需ATP参与激活,光能转化为ATP中的化学能是在 (填场所)上完成的。
活化的酶R催化CO2固定产生C3化合物(C3-Ⅰ),C3-Ⅰ还原为三碳糖(C3-Ⅱ),这一步骤需要
作为还原剂。
在叶绿体中C3-Ⅱ除了进一步合成淀粉外,还必须合成化合物X以维持卡尔文循环,X为 。
(3)作为光合作用的重要成分,X在叶绿体中的浓度受多种因素调控,下列环境条件和物质代谢过程,与X浓度相关的有 (填序号)。
①外界环境的CO2浓度
②叶绿体接受的光照强度
③受磷酸根离子浓度调节的C3-Ⅱ输出速度
④酶R催化X与O2结合产生C2化合物的强度
(4)光合作用旺盛时,很多植物合成的糖类通常会以淀粉的形式临时储存在叶绿体中,假如以大量可溶性糖的形式存在,则可能导致叶绿体 。
(1)据图分析可知,细胞核DNA编码小亚基的遗传信息转录到RNA上,再通过核糖体上的翻译形成小亚基。
叶绿体编码大亚基的DNA,经过转录和翻译,形成大亚基,在此过程中需要一种mRNA,多种tRNA,故需要RNA种类最多的是tRNA。
(2)ATP是在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合成的,场所是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
活化的酶R催化CO2固定产生C3化合物(C3-Ⅰ),C3-Ⅰ被还原为三碳糖(C3-Ⅱ),这一步骤需要[H]作为还原剂。
从图中分析,C3化合物还原的产物除了C3-Ⅱ还有C5,X为C5。
(3)外界环境的CO2浓度,直接影响CO2的固定,间接影响C3的还原,进而影响C5的浓度,故①符合题意;
叶绿体接受的光照强度,直接影响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间接影响C3的还原,进而影响C5的浓度,故②符合题意;
磷酸根离子浓度直接影响C3-Ⅱ输出速度,进而影响C5的浓度,故③符合题意;
酶R能催化X与O2结合产生C2化合物,这种结合的强度会影响X的浓度,故④符合题意。
(4)光合作用合成的糖类,假如以大量可溶性糖的形式存在,则可能导致叶绿体吸水涨破。
(1)转录 tRNA
(2)类囊体 [H] C5(五碳化合物) (3)①②③④ (4)吸水涨破
7.(2019·
北京高考·
T31)(16分)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化学反应,发生在高等植物、藻类和光合细菌中。
(1)地球上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来源于光反应吸收的 。
在碳(暗)反应中,RuBP羧化酶(R酶)催化CO2与RuBP(C5)结合,生成2分子C3。
影响该反应的外部因素,除光照条件外还包括
(写出两个);
内部因素包括 (写出两个)。
(2)R酶由8个大亚基蛋白(L)和8个小亚基蛋白(S)组成。
高等植物细胞中L由叶绿体基因编码并在叶绿体中合成,S由细胞核基因编码并在 中由核糖体合成后进入叶绿体,在叶绿体的
中与L组装成有功能的酶。
(3)研究发现,原核生物蓝藻(蓝细菌)R酶的活性高于高等植物。
有人设想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蓝藻R酶的S、L基因转入高等植物,以提高后者的光合作用效率。
研究人员将蓝藻S、L基因转入某高等植物(甲)的叶绿体DNA中,同时去除甲的L基因。
转基因植株能够存活并生长。
检测结果表明,转基因植株中的R酶活性高于未转基因的正常植株。
①由上述实验能否得出“转基因植株中有活性的R酶是由蓝藻的S、L组装而成”的推测?
请说明理由。
②基于上述实验,下列叙述中能够体现生物统一性的选项包括 。
a.蓝藻与甲都以DNA作为遗传物质
b.蓝藻与甲都以R酶催化CO2的固定
c.蓝藻R酶大亚基蛋白可在甲的叶绿体中合成
d.在蓝藻与甲的叶肉细胞中R酶组装的位置不同
R酶能催化CO2的固定,R酶是由细胞核基因和叶绿体基因共同控制合成的。
影响光合作用的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基因表达的场所,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结构。
【解析】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和影响因素、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和原核生物的结构特点。
(1)地球上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来自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
影响CO2固定的外部因素包括光照强度、温度、CO2浓度等,内部因素包括R酶活性、R酶含量、C5含量、pH等。
(2)细胞核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与细胞质中核糖体结合翻译成蛋白质。
L和S在叶绿体的基质中组装成R酶。
(3)甲细胞核基因控制合成的S进入叶绿体,也可与蓝藻的L组装成R酶。
蓝藻和高等植物(甲)的遗传物质都是DNA,蓝藻和高等植物(甲)固定CO2都需要R酶催化,蓝藻的L基因在甲中正常表达说明密码子具有通用性,这些事实均能够说明生物具有统一性。
(1)光能 温度、CO2浓度 R酶活性、R酶含量、C5含量、pH(其中两个)
(2)细胞质 基质 (3)①不能。
转入蓝藻S、L基因的同时没有去除甲的S基因,无法排除转基因植株R酶中的S是甲的S基因表达产物的可能性。
②a、b、c
知识点5细胞的增殖、分化、衰老、癌变和凋亡
T1)细胞凋亡是细胞死亡的一种类型。
下列关于人体中细胞凋亡的叙述,正确的
是( )
A.胎儿手的发育过程中不会发生细胞凋亡
B.小肠上皮细胞的自然更新过程中存在细胞凋亡现象
C.清除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过程中不存在细胞凋亡现象
D.细胞凋亡是基因决定的细胞死亡过程,属于细胞坏死
本题考查细胞凋亡的概念。
在胎儿手的发育过程中,五个手指最初是愈合在一起的,后来随着指间的细胞自动死亡,才发育为成形的手指,胎儿手的发育过程中会发生细胞凋亡,A项错误;
小肠上皮细胞中衰老的细胞会发生细胞凋亡,不断完成细胞的自然更新,B项正确;
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属于靶细胞,机体通过细胞免疫将靶细胞裂解死亡,释放抗原,属于细胞凋亡,C项错误;
细胞凋亡是基因决定的细胞死亡过程,不属于细胞坏死,D项错误。
T2)下列关于细胞生命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分裂间期既有基因表达又有DNA复制
B.细胞分化要通过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来实现
C.细胞凋亡由程序性死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所启动
D.细胞癌变由与癌有关基因的显性突变引起
细胞分裂间期主要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其中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属于基因的表达,A项正确;
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B项正确;
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程序性死亡的过程,是由程序性死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所启动的,C项正确;
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其中原癌基因的突变属于显性突变,而抑癌基因的突变属于隐性突变,D项错误。
T3)植物受病原菌感染后,特异的蛋白水解酶被激活,从而诱导植物细胞编程性死亡,同时病原菌被消灭。
激活蛋白水解酶有两条途径:
①由钙离子进入细胞后启动;
②由位于线粒体内膜上参与细胞呼吸的细胞色素c含量增加启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蛋白水解酶能使磷酸二酯键断开
B.钙离子通过自由扩散进入植物细胞
C.细胞色素c与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有关
D.细胞编程性死亡避免了病原菌对邻近细胞的进一步感染
蛋白水解酶分解蛋白质,使肽键断开,A项错误。
钙离子进入植物细胞不是自由扩散,B项错误。
细胞色素c位于线粒体内膜上,参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C项错误。
受病原菌感染的细胞,可进行细胞编程性死亡,同时病原菌被消灭,避免了病原菌对邻近细胞的进一步感染,D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