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古代尼罗河洪水泛滥时往往地中海有赤潮发生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557985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950.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理古代尼罗河洪水泛滥时往往地中海有赤潮发生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整理古代尼罗河洪水泛滥时往往地中海有赤潮发生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整理古代尼罗河洪水泛滥时往往地中海有赤潮发生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整理古代尼罗河洪水泛滥时往往地中海有赤潮发生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整理古代尼罗河洪水泛滥时往往地中海有赤潮发生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整理古代尼罗河洪水泛滥时往往地中海有赤潮发生Word下载.docx

《整理古代尼罗河洪水泛滥时往往地中海有赤潮发生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理古代尼罗河洪水泛滥时往往地中海有赤潮发生Word下载.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整理古代尼罗河洪水泛滥时往往地中海有赤潮发生Word下载.docx

东部为咸水湖,西部为淡水湖。

成因:

①东部:

深居内陆,降水稀少,蒸发旺盛;

②西部:

有大量河流淡水注入(伊犁河);

③东西连接处水域狭窄,两侧湖水交换不畅。

⑶咸海:

①表现:

面积缩小、水位下降、盐度增大。

②自然原因:

气候干旱,蒸发旺盛;

人为原因:

大量引水灌溉,入河水量减少;

人口增长,工业、生活用水增加;

过度放牧、过度开垦,草原退化。

③危害:

气候恶化;

加剧土壤盐碱化;

产生盐尘暴;

影响水生生物生存;

影响人类用水。

⑷里海:

①世界最大的湖泊(咸水湖,内流湖)。

②蕴藏丰富的石油、天然气。

③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④注入里海的河流:

伏尔加河、乌拉尔河。

5.农业

⑴类型:

小麦与棉花,畜牧业。

⑵小麦:

哈萨克斯坦北部。

水稻:

阿姆河、锡尔河流域。

棉花:

(乌兹别克斯坦被称为“白金之国”)

⑶中亚种植棉花的有利自然条件:

①地形平坦,土

质疏松;

②日照强,热量足,气温日较差大;

③有灌溉水源。

⑷中亚发展农牧业的限制因素:

水源不足。

6.工业

⑴矿产资源:

煤、铁、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

⑵采矿、冶金、军事工业相当发达。

棉毛纺织工业,地毯编织和畜产品加工业也较发达。

7.哈萨克斯坦-中国输油(输气)工程建设的意义

⑴对中国的意义:

①有利于缓解中国对石油需求的压力;

②有利于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③增加石油进口渠道,缓解能源安全问题;

④促进中哈关系健康发展。

⑵对哈萨克斯坦的意义:

①加快石油开采步伐;

②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发展。

8.以色列所在的西亚地区沙漠广布,与我国西北地区的沙漠相比,成因有何不同?

西亚地区沙漠成因:

受副热带高压或信风带控制,气候干旱,属热带沙漠;

我国西北地区沙漠成因:

地处内陆,远离海洋,水汽不易到达,属温带沙漠。

9.绿洲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

光照充足(光热条件较好);

地势低平,土层深厚(为冲积平原);

有河水灌溉(有灌溉水源)。

西亚

⑴中低纬地区,亚洲西部,非洲北部。

⑵一运、两洋、三洲、四峡、五海之地

高原为主,平原狭小(高原边缘:

山脉)。

热带沙漠气候为主,分布于撒哈拉沙漠、阿拉伯半岛;

地中海沿岸是地中海气候。

(西亚降水主要来自冬季的西风)

4.河流:

降水少,河流稀少。

无流区多。

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

自西北向东南流入波斯湾。

形成两河平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5.植被:

荒漠和草原。

自然带:

热带荒漠带为主。

动物:

单峰驼

6.资源

⑴北非:

磷矿(摩洛哥)

⑵石油:

波斯湾,撒哈拉地下。

(储量大,埋藏浅,出油多,油质好。

地质构造:

大背斜)

⑶主要产油国:

西亚:

沙特、伊朗、科威特、伊拉克、阿联酋北非:

利比亚、阿尔及利亚、埃及

⑷石油输出国的经济和前景:

努力促进经济多样化发展;

加强基础设施和城市建设;

发展制造业和农牧业;

侧重利用当地的资源发展一些原材料工业,如炼油、石油化工、炼铜、水泥等。

⑸输油线:

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印度洋-①马六甲海峡-南海-太平洋-日本

②好望角-大西洋-西欧和北美(运油量最多)

③曼德海峡-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西欧和北美

7.畜牧业和灌溉农业

⑴高原上较湿润地方或沙漠中有地下水的绿洲地区,畜牧业比较发达,多以游牧的方式。

(土耳其的安卡拉羊毛、阿富汗的紫羔皮等畜产品都很有名;

伊朗等国的羊毛织品和地毯等是重要的出口商品。

⑵灌溉农业发达,主要分布在河谷平原和有地下水灌溉的绿洲地区。

(尼罗河谷地和河口三角洲地区,伊拉克两河流域地区(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枣椰树是绿洲农业的代表植物。

椰枣是当地人的主要食物,也是伊拉克等国出口特产。

⑶地中海沿岸平原和丘陵地区,是油橄榄、柑橘、葡萄等水果产地,园艺业发达。

(北非摩洛哥盛产油橄榄,并大量出口橄榄油,被称为“橄榄之邦”。

⑷农牧业发展的限制因素:

气候干旱,水源不足。

最大优势:

光照强。

8.埃及

⑴分析尼罗河定期泛滥的原因。

白尼罗河上游降水均匀,保证了尼罗河的水量;

青尼罗河上游是热带草原气候,有明显干湿季,湿季时降水较多,是尼罗河定期泛滥的主要原因。

⑵阿斯旺大坝的利弊:

利:

①减少了水患;

②扩大耕地面积;

③提供电力;

④利于航运;

⑤促进了渔业和旅游业。

弊:

①两岸肥力降低;

②下游出现土壤沙化;

③上洲出现土壤盐渍化;

④河口海水便灌;

⑤纳赛尔湖滋生血吸虫。

⑶埃及的长绒棉是其传统的经济支柱,其种植的优势条件有哪些?

气温高,光照强,热量足,有灌溉水源。

⑷其他经济条件:

地中海沿岸石油丰富;

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发达。

1.中亚降水稀少、气候干旱的主要原因是

A.地处亚欧大陆中部、距海远B.植被以草原和荒漠为主

C.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D.地形封闭,外来水汽难以到达

2.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是

A.蒙古B.苏丹C.哈萨克斯坦D.乌兹别克斯坦

3.被称为“白金之国”的国家是

A.埃及B.乌兹别克斯坦C.美国D.土库曼斯坦

4.西亚和北非地区的气候主要是

A.热带雨林  B.热带季风 C.亚热带地中海   D.热带沙漠

5.关于中亚的自然环境,说法正确的是

A.地处北温带,地势西高东低B.图兰平原气候湿润

C.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D.境内多内流河、内流湖

6.西亚地区最重要的灌溉农业区是

A.波斯湾沿岸B.红海沿岸C.地中海沿岸D.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7、读世界某区域地图,完成以下问题。

(1)右图中的水温资料能反映图示区域主要气候特征的是 

(2)甲水域南北部盐度差异明显, 

部盐度较低,主要原因是。

(3)图中乙山脉 

 

坡降水丰富,原因是

(4)丙湖是,注入该湖地河流分别是和 

两河上游是世界重要地棉花产地,请分析其棉花生产地区位条件?

(5)近年来,丙湖水量和面积不断缩小,请分析主要原因是什么?

8.下图是中东地区图,结合材料与地图回答。

(1)填空:

上图中A是_______湖,C是_______(国家);

麦加是__ 

_(填字母);

另一圣地是_____,两地成为城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2)C~H国中不属于阿拉伯国家的是_________;

M海为红海,它的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内容与图示地区实际情况相符的有

①某种丰富的常规能源和新能源;

②某种丰富的金属矿产和森林资源;

③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

④较密集的黑人分布;

⑤重要的交通和战略位置;

⑥较高的经济和科技水平

A.①②③B.④⑤⑥C.①③⑤ 

D.①⑤⑥

(4)M海域两侧晒制海盐有利的自然条件是什么?

(5)C国的流动工人的数量超过本国人口数,该国吸引大量人口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6)D国的地形以_______为主, 

地毯(手工制品)是其主要出口商品。

(7)H国沙漠广大,与我国西北地区沙漠形成的原因有何不同?

9.图6所示的平原地区在20世纪60年代频发沙尘暴。

因沙尘中古有较多的盐尘,该地区的沙尘暴被称为“白风暴”。

读图6,完成下列要求。

(1)R1和R2两河的主要补给是__________,影响流量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__________。

(2)图示平原地区侵蚀作用的主要外力是____________。

(3)在L湖沿岸地区大规模垦荒,会导致土地__________。

(4)在开垦的同时,大量引河水灌溉。

会导致土地_______。

(5)大量引R1、R2河水灌溉会对L湖产生什么影响和危害?

(6)分析“白风暴”中盐尘的主要来源。

7、

(1)①

(2)北 

大量河流淡水注入(3)西南处于盛行西风迎风坡,多地形雨

规划编制单位对可能造成不良环境影响并直接涉及公众环境权益的专项规划,应当在规划草案报送审批前,采取调查问卷、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等形式,公开征求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意见。

(4)咸海阿姆河锡尔河;

土壤肥沃,地形平坦,有灌溉水源,气候干旱少雨,光热条件充足(5)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

(2)辨识和分析评价对象可能存在的各种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危险、有害因素发生作用的途径及其变化规律。

8.

(1)纳赛尔湖科威特P麦地那作为宗教圣地

(2)D处于生长边界,断裂下陷而形成。

(3)C 

(4)天气炎热干燥,有适于晒盐的天气;

红海有高盐度的海水,原料丰富 

(5)该国石油资源十分丰富,石油开采吸引了大量流动工人 

(6)高原 

(7)西亚地区沙漠成因:

受副热带高气压或信风带控制,盛行热带大陆气团,气候干燥属热带沙漠。

地处内陆,远离海洋,水汽不容易到达,属温带沙漠。

(7)环境影响评价的结论。

9.

(1)高山冰雪融水和降水气温(温度)

(2)风(风力) 

(3)土地沙漠化(荒漠化、土地退化)。

(4)土壤盐碱化(次生盐碱化、盐渍化)(5)影响:

湖水水位下降,湖的面积缩小,含盐量增加。

危害:

(6)“白风暴”中的盐尘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开垦的耕地及其周围地区因次生盐碱化而在地表和土壤中积累的盐分;

二是湖面缩减露出的湖底部分所含的盐分(L湖是咸水湖).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由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由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制定,并抄送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

区域地理综合复习——非洲

(3)旅行费用法本周教学目标

  课前填图绘图了解非洲地形、气候、河流概况。

  课上研读一道高考题感受非洲高考出题点(要素间联系);

  读图概括非洲的地理位置、自然概况、人文概况

  非洲与中国的经贸合作,通过了解中国与兄弟国家平等合作感受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形象。

本周教学重点、难点

  非洲地理位置、自然概况、自然要素间联系、人文概况。

  非洲各自然要素间的联系,非洲与中国的经贸合作

非洲填图

  要求:

在非洲空白图中完成一下任务。

  绘制0°

,20°

E,30°

E、40°

E经线。

观察其穿过的主要地形区。

  标出主要地形区、地貌单元;

概括非洲地形地势特征。

  在图中标注出主要气候类型,画出边界线;

概括非洲气候分布特征;

总结每种气候的特点和成因。

  标注非洲主要河流;

概括尼罗河和刚果河的水文特征。

  画出大陆沿岸洋流,区分寒暖流。

  对照六大板块分布图,绘制非洲周边的板块交界线。

          

非洲课堂内容

非洲定位

  纬度—大致南北纬30°

之间.热带大陆

  海陆—两洋大陆

  轮廓:

海岸线平直,少港湾、海港;

有裂谷;

  关于位置:

  绝对位置:

纬度、海陆、半球—在哪里

  位置特点:

位置的独特性—热量带位置、边界位置、临海位置(沟通位置)、板块位置、灾害位置

  位置意义(重要性):

分界线意义;

沟通意义;

缩短距离意义;

国防、民族团结意义;

枢纽位置意义;

战略位置意义;

经济发展意义等。

自然要素分析

  地形:

高原为主;

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高原大陆

  非洲气候的特征:

气温高(热)、干旱面积广(干)、以赤道为对称轴,气候带大致南北对称。

(对称)

  水文:

差异大

人文要素分析

  资源:

矿产资源丰富。

种类多,储量大。

大型的野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均居各大洲之首。

  人口:

增长快;

  农业:

靠天吃饭

  工业:

初级产品为主(资源与工业、城市空间分布不一致),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不平等

  城市:

城市化水平低

  交通:

落后

  文化、旅游:

历史悠久、旅游资源丰富

  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

发展潜力巨大

人文环境问题:

人口、贫困、生态

  非洲经济落后的原因

  长期的殖民统治(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水平最低的大洲);

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

自然环境恶劣;

科学技术水平落后。

  人口、粮食与环境之间的恶性循环

  

  解决途径:

保护自然环境,提高农牧业生产水平,控制人口增长速度,提高民族文化素质,加强民族团结。

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

  积极发展民族经济

  中非合作

主要国家——埃及

  位置:

  低纬热带;

  大部分位于非洲东北部

  北临地中海、西临红海、苏伊士运河

  苏伊士运河位置重要性

  连接大西洋、印度洋,是亚、非两洲地理分界;

  大大缩短欧洲到印度洋、太平洋西岸各国之间的航程;

  尼罗河

  世界第一长河——尼罗河;

主要支流有白尼罗河/青尼罗河;

青尼罗河水量季节变化显著,每年5-9月为湿季,造成尼罗河下游定期泛滥。

  埃及成为尼罗河的赠礼

  阿斯旺水坝的利和弊

  利:

灌溉、发电、防洪、旅游、养殖、航运等

  弊:

尼罗河携带至下游的泥沙大大减少,现在农业需要灌溉和施肥,海浪使尼罗河三角洲受到侵蚀,海岸线不断向后退缩。

  社会经济

  人口城市:

主要集中于尼罗河沿岸平原和入海处的河口三角洲地区,开罗在尼罗河三角洲顶端,是阿拉伯国家中人口最多的城市,亚历山大是地中海边的重要海港

  经济:

优势条件:

运河主权、丰富的旅游资源、石油资源丰富、劳动力丰富、农业发达(传统出口商品长绒棉)。

现在经济支柱是石油、运河、侨汇、旅游收入。

石油加工、机械制造、纺织工业、食品加工

主要位于尼罗河谷地及三角洲。

  主要农作物:

麦类、水稻、棉花(长绒棉)及亚热带水果、沙漠中的绿洲生产枣椰

非洲考题训练

  读非洲某区域图,回答1~3题。

             

  1.E为纳米布沙漠,它沿非洲西南大西洋海岸延伸2100千米,该沙漠最宽处达160千米,而最狭处只有

   10千米,其沿海岸线延伸的原因是()

  A.地形影响     B.降水影响

  C.大气环流影响   D.洋流影响

  2.F自然带在此处分布的最高纬度低于南美洲,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海陆分布    B.降水条件

  C.地形      D.洋流

  3.M地为世界重要的渔场,其成因是()

  A.温带海区   B.暖寒流交汇   C.上升流的影响   D.河流的流入

  4.(2008·

全国文综Ⅰ)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判断G河自N点至M点流经地区的地形类型,并说明判断的理由。

  

(2)说明G河水量丰富的原因。

  (3)指出G河没有形成明显三角洲的原因,并

加以分析。

  5.(安徽省淮南三中2010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图甲是“非洲大陆植物类型分布示意图”,图乙上下两部分是“非洲西部沿海A—L各地一月份和七月份降水量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图乙中甲月份表示的是_____________月份,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L两地降水季节分配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E两地中容易出现荒漠化的是_________,从自然条件看,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甲图可看出M、K两地都处在回归线附近,且均受信风的控制,但两地植被型差异显著。

试分析

    两地降水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

  6.(2010福建文综)阅读分析材料和图表,结合有关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古马里是13世纪~l6世纪期间西非草原上繁荣的贸易帝国。

图l2示意该区域的地理环境。

  材料二N国是非洲的人口大国,需要大量进口粮食。

近年来.中国与N国积极合作,在该国推广高产水稻种植。

表3表示N国主要粮食作物的构成。

  

(1)指出尼日尔河从P点到Q点河段的水量变化趋势,并分析其自然原因。

  

(2)比较甲、乙两地6—8月降水量的主要差异,并分析原因。

(10分)

  (3)简述在N国推广高产水稻种植将面临的限制性因索。

(9分)

  (4)根据古马里帝国所处的地理环境。

分析其兴盛的可能原因。

(10分)

  7.(09年全国卷文综Ⅰ第36题)图5示意尼罗河三个源流流域年降水量分布。

        

                  表3尼罗河径流量构成

流域构成(%)

时段

白尼罗河

青尼罗河

(2)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清洁生产标准或要求。

阿特巴拉河

8.编制安全预评价报告全年

(2)防护支出法32

60

(4)环境保护验收。

8

(二)安全预评价范围洪水期

10

68

22

枯水期

83

17

  

(1)分析尼罗河径流量的季节变化特点及原因。

  

(2)为什么尼罗河枯水期径流主要来自白尼罗河?

  (3)简述尼罗河径流季节变化对其下游河谷及三角洲古代农业生产的影响。

  8.(10年上海卷地理)读有关厄立特里亚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16分)

  厄立特里亚气候干旱,降水量小而且不稳定。

2007年人均国民收入仅270美元,农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但粮食不能自给。

农业生产技术相对落后,如在平原、山地斜坡主要采用传统地面灌溉和引洪灌溉的方式,很少实施喷灌、滴灌。

目前我国和厄立特里亚正在开展农业方面的合作。

       

  

(1)从温度带位置、海陆位置及该国所处的大洲方位,概述厄立特里亚的地理位置特征。

  

(2)归纳厄立特里亚的地势特征,并根据地势判断该国从东南部向西北部气温变化趋势。

  (3)由于地势的影响,河流的流向具有________的特征。

一般而言,A、B、C三条河流发源区大气降水

    补给量由大到小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

  (4)由于受自然环境与资源条件的影响,厄立特里亚农业除游牧畜牧业以外,农业地域类型还有

    __________农业,其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该农业地域类型的生产特点是__________.

  (5)简述厄立特里亚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该国可以采取的措施.

  参考答案

  1.D2.A3.C

  4.

  

(1)盆地;

从(向心状)水系或河流分布状况判断,该地形区北、东、南三面高;

再从(500米)等高

    线判断,该地形区为盆地。

  

(2)流域位于赤道地区,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降水丰富;

流域大部分为盆地,

    支流多,集(汇)水区面积广。

  (3)①入海口附近,泥沙不易沉积,因为地形高差大,河流落差大,流速大。

②入海泥沙量较少,因为

    G河在M点以上多流于盆地中,流速较小,易于泥沙沉积;

且从纬度位置和地形看,流域内热带雨

    林广布(植被覆盖率高),水土流失较轻。

(若答出洋流影响和海岸较平直也可得分)

 5.

  

(1)月份:

7;

理由:

A地为地中海气候,夏季降水少(或描述L地)

  

(2)共同特点:

冬季降水多,夏季降水少(或雨热不同期)

    理由:

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西风影响

  (3)D、E两地中容易出现荒漠化的是D

降水量少,处在草原和荒漠的过渡地带,生态脆弱

  (4)两地降水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

M地受暖流影响,处于海洋信风的迎风岸(迎风坡);

    K地受寒流影响,该处信风从陆地吹向海洋

  6.

  

(1)变化趋势:

水量减少。

    原因:

该河段逐渐深入内陆,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流经半干旱、干旱地区);

少支流汇入;

    河水下渗严重。

  

(2)主要差异:

甲地降水明显多于乙地。

甲地受来自海洋的西南气流和沿岸暖流影响,地处山地迎风地带,降水丰富;

    乙地地形平坦,西南气流受地形抬升不显著,并受离岸寒流影响,降水较少。

  (3)水稻种植经验不足,生产技术落后;

水利设施不完善,机械化程度低;

    传统生产观念和主食消费习惯的影响。

  (4)地形平坦;

草原广阔;

河流水资源较丰富;

灌溉农业及牧业较发达;

处于古代贸易的交通要道。

  7.

  

(1)季节变化特点:

洪水期出现在北半球夏半年,枯水期出现在冬半年。

尼罗河三个源流的流域大部分,以及流域降水量最丰富、产流量醉倒的地区,位于北半球

       热带草原带(热带草原气候区),雨季出现在北半球夏半年,产生径流多;

干季出现在冬

       半年,产生径流少。

  

(2)(尼罗河枯水期时,青尼罗河和阿特巴拉河都进入枯水期,产生的径流量少:

)白尼罗河源流位

    于南半球,南半球为雨季,所以白尼罗河产生的径流最多。

  (3)尼罗河径流季节变化显著,导致其下游河谷及三角洲农业生产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洪水每年定

    期泛滥,洪水泛滥之后,开始农耕。

枯水季节是作物生长及收获季节。

洪水泛滥时在被淹农田表

    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