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专题13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550950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2.1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专题13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高考地理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专题13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高考地理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专题13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高考地理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专题13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高考地理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专题13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专题13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高考地理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专题13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专题13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地理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专题13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A.持续淤积B.先侵蚀、后淤积

C.持续侵蚀D.先淤积、后侵蚀

(2)推测1992~1997年期间()

A.黄河流域年均降水量增加

B.黄河入海年径流量减少

C.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率降低

D.黄河沿岸农业灌溉面积减少

(1)D

(2)B

【提分秘籍】我国主要的外力作用影响下形成的典型地貌

(1)张家界地貌:

即张家界石英砂岩峰林峡谷地貌。

主要是经过流水的长期侵蚀和复杂的地壳运动形成的石英砂岩景观地貌。

(2)喀斯特地貌:

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

(3)丹霞地貌:

由流水侵蚀、溶蚀、重力崩塌作用形成的赤壁丹崖及方山、石墙、石峰、石柱、嶂谷、石巷、岩穴等造型地貌,以中国广东丹霞山为代表,是红层地貌的一种类型。

(4)雅丹地貌:

泛指干燥地区一种风蚀地貌。

河湖相间状沉积物所形成的地面,经风化作用、间歇性流水冲刷和风蚀作用,形成与盛行风向平行、相间排列的风蚀土墩和风蚀凹地(沟槽)地貌组合。

这种现象在新疆罗布泊东北发育很典型。

(2019·

北京)下图为“华北某地局部示意图”。

读图,回答

(1)~

(2)题。

(1)图中()

A.甲地陡峻,喀斯特地貌典型

B.乙地低平,泥石流灾害频发

C.丙村比丁村土层深厚

D.丁村比丙村地下水埋藏浅

(2)图示地区()

A.地势西高东低、南高北低

B.山前平原受外力侵蚀作用明显

C.洪积扇面积差异取决于降水量

D.渠水通过蒸发、径流环节参与水循环

(1)C

(2)D

热点题型三地壳物质循环图的判读

例3.图示的岩石循环模型说明岩石通过不同的过程可以从一种形态转化成另一种形态。

(1)大理岩是石灰岩经过程①形成的,在这一过程中()

A.温度升高,压力降低B.温度降低,压力升高

C温度升高,压力升高D.温度降低,压力降低

(2)图中能够反映大洋中脊处新的洋壳形成过程的代码是()

A.②B.③

C.④D.⑤

(1)C

(2)C

解析:

(1)题,①过程为变质作用,变质作用的实质就是岩石在高温、高压的变质条件下其成分、结构和构造等也会随之变化,形成新的岩石。

(2)题,大洋中脊主要是海底的岩浆活动,岩浆不断向外喷发、冷却逐渐形成的,从图中可知,④正确。

【提分秘籍】

1.判断三大类岩石和岩浆(以下图为例)

判断三大类岩石和岩浆,大致可以用进出箭头的多少来区分:

①岩浆:

三进一出。

②岩浆岩:

一进三出。

③变质岩和沉积岩:

二进二出。

注:

沉积物指向的一定是沉积岩,沉积岩一般含有化石并具有层理构造。

2.判断箭头含义

①指向岩浆岩的箭头——冷却凝固,是内力作用。

②指向沉积岩的箭头——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是外力作用。

③指向变质岩的箭头——变质作用,是内力作用。

④指向岩浆的箭头——重熔再生作用,是内力作用。

3.地壳物质循环在实际考题中有许多种变式图,如下图所示: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处的岩石为三大类岩石中的哪类岩石?

请简述判断理由。

(2)如果用C、D分别表示花岗岩和玄武岩,请将字母填入图中的适当位置。

花岗岩和玄武岩的形成有何不同?

(3)岩石A、B接触地带可能形成哪种岩石?

(4)A、C、D岩石中可能找到化石的是________,简述其理由。

(1)沉积岩具有明显的层理结构。

(2)标注略(C标注在B岩石的下半部,D标注在B地顶端(地表)。

玄武岩属岩浆岩中的喷出岩,是岩浆喷出地表冷却凝固而成的,花岗岩属岩浆岩中的侵入岩,是岩浆侵入地壳裂隙冷却凝固而成的。

(3)变质岩

(4)AA是沉积岩,C、D均是岩浆岩,只有在沉积岩中才可能存在化石。

(2019•海南卷)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在温度变化等的作用下,在原地发生机械破碎而不改变岩石化学成分的作用叫物理风化作用。

通常情况下,气温日较差大的地区,物理风化作用强烈。

据此完成19~20题。

19.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在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物理风化作用最强的坡向是

A.东北坡B.西北坡C.东南坡D.西南坡

20.地球表面物理风化作用最弱的自然带是

A.温带荒漠带B.温带草原带C.热带雨林带D.亚寒带针叶林带

【答案】19.D 

 

20.C

【考点】风化作用。

(2019•江苏卷)中国山水画家多师法自然,其作品往往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

图1为我国四幅山水画作品。

读图回答1-2题。

1.画中描绘江南丘陵景观的是

A.①B.②C.③D.⑤

2.画③中描绘的地貌类型形成原因是

A.冰川作用、风力作用B.流水作用、冰川作用

C.风力作用、流水作用D.生物作用、流水作用

【答案】1.D2.C

【考点】我国主要地形区,外力作用与地貌形成的关系。

(2019•上海卷)(五)火山是地球奉献给人类的最伟大奇观之一。

9.2019年,日本九州南部的樱岛活火山频频喷发。

该火山形成于板块的消亡边界。

下列火山中,同样形成于消亡边界的是

A.南美大陆西部圣何塞火山B.大西洋中脊上的冰岛海克拉火山

C.太平洋中部的夏威夷火山D.东非大裂谷中的乞力马扎罗火山

10.樱岛火山岩浆喷出地表形成的岩石类似于

A.黑色玄武岩B.灰色石灰岩C.褐色沉积砂岩D.肉红色花岗岩

【答案】9、A10、A

【解析】

9.南美大陆西部地处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的消亡边界,多火山地震;

大西洋中脊的火山、太平洋中部的夏威夷火山及东非大裂谷的火山都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

A正确。

10.黑色玄武岩是火山喷发形成的;

石灰岩、砂岩都是外力作用形成的沉积岩;

花岗岩是岩浆侵入形成的侵入岩。

【考点】考查地壳运动及地壳物质组成。

(2019•江苏卷)图10为地球系统物质循环示意图。

读图回答21~22题。

21.关于图中①、②、③、④所示箭头代表的地质作用,正确的是

A.①指化学沉积作用B.②指搬运作用

C.③指成岩作用D.④指火山喷发作用

22.地球内部圈层与大气圈的关系是

A.生物圈是大气中的碳进入内部圈层的纽带

B.地球内部能量的释放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C.火山活动使地球内部的碳释放到大气圈

D.大气圈吸收太阳能使地球内部不断增温

【答案】21.AD22.AC

【考点】物质循环和能源转换

(2019•天津卷)阅读图文材料,回答1-4题。

在天津市南部地区发现的贝壳堤,是贝壳及碎屑物受潮水搬运,在海边经较长时期堆积而形成的垄岗,可以作为当时海岸线的标志。

1.图1所示古海岸线分布地区地势的总体变化趋势是

A.由东北向西南倾斜B.由西向东倾斜

C.由西北向东南倾斜D.由北向南倾斜

2.该地区5000年来海岸线位置的变化,反映了

A.海平面间歇性下降B.气候持续性变暖

C.海滨泥沙不断淤积D.地壳阶段性下沉

【答案】1.C2.A

【考点】海岸线变化、降水和气温的成因。

(2019•北京卷)图3示意平顶海山的形成过程。

读图,回答第4题。

4.平顶海山

A.为褶皱山B.由沉积岩构成

C.顶部形态由内力作用塑造D.随着板块的移动没入水下

【答案】D

【考点】地壳物质循环。

(2019•浙江卷)下图为某河谷地址、地貌剖面图,图中地层年代由①到③变老。

图中阶地(用T表示,数字下标表示阶地的级数)指由河流作用形成的高出洪水位的阶梯状地貌。

此河段阶地主要由于地壳抬升形成。

完成第5、6题。

5.对河谷处的地质构造类型两侧地壳抬升幅度的判断,正确的是

A.向斜东侧大B.背斜东侧小C.向斜西侧大D.背斜西侧小

6.矿产调查发现,在此河段的河床沙中有某种贵重金属矿产,但由于河水深不宜开采。

图中所示地点可能找到这种贵重金属矿物的是

A.甲B.乙C.丙D.丁

【答案】5.C6.B

【考点】地质构造判断,地表形态成因分析,外力作用表现。

(2019•新课标Ⅰ卷)贝壳堤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在沿海地区经常分布着多条贝壳堤,标志着海岸线位置的变化,图1示意渤海湾沿岸某地区贝壳堤的分布。

据此完成7-9题。

7.在任一条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海岸线

A.向陆地方向推进B.向海洋方向推进C.位置稳定D.反复进退

8.沿岸流动的海水搬运河流入海口处的泥沙,并在贝壳堤外堆积。

由此

A.形成新的贝壳堤B.加大贝壳堤距海岸线的距离

C.形成河口三角洲D.迫使河流改道

9.河流冲积物是该地海岸线变动的物质来源。

多条贝壳堤的形成说明河流入海口

A.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小B.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大

C.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小D.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大

【答案】7.C8.B9.D

【解析】7.该题从静态角度考查同一条贝壳堤形成时期海岸线的位置变化。

贝壳堤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在任一条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都会有大量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只有海岸线位置稳定才会形成贝壳堤。

8.沿岸流动的海水搬运河流入海口处的泥沙,并在贝壳堤外堆积,形成新海岸,不断堆积,从而使得贝壳堤距海岸线的距离变大。

根据上题结论,海岸线位置稳定才能形成贝壳堤,所以A项错了;

河口三角洲是由河流搬运的泥沙在入海口处堆积形成的;

河流改道是在内陆地区发生的,不会发生在海岸线位置。

9.河流冲积物是该地海岸线变动的物质来源,多条贝壳堤的形成说明出现海岸线多次位置变动,同时河流带来的泥沙沉积也大,从而形成多条贝壳堤。

【考点】堆积地貌形成条件和过程。

(2019·

上海地理)根据岩石的质地,如矿物颗粒的大小、有无气孔、致密程度、形状等可以推测岩石的形成过程和形成环境。

据此回答10~11题。

10.某山体由岩浆岩组成。

该岩浆岩表面无气孔,矿物颗粒粗大,对其成因的合理推测是()

①岩浆冷却较快②岩浆冷却较慢③在地表形成④在地下形成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11.历史上,苏州人利用当地砚瓦山的岩石做原料生产优质砚台。

这种岩石岩性致密,呈薄板状。

该岩石可能是()

A.喷出岩B.侵入岩

C.沉积岩D.变质岩

答案10.D11.D

天津文综)某矿物形成于上地幔软流层,后随岩浆活动到达地表。

人们在下图所示古火山的岩浆岩及河滩泥沙中均发现了该矿物。

读图文材料,回答第12题。

12.使该矿物从上地幔软流层到达河滩泥沙中的地质作用,依次应为()

A.岩浆喷发岩层断裂风化、侵蚀搬运、沉积

B.岩浆喷发岩层断裂搬运、沉积风化、侵蚀

C.岩层断裂岩浆喷发风化、侵蚀搬运、沉积

D.岩层断裂岩浆喷发搬运、沉积风化、侵蚀

答案C

解析该矿物形成于上地幔软流层,软流层是岩浆的发源地。

岩层断裂,岩浆沿裂隙喷出地表,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使该矿物存在于岩浆岩中。

岩浆岩经风化、侵蚀、搬运、沉积作用,使该矿物到达河滩泥沙中,故C项正确。

山东文综)某地理兴趣小组在一次野外考察中,选择了一条与考察区域总体构造线方向垂直的路线,观测出露的地层,记录了观测点的相关信息并绘制了考察路线地质剖面示意图。

下表为观测点相关信息表。

完成第13题。

地层新老关系

地层代号

观测点坐标

C

(31°

38′13″N,117°

50′12″E)

37′54″N,117°

50′59″E)

D

38′10″N,117°

50′19″E)

37′57″N,117°

50′52″E)

S

38′05″N,117°

50′32″E)

38′01″N,117°

50′43″E)

13.该小组绘制的考察路线地质剖面示意图应为()

北京文综)下图为“华北某地示意图”。

读图回答14~15题。

14.图中()

15.图示地区()

D.渠水通过蒸发环节参与水循环

答案14.C15.D

全国文综Ⅰ)下图示意在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域的某监测剖面上,不同年份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

读下图,完成1~2题。

1.1975~2004年,该剖面近岸海域海底侵蚀、淤积的变化趋势是()

2.推测1992~1997年期间()

答案1.D2.B

解析第1题,若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域以沉积为主,则海水变浅,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距离会越大。

反之,若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域以侵蚀为主,则海水变深,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距离会越小。

图中两者距离在1975~1978年间扩大,此后总体减小,故先以淤积为主、后以侵蚀为主。

第2题,1992~1997年期间两者距离缩小,说明泥沙沉积作用减弱,黄河入海泥沙减少,只有B项所述能出现这一现象。

福建文综)下图示意某地等高线的分布,从a河谷到b、c河谷的地层均由老到新。

读图完成第4题。

4.图中X地的地质构造地貌最可能为()

A.背斜谷B.背斜山

C.向斜谷D.向斜山

答案A

解析由于从a河谷向b、c河谷岩层由老到新,所以该地质构造为背斜构造,C、D项错误;

X处发育了河流,该区域属于山谷,所以A正确。

海南地理)某年3月P地(位置见下图)发生强烈地震,引发大规模海啸。

P地位于()

A.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挤压带

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挤压带

C.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挤压带

D.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挤压带

【答案】A

江苏地理)下图为某向斜山地形地质示意图。

读图回答2~3题。

2.与M点的地形—地层关系相符的是()

3.与沿XY线相符的剖面图是()

【答案】2.B3.A

山东文综)读下图b中地质剖面示意图,判断图示中沉积岩层由老到新的顺序是()

A.Ⅰ、Ⅱ、ⅢB.Ⅱ、Ⅰ、Ⅲ

C.Ⅲ、Ⅰ、ⅡD.Ⅲ、Ⅱ、Ⅰ

【答案】B

安徽文综)鄱阳湖地区夏季的风向、降水等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位置变化的影响。

鄱阳湖汛期水位上升,湖面辽阔;

枯水期水位下降,水流归槽成为赣江(图b)。

图中的沙岭沙山(29.5°

N附近)形成于2万年前,由松散沙粒组成。

沙山临湖一侧发育了一系列垄(脊)槽(谷)相间的地形。

沙山及沙山上垄槽相间地形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A.风力堆积、流水侵蚀B.流水堆积、风力侵蚀

C.风力堆积、风力侵蚀D.流水堆积、流水侵蚀

【答案】C

【解析】由沙山的物质组成(松散沙粒)和垄槽相间的地形特点可知,该地貌是典型的风力作用地貌(风蚀地貌和风积地貌)。

重庆文综)野外考察是发现和解决地理问题的重要方法。

下图是某地理兴趣小组在野外考察中拍摄的照片。

读图,完成3~5题。

3.图中砾石滩常见于大河的()

A.河源B.凸岸C.凹岸D.入海口

4.下列地貌形态的形成作用中,有与图中使砾石变圆的作用类似的是()

A.石笋B.冰斗

C.风蚀蘑菇D.花岗岩风化球

5.粒径分布是分析河流沉积物特性的重要指标。

同学们绘制了四幅直径2cm以上的砾石粒径统计图,其中能反映图中粒径分布特征的是()

【答案】3.B4.C5.D

读下面四种地貌景观图,完成1~2题。

1.四种地貌景观中,其形成与岩浆活动有关的是()

A.①B.②

C.③D.④

2.四种地貌景观中,其形成与地壳运动有关的是()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1.B2.D

3.调查发现,台湾海峡海底地层含有生活在陆地上的古代动物遗骨化石。

这表明海峡曾发生过()

A.河流改道B.海陆变迁

C.火山地震D.外力搬运

B

台湾海峡海底地层含有生活在陆地上的古代动物遗骨化石,说明台湾海峡曾经为陆地,这表明海峡曾发生过海陆变迁。

科学家在亚平宁半岛西海岸水面下30米处的一个洞穴中,发现洞底有隆起的灰色石笋,切开石笋的剖面可以看到棕黄色的岩石层和白色的沉积层(为海洋微小生物遗体)互相交错,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4~5题。

4.该洞穴岩石成因与下列岩石相同的是()

A.花岗岩B.玄武岩

C.大理岩D.石灰岩

石笋的剖面为棕黄色的岩石层和白色的沉积层互相交错,说明其形成原因为沉积作用;

选项中只有石灰岩为沉积作用形成的岩石。

5.从石笋剖面可以得知()

A.该地区地壳一直处于下沉状态

B.该地区地壳一直处于抬升状态

C.该地区曾露出海面两次

D.该地区曾露出海面一次

下图中甲为江西三清山的标志性景观“巨蟒出山”风景,它是由风化和重力崩解作用而形成的巨型花岗岩石柱;

乙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代表岩浆和三大类岩石。

读图回答6~7题。

6.图甲中“巨蟒出山”景观形成过程的先后顺序是()

A.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侵蚀

B.岩浆喷出→地壳抬升→风化、侵蚀

C.地壳抬升→岩浆侵入→风化、侵蚀

D.地壳抬升→岩浆喷出→风化、侵蚀

A

形成“巨蟒出山”的岩石是花岗岩,其形成过程应是岩浆侵入地表以下冷凝形成,地壳抬升出露地表,然后经外力风化侵蚀而成。

7.图乙各数字中,能代表“巨蟒出山”景观岩石类型的是()

A.①B.②

C.③D.④

花岗岩是一种岩浆岩,从图乙中可以看出有三个箭头指向③,而由③指出的只有一个箭头,说明③为岩浆;

由③形成的④为岩浆岩。

三大类岩石与岩浆之间的相互转化,是内力作用的重要形式。

读下图完成8~9题。

8.图a中,能表示由花岗岩变质成片麻岩的数码是()

A.①B.③

C.④D.⑤

9.图b中M处()

A.为海岭,多火山B.板块内部,少地震

C.为海沟,地壳活跃D.地势低,易成沉积岩

图中M处的深度超过了6000米,其应为由于板块挤压作用形成的海沟。

读下面的“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10~11题。

10.下列有关图示①②③④⑤五处物质的判断,正确的是()

①-沉积岩②-侵入岩③-变质岩④-沉积岩⑤-岩浆

A.①④B.②⑤

C.③④D.①②

根据图中岩层的形态和分布可知,图中②是由岩浆侵入冷却凝固形成的侵入岩;

③是岩浆;

①为沉积岩;

④为靠近岩浆活动区域因为高温而形成的变质岩;

⑤为岩浆喷出地表形成的岩浆岩。

11.下列各种岩石和岩浆之间的转换过程中能正确反映地壳物质循环的是()

A.③-⑤-①-④-③B.①-②-③-④-①

C.③-①-④-②D.②-④-①-⑤

下图为“北半球某河段示意图”,箭头表示河流流向。

读图回答12~13题。

12.图中四地中,流水侵蚀作用最微弱的是()

A.①地B.②地

C.③地D.④地

由图可知,①地堆积物最多,且依据弯曲河道“凹岸侵蚀、凸岸堆积”规律,确定①地流水侵蚀作用最微弱,故选A。

13.①②连线处河流断面的剖面图是()

侵蚀岸坡陡,堆积岸坡缓。

由图可知,①处为凸岸、堆积岸;

②处为凹岸、侵蚀岸,故选C。

14.新疆地貌景观丰富多彩,结合下列新疆的景观图片,回答问题。

(1)按照内、外力作用把图中地貌景观进行分类。

(2)吐鲁番盆地位于天山南侧,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盆地,简述其形成原因。

(3)结合图中信息,比较雅丹地貌与沙丘地貌在形成原因上的异同点。

(1)吐鲁番盆地、天山山脉是内力作用形成的,而雅丹地貌、沙丘地貌是外力作用形成的。

(2)岩层断裂下陷而成。

(3)相同点:

雅丹地貌和沙丘地貌的形成都与风力有关。

不同点:

雅丹地貌是风力侵蚀的结果,沙丘地貌是风力堆积的结果。

15.读下图,回答问题。

(1)如果要在A、B两处中选一处建水库大坝,以解决甲镇的缺水问题,大坝建在何处比较合理?

说明理由。

(2)甲地区为湿润地区,但旱灾频发,试从地质地貌方面解释其原因。

(3)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对甲地是否应该发展旅游业有支持和反对两种观点,你同意哪一种观点?

(1)A处。

A处河流上游区不存在石灰岩,建水库大坝后库区不容易渗水;

B处河流上游区为石灰岩分布区,建水库大坝后库区易渗水,且甲镇和现有铁路设施易被淹没,需要搬迁和改建。

(2)该地区降水充沛,但是由于多溶洞和地下暗河,大量地表水渗入地下,地表水缺乏。

(3)支持。

该地石灰岩广布,喀斯特地貌显著,风景优美独特,适宜发展旅游业。

或反对。

甲地若发展旅游业,势必在本区内大兴土木,易造成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