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钢子午胎轮胎外观病象图案分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544605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9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钢子午胎轮胎外观病象图案分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全钢子午胎轮胎外观病象图案分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全钢子午胎轮胎外观病象图案分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全钢子午胎轮胎外观病象图案分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全钢子午胎轮胎外观病象图案分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钢子午胎轮胎外观病象图案分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全钢子午胎轮胎外观病象图案分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钢子午胎轮胎外观病象图案分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钢子午胎轮胎外观病象图案分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5)、硫化合模时活络模张开角度不够致使切胎面,胎体受到挤压,胎肩垫胶、带束层发生位移。

1.2解决措施:

(1)、确保所使用半成品符合标准。

 

(2)、确保内衬层接头接牢,接头部位开口或翘起应及时刷汽油重新压实接牢。

(3)、确保平面宽(扣圈位)、辅鼓周长等在工艺要求范围之内。

(4)、确保成型各种半成品上正压实。

(5)、确保硫化定型时一二次定性高度复合标准

(6)、硫化确保定型压力在工艺要求范围之内。

(7)、合模时设备出现问题且预计5min内修不好,应立即将胎胚吊出。

(8)、确保活络模水缸压力适中,不出现回缩等现象。

2、病象描述:

胎里漏丝(内漏丝)

胎里漏线是指轮胎内钢丝帘线漏出胎里表面。

胎里漏线多出现在胎肩或胎侧部位,表现为帘线漏出或“漏筋骨”现象,存在该种缺陷轮胎在使用过程中胎里漏出钢丝容易损坏内胎,使胎体鼓包甚至爆破。

2.1原因分析

(1)、平面宽度和帘线伸张值选取不合理是主要原因。

平面宽过小

(2)、半成品尺寸和质量不合理或不合格。

胎面、胎侧或胎肩垫胶、内衬层厚度或长度不足、内轮廓帘线伸展过度,容易导致胎里漏线。

(3)、胎胚外周长选取不合理。

胎胚外周长过小,轮胎硫化时伸张变形大,容易造成胎里漏线;

(4)、成型机传递环或鼓扇形块故障、成型过程中胎圈定位、扇形块定位发生偏移或平宽设定有误时,若较标准偏短,则容易造成胎里漏线。

(5)、成型操作时局部拉伸、胎体反包不对称、带束层偏歪等。

成型操作时局部拉伸易造成半成品部件局部尺寸小;

胎肩垫胶或内衬层接头不牢,成型或硫化过程定型时脱开,导致胎里漏线。

胎体反包不对称、带束层偏歪等容易导致胎里局部漏线。

(6)、成型机内压过大,容易胎体帘线发生移位;

胎体反包高度偏低,硫化后易产生帘线弯曲。

(7)、硫化定型压力过大,容易胎体帘线发生移位;

(8)、春、秋季节温度、湿度变化较大,配方和工艺条件不合理。

2.2解决措施

(1)、结构设计是内在因素,工艺和操作是外在因素。

若存在普遍胎里漏线现象,应重新计算、检查和校对机头宽度和胶囊设计值是否合理,若不合理应及时纠正。

(2)、严格控制挤出、压延半成品部件尺寸,严禁使用不合格半成品部件。

(3)、生产前和生产中不定期测量成型鼓周长,以防止鼓板松动或其他异常现象发生。

(4)、重新设定胎圈定位、鼓肩定位参数,在生产过程经常监测,防止发生变化。

(5)、超定型和定型过程中存在胎圈撑块锁紧问题设备必须停产,修复后方可使用。

(6)、正确设定成型机、硫化机定型压力,并在生产过程中进行周期检查,防止发生波动。

3、病象描述:

子口窄、子口大边

胎圈出大边或胎圈漏线、子口窄

3.1原因分析:

(1)、硫化定型装胎不正或抓胎机械手和中心机构不对中。

(2)、胎胚直径过大或过小,(胎胚圈口变形造成圈口横向和纵向直径无法和硫化卡盘吻合)

(3)、材料分布不均匀,过少造成子口窄,子口漏丝,过多造成子口大边。

3.2解决措施

(1)、定型装胎要正,若机械手晃动较大或和中心机构不对中,及时修理。

(2)、控制胎胚圈直径,严禁使用布兜车长时间盛放胎胚造成变形。

(3)、确保胎圈材料分布以及设计压缩比选取合理,成型时严禁使用不合格半成品,严禁撕拉半成品造成材料分布不均。

4、病象描述:

侧泡、内泡、肩泡

分布于轮胎胎侧、内衬层、胎肩、子口等部位气泡

4.1原因分析:

(1)、内衬层、胎侧(胶片、复合)、胎面(胶片、复合)等半成品本身存有气泡;

(2)、半成品带水;

(3)、半成品不粘;

(4)、成型过程中刷汽油过多,造成汽油挥发不净

(5)、成型过程中相应部位压合力度不够造成部件之间未压实,存气;

(6)、后压车不对中,造成压合力度不一致。

(7)、成型操作工修胚不仔细

4.2解决措施:

(1)、对于不合格半成品禁止使用

(2)、半成品带水禁止使用;

(3)、成型过程中刷汽油要适量,并且一定要挥发干净;

(4)、保证胎胚成型过程中上正压实,调整半成品压合位置以及力度。

对于由于设备原因造成气泡及时停机修理

(5)、对胎胚气泡及时修正,防止流入下工序,

5、病象描述:

侧裂、胎侧缺胶

胎侧缺胶是指胎侧部位表面少胶凹陷明疤。

胎侧裂口是指轮辋装配线和防擦线之间产生径向或周向重皮裂口。

5.1 

原因分析

(1)胎胚未按顺序使用,存放时间过长;

胎胚或模具上粘有油污或隔离剂。

(2)硫化合模过程中定型压力过小,胎侧胶未充分伸展,模具内气体排不出,造成周向缺胶。

(3)胎胚存放环境温度太低,影响胶料硫化时流动性;

胎侧喷霜、自硫,导致流动性严重下降。

(4)胎侧、胎圈加强层等部件成型定位错误,导致胎侧拉伸不均匀,表面不平直;

硫化时胎胚轮廓和模具轮廓不能较好吻合,易造成胎圈三线处裂口。

(5)混炼和挤出时排胶温度过高、废半成品部件胶料反复掺用,致使胶料门尼焦烧时间缩短,胎侧胶流动性降低,粘合性能下降。

(6)模具排气线、排气眼堵塞,造成胎侧部位空气排不出去。

(7)胎侧、三角胶半成品尺寸不合要求或质量不足,帘线反包端点附近胶料不能充满,成型时胎胚出现凹槽,硫化时胎侧表面隔离物被挤入胶层,造成硫化后反包端点或附近胎侧部位间断裂口。

(8)下蒸汽室积水、开模后冷凝水排放阀返汽造成模具上侧板存有较多水蒸汽,合模后排不出去;

胶囊上下夹环密封圈老化或尺寸不合适,密封不实导致漏水,水经汽化后凝聚在上侧板,致使胎侧部位缺胶裂口。

5.2 

解决措施

(1)避免隔离剂洒落在模具或胎胚上,装胎胚前吹净模具中水,认真检查硫化机中心机构O型密封圈、胶囊夹环等易漏水部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适当提高定型压力,保证胎胚硫化时能够充分伸展。

(3)保证胎胚存放区和硫化区温度恒定,胎胚存放区温度不低于22℃,否则要对胎胚进行预热处理。

胎胚在硫化前停放时间要适中,且按顺序使用,喷霜、自硫胎胚须经处理方可使用。

(4)正确调整设备工艺参数,校对各部件定位,严格按照工艺标准执行。

(5)正确调整混炼和挤出温度控制系统,保证胶料和半成品部件焦烧时间。

(6)定期、及时疏通排气孔、排气线,保证模具表面清洁。

(7)严格检查半成品尺寸和质量,不合格半成品严禁使用。

(8)下蒸汽室积水和开模后冷凝水排放阀返汽问题及时解决。

(9)确保半成品胎侧胶尺寸达到要求。

(10)确保半成品定位、滚压胎圈部件压力合理。

6、病象描述:

胎圈内侧周向裂缝(内裂)

胎圈内侧周向气泡、裂缝是指胎圈部位内衬层和胎圈外护胶接头处缺胶裂口。

6.1 

(1)胎圈反包内端点压合不实,内部未完全帖合,易存有气体、水分或汽油等,硫化过程中上述杂质不能够完全排出,硫化后胎圈内侧出现气泡。

(2)胶囊隔离剂喷涂过多且未干就装胎,隔离剂中水分汽化将内衬层和胎圈外护胶接头冲开形成裂缝。

6.2 

(1)成型过程中充分压合胎圈反包端点,使内部完全帖合;

修胎时若发现胎圈内侧有气泡须刺扎干净并压实。

(2)控制胶料及半成品部件粘性,严禁使用喷霜或有杂质半成品。

轮胎胎胚外观常见病象分析

1、病象名称:

内衬层气泡

(1)、内衬层复合不好,本身存在气泡;

(2)、内衬层、胎体胶料不粘;

(3)、主机手对胎体滚压力度不够;

(4)、车间温度偏低,湿度偏高或偏低,导致胶料不粘;

(1)、对于复合不好内衬层禁止私自使用;

(2)、对于内衬层、胎体胶料不粘禁止私自使用;

(3)、加强主机手操作水平;

(4)、控制车间温湿度在工艺要求范围内;

(5)、对产生内衬层气泡胎胚进行修理。

2、病象名称:

胎侧气泡

2.1原因分析:

(1)、半成品带水;

(2)、胎侧胶片复合不好,存气;

(3)、半成品间夹有杂物等;

(4)、胎侧反包压合不好造成存气;

(5)、车间温度偏低,湿度偏高或偏低,导致胶料不粘;

2.2解决措施:

(1)、半成品带水禁止使用,必须进行晾干;

(2)、对于复合不好胎侧禁止使用;

(3)、调整胎侧反包,避免设备原因导致压不实现象;

(4)、控制车间温湿度在工艺要求范围内。

(5)、对产生胎侧气泡胎胚进行修理。

3、病象名称:

子口气泡

(1)、扇形块之间间距大,存气;

(2)、胶囊充气不到位,造成反包端点压不到位存气;

(3)、胎侧耐磨胶、子口布等存有杂物;

3.2解决措施:

(1)、保证使用半成品干净整洁

(2)、对产生子口气泡胎胚进行修理。

4、病象名称:

内衬层接头裂口、缺胶

(1)、内衬层接头由于裁刀不好造成切口坡度不好无法对接;

(2)、主机手对接不当以及压合力度不够造成充气时裂开;

(3)、内衬层喷霜、不粘;

(1)、对裁刀进行更换维修;

(2)、加强主机手操作;

(3)、对喷霜、不粘内衬层及时上报处理,严禁私自使用;

(4)、对接头裂口辊压、修补。

5、病象名称:

子口翘边

5.1原因分析:

(1)、耐磨胶喷霜或不粘;

(2)、主机手对子口部位滚压不到位

5.2解决措施:

(1)、不合格半成品禁止私自使用;

(2)、加强主机手操作水平

(3)、控制车间温湿度在工艺要求范围内。

(4)、对产生子口气泡胎胚进行修理。

6、病象名称:

胎侧接头缺胶

6.1原因分析:

(1)、胎侧裁刀不好造成切口坡度不好无法对接;

(2)、胎侧裁刀口处握边,无法对接

(3)、操作工对接不当造成接头缺胶;

(4)、接头辊压力度不够,造成胎侧反包时开口

6.2解决措施:

(1)、对裁刀刀口不好及时反馈整改,严重予以停用;

(2)、加强操作工接头操作;

(3)、对接头低,缺胶胎胚进行修补。

7、病象名称:

胎侧接头高

7.1原因分析:

(2)、操作工对接不当造成接头偏高;

7.2解决措施:

(1)、对裁刀刀口不好及时反馈维修;

(2)、加强操作工操作;

(3)、对接头高胎胚进行修理。

8、病象名称:

胎面接头高

8.1原因分析:

(1)、操作工对接接头不好

8.2解决措施:

(1)、加强操作工操作水平;

(2)、对接头高部位进行修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