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带反思Word格式.docx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带反思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带反思Word格式.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活动形式同第二个环节一样:
观察——交流——汇报——评价,不苛求学生按怎样的模式说,让学生在相互启迪中自我感知怎样说好就怎样说,怎样说适合自己就怎样说。
四、操作感知,及时强化
1、数周围的实物(可带领学生走出教室,数一数学校里的事物各有多少)
2、数字卡片
3、按方位数数
4、开放性练习
猜一猜,想一想、说一说,验一验
教后反思:
数一数”一课时一年级学生入学学习数学的第一课。
为了使学生了解学习数学的重要性,我一上课就运用了轻松的谈话方式唤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在教学中我设计了生动有趣的数数活动,吸引刚刚走入课堂的学生和其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
学生们兴致勃勃地数了生动活泼的主题图中的事物,再抽象出数,然后再回到数数活动中进行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我发现:
许多学生没入学前就会数数,情境图中的数数难不住这些学生们。
但也有出现个别学生数错的情况。
NO.2
1、使学生知道“同样多”的含义。
2、让学生在数一数、比一比、摆一摆的活动中,体验一些比较的方法。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此文转于网]数学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教学重点:
知道“同样多”的含义。
会正确进行“多、少”的比较。
掌握比的较的方法。
教学难点:
会比较多个物体的多少。
掌握自己认为适用的好的比较方法。
教学课件及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趣
1、多媒体课件展示小猪、小兔盖盖房子的情境动画。
学生观看动画,用所看到的动画内容讲小故事给同学们听,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堂教学中。
2、谈话导入:
请小朋友看一看,在我们班中,是男同学多,还是女同学多。
还是一样多?
你是怎么知道的?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比较多少。
板书课题:
比多少
二、合作学习,自主探究
1、小组合作,观察动画处,组内交流。
说一说动画片里的故事都讲了什么?
小组交流:
有4个萝卜、3个苹果、4只小兔、3只小猪、4根木头、4只小凳……
2、引导观察,初步感知“同样多”
⑴、小朋友们,你们看到了什么?
有多少呢?
(学生数一数)
⑵、问:
小免去搬砖,有几只小免,有几块砖,小免和砖谁多?
有什么不同的想法吗
⑶、问:
这样一个对着一个,都没有多余的,我们就说小免和砖的块数怎么样?
(一样多)用一个算式表示是:
板书:
4=4 学生书空并齐读老师介绍等号
⑷、学生动脑筋:
看看,动画片里还有什么和什么“同样多”?
⑸、动手操作:
学生用学具袋中的物品摆“同样多”的物品
比如说:
圆片和三角形
3、理解新知
⑴、小免和小猪比,谁多,谁少呢?
学生操作:
用圆片代表小兔,用正方形代表小猪在桌子上摆一摆。
小兔:
小猪:
学生汇报结果老师演示:
小兔比小猪多。
也就是几比几多?
用一个算式表示是:
4>3 大于号
3<4小于号
小组读写大于号与小于号
⑵、同桌相互说一说:
动画片中还有什么比什么多或什么比什么少?
小结
三、巩固就用,深化拓展
1、找朋友,把同样多的连起来。
2、同桌合作,摆学具卡片,边摆边说。
⑴、一个同学摆,同桌摆的和他同样多。
⑵、同桌合作,一个摆的多,一个摆的少。
思考:
想一想,怎样摆,我们才能一眼就看出谁多谁少呢?
⑶、说说生活中同样多、多些、少些的例子。
3、比一比,谁多谁少。
谁最多,谁最少呢?
3、动脑筋:
谁能用最少的时间分清图片里物品的多少呢?
考考你的眼力:
4、填一填:
A:
7○3 4○9 3○3 5○8 10○1
B:
2>□ 6>□ 6=□ □=8 □<9
5、试一试(四杯水的深浅不一样)
模拟活动:
把4块同样的糖放入相应的4杯水中,让糖溶化。
请你猜一猜,哪杯水最甜。
你是怎么知道的,请你说给大家听。
四、教师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比多少”,知道在比较时,一定要一个对着一个比,就会得到正确的结果。
教学反思:
在教学本课时,要重点利用教材情境图,以讲故事的形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并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通过摆一摆、数一数、比一比等数学活动让学生学会比较物体的多少,重点学会一一对应的方法进行比较。
在教学中有令人欣喜的地方,如在学习“同样多”是,学生的观察能力真令人佩服,课上学生除了说“小兔和萝卜同样多,小猪和苹果同样多。
。
”还观察到“桥和房子同样多”。
第二单元:
位置
“位置”的教学内容具有丰富性、开放性和鲜明的时代特点,它是人们更好地认识和描述生活空间,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
儿童在生活中对上、下、前、后、左、右已有初步认识,在此基础上再学习从两个维度来确定物体的位置,如某个同学在第几组第几个的情况,使学生能采用适当的方式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设计是根据学生的已有的经验和兴趣特点,依照儿童空间方位的认知顺序进行编排。
也就是从学生最熟悉的生活场景,如汽车站牌、左右手的作用教室的座位等引入教学,在各种操作、探索的活动中,观察、感知、猜测、感觉“上、下、前、后、左、右”的含义及其相对性。
在亲身经历物体的位置关系和变换的过程之后,引导学生把空间方位的知识应用于生活,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方位观念。
单元教学要求:
1、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使学生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义,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
2、使学生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3、使学生能够在具体情景中,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
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并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约3课时
NO:
教学内容:
上下(位置)
1、在具体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上下的位置关系,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确定物体上下的位置和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3、初步培养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
4、初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动物分房图若干;
四只动物头像若干;
课件
一、从生活经验出发,初步体会上下的含义,培养想象能力
1、看看我们的教室,你发现了什么?
2、再看,你的上面有什么?
3、想像:
如果再往上看,再往上,穿透屋顶,穿透这栋楼房,你的上面还会有什么?
4、再看,你的下面是什么?
继续往下想,你的下面还会有什么呢?
5、揭示课题:
今天就让我们来一起感受“上、下“
二、创设情境,理解上下,初步培养空间观念。
1、创设情境
(1),初步体会上下位置关系
深秋,大地丰收了,小兔子忙着收萝卜,准备回家过冬呢!
(CAI)显示:
可爱的小鸟正忙着摘果子呢!
(CAI)显示
看它们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
谁能完整的说一说,谁在谁的上面?
谁在谁的下面?
2、创设情境
(2),初步体会上下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大家说得好,小松鼠也想来听一听(CAI)显示
观察:
你还能用“上”或者“下”来说说它们现在的位置吗?
先跟你的同伴说说看
C:
再观察小松鼠的位置:
说“小松鼠在上面”对吗?
“小松鼠在下面“对吗?
那怎样才能完整地用上和下来说小松鼠的位置呢?
小结:
看来,比的参照物不同,小松鼠的上下位置也不同。
3、创设情境(3),进一步体会上下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大家都说对了,小松鼠和小鸟高兴得在树枝了蹦上蹦下(CAI)显示,松鼠和小鸟交换了位置
现在,你又发现了什么?
还想知道什么呢?
跟小组的同学说一说,比一比,谁问得好,谁答得好。
看来,位置变,上下关系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
三、创设活动,加深理解,促进情感体验
1、摆一摆。
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1)听口令摆一摆
先摆数学书,再把数学本放在数学书的下面,最后把笔盒放的数学书的上面,并说说,谁在最上面?
谁在最下面?
(2)同桌合作摆一摆,说一说
2、找一找。
在生活中体会上下的位置关系
四、分层活动,巩固理解、增强应用意识
确定位置,培养简单的推理能力
小红住在小英楼上,
小英住在小兰的楼上。
谁在最上面?
在教学过程中,虽然整堂课很流畅,但是总感觉这堂课还是欠缺火候,孩子们的积极性虽然高,却表现得有些浮躁。
NO:
2
前后
1、学生能在具体的生活实践或游戏情境中,体验前与后的位置与顺序。
2、能准确地确定物体前后的位置与顺序。
3、培养学生关于前后的空间观念。
4、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前与后的位置与顺序
学生前后空间观念的培养。
教学方法:
尝试教学、情境教学、游戏
纸制的方向盘4个、车站牌5个、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老师请5名学生上讲台排成队列
2、在老师的口令下,学生按要求调换位置(把原来排在第二位的同学,依次往后进行调换,换三次,最后一次换到了队伍的末尾。
使学生初步体验到:
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具有一定的相对性。
引导学生“()同学在()同学前面,在()同学后面,”“()在最前面”等较规范的语言来描述。
二、观察讨论、学习新知
1、(有了前面的情境设计做铺垫,学生已初步体验到了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因此新课知识,应由学生自己通过观察、讨论来掌握。
)
2、老师出示电脑:
小动物赛跑
电脑演示:
小鹿、小狐狸、小白兔,小蜗牛参加赛跑,起跑后不久,他们的位置发生了改变。
(学生看电脑观察小动物的位置变化)
(暂停演示)问:
你看到了什么?
现在跑在最前面,它后面有哪些小动物?
谁第二?
小白兔跑第几?
小蜗牛跑第几?
问:
如果比赛继续进行,可能会有什么情况发生?
(目的:
启发学生的法语异思维,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
再次体验到前后顺序具有相对性)
三、练习巩固、启发思维
1、说一说
(1)你的座位前面是谁?
后面是谁?
(2)你前面有几个同学?
后面有几个同学?
你是排在第几位?
2、做一做的第二题,然后全班集体订正。
3、游戏:
3
左右
教学要求:
1、在生活中看关于“左右”的真实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能初步运用“左右”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体会其相对性。
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正确确定“左右”。
“左右”的相对性。
计算机课件笔橡皮尺子文具盒小刀
一、通过左手、右手的活动,感知自身的左与右
师:
小朋友们,今天谁有信心上好这节课?
请举起你的小手。
1、感知左手和右手
2、体验自身的“左与右”
3、小游戏听口令做动作(由慢到快)
4、揭示课题
小朋友们刚才已经熟悉了自己身体的“左”和“右”,其实生活中的“左”和“右”还有许许多多,今天我们就来确定一下“左”和“右”
(板书课题:
左右)
请小朋友们记住,“左”字下边是个“工”字,“右”
字下边是个“口”字。
二、玩学具,理解左边和右边
1、摆一摆
同桌合作,像电脑上一样的顺序摆放好事先准备好的学习用品。
(计算机演示:
按顺序摆好:
铅笔橡皮尺子文具盒小刀五样学具)
大家先来确定一下,摆在最左边的是什么?
摆在最右边的是什么?
2、数一数
按左右的顺序来数一数。
(点着学具来数,数好后请学生回答,从而完成电脑中的填空题)
从右数橡皮是第--------个
从左数橡皮是第--------个
同样的东西,按不同的方向去数,顺序也不同。
3、说一说
尺子的左边是什么?
右边呢?
(1)启发、引导学生观察图说出左边有什么?
右边有什么?
(2)说出尺子的左边或右边各有哪二样学具?
(计算机演示印证)
5、相怎么摆就怎么摆,然后同桌互说
三、解决问题,增强应用意识
1、说一说:
你相邻的同桌都有谁?
相邻是什么意思?
面对黑板说说你相邻的同学有谁?
背对黑板说说你相邻的同学有谁?
侧转身再说说你相邻的同学有谁?
每转一次前、后、左、右的人都发生了变化,但相邻的同学总是这几个。
2、用电脑演示同学们上下楼梯的情景
他们都是靠右边走的吗?
(学生讨论,也可以让学生试着走一走,体会一下)
小结:
方向不同,左右不同,判断时以走路的人为标准。
平时我们上下楼梯时,都要像这些小朋友一样靠右行,有秩序地走,不会相撞,保证安全。
3、摆一摆
老师说,学生摆
把本子放在书的下面
把尺子放在书的左面
把铅笔放在书的右面
五、总结
这节课根据新课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精心设计了让学生用眼观察、动口表达、动手操作、用心思考的小组活动。
学生始终在教师创设的具体场景中轻松、愉快地学习,前后左右的空间位置关系。
下面是我对《位置》的教学反思。
一、创设情境,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课堂教学中,在设计、安排和组织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应当有意识地体现探索的内容和方法,让学生能够亲自参加的活生生的数学活动。
根据教学要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把课本中的例题、结论等,转化为学生能够亲自参加的活生生的数学活动。
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与发展。
二、游戏活动带给学生愉悦的情感体验
新课程提出,学习目标应由“关注知识”转向“关注学生”,课堂设计应由“给出知识”转向“引起活动”得到“经历、体验”。
新课程改革也视学习为“做”的过程、“经验”的过程,凸现学生学习的实践性特点。
在上下、前后、左右的教学中,我组织学生听口令和听反口令拍手的游戏活动,当看到自己拍的和别人一致时,他们的笑容是那样的灿烂,从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并增加成功感。
假如发现自己“上当”的同时,他们就会赶紧纠正。
如此设计,不仅注重学生认知上的需求,更重视学生学习情感上的满足,使学生心中充满激动与挑战,获得内心的充实和满足。
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
只有学生的情感体验是愉悦的学习,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
学生无疑会对数学产生亲切感,从而积极投入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我没有过多的讲解,而是把课堂作为数学活动的舞台,让学生在自由、活跃的氛围中学习,使原本枯燥的教学变的有趣。
但是我发现,这样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接受,有个别同学对知识的掌握还不够;
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过程与方法的探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都有所欠缺,这说明我这节课的设计还存在问题,需要做进一步的改进。
第三单元:
1——5的认识
本单元内容主要由 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5以内各数的认识,另一部分是5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
本单元的安排是:
先教学1―――5的认识和加减法,再教学0的认识和加减法,这部分教材,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
在这一阶段通过让学生初步经历选择恰当的方法5以内数的口算,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 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打下扎实的基础。
本单元的重点是教学生写数字和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感。
1、使学生能认、读、写5以内各,并注意书写工整。
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
2、使学生掌握5以内数的顺序和各数的组成。
3、使学生认识符号“>”“<”“=”的含义,知道用词語(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4、使学生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会用自己理解的方法口算5以内的加减法。
5、能运用5以内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初步建立数感,运用数学来表示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交流。
单元重难点:
1、教学生写数字和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感。
2、解决好多种算法与数的组成计算的关系
3、注重集合、对应、统计思想的渗透,不给学生讲这些名称。
4、数的认识,比较大小,加减法的认识过程中,要发分类为基础。
也就是在分类的基础上提炼出数而进行大小的比较和加减法。
1、1――5的认识…………………………3课时
2、加减法的初步认识……………………5课时
3、0的认识和有关的加减法……………2课时
1―――5的认识及书写
1、会读、会认、会写1―――5以内的各数,并注意书写的工整,
2、能用1―――5以内的各数来表述日常生活中事物的数量,初步建立数 感,并能进行交流。
3、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
会写1―――5各数,初步建立数感。
各种动物的卡片5张以内,1―――5的数字卡片,5根小棒,实物投影仪
生:
1――5的数字卡片,5根小棒。
一、导入:
出示主题画:
你认为这幅图是什么意思?
画的是什么?
你从这幅图中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二、主动探索:
认识1―――5各数
(一)认真观察,主动学习
1、认识1
(1)问:
你看到图中有哪些物体是用1表示的?
(学生随意回答)
师:
凡是象这样:
1个人、1个太阳等都可以用数字1表示。
(2)你还可以说出哪些物体可以用数字1表示的?
(3)请你拿出1根小棒
2、认识2
(教学方法同上)
3、认识3
图中有哪些物体是用3表示的,请你说一说。
象这样的,就可以用数字3表示。
(2)你还可以说出哪些物体可以用数字3表示的?
(3)请你拿出3根小棒然后想一想,用3根小棒可以摆成一个什么图形?
请你摆一摆。
4、认识4、5
(二)、出示计数器
先拔一颗珠,问:
你认为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1)
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板书:
4
5
板书:
1、2、3、4、5
(全班齐读:
正、反读)
3的前面是几?
后面呢?
与2相邻的两个数是几?
与4相邻的两个数是几?
(三)、教师说,学生操作
1、请你伸出4个手指头 2、请你画出3个三角形
3、请你拿出5个圆片。
三、教学写数字1――5
1、教师教拿笔姿势
2、教写每个数字的起笔,运笔、落笔。
先教师示范,紧接着,学生书空,然后学生在书中描红。
四:
练一练
第21页的第1――――4题,学生做在书上
(1)学生互评
(2)集体评 (3)教师评价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设计重视学生通过学具操作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
教学中为学生主动参与创设了良好的氛围,大量的动手操作为学生提供了观察、交流、合作的时间和空间。
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1、面向全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引入新课的过程中,用学生喜爱的小动物,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符合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
整个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设计的动手操作、看谁写得最好、猜数游戏、找找生活中1~5各数等一系列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2、让学生在操作、交流中自主学习。
我在这节课中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很多,体现了儿童“智慧长在手指尖上”的特点。
在拨一拨的过程中,学生充分认识了1~5各数以及它们的顺序,实际也渗透了这几个数是由几个一组成的,学生对这五个数的认识是深刻的。
通过“同桌交流”、“小组合作”等形式,不仅巩固了今天所学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人人参与了学习的过程,真正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
如练习中的猜数游戏,创设了开放的学习环境,互相提问、互相解答,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增进了积极参与学习的意识。
3、结合生活实际,体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在学习完1~5各数之后,让学生找找生活中1~5各数的应用,学生充分运用已有的经验,举出各种实例。
打开学生的思路,学生体会到原来生活中与这五个数有联系的事物还有很多,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培养学生喜爱数学的情感,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NO:
比大小
1、初步建立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2、使学生认识符号“>”“<”“=”的含义,知道用词語(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3、掌握自己喜欢的比较方法,并能够进行正确熟练地比较。
教学重难点:
建立数感,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比较。
主题图或小猴图片三个、梨的图片4个,桃的图片3个,香蕉的图片二个。
1-5的数字卡片、<、>、=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