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药学士估分卷相关专业知识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539504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3.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级药学士估分卷相关专业知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初级药学士估分卷相关专业知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初级药学士估分卷相关专业知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初级药学士估分卷相关专业知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初级药学士估分卷相关专业知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级药学士估分卷相关专业知识Word文件下载.docx

《初级药学士估分卷相关专业知识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级药学士估分卷相关专业知识Word文件下载.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级药学士估分卷相关专业知识Word文件下载.docx

A.耐热性

B.不溶于水

C.不挥发性

D.可被强酸、强碱破坏

E.易被吸附

12.维生素C注射液中碳酸氢钠的作用是

A.抗氧剂

B.pH调节剂

C.金属络合剂

D.等渗调节剂

E.抑菌剂

13.制备注射剂应加入的等渗调节剂是

A.碳酸氢钠

B.辛酸钠

C.焦亚硫酸钠

D.枸橼酸钠

E.葡萄糖

14.主要用于片剂的填充剂的是

A.羧甲基淀粉钠

B.硬脂酸镁

C.淀粉

D.乙基纤维素

E.交联聚维酮

15.下列包糖衣的工序正确的是

A.粉衣层——隔离层——色糖衣层——糖衣层——打光

B.隔离层——粉衣层——色糖衣层——糖衣层——打光

C.粉衣层——隔离层——糖衣层——色糖衣层——打光

D.隔离层——粉衣层——糖衣层——色糖衣层——打光

E.粉衣层——色糖衣层——隔离层——糖衣层——打光

16.以下为胃溶型薄膜包衣材料的是

A.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B.乙基纤维素

C.醋酸纤维素

D.邻苯二甲酸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P)

E.丙烯酸树脂Ⅱ号

17.下列要求在21℃的水中3分钟即可崩解分散的片剂是

A.泡腾片

B.薄膜衣片

C.舌下片

D.分散片

E.溶液片

18.造成黏冲的原因不恰当的是

A.颗粒含水量过多

B.压力不够

C.冲模表面粗糙

D.润滑剂使用不当

E.环境湿度过大

19.制备空胶囊时加入的明胶是

A.成型材料

B.增塑剂

C.增稠剂

D.保湿剂

E.遮光剂

20.下列关于软胶囊剂叙述不正确的是

A.软胶囊的囊壳是由明胶、增塑剂、水三者所构成的,明胶与增塑剂的比例对软胶囊剂的制备及质量有重要的影响

B.软胶囊的囊壁具有可塑性与弹性

C.对蛋白质性质无影响的药物和附加剂均可填充于软胶囊中

D.各种油类和液体药物、药物溶液、混悬液和固体物均可填充

E.液体药物若含水5%或为水溶性、挥发性和小分子有机物也可填充

21.PVA是常用的成膜材料,PVA05-88是指

A.相对分子质量是500~8800

B.相对分子质量是8800,醇解度是50%

C.平均聚合度是500~600,醇解度是88%

D.平均聚合度是86~90,醇解度是50%

E.以上均不正确

22.散剂制备的一般工艺流程是

A.物料前处理——粉碎——过筛——混合——分剂量——质量检查——包装储存

B.物料前处理——过筛——粉碎——混合——分剂量——质量检查——包装储存

C.物料前处理——混合——过筛——粉碎——分剂量——质量检查——包装储存

D.物料前处理——粉碎——过筛——分剂量——混合——质量检查——包装储存

E.物料前处理——粉碎——分剂量——过筛——混合——质量检查——包装储存

23.有关颗粒剂的质量检查项目不正确的是

A.干燥失重

B.融变时限

C.溶化性

D.主药含量

E.卫生学检查

24.贵重物料的粉碎常采用的方法是

A.研钵

B.球磨机

C.冲击式粉碎机

D.流能磨

E.胶体磨

25.常用于W/O型乳剂型基质乳化剂的是

A.硬脂酸三乙醇胺

B.羊毛脂

C.硬脂酸钙

D.吐温类

E.月桂醇硫酸钠

26.下列是软膏油脂类基质的是

A.甘油明胶

B.卡波姆

C.甲基纤维素

D.硅酮

E.西黄蓍胶

27.对软膏剂的质量要求叙述不正确的是

A.均匀细腻,无粗糙感

B.软膏剂是半固体制剂,药物与基质必须是互溶性的

C.软膏剂稠度应适宜,易于涂布

D.应符合卫生学要求

E.无刺激性、过敏性

28.下列关于半合成脂肪酸脂作为栓剂的基质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是目前取代天然油脂的较理想的栓剂基质

B.系由脂肪酸经部分氢化再与甘油酯化而得的三酯、二酯、一酯的混合物

C.化学性质稳定

D.具有适宜的熔点,易酸败

E.国内已投产的有半合成椰子油酯、半合成山苍子油酯、半合成棕桐油酯等

29.混悬型气雾剂为

A.一相气雾剂

B.二相气雾剂

C.三相气雾剂

D.喷雾剂

E.吸入粉雾剂

30.气雾剂的抛射剂是

A.氟氯烷烃类

B.氮酮

C.卡波姆

D.泊洛沙姆

E.聚维酮

31.以下影响药材的浸出因素不正确的是

A.浸出溶剂

B.药材的粉碎粒度

C.浸出温度

D.浓度梯度

E.浸出容器的大小

32.浸出制剂不包括

A.汤剂

B.搽剂

C.流浸膏剂

D.煎膏剂

E.酊剂

33.丙二醇作为液体药剂附加剂的作用为

A.极性溶剂

B.非极性溶剂

C.防腐剂

D.矫味剂

E.半极性溶剂

34.下列有关影响增溶的因素不正确的是

A.增溶剂的种类

B.增溶剂的用量

C.增溶剂的加入顺序

D.药物的性质

E.溶剂化作用和水合作用

35.下列属于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是

A.司盘80

B.卵磷脂

C.吐温80

D.十二烷基磺酸钠

E.苯扎溴铵

36.在表面活性剂中,一般毒性最小的是

A.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B.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C.氨基酸型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

D.甜菜碱型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

E.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37.适合作润湿剂的表面活性剂的HLB值范围是

A.7~9

B.1~3

C.3~6

D.8~18

E.15~18

38.吐温80增加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的机制是

A.形成乳剂

B.形成胶束

C.改变吐温80的昙点

D.改变吐温80的Krafft点

E.形成络合物

39.使微粒Zata电位增加的电解质为

A.稳定剂

B.助悬剂

C.润湿剂

D.反絮凝剂

E.絮凝剂

40.含毒剧药物酊剂每100ml相当于原药材

A.19

B.29

C.59

D.109

E.209

41.测定油/水分配系数时用得最多的有机溶剂是

A.三氯甲烷

B.正丁醇

C.正辛醇

D.乙醇

E.石油醚

42.常用的油溶性抗氧剂有

A.硫脲

B.亚硫酸钠

C.生育酚

D.硫代甘油

E.亚硫酸氢钠

43.影响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外界环境因素一般不包括

A.湿度

B.温度

C.光线

D.空气

E.辅料

44.一般药物有效期是

A.药物的含量降解为原含量的50%所需要的时间

B.药物的含量降解为原含量的70%所需要的时问

C.药物的含量降解为原含量的80%所需要的时间

D.药物的含量降解为原含量的90%所需要的时间

E.药物的含量降解为原含量的95%所需要的时间

45.常用于固体分散体的水溶性载体有

A.硬脂酸盐

B.EudragitE

C.聚乙二醇类

D.邻苯二甲酸醋酸纤维素

E.聚丙烯酸树脂Ⅱ

46.包合物能提高药物稳定性,那是由于

A.药物进人立体分子空间中

B.主客体分子间发生化学反应

C.立体分子很不稳定

D.主体分子溶解度大

E.主客体分子间相互作用

47.脂质体的主要特点不包括

A.工艺简单易行

B.缓释作用

C.在靶区具有滞留性

D.提高药物稳定性

E.降低药物毒性

48.有关缓控释制剂的特点不正确的是

A.减少给药次数

B.避免峰谷现象

C.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

D.适用于半衰期很长的药物(t1/2>24小时)

E.减少用药总剂量

49.可用于制备缓控释制剂的亲水凝胶骨架材料的是

A.聚乙烯醇

B.单硬脂酸甘油酯

C.卵磷脂

D.硬脂醇

E.羟丙甲基纤维素

50.靶向制剂应具备的要求是

A.定位、浓集、无毒、可生物降解

B.浓集、控释、无毒、可生物降解,

C.定位、浓集、控释、无毒、可生物降解

D.定位、控释、可生物降解

E.定位、浓集、控释

51.不作为经皮吸收促进剂使用的是

A.月桂氮酮类化合物

B.表面活性剂

C.樟脑

D.三氯叔丁醇

E.二甲基亚砜

52.经皮吸收制剂的类型中不包括

A.膜控释型

B.充填封闭型

C.骨架扩散型

D.微贮库型

E.黏胶分散型

53.制备5%碘的水溶液,碘化钾的作用是

A.防腐剂

B.着色剂

C.增溶剂

D.助溶剂

E.复合溶剂

54.常用于干热灭菌有关的数值是

A.F值

B.E值

C.D值

D.F0值

E.Z值

55.下列适合制成胶囊剂的药物是

A.易风化的药物

B.吸湿性的药物

C.药物的稀醇水溶液

D.具有臭味的药物

E.油性药物的乳状液

56.适用于热敏性物料的粉碎设备是

A.球磨机

B.研钵

57.医院药事管理指出医疗机构应

A.以临床为中心,以患者为基础

B.以患者为中心,以临床医学为基础

C.以临床为中心,以合理用药为基础

D.以病人为中心,以药学为基础

E.以病人为中心,以合理用药为基础

58.我国规定,二级和三级医院设置的临床药师不得少于

A.1名和2名

B.2名和3名

C.2名和4名

D.3名和4名

E.3名和5名

59.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组)主任委员应由

A.医疗机构负责人担任

B.药学部负责人担任

C.医务部负责人担任

D.医疗机构院办主任担任

E.医疗机构质控部负责人担任

60.对有配伍禁忌或者超剂量的处方,药剂人员应

A.咨询医师后予以调配

B.更改剂量后予以调配

C.经临床药师签字后予以调配

D.经双人签字后予以调配

E.拒绝调配

61.药品在库的储存管理内容包括

A.分类储存管理、标识管理和温湿度管理

B.分类储存管理、标识管理和效期管理

C.分类储存管理、效期管理和堆放管理

D.分类储存管理、效期管理和温湿度管理

E.分类储存管理、标识管理和堆放管理

62.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未经批准的品种属于

A.辅料

B.药品

C.新药

D.假药

E.劣药

63.《药品管理法》的法律责任规定,生产、销售假药的企业,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不得从事药品生产、经营活动的时间为

A.1年内

B.3年内

C.5年内

D.7年内

E.10年内

64.生产药品所需的原、辅料必须符合

A.卫生要求

B.化工要求

C.分析要求

D.药用要求

E.化学要求

65.药品委托生产时,受托方必须是

A.持有《药品GMP证书》的企业

B.合法的药品生产企业

C.通过GMP认证的药品生产企业

D.持有与其受托生产药品相适应的《药品GMP证书》的药品生产企业

E.生产能力高于委托方的药品生产企业

66.为了保护公众的健康,处于监测期内的新药,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A.可以有条件地批准个别企业生产

B.可以批准1~2个企业生产

C.可以批准通过GMP认证的企业生产

D.不得批准其他企业生产和进口

E.不得批准制剂生产以外的企业生产

67.负责摆药、成品输液核对的人员应当具有

A.药士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B.药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C.主管药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D.药学专业专科以上学历任职资格

E.药学专业本科以上学历任职资格

68.注射剂药品说明书应列出

A.所用的全部设备名称

B.所用的全部标准名称

C.所用的全部生产工艺名称

D.所用的全部辅料名称

E.所用的全部检验设备名称

69.某药品有效期为“2012.05.”,表示该药品可以使用至

A.2012年4月30日

B.2012年4月31日

C.2012年5月30日

D.2012年5月31日

E.2012年6月30日

70.规范书写处方时,要求中药饮片处方药物必须

A.按照“君、佐、臣、使”的顺序排列

B.按照“君、使、佐、臣”的顺序排列

C.按照“使、佐、臣、君”的顺序排列

D.按照“佐、使、君、臣”的顺序排列

E.按照“君、臣、佐、使”的顺序排列

71.首次购进药品时加盖供货单位印章的证明文件的复印件的保存期为

A.不得少于3个月

B.不得少于半年

C.不得少于1年

D.不得少于3年

E.不得少于5年

72.负责组织开展全国范围内影响较大并造成严重后果的药品群体不良事件的调查和处理并发布相关信息的部门是

A.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B.省级药品监督管理局

C.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

D.省级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

E.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73.《处方管理办法》的适用范围是

A.开具、审核处方的相应机构和人员

B.审核、调剂处方的相应机构和人员

C.开具、调剂、保管处方的相应机构和人员

D.开具、审核、调剂、保管处方的相应机构和人员

E.审核、调剂、保管处方的相应机构和人员

74.下列不符合处方书写规则的是

A.处方用字的字迹应当清楚,不得涂改

B.医师、药师不得自行编制药品缩写名或用代号

C.对于成年人可以不必写实足年龄,但婴幼儿必须写明

D.每张处方不得超过5种药品

E.中药饮片处方可按君、臣、佐、使的顺序排列

75.麻醉药品注射剂的处方限量为

A.一次用量

B.2日用量

C.3日用量

D.5日用量

E.7日用量

76.医疗机构购买一类精神药品时,其付款方式应为

A.现金支付方式

B.现金支票方式

C.网上支付方式

D.担保人支付方式

E.银行转账方式

77.药品不良反应法定报告主体是

A.药品生产、经营企业

B.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

C.药品经营企业、医疗机构和使用药品的消费者

D.药品生产企业、经营企业、医疗机构和使用药品的消费者

E.药品生产企业和医疗机构

78.医疗机构临床使用的药品应当

A.由后勤保障部门统一采购供应

B.由各临床使用单位自行采购供应

C.由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统一采购供应

D.由药学专家咨询委员会统一采购供应

E.由药学部门统一采购供应

79.非处方药的包装必须印有

A.特殊的储藏方式

B.说明书

C.中文“非”字样

D.国家指定的非处方药专有标识

E.中文“非处方药品”字样

80.全国性批发企业向医疗机构销售麻醉药品时应当

A.由批发企业委托物流机构送货

B.由医疗机构派专人提取药品

C.将药品送至医疗机构

D.由医疗机构自行提货

E.由批发企业委托快递公司专人投递

二、以下提供若干组考题。

每组考题共同在考题前列出A、B、C、D、E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与考题关系最密切的答案。

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每个备选答案可能被选择一次、多次或不选。

(81~83题共用备选答案)

维生素C注射液(抗坏血酸)

A.维生素Cl049

B.碳酸氢钠499

C.亚硫酸氢钠29

D.依地酸二钠0.059

E.注射用水加到1000ml

81.抗氧剂

82.pH调节剂

83.金属络合剂

(84~86题共用备选答案)

A.HLB

B.昙点

C.Krafft点

D.CMC

E.m.P.

84.亲水亲油平衡值

85.临界胶束浓度

86.表面活性剂溶解度下降,出现混浊时的温度

(87~89题共用备选答案)

A.溶出原理

B.扩散原理

C.溶蚀与扩散相结合原理

D.渗透泵原理

E.离子交换作用原理

87.制成包衣片

88.与高分子化合物形成盐

89.采用膨胀型控释骨架

(90~92题共用备选答案)

A.高温试验

B.高湿度试验

C.强光照射试验

D.加速试验

E.长期试验

90.供试品要求有3批,按市售包装,在温度40℃±

2℃,相对湿度75%±

5%的条件下放置6个月

91.是在接近药品的实际贮存条件(25℃±

5%)下进行,其目的是为制订药物的有效期提供依据

92.供试品开口置适宜的洁净容器中,在温度60℃的条件下放置10天

(93~94题共用备选答案)

A.可可豆脂

B.聚氧乙烯单硬脂酸酯

C.甘油明胶

D.半合成脂肪酸甘油酯

E.聚乙二醇类

93.具有同质多晶的性质

94.为目前取代天然油脂的较理想的栓剂基质

(95~97题共用备选答案)

A.假药

B.按假药论处

C.劣药

D.按劣药论处

E.药品

95.变质的药品其药品所含成分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的是

96.药品成分的含量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的是

97.更改生产批号的药品属于

(98~100题共用备选答案)

A.5个工作日

B.10个工作日

C.15个工作日

D.20个工作日

E.30个工作日

98.自收到药品生产企业开办申请之日起,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作出是否同意筹建决定的期限为

99.新办药品生产企业取得药品生产证明文件后向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申请GMP认证的期限为

100.药品经营企业变更《药品经营许可证》许可事项,原发证机关自收到申请之日起作出决定的期限为

相关专业知识

1.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非处方药的概念。

所谓非处方药是由专家遴选的、不需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患者可以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并能保证安全的药品,不需对医师等专业人员作适当的宣传介绍。

处方药和非处方药不是药品本质的属性,而是管理上的界定。

其中非处方药主要是用于治疗各种消费者容易自我诊断、自我治疗的常见轻微疾病。

故本题答案应选B。

2.答案:

C

本题考查药物剂型的分类方法,有4种,分别是按给药途径分类、按分散系统分类、按制法分类、按形态分类。

其中按制法分为浸出制剂和无菌制剂。

故本题答案应选C。

3.答案:

本题考查增溶的概念和增溶剂的种类。

增溶是指某些难溶性药物在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下,在溶剂中(主要指水)溶解度增大并形成澄清溶液的过程。

具有增溶能力的表面活性剂称增溶剂,常用的增溶剂多为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如聚山梨酯类(吐温类)和聚氧乙烯脂肪酸酯类(司盘类)等。

4.答案:

本题考查液体药剂常用的溶剂。

按介电常数大小,液体制剂常用溶剂分为极性溶剂、半极性溶剂和非极性溶剂。

极性溶剂常用水、甘油、二甲基亚砜等;

半极性溶剂常用乙醇、丙二醇和聚乙二醇;

非极性溶剂常用脂肪油、液状石蜡等。

所以本题答案应选择C。

5.答案:

本题重点考查溶胶剂的构造与性质。

溶胶剂的光学性质表现为丁铎尔现象;

在电场作用下产生电位差,即界面动电现象;

力学性质表现为布朗运动;

溶胶剂属热力学不稳定系统,主要表现为聚结不稳定性和动力不稳定性;

溶胶剂的性质是由于其具有双电层构造,而不是双分子层结构。

所以本题答案应选择B。

6.答案:

D

本题考查混悬剂常用的稳定剂。

混悬剂常用的稳定剂有助悬剂、润湿剂、絮凝剂、反絮凝剂。

助悬剂用以增加分散介质的黏度,降低药物微粒的沉降速度或增加微粒亲水性的附加剂。

所以本题答案应选择D。

7.答案:

本题考查乳剂不稳定现象分层的原因。

分层是指乳剂中油相密度小于水相,当油相以微粒状态分散于水相后,形成均匀分散的乳剂。

但乳剂在放置过程中,由于密度差,造成分散相粒子上浮,称为分层。

乳剂分层后,经振摇仍能恢复均匀的乳剂。

8.答案:

本题重点考查混悬微粒沉降。

根据Stockes定律,混悬微粒沉降速度与混悬微粒的半径平方成正比,微粒与分散介质的密度差成正比,与分散介质的黏度成反比。

9.答案:

本题考查流通蒸汽灭菌法的特点。

流通蒸汽灭菌法系指在常压下,采用l00℃流通蒸汽加热杀灭微生物的方法。

10.答案:

E

本题考查洁净室的设计。

通常可分为一般生产区、控制区、洁净区和无菌区。

根据GMP设计要求,无菌区的洁净度要求为100级。

所以本题答案应选择E。

11.答案:

本题考查热原的性质。

热原是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具有耐热性可被高温破坏;

本身不挥发,但在蒸馏时往往可随水蒸气雾滴带入蒸馏水;

热原能被强酸、强碱破坏,也能被强氧化剂破坏;

由于磷脂结构上连接有多糖,热原能溶于水。

故答案应选择B。

12.答案:

本题考查维生素c注射液处方中各附加剂的作用。

维生素C注射液用碳酸氢钠调节pH成偏碱性,以避免氧化,并增强本品的稳定性。

故本题答案选择B。

13.答案:

本题重点考查注射剂厂用的等渗调节剂。

常用的等渗调节剂有氯化钠、葡萄糖、甘油。

本题答案应选E。

14.答案:

本题考查片剂常用的填充剂。

填充剂的主要作用是用来填充片剂的重量或体积,从而便于压片;

常用的填充剂有淀粉类、糖类、纤维素类和无机盐类等,如淀粉、糖粉、糊精、乳糖、可压性淀粉、微晶纤维素、无机盐类、甘露醇。

所以答案应选择C。

15.答案:

本题重点考查包糖衣的工艺过程。

包糖衣的过程是隔离层、粉衣层、糖衣层、色糖衣层、打光。

所以答案应选择D。

16.答案:

A

本题重点考查常用的胃溶型薄膜包衣材料。

胃溶型薄膜包衣材料即在胃中能溶解的一些高分子材料,适用于一般的片剂薄膜包衣。

包括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羟丙基纤维素(HPC)、丙烯酸树脂Ⅵ号(EudragitE)、聚乙烯吡咯烷酮(PVP)。

所以答案应选择A。

17.答案:

本题考查分散片的概念。

分散片是遇水迅速崩解并均匀分散的片剂(在21℃±

1℃的水中3分钟即可崩解分散并通过180tan孔径的筛网),可口服或加水分散后饮用,也可咀嚼或含服,其中所含的药物主要是难溶性的,也可以是易溶性的。

所以答案应选

择D。

18.答案:

本题重点考查片剂中造成黏冲的原因。

造成黏冲的主要原因有颗粒不够干燥、物料较易吸湿、润滑剂选用不当或用量不足、冲头表面锈蚀或刻字粗糙不光等。

所以答案应选择B。

19.答案:

本题重点考查空胶囊的组成。

明胶是空胶囊的主要囊材,还可加入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