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心理学》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537949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7.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心理学》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学前心理学》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学前心理学》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学前心理学》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学前心理学》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前心理学》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

《《学前心理学》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心理学》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前心理学》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

B.成人对儿童提出过多的要求

C.成人没有正确引导儿童

D.儿童心理发展迅速导致的心理不适应

8.在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

A.转折期和危机期是必然出现的

B.转折期必然出现,危机期不是必然出现的

C.危机期必然出现,转折期不一定出现

D.转折期和危机期都不一定出现

9.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是指()。

A.容易形成某种心理特征的时期

B.容易发生某种情绪危机的时期

C.容易学习某种知识的时期

D.儿童心理发展比较迅速的时期

10.整体来说,儿童心理发展的敏感期或最佳期是()。

A.学前期

B.先学前期

C.学龄期

D.婴儿期

11.儿童心理发展潜能的主要标志是()。

A.儿童智力的发展

B.儿童心理最近发展区的大小

C.儿童生理的成熟

D.儿童语言的掌握

12.学前儿童心理变化的方向是()。

A.变化性

B.进步性

C.停顿性

D.衰退性

13.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经常看到,低年龄幼儿只是有高兴或不高兴的表情,年龄大了一些,喜、怒、哀、乐、惧,越来越丰富,这说明儿童心理发展的趋势是()。

A.从简单到复杂

B.从具体到抽象

C.从被动到主动

D.从零乱到成体系

14.5岁左右的儿童已能够借助一些小木棍进行简单的算术了,到了小学一年级,就可以摆脱小木棍进行口头算术,这说明儿童心理发展的趋势是()。

A.从简单到复杂

B.从零乱到成体系

D.从具体到抽象

15.儿童的年龄越(),心理发展越快,这是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

A.小

B.接近学前晚期

C.大

D.接近于成年

16.有的儿童3岁就能很好地辨别左右方位,而有的儿童直到6岁才能正确辨别出左右方位,这说明不同儿童之间()。

A.是有智力超常和弱智之分的

B.有的儿童的某些心理能够发展,有的儿童则不能

C.心理水平存在本质的不同

D.在发展速度上存在个别差异

17.从学前儿童心理“量变”和“质变”的表现来看,连续性和阶段性的关系是()。

A.有连续性,就不可能有阶段性

B.有阶段性就不可能有连续性

C.绝对对立的

D.辩证统一的

18.遗传素质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是()。

A.物质前提

B.决定

C.主导

D.一般

19.狼孩所表现出来的心理水平只相当于几岁儿童的发展水平,这充分说明()对心理发展的作用。

A.遗传因素

B.生理成熟

C.自然环境

D.社会环境和教育

20.“一两遗传胜过一吨教育”,这种观点是()。

A.遗传决定论

B.环境决定论

C.成熟势力说

D.二因素论

二、填空题(参考答案)

1.髓鞘化是脑内部成熟的重要标志,它的作用主要是保证了神经兴奋沿着一定的道路迅速传导。

2.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主要表现在语言发展和感知觉方面。

3.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历程的一般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从被动到主动,从零乱到成体系。

4.行为主义的创始人华生是环境决定论的主要代表。

5.早期隔离或剥夺实验的大量事实充分说明人类的社会生活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影响。

三、名词解释

  1.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2.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

  3.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

  4.儿童心理发展的敏感期

5.最近发展区

四、简答题

  1.简述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内涵。

  2.为什么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具有稳定性?

  3.如何正确理解儿童年龄特征稳定性和可变性的关系?

  4.简述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

  5.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不均衡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6.“遗传决定论”的主要理论观点是什么?

  7.“环境决定论”的主要理论观点是什么?

  8.“二因素论”的主要理论观点是什么?

  9.“相互作用论”的主要理论观点是什么?

  10.如何理解儿童心理发展是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

五、论述题

  1.举例说明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趋势。

  2.如何理解遗传和环境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关系?

六、案例分析题

  试分析下面这个事例说明了什么?

宋朝有个“神童”方仲永,幼小聪慧,五岁赋诗,文才过人,深得当时的大文学家王安石的赞赏。

他的家人引以为豪,就带着他到处炫耀,不加调教。

到了20岁,王安石再见到他时,发现他与其他普通人一样,竟一事无成。

  

章练习

1.新生儿心理发生的基础是()。

A.儿童的本能

B.儿童的生理成熟

C.条件反射的出现

D.儿童感知觉的发生

2.当物体触及新生儿的脚掌时,他会本能地竖起大脚趾,伸开小趾,这种现象称为()。

A.抓握反射

B.惊跳反射

C.蜷缩反射

D.巴宾斯基反射

3.儿童自我意识的萌芽大约出现在()。

A.1岁之前

B.2岁左右

C.3岁左右

D.3~6岁

4.儿童出生后第一个月内就逐渐出现和成人的"眼睛对话",这种现象说明()。

A.儿童出现了人际交往的需要

B.儿童出现了视觉的集中

C.儿童形成了觅食反射

D.儿童可以辨别熟人和陌生人

5.儿童的手眼协调动作大约在()出现。

A.0~1月

B.4~5月

C.6~12月

D.1~3岁

6.儿童五指分工发生在()。

A.3~4个月

B.6~12个月

C.5~6个月

D.一岁以后

7.儿童真正形成人类心理特点的时期是在()。

A.1~3个月

B.6~12个月

C.1~3岁

D.3岁以后

8.人类特有的言语和思维活动,是在儿童()开始真正形成的。

A.3岁以后

B.1岁以前

C.6、7岁时

D.2岁左右

9.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1~3岁是心理活动系统的奠基时期

B.3~6岁是各种心理活动发展齐全的时期

C.3~6岁是个性形成的最初阶段

D.3~4岁是高级的心理过程逐渐出现的时期

10.幼儿主要活动方式是()。

A.游戏

B.模仿

C.逻辑推理

D.阅读识字

1.儿童心理发展最为迅速和心理特征变化最大的阶段是婴儿期。

2.当新生儿被抱起时,他会本能地紧紧靠贴成人,这现象称为怀抱反射。

3.婴儿最先掌握的自由移动身体的动作是爬。

4.母子交往是婴儿心理发展的首要条件。

5.1-3岁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转折期,期间出现了许多对人的发展有重要影响的事件,其中包括语言的形成、思维的萌芽和自我意识的萌芽。

6.儿童的活动,除了日常生活活动外,主要有游戏、学习和劳动三种基本形式。

幼儿期的主要活动是游戏。

7.大约2岁左右,孩子出现自我意识的萌芽,其突出的表现在独立行动的愿望很强烈。

8.幼儿初期主要的心理特点是行为具有强烈的情绪性、爱模仿和思维仍带有直觉行动性。

9.幼儿中期主要的心理特点是爱玩、会玩和思维具体形象性。

10.幼儿晚期主要的心理特点是好学、会问、抽象概括能力开始发展和个性初具雏形。

三、简答题

  1.儿童先天带有的本能对新生儿有何意义?

  2.简述儿童动作发展的一般规律。

  3.简述婴儿手的动作发展的一般规律。

  4.若剥夺婴儿与母亲的交往,会给儿童造成哪些心理发展上的重大损害?

  5.婴儿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6.针对婴儿心理发展的特点,父母与婴儿的照料者应注意哪些方面?

  7.先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8.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是什么?

  9.幼儿初期主要的心理特点是什么?

  10.幼儿中期主要的心理特点是什么?

  11.幼儿晚期主要的心理特点是什么?

四、论述题

  1.试举例说明儿童动作发展的一般规律。

  2.试述亲子交往在婴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3.试述游戏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1.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综合整体反映是()。

A.感觉

B.知觉

C.味觉

D.视觉

2.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是()。

A.感觉

3.儿童最初的感觉是()。

A.后天学习得来的

B.逐渐形成的

C.与生俱来的

D.成人训练下形成的

4.儿童的视觉发展主要包括颜色视觉和()的发展。

A.形状视觉

B.空间视觉

C.大小视觉

D.视觉敏度

5.新生儿和幼小婴儿的视力低于成人的主要原因是()。

A.他们的角膜发育不全

B.他们的晶状体不能变形

C.他们的瞳孔不能变化

D.他们的眼球小

6.视知觉已经有()参与。

A.记忆

B.思维

C.经验

D.想像

7.新生儿的最佳视距在()厘米左右。

A.10

B.20

C.30

D.40

8.我国有关的研究表明,3岁婴儿的视力可达到()。

A.0.6

B.0.8

C.1.0

D.1.5

9.新生儿的听觉偏好于()。

A.人的声音

B.物体的声音

C.动物的声音

D.任何声音

10.新生儿的听觉偏好于()的声音。

A.父亲

B.母亲

C.陌生人新异的声音

D.小动物发出的声音

11.哪一种感觉在学前儿童认识世界中占有的地位比成人重要?

()。

A.视觉

B.听觉

C.嗅觉

D.触觉

12.新生儿的口腔触觉探索要()手的触觉探索。

A.晚于

B.滞后于

C.早于

D.同步于

13.学前儿童触觉探索主要是通过()来进行。

A.手

B.口腔

C.皮肤

D.眼睛

14.手的真正的触觉探索产生标志是()。

A.神经活动参与

B.口腔与手的协调

C.手与脚的协调

D.眼手协调

15.儿童痛觉阈限值与成人相比()。

A.要大

B.要小

C.一样

D.大和小要因人而异

16.“视觉悬崖”试验说明了儿童已有了()。

A.深度知觉

B.方位知觉

C.视觉定位

D.形状知觉

17.幼儿园的孩子在吃过早饭不久,又送上饭菜,孩子们会吃惊地问老师:

“都到中午了?

”这说明幼儿已有了()。

A.空间知觉

B.时间知觉

C.口腔触觉

D.方位知觉

18.香水洒多了,闻不到香味,这是()。

A.对比现象

B.嗅觉适应

C.味觉适应

D.肤觉适应

19.对象与背景的差别越大,幼儿对其知觉就()。

A.越难

B.越容易

C.越容易消失

D.不能判断

20.刚吃过巧克力再吃水果,会觉得水果特别酸,这是()现象。

A.味觉适应

B.嗅觉适应现象

C.对象与背景的关系造成的

D.对比现象

1.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的反映,是以感觉为基础产生的,受经验的影响。

2.学前儿童视觉的发展主要表现在视觉敏度和颜色视觉两个方面的发展。

3.幼儿期对颜色辨别力的发展,主要依靠生活经验和教育。

4.新生儿和1岁前的儿童,口腔是主要的触觉器官,之后,手成为人主要的触觉器官。

5.疼痛发生的条件主要包括伤害或过强刺激的刺激量、痛觉阈限、痛的情绪三个方面。

6.幼儿对不同几何图形辨别的难度有所不同,由易到难的顺序是圆形--正方形--半圆形--长方形--三角形--五边形--梯形--菱形。

7.据研究,2,3岁的儿童能辨别上下;

4岁儿童开始能辨别前后;

5岁开始能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7岁后才能以他人为中心辨别左右,以及两个物体之间的左右方位。

5岁时,方位知觉有跃进的倾向。

8.深度知觉的发展受经验的影响比较大。

9.感觉的对比分为先后对比和同时对比两种。

10.婴儿最早的时间知觉主要依靠生理上的变化产生对时间的条件反射,以后逐渐学习借助于某种生活经验和环境信息反映时间,学前晚期,在教育影响下,开始有意识地借助于计时工具或其他反映时间流程的媒介认识时间。

  1.为保护婴幼儿的听力,学前教育机构应注意哪些方面?

  2.学前儿童触觉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3.学前儿童痛觉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4.学前儿童时间知觉发展有哪些特点和发展趋势?

  5.学前儿童疼痛发生的条件是什么?

成人如何帮助幼儿减轻疼痛?

  1.论述学前儿童观察力发展的一般规律。

  2.幼儿教师应如何根据感知觉规律组织教育教学活动?

六、材料分析题

  1.试分析下面作法的合理性。

  幼儿教师在让儿童学习、认识几何图形时,常常把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等模型发给幼儿,让他们看一看、摸一摸……

  2.结合幼儿感知觉规律分析下面这位教师制作投影片是否合理,并简析教学效果。

  幼儿园小班的故事教学活动《鲤鱼上钩》中,教师制作了一张抽拉式投影片,画面的主要内容有:

淡淡的蓝色的河水;

几条小鱼为灰色,只有大致轮廓,且是静止的;

水草为淡蓝色,也只是一般轮廓;

一只红、黄相间的大鲤鱼,外部特征具体(会移动);

一只带线的鱼钩上挂着一条小蚯蚓(会移动)。

  老师边说故事,边操作投影片:

“一条鲤鱼在水里游(老师移动鲤鱼,然后出现挂有蚯蚓的小钩子),看见一条蚯蚓挂在小钩上,蚯蚓肉很香,鲤鱼馋得要命,张开大嘴连蚯蚓带钩子一块吞了进去,糟糕,嘴巴被钩住了,它挣扎着想逃掉(鲤鱼带动鱼钩一起游动),但是被钩子拉出水面(鱼钩和鲤鱼拉出水面),让钓鱼人捉住了。

1.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识记、保持和恢复的过程。

完整的记忆包括识记、保持和恢复三个环节。

2.我们根据识记和保持的情况来判断记忆是否发生。

3.新生儿时期记忆主要表现在建立条件反射和对熟悉的事物产生“习惯化”方面。

4.再认依靠的是感知,再现依靠的是表象,所以再认先于再现发生。

5.幼儿期健忘是指3岁前儿童的记忆一般不能永久保持。

6.从记忆的内容看,儿童最早出现的是运动记忆,然后是情绪记忆,再后是形象记忆,最晚出现的是语词记忆。

7.儿童常见的记忆策略有反复背诵或自我复述、使记忆材料系统化和间接的意义识记。

8.有意识记的发展,是幼儿记忆发展中最重要的质的飞跃。

9.根据对记忆材料是否理解,记忆可分为机械记忆和意义记忆。

学前儿童机械记忆用的多,但意义记忆效果好。

10.机械记忆和意义记忆效果差距的缩小是由于两种记忆越来越多地相互渗透,主要是意义记忆渗入到机械记忆中。

  1.简述记忆发生的时间与标志。

  2.简述新生儿记忆的表现。

  3.简析学前儿童再认先于再现发展的原因。

  4.简述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趋势。

  5.影响儿童记忆保持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6.儿童常见的记忆策略有哪些?

  7.简析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特点。

  8.幼儿无意识记的效果依赖哪些因素?

  9.简析幼儿有意识记的特点。

  10.机械记忆和意义记忆差距缩小的原因是什么?

  11.形象记忆和语词记忆差距缩小的原因是什么?

  1.试论述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趋势。

  2.试论述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特点。

1.想象的两大特点分别是形象性与新颖性。

2.根据想象活动是否具有目的性,想象可以划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

梦是无意想象最极端的例子。

3.儿童的想象要用在头脑中已有的表象作为原材料。

4.幼儿的想象只是思维发展的基础,幼儿的想象是一端接近于记忆,另一端接近于创造性思维。

5.1岁半到2岁儿童出现想象的萌芽,主要是通过动作和语言表现出来的。

6.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一般趋势是从简单的自由联想向创造性想象的发展。

7.幼儿想象脱离现实主要表现为想象具有夸张性。

8.有意想象是在无意想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在幼儿期开始萌芽,幼儿晚期有了比较明显的表现。

9.儿童最初的想象,可以说是记忆材料的简单迁移。

10.在不同的条件下,幼儿有意想象的水平不同。

在游戏条件下,幼儿的有意想象的水平较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