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章节练习1 教育基础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534641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82 大小:55.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章节练习1 教育基础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章节练习1 教育基础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章节练习1 教育基础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章节练习1 教育基础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2页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章节练习1 教育基础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章节练习1 教育基础Word下载.docx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章节练习1 教育基础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章节练习1 教育基础Word下载.docx(8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章节练习1 教育基础Word下载.docx

(2)根据对实验的控制程度,可分为前实验、准实验和真实验;

(3)根据实验环境不同,可分为实验室实验和自然实验;

(4)根据分配方法,可分为等组实验、单组实验和轮组实验;

(5)根据自变量因素的多少,可分为单因素实验和多因素实验。

6.校长的职权包括决策权、指挥权、人事权和财务权,下面哪项不是校长的职权()

A.学校教师的任免

B.学校制度的制定

C.校务用品的购买

D.学校教材的选择

A

略。

7.教师所具有的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科学知识属于()

A.条件性知识

B.本体性知识

C.实践性知识

D.一般性知识

条件性知识,即认识教育对象、开展教育活动和研究所需的教育学科知识和技能,如教育原理、心理学、教学论、学习论、班级管理、现代教育技术等。

8.体育课上,小刚和小明因为好奇将李老师拿来的扩音器弄坏了,李老师看到后并没有直接批评他们,而是给他们讲解了扩音器的原理,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以后才进行处理。

这反映了教师劳动的()特点。

A.复杂性

B.示范性

C.创造性

D.长期性

教育机智可以用四个词语概括:

因势利导、随机应变、掌握分寸、对症下药。

李老师没有因为小刚和小明弄坏扩音器而直接批评他们,而是因势利导地满足他们的好奇心,给他们讲解扩音器的原理,之后才对他们弄坏扩音器这件事进行处理。

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教育机智。

因此,这反映了教师劳动的创造性特点。

9.“依靠行政组织和领导者的权利,通过强制性的行政指令等手段直接对管理对象施加影响”是学校管理的哪一种方法()

A.行政指令管理方法

B.法律约束管理方法

C.思想教育管理方法

D.经济手段管理方法

题干描述的是学校管理中行政管理法的内涵。

10.在自然条件下,对研究对象进行有目的地、有计划地直接感知、记录、分析的教育研究方法是()

A.调查法

B.实验法

C.比较法

D.观察法

题干描述的是教育观察法的内涵。

11.教育科学研究要求在搜集资料、分析和解释结果时,不允许带有价值偏见。

这指的是教育科学研究的()

A.伦理性原则

B.检验性原则

C.公共性原则

D.客观性原则

12.“我们敢说,日常所见的人中,他们之所以或好或坏,或有用或无用,十分之九都是由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

”这是()的观点。

A.内发论

B.外铄论

C.熟论

D.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题干中的观点出自洛克,他是外铄论的代表人物之一。

13.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制度,为的是增强课程的()

A.统一性

B.适应性

C.规范性

D.选拔性

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有利于改变我国原有课程过于集中的状况,完善课程管理体系,进一步增加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14.“新教材一方面关注并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另一方面也注意及时恰当地反映科学技术新成果……”这主要说明新教材()①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现成的结论②强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③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统一④体现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④

15.()是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

A.教育规律

B.教育价值

C.教育现象

D.教育问题

教育问题是指反映到人们大脑中的、需要探明和解决的教育实际矛盾和理论疑难。

教育问题是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

16.我国中小学课程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A.课程计划、课程目标、教材

B.课程计划、课程标准、课程目标

C.课程目标、课程标准、教材

D.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

目前在我国,中小学课程主要由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三部分组成。

17.提出教师成长公式的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

A.布鲁巴奇

B.波斯纳

C.玛勒斯

D.罗森塔尔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公式:

经验+反思=成长。

18.我国历史上迄今为止所能见到“课程”一词的最早使用是在()之中。

A.《论语》

B.《大学》

C.《中庸》

D.《五经正义》

唐朝孔颖达为《五经正义》中的《诗经·

小雅》作注:

“维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得依法制也。

”这是我国“课程”一词的最早使用。

19.主张“教育即生活”,强调教法与教材的统一,注重“从做中学”的教育家是()

A.赫尔巴特

B.杜威

C.凯洛夫

D.洛克

杜威主张教育为当下的生活服务,主张“教育即生活”,他强调教法与教材的统一,强调目的与活动的统一,主张“从做中学”。

20.根据(),可将调查法分为问卷调查、访谈调查、测量调查和调查表法。

A.调查的目的

B.调查的性质

C.调查的对象

D.调查的手段

依据调查的目的,可分为历史调查、现状调查、发展调查、常规调查、比较调查和原因调查等;

依据调查的性质,可分为事实调查和意见调查;

依据调查的对象,可分为全面调查、重点调查、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

根据调查的手段,可分为问卷调查、访谈调查、测量调查和调查表法。

21.下列哪种课程观没有体现“学习者是课程主体”的思想()

A.课程即知识

B.课程即复杂会话

C.课程即活动

D.课程即经验

“课程即知识”是典型的把课程看作“教程”,是一种“静态的课程观”,有利于规范教师(特别是新教师)的教学行为,忽略了学习者的主体地位。

22.我国中小学教学管理工作的职能部门是()

A.教研组

B.学年组

C.教导处

D.教研室

教导处是组织和管理学校教学业务的机构。

23.教育目的是衡量教学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

这体现了教育目的的()作用。

A.导向

B.评价

C.激励

D.指导

“衡量教学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体现的是教育目的的评价作用。

24.本次课程改革是()年正式启动的。

A.1998

B.1999

C.2000

D.2001

本次新一轮课程改节是指1999年正式启动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简称“新课改”。

25.“教育的主要目的,在最广泛的意义上就是‘塑造人’,或者更确切地说,帮助儿童成为充分成型和完善发展的人。

其他目的如传递特定文明区域的文化遗产,为参与社会生活和成为优良的公民做好准备,以及履行整个社会的特定职能,完成家庭责任和谋生所需要的精神准备,乃是一些推论,它们是重要的,但属于第二位的目的。

”这段话体现了()的观点。

A.个人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教育无目的论

D.教师中心论

题干描述的是个人本位论者马利坦的观点。

26.义务教育教学计划的强制性表现在()

A.体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基本精神

B.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C.适用范围比较广

D.充分保证学生各方面的全面发展

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是国家实施义务教育的具体保障,其制定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也就是说,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实施计划,体现《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基本精神。

因此,它具有强制性。

27.题录、书目、索引、题要和文摘等属于()

A.一次文献

B.二次文献

C.三次文献

D.四次文献

二次文献是对原始文献加工、整理,使之系统、条理化的检索性文献。

一般包括题录、书目、索引、提要和文摘等。

28.“教育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产生于生产劳动的需要,其根本目的在于促使人的全面发展。

A.实用主义教育学

B.文化教育学

C.实验教育学

D.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认为教育产生于生产劳动的需要,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29.我国明朝末期的东林书院强调“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育的()

A.政治功能

B.人口功能

C.经济功能

D.文化功能

题干的描述体现了教育的政治功能。

30.活动课程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杜威

B.洛克

C.赫尔巴特

D.泰勒

31.学校的基本功能是()

A.为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服务

B.为繁荣文化服务

C.能实现人口的控制

D.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

教育的基本功能即个体功能,是影响人的发展。

因此,学校的基本功能就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

32.在“学校应当追求哪些目标”的问题中,泰勒认为应根据()来提出目标。

①学习者本身的需求②当代生活的要求③专家的建议④对教育者的研究

A.②③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33.教师不仅要教书而且要育人,不仅要传授文化而且要发展学生智力,还要培养学生的品德.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这反映了教师劳动具有()

A.示范性

B.复杂性

C.主体性

D.创造性

题干的描述体现了教师劳动的复杂性特点。

34.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是()时期学校教育的主要特征。

A.原始社会

B.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现代社会

封建社会的学校教育,仍然没有培养生产工作者的任务,基本上是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的。

35.学校管理的目标和尺度是()

A.沟通

B.升学率

C.学生发展

D.学校绩效

学校绩效是学校管理的目标和尺度。

学校绩效是指学校功能发挥所产生的实际效果,是管理有效的重要标志。

36.教育既是传递和深化文化的手段,又是文化本体。

这体现了()

A.教育的文化功能

B.教育的双重文化属性

C.教育的本质属性

D.教育的社会属性

教育具有双重文化属性,主要表现为两方面:

第一,它是传递和深化文化的手段,这是它与文化构成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第二,它的实践者本身和实践本身又体现着文化的特质,成为文化本体。

37.在斯腾豪斯的过程模式中,核心人物是()

A.学生

B.教师

C.校长

D.课程专家

38.以下属于教育本体功能的是()

A.人的培养功能

C.政治功能

D.经济功能

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指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和作用,也称为教育的本体功能。

39.下列关于课程资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教师和学生不是课程资源

B.学校可根据地域性特点、学校传统和优势自主开发地方课程

C.学生的生活经验、教师的教学经验是课程资源,学生间的学习差异、师生间的交流启发,乃至学生在课堂出现的错误也是有效的课程资源

D.对教师而言,课程资源指的是课程标准和教材(即教科书)

课程资源是课程建设的基础,它包括教材以及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中一切有助于学生发展的资源;

且教科书不等同于教材,教科书与讲义是教材的主体部分。

故A、D项错误。

地方课程是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以国家课程为基础,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课程观念的指导下,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或经其授权的教育部门依据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发展需要,而开发设计的课程。

故B项错误。

40.我国第一部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著作是()

A.商务印书馆编的《教育学》

B.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

C.凯洛夫的《教育学》

D.钱亦石的《现代教育理论》

我国教育家杨贤江以李浩吾的化名出版的《新教育大纲》(1930年)是我国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

41.德国至今从小学到大学仍把宗教课列为必修课,这是教育内容受()制约的标志。

A.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

B.社会政治经济的需要

C.文化传统

D.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水平和规律

题干的描述体现了教育内容受文化传统的制约。

42.教育家()曾说:

“我十分明确地把培养有用的国家公民当作国家国民学校的教育目标,并且是国民教育的根本目标。

”这是教育史上较为典型的社会本位目的论思想。

A.涂尔干

B.柏拉图

C.凯兴斯泰纳

D.夸美纽斯

题干描述的是凯兴斯泰纳的观点。

43.()强调应培养“身心既美且善”的公民。

A.雅典教育

B.斯巴达教育

C.古埃及教育

D.古印度教育

古代雅典在西方最早形成体育、德育、智育、美育和谐发展的教育,强调培养“身心既美且善”的公民。

44.新课程倡导()的课程评价。

A.立足过程,促进发展

B.立足学生,促进成长

C.重视过程,促进发展

D.立足过程,促进改革

新课程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这不仅仅是评价体系的变革,更重要的是评价理念、评价方法与手段以及评价实施过程的转变。

45.针对学生的接受能力,按照繁简、深浅、难易的不同程度,使某一科教材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分层次地重复出现、逐步扩展。

这属于教材的哪种编排方式()

A.直线排列式

B.过渡排列式

C.螺旋排列式

D.单一排列式

题干描述的是教材编排的螺旋排列式的内涵。

46.与近现代社会相比,古代社会更重视教育的()

A.文化功能

教育功能经历了从古代教育的政治伦理功能到近代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再到现代教育的社会改造功能的演变。

其中,无论中国古代社会还是西方古代社会,对于教育功能的认识均具有浓烈的政治伦理色彩。

47.“小学教育是向儿童实施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教育”指的是小学教育的()

A.义务性

B.全面性

C.全民性

D.法制性

向儿童实施德、智、体、美等方面的教育,体现的是小学教育的全面性特点。

48.否定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化的教育特征是()

A.教育的终身化

B.教育的多元化

C.教育的民主化

D.教育的全民化

教育的民主化要求让所有人接受同样的教育,这就意味着对处于社会不利地位的学习者予以特别照顾,从而否定了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化。

49.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教学指导性文件,被称为()

A.课程标准

B.课程计划

C.教材

D.教科书

题干阐述的是课程标准的概念。

50.下列哪种情况不属于教师常用的反思方法()

A.写反思日记

B.详细描述

C.交流讨论

D.行为模仿

行为模仿不属于教师教学反思的方法。

51.现在体育界在国际比赛中得了金牌,奖励一直追溯到运动员的启蒙教练。

这说明了教师的劳动具有()

A.未来性

B.广延性

C.滞后性

D.连续性

运动员得到金牌,要奖励启蒙教练,这说明运动员的成绩和启蒙教练的辛苦劳动是密切相关的,体现了教师劳动的滞后性。

滞后性是教师劳动长期性的表现之一,教师的影响要很长时间才能见效。

52.关于教育的起源一直是众说纷纭,其中,我国古代的朱熹所持的观点是()

A.神话起源说

B.生物起源说

C.心理起源说

D.劳动起源说

我国古代朱熹是神话起源说的代表人物。

该学说认为,教育与其他万事万物一样,都是由人格化的神(上帝或天)所创造的,教育的目的就是体现神或天的意志,使人皈依于神或顺从于天。

53.下列属于社会本位目的论观点的是()

A.“教育即生长”

B.“为人在世,可贵者在于发展,在于发展个人天赋的力量,使其经过锻炼,使人能尽其才,能在社会上达到他应有的地位”

C.“今生只是永生的准备”

D.“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A项体现的是教育无目的论;

B项体现的是个人本位论;

C项体现的是神学的教育目的论。

54.“今天的教育是明天的经济,教育的消费是明显的消费潜在的生产,是有限的消费扩大的生产,是今日的消费明日的生产。

”这一认识表明现代教育具有()的特征。

A.科学性

B.价值性

C.生产性

D.未来性

现代教育具有明显的生产性,主要表现为:

现代教育与生产劳动的逐步结合,促使现代教育成为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也成为科学知识再生产和发展科学技术的重要手段,对提高社会生产效率和增加社会财富起着重要作用。

题干的描述正是教育生产性特征的表现。

55.在教育的基本要素里,作为中介的是()

A.教育者

B.受教育者

C.教育影响

D.教育内容

教育影响是指建构于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的起桥梁(即中介)或沟通作用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56.根据福勒和布朗的教师成长阶段论,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要精力总是集中在对学生成绩的关注上。

据此,这位教师的成长可能处在()阶段。

A.关注生存

B.关注情境

C.关注学生

D.关注自我感受

关注情境阶段的教师往往将主要精力集中在对学生成绩的关注上。

57.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是()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从事智力劳动

C.从事体力劳动

D.接受教育

58.学校管理的中心工作是()

A.学生工作管理

B.教师工作管理

C.教学工作管理

D.德育工作管理

学校管理的基本内容包括思想品德教育管理、教学工作管理、教务行政管理和总务工作管理。

其中,教学工作管理是其中心工作。

59.根据经验科学的标准,科学教育学的研究任务是()

A.描述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

B.揭示教育规律,确立教育理想

C.揭示教育规律,规范教育行为

D.研究教育实践,解决实际问题

根据经验科学的标准,科学教育学的研究任务是描述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

60.通过讲述教育故事,体悟教育真谛的研究方法是()

A.实验研究

B.调查研究

C.叙事研究

D.行动研究

题干描述的是教育叙事研究的内涵。

61.《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的发布时间是()

A.1986年

B.1985年

C.1987年

D.1988年

1985年5月27日,中共中央发布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62.《论语,为政》指出: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这一观点反映了()

A.教育的政治功能

B.教育的文化功能

C.教育的人口功能

D.教育的经济功能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说明教育是“化民成俗”的关键。

这正是教育的政治功能。

63.反映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教育家的教育思想的著作是()

A.《民主主义与教育》

B.《政治学》

C.《理想国》

D.《大教学论》

亚里士多德被称为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其教育思想反映在他的著作《政治学》中;

《民主主义与教育》是杜威的代表作;

《理想国》是柏拉图的代表作;

《大教学论》是夸美纽斯的代表作。

64.“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

”这是()推崇的教育理想。

A.非制度化教育

B.制度化教育

C.形式化教育

D.非形式化教育

非制度化教育是相对于制度化教育而言的。

它指出r制度化教育的弊端,但又不是对制度化教育的全盘否定。

非制度化教育所推崇的理想是:

“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

65.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是()的关系。

A.特殊与普遍

B.普遍与特殊

C.综合与个性

D.包含与被包含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66.“学高为师”“良师必须是学者”是强调哪一类知识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

A.本体性知识

B.条件性知识

D.文化知识

教师的专业知识主要包括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一般文化知识。

本体性知识,即特定学科及相关知识,是教学活动的基础。

“学高为师”“良师必须是学者”是指教师首先要有高深的专业知识,即本体性知识。

67.教育的最高理想通过()体现出来。

A.课程目标

B.教育目的

C.教学目标

D.培养目标

教育目的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

68.下列不属于新课程结构的主要特点的是()

A.均衡性

B.综合性

C.平均性

D.选择性

新课程结构的主要特点是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69.()提出了发展性教学理论的五条教学原则,即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起指导作用、理解学习过程、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

A.赞科夫

B.皮亚杰

C.苏霍姆林斯基

D.布卢姆

赞科夫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提出了发展性教学理论的五条教学原则。

70.1897年,南洋公学创立,分为四院,其中的外院即为小学,它是我国最早的公立小学堂。

南洋公学的创立者是()

A.盛宣怀

B.张之洞

C.张焕纶

D.康有为

南洋公学的创立者是盛宣怀。

71.昆体良是古罗马教学法大师,他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

其,代表作是()

A.《论演说家的教育》

B.《普通教育学》

C.《大教学论》

D.《理想国》

《论演说家的教育》即《雄辩术原理》,是昆体良的代表作,也是西方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