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古诗Word文件下载.docx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古诗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古诗Word文件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请从“春、夏、秋、冬”中选择恰当的一个填入括号里。
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晴蜓立上头。
()2.孤舟蓑笠翁,独犯钓寒江雪。
()3.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4、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九、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四时田园杂兴(范成大)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晌开。
2019-2020学年舍后荒畦犹绿秀,领家鞭笋过墙来。
1.给下列字注音。
膏()频()晌()畦()笋()2.诗中描写的景物有、、和等。
3.本课所学的《四时田园杂兴》,描写的是季的景色。
本诗描写的是季的景色,根据诗中的词语可以看出,诗中的反映景色变化得特别快。
两首诗的共同特点是。
4.用自己的话写出本诗的意思。
十、在括号里填上动物名。
1.泥融飞(),沙暖睡()。
2.()()(),曲项向天歌。
3.()江上往来人,但爱()美。
4.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
5.两个()鸣翠柳,一行()上青天。
6.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立上头。
7.留连戏()时时舞,自在娇()恰恰啼。
8.两岸()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参考答案一、我能把字写好。
lǜ绿化(lǜ)碧绿(lǜ)绿林(lù
)鸭绿江(lù
)leliǎo好了(le)行了(le)对了(le)了不起(liǎo)jiěxiè
未解(jiě)浑身解数(xiè
)解释(jiě)解甲归田(xiè
)ɡò
nɡɡōnɡ2019-2020学年供给(ɡōnɡ)供耕织(ɡōnɡ)提供(ɡōnɡ)供词(ɡò
nɡ)三、比一比,再组词,烟(烟雾)闭(闭塞)咽(咽喉)闲(悠闲)塞(堵塞)赛(比赛)须(必须)烦(烦恼)耕(耕织)膀(膀胱)耘(耕耘)傍(傍晚)若(倘若)箬(箬笠)衷(衷心)观(观察)蓑(蓑衣)规(规律)四、默写《乡村四月》和《四时田园杂兴》。
略五、写出带点词的意思,再说说诗句的意思。
山陵和原野。
指稻田里的水色映着天空的光辉。
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而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
天空中烟雨蒙蒙,杜鹃声声,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从事傍:
靠近小孙子还不会耕田纺织,也靠近桑树阴学习种瓜。
回家诗句的意思是:
渔夫戴上青色的斗笠,披上绿色的蓑衣,斜风拂面,春雨如丝,正好垂钓,用不着回家。
1.《乡村四月》是宋代诗人节)特有的景色。
后两句写人。
翁卷写的。
诗的前两句勾勒出水乡初夏(季2.《四时四园杂兴》的作者是范成大。
诗的前两句写出了夏收前后农村的繁忙景象和农民的辛苦。
后两句中,儿童“学种瓜”,表现了他们的天真、勤劳、可爱的形象。
2019-2020学年了一个生活3.唐朝诗人张志和写了《渔歌子》。
词的一、二两句写景,三、四句刻画渔翁冒雨垂钓的形象,表达了作者陶醉于湖光山色之中的悠闲自在的乐趣。
(×
)2.《乡村四月》的作者是宋代诗人范成大。
)3.“子规声里雨如烟”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4.《渔歌子》中的西塞山在现在的浙江省。
(√)5.“箬笠”和“蓑衣”指的是同一种东西。
)八、下列诗句分别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
(夏)2.孤舟蓑笠翁,独犯钓寒江雪。
(冬)3.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秋)4.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春)九、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舍后荒畦犹绿秀,领家鞭笋过墙来。
膏(ɡāo)频(pí
n)晌(xiǎnɡ)畦(wā)笋(sǔn)2.诗中描写的景物有春雨、鲜花、绿草和竹笋等。
3.本课所学的《四时田园杂兴》,描写的是春季的景色。
本诗描写的是春季的景色,根据诗中的词语绿秀可以看出,诗中的频反映景色变化得特别快。
两首诗的共同特点是两首诗就像两幅色彩鲜明的图画,不仅表现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赞美,也表现出对劳动人民、劳动生活的赞美之情。
。
频频的春雨滋润了泥土,使鲜花开放,碧草萌芽,屋后的荒地又变得碧绿秀美,邻居家的竹鞭也趁着春意从院墙下穿过来了,长出了嫩嫩的竹笋。
1.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2.(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3.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4.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5.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2019-2020学年6.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7.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8.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2019-2020学年
【创新教案】《山行》教学设计【教学设想】唐诗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它的语言精练、意境优美、节奏明快、读起来郎朗上口。
本课教学目标的确定牢记一个“实”字,遵循诗教规律,以人为本,关注生命,引领学生一步一趋地进入诗的意境,走进诗人的生活。
在教学中通过多种形式组织学生学习,整体读、理解读、想象读、延伸读、布置选择性作业,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为学生营造一个美读、读美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入情入境,充分展开想象,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激发学生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背诵古诗,激发兴趣。
1.你喜欢读古诗,背古诗吗?
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用最凝练、简洁的语言表达出诗一般的境界。
四季皆入诗,四季皆入画,你能从你了解的古诗中找出描写四季的诗来背一背吗?
(师根据学生背诵情况及时鼓励,激发学生背诵的兴趣)2.(多媒体出示:
连绵的群山,满山火红的枫叶)同学们,说说你看到的景象。
深秋的一天,杜牧乘着马车,顺着山路而上,山上美景让他流连忘返,他情不自禁挥毫写下了这首千古名句。
3.(屏幕画面出示一首正楷的《山行》,把学生带入了如梦如诗的境界。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山行》,从诗中去领略一番秋天山林的美景。
4.释题:
在山上行走。
5.简介作者:
杜牧,字牧之,唐代诗人。
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人。
有《樊川文集》。
与李商隐齐名,称“小李杜”。
杜牧诗在晚唐成就颇高,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
二、初读诗歌,落实读通。
1.教师范读。
2.指名读,结合读指导读准节奏,读准字音。
3.说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并板书到黑板上。
(1)山行:
在山上行走(谁在山上行走)
(2)远上:
向山的远处伸展。
(3)寒山:
深秋时节的山(深秋季节,天气渐冷,山上草木枯黄,给人一2018-2019学年种凉意,故称寒山,实指秋天的山)。
(4)斜:
倾斜,这里有曲折不直的意思。
(5)“白云生处”与“白云深处”的区别:
深:
浓厚,浓郁。
生:
生出,存在。
(指有白云缭绕的地方,也说明那地方比较高。
)(6)坐:
因为。
爱:
真爱,留恋。
(7)霜叶:
经霜打过的枫叶。
枫林晚:
傍晚时候的枫树林。
(8)红于:
比……更红。
——与“红如”区别。
4.结合画面,讨论交流疑难字词。
三、尝试学习,读诗明意。
(一)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自由朗读,读到郎朗上口为止。
2.请生朗读,互相评价。
3.四人小组合作,利用文中的注释及词语手册,合作互助,逐字逐句理解诗文。
有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标记或写下来。
(二)师生合作,学第一句。
1.先运用不同手段突破“远上”“斜”“寒山”这三个难懂词的意思。
(“远上”:
用“联系实际,展开想象”法。
“斜”:
用“简笔画演示”法。
“寒山”:
用学生“介绍”法。
)2.指导学生串讲句意。
注意调整说话顺序。
(首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由下而上,写一条石头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充满秋意的山峦。
“寒”字点明深秋季节;
“远”字写出山路的绵长;
“斜”字照应句首的“远”字,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
由于坡度不大,故可乘车游山。
)3.总结学习方法:
“先解字词,再串句意。
”(三)小组交流,学第二句。
1.指导学生看图启发想象,出示训练:
“几户人家在白云______的地方”来突破“生处”这个难点。
并结合讲解“生处”的写法。
2.让学生试着自己串讲句意,教师点拨纠正。
(次句“白云生处有人家”,描写诗人山行时所看到的远处风光。
一个“生”字,形象地表现了白云升腾、缭绕和飘浮种种动态,也说明山很高。
“有人家”三字会使人联想到炊烟袅袅,鸡鸣犬吠,从而感到深山充满生气,没有一点儿死寂的恐怖。
“有人家”三字还照应2018-2019学年了上句中的“石径”,因为这“石径”便是山里居民的通道。
)(四)独立学习,理解三、四句。
第三句“停车坐爱枫林晚”的“坐”字解释为“因为”。
因为夕照枫林的晚景实在太迷人了,所以诗人特地停车观赏。
这句中的“晚”字用得无比精妙,它蕴含多层意思:
(1)点明前两句是白天所见,后两句则是傍晚之景。
(2)因为傍晚才有夕照,绚丽的晚霞和红艳的枫叶互相辉映,枫林才格外美丽。
(3)诗人流连忘返,到了傍晚,还舍不得登车离去,足见他对红叶喜爱之极。
(4)因为停车甚久,观察入微,才能悟出第四句“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样富有理趣的警句。
“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是全诗的中心句。
前三句的描写都是在为这句铺垫和烘托。
诗人为什么用“红于”而不用“红如”?
因为“红如”不过和春花一样,无非是装点自然美景而已;
而“红于”则是春花所不能比拟的,不仅仅是色彩更鲜艳,而且更能耐寒,经得起风霜考验。
(五)感情朗读,学会背诵。
1.想象着诗歌意境,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2.指名朗读。
3.听录音朗诵后再次练习美读古诗,体会情感。
4.现在你就是诗人,请你来到画面前高声吟诵。
四、品味想象,欣赏意境。
1.让学生通读全诗,说说哪些词语用得好。
这些词让你想到一个怎样的画面?
(提供“像、简直”等词帮助学生描述。
)2.引导想象:
此时,你也来到了寒山脚下,枫树林中,你看到了哪些美丽的景物?
你有什么感想?
3.播放课件,感受枫林的绚丽。
指导读好后两行。
五、诵读诗句,体验美感。
1.了解了整首诗的意思,你知道诗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吗?
那用心读读好吗?
(设计意图:
此时是在充分理解诗的意思的基础上,让生朗读,可以强化对诗的印象,也能逐步体会大自然的美景。
)2.风景这么美,语句这么美,怎样才能读得美呢?
让学生再来读读看,获取体验。
3.学生汇报,归纳方法:
(1)带着赞美与热爱的感情去读。
(2)划分节奏、读出节奏感。
2018-2019学年4.多种形式,反复诵读。
六、课外拓展,丰富积累。
1.出示古诗:
(让学生读读这两首和秋天有关的古诗,简单谈谈自己知道了什么?
)秋词(唐)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望春潮。
睛空一鹤排云去,便引诗情到碧宵。
临平泊舟(元)黄庚客舟系缆柳阴旁,湖影侵篷夜色凉。
万顷波光摇月碎,一天风露藕花香。
2.收集与秋天有关的优美词语、句子、片断或诗。
2018-2019学年
第二单元秋天是美丽的季节,秋天是丰收的季节;
秋天给人带来美的感受,秋天给人以丰收的快乐。
本单元围绕“秋天”为专题组织课文,从多角度描写秋天,有的表达了秋天里自己对家乡、亲人的怀念;
有的记叙了孩子在秋天活动的快乐;
有的描写了秋天美丽的景色。
本单元《古诗三首》《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秋天的雨》三篇课文都是精读课文,《听听,秋的声音》是略读课文。
本组课文作者抓住了秋天的特点,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读懂、读通课文,体会秋天的风采,感受秋天的美好。
本单元还包含“习作”及“语文园地”,其中“语文园地”包括“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四个版块。
课题内容简说《山行》描绘了一幅山林秋色图,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热爱之情。
《赠刘景文》通过对古诗三首“荷尽”“菊残”“橙黄橘绿”等秋景的描写,突出了菊花傲霜凌寒的气概,间接表达了对好友的敬佩之情。
《夜书所见》通过对秋风落叶、篱笆下的灯火、小孩捉蟋蟀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客居在外、思念家乡的情感。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课文写了一夜秋风秋雨过后,像金色巴掌的梧桐树叶铺满了门前的水泥道,给这条水泥道增添了美丽,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秋天,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
本文以秋雨为线索,将秋天众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起来,从整体上描绘出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课文通过描绘秋天大自然里的一些声音,展现了秋天景象的美好,表达了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秋天的雨听听,秋的声音2018-2019学年1.认识37个生字;
会写39个生字;
正确读写“水泥、亮晶晶、图案、排列、规则、迟到、颜料、丰收”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古诗三首》《秋天的雨》第2自然段。
默写《山行》。
3.读懂课文内容,了解秋季景色的美好。
4.初步体会课文中一些描写景色的句子的作用,从中感受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1.掌握本单元的生字和重点词语。
2.引导学生在充分阅读,领略美丽的自然风光的过程中,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习惯。
3.体会描写景物特点的词句,领悟作者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积极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让学生在品读中,理解古诗,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1.查阅诗人的有关资料。
(师生)学前准备2.自读古诗,自学生字,收集描写秋天景色的古诗,背一背。
(学生)3.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学习重点1.认识11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理解《山行》的诗意。
理解《山行》的诗意。
1.查阅三首古诗及作者的有关资料。
(师生)学前准备2.自读古诗,收集描写秋天的景色的古诗。
(学生)3.《山行》教学课件。
(教师)教学环节导案学案1.学生交流收集的三首达标检测一、直奔主题,简介作者(用时:
5分钟)1.教师板书课题,简介三首古诗的作者。
2.自读古诗。
古诗及作者的相关资料。
2.自读古诗,了解三首古诗中都描写了秋天的景色。
3.背一背,积累写秋天的古诗。
1.搜集并背诵描写秋天的古诗。
二、自读古1.引导学生读古诗,1.自读古诗。
注意读准“径、赠、残、橙”等字的音。
2.理解字义:
山行:
在山上行走,这首2.一字组三词。
寒(盖(残()()()()()()()))诗,识记生字把生字圈起来。
(用时:
12分钟)2018-2019学年2.交流识字。
3.再读古诗。
诗写作者在山上行走看到的秋景。
斜:
xié
,当倾斜解释,在诗句中指曲折不直。
红于:
石径:
山里居民的通道。
1.结合注释,理解诗意。
2.教师点拨:
前两句是白天所见,后两句是傍晚之景。
第一句的“远”写出三、理解《山山路的绵长;
“斜”字照应1.再读古诗,读通顺,按3.画出朗读的节奏。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行》,感受意了“远”。
第二句的“生”照223的节奏读出古诗的韵境(用时:
15形象地表现了白云升腾,分钟)飘浮的动态美,也说明了山高。
“有人家”让人联想到炊烟袅袅,鸡鸣犬吠,山林充满生机。
第三句的“晚”写出了作者留恋美景。
第四句是全诗的中心句,突出霜叶耐寒的品质。
1.了解整首诗的意四、品味想思,你觉得哪句诗写得象,欣赏意境好?
8分钟)叶。
3.再读古诗,背诵古2018-2019学年味。
2.理解诗意。
1.说说哪句话写得好。
2.欣赏秋天的霜叶,谈感受。
3.读、背古诗。
4.画一幅秋色图。
2.课件播放秋天的霜诗。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认为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读懂诗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同时,我希望在学习古教学反思诗中,让学生知道学习研讨的方法、步骤。
课堂上,我先出示学习古诗的步骤,再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学这首古诗。
由于目的明确,教学进行得也较为顺利。
每天免费更新,请微信搜索公众号:
好老师好童学教学团队第二课时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前准备教学环节1.理解《赠刘景文》和《夜书所见》两首古诗的意思。
2.背诵古诗。
理解诗意,感受诗情。
多媒体课件。
(教师)导案1.故事导入:
古时候,学案1.学生自读诗句。
找出诗5.说说诗句的意思: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达标检测有个叫刘景文的诗人,他句写了荷、菊两种景物。
一、学习古诗《赠刘景文》,品味诗意(用时:
15分钟)很有才华,可50岁了还没2.欣赏荷叶不同形态,你被朝廷重用,所以整天闷会想到哪首诗句?
闷不乐,他的好朋友苏轼(小荷才露尖尖角——邀刘景文到他家做客,俩荷尽已无擎雨盖)人边喝酒边聊天,苏轼想3.欣赏菊花的美,对应的帮刘景文树立信心,就写诗句是: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下了这首诗。
2.板书课题。
4.欣赏橙黄橘绿图(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美丽的季2018-2019学年3.学生自读诗句,诗节)。
中写了秋天的什么景色?
(课件出示)4.反复诵读,体会意境。
1.引导学生思考:
作者看了什么?
听到了什么?
古诗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课件出示一、二句二、学习古诗《夜书所见》,领悟诗情(用时:
20分钟)诗,引导学生交流,假如你是一个漂泊在外的诗人,读了这两句诗,你是什么样的心情?
3.出示三、四句,引导学生思考:
哪些是作者想到的?
为什么会想到这些?
4.引导学生感悟写法。
5.读、背古诗。
2.积累古诗。
学生积累古诗。
1.前两句是诗人听到的:
梧桐树叶被风吹动的声音。
后两句是写诗人看到的:
儿童挑灯捉蟋蟀。
6.这首诗中作者听到了__5.读背古诗。
2.结合第一、二句诗谈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受,理解诗意。
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3.齐读第三、四句诗,理_________表达了诗人的_____解诗意。
5.读背古诗。
_____________之情。
2018-2019学年板书设计古诗以诵读为主。
(板书:
看:
梧叶)师:
是什么风?
凉凉的秋风。
师:
这风是怎么吹?
发出了什么声音?
有什么感觉?
呼呼的吹过,好冷啊!
用哪个词来概括?
寒声。
文中说到的风声,用的是哪个词?
萧萧。
你觉得萧萧的秋风吹打着梧桐树叶发生的是什么声音?
(沙沙、哗哗)你觉得怎样?
(更冷了)谁能2018-2019学年说说这句诗是什么意思?
萧萧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
诗人只是感觉身体寒冷吗?
还有什么?
还有心寒。
为什么心寒呢?
诗人思念家乡,思念亲人。
你从哪看出诗人不在家乡呢?
“客”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