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线路拉线基本知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524089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4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力线路拉线基本知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电力线路拉线基本知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电力线路拉线基本知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电力线路拉线基本知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电力线路拉线基本知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力线路拉线基本知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电力线路拉线基本知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力线路拉线基本知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力线路拉线基本知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水平拉线又称为高桩拉线,在不能直接作普通拉线的地方,如跨越道路等地方,则可作水平拉线。

高桩拉线是通过高桩将拉线升高一定高度不会妨碍车辆的通行。

图2-3-27水平拉线图

5、弓形拉线

弓形拉线又称自身拉线在地形或周围自然环境的限制不能安装普通拉线时,一般可安装弓形拉线,如图2-3-28。

弓形拉线的效果会有一定折扣,必要时可采用撑杆,撑杆可以看成是特殊形式的拉线。

图2-3-28弓形拉线

6、Y形拉线

Y形拉线主要应用在电杆较高、多层横担的电杆,Y形拉线不仅防止电杆倾覆,而且可防止电杆承受过大的弯矩,装设时可以在不平衡作用力合成点上下两处安装Y形拉线。

图2-3-29Y形拉线

 

7、X形拉线

X形拉线常用于门型双杆,既防止了杆塔顺线路、横线路倾倒,又减少了线路占地宽度。

二、拉线的结构

城网、农网改造后,配电线路已经很少采用木杆、铁绞线、心形环、地横木等,大多采用钢绞线、楔型线夹、拉线盘等新材料,使拉线的承力得到进一步改善,也使安装、调整过程简单化。

从上到下,配电线路杆塔的拉线一般由下列元件构成:

拉线抱箍、延长环、楔型线夹(俗称上把)、绞线、拉线绝缘子、绞线、UT型线夹(俗称下把、底把)、拉线棒和拉线盘(过去采用地横木)。

图2-3-30拉线结构

拉线抱箍、

拉线抱箍一般固定在横担下方不大于0.3m处。

有的施工人员图省事,借用顶相双合抱箍来固定拉线或拉线抱箍安装在横担上方,这都是极不安全的做法,必须改正,因为一旦拉线松弛或突然断开,拉线必定会靠近导线,甚至会弹在导线上,后果不堪设想。

延长环、

拉线用U形挂环

型号

适用范围

破坏荷重不小于(kN)

重量

(公斤)

UL-7

与NX-1线夹配套

69

UL-10

与NX-2线夹配套

98

UL-16

与NX-3线夹配套

157

UL-20

与NX-4线夹配套

196

楔型线夹(俗称上把)、

楔型线夹:

型?

?

适用钢绞线

外径(毫米)

NX-1

GJ-25~50

45

NX-2

GJ-50~70

88

NX-3

GJ-100~120

143

NX-4

GJ-135~150

164

拉线绝缘子

钢筋混凝土电杆的拉线一般不装设拉线绝缘子,如拉线从导线之间穿过,应装设与线路电压等级相同的拉线绝缘子或采取其它绝缘措施。

拉线绝缘子应装在最低导线以下,在断拉线的情况下,拉线绝缘子离地面高度不应低于2.5m。

拉线绝缘子的强度安全系数不应小于,因此,拉线的设计应严格执行规程要求。

但是,拉线绝缘子毕竟没有直拉牢固,必须用钢丝卡卡牢,要保证绝缘子两端钢线绝对能承受线路侧的拉力。

UT型线夹(俗称下把、底把)、

UT型线夹(不可调式)

NU-3

GJ-100~120

NU-4

(3)UT型线夹(可调式)

NUT-1

NUT-2

NUT-3

NUT-4

注:

NUT-3、NUT-4两种线夹的U型螺丝上带有顶杠。

拉线棒

  拉棒从拉盘拉出方向要与拉线对应,而拉盘埋入时拉盘的平面要与拉棒垂直,拉线棒与拉线盘的连接应使用双螺母。

埋设拉线盘的拉线坑应有滑坡(马道),拉线坑、杆坑的回填土,应每0.3m夯实一次,最后必须培出高于地面~0.5m的防沉土台,在拉线和电杆易受洪水冲刷的地方,应设保护桩。

拉线盘

钢线卡子

适用导线

JK-1

GJ-25~35

JK-2

拉线坑的定位

  必须定位在实处,不得定在淤泥、河坎上。

这些地方有时虽然埋得很深,但覆盖的泥土压力不足,达不到要求的拉力,拉线坑的填土必须是实土,不得将淤泥、容易腐烂不实的杂物填入拉线坑内,以防造成压力不足,拉盘向上爬移。

拉线的设计要求

  一般来说,线路较长,导线线径较粗,则线路拉力较大,要根据线路段的长度、线径的粗细,也就是根据线路的拉力大小来确定拉线的粗细、拉盘的大小、拉棒的粗细。

拉线的横截面要与所拉导线的横截面相对应,其强度设计安全系数应不小于2,最小规格不小于35mm2。

拉棒直径不应小于16mm,拉盘不低于40cm×

60cm。

拉盘的埋设深度,应根据土质条件和电杆的倾覆力矩确定,其抗拔稳定安全系数不应小于下列数据:

直线杆,耐张杆,转角杆、终端杆,埋深一般不得浅于2m。

按要求,底把露出地面部分的长度应为~0.5m。

拉棒略短,拉盘埋深可浅一些,但不得浅于线路的电杆埋设深度。

  拉线应采用镀锌钢绞线或镀锌铁线,拉线棒及其它地下铁件应热镀锌。

严重腐蚀地区,拉线棒直径应适当加大2~4mm或采用其它有效的防腐措施。

  跨越道路、电车行车线的水平拉线,对路面中心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6m或9m。

为了提高拉线的安全性,现多数地方即使采用混凝土电杆,电杆的拉线也大多加装了拉线绝缘子。

拉线绝缘子也可以由复合绝缘子与楔形线夹组合代替。

三、拉线的制作

拉线的制作过程主要是钢绞线做回头和回头尾线的固定绑扎方法。

现做简单介绍。

1、钢绞线的截取

钢绞线截取长度可以进行计算,但考虑到拉线制作所使用金具、绝缘子的差别,计算长度往往和实际有一定出入,通常可根据经验估计实际长度。

但有拉线绝缘子的拉线钢绞线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长度应保证拉线绝缘子有合适的位置。

钢绞线在截取前应用扎丝在剪断处两侧各缠三到五圈,然后再剪断,防止钢绞线散股。

2、钢绞线回头的制作方法

制作回头前应量取回头的长度,一般上、下把回头长度可取300-500mm。

回头的制作方法如图2-3-31所示:

图2-3-31钢绞线回头的制作

3、将钢绞线穿入楔型线夹并将回头绑扎固定

把钢绞线穿入楔型线夹时,短头应从楔型线夹的凸肚侧穿出,钢绞线应紧贴楔型线夹的舌头。

如果钢绞线的弯合适,穿入时就比较省力,钢绞线与舌头之间的间隙就越小,工艺就好。

弯的大小与钢绞线的粗细、楔型线夹的大小有关,钢绞线应与楔型线夹配套使用。

在以前的拉线制作中,由于没有楔型线夹,绑扎铁丝通常采用8号铁丝,对缠绕长度也有严格的规定,如表2-3-11所示。

表2-3-11拉线钢绞线的回头绑扎长度规定

钢绞线截面

上把

绝缘子

下端

下把花缠

25

200

150

250

80

35

50

300

现在由于采用了楔型线夹,即使不用绑扎,钢绞线也无法从楔型线夹中抽出,所以绑扎只是起简单固定和美观的作用。

建议采用12号或10号铁丝,上把缠绕长度不小于20mm,下把不小于40mm,钢绞线端头漏出50mm,缠绕后用钳子拧两到三回结辨。

对于拉线绝缘子回头的制作方法仍然采取表中以前的做法。

四、拉线安装的有关要求

1、拉线打设的方向应与电杆的受力方向相反且在同一条直线上。

承力拉线应与线路方向的中心线对正;

分角拉线与线路分角线对正;

防风拉线应与线路垂直。

2、拉线与地面的夹角越小效果就越好,但线路占地范围大,所以拉线与地面夹角一般为45度-60度。

3、配电线路拉线不宜固定在横担上,拉线抱箍设于横担下200-300mm。

4、拉线受力较大时应采用拉线棒和拉线盘。

拉线棒应与拉线盘垂直,拉线棒出土漏出地面长度为500-700mm,拉线坑需挖一马道,拉线盘距地面1.2-1.5m。

5、高压杆应采用50以上的钢绞线;

低压杆可用较细的钢绞线,但需要满足拉力和安全系数的要求。

6、采用楔型线夹、UT线夹时,尾线长度为300-500mm,在凸肚侧穿出。

装设后无抽筋现象,钢绞线贴紧舌头。

7、无论采用UT线夹还是花蓝螺栓,拉线安装完毕,都应有一半以上的调整长度,以便以后拉线松的时候进行调整。

采用花蓝螺栓时应用8号铁丝封固。

图2-3-32花篮螺丝的封装

8、安装的拉线绝缘子位置,应使拉线断线而沿电杆下垂时,绝缘子离地面的高度在2.5m以上,不致触及行人。

同时使绝缘子距电杆最近应在2.5m以上,以便在杆上作业时不致触及接地部分,如图2-3-33

图2-3-33拉线绝缘子的安装位置

9、拉线跨越道路时应距地面保证5m以上的高度,如不满足,可采用高桩拉线。

高桩拉线的拉线柱埋深为杆长的1/6以上,有无坠线视情况而定,拉线柱应向张力反方向倾斜100度-200度,坠线与拉线柱夹角不小于300度,坠线固定点距顶端250mm。

10、在地形条件受到限制的地方无法安设拉线时,可用撑杆代替拉线稳定电杆。

使用撑杆时,其梢径不得小于16Cm,撑杆与电杆的夹角以25度-260度为最经济(误差50)。

埋设深度为0.8~1m,撑杆与主杆固定结合处应削成斜面,用螺栓紧固,再以8号铁线在螺丝上下两端各缠5圈。

对于混凝土电杆,用两副拉线抱箍固定即可。

拉线的安装

  采用楔型线夹及UT型线夹固定的拉线安装时,要做到:

 ·

安装前丝扣上应涂润滑剂;

·

夹舌板与拉线接触应紧密,受力后无滑动现象,线夹的凸肚应在尾线侧,安装时不得损伤导线;

拉线弯曲部分不应有明显松股,线夹处露出的尾线长度不宜超过0.4m;

同一组拉线使用双丝夹时,其尾线端的方向应作统一规定。

采用拉桩杆的拉线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拉桩杆埋设深度不应小于杆长的1/6;

拉桩杆应向反方向倾斜15度20分

拉桩坠线与拉桩夹角不应小于30度

拉桩坠线上端固定点的位置距拉桩杆顶应为0.25m,距地面不应小于4.5m。

采用顶杆(撑杆)安装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符合设计要求;

顶杆底部埋深不小于0.5m;

主杆连接紧密、牢固。

 5拉线抱箍位置

6拉线角度

线路拉力较大时,拉线与电杆的夹角不得小于45°

,理论上夹角越大越好,但要考虑经济核算。

当线路拉力较小,又爱地形限制,且不能达到45°

角时,拉线与电杆的夹角不得小于30°

,否则会失去拉线的力度。

线路的夹角如大于90°

,必须加装上风拉线,防止转角杆向内倾斜。

终端杆的拉线及耐张杆承力拉线应与线路方向对正,分角拉线与线路分角线方向对应,防风拉线应与线路方向垂直。

  7同杆架设的多回路线路

在施工中,如果先收上端导线,就应先做上端的拉线,相应地后做下端拉线,再收下端导线。

这样,能让电杆及拉线在第一道工序完成后有个适应过程,使第一道拉线达到一定的拉力。

而在做第二道拉线时,第二道拉线的拉力要保持与第一道拉线相等,这样才能使两道拉线承受同样的拉力。

  8同杆架设线路的两条或多条拉线

  当一基电杆上装设两条或多条接线时,必须考虑到几条拉线共用力度,以确定拉盘大小和埋深及拉棒粗细。

施工中拉线不应有过松、过紧、受力不均等现象。

  9拉线的检查

  在紧线中和紧线后要仔细检查拉线的状态,特别是拉线坑的压土情况,要检查是否有裂缝、拉棒爬起、泥土下沉等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