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新教材第6册全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高中语文新教材第6册全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新教材第6册全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6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作者齐民友是当代著名数学家、博士生导师,曾任武汉大学校长。
三、研习课文
(1)默读课文,画出文中出现的成语以及直接表明作者观点的句子。
明确:
成语:
泽被天下、风调雨顺、淋漓尽致。
表明作者观点的句子:
a.首先,它追求一种完全确定、完全可靠的知识。
b.另一个特点是它不断追求最简单的、最深层次的、超出人类感官所及的宇宙的根本。
c.再一个特点是它不仅研究宇宙的规律,而且也研究它自己。
以上三点说明数学在人类理性思维活动中的特点,学生很容易找到。
下面两点则需要细读文章来概括:
a.它是现代科学技术的语言和工具。
b.数学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其最根本的特征是它表达了一种探索精神。
(2)划分文章层次结构。
第一部分:
第1段,指出数学作为“现代科学技术的语言和工具”的重要地位。
第二部分:
第2-5段,分析数学影响人类生活的几个特点。
第三部分:
第6-8段,评价数学对人类精神生活的深刻影响,指出数学表达了一种探索的精神,并从文化盛衰、民族兴亡的高度来认识数学。
2.具体研习,攻克重难点。
(1)第1段中哪些语句能说明数学作为文化的一部分的重要地位?
“它几乎是任何科学所不可缺少的”,“它是现代科学技术的语言和工具”,“它的思想是许多物理学说的核心,并为它们的出现开辟了道路”,“它曾经是科学革命的旗帜”,这些语句都能说明数学在文化中的地位。
而最直接的是“它是现代科学技术的语言和工具”。
(2)第2段中,“这绝不是说‘在某种条件下’,‘绝大部分’三角形的内角和‘在某种误差范围内’为180°
”一句中,用了“在某种条件下”“绝大部分”“在某种误差范围内”的限制语,从语言的表述上看严密而准确,但这为什么不是数学追求的“完全确定、完全可靠”的知识?
数学追求的“完全确定、完全可靠”不同于语言表述的严密与准确。
数学的对象必须有明确无误的概念,其方法必须由明确无误的命题开始,并服从明确无误的推理规则,以达到正确的结论。
(3)“数学方法”“逻辑方法”“公理方法”三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怎样?
“数学方法”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三个概念都是一个含义,数学方法指的由明确无误的命题开始,服从明确无误的推理规则,以达到正确的结论的理性思维的过程。
(解说:
设计这一问题,旨在引导学生清晰认识人在认识宇宙和人类自己时必须持有的客观态度和标准。
)
(4)“除了逻辑的要求和实践的检验以外,无论是几千年的习俗、宗教的权威、皇帝的敕令、流行的风尚统统是没有用的。
”结合上下文,说明这一句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逻辑的要求和实践的检验是一种求真的态度,只有用这种求真的态度才能解开“宇宙和人类的真面目是什么?
”这样一个伟大而永恒的迷。
此外,“无论是几千年的习俗、宗教的权威、皇帝的敕令、流行的风尚统统是没有用的”,正是数学所具有的这种求真态度使人类摆脱宗教等方面的影响,从而得到思想解放。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主要分析了数学作为文化的一部分所具有的第一个特点。
作者从数学探讨的对象和方法指出了数学追求完全确定、完全可靠的知识的特点,并指出其在摆脱宗教等方面影响的作用。
第二课时
一、继续研习课文
(5)是什么在驱使数学不断追求最简单的、最深层次的、超出人类感官所及的宇宙的根本?
欧几里德、牛顿等例子说明了什么问题?
明确:
从古希腊起,人们就有一个信念:
世界是合理的、简单的,是可以用数学来描述的。
这一信念促使数学追求最简单的、最深层次的、超出人类感官所及的宇宙的根本。
欧几里德、牛顿等例子说明了科学经过了多次伟大的综合,而这种综合正是对数学进行研究时的那种化繁为简以求统一的过程。
(6)“难道看不出这也是一种把生命归结为最简单成分的不同位置、不同形式、不同数量而成的数学味很重的结构吗?
”“由一堆砖石固然可以建成宏伟的纪念碑,却也可以搭起一座马棚,它们的区别究竟何在?
”结合上下文,说出这两句话的含义。
第一句话作者借DNA的双螺旋结构一例说明人们在用数学去讨论物种的进化与竞争,讨论遗传的规律,并使人们认识到这种数学味很重的结构。
这也恰恰证明了数学所追求的宇宙的根本——可以用数学来描述的、简单的、合理的世界。
这种深层次的研究能破除迷信,体现了数学对人类生活的深刻影响。
第二句话中,“它们的区别”也许就是“一堆砖石”“在数量上、形状上、结构上的差别”,这正是数学想解决的深刻的问题,这种研究是在极抽象的形式下进行的。
(7)第4段作者举了哪些例子来说明数学的自我完善性?
希腊人开辟了研究无理数系的道路,越来越多的“不可能性”的出现,体现了数学在不断反思、不断批判自己;
理性思维感到有问题时就要变,体现了数学在不断否定自己;
从怀疑部分到怀疑自己的整体,都体现了数学的自我完善性。
(8)在对全文进行总结时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作者高度赞扬了数学在人类理性发展中的成就,它深刻地影响了人类精神生活,促进了人的思想解放。
数学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其永恒的主题是“认识宇宙,也认识人类自己”。
在探索中,数学的理性思维给人类的思想解放打开了道路。
同时,作者站在文化盛衰、民族兴亡的高度阐明数学的重大意义。
3.课堂训练。
结合课后练习四,让学生讲述自己了解的数学史上的小故事,结合自己学数学的体会谈谈对数学这门学科的认识。
二、布置作业
课后阅读《数学与文化》绪言全篇,以加深对本课的理解。
还可以阅读相关数学史的普及读物,提高自己对数学这门科学的认识。
《熵:
一种新的世界观》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
1.提高学生对科技论文提要钩玄的能力。
2.理解本文对“熵”的说明。
3.体会本文节选部分对人类生存的新的哲学思考。
1.研讨文章论述的观点,训练提要钩玄能力。
2.学习用日常事例说明科学道理的写法。
3.把文章中所举的事例与有关“熵”的概述结合起来理解“熵”的含义。
1.点拨引导法。
教师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提出具有普遍性的问题作点拨引导。
2.分组讨论法。
让学生结合已有知识分组展开讨论,各抒己见,质疑解难。
3.联想类比法。
让学生把文中所讲的道理与生活结合起来深入理解课文。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步骤】方案一
1868年,德国伟大的物理学家鲁道尔夫•克劳修斯提出了一个十分重要而又让人费解的概念——熵。
“熵”这个概念谈的是热力学的第二定律。
曾有不少人对这个奇怪的概念不以为然,他们想制造出各种形式的永动机来证明“熵”这个概念的错误。
然而,100年的时间过去了,没有任何一个永动机能够永动。
人们在实践中,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熵”这个概念与我们的现实生存乃至我们的未来有如此紧密的联系,以致于1959年,在克劳修斯提出“熵”的理论91年后,英国著名作家斯诺在剑桥大学作题为《两种文化及再谈两种文化》的讲演时说:
一个作家对热力学第二定律毫无所知,就等于一个科学家没读过莎士比亚的作品。
那么,“熵”究竟与我们人类的生存有怎样密切的关系呢?
“熵”又揭示了人类怎样的未来呢?
今天,我们来学习美国当代著名社会学家里夫金和霍华德的文章——《熵:
一种新的世界观》,让我们一同走近科学领域中的“莎士比亚”。
本文是一篇科学论文,作者里夫金和霍华德是美国当代著名社会学家。
1972年,西方著名的未来学研究团体罗马俱乐部发表了关于人类困境的研究报告,题为《增长的极限》,提出了“增长的极限”理论,提出人口和经济的增长,必然耗尽世界上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同时污染环境,威胁人类生存。
罗马俱乐部的报告,向世人敲响了警钟,对近代西方文化中经济无限增长的观点作了批判。
一种新的世界观》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一部学术著作。
这部学术著作指出科技的发展是一个能源消耗不断增加,因而“熵”也不断增加的过程,得出了人类的历史是一个不断倒退、逐渐衰亡的结论。
(1)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速读课文,初步提取要点,理清全文的论述思路。
(2)学生讨论发言,教师引导学生理顺全文的论述脉络。
全文共15段。
第1段通过民谚引出了热力学定律,第2段用一句话表述了热力学的两个定律,引出了“熵”的概念。
第3、4段是对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论述,为下文论述热力学第二定律即熵的定律做铺垫。
第5段为过渡段,转入对熵的论述。
第6、7段是对熵下定义并做解说。
第8、9段进一步从能量耗散的角度论述熵的涵义:
能量平均状态是熵值达到最大的状态。
第10至15段从地球上能量来源、工业回收、物质衰变等角度探讨了能源危机,说明地球上的有效能量在不断减少,熵在不断增加。
2.具体研习,突破重难点。
(1)学生梳理文中有关“熵”的概述,并用自己的话对“熵”的本质做出概括。
第5段——熵就是损失了的能在将来用于做某种功的一定能量。
第6段——熵是不能再被转化做功的能量的总和的测定单位。
第7段——熵和污染是同义词,是某一系统中存在的一定单位的无效能量。
第9段——熵即无效能量的总和。
概括:
熵就是无效能量,就是污染。
(2)学生勾画课文中关于“能量”的概述,并用自己的话来谈一谈对“能量”的新认识。
第6段——能量可以分为“有效的”或“自由的”能量,和“无效的”或“封闭的”能量。
第7段——熵的增加就意味着有效能量的减少。
被转化成了无效状态的能量构成了我们所说的污染。
第8段——在一个封闭系统里,能量水准的差异总是趋向于零。
没有任何能量级别差异的状态叫做能量平均状态。
第9段——能量平均状态是熵值达到的最大的状态,那时将不再有任何自由能量来进一步做功了。
第10段——地球上有两个有效能量的来源:
一个是地球本身所蕴藏的能量,另一个是太阳能。
在对人类有意义的时间里,这两个能量都是有限的。
第14段——当有效能量告罄时,我们称之为“热寂”。
认识“能量”:
能量可以分为“有效的”和“无效的”两类,有效能量是有限的并且总在减少,即熵总在增加。
有效能量消耗完时,熵达到最大值,这叫做能量平衡状态或者叫“热寂”。
四、课堂训练
本文在阐述科学道理时,有概述,有解说。
从课文中找几个例子,分析作者是如何运用具体事例来说明抽象的论述要点的。
课文第4、5、6、8、12、13段中都举了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来作具体说明。
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物理学知识和生活经验来分析这些例子与概述要点的内在联系。
五、课堂小结
本文着重论述了热力学第二定律即“熵”的定律。
熵是与能量密不可分的一个概念。
作者对熵和能量作了大量地叙述,同时又从生活中举了大量的例子来作分析解说,使抽象的道理具体化,易于为一般读者所接受。
这种写作方法值得我们学习。
六、布置作业
在课文第一段中,作者举了三个民谚来启发人们认识热力学第二定律。
请结合本节课所学的知识,从能量耗散的方面,阐释下面几句话的意义:
(1)你不可能不劳而获:
(2)覆水难收:
(3)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一、检查作业,导入新课
1.让学生就上节课的课后作业相互交流意见,然后发言讨论。
2.教师对学生发言中的疑难进行点拨。
3.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和作业练习,我们对“熵”这个概念有了更多的了解。
按照英国作家斯诺所言,可以说我们是学习了科学领域里的莎士比亚的作品。
但是《熵:
一种新的世界观》毕竟不是一篇文学作品,而是一篇饱含了深刻哲理的科学论文,其中一定还有不少令我们感到困惑的问题。
这节课,我们就来做进一步的研讨。
1.学生自主质疑研讨。
2.具体研习,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如果学生不能提出更有研讨价值的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研讨以下问题:
(1)第3段中“宇宙中的能量总和一开始便是固定的,而且永远不会改变”一句如何理解?
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天文学知识来讨论。
也可引导学生结合史蒂芬•霍金的《宇宙的未来》一文中有关大爆炸的理论来思考。
(2)第4段中“世间万物的形态、结构和运动都不过是能量的不同聚集与转化形式的具体表现而已”。
你能再举出别的例子来说明吗?
大到一头大象、一座山,小到一只蚂蚁、一块石头,都是能量的具体表现形式。
(3)我们应该如何重新看待工业回收问题?
工业回收对人类的生存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任何工业回收都在导致能量的消耗,即“熵”的增加。
三、课堂训练
课文题目《熵:
一种新的世界观》指的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新的世界观”?
结合对本文的学习,请写一段话,谈谈你对此观点的理解。
作者认为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史是一个能量不断消耗、熵不断增加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衰退的过程,是一个一步步走向毁灭的过程。
作者对人类发展史和人类未来的发展持悲观的态度,这相对那种对人类发展史和发展前景持乐观态度的观点来说,是一种新的世界观。
通过进一步研习课文,我们对熵的深刻内涵又有了新的理解。
同时,我们对人类目前的生存方式及未来的生存环境都有了一种深沉的忧虑。
当我们在认真学习本文的时候,当我们在深入思考着这些问题的时候,按照里夫金和霍华德的观点,我们也在消耗着能量,我们也在导致着熵的增加。
这就是这篇课文特别要告诉我们的道理。
五、布置作业
《熵:
一种新的世界观》向我们揭示了一种人类无力拯救世界的悲观结局,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课后搜集、阅读有关资料,写一篇短文,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教案设计
【自读导言】
1.领略课文表现出的中国文化艺术之美,理解作者揭示的艺术规律。
2.学习本文对事物严谨、辩证的分析,感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中体现出的广阔视野与深厚积淀。
3.进一步强化对文章内容提要钩玄、概括分析的能力。
【自读程序】
1.布置学生课前查阅梁思成先生的有关资料(如生平简历、学术成就、人物掌故等等),鼓励有条件、有兴趣、有能力的学生检索、了解一些建筑学、建筑史学知识,把握作品写作背景,加深对文章内涵的理解与把握。
梁思成,梁启超的长子,祖籍广东新会,1901年出生于日本东京,1972年1月病逝于北京。
他是中国当代建筑大师、建筑理论家和教育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主要设计者,创立了清华大学、东北大学的建筑系。
梁思成在建筑理论上也有突出的建树。
他于50年代对北京城区改造、文物保护等方面的提议和疾呼颇受关注,令人感叹,引人深思。
2.通读全文,细细品味文中描述的中国传统文化中音乐、绘画、建筑的美感,抓住以下关键词,咀嚼其内涵,在课本上画出表达中心观点的关键句。
时间与空间持续性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
重复与变化主题与变奏
(1)作者在文中以广博的学识和对传统文化中美感的细腻体察,描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音乐、绘画、建筑的美感。
阅读这篇课文同样需要读者的慧心、想像和咀嚼,需要教师的提醒和帮助。
(2)关键词是文章主旋律的标志性“音符”,教师对关键词的点拨也就是提要钩玄、理清脉络。
(3)课文表达中心观点的关键句是:
在艺术创作中,往往有一个重复和变化的问题。
只有重复而无变化,作品就必然单调枯燥;
只有变化而无重复,就容易陷于散漫零乱。
3.课文副标题为“音乐、绘画、建筑之间的通感”。
“通感”作为修辞,它的特征是什么,能否列举所学诗文中的例子?
在本文中“通感”的含义应是什么?
“通感”本为一种由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形成的一种心理现象,借此描述在语言中用一种感官印象来形容另一感官感受的修辞手法,钱钟书先生曾这样谈到“通感”:
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嗅觉、听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
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体质。
如《荷塘月色》中用“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对淡淡的荷香的描述。
但在本文中“通感”一词的内涵与上述情况不同,它是指不同艺术门类之间相通的艺术规律。
4.课文中对音乐、舞台艺术和绘画中的重复与变化做了细致的描述,请仿照课后练习二用表格形式整理作者关于音乐、舞台艺术和绘画艺术特点的说明,并思考课文中音乐、绘画、建筑三者之间的关系。
(1)将课后练习二的表格内“内容”改为“艺术门类”,“特点”改为“表现”即可,指导学生当堂填写。
(2)重要的是对两个表格间关系的分析,把握作者借音乐、绘画等其他艺术门类来类比印证建筑艺术中重复与变化关系的写作手法。
5.全文结构其实也体现了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的艺术原则,请加以分析。
音乐、舞台艺术、绘画、建筑,变化着的是不同艺术独特的表现方式,相同的是相通的艺术规律;
一项项、一节节按顺序说来,结构稳重、朴实,却通过一次次重复强调了在“千变万化”的艺术创造中“千篇一律”的艺术规律。
6.“我们有些住宅区的标准设计‘千篇一律’到孩子哭着找不到家”,耐人寻味,请品味作者通过“孩子哭着找不到家”这一细节传达的思想内容。
浅白通俗的语言揭示了建筑师的作用、建筑与人的生存关系。
话语浅显,但包含着很深刻的思想。
人被现代建筑统一分割,装在规范的空间里,已经被异化了。
有人说现代建筑就是新的贫民窟,没有亲切感,人们找不到自己的家园,好像孩子哭着找不到家门……人们已经被生活的紧张和压迫隔离和囚禁。
这句话表现了作为建筑大师的梁先生对当代城市建设中错误思潮的焦虑和深切的人文关怀。
7.请运用课文介绍的观点和知识,谈谈你对所居住城市建筑的评价或意见。
梁先生文中所言现代城市建筑的诸多弊端并未从我们身边完全消失,可让学生注意观察思考,品评自己周围的城市风貌,关心家乡,关注社会,进一步借助所学知识增强自己的审美素养。
【自读点拨】
本文是一篇内容丰富、牵涉多个学科的科技说明文,在中国建筑学理论中颇有代表性和影响力,但作者并未故作高深地将其写成晦涩难懂的讲章,而是平易朴实、明白晓畅,其人品文风皆可做我们后生晚辈的学习楷模。
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在阅读的基础上,提炼出文章论述的要点”,“在读懂文章的基础上,探索其更精微的内涵”。
两个“基础”最为关键,故关键要读,在读中理清文章脉络;
文章开宗明义,一开始便将文章要旨明确提出,提纲挈领,要言不烦,随即娓娓道来,如数家珍。
其语言之平实、层次之清晰、结构之完整都使“提炼出文章论述的要点”并非难事。
梁思成先生是一位在建筑学领域有很高学术成就的大师,同时也具有深厚的国学底蕴,其父梁启超告诉他:
“……一位大文学家、大美术家之成就,常常还要许多环境以及附带学问的帮助。
中国先辈说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广博的学识在文中已充分地得到体现,会给予我们阅读的幸福感,但也许会带来阅读的障碍;
更重要的是需要深切体会作者对人类文明的热爱、对传统文化和建筑文明的钟情,只有沉浸在文章洋溢着的浓郁文化氛围之中,感应着文中呈现出的文明光辉,才能“探索其更精微的内涵”。
【自读思考】
1.阅读课文“至于颐和园的长廊……”一节,试分析其语言的重复与变化:
至于颐和园的长廊,可谓千篇一律之尤者也。
然而正是那目之所及的无尽的重复,才给游人以那种只有它才能给人的特殊感受。
大胆来个荒谬绝伦的设想:
那八百米长廊的几百根柱子,几百根梁枋,一根方,一根圆,一根八角,一根六角……;
一根肥,一根瘦,一根曲,一根直……;
一根木,一根石,一根铜,一根钢筋混凝土……;
一根红,一根绿,一根黄,一根蓝……;
一根素净无饰,一根高浮盘龙,一根浅雕卷草,一根彩绘团花……;
这样“千变万化”地排列过去,那长廊将成何景象!
二十个一连串的“一根”以重复的方式强化了“方”“圆”“八角”“六角”……的所谓“千变万化”的芜杂和“荒谬绝伦”。
2.中国文化讲究含蓄之美,请以“中国诗歌、戏剧、建筑的通感”为副标题,写一篇短文。
参考思路:
中国文化重含蓄之美。
诗、画、建筑乃至戏剧等等,莫不如此:
绘画重视画外之意,要的是传神,要的是藏在画面之下的意境;
不像西方绘画那么直接、注重真实、符合逻辑和准确的细节。
中国绘画画面极其简捷,留下大片空白,也少用色彩,所以水墨画大行其道,要的是给观众留下想像和回味的空间。
建筑如苏州园林,不是曲径,就是曲廊,还有假山内的曲洞。
开阔的水面太开阔太直接,那么就建一个亭子。
要想知道亭里的风光,得先要经过九曲十八桥。
为的是让人一曲一个景致,一折一个天地,让人想像,让人回味。
这同我们诗画里的意境异曲同工。
中国艺术就象陈年的老酒。
艺术家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要融入自己对文化的修养和积淀、人生的沧桑和对自然的观察才能有好作品。
品诗品画的人也要象品酒一样地慢饮细品才会咂出味道来,才能领略其中的诗意。
这里的“诗意”,实际就是含蓄。
《宇宙的未来》教案设计
自读要求
1.能读懂本演讲录的内容
2、学习本文生动、幽默的演讲风格。
3.感受科学精神,增进科学素养。
自读重难点
1.提炼本文的要点,增强概括能力。
2.探究本文的内涵,增强分析能力。
总的原则是:
多次自读,逐层领悟,逐个落实学习重点。
具体如下:
1.初读,总体感知。
结合注释,通读全文,总体感知。
读后能用一句话简要地说出本文讲了什么。
本文讲的是宇宙的未来问题,预测了两种结局:
或膨胀,或收缩。
2.再读,提炼要点。
要求比上一次读得细一些,边读边给课文分段,明确作者讲了几层意思,并提炼出要点。
提炼要点的方法是:
或者摘录文中的语句,或者用自己的语言组织。
要点依次为:
①科学家有信心预言未来。
②巫师的预言模棱两可,宗教的预言屡测屡败。
③物理方程、制约大脑的方程具有混沌性,因此我们不能预言人类;
而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