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老爱亲事迹材料5篇汇编文档格式.docx
《孝老爱亲事迹材料5篇汇编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孝老爱亲事迹材料5篇汇编文档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她说:
“我拿着国家的最低生活保障金,享了社会的福,也该为社会做点贡献,让每个人都平安出行。
”
【篇二】
xx,女,汉族,1971年3月出生,xx省xx县三合乡榆树沟村七组农民。
今年46岁的xx,自1989年结婚后,就把公公婆婆当做自己父母一样看待。
平日,公公婆婆头疼感冒了,xx总是跑前忙后,给他们端水喂药。
老人牙口不好,喜欢清淡的饭菜,她就变着花样满足老人的口味。
老人们喜欢睡热炕,她每天按时把炕烧热。
她从生活的一点一滴,精心照顾着公公婆婆的生活。
结婚28年,xx把一家人的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在她的精心照顾下,80多岁高龄的公婆安享晚年生活。
大多数人都认为,婆媳关系是天底下最难交往的。
而xx县三合乡榆树沟村的普通妇女xx,28如一日,精心孝顺公婆,用行动诠释孝道,结婚至今,一直和公婆一起生活,同吃一锅饭她和公婆的感情如同自己的亲生父母,公婆一直视她如己出,没把她当作儿媳看待,有些话宁愿说给她也不愿意告诉自己的女儿,xx成了他们生活中的贴心人。
常言道:
“顺者为孝”,老人上了岁数,话多唠叨是经常的,每当这个时候,她就对自己说,不要和老人计较小节,虽然有些话年轻人不爱听,但绝无恶意,我们要耐心听,等听完再作解释,这样就会化解误会。
她默默无闻地恪守着“君子入则孝”“事父母能竭其力”的人生格言,她以实际行动为家庭其他成员做出了表率,赢得了左邻右舍和亲朋好友的称道。
二老均体弱多病,公公已年过八旬,xx像照料自己的父母一样伺候着公公、婆婆。
丈夫常年在外打工,伺候公公婆婆的重担就落在了她的头上。
她热心侍奉老人,为老人清洗衣被、缝补衣服、打扫卫生,陪二老聊天,为他们寻医问药,把温暖送到了老人的心坎上。
公公由于年老多病,还存在些许挑剔的老病,脾气暴躁,常常会说一些自暴自弃的话语,失去了生活的信心。
是她整日陪在公公身边耐心地开导他、服侍他,从不会因为公公的老病而发脾气。
在日常生活中,她很重视老人心理需求,一有时间就陪公公婆婆聊天。
遇到与公公婆婆有分歧的事情,她总是心平气和地和公公婆婆沟通交流、消除隔阂。
每次外出买东西,看到合适的总会给公公婆婆带一份。
这些年来,公公婆婆的饮食起居都有她一人服侍。
xx28年孝敬公婆如至亲,如今,她孝敬公公婆婆的事迹,在村里早已妇孺皆知,有口皆碑。
xx也多次被乡里和村上评为好媳妇,受到村民的好评和称赞。
尊老爱幼成了这个家的家风,代代相传,根深蒂固。
她用自己的爱心、孝心、责任心构筑了一个和谐的家庭,虽然没有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事迹,可她却在平凡中用实际行动展示了她孝老爱亲、无私奉献、积极乐观的高尚品德。
【篇三】
有句古话说的好“百善孝为先”,尊敬长辈,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本分,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
在我校就有这样一位爱老、孝老的好榜样,他就是多年如一日,不辞辛劳孝敬长辈,无微不至地照料生活不能自理的母亲,尽心竭力用真情书写着无私、善良、美丽人生的教师--xx。
他的辛苦付出赢得了身边所有人的好评。
xx同志1993年参加工作,先后担任数学、语文等各学科教学和班主任工作。
工作中他勤恳认真,团结同事,热爱学生,深受同事的好评和家长的赞誉。
xx的母亲患有严重的帕金森综合症及腰椎间盘突出等多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
行走不便,坐下起不来,起来躺不下,一切吃喝拉撒、洗、睡、行等基本上都要依靠别人的帮助。
xx看着母亲颤抖的双手,举步维艰,看着母亲那无助和期盼的眼神,由于患病的哥哥和常年在山区工作弟妹,他没有退却,毅然承担起照顾母亲的重任。
xx每天早晨六点钟起床,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不能独自行走的母亲扶到卫生间,给她脱、穿裤子,伺候其大小便。
然后,亲手给母亲刷牙、洗脸、梳头,准备好早餐喂母亲吃,然后再匆匆忙忙地去上班。
晚上,母亲因为病痛总是睡得很晚,他就陪着母亲看电视、说话或洗澡、洗脚、洗衣、洗床单、修理指甲等。
到母亲瞌睡时,把老人搀扶到卫生间方便完后服侍母亲上床睡觉。
就这样,他经常晚上十二点多或凌晨一两点才能休息。
母亲怕压,一种姿势睡的时间不能太长,半夜还要经常给老人翻身。
母亲牙口不好,怕母亲久坐久躺消化不好,身体吃不消,他就和身患疾病的妻子,做出可口易消化的饭菜给母亲吃。
母亲每天都要吃药,他总是细心的准备好母亲所服用的药物,及时给母亲服用。
母亲的身体时好时坏,时刻牵动着他的心,他尽心尽力的照料着,但是实际情况却总是不如人意。
每当发现母亲头昏脑涨发晕,身上没劲不舒服时,他就即刻用轮椅推着母亲去医院就诊。
以前,因为家住五楼,带母亲去医院上下楼梯很困难,一趟下来总是把他累得汗流浃背,气喘吁吁,母亲很心疼他,不愿意去医院,他便把医生请到家里来就诊、输液,液体完了由他为母亲拔针。
因为母亲行走不方便,为了防止母亲在家发生意外,上班时他总是把手机放在母亲身边,或挂在身上便于随时询问母亲的情况。
有一次,母亲不慎摔倒用手机通知了他,他即刻请假飞跑回去,母亲及时得到了帮助和照顾。
幸好老人家摔得不严重没什么大碍,但他却心有余悸的说:
“幸亏把手机挂在母亲身上了,不然母亲就会在地上躺半天。
”为了母亲的病情有所好转,为了母亲的安全他把能做的都做到了,能想到的都想到了。
他除了上班以外几乎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用在了照顾母亲身上。
但是屋漏偏逢连夜雨,本来就身患重病的母亲,在2014年12月6日晚上,又不慎摔倒造成髌骨骨折,这更是雪上加霜。
xx老师向学校领导请假连夜带着母亲赶往xx,经过紧急手术治疗,病情才稳定了下来。
住院近半个月,作为儿子,xx不辞幸苦,几天几夜都不曾合眼,他每天给母亲亲手做饭,给母亲翻身、陪床,端屎端尿,没有一句怨言。
病重的母亲看着儿子的辛苦,想着自己的状况,总是心痛地流着泪,觉得自己拖累了儿子。
为了让病中的母亲获得心灵的安慰,xx老师就会给母亲揉搓身体、读书、拉家常,并告诉母亲说:
“这是儿子应该做的”。
出院回家后,母亲长期卧床不起,为了便于更好的照顾母亲,也为了减轻自己腰间的病痛,他就根据实际情况,自己设计,自己动手安装制作了能够升降、方便母亲起居的“特殊病床”,母亲在病床上相对舒适多了,他自己照顾起来也方便多了。
由于母亲年老病重,伤口迟迟不能愈合,他买了药水纱布胶带亲自为母亲换药包扎。
看着母亲溃烂的伤口,xx老师非常的心痛着急,无法入眠,真可谓:
“伤在母亲身,痛在儿子心”。
由于常年照顾母亲,他常常累得筋疲力尽,苦不堪言,每当坚持不下来的时候,他就会想起母亲含辛茹苦地把儿女们抚养长大,现在身患重病过着可怜的生活,他很心疼,就又会鼓起勇气继续面对。
尽管如此,他没有耽误教育教学工作,按时上下班,认真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尽职尽责的完成学校赋予的各项教育教学任务。
以至于在外地上学的儿子也没有多的时间去关心和照顾,但是孩子很理解父亲,甚至说:
“我很佩服我爸爸。
”虽说孩子不埋怨他,但他觉得还是亏欠孩子很多很多。
他身体力行言传身教已经潜移默化的把敬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传递到了下一代。
作为一名教师,即工作又照顾母亲,在这期间妻子又做了子宫切除手术需要照顾。
由于长期得不到良好的休息,造成了神经衰弱性失眠,又长期照顾卧病在床的母亲,造成了腰肌劳损的病痛,加上原有的老胃病使本来就消瘦的他身体更加虚弱了。
虽然对常人来说就是拉一把扶一把这样简单的事,但是能这样不离不弃、日复一日精心侍候母亲,五年多的时间表明了一个儿子的孝心。
虽然每天很劳累、很辛苦,但只要能给母亲最大程度的减轻病痛,看到母亲脸上有一丝笑容,他的内心都会感到很快乐也很幸福。
俗话说:
“久病床前无孝子”,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儿不养娘这样的事例在我们周围司空见惯。
他作为一名普通教师,多年如一日与母亲和睦相处,悉心照料,这是一般儿女难以做到的,而他却做到了,他无私的孝心感动着身边的人们,传递着爱与孝的真情。
同事们对xx竖起大拇指说:
“你真不容易啊”!
他却淡淡地说:
“为人子,这是应该做的,做久了,就习惯了”。
他母亲常对人说说:
“小时候,半饥半饿,现在要想吃啥就有啥,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现在老了全身都是病但是有儿子照顾。
一方面是党的政策好,另一方面全靠儿女们照顾伺候的好啊!
心里踏实。
不然早就没我了”人们常说:
世间什么东西最珍贵?
有人说是金钱,是财富,则更多的人响亮地回答:
是爱。
正因为人世间有了爱,世界才变得如此美丽。
人生才变得那么精彩。
家和万事兴,家庭和睦了,社会才能和谐稳定。
尊老、爱老是子女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因为每个人都有老了的时候,只有我们为下一代儿女树好尊老、爱老的标尺,让他们从小在爱的氛围中接受熏陶,才能让他们明白:
爱心、孝心是每个人应该具备的责任和品质。
只要爱心无涯,孝心永驻,就能使每个家庭和社会获得双赢。
他,就是一个“百事孝为先”的典范。
孝敬父母是每个人生活中一件大事,是衡量一个人品格高低的试金石。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从xx的孝行中,我们深深体会到爱的真谛,真正看到了一位普通教师用自己的言行传承中华民族孝老、敬老的现代文明春风。
他很好地诠释了“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的千古哲理。
【篇四】
xx,女,1985年11月生,xx市马村区人民医院员工;
赵鹏,1984年9月生,国网xx省电力公司xx供电公司员工。
2003年,一场意外降临,在xx矿务局一家水泥厂做驾驶员工作的王春义,突发脑溢血,全身瘫痪,生活不能自理。
由于平时母亲需要外出挣钱养家,当时年仅18岁的xx承担起了照顾父亲的重任,这一担就是16年。
等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像xx这么漂亮的女孩本该沉浸在追求者的浓情蜜意之中,可是,她却坚持要带父出嫁,这样的要求,让很对追求者望而却步,她的婚事也因此一拖再拖。
母亲心疼女儿,多次劝她遇到合适的就嫁了吧,xx却很坚决:
“我可以什么彩礼都不要,但是,我必须带父出嫁。
”这就是她唯一的条件。
善良的女孩总是被上天眷顾。
2009年,经人介绍,在国网xx供电公司工作的赵鹏认识了xx。
赵鹏被xx的坚强和孝顺深深的感动,当他见到xx第一面的时候,xx就告诉了他要带父出嫁,赵鹏不仅没有退怯反而下定了决心和xx一起照顾她父亲。
经过6个月的相处,他俩没有甜言蜜语,也没有花前月下,有的只是默默地陪伴和付出。
有时候,帮着xx照顾父亲时,赵鹏比xx还要细心,背着xx父亲去医院复检、按摩,帮着xx清洗父亲换下来的衣服、床单,xx也被赵鹏感动了,她没有想到,这样粗犷的男人居然有这样一颗细腻的心。
“亲爱的,让我和你一起照顾老人一辈子”,在赵鹏饱含深情的承诺下,两人于2010年6月份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结婚以后,赵鹏就把岳父接到了自己的家里,和xx共同照顾他。
夫妻俩推掉了所有的朋友聚会,一下班就赶回家照顾老人。
“别的同事,周末节假日都是外出旅游、吃饭聚会,赵鹏几乎不去,每次一下班都是往家里跑,结婚以后他就再也没有跟同事聚过会,慢慢的,大家都习惯了,也理解他,也很佩服他。
”赵鹏的同事说。
长期卧床的病人最怕肌肉萎缩、坠积性肺炎,夫妻俩就买来按摩器、摇摆椅帮助岳父锻炼肌肉。
每天晚上,赵鹏都会抱起岳父,xx则坐在凳子上,用双腿顶着父亲的腿,让父亲练习站立。
老人虽然只有65公斤,可是全身瘫痪软绵无力不成型,纵然是90多公斤的赵鹏也经常累得大汗淋漓,但即使再累,夫妻俩依然咬牙坚持着。
xx父亲语言功能基本丧失,想说话时只能眨眨眼或“啊啊”两声,时间久了,小两口也能从这种支支吾吾的表达中体会到老人的想法。
为了让在病床上瘫痪的老人少受罪,按摩、锻炼,他俩一样都不敢落下,经过他俩精心的护理,老人的左臂现在可以稍稍动弹,虽然是小小的进步,但也足够让小两口高兴半天,感觉自己的付出有了收获。
这些年,只要是知道哪里有对父亲病情有帮助的医院,夫妻俩就会带着父亲前去治疗。
得知哪一位中医技术好,夫妻俩轮流每天用轮椅推着父亲去针灸。
2016年,奶奶过生日,夫妻俩用轮椅推着父亲走过半个城市。
当三人出现在生日宴会时,亲戚们都惊呆了,奶奶看着瘫痪了十几年的儿子被照顾的无微不至,紧紧搂着赵鹏泪流满面,不停地说:
“谢谢你,孩子;
谢谢你,孩子。
”岳父的眼神格外温柔,明显看到他的脸上稍微抽动了一下,那是他笑了,第一次笑了,他笑的那么努力又那么开心又那么幸福,正是父亲这许久不见的一抹微笑更加坚定了夫妻俩的决心。
现在的xx和赵鹏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一个小天使于2018年降临在这个家庭,为这个家庭带来了欢乐,懵懂的孩子也经常模仿爸爸妈妈一起给姥爷喂水喝、擦胳膊,用彼此都懂的语言做一些简单的交流,其乐融融。
【篇五】
xx市常平乡九渡村,虽然已经入伏,但山里的傍晚有着舒爽的清凉。
“爸,您和俺妈吃饭没?
天气热,多在家里待着,别去山上抓蝎子了。
孩子们放暑假了,我过几天带着他们一块去看你们。
”接到女儿郭小霞从山东菏泽打来的电话,73岁的xx很激动:
“闺女,放心吧,我会照顾好你妈妈的。
别操俺俩的心,好好过你们的日子。
”“4月18日以来,这样的问候电话每隔一天都有一个。
这闺女很懂事,很孝顺,她越对我好,我越感觉有愧于她。
”说起这个刚刚认下的女儿,xx满腹辛酸。
1999年,53岁的xx经人介绍,认识了来自山西的母子3人。
接触中,xx动了恻隐之心。
女人叫梁爱华,患有小儿麻痹后遗症,丈夫去世后,独自带着一双儿女生活,家庭贫寒,12岁的儿子和6岁的女儿都没有上学。
xx将这母子3人接到家中,他对新过门的残疾妻子说:
“有我一口饭吃,就不会让你和孩子们挨饿,不再让你们受委屈。
”妻子不能做饭劳动,他没有嫌弃,凭着自己的一双巧手家里家外劳作。
俩孩子正是受教育的年龄,曾经当过教师的他亲自辅导孩子学习,送他们上学,视如己出。
孩子成年后又张罗让他们各自成家。
20年来,他费心劳神,无怨无悔,精心照顾妻子和两个与他没有血缘关系的孩子,是十里八村公认的大好人。
妻子告诉他,她还有一个大女儿叫小霞,十几岁时被拐卖,20多年一直杳无音信。
老伴念念不忘大女儿,xx只能软语安慰她。
今年4月18日,一个突如其来的消息让这个平静的家庭和这个宁静的小山村沸腾了:
梁爱华的大女儿郭小霞几经周折,在九渡村找到了自己的生身母亲。
失散20多年的母女终于相见了!
郭小霞声泪俱下地讲起自己被拐卖后所遭受的各种折磨,母女俩相拥而泣。
母亲告诉大女儿,她当年带着两个孩子嫁到九渡村,20年间得到了xx的悉心照顾。
郭小霞崇敬之情油然而生,她紧紧地抱着母亲和xx,深情地说:
“爸爸,感谢您收留了我的母亲和弟妹,并且这么多年来一直悉心照顾着他们。
我也是您的女儿,我来孝敬你们,报答您!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郭小霞包揽了所有家务,给两位老人改善生活、买新衣服。
在和弟弟妹妹的深入交谈中,郭小霞了解到了xx更多的故事,他是一位仁善慈孝、心有大爱的好人,也是一位有责任有孝心有担当的共产党员!
1946年,xx出生于九渡村,弟兄三人中数他聪明。
初中毕业后,虽然成绩优异、表现突出,但因为家庭贫寒,他初中毕业后没能继续读书。
因为村干部的极力挽留,他放弃了到县城工作的机会,留在村里当起了民办教师。
他教课认真负责,教的学生升学率高,成了学校和十里八村的名人。
1972年,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他清楚地记得,当时自己用豫剧电影《朝阳沟》里的一句台词向党作保证:
党叫干啥就干啥,绝不能挑肥拣瘦讲价钱。
后来,xx又被抽调到村水利发电站,他精心钻研,大胆实践,主持改造,将一级提灌改成了三级提灌,大大提高了发电量;
常平乡领导看到他是个人才,又让他到乡里的一个化工厂负责销售和生产,几年间,他将化工厂经营得红红火火。
工作顺利的xx,生活上也有苦恼。
他1974年结婚,可妻子与两位老人水火不容,xx对此苦不堪言,最终选择了离婚,并且下定决心,送走两位老人后再成家。
“大哥到山下做了上门女婿,一家子人,不便经常往山里跑。
二哥一家条件差,负担大,我就承担了照顾双亲的责任。
”多年后,谈起这段经历,xx依然很平静,没有任何抱怨之词。
在xx的精心照料下,他的双亲分别在85岁、86岁高龄离世,xx也因此被乡亲们称为“大孝子”。
因为他到村水利发电站和乡化工厂工作几年,17年教学生涯有中断,前些年转公办教师时受到影响,直到现在,他一直拿着每月170元的民办教师补贴。
“当时是工作需要,谁也考虑不到几十年后是什么样子。
不管干啥,只要尽心尽力,不后悔不自责就行。
现在党和政府政策好,俺老两口有低保,有老年津贴,老伴有残疾补助,我还有点民办教师补贴,节省点能过得去。
现在这社会这么好,有啥不满意的?
”xx以自己的善良、平静和感恩心态,展示了一个共产党员的情怀,也给孩子们和村里的党员群众做着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