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功能评定标准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520641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92.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手功能评定标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手功能评定标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手功能评定标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手功能评定标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手功能评定标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手功能评定标准Word文件下载.docx

《手功能评定标准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手功能评定标准Word文件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手功能评定标准Word文件下载.docx

肱二头肌远端附着处以远及掌指关节平面的截肢,其失能分别为上肢功能的95%与90%。

掌指关节平面的截肢还同时被认为是手功能100%的丧失。

手功能是5个手指协调作用的共同结果,缺少任何一个手指或其一部分,都将影响整个手的功能。

为准确估算手的失能程度,必须将100%这个手功能指数,按5个手指的活动范围及正常功能需要,划分给各个手指。

拇指、示指、中指、环指、小指的失能指数依次为整个手功能的40%、20%、20%、10%、10%(图2-2、3)。

腕关节的功能由背屈、掌屈、桡偏、尺偏四个协调的动作构成。

腕关节功能的70%是由前两个动作完成的;

30%尽由后两个动作完成的。

其失能指数的计算见本文“感觉与运动”一节。

图2-2不同截肢平面对手指、手、单侧上肢及上肢功能损害百分比图解

图2-3拇指(左图)和其他手指(右图)

表2-2关节炎术前检查记录表

表2-3手外伤术前手功能检查记录

肘关节的功能较简单,只有伸屈活动。

屈曲可达150°

,伸直一般为0°

,关节活动幅度为150°

儿童、妇女韧带较松弛,可有过伸。

考虑到日常生活及功能的需要,我们把前臂的旋转功能也作为一个附带条件加以考虑,正常的前臂旋转功能为旋前60°

,旋后90°

,其旋转幅度也是150°

  (四)感觉与运动

感觉与运动是手功能的全部内容。

因此,一只完全丧失感觉与运动功能的手,与截肢毫无差异。

评定感觉与运动的失能指数比较复杂,为叙述与评定方便,分作两节逐一阐述。

1.感觉失能:

任何原因引起的感觉障碍必须是持续的,且其范围必须明确。

手部背侧感觉丧失多为部分的,对功能影响不大,因此,其失能指数也不必加以评定;

手部掌侧感染丧失,对功能影响极为严重,必须对其失能指数进行准确的评定。

(1)感觉完全丧失:

掌侧感觉功能是整个手功能一半。

因此,掌侧感染完全丧失即等于丧失50%的功能。

计算各个手指感觉失能指数时,均以其整个功能的50%计算,即拇指为20%,示指、中指各为10%,环指与小指各为5%(图2-4)。

(2)横型感觉丧失:

各个手指不同平面的感觉丧失等于相同平面截肢指数的50%。

如为拇指末节指间关节平面的感觉丧失,其失能指数为整个手功能指数的10%,因为拇指功能为整个手功能的40%,而其末节功能又是整个拇指功能的50%,即手功能的20%;

感觉丧失又是相同截肢平面指数的50%,即等于10%的手功能丧失(图2-2)。

(3)纵向型感觉丧失:

对功能来说,每个手指尺、桡两侧的感觉丧失对其功能的影响并不完全一致,所以其失能指数也不能两侧均等。

拇指的失能指数尺桡两侧分别为60%与40%。

示指、中指、环指尺桡两侧的失能指数正好与拇指相反,分别为40%与60%。

小指尺、桡两侧的失能指数与拇指相同,分别为60%与40%(图2-4)。

比如:

小指尺侧感觉完全丧失,其失能指数应为3%。

因为小指的全部功能分别都是手功能的10%,而其感觉功能正好是它自己的50%,即为5%,其尺侧感觉完全丧失后,失能指数应为其全部功能的60%,即3%(图2-4)。

2.运动失能:

手的运动功能丧失是各种手部疾患的最终临床表现,其原因可以是关节、肌腱、肌肉神经、血管的各种疾患所致。

在临床上,若对上述诸因素逐一进行单项指标的评定,有的实为困难且又不现实。

因此,手的运动失能是一个多因素的,临床的综合评定。

图2-4手指感觉完全丧失对整个手的损害值示意图

多少年来,不少学者一直在探索手的运动失能的评定方法。

与会代表一致认为,Swanson在AMA“四肢和腰背持续性损伤评判”的基础上,结合Boyes的直线测量法提出的A与B的复后值=A+[B×

(100-A)]÷

100的评定方法较为系统与实用,且为国际手外科学会所认可。

与会代表还一致同意在我国手外科界推广使用A与B的复合值=A+[B×

100的复合评定方法。

为叙述方便,以下分手指、拇指、腕关节逐一介绍。

(1)手指:

手指的运动失能又分背伸失能(extension)、屈曲失能(flexion)与关节强直(ankylosis)。

示、中、环、小四指的掌指关节(MP)、近节指间关节(PIP)、远节指间关节(DIP)的运动幅度是最大背伸到最大屈曲的总度数(用V表示)。

屈曲受损时,V屈减少;

背伸受损时,V伸增大。

这两个值最终可停止在同一个角度上,即V屈=V伸,此时关节强直(图2-5),关节运动完全丧失用A表示。

这并不是指关节强直在这一角度上,而是代表由强直所致的背伸失能度(E)与屆曲失能度(F)的总和。

因此,关节功能完全丧失可用A=E+F表示。

如果关节强直在40°

,V伸=V屈=40°

,即E=40°

,那么F=90°

-40°

=50°

,A=40°

+50°

=90°

(图2-5)。

必须注意这样一个事实,A既代表该关节背伸与屈曲失能的总度数,同时还与其正常的运动幅度值相等。

对MP关节来说,无论其强直在什么角度上,由于V屈=V伸,也由于MP关节的正常运动幅度只有90°

,所以A永远等于90°

图2-5关节强直时的运动完全丧失(A)相当于伸丧失(E)40°

加屈丧失(F)50°

,即A=90°

计算MP关节失能度数的方法是:

V屈失能度=理论上的最大V屈值-实测得V伸值(功能残留值)(图2-6)。

一个伸0°

、屈60°

的MP关节,其V屈失能可表示为:

F=90°

(最大V屈)-60°

(实测值)=30°

V伸失能度=实测得V伸值-理论上的最小V值值(图2-7)。

如果该关节有20°

背伸失能,其表示方法为:

E=20°

(实测值)—0°

(最小V伸)=20°

-60°

=30°

图2-6一个伸0°

到屈60°

运动范围的MP关节,丧失的屈曲程度(F)相当于理论最大屈曲角度(90°

)减去测量到的屈曲角(V屈=60°

),即F=90°

-0°

=20°

V屈=90°

图2-7MP关节丧失的背伸角度(E)相当于测量到的背伸角度(V伸)20°

减去理论上的最小背伸角度(0°

),即E=20°

为能准确地计算出每小关节的实际失能指数,即实际失能度数占该关节正常运动范围(度)的百分比,须将E、F、A分别换算成各自的百分比,并用IE、IF、IA表示。

所以,IE是V伸(实测得最小背伸角度)的实际功能;

IF是V屈(实测最大屈曲角度)的实际功能。

当V屈达到其理论最大值(MP、PIP、DIP均为90°

)时,VF为0%;

当VF=VE时,IA便是该关节V的功能。

同样,IA=IE+IF。

见下表给出了MP关节0°

~90°

位的不同程度功能损害的百分值。

这一数值也可以从图2-8~图2-10查得。

根据公式IA=IE+IF,可以计算出任何一个角度的背伸、屈曲的功能损害指数及其两者的总和。

假设:

MP关节强直于30°

位,即可由表2-5查得IA为45%,由表2-4查得IF为37%,那么IE=45%-37%=8%。

此值也可从图2-10查得。

由于AMA原方案没有考虑到关节的过伸问题,也由于MP关节存在20°

过伸,所以,Swanson对表2-4的IF值稍加改良,衍生出了图2-11。

将图2-11与表2-4比较,便可看出同样关节强直于30°

,其IF功能损害值在表2-4为37%,而在图2-11则为33%。

其原因就是在图2-11所得的各项功能损害指数,加上了MP关节20°

过伸这个因素。

因此,对MP关节来说,图2-11就更为实际,这就是IE=45%-33%=12%的道理。

图2-8屈曲功能丧失(F)引起的手指功能减损百分率

图2-9关节强直(A)分起的手指功能减损百分率

图2-10IE按公式IA=IE+IF或IE=IA-IF得出各角度的值,如果关节伸损伤40°

,IE=54%(IA)-31%(IF)=23%,IE是V伸的功能,并且当V伸=9°

或E=0°

时达0%

图2-11MP关节功能(包括过伸位)损害百分率IA在30°

或其功能位时最低(45%)

IE不仅提供了关节的运动丧失度数,更重要的是还反映了手指运动弧中的失能位置。

这提示,对运动功能来说,虽然丧失的运动度数相同,但由于失能的位置不同,其功能损害的严重程度也就不同。

一个MP关节尚有30°

的活动幅度,但从伸10°

到屈40°

,其功能损害远没有伸50°

到屈80°

严重。

由图2-11可见-10°

~-40°

位时,IE=7%,IF=27%,二者相加总的失能指数为34%;

而-50°

~-80°

位时,IE=41%,IF=6,二者相加总的失能指数则为47%。

又比如:

MP关节强直在30°

位时,IA达最小值,即12%(IE)+33%(IF)=45%IA。

若强直在80°

位时,85%(IE)+6%(IF)=91%(IA)。

二者相比,后者的功能损害程度要比前者严重得多(图2-11)。

示、中、环、小四指的PIP与DIP关节的不同的失能情况及其失能指数,可分别从图2-12、图2-13中查得。

由于MP关节可有20°

过伸,因此,其在0°

位时,IE=5%(图2-11),而PIP、DIP没有过伸,正常伸直即为0°

,其IE也就都为0了。

必须注意这样一个事实,此3个关节强直在功能位时,其失能指数最小,即MP关节强直在-30°

位时,IA=45%;

PIP关节强直在-40°

位时,IA=50%;

DIP关节强直在-20°

时,IA=30%。

熟练使用上述图表,可快速查得每个病例的运动幅度,并可由此得知其IE、IF与IA。

一个病例的PIP有-60°

~-20°

的关节活动。

即可由图2-12可见其运动幅度为40°

,其背伸失能指数IE为7%,屈曲失能指数IF为24%,两者相加即得IA=31%。

(2)拇指:

拇指功能占全部手功能的40%,其包括;

①MP与IP关节的屈与伸。

②内收与外展。

③对掌。

其中屈伸功能与内收外展功能,分别占拇指功能的20%,即分别为手功能的8%;

对掌功能占拇指功能的60%,即为手功能的24%。

内收与对掌的功能状态及其失能指数可从图2-14、15查得。

拇指的内收功能是以拇指IP关节掌侧纹到第5掌骨运端掌横纹的距离进行计算的。

正常者应>8cm,即为100%。

拇指的对掌功能是以拇指IP关节掌侧纹到第3掌骨远端掌横纹的距离进行计算的(拇指掌侧外展位)。

为临床使用方便,将图2-14、15改用下表形式。

临床上只要测得患者的内收与对掌距离,查此表即可知其失能指数。

拇指的MP与IP关节的功能状态及其失能指数,可由图2-16、17查得。

此两图的使用方法同图2-15。

由于拇指MP与IP关节的功能位为20°

位,因此,其IA值在此角度最低,7%。

图2-12PIP关节功能(包括过伸位)损害百分率PIP关节的功能位是40°

,在此角度IA最低(50%)

图2-13DIP关节功能(包括过伸位)损害百分率DIP关节的功能位是20°

,此角度IA达最低(30%)

图2-14内收功能损害值

图2-15对掌功能残留值

图2-16拇指MP关节:

拇指MP关节丧失屈、伸功能或强直时对手功能损害百分率,功能位为20°

(3)A与B的复合值=A+[B×

(100-A)]÷

100公式的应用:

此公式是一个复合失能指数的计算公式。

临床上,手的伤残所造成的失能,往往是一种复合失能,即同时存在感觉、运动、力量等方面的功能障碍,这样就需要将本文前述的各个单项失能指数,换算成手的总失能指数。

其计算公式就是:

A+[B×

100。

图2-17拇指IP关节丧失屈、伸功能或强直时对手功能减损的百分率,功能位为20°

一个拇指IP关节平面的切割伤,其断指完全离断,再植成活。

术前其失能指数为拇指功能的50%,整个手功能的20%。

术后再植平面以下感觉完全丧失,IP关节活动范围是-60°

由于感觉失能等于同平面截肢失能指数的50%,也由于拇指功能等于整个手功能的40%。

所以其术后感觉失能指数为:

(50÷

2)×

40/100=10%。

运动失能可由图2-17查得:

IE=2%,IF=2%,二者相加即为AI=4%。

按公式A+[B×

100计算,得数为%。

在表2-7中,由于按递增5%计算,所以4应查5,即10与5的复合值为15。

在下表中,也最接近15。

可见公式与下表所得失能指数基本一致,均为手功能的15%。

如果还需将其换算成肢体失能指数,即为15×

60/100=9。

(4)腕关节:

腕关节的正常运动范围是:

背伸、掌屈各60°

,桡偏20°

,尺偏30°

其失能指数的计算方法是背伸与掌屈的失能按图2-18计算后,再乘以70%;

桡、尺偏的失能按图2-17计算后,再乘以30%。

而后再将这两个数值相加,即为腕关节的整个失能指数。

如要计算其占整个肢体功能的百分比,则需用整个腕关节的失能指数再乘以60%。

一个患者腕关节背伸30°

,掌届50°

,桡偏5°

,尺偏15°

其失能指数为:

背伸失能50%,掌屈失能80%(图2-18)。

由上表可见两者的复合失能指数为90%。

桡偏失能45%,尺偏失能50%(图2-19)。

由表2-7查得两者的复合失能指数为67。

再由上表查,掌伸、背屈与桡、尺偏的复合失能指数为97%(在表2-7中67按70查)。

将97×

60/100=58,即肢体失能指数为58%。

图2-18腕关节屈,伸功能减损百分率

图2-19腕关节桡尺偏功能损害的百分率

  (五)神经损伤的单项评定

考虑到在手外科领域里,单纯神经损伤较为多见,其临床表现又涉及感觉、肌力甚或关节活动。

因此,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制定一个单项神经损伤的评定办法与标准,对我国手外科的发展既有规范统一的指导意义,又较为实用。

经过反复讨论,代表们认为手部骨间肌恢复较慢,若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有时评定较难;

而英国医学研究会的标准,虽简便易行,但较笼统而不够精确。

因此一致同意在我国实行以下标准:

1.肌力恢复分级标准:

以Lovett的肌肉收缩对抗阻力的力量为标准,将肌力以百分率表示,并分为六级。

(1)100%,M5,肌力正常。

(2)75%,M4,肌肉能对抗部分阻力并带动关节的运动。

(3)50%,M3,肌肉有对抗地心引力的运动,但不能对抗阻力。

(4)25%,M2,在排除地心引力情况下,肌肉能带动关节运动。

(5)10%,M1,肌肉仅有微弱收缩,但无关节活动。

(6)0,M0,肌肉无任何收缩。

2.感觉恢复的分级标准:

参照1954年英国医学研究会的标准,将感觉分为六级。

(1)S4,感觉正常。

(2)S3+S3,有良好的定位能力,两点分辨觉恢复较好(接近正常)。

(3)S3,浅痛觉、触觉恢复,但无皮肤感觉过敏现象。

(4)S2,部分浅痛觉、触觉恢复,保护性感觉恢复,但有皮肤感觉过敏现象。

(5)S1,深感觉恢复。

(6)S3,感觉缺失。

3.神经修复的疗效评定分级标准。

优:

S3+,M4以上,手无畸形,功能正常或基本正常。

良:

S3,M3,手无畸形或仅有轻度畸形,功能基本正常,日常生活自理有小的困难。

可:

S2,M2,保护性感觉较好,手内在肌肌力部分恢复,手有部分功能,但生活自理有困难。

差:

S1,M2以下,畸形明显,功能基本丧失。

4.低位尺神经损伤的功能评定:

根据尺神经支配区的感觉与手内肌肌力恢复情况分为四级。

无爪形畸形,分指与并指的范围和力量正常,肌力在M4以上,Froment征阴性,感觉在S3+以上。

无爪形畸形,分指与并指的范围和力量接近正常,肌力M3,感觉S3,Froment征阴性。

无爪形畸形,或轻有轻微爪形畸形,无主动分指与并指功能,肌力M2,感觉S2,Froment征阳性。

手呈爪形畸形,丧失分指与并指功能,肌力在M2以下,感觉S1,Froment征阳性。

5.低位正中神经损伤的功能评定:

(1)基本原则:

1)低位正中神经损伤。

2)检查拇指的主动对掌功能(TAM)。

3)拇指被动对掌功能(TPM良好)。

4)排除“尺神经手”。

(2)评定方法:

1)检查拇指对掌功能(测量拇指的外展能力),即测量拇指指间关节(IP)横纹中点至第3掌骨远端与掌横纹交点的距离。

2)检查拇指外展短肌的肌力。

3)检查拇、示、中三指桡侧半的感觉功能。

(3)评定标准(见下表)。

后记:

本标准是参照Swanson《Evalutionofimpairmentofhandfunction》(JHandSurg,1983,5:

709)的原文,结合我国手外科的具体情况制定的。

在整理过程中,作者发现Swanson的原标准对MD关节的最大活动范围,前后文表达不一致。

也没有将肘关节的屈伸功能、前臂的旋转功能用图表的形式表达出来。

A+B的复合值=A%+B%(100%-A%)的公式,用严格的数学逻辑推敲也有不当之处,且很难看明白。

上述问题,作者在整理此纪要与标准的过程中,有的已稍有改动,有的则希望在实践中得以补充。

作者希望广大手外科工作者,在应用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使本标准得以逐步完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