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人题目突发事件处理_精品文档.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25206 上传时间:2022-10-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面试人题目突发事件处理_精品文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面试人题目突发事件处理_精品文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面试人题目突发事件处理_精品文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面试人题目突发事件处理_精品文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面试人题目突发事件处理_精品文档.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面试人题目突发事件处理_精品文档.doc

《面试人题目突发事件处理_精品文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面试人题目突发事件处理_精品文档.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面试人题目突发事件处理_精品文档.doc

突发事件处理是公务员结构化面试中一项重要的考查内容,我国当前正处在经济社会剧烈变革的时期,特别是金融危机有可能加剧各种社会矛盾,当前我们党和政府将应对突发事件放在政府公共管理的重要位置。

在本文中专家针对突发事件中的自然灾害处理进行分析和阐述,以增加考生对此类题目的了解。

2008年1~2月,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和西北地区东部出现了罕见的雨雪、冰冻天气。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

两次自然灾难给我国人民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损失,受灾人口之多,经济损失之大,为近几十年来同类灾害之最。

那么,面对这些自然灾害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一)制订预案,常备不懈

  应急预案应包括对自然灾害的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预测预警、信息报告、应急响应、应急处置、应急保障、调查评估等机制,形成包含事前、事发、事中、事后等各环节的一整套工作运行机制。

通过培训和预案演练使广大群众、灾害管理人员熟练掌握预案,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预案。

  

(二)以人为本,避灾减灾

  以人为本,把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防灾减灾的首要任务,最大程度地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危害。

  面对自然灾害,科学防御,从早期盲目的抗灾到近年来主动地避灾,体现了在防灾减灾中的科学发展观。

  (三)监测预警,依靠科技

  气象灾害是可以有较长预警时效、较高预测预报准确率的一类突发公共事件,加强灾害性天气的短时、临近预报,加强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制作工作,加强气象预警信息发布工作,是提高防灾减灾水平的重要科技保障。

依靠科技,提高防灾减灾的综合素质。

通过加强防灾减灾领域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采用与推广先进的监测、预测、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技术及设施,并充分发挥专家队伍和专业人员的作用,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科技水平。

  (四)防灾意识,全民普及

  社会公众是防灾的主体。

增强忧患意识,防患于未然,防灾减灾需要广大社会公众广泛增强防灾意识、了解与掌握避灾知识。

在自然灾害发生时,普通群众能够知道如何处置灾害情况,如何保护自己,帮助他人。

政府与社会团体应组织和宣传灾害知识,培训灾害专业人员或志愿者。

有关部门通过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广播、电视、网络等,广泛宣传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常识,增强公众的忧患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有关部门应编写自然灾害防御宣传手册与宣传材料,广泛宣传与普及灾害知识、应急管理知识、防灾减灾知识,提高基层群众参与应急管理能力与自救能力。

  (五)应急机制,快速响应

  政府、相关部门需要建立“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功能齐全、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

防灾减灾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政府组织领导,各个部门积极响应。

在气象灾害应急管理中,气象部门在内部上下联动的同时,加强了与新闻、水利、民政、安全监督、海洋、农业、林业、环境等部门的横向联动和紧密协作,建立应急联动机制,把气象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的公共服务体系。

需要加强以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处置队伍建设,建立联动协调制度,充分动员和发挥乡镇、社区、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志愿者队伍的作用,依靠公众力量,形成规范、高效的灾害管理工作流程。

  (六)分类防灾,针对行动

  预防和减轻台风灾害,应根据台风预警级别,及时疏散沿海地区居民,人员应尽可能待在防风安全的地方,加固港口设施,防止船只走锚、搁浅和碰撞,拆除高层建筑广告牌,预防强暴雨引发的山洪、泥石流灾害。

  对暴雨洪涝灾害,根据雨情发展,及时转移滞洪区、泄洪区人员、财产,及时转移城市低洼危险地带以及危房居民,切断低洼地带有危险的室外电源。

  浓雾发生时,大气能见度与空气质量明显下降,机场、高速公路、航运采取停运、封闭措施,交通驾驶人员控制速度,确保安全,居民减少外出或外出时戴口罩。

  雪灾发生时,相关部门做好交通疏导,必要时关闭道路交通,做好道路清扫和积雪融化工作,驾驶人员小心驾驶,防范道路结冰影响。

  (七)人工影响,力助减灾

  人工影响天气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减灾科技手段。

在合适的天气形势下,组织开展人工增雨、人工消雨、人工防雹、人工消雾等作业,可以有效抵御和减轻干旱、洪涝、雹灾、雾灾等气象灾害的影响和损失。

  (八)风险评估,未雨绸缪

  开展灾害风险调查、分析与评估,了解特定地区、不同灾种的发生规律,了解各种自然灾害的致灾因子对自然、社会、经济和环境所造成的影响,以及影响的短期和长期变化方式,并在此基础上采取行动,降低自然灾害风险,减少自然灾害对社会经济和人们生命财产所造成的损失。

自然灾害的风险评估包括灾情监测与识别、确定自然灾害分级和评定标准、建立灾害信息系统和评估模式、灾害风险评价与对策等。

通过自然灾害的综合风险评估,并应用评估结果,可以进一步探讨自然灾害风险管理模式和预防措施,可以有针对性地控制灾害,规范对易灾地区的利用,提高对灾害的认识。

   作为一个政府工作人员,应当怎样对待和处理一些突发事件?

 

  【参考答案】

(1)必须十分重视突发事件。

突发事件是超常事件的一种,往往是由某些未曾预料的因素造成的。

这类事件,发生突然,时间紧迫,影响面大,如不及时妥善处理,势必妨碍日常工作的运行。

因此,遇事者不能掉以轻心,应当慎重对待,及时作出处理。

(2)处理突发事件,要特事特办。

突发事件是在特定环境下产生的,有其矛盾的特殊性。

只有弄清它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把握事件的全过程,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采取对症下药,因事处置的方式,才能恰到好处地解决问题。

公务员在处理这类事件时,既要坚决果断,又要谨慎细致。

 (3)处理突发事件,有赖于领导高超的决策能力和领导艺术。

一般而言,应首先分清问题的性质,并决定相应措施,以免事态扩大;继之在摸清情况的基础上,使问题得以妥善解决。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案例设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