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导学案文档格式.docx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导学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导学案文档格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
课时教学方法
指导点拨
教学用具
常规
教学流程
复备栏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找出中心论点,理清结构
教学难点:
理清结构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作者简介。
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
1936年1月27日出生于美国密执安州的安阿伯,当时他的父亲在密执安大学念书,后来到台湾大学任教。
青少年时期,丁肇中是在祖国大陆和台湾度过的,在国内念完小学和中学后,到美国密执安大学学习,1959年获得工程学士学位,1960年获得科学硕士学位,1962年获得(物理学)哲学博士学位。
1963年以福特基金研究生的身分到瑞士日内瓦欧州核研究中心从事原子弹的研究工作,1964年回到美国,担任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讲师,第二年提升为助理教授。
1969年提升为物理学教授。
1977年被委任为《核仪器与方法》编辑委员会委员,也是美国、意大利等地物理学会会员,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
美国密执安等大学授予荣誉科学博士学位。
1976年因在电磁力探索上发现J/4粒子获诺贝尔物理学奖金。
目前,丁肇中教授仍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任职。
他曾多次回国探亲,对祖国的科学事业极为关心。
在他领导的实验小组里,中国派去的同志约占半数,这些科学工作者在他精心指导下正从事基本粒子的研究工作。
2.查字典解释词语
格物:
推究事物的道理。
致知:
求知,得到知识。
诚意:
真心。
使自己的思想诚恳。
正心:
端正心思。
修身:
旧时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齐家:
整齐家政。
抽象:
不能具体经验到的,笼统的;
空洞的。
袖手旁观:
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一帆风顺:
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二、自我检测(给下列词语注音)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
修身齐家抽象袖手旁观
一帆风顺
三、合作探究(讨论、交流、质疑、展示)阅读课文,思考:
本文的论题是什么?
2.默读课文,讨论编写阅读提纲。
讨论并归纳:
可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三个部分来列
提纲。
第一部分(l~2段):
提出问题。
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
学?
要格物致知。
第二部分(3~12段):
分析问题。
第一层(3~5段):
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
举例王阳明的格物是格已,这种观点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
第二层(6~10段):
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第三层(11~12段):
分析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c以“我”举例。
第三部分:
(13段):
解决问题。
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的意义并对我们这一代提出希望。
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提问:
丁肇中教授在文章中指出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
要有真正格物致知精神。
“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
“格物致知”出至哪里,它的意思是什么?
“格物致知”出至《四书·
大学》原文: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齐家,齐家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
st1:
personnameproductid="
丁"
w:
丁教授引用“格物致知”的意思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也就是通过实验得到知识。
传统教育的弊病是什么?
为了论述这一问题作者举了什么例子?
这个例子证明了什么
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举王阳明“格物”失败的例子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是不正确。
四、课堂评价
有人说中国的孩子“高分低能”“会读书不会研究”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
问题出在哪里呢?
丁肇中教授的文章给我们极大的启发。
五、巩固练习(课中、课后作业)
“研讨与练习”第二题
六、备课组交流反思
第二课时
了解实验精神的过程及意义,格物致知的意义。
了解实验精神的过程及意义
教学过程
自主学习
朗读课文剩余部分
合作探究(讨论、交流、质疑、展示)
(一)学习课文第二部分,小组讨论下列问题,集体交流。
(学生在自读课文的基础上思考问题,并与同组同学合作探究,师组织集体交流)
1.提问:
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在哪里?
只有通过实地实验才能得到新的知识。
2.提问:
实验的过程应该是怎样的?
实验的过程应该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
3.提问:
第8段举研究竹子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举研究竹子证明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
极的动手栽种、研究生长过程、科学的观察。
4.提问:
第9段讲的是什么道理?
实验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而是需要小心具体
的计划,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
5.归纳一下第11段作者主要表明了什么观点?
讨论并归纳。
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
思维而不愿动手,功课成绩很好不会做研究。
6.提问:
第12段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了什么?
这是什么论证?
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光“用功”埋头读书,对于实际的
需要毫无帮助。
属于举例论证。
(二)学习课文最后一段:
生自读第13段,思考下面的问题:
请你用文章中的一句话回答:
为什么说当今社会需要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
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
作者认为中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是什么?
第一,寻求真理的堆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
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巩固练习(课堂、课后作业)
结合课后练习一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说说有些同学高分低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我们怎样学习才能适应瑞的世界环境?
备课组交流反思
第三课时
精读课文,理解作者观点
研读课文,学习论证方法
找出作者观点及论证方法
自我检测
1、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
有何现实意义?
2、本文运用了哪几种说理方法?
一、精读课文,理解作者观点
1、作者说我们每个人应该有格物致知精神,那么,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
仔细阅读文章,找出作者是怎样论述的?
明确:
原因有以下三点:
第一,这是由中国传统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生的弱点决定的;
第二,这是科学发展的历史和实验过程证明了的:
第三,这是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必不可少的。
作者提倡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即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
过渡语:
传统的中国教育“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
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缺乏对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因此丁教授提倡的这一点,对于今天素质教育中要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那么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精神的关键是什么?
学生前后座四人一组讨论交流.然后各组选一名代表作总结发言。
全班交流。
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的精神,关键看他是否有对事物客观的、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积极的、主动的探索,也就是我们平日所说的“努力探索”的精神、“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精神。
不具备这些就不具备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过渡语:
通过学习,我们发现这篇文章包含了丁肇中先生对于自然科学的认识,对于中国传统教育的反思,以及对于中国教育更新理念、顺应国际潮流的企盼。
文章简短精要,写得朴实通俗,深入浅出,读来亲切自然,这种风格的形成,与行文的灵活和说理方法的多种多样是分不开的。
二、研读课文,学习论证方法
本文运用了哪几种说理方法?
请结合课文内容作简单分析
学生讨论,师生共同明确。
(1)引用古语:
如,开头引用《大学》中的格物致知,指出它的基本意思。
3段中引用《大学》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八条目。
(2)摆事实与讲道理有机结合:
列举事例时,采用正面事例与反面事例相结合说理的方法。
请同学们把表格中空白的地方根据课文的内容补充完整(括号内为应填内容)
列举事例
阐述道理
论述角度
(王阳明“格”竹苦思头痛的失败)
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反面事例
(通过实验了解竹子性质)
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
正面事例
中国学生功课成绩好,面临研究工作束手无措
(中国学生偏向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
作者在美国大学念物理时,因事先没有准备,做研究发现需要自己作主张出主意而恐慌的亲身经历。
(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事例论证的好处:
用典型事例作为论据进行论证,它的好处是说理充分,令人信服。
(3)运用对比:
如,中国传统教育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强调知识的获得是通过内心体悟和自我检讨,与科学进展的历史说明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得到形成鲜明对比。
课堂评价
本文思路清晰,说理充分,极雄辩地阐明了“格物致知”的精神的重要性。
学习它,不只增长了知识,而且大大开启了我们的思想之门。
其实“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就贯穿在我们日常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关键是看我们每个人的头脑中究竟真正有没有探索、实践、创新的精神。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要有意识地培养这种精神,使自己成为一个努力探索、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合格人才。
最后我想用丁肇中的一句话结束我们今天的学习。
要实现你的目标,最重要的是好奇心,并且永远对自己充满信心,大胆尝试,做你自己认为最正确的事。
巩固练习说:
“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面临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讨论一下,这是不是符合实际?
如果是,应该怎样改进?
如果你对这一课还有什么见解,也请你在讨论中展示你的思想、知识和文采。
完成本课练习册
备课组交流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