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三上期末生物复习卷 17含答案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516556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140.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三上期末生物复习卷 17含答案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学年高三上期末生物复习卷 17含答案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学年高三上期末生物复习卷 17含答案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学年高三上期末生物复习卷 17含答案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学年高三上期末生物复习卷 17含答案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三上期末生物复习卷 17含答案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学年高三上期末生物复习卷 17含答案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三上期末生物复习卷 17含答案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高三上期末生物复习卷 17含答案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miRNA通过与靶mRNA结合或引起靶mRNA的降解,进而特异性地影响相应基因的表达。

请根据材料判断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miRNA指导合成的肽链最多含有8个氨基酸

B.miRNA在转录水平特异性地影响基因的表达过程

C.不同miRNA在个体发育的不同阶段产生,与细胞分化有关

D.不同miRNA的区别在于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

8.油菜为两性花,其雄性不育(不能产生可育的花粉)性状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其中M基因控制雄性可育,m基因控制雄性不育,r基因会抑制m基因的表达(表现为可育)。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基因型为mmrr的植株作为母本进行杂交前需要做去雄处理

B.基因型为Mmrr的植株自交子代均表现为雄性可育

C.基因型为mmRr的植株不能自交,进行杂交时只能作为母本

D.存在两株雄性可育植株进行杂交,子代均表现为雄性不育的情况

9.下图是利用玉米(2N=20)的幼苗芽尖细胞(基因型BbTt)进行实验的流程示意图。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基因重组发生在图中②过程,过程③中能够在显微镜下看到染色单体的时期是前期和中期

B.秋水仙素用于培育多倍体的原理是其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C.植株A为二倍体,其体细胞内最多有4个染色体组;

植株C属于单倍体,其发育起点为配子

D.利用幼苗2进行育种的最大优点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植株B纯合的概率为25%

10.雄性蓝孔雀尾屏很大,使其逃避天敌的能力下降,但这一特性对雌性孔雀具有吸引力,使大尾屏个体的交配机会增加,并使该特性代代保留。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雄性蓝孔雀大尾屏的有害或有利并不是绝对的

B.蓝孔雀种群进化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逐代积累

C.孔雀开屏是在向异性传递物理信息,有利于种群的繁衍

D.对配偶的选择属于种群内部因素,不会影响种群基因频率

11.下图是不同浓度的生长素(IAA)对某植物幼苗乙烯生成和茎切段长度的影响实验结果。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生长素含量分别为10-8mol/L和10-4mol/L时,对茎切段作用效果相同

B.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可以促进乙烯的生成

C.图中生长素对茎切段伸长的影响具有两重性

D.两种激素的合成是植物基因组程序性表达的结果

12.下列关于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植物体内,生长素只能进行极性运输

B.细胞分裂素和赤霉素不能在同一细胞内起作用

C.叶片的衰老和脱落离不开脱落酸的作用

D.乙烯只能在成熟的果实中合成

13.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健康人的体液中,组织液和淋巴的成分最接近

B.内环境是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C.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D.组织细胞通过胞吐释放到组织液中的物质均为大分子物质或颗粒状物质

14.下图表示人体大量运动后补充葡萄糖和氨基酸对胰岛素分泌的影响。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运动后补充葡萄糖有利于人体恢复体能

B.人体内胰岛素分泌是神经和体液调节的结果

C.在50〜100 

 

min内,体内胰高血糖素分泌量相对增加

D.补充氨基酸后胰岛素分泌量变化不大,说明氨基酸浓度变化不是血糖调节的主要刺激条件

15.不属于人体下丘脑的功能的是

A.调节体温B.调节水盐平衡

C.调节垂体的活动D.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

16.下列关于反射弧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刺激某一反射弧的感受器或传出神经,可使效应器产生相同的反应

B.反射弧中的感受器和效应器分布于机体同一组织或器官

C.神经中枢的兴奋可以引起感受器兴奋

D.任何反射弧中的神经中枢都位于脊髓

17.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叙述中错误的是

A.调查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应采用样方法,不用标志重捕法

B.群落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之间存在着负反馈调节

C.捕食者的存在可定向改变被捕食者的某些基因频率

D.控制“J”型增长数学方程式中的λ值,可实现人口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协调发展

18.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相互依存,能量伴随着物质而循环流动

B.消费者的粪便所含能量属于消费者同化作用所获得的能量的一部分

C.生产者可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使能量从无机环境流入生物群落

D.当捕食者吃掉被捕食者时,捕食者便获得了被捕食者的全部能量

19.下列中学实验均使用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有关实验操作或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编号

实验名称

实验材料

实验操作或现象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

紫色洋葱外表皮、蔗糖溶液等

原生质层呈紫色,各组成部分结构清晰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

花生子叶、苏丹Ⅲ染液等

在高倍镜下可见细胞中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液滴

观察细胞有丝分裂

洋葱根尖、龙胆紫溶液等

在高倍镜下选取一个视野并统计分裂各时期的细胞数目,即可计算各时期的准确时长

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洋葱根尖、改良苯酚品红溶液等

洋葱置于冰箱诱导36h后,剪取根尖放入卡诺氏液浸泡后,用清水冲洗2次

A.实验①B.实验②C.实验③D.实验④

20.下列关于测定土壤中微生物数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第一次测定某种细菌的数量,可以将101~107倍的稀释液分别涂布到平板上培养

B.一般选用103~107倍的稀释液分别涂布

C.测定真菌的数量,一般选用103、104和105倍稀释

D.统计菌落数目时,稀释涂布平板法需要设置重复组

二、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60.0分)

21.间充质干细胞是一种多能干细胞,在组织损伤修复领域有较广泛的应用;

成纤维细胞、肌成纤维细胞在创面愈合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科研人员对皮肤的创面愈合与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做了以下研究。

(1)由皮肤成纤维细胞转变而来的肌成纤维细胞能以___________的形式向细胞外分泌胶原纤维、纤维连接蛋白等蛋白质。

在创面愈合过程中,肌成纤维细胞生成过度会造成瘢痕的增生。

(2)间充质干细胞可以产生外泌体(是由细胞产生并分泌到细胞外的囊泡),外泌体是由____(成分)构成的生物膜、包裹着内部的蛋白质和RNA等物质组成的。

(3)以无胸腺裸鼠为实验材料,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一:

将背部皮肤有创伤的裸鼠若干,平均分为三组,处理方法及一段时间后检测结果如下表所示。

组别

向创面皮下四周注射的物质

观察皮肤创面愈合情况

检测αSMA表达量

1

缓冲液

伤口直径大,瘢痕大

+++

2

间充质干细胞+缓冲液

伤口直径小,瘢痕小

+

3

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缓冲液

注:

αSMA是肌成纤维细胞的标志产物

从上述实验结果可以推测,间充质干细胞通过_________加快创面愈合,同时___________成纤维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变。

实验二:

研究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对皮肤创面影响的机理。

研究人员检测不同物质对成纤维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并通过划痕实验(原理如图所示)检测不同物质对成纤维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

一段时间后,结果如下表所示。

对成纤维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

划痕距离

4

4.8

5

9.5

0.5

6

去除外泌体和间充质干细胞的培养基+缓冲液

5.0

①上述实验中,组别6的作用是排除培养基成分和__________________对实验的影响。

②综合实验一、二,可以看出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促进伤口愈合且皮肤瘢痕较小的原因是__________ 

(增强、减弱)成纤维细胞的增殖能力和迁移能力,同时能够抑制___________。

(4)用绿色染料标记外泌体与成纤维细胞混合12小时后发现,绿色标记出现在成纤维细胞内部,表明______________。

(5)外泌体中含有多种物质,确定外泌体中发挥作用的关键物质的实验思路是_____________。

以利于更进一步地深入研究。

22.某植物是一种雌雄同花的二倍体生物,其有红色、橙色和白色3种花色,且有的花上出现紫斑,有的无花斑。

实验发现,红花无斑植株自交,子代中最多出现红花紫斑、红花无斑、橙花紫斑、橙花无斑、白花紫斑和白花无斑6种类型,对应的比例接近27︰117︰9︰39︰12︰52,相关基因完全显性。

请回答:

(1)该植物种群中,花色的遗传受________对等位基因的控制;

只研究花色与花斑的遗传时,白花紫斑植株的基因型共有________种。

(2)在只研究花色遗传的情况下,橙花植株和白花植株杂交,产生大量的子代(F1)。

若F1未出现性状分离,则F1的花色为________;

若F1出现了性状分离,则F1的花色类型及相应的分离比为________。

(3)纯种橙花紫斑植株自交,将其产生的大量的种子用射线和化学物质进行处理,种植后,发现了极少量的变异植株,其中有一株开橙黄花深紫斑的植株(甲)。

甲的育性很低,显微观察发现细胞内有4对染色体呈现异常的配对状态,如图所示。

①图示中,染色体的配对发生在细胞的________过程中,该配对状态是由________引起的,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②用射线和化学物质处理种子,仅出现极少量的变异植株,体现了突变具有________的特点。

研究发现,甲与纯种橙花紫斑植株的基因型完全相同,且控制花色的1对基因位于图A的染色体上、控制花斑的1对基因位于图D染色体上。

在不考虑环境因素影响表现型的情况下,对甲的花色、花斑颜色的变化最合理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

23.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如果生活条件不适宜,植物体内就会产生脱落酸(ABA),使部分器官脱落。

研究发现,ABA还具有调节气孔的作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脱落酸的主要合成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_。

除了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脱落酸还对种子的休眠有________________作用。

(2)有理论认为,保卫细胞气孔的开闭与K“浓度密切相关,K+大量进入保卫细胞时,气孔张开;

ABA可_____________促进K+的外演。

掃此判断,ABA可叶片气孔张开。

(3)用不同浓度的外源ABA处理葡萄品种A和B的果实,檢测葡萄品种A和B的果实在喷菔ABA后的成情况,结果如下图所示(CK为对照组):

分析上图,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浑河是沈阳的母亲河,2000年之前是沿岸城市工业排污的主要渠道。

2001年沈阳境内37处排污口被切断,同时建立了污水处理厂,以降解污水中有害的有机物。

从2006年起,沈阳每年都会向浑河投放一定数量的鱼、虾、螺等生物,以改善生态环境。

但违反“禁止捕鱼”的行为也时有出现。

专家指出:

浑河鱼不宜食用,因为部分鱼体内生存着一种乳白色小虫即“日本鱼怪”,它会使鱼的营养价值大打折扣,还会使鱼丧失生殖能力,但“日本鱼怪”可以入药,有解毒、止痛之功效。

请结合上述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距排污口较近的水域,溶解氧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排污口的下游,浮游植物大量繁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利于浮游植物的繁殖。

(3)污水处理厂的建立提高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功能。

(4)切断排污口以控制干扰程度,使污染不超出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能力,该能力的基础是__________。

(5)向浑河投放鱼、虾、螺等生物,目的在于增加__________,使__________复杂,以保证生态系统的稳定。

(6)“日本鱼怪”与鱼的关系为__________,从生物多样性角度分析,“日本鱼怪”在医学上的应用体现了它具有__________价值。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5.0分)

25.某种毒素作用于神经肌肉接点使肌肉不能正常收缩,为研究该毒素的具体作用机理,某科研小组提出以下实验方案。

材料与用具:

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适宜浓度的某毒素、生理盐水、电刺激装置等。

实验原理:

某种毒素可能通过抑制乙酰胆碱的释放或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位点的结合,使突触的信号传递被阻断,引起肌肉松弛;

也可能抑制胆碱酯酶(分解与受体结合的乙酰胆碱)的活性,引起肌肉痉挛。

请根据提供的材料和用具及实验原理,完善实验思路,并设计表格。

(1)实验思路:

①将若干浸泡于生理盐水中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分组如下:

______。

②用电刺激直接刺激各组的坐骨神经,并用相应仪器测定突触间隙的乙酰胆碱浓度是否发生变化,同时观察肌肉收缩情况。

③对所得实验现象进行记录与分析。

(说明:

实验中的刺激强度足够;

实验条件适宜,实验过程中标本保持正常活性)

(2)设计表格,并将实验的预测结果与结论填入表中。

______

(3)分析与讨论:

筒箭毒碱是临床上常见的肌肉松弛剂,坐骨神经腓肠肌在滴加筒箭毒碱后,刺激坐骨神经,而突触前膜递质的释放正常,直接刺激肌肉,使肌肉正常收缩。

试分析其作用机理可能是筒箭毒碱______,阻断了神经一肌肉接点的信号传导。

--------答案与解析--------

1.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重点考查细胞器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分布和功能,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核糖体:

(1)形态分布:

游离分布在细胞质中或附着在内质网上(除红细胞外的所有细胞);

(2)成分:

RNA和蛋白质;

(3)作用:

①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是“生产蛋白质的机器”;

②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作为膜蛋白、输出细胞质的蛋白质;

游离的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由细胞本身使用。

A.核糖体有些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有些附着在内质网和核膜上,A错误;

B.核糖体无膜结构,主要由蛋白质和RNA组成,其中RNA的组成元素为C、H、O、P,B错误;

C.真核细胞中核糖体形成与核仁有关,C错误;

D.在翻译的过程中沿着mRNA移动 

,D正确。

故选D。

2.答案:

C

解:

A、部分蛋白质具有免疫功能,如抗体,A正确;

B、部分蛋白质具有运输载体的功能,如血红蛋白,B正确;

C、性激素能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形成,但性激素属于脂质,因此这不能体现蛋白质的功能,C错误;

D、部分蛋白质具有催化功能,如唾液淀粉酶,D正确。

故选:

C。

蛋白质的功能-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①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即结构蛋白,如羽毛、头发、蛛丝、肌动蛋白;

②催化作用:

如绝大多数酶;

③传递信息,即调节作用:

如胰岛素、生长激素;

④免疫作用:

如免疫球蛋白(抗体);

⑤运输作用:

如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

本题考查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的主要功能,要求考生识记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的主要功能及实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3.答案:

本题主要考查光合作用的过程、场所,意在强化学生对光合作用过程的识记、理解与运用。

A.水在光下分解发生在光反应阶段,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进行,A错误;

B.光反应阶段可以产生ATP,即ADP转变为ATP,B错误;

C.二氧化碳的固定与还原发生在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基质,C正确;

D.吸收光能发生在光反应阶段,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进行,D错误。

​故选C。

4.答案:

A

此题主要考查光合作用的过程以及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难度适中。

1、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在最适温度下酶的活性最强,光合作用强度最大,当温度低于最适温度,光合作用强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加强,当温度高于最适温度,光合作用强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减弱。

2、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而增强。

当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到一定的值,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强。

3、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强。

当光照强度增加到一定的值,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强。

A.温度通过影响酶活性对光合作用的影响与光反应与暗反应均有关,A错误;

B.本实验的自变量是光照强度与温度,因变量是净光合速率,C02浓度等其他因素是无关变量,B正确;

C.据图可知,温度为40℃,光照为1500LX条件下菠菜净光合速率为2,呼吸速率为4,根据真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可知,此时其光合速率为6,C正确;

D.据图可知,菠菜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是30℃,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是40℃,因此菠菜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低于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D正确。

故选A。

5.答案: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及生物变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变化规律,能结合图中和题中基因组成及染色体行为作出准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1、精子的形成过程:

(1)精原细胞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染色体的复制)→初级精母细胞;

(2)初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

中期:

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

后期:

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两种次级精母细胞;

(3)次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类似于有丝分裂)→精细胞;

(4)精细胞经过变形→精子。

2、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

(1)该生物左侧次级精母细胞含有A和a基因,右侧次级精母细胞含有a和a基因,可见a或A是基因突变形成的。

(2)左侧次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和行为均正常,右侧次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正常,但有一对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未分离。

A.由分析可知,该生物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A错误;

B.甲图细胞分裂形成的子细胞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B错误;

C.精原细胞减数分裂不能形成极体,乙图细胞处于MⅡ后期,其子细胞为精细胞,C错误;

D.乙图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此时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D正确。

6.答案:

B

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的能力。

A.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的噬菌体与大肠杆菌分离,A正确;

B.根据题干信息“被侵染细菌的存活率接近100%”可知,上清液的放射性基本不来自大肠杆菌的裂解,B错误;

C.32P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结果检测到上清液中放射性32P约占初始标记噬菌体放射性的30%,可见噬菌体侵染细菌时DNA进入了细菌,说明在噬菌体遗传特性的传递过程中DNA起了作用,C正确;

D.要证明蛋白质的作用,需用35S标记另一组噬菌体进行对照,D正确。

故选B。

7.答案:

本题考查细胞的分化、基因的表达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从题干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A.miRNA是一类非编码RNA,不能作为模板翻译肽链,A错误;

B.miRNA通过与靶mRNA特异性碱基的配对引起靶mRNA的降解或者翻译的抑制,从而对基因进行转录后的表达调控,B错误;

C.不同miRNA在个体发育的不同阶段产生,与细胞分化有关,C正确;

D.不同miRNA的区别在于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D错误。

故选C。

8.答案:

​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等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培养学生分析题意、获取信息及预测基因型和表现型的能力,属于对理解、应用层次的考查。

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

由题意知,油菜花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因此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由于m基因控制雄性不育性状,r基因会抑制m基因的表达,所以mmR_为雄性不育,M___、mmrr为可育。

A.基因型为mmrr的植株为雄性可育,所以作为母本进行杂交前需要做去雄处理,A正确;

B.基因型为Mmrr的植株自交,产生的子代为__rr,都是雄性可育,B正确;

C.基因型为mmRr的植株为雄性不育,所以不能自交,进行杂交时只能作为母本,C正确;

D.雄性可育植株的基因型为M___、mmrr,两株雄性可育植株进行杂交,子代不可能均为雄性不育(mmR_),D错误。

9.答案:

本题考查有丝分裂、育种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能力。

A.图中②为花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建筑土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