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案》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一 名师导学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35单元含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513131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61.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学案》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一 名师导学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35单元含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新学案》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一 名师导学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35单元含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新学案》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一 名师导学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35单元含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新学案》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一 名师导学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35单元含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新学案》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一 名师导学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35单元含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学案》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一 名师导学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35单元含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新学案》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一 名师导学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35单元含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学案》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一 名师导学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35单元含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学案》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一 名师导学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35单元含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1)北魏均田制。

实质是维护封建统治。

影响:

一定程度上使无地农民获得了无主的荒地,提高了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北方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保证了北魏政府的财政收入;

使黄河流域农业生产得到恢复与发展;

促使北方少数民族逐渐定居并从事农耕;

对后世的土地制度有较大影响。

(2)均田令使农民得到了一定的土地;

鼓励农民实行土地的休耕轮作;

允许农民迁往荒地多的地方。

达标训练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

——《史记·

商君列传》

材料二 魏主下诏,以为:

“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

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

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

宜改姓元氏。

诸功臣旧族自代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

”于是始改拔拔氏为长孙氏,达奚氏为奚氏,乙旃氏为叔孙氏,丘穆陵氏为穆氏,步六孤氏为陆氏,贺赖氏为贺氏,独孤氏为刘氏,贺楼氏为楼氏,勿忸于氏为于氏,尉迟氏为尉氏;

其余所改,不可胜纪。

——《资治通鉴》

材料三 高祖曰:

“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

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猝革;

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

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各宜深戒,如此渐习,风化可新。

——《魏书·

咸阳王元禧传》

就在孝文帝要求本族改穿汉服的同时,胡服却在汉人中流传开来,以致汉族年轻女子“褰裙逐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叠双”。

——《飘逝的岁月——中国社会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商鞅变法禁止父子、成年兄弟同居一室,孝文帝改革鲜卑族的姓氏。

这些措施各自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

(2)据材料三,概括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并分析这些改革对历史发展的影响。

(3)根据以上材料谈谈你对社会风俗变革重要性的认识。

(1)商鞅变法:

顺应了小农经济的发展潮流,有利于增加国家的赋税收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孝文帝改革:

顺应了民族融合潮流,加速了北方各族的封建化,有利于巩固北魏对中原地区的统治。

(2)讲汉话,穿汉服,变习俗。

民族间生活方式相互影响;

促进了鲜卑人对汉文化的认同;

加速了鲜卑政权的封建化进程;

北方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局面,为国家重新走向统一奠定了基础。

(3)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促进社会的文明与进步。

解析:

本题第

(1)问从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中的社会风俗变革入手,考查对社会经济、民族融合和政治统治的影响,回答时注意结合所学知识即可。

(2)问“措施”要紧扣材料来回答,注意材料中的“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和改穿汉服。

第(3)问谈谈风俗变革的重要性即可。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北魏孝文帝下诏)“富强者并兼山泽……而欲天下太平,百姓丰足,安可得哉?

今遣使者循行郡州,与牧守(地方行政长官)均给天下之田,还、受以生死为断,课农桑,兴富民之本。

──《魏书·

高祖纪》

材料二 诸男夫十五(岁)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对实行两年轮耕的)所授之田率倍之,三易之田再倍之……(人多地少的地方)乐迁者听逐空荒……诸宰民之官(各地的地方长官)各随地给公田,刺史十五顷,太守十顷,治中、别驾各八顷,县令、郡丞六顷。

更代(离职与上任)相付。

卖者坐如律。

食货志》

(1)根据上述材料,说明北魏均田制的实质。

(2)它能抑制“富强者并兼山泽”吗?

为什么?

(3)概括说明北魏孝文帝鼓励农耕的措施。

(4)简要评议北魏孝文帝实行均田令的影响。

(1)北魏均田制是在不触动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的前提下,政府把无主荒地分配给农民,农民要交纳赋税和服徭役。

其实质是维护封建统治。

(2)不能抑制兼并。

因为均田制没有改变封建土地所有制,而且官僚地主占有大量土地,土地兼并必然还会发展起来。

(3)均田令使农民得到了一定的土地;

(4)保证了北魏政府的财政收入;

促使北方少数民族逐渐定居农耕;

本题考查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的“均田制”。

(1)

(2)问从孝文帝改革是以不触动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前提,实质是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来作答。

第(3)问从材料二中概括出三点措施。

第(4)问是对均田令的评价,可从经济发展、政府财政收入的增加和制度创新等方面归纳。

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太和九年(485年),下诏均给天下田:

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

——《魏书》

材料二 (太和)十有八年……十二月……革衣服之制。

十有九年……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诏迁洛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还北。

于是代人南迁者,悉为河南洛阳人。

……九月庚年,六宫及文武尽迁洛阳。

十有二月……甲子,引见群臣于光极堂,班赐冠服(即按官位高低不同赐给汉宫服装)。

——引自《魏书·

高帝纪下》

材料三 魏主下诏,以为:

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

诸功臣自代(代,郡名,今山西省东北、河北省西北一带)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

——引自《资治通鉴》

材料四 孝文帝带头纳范阳卢敏、清河崔宗伯、颍阳郑羲、太原王琼、陕西李冲等汉族大士族的女儿以充后宫,并亲自为六弟聘室,命长弟咸阳王禧聘故颍川太守陕西李辅女,次弟河南王干聘故中散大夫代郡穆明乐女,次弟广阳王羽聘骠骑谘议参军颍阳郑平城女,次弟颍川王雍聘故中书博士范阳卢神宝女,次弟始平王勰聘廷尉卿陕西李冲女,季弟北海王祥聘吏部郎中颍阳郑懿女。

六个王妃中,除代郡穆明乐女出于鲜卑八大贵族之一外,其余都是中原的著名汉族大士族。

——引自新课标教材选修1《教师教学用书》

(1)据以上材料,概括孝文帝改革的主要措施,并指出这些措施中体现的共同的文化特征。

(2)分析孝文帝采取这些措施的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

(1)措施:

迁都洛阳,普遍推行均田制,要求鲜卑人改用汉姓、易汉服、说汉语,提倡鲜卑人与汉人通婚。

特征:

汉化(学习汉族先进文化)。

(2)主观动机:

想缓和民族矛盾,巩固统治。

客观效果:

恢复和发展北方农耕经济,促进北方民族融合。

本题考查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和影响。

(1)问从材料中概括即可;

共同的文化特征指这些措施文化取向的共同点,即向汉族学习先进的文化。

(2)问“主观动机”即改革的根本目的,“客观效果”即改革的影响。

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奴婢依良丁(良丁,谓良人);

牛一头,受田三十亩,限止四牛。

奴婢牛随有无以还受。

材料二 《春秋》之义,内诸夏而外夷狄。

……夫关中土沃物丰……帝王之都每以为居,未闻戎狄宜在此土也,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戎狄志态,不与华同……戎晋不杂,并得其所,上合往古既叙之义,下为盛世永久之规。

纵有猾夏之心,风尘之警,则绝远中国,隔阂山河,虽为寇暴,所害不广。

——江统《徙戎论》

材料三 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

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

——杨炫之《洛阳伽蓝记》

材料四 北朝的强盛来自体制的力量……交替的“胡化”和“汉化”……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帝国颓势,并构成了走出门阀士族政治、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

——吴宗国《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孝文帝实施均田令的前提条件?

这一措施的实施有何积极影响?

(2)据材料二,指出作者关于民族问题的主张,概括其理由。

(3)据材料二、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孝文帝改革的进步作用。

谈谈你对当时民族的认识。

(1)前提条件:

政府能够掌握、支配大批无主荒地。

积极影响:

使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得到了一定量的土地,抑制了土地兼并,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征发徭役,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流民问题,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2)主张:

夷夏有别,少数民族应远离中原。

理由:

儒家的传统观念;

夷夏风俗习性不同;

可以减轻对中原的危害。

(3)作用:

促进洛阳的繁荣;

推动北方经济文化发展;

促进民族融合;

奠定隋唐国家统一的基础。

认识:

少数民族及其文化给中原文明带来了鲜活的元素;

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交融、互补,丰富了中华文明的内涵;

避免了民族对立,消除了民族隔阂,是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保证。

本题考查北魏孝文帝改革。

(1)问的前一小问通过教材知识,政府是将无主荒地和政府所控制土地分给农民使用,并未触及封建土地私有制,所以,前提是政府掌握大量土地。

后一小问通过所学知识即可回答,要注意从国家和农民两个角度思考。

(2)问主张从材料中不难看出:

夷夏观念浓厚,少数民族远离中原等。

理由主要从传统的儒家观念、夷夏差别等角度分析。

第(3)问进步作用注意要提炼出材料中的信息:

洛阳经济发展、北方经济文化的发展、民族融合、国家统一等。

认识主要从民族关系角度分析。

5.孝文帝改革就其深度、广度和影响而言,可与商鞅变法相媲美。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东方文化较高诸邦……以受古代文化之积染既深,种种因袭牵制,改革非易……秦人在文化上之历史,较之东方诸国,亦远为落后,故转得为种种之创新。

其实商鞅变法之重要内容,在东方各国,本已早为推行,商鞅不过携带东方之新空气,使西方人迎头赶上一步。

而结果则后来居上,新制度之创建,惟秦为最有功焉。

——马非百《秦集史》

材料二 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

……民族根柢,莫如语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

孝文以仰慕中国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

其于制度,亦多所厘定。

——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

材料三 北魏在中原建立以后,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即如何处理这一广大地区的民族关系,其中包含如何对待汉族的先进生产方式、汉族的文化问题。

是继续保存拓跋氏旧的社会制度和旧有的文化习惯,还是捐弃旧俗,接受先进的文化,在新的历史环境中获得新生,北魏的统治者必须作出抉择。

——白寿彝《中国通史》

(1)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的有利条件。

这些条件使秦国变法呈现怎样的特点?

(2)据材料二,归纳孝文帝“迁都”对改革的作用。

从材料看,孝文帝“改革之心”坚定的原因是什么?

(3)据材料三回答,与商鞅变法相比,孝文帝改革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影响改革效果的基本因素。

(1)条件:

东方诸国的变革经验;

落后的秦国受传统束缚较少。

特点:

注重创建新制度;

变法彻底,功效明显。

(2)作用:

减少改革阻力,为彻底改革、移风易俗(如禁用鲜卑语、讲汉话等)创造条件。

原因:

北魏风俗落后,迫切需要改革;

孝文帝仰慕汉族文化,改革热情高。

(3)问题:

民族关系问题(或鲜卑族与汉族文化的差异)。

因素:

对外来先进文化的学习与借鉴;

改革者的信心与勇气。

本题以材料的形式考查了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

旨在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和对历史知识再认再现的能力。

(1)问的第一小问可根据材料一中的信息“东方……改革非易”“商鞅……携带东方……新空气”作答;

第二小问可根据材料一中的信息“西方……新制度……创建……最有功”作答。

(2)问的第一小问可根据材料二中的信息“革易旧俗”作答;

第二小问可根据材料二中的信息“魏……风俗至陋”“孝文……仰慕中国文化”“改革之心……勇”作答。

第(3)问的第一小问可根据材料三中的信息“面临的最大问题……民族关系”作答;

第二小问为开放型的探究题,言之有理即可。

第四单元 王安石变法

1.分析北宋中期“三冗”问题和积贫积弱的关系,以及这一局面形成的原因。

2.概括和归纳王安石变法的主要措施及其影响。

3.从“改革与发展”的角度,科学地认识和评价王安石变法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了解王安石变法在当时和后世都引起了较大的争议。

 

初,王安石欲行青苗法,条例司检详文字苏辙曰:

“以钱贷民,使出息二分,本非为利。

然出纳之际,吏缘为奸,虽有法不能禁。

钱入民手,虽良民不免非理费用。

及其纳钱,虽富民不免违限,如此,则州县不胜烦矣。

唐刘晏掌国计,未尝有所假贷,有尤之者。

晏曰:

‘使民侥幸得钱,非国之福。

使州县依法督责,非民之便,吾虽未尝假贷,而四方丰凶贵贱,知之未尝逾时。

有贱必籴,有贵必粜。

此四方无甚责贼之病,安用贷为!

’晏所言,则常平法耳。

此法见在,而患不修,公诚举而行之,则晏之功可立俟也。

——《文献通考·

市籴考》

苏辙反对推行青苗法的理由有哪些?

这一则材料采取逆向思维的方式,教科书上较多地是从王安石这一变法的主体角度提供材料,而本史料则从苏辙这一变法的反对者的角度提供材料,特别要注意站在王安石的对立面来解析解读。

青苗法放贷过程中,容易产生官吏借机盘剥百姓的现象;

钱一旦放贷出去,难以收回;

官府追索,增加行政执法困难;

用常平法即可解决青苗法所要解决的问题。

1.青苗法是王安石变法中的重要举措,然而自古以来,对它的批评声就一直存在。

材料一 “昔之贫者举息之于豪民,今之贫者举息之于官”,“兼并之家不得乘新陈不接以邀倍息”,也可“广蓄积,平物价,使农人有以赴时趋事,而兼并不得乘其急”。

——李超民《王安石变法与美国20世纪30年代的新政》

材料二 苏辙认为:

出纳之际,吏缘为奸,虽有法不能禁。

钱入民手,虽良民不免妄用;

及其纳钱,虽富民不免逾限。

如此则恐鞭箠(即“棰”,意:

鞭打)必用,州县之事不胜烦矣。

——汤江浩《王安石——勇进人生》

材料三 王安石定的标准是年息二分,即贷款一万,借期一年,利息二千。

地方上的具体做法是,春季发放一次贷款,半年后就收回,取利二分。

秋季又发放一次贷款,半年后又收回,再取利二分。

结果,贷款一万,借期一年,利息四千。

由于执行不一,有些地方利息之高,竟达到原先设定的35倍!

向官府贷款,先申请后审批,道道手续都要求人,交“好处费”。

——摘编自易中天《帝国的惆怅》

(1)据材料一,分析王安石实施青苗法的主观目的。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取得的实际效果。

(2)据材料二概括回答,苏辙反对青苗法的理由有哪些?

其真实目的是什么?

(3)材料三中作者是怎样看待青苗法的?

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在制定改革措施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1)主观目的:

减少高利贷者对百姓的盘剥,增加政府收入;

平抑物价,保障农业,增加农民收入。

实际效果:

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户负担,增加了政府收入。

(2)理由:

不易监管,会出现官吏舞弊现象;

易导致钱物滥用和本息收取困难,增加地方政府负担。

真实目的:

维护大地主、大官僚利益。

(3)看待:

利息高,手续复杂,民众受剥削重。

问题:

政策制定要立足实际;

要兼顾多方利益,赢得更多人的支持;

需有相应监督政策及配套措施;

政策制定要循序渐进、灵活简便。

(任答两点即可)

本题侧重于考查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

(1)问前一小问从材料一中概括即可,后一小问联系变法中青苗法实施取得的效果加以说明。

(2)问前一小问从材料二中概括,后一小问真实目的要从苏辙代表大地主、大官僚的立场来分析。

第(3)问可从材料三中“有些地方利息之高”,“先申请后审批,道道手续都要求人”等归纳。

2.王安石变法在历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人们对此却评价不一。

材料一 今介甫为政……士吏兵农工商僧道无一人得袭故而守常者,纷纷扰扰,莫安其居……

——司马光《家传集》

材料二 司马光:

“治天下譬如居室,敝则修之,非大坏不更造也。

——《宋史》

材料三 宋太傅荆国王文公安石,适应于时代之。

其良法美意往往传诸今日莫之能废……

——梁启超《王安石评传》

(1)王安石变法中针对“士、兵、农、商”的改革措施有哪些?

(“农”举两条,其他项各举一条)

(2)结合王安石变法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二、三中“非大坏不更造”和“适应于时代”的理解。

(1)士:

改革科举制度;

农:

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

兵:

将兵法、保甲法、保马法;

商:

市易法、均输法。

(2)“非大坏不更造”指司马光反对王安石变法,维护旧制;

“适应于时代”指梁启超肯定王安石变法,主张变革。

(1)问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难度不大,关键在于全面;

(2)问考查学生解读材料,紧扣教科书知识的能力,要求较高,答题的关键在于紧扣讲话人的身份,如司马光是反对王安石变法的,并能将材料三的意思理解清楚。

3.王安石变法取得了不少成就,但也有为人诟病之处。

材料一 “凡商旅所有必卖于市易,或非市肆所无必买于市易”,真正达到了“尽收天下之货自作经营”的目的。

其时,市易司甚至连果实之类都自作经营。

——摘编自程念棋《中国历代变法类型及其成败》

材料二 用限制商人获利、控制市场流通的手段,使税收物资的调拨与运输体现最大的经济效益——就近与低价,这叫“似吸贵就贱,用近求远”。

——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材料三 (苏)辙曰:

“以钱贷民,使出息二分,本以救民,非为利也。

然出纳之际,吏缘为奸,法不能禁。

钱入民手……及其纳钱,虽富民不免逾限。

如此则恐鞭箠必用,州县之事不胜烦矣。

——《续资治通鉴》

(1)材料一、二反映了王安石变法中的哪两项措施?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了哪些成效。

(2)材料三中,苏辙抨击的是王安石的哪一项变法措施?

抨击的理由是什么?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当今政府的经济工作的建议。

实行市易法和均输法。

成效:

打破了大商人对市场和流通的垄断;

大大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2)措施:

青苗法。

造成官吏徇私舞弊;

增加地方政府负担。

(3)建议:

政府不可垄断市场,越位经营;

完善政策执行监督机制;

制定科学合理的经济政策;

关注民生。

(任答三点即可)

(1)问第一小问从材料一中“市易”“市易司”说明是实行市易法,材料二中“使税收物资的调拨与运输”说明是均输法;

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政府收入和市场垄断视角分析成效。

(2)问第一小问从“以钱贷民,使出息二分”说明是青苗法;

第二小问从“吏缘为奸”“州县之事不胜烦”等信息中概括答案。

第(3)问属于开放题型,建议可以从政府管理与市场发展关系角度思考作答。

材料一 (王安石)上万言书,以为:

“今天下之财力日以困穷,风俗日以衰坏,患在不知法度,不法先王之政故也。

法先王之政者,法其意而已。

法其意,则吾所改易更革,不至乎倾骇天下之耳目,嚣天下之口,而固已合先王之政矣。

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自古治世,未尝以财不足为公患也,患在治财无其道尔……”后安石当国,其所注措,大抵皆祖此书。

——《宋史·

王安石传》

材料二 荆公(王安石)当诸法草创将次就绪之时……不免有求治太急、用人太滥之弊耶?

……青苗法立意虽善,然以理势度之,不能有利而无弊,其或初年行之颇得其人,故见效多而见病少欤?

抑公之聪明犹有所蔽,未及尽察欤?

虽然,如当时反对党之诋其有弊而无利,此又殆必无之事。

……免役法厘革数千年之苛政,为中国历史上一新纪元。

当改革伊始,虽不免一部分人略感苦痛,然所不利者在豪右之家,前此有特权者耳,自余细民,则罔不食其赐也。

——梁启超《王安石传》

(1)据材料一,指出王安石上万言书的背景和基本主张。

(2)据材料二,概括梁启超对王安石变法的总体评价。

(3)综合以上材料说明,改革要取得成功应注意哪些因素?

(1)背景:

财力困穷;

风俗衰坏;

法度不彰。

主张:

法先王之政(意),实行变法;

讲究治财之道,理财以富国。

(2)评价:

在肯定变法的前提下,指出变法存在的缺陷。

(3)因素:

改革要把握时机;

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

要选用德才兼备的人才;

改革要循序渐进;

要权衡政策的利弊;

要处理好动机与效果的关系。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记忆和归纳理解能力。

(1)问,第一小问,结合材料一中“财力日以困穷,风俗日以衰坏,患在不知法度,不法先王之政故也”分析,第二小问,结合“而固已合先王之政矣”“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分析。

(2)问,结合材料二中“当诸法草创将次就绪之时……不免有求治太急、用人太滥之弊”分析。

第(3)问,根据材料二中叙述的用人、时机、指导思想等主要问题方面进行回答。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北宋仁宗、神宗年间财政收入来源表

  项目

时间  

绢帛

五谷

钱币(京

师岁入)

宋仁宗时期

3680万贯

宋仁宗嘉祐某年

276万余匹

1807万余石

宋神宗时期

6000万贯

宋神宗熙宁

十年(1077年)

26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自我管理与提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