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选修一复习笔记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511965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8.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选修一复习笔记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中历史选修一复习笔记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高中历史选修一复习笔记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高中历史选修一复习笔记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高中历史选修一复习笔记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选修一复习笔记Word文档格式.docx

《高中历史选修一复习笔记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选修一复习笔记Word文档格式.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历史选修一复习笔记Word文档格式.docx

克里斯提尼改革内容

①用10个地域部落取代原来的4个血缘部落——打破了血缘关系,大大削弱了氏族贵族的势力。

②设立五百人会议:

比例代表制选举法、抽签选举、任期制。

③成立十将军委员会。

④实行陶片放逐法:

这是一种以民主方式反对民主敌人的方法。

二商鞅变法

1.认识商鞅变法的特点:

全面性、有效性和法律上确立封建制度等特点。

2.体会“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革新精神,学习改革家坚强不屈的意志。

3.商鞅变法对于秦国的制度变革和国力强盛产生的历史作用。

4.理解商鞅变法的性质和“商鞅虽死、秦法未败”的原因。

5.认识到社会是在改革中不断前进的,增强对社会的历史责任感。

学习改革家商鞅坚强不屈的意志,增强对社会与历史的责任感。

※背景:

时代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动荡、大变革和大发展时期。

1.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变法,以富国强兵、称霸诸侯。

2.秦国落后于其他国家,客观上要求通过变法以增强国力。

3.秦孝公希望建立功业,广纳贤才,主观上要求变法图强。

4.商鞅的变法宣传和改革精神。

※内容:

1.经济上:

①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维护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提高了他们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②重农抑商、奖励耕织——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秦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为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物质基础。

但也奠定了中国此后一千多年对商业发展抑制的总体趋势,成为以后商品经济发展的阻力。

③统一度量衡。

2.军事上:

奖励军功,废除“世卿世禄制”

——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打击了奴隶主旧贵族,提高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地位,扩大了统治基础。

3.政治上:

 

①废除分封制,推行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②实行什伍连坐制度——强化了对基层民众的管理和统治。

③制定秦律——有利于加强统治。

4.文化上:

①焚烧诗书——加强了思想控制,但极端压制了人民的思想,对于我国文化典籍也是一种摧残。

实质是文化专制。

②改革旧俗(禁止父子兄弟同室居住;

强行推行一夫一妻小家庭政策。

)——进一步发展了小农生产,有利于国家赋税征收、加强了秦国的集权统治。

依照中原地区的风俗、风尚进行改革,不仅促进了秦国的发展,也有利于民族的融合。

※历史作用:

是战国时期最彻底最成功的一次改革。

政治上——打击了旧贵族,强化了中央集权;

地方上推行县制等措施,长期得到沿用,对后世影响深远。

经济上——改变了旧的生产关系,从根本上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度,发展了封建地主经济,增强了国力。

军事上——提高了秦军的战斗力,秦国在对外兼并战争中掌握了主动权。

※总体评价:

①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为秦后来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②对秦国以至中国历史的发展都起了重要作用。

③但其极端专制的高压政策,也对后世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法家思想。

宗旨(目的):

富国强兵。

一场最彻底的新兴地主阶级的封建性质的变法运动。

三北魏孝文帝改革

1.认识到改革是缓解社会矛盾、改变国家面貌的必然选择。

2.体会北魏孝文帝勇于改革的决心和对先进文化的追慕之情。

3.充分认识民族融合的作用,认同文化的“征服”力量。

1、拓跋珪建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2、社会危机严重:

鲜卑文明与汉文明冲突,社会矛盾尖锐;

广大农民赋役负担沉重,农民起义不断;

北魏统治者未处理好民族关系,民族矛盾激化。

3、民族大融合趋势;

4、冯太后与孝文帝注重汉化,积极推动

前期冯太后主持,重点是建新制;

后期孝文帝主持,重点是汉化。

1、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吏治得到改善,农民负担减轻

作用:

孝文帝对贪赃枉法严惩不贷相对缓和了当时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

俸禄制的实行,则减轻了官吏对百姓的掠夺,对巩固北魏政权的稳定具有积极意义。

2、颁行均田制

前提:

政府掌握大批无主荒地。

内容:

国家把控制的土地分给农民,农民向政府交租,并承担一定的徭役和兵役。

均田制的实行,一定程度上使无地农民得到了土地;

抑制了土地兼并,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征发徭役;

推动了北方地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促进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加强了民族大融合。

3、三长制(设邻长、里长、党长,直属州郡,负责清理户口和田亩,征发徭役和兵役。

)——地方政权掌握在国家手中,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巩固。

4、迁都洛阳

原因:

①政治上:

旧都保守势力强大,阻挠改革。

②经济上:

旧都经济落后,粮食供应困难。

③军事上:

旧都受到北方柔然的骚扰和威胁。

④地理上:

旧都偏居塞上,经略中原困难。

影响:

①北魏迁都洛阳以后,洛阳再次成为北方的政治、经济中心;

北魏洛阳的规划和布局,对后世城市建设影响较大。

②北魏孝文帝迁都,保证了孝文帝改革的深入;

有利于胡汉民族文化的融合,使中华文明得到进一步发展。

5、实行汉制和移风易俗

(易汉服、说汉话、改汉姓、与汉人通婚、改籍贯、行汉制、崇儒学)

(1)孝文帝改革的重点是改变鲜卑族原有的风俗习惯,进一步学习和采纳汉族的典章制度和生活方式,促进鲜卑族积极接受汉族文化。

(2)措施:

①易汉装;

②讲汉话;

③改汉姓,定门第等级;

④通婚姻;

⑤改籍贯。

……

(3)意义:

①促进鲜卑族和汉族文化的融合;

②争取到汉族地主对北魏朝廷的支持;

③有力地推动了政权向汉族王朝统治模式转化;

④加强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

※影响:

①北魏孝文帝改革是一次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的全面改革,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②使北方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相对稳定,北方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③促进了北魏社会的发展,加速了北方各族的封建化过程;

④加快了北方各民族融合的进程,为中国各民族共同发展作出了贡献。

兼有确立封建制度和民族融合的性质,是冯太后和孝文帝自上而下掀起的一次改变北魏社会面貌的封建化改革运动。

※对孝文帝改革的认识:

先进必然战胜落后;

民族融合与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

改革必须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顺应民意;

任何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都具有曲折性。

北魏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1)孝文帝改革顺应了生产力发展的趋势——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

(2)改革符合民族融合的趋势和各族人民的愿望;

(3)改革符合统治者巩固政权的需要;

(4)孝文帝的胆略和卓识,冲破阻力,毅然改革。

四王安石变法

1.养育以天下为己任,为社会作贡献的担当意识。

北宋中期出现了严重的社会危机。

1.社会矛盾尖锐:

土地兼并和辽、西夏政权的威胁产生了尖锐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

2.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

财政危机严重;

军队战斗力低下。

1069年,宋神宗即位后,起用王安石进行变法。

※目的:

富国强兵,巩固封建统治。

1.理财(富国):

①青苗法(在每年青黄不接时由官府给农民贷款、贷粮,每半年取利息二分或三分)

——增加了政府收入;

限制了高利贷对农民的剥削,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

②募役法(百姓可以出钱代役)

——保证了农民的劳动时间,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

③农田水利法(兴修水利工程)

——水利工程的修建,保证了灌溉;

耕地面积增加,农业生产发展;

政府税收增加。

④方田均税法(下令全国清丈土地,作为征收田赋的依据)

——清丈出大量隐瞒土地,增加了政府收入。

⑤市易法(设置市易务,出钱收购滞销货物,市场短缺时再卖出)

——限制了大商人对市场的控制;

有利于稳定物价和商品交流;

也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⑥均输法——限制了富商大贾对市场的操纵和对民众的盘剥,便利了市民生活。

2.军事(强兵):

①保甲法——维持了农村社会治安;

建立了全国性的军事储备;

节省了大量的训练费用。

②保马法——马匹的质量和数量提高;

政府节省了大量养马费用。

③将兵法——改变了兵将分离的局面,加强了军队战斗力。

④设军器监——武器质量和产量都提高。

3.教育:

①改革科举制度;

②整顿太学;

③惟才用人(选官制度)。

——有利于人才的选拔、培养和使用,为变法造了舆论,有利于改革的推进。

※失败原因:

①触犯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到激烈反对。

②执行过程中用人不当,引起民间不满。

③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当时的社会问题。

在不触动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是社会改良性质的改革。

1.变法措施的推行,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加强了国家的军事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

2.王安石变法促进了经济发展,客观上有利于社会进步。

3.变法以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为出发点,农民的处境没有根本改变,负担依然沉重。

4.王安石变法是封建地主阶级针对北宋统治危机进行的改革运动,它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

王安石变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如青苗法、募役法的推行,使财政收入增加;

新法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豪强地主的兼并势力,青苗法取代了上等户的高利贷;

方田均税法限制了官僚和豪绅大地主的隐田漏税行为;

市易法使大商人独占的商业利润中的一部分收归国家;

免役法的推行使农户所受的赋税剥削有所减轻,大力兴修农田水利工程,对农业生产的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社会呈现了百年来不曾有过的繁荣景象。

变法中的强兵措施扭转了西北边防长期以来屡战屡败的被动局面。

王安石变法也存在严重的不足,如在变法的指导思想上,王安石偏重于谋求开辟财源,获取尽可能多的国家财政税收,如均输法是利用国家行政权力强制进行收购、运销,以此手段来积累国家财富,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而且新法实行也显得过于急进。

※启示与教训:

1.改革是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产物。

2.改革是革除社会弊政,促进社会发展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手段。

3.改革是艰辛的,必然涉及到某些人的特权和私利,因而充满阻力,甚至充满了尖锐的斗争。

因此,改革者要有远见卓识,要有坚定的信念,行动要坚决彻底,要注意用人。

比较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点:

相同点:

①直接目的都是为了富国强兵;

②变法都得到了当时最高统治者的支持;

③变法内容触动了旧势力的利益,遭到他们的激烈反对;

④变法者改革的意志坚定,两人的命运基本相同;

⑤变法都对生产关系作出了调整。

不同点:

①背景不同:

商鞅变法发生在新旧交替的社会大变革时期;

王安石变法发生在北宋中期统治危机四伏时。

②根本目的不同:

商鞅变法是从根本上废除旧制度,建立新制度;

王安石变法是为了挽救北宋统治危机,部分调整生产关系。

③性质不同:

商鞅变法是一场封建化的运动;

王安石变法是对封建社会内部矛盾进行局部调整的改革。

④结局不同:

商鞅变法是一场成功的改革;

王安石变法则失败了。

五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1.体会制度改革对国家稳定和发展的重要意义。

2.体会亚历山大二世在农奴制改革中的政治智慧,养育与时俱进的品质和敢于变革的精神。

3.分析俄国近代化的特点,从而理解近代化的多样性。

①根本原因:

落后的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最主要动因:

俄国要摆脱落后状态。

③直接原因:

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暴露了农奴制的落后,激化了国内社会矛盾。

④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认识到改革是大势所趋,惟有变革才能自救。

为了挽救统治危机,维护贵族地主的利益。

※改革措施:

(农奴身份、土地、农民管理)

1.1861年颁布解放法令(“二一九法令”)

农奴在法律上获得人身自由。

农民可以获得一半份地,但必须向地主交纳赎金。

③组织上,建立村社制度。

(赎买前另设两年过渡期。

2.司法、军事、教育改革

①废除旧的等级法庭。

②实行公开陪审制、建立律师制和陪审制。

3.参照西方代议制,建立地方自治机构:

①在农村建立地方自治局。

②在城市建立城市杜马。

※农奴制改革的影响:

①法令的颁布使农奴的人身得到解放,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和市场,有利于工业革命的发展。

②收取的巨额份地赎金,为资本主义的发展积累了大量资金。

③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对促进俄国农业乃至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④也推动了政治体制、司法制度、军事、教育等方面的近代化。

※对农奴制改革的总体评价:

1.性质:

农奴主推行的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2.进步性:

客观上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自由劳动力、国内市场和资金,顺应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实现了生产方式由封建性向资本主义方式的过渡,是俄国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3.局限性:

◎不彻底性:

保留了大量农奴制残余,保留了沙皇专制制度。

◎掠夺性:

改革加重了农民的负担,是对农民的一次“合法”掠夺。

为什么俄国最终选择了改革方式变革社会?

1.俄国资产阶级十分软弱,对沙皇政府有较大的依赖性。

2.无产阶级也没有形成独立的政治力量。

3.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意识到只有通过改革,废除农奴制,才能化解矛盾,巩固统治。

六日本明治维新

1.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

认识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2.从实现民族独立与近代化的双重角度认识明治维新。

认识到改革能够解放生产力的道理。

3.认同顺应世界潮流与追求和平发展的价值观。

※明治维新的含义:

指日本明治政府向西方学习,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资本阶级性质的改革。

※背景(历史条件):

1.幕府统治危机(内忧外患):

内忧——国内危机:

社会矛盾尖锐。

①政治上,四民(士农工商)不平等,国内阶级矛盾尖锐;

②经济上,德川幕府的封建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形成并得到发展;

改革力量形成:

中下级武士、新兴地主、商人、资本家。

③外交上,闭关锁国政策使日本落后于世界发展的大趋势。

外患——民族危机:

西方列强的入侵

(1853年美国黑船来航,各国强迫签约,民族危机严重。

2.改革派武装倒幕成功。

3.1868年明治新政府建立。

巩固明治政府的统治,摆脱外来压迫,富国强兵。

※主要过程和基本内容:

从明治政府建立(1868年)到《帝国宪法》颁布(1889年),明治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初期的措施以“破旧”为特点,后期改革以“立新”为特点。

◎主要内容:

政治:

①废藩置县——结束了地方封建割据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

②废除封建等级身份制,取消武士特权,宣布“四民平等”。

③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天皇总揽统治权,内阁对天皇负责)

——使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确立了日本近代天皇制政体。

经济:

殖产兴业

①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

②殖产兴业,发展资本主义(利用政府力量引进技术和设备,创办“样板”企业,供私人企业效仿;

利用政府力量大力扶植和保护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

大力拓展海外市场,同时积极发展国内市场。

文化:

倡导“文明开化”

①派遣留学生,翻译西方著作。

②进行教育改革,建立近代教育体制。

③在生活习俗方面,大力推行西化。

军事:

实行义务兵役制,建立效忠于天皇的新式军队(“新”:

①它由军部指挥,军部只向天皇负责,称为“皇军”,不受内阁干涉;

②所有的军人都接受武士道教育。

——为对外扩张创造条件

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成功原因:

①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

②倒幕派推翻了幕府统治。

③倒幕派建立新政权后进行了大刀阔斧、行之有效的改革。

④列强集中侵略中国,客观上为日本提供了相对宽松的国际环境。

内:

是日本历史的转折点,使日本走上了近代化道路(资本主义道路)。

外:

①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强国。

②日本成功的典型为亚洲国家的仁人志士提供了改革的经验和启迪。

※局限性:

①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突出表现:

掌权者多是原属统治阶级的武士阶层)。

②推行军国主义,走上了对亚洲邻国的侵略扩张。

比较19世纪中期的日本明治维新和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的异同:

不同:

①直接原因不同:

俄国:

对外战争的失败加剧了农奴制的统治危机。

日本:

民族危机加剧了社会矛盾,导致幕府统治被推翻。

②内容不同:

俄国主要是废除农奴制;

日本主要围绕富国强兵、文明开化来进行。

③领导力量不同:

俄国是以沙皇为代表的封建统治阶级;

日本是以倒幕派为核心的改革派。

相同:

①时代相同:

都处在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成为历史发展的潮流,本国落后的封建统治阻碍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②性质相同:

都是自上而下的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

③结果相同:

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改革都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④目的相同:

都是为了维护自身统治;

发展资本主义。

七戊戌变法

1.认同变法图强、文明进化的价值观。

2.认识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

3.树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1.社会危机严重

①民族危机(直接原因):

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加深。

②统治危机:

财政危机激化政治危机。

2.社会基础:

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包括经济基础与阶级基础)。

3.思想基础:

19世纪60年代早期维新思想产生及90年代康梁维新思想的进一步传播和维新派同顽固势力的论战。

4.组织基础:

强学会、保国会等资产阶级政治团体的形成。

※变法过程:

第一阶段——康、梁等维新思想的传播(19世纪末)(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

第二阶段——维新派宣传维新思想的活动

(1895年公车上书——揭开序幕;

论战、创办报纸、设立学会、学堂、施纲。

第三阶段——百日维新(1898)(高潮)

※变法的内容:

(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

政治方面:

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经济方面:

奖励农工商业的发展;

兴办商会、农会等民间团体;

改革财政,编制预算决算。

文化教育方面:

设立中小学堂,京师大学堂;

准许设报馆,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

军事方面:

精练陆军,扩建海军。

※意义:

①戊戌变法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为挽救民族危机、发展资本主义奔走呼号,提出变法的首要目的是救亡图存,具有爱国性。

②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资产阶级维新派要求实行有利于发展资本主义的政策,实行君主立宪制,在当时符合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具有进步性。

③戊戌变法是近代中国的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具有启蒙性。

根本原因: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过于弱小。

①客观上:

反动势力强大。

变法损害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

②主观上:

A.维新派缺乏坚强领导核心;

B.脱离群众,依靠的皇帝没有实权;

C.缺乏政治策略,急于求成;

D.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教训:

戊戌变法的失败证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

是一次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

日本明治维新成功与中国戊戌变法失败对比表

项目

明治维新

戊戌变法

社会背景

人民的反抗;

新兴地主、商人不满;

统治阶级内部分化,幕府成为众矢之的……

①封建危机严重;

②中外势力相互勾结,封建势力较强大。

领导力量

中下级武士、新兴地主等联合力量强大。

资产阶级把希望寄托在无实权的皇帝身上,不敢发动群众,顽固派力量强大。

具体措施

发布一系列除旧布新的改革措施,强制大力推行。

变法诏书如一纸空文,无法推行。

国际环境

西方列强入侵中国

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思想文化传统

知识分子容易吸收外国的新思想、新文化,西方学说普及早。

传统思想文化根深蒂固,比较难接受新鲜事物。

※历史上重大改革的规律性总结:

改革的定义:

改革是指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变动。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因此,可以说人类的文明史也是一部改革史。

1、改革的分类

◎从程度看:

一种是在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局部的调整;

一种是对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彻底的改革,导致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从内容看:

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军事改革、文化改革。

◎从性质看:

奴隶制改革、封建制改革、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

A.奴隶制改革:

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伯里克利改革;

管仲改革、鲁国“初税亩”。

B.封建性质的改革

(1)确立封建制度:

商鞅变法

(2)挽救危机、自我完善:

王安石变法、洋务运动

(3)少数民族学习先进制度文化(兼有确立封建制度和民族融合性质):

北魏孝文帝改革

C.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

(1)确立资本主义:

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中国戊戌变法

(2)巩固资产阶级统治:

美国罗斯福新政

D.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

苏联、东欧的社会主义改革;

中国的改革开放

2、改革的实质

改革是统治者对即定制度所进行的调整。

它与社会革命不同,并不否定现存制度,而是对现存制度加以改良,使之尽量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

3、改革的原因(背景)具体来讲,这些原因大体可以表述为:

 ①旧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顺应历史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