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大全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507689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623.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大全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大全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大全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大全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大全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大全Word文件下载.docx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大全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大全Word文件下载.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大全Word文件下载.docx

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

1.地球的内部圈层包括地壳、地幔、地核;

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水圈、大气圈、生物圈。

2.莫霍界面:

地壳与地幔之间。

古登堡界面:

地幔与地核之间。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1.大气的根本热量来源是太阳辐射,但大气最直接的热量来源是地面辐射。

2.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削弱作用,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

3.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其形成过程:

地面冷热不均→大气垂直运动→水平气压差异→大气水平运动(风)。

4.空气水平运动(风)的方向是从高压指向低压,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在等压线图上,等压线越密集,风力越大。

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

1.气压带风带示意图※※

2.气压带中是由于热力原因形成的是赤道低压带、极地高压带;

由于动力原因形成的是副热带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

风带是从高压带吹向低压带,并考虑地转偏向力形成的。

3.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是无论南北半球都是7月向北移,1月向南移。

4.北半球1月(冬季),亚洲大陆上形成亚洲高压,切断了副极地低压带,在太平洋上形成了阿留申低压;

北半球7月(夏季),亚洲大陆上形成亚洲低压,切断了副热带高压带,在太平洋上形成了夏威夷高压。

5.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类型

主要分布

气候成因

气候特点

热带雨林气候

南北纬10°

之间

终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

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草原气候

-南北回归线之间

受赤道低压带与信风带交替控制

干湿季分明,干季高温少雨,湿季高温多雨

热带沙漠气候

南北回归线-30°

大陆内部和西岸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控制

全年炎热干燥

热带季风气候

北纬10°

-北回归线的大陆东岸

受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全年高温,雨旱季明显

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湿润气候

南北纬25°

-35°

的大陆东岸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地中海气候

南北纬30°

-40°

的大陆西岸

受西风带与副热带高压带交替控制

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

温带海洋气候

南北纬40°

-60°

终年受西风带控制

终年温和多雨

温带季风气候

北纬35°

-55°

大陆东岸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温带大陆性气候

-60°

大陆内部

全年受大陆气团控制

冬冷夏热,降水稀少

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

1.锋

冷锋

暖锋

准静止锋

主要区别

概念

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方向移动的锋

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方向移动的锋

冷暖气团势力相当,使锋面来回摆动

暖气团

上升

被迫抬升

徐徐爬升

缓缓上滑

锋前锋后

暖气团在前,冷气团在后

冷气团在前,暖气团在后

雨区位置

主要在锋后

锋前

延伸到锋后很大范围

图示

天气图

简图

雨区图

主要在锋后

主要在锋前

过境前

单一暖气团控制,气温高,气压低,晴朗

单一冷气团控制,气温低,气压高,晴朗

单一气团控制,天气晴朗

过境时

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常出现阴雨雪、同时伴有大风

气温升高,气压降低,常出现连续性云雨天气或雾

常出现连续性降水天气

过境后

单一冷气团控制,气温低,气压高,转晴

单一暖气团控制,气温高,气压低,转晴

单一气团控制,天气转晴

天气实例

寒潮;

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

春季的沙尘暴。

一场秋雨一场寒

一场春雨一场暖

江淮地区的梅雨,

5月末到6月

2气旋(低压)、反气旋(高压)

气旋(低压)

反气旋(高压)

气压状况

气压中心低,四周高

气压中心高,四周低

气压梯度力方向

从四周指向中心

从中心指向四周

气流流向

北半球

逆时针辐合中心上升

顺时针辐散中心下沉

南半球

顺时针辐合中心上升

逆时针辐散中心下沉

天气状况

阴雨

晴朗干燥

我国的典型天气

夏秋季节我国东南沿海的

台风

长江流域的伏旱;

我国北方“秋高气爽”天气

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

1.现代气候变化最主要的趋势是全球气候变暖。

2.产生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

二氧化碳的排放(化石燃料的燃烧)、森林的破坏、人口的增长

3.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1)导致海平面上升;

(2)改变水循环,产生洪涝、干旱等灾害;

加剧水资源不稳定性及供需矛盾。

(3)有利于高纬国家,使其农业增产(生长期延长);

不利于低纬国家,使其农业减产(洪涝与干旱加剧)。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

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

1.水循环环节.※※

(1)图中1是蒸发,2是降水,它们组成了海上内循环循环;

(2)图中3是蒸发,4是降水,它们组成了陆地内循环(内陆循环)循环;

(3)图中5是蒸发,6是水汽输送,7是降水,8是地表径流,9是下渗,10是地下径流,它们组成了海陆间循环循环。

(4)能够更新和净化陆地水资源的是海陆间循环。

人类在利用水循环过程中对地表径流的利用和影响最大。

2.水循环的意义:

(1)维持全球水体的动态平衡;

(2)促进全球的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

(3)塑造地表形态;

(4)对陆地水资源具有更新、净化的作用。

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1.形成洋流的主要动力是盛行风,另外地转偏向力和陆地形状也可影响洋流的方向。

2.洋流的性质分类有寒流和暖流。

3.世界洋流图。

4.洋流的影响:

 

(1)对沿岸气候的影响:

暖流起增温增湿作用和寒流起降温减湿作用

 

(2)对渔场的影响:

由于寒暖流交汇形成北海道渔场、纽芬兰渔场和北海渔场。

由于上升流形成秘鲁渔场。

 (3)对海洋污染的影响:

扩大污染范围;

加快污染物的净化。

 (4)对海洋交通运输的影响:

顺流时可以加快速度、节省燃料

第三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1.水资源主要是指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属于可再生资源。

2.多年平均径流总量是衡量水资源丰欠程度最重要的标准。

3.人类利用水资源的措施:

开源措施:

修建水库;

跨流域调水;

海水淡化;

合理开采地下水;

人工增雨。

节流措施:

提高利用效率和重复利用率;

提高节水意识;

减少污染浪费。

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四章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1.地质作用按能量来源的不同可以分为内力作用、外力作用两种类型。

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内部(热能),它可以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

内力作用主要包括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地壳运动等基本形式。

外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外部(太阳能、重力能),它可以使地表变得平坦;

外力作用主要包括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堆积作用)、固结成岩等基本形式。

2.地壳运动中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是地壳运动,其按运动方向和性质又可以分为水平运动和升降(垂直)运动两种形式。

水平运动常常形成褶皱山脉、断裂带、裂谷、海洋等;

垂直运动常常形成地势起伏、海陆变迁等。

就全球规模的运动而言,地壳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

3.三大类岩石可以相互转化(地壳物质循环)。

①冷却凝固

②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堆积)

③变质作用

④重熔再生

第二节山岳的形成

1.山岳的主要类型包括褶皱山、断块山、火山。

2.褶皱的基本形态有背斜和向斜两种类型。

地下岩层向上拱起形成的是背斜,其岩层的新老关系是中心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

地下岩层向下弯曲形成的是向斜,其岩层的新老关系是中心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

3.在内力作用影响下,一般情况下背斜成山,向斜成谷;

但如考虑到外力作用,背斜的顶部由于受张力作用,容易被侵蚀成山谷,而向斜的槽部受挤压力作用,不易发生侵蚀作用,从而形成山。

世界著名的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科迪勒拉山脉等按其成因类型都属于褶皱山。

4.背斜属于储油气构造;

可修建隧道;

向斜属于储水构造。

5.岩层在地壳运动过程中破裂并沿破裂面发生明显位移而形成断层。

两条断层之间的岩块相对上升则形成地垒,容易形成断块山地,例如华山、庐山、泰山等即是如此形成;

两条断层之间的岩块相对下降则形成地堑,容易形成低地和谷地,例如渭河平原、汾河谷地、东非大裂谷等即是如此形成。

6.岩浆活动会形成火山或熔岩高原,哥伦比亚高原、长白山、日本富士山等都由于岩浆活动形成的。

7.山岳地区的交通线主要分布在山间盆地和河谷,山岳地区的交通线主要以公路为主,其次才是铁路。

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

1.河流地貌按照成因可分为侵蚀地貌、堆积地貌。

2.河流侵蚀方式有三种。

溯源侵蚀可以使河谷向河流源头方向伸展;

下蚀可使河谷加深,侧蚀可以使河谷加宽。

3.河流堆积地貌主要有冲积扇、冲积平原、河流中下游的河漫滩平原和河流入海口的三角洲平原。

4.高原地区的聚落一般分布在深切河谷两岸的河漫滩平原,其形态呈条带状状。

山区地区的聚落一般分布在河流两岸的河漫滩平原或山前的冲积扇,其形态呈条带状状。

平原地区的聚落一般分布在三角洲或河流两岸的河漫滩平原,其形态呈条带状状或团状状。

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组成环境的各个要素,总是力求整体的一致性,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某一要素发生变化,会引起其它要素甚至整体发生相应改变,“牵一发而动全身”。

2.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生产功能、平衡功能等新功能

3.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如水循环、生物循环、岩石圈物质循环(地壳物质循环)等过程。

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1.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纬度地带性):

以热量变化为基础,形成自然带由赤道向两极呈现南北方向有规律的更替,这种现象在低纬、高纬地区最明显。

2.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经度地带性):

以水分变化为基础,形成自然带由沿海向内陆呈现东西方向有规律的更替,这种现象在中纬地区最明显。

3.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以水分和热量的共同变化为基础,形成自然带由山麓向山顶呈现垂直方向有规律的更替,这种现象在高差较大的山区地区最明显。

当地所在纬度越低,海拔越高,垂直带数目越多,垂直带谱越完整。

必修二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

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

1.一个地区人口的数量变化包括人口的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人口迁移)。

2从空间上看,集中于欧洲、北美洲、大洋洲的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日本、俄罗斯;

德国、法国、匈牙利等国家甚至出现了人口负增长现象;

而集中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

因此不同的国家和地区采取的人口政策是不同的。

3.世界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三项指标共同构成的,可以分为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三种类型。

4.图中曲线①表示出生率,曲线②表示死亡率。

A表示的人口增长模式是原始型,B表示的人口增长模式是传统型,C表示的人口增长模式是现代型。

在表格中填出各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相关特点。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A

B

C

5.影响人口模式转变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生产力,在人口模式的转变过程中,首先出现下降变化的是死亡率。

从局部看,发达国家以及中国等少数发展中国家已经进入现代型,而大部分发展中国家仍然处于由传统型。

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

1.人口迁移按照是否跨越国界可以分为:

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

2.国际人口迁移总体特点:

是以集团性、大批量的移民为主。

①19世纪以前主要迁往新发现的大陆,如由欧洲迁往美洲、大洋洲,开发了新大陆,传播了工业文明,改变了人种的空间分布。

②二战后的人口迁移主要特点是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人口增加,迁移方向主要由发展中国家迁往发达国家以及世界性的大型能源基地,主要迁出区是拉丁美洲,主要迁入区有欧洲、北美和西亚、北非地区。

3.我国人口迁移分为两个阶段:

①20世纪80年代以前,为了开发边疆,主要以政策性迁移为主。

②20世纪80年代以后,主要特点表现为人口迁移规模增大,频率加快,迁移方向主要为由农村向城市,由内陆向沿海。

4.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意义:

①调节人口空间分布;

②调节人才余缺;

③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

④促进经济发展、缩小地区经济差距。

5.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包括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个人动机和需求等,从总体上看,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往往是经济因素。

第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

1.环境人口容量:

是环境承载力最重要的指标,表示一个地区能养活的最大人口数量。

人口合理容量:

表示一个地区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所能养活的最大人口数量。

2.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

主要包括资源、科技水平、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等,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资源,与环境人口容量成正比的是资源和科技水平,成反比的是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

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

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1.城市中最常见的功能区:

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

各功能区之间没有明显界线;

各功能区可能兼有其它土地利用方式;

不同规模和类型的城市,其功能区构成不同。

2.住宅区:

城市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中高级与低级住宅区呈背向发展。

3.商业区:

需要便捷的交通及大量消费者;

分布以市场最优或交通最优为原则;

多位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

大多呈点状或条状。

4.工业区:

专业化程度较高,相互之间协作性强;

不断向外缘移动;

分布于交通便利地区(靠近公路、铁路、河流等)

5.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最主要的因素是经济因素主要取决于交通便捷程度及距市中心远近

6.图中A表示工业,B表示住宅,C表示商业,由市中心向外缘递变最快的是商业,①-③中适合发展住宅区的是②,适合发展工业区的是③,适合发展商业区的是①。

7.代表性的城市地域结构:

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

第二节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1.城市等级与服务范围的关系

(1)城市等级低,数目多,服务种类少,服务范围比较小;

城市间距离近

(2)城市等级高,数目少,服务种类多,服务范围比较大。

城市间距离远

第三节城市化※※

1.人口向城镇集聚、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就是城市化。

其水平高低的主要衡量标准包括城市人口比重、城市人口数量、城市用地规模和面积等,其中最重要的标准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高低。

2.促进城市化发展的原因主要包括:

农村(推力):

人口过剩(对土地压力大)、自然灾害频繁严重、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

城市(拉力):

就业机会多、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设施齐全、交通便利。

3.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城市人口比重大),发展速度慢,已经进入城市化的后期成熟阶段,多出现逆城市化现象,从而出现众多的卫星城。

4.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城市化水平低(城市人口比重小),发展速度快,已经进入城市化的中期阶段,多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造成城市规模和面积不断扩大。

5.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即可改善环境,如平整土地、修建水利设施、绿化环境等,也可以破坏环境,产生环境污染问题(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音污染、光污染、电磁辐射污染等)和生态破坏问题(如生物多样性减少),另外还可以产生交通及居住条件差、失业和就业问题突出、社会秩序混乱、内城衰落等现象。

6.人类解决城市化问题(建造生态城市)的主要对策:

  ①发展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环境污染。

  ②使城市与自然环境保持协调,建立良性循环:

例如:

 A.城市化发展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B.控制大城市规模,分散大城市职能,建设城市新区和建设卫星城

 C.合理规划城市,处理好城市各功能区的关系

 D.提高绿化

 E.

其他措施:

合理进行交通改造、住房改造、加强社会秩序管理、合理调整产业结构

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1.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

①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季风水田农业;

商品谷物农业。

②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大牧场放牧业;

乳畜业。

③种植业、畜牧业兼备的农业地域类型:

混合农业。

案例

主要分布地区

主要作物

主要特点

区位条件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季风水田农业

亚洲季风区

东亚、东南亚、南亚季风区及东南亚的热带雨林气候区

水稻

小农经营(生产规模小);

单产高;

商品率低,机械化和科学水平低;

水利工程量大

全年或夏季高温多雨的气候,适宜水稻生长;

地势低平,适宜水田管理;

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人多地少,粮食需求量大

商品谷物农业

美国中部平原

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俄罗斯、乌克兰等国。

我国东北和新疆的国营农场。

小麦玉米等

生产规模大;

商品率高;

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

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

自然条件优越(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深厚、水源充足、气候温和、降水丰富);

交通运输便利;

市场广阔;

地广人稀,适宜进行大规模生产;

机械化水平高;

农业科技先进

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大牧场放牧业

阿根廷潘帕斯草原

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等国的干旱、半干旱气候区

牛、羊

专业化程度高;

气候温和,草类茂盛,草质优良;

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

距海港近,交通便利。

乳畜业

西欧

北美五大湖周围、西欧、中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

牛奶及其制品等

机械化程度高;

集约化程度高;

多分布在大城市周围

地形平坦,气候温凉、潮湿,适宜多汁牧草生长;

城市、人口密集,市场广阔,水陆交通便利

混合农业

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

欧洲、北美洲和非洲的南非及大洋洲的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主要是种植业与畜牧业结合的混合农业);

我国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

小麦、羊

土壤肥沃;

气候温和,降水适中;

地广人稀;

市场广阔(世界主要小麦、畜产品产地);

交通发达;

政府扶持。

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1.影响工业的区位条件:

①自然条件:

土地(地形;

租金)、水源。

2社会经济条件:

市场、交通、劳动力、原料(资源)、动力、政策、科技、农业基础

2.五种导向型工业:

①原料导向型工业:

甘蔗或甜菜制糖、水产品加工、水果罐头制造等;

②市场导向型工业:

食品、瓶装饮料制造(啤酒、汽水)、家具制造、印刷、石化等;

③动力导向型工业:

有色金属冶炼(铝、铜、镍、锡……);

④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服装、电子装配、包带、制伞、制鞋、被服厂等;

⑤技术导向型工业:

卫星、飞机、集成电路、精密仪表等。

3.从环境效益角度考虑①造成空气污染的工业,应设置在居民区常年盛行风的下风地带、最小风频的上风地带、与季风方向垂直的郊外;

②造成水体污染的工业,污水排放口远离河流上游;

③造成固体废弃物污染的工业,远离居民区和农田。

第二节工业地域的形成

1.工业联系类型:

①生产工序上的工业联系,即不同工业间存在着产品、原料的供应关系;

②空间利用上的工业联系,即不存在生产工序联系的工业企业,因为需要共用各种基础设施、服务设施以及廉价劳力等因素影响,也可布局在同一区域内,例如:

我国许多的经济技术开发区;

③信息联系等。

2.工业地域的形成:

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地域。

工业集聚可以是自发形成,也可以是规划形成。

3.工业集聚的作用:

①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

②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

③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利润,取得规模效益;

④共同利用基础设施,节约生产建设投资。

4.发育程度高的工业地域,例如:

钢铁工业区(鞍山)、石油化学工业区(大庆)、汽车工业区(十堰)以及机械制造工业区等,它们的特点主要包括:

①协作企业多,工业联系复杂;

②生产规模大,占地面积广。

5.发育程度低的工业地域,例如:

食品工业等(面粉厂、糕点厂、糖果厂)等,它们的特点主要包括:

①主要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和农产品,发展初级加工业;

②工厂少,工业联系简单;

③生产规模较小,占地面积小。

6.要求分散布局的工业,主要以交通和通信为联系基础,在发达国家比较常见,容易形成跨国公司。

比较常见的分散工业主要有产品“轻薄短小而且价格昂贵”的高科技产业(如电子工业)、结构复杂而且零部件繁多复杂产品生产企业(如汽车工业)。

第三节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1.德国鲁尔工业区、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东北工业区(五大湖工业区)、中国辽中南工业区等都属于传统工业区,它们的主要特征:

(1)建立在丰富的煤炭、铁矿等原料及燃料基地附近;

(2)以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纺织等传统工业为主;

(3)以大型企业为核心。

2.传统工业区当前发展状况:

(1)原料和能源消耗量大,运输量大,污染严重;

(2)20世纪70年代以来出现衰落,急需改造。

3.德国鲁尔工业区:

(1)主要区位条件:

①丰富的煤炭资源(铁矿较少,需由法国和瑞典进口);

②充沛的水源;

③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