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某职业技术学校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
《四川某职业技术学校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某职业技术学校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003年,在校学生1608人,教职员工158人,其中具有高中级职称的教师占70%以上。
五、《职业技术xx学校迁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说明
我公司受职业技术xx学校的委托,承担了《职业技术xx学校迁建工程可行性报告》的编制工作。
六、主要研究范围及编制依据:
(一)主要研究范围
我公司受项目业主委托,对职业技术xx学校迁建工程进行可行性研究并提出报告(修改本)。
主要内容包括:
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校址选定、新校定位及目标、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建设方案及公用工程、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效益分析等。
(二)编制依据
1、省计委立项批复
2、XX县规划局文件
3、用地许可证
4、征地意见书
5、省国资部门文件
6、市政府对土地出让方案的批示
7、省教育厅批示
8、与XX县政府签订的迁址协议
9、总平图、红线图等
10、与投资方的协议书
七、可研报告的概要及结论
(一)项目背景及学校现状
职业技术xx学校是与新中国铁路建设事业一起诞生成长的。
建校53年来,为祖国铁路建设培养了两万余名各级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
西部大开发,国家加大了对西部地区的投入,尤其是铁路工程建设项目的投资力度加大,人才需要的迫切性为学校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在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学校近几年招生形势却非常理想,招生人数屡创历史新高。
学校办学特色鲜明,专业设置合理,毕业生就业率逐年上升,2003年就业率达97.3%,学校的发展前景良好。
学校现址土地不足20亩,仅能容纳1600名学生,极大的限制了学校的发展。
如2003年,由于容量问题,500余名学生被学校忍痛拒之门外。
特别是学校地处闹市,与学校氛围极不协调,发展空间受到制约,达不到重点中专办学要求。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结构必然发生变化,既需要研究型、开发型人才,更需要多层次、高水平的技能型人才。
职业教育是培养技能型人才,推进“三个转变”的有效载体和保证,从更新的高度认识到了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根据XX市委黄忠莹副书记《关于加快我市职业教育发展的调研和思考》,为了实现XX教育的第二次历史性跨越,为XX经济跨越式发展和实现现代化提供人才储备,促进XX市中等职业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学校的迁建刻不容缓。
(二)新址分析
职业技术xx学校新校址位于XX县新城区规划范围内,座落于成灌路(213国道)与XX县南北干道交汇处,距XX市中心14公里,左侧金沙大道直通西南交大XX县校区,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环境优美,适宜新建学校,将为学校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三)办学规模、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
1、办学规模:
职业技术xx学校规划办学总规模为4000人以上,其中一期规划在校学生2800人,教职工400人。
2、建设规模:
项目总建筑面积为65000m2。
一期总占地约188亩,总建筑面积28000平方米(未含教师住宅33000平方米)。
3、主要建设内容:
包括教学楼、图书馆、运动场地、学生宿舍、行政办公楼、食堂、诊所、实习工厂、生活福利及辅助用房,教工住宅等,建筑密度10.5%,容积率0.56,绿地率52.6%。
(四)投资估算、资金来源及使用计划
1、本项目一期投资为8050万元,具体构成为:
土地费用1605万元
基础设施建设1556.2万元
建安工程费3100.5万元
其它费用210.48万元
不可预见费50万元
其他间接费1528.20万元
2、资金来源
由XX市XX高校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XX高校)全额投资约6500万元,完成学校的征地、修建、搬迁。
在新校建设完成后,由学校在通过XX市土地拍卖中心拍卖其原校址和中铁二局印刷厂土地筹措的资金中偿还,不足部分由学校自行筹措。
教师宿舍由本校教师集资建设完成。
3、结论
职业技术xx学校迁建的设计方案已由四川XX建筑勘测设计事务所设计完成,建设用地已基本落实,一期建设条件基本具备,项目所需资金全部到位。
若能顺利实现,学校既不背负债务,又达到了上档升级,扩大规模的目的。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一、项目建设符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以及我国教育“九·
五”计划和2010年发展规划,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的要求。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为21世纪教育事业的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但是,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及人才培养模式尚不能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主要是:
国民受教育总体水平较低,教育体制改革还不能很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面向二十一世纪的需要,全社会兴办职业教育的机制还没有很好建立起来。
学校布局和教育结构不合理,教育投入不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需要采取坚决有效措施,切实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依法加大教育投入,使教育与我国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使教育始终处于忧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提高职业技术工人的专业受训水平。
因此,进一步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事业,推动科技进步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职业技术教育的规模和水平影响着产品质量、经济效益和发展速度。
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不仅是提高劳动者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基础建设,而且对于进一步巩固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因此,必须坚定不移地把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必须高度重视和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根据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要逐步做到:
使大多数新增劳动力基本上能够受到适应从业岗位需要的最基本的职业技术训练,在一些专业性技术性要求较高的劳动岗位,就业者能较普遍地受到系统的严格的职业技术教育;
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从初级到高级、行业配套、结构合理、形式多样,又能与其他教育相互沟通、协调发展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第三条规定:
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
国家发展职业教育,推进职业教育改革,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建立、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进步需要的职业教育制度。
因此我校的新校建设是符合国家教育发展政策的。
二、该项目的建设实施有利于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中等职业教育是一个急待发展的知识技术性服务产业。
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中初级专门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基地。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在各级地方政府的领导支持下,统筹规划各类教育资源,在积极发展高等教育的同时,也要积极发展中等职业教育,防止中等职业教育资源流失。
本项目的实施,将使职业技术xx学校充分挥五十余年办学的历史积淀,有利用其雄厚的师资力量及教学设施的潜力为四川的职业技术教育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市场的竞争中根据自身情况,在培养职业人才、教学研究、及具体方向上做出自己选择,形成多种模式办学。
三、该项目的建设实施,将会为四川及西部可持续发展经济建设输送大批的专业技术人才。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需要大量的技术人才,特别是技术工人,职业技术xx学校的很多专业,在一般中专或职业中学及技工校中是唯一的,专业技术性很强。
职业技术xx学校每年为西南地区输送出数百名专业技术工人,为配合国家的西部建设做出一定的贡献,学校如果实现扩建,可提高学校的培养数量,能更好地更多地为国家输送大批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
据统计,发达国家的技术工人,几乎都接受过至少中等专业以上的技术教育,而我国技术工人的专业培训和受过专业教育的比例还不足20%。
在中国西部及整个中国经济都处于迅猛发展的时期,各技术岗位都面临人才匮乏的危机。
很多岗位只好使用未经专业培训的农民工。
所以,扩大学校办学规模,培养更多的专业技术人才势在必行。
为充分发挥资源、环境、区位优势,推进“科教兴市”战略的实施,增强经济发展活力,加速现代化建设进程,发展教育产业,有利于加快XX市建设西部战略高地。
我市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四川省会和西南地区“三中心、二枢纽”,在经济发展中必须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功能分区的要求,大力发展教育产业,朝着建设经济繁荣、生活文明、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园林城市的目标而奋斗。
这些都需要大批人才的建设。
本着“加快调整教育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整体效益”的思路,职业技术xx学校拟定发展规划,使自身的发展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
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有效加速我市各类专业人才的培养,提高人口的总体素质。
拟迁、扩建的实施,使学校的专业涵盖面更广,既可为我省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创造出一大批具有专长的劳动者队伍,同时,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为提高我省的人口整体素质会发挥应有的作用。
四、有利于提高职业技术xx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办学质量,从而把职业技术xx学校建成西南地区铁道工程高水平的教学基地
按照《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九个五年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的规划,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
积极发展以初中后分流为主的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使其在校生人数占高中阶段在校生人数的比例保持在50%左右。
以重点职业技术学校、示范性乡(镇)成人学校为骨干,创建一批设施设备现代化程度高、教育教学质量高、办学有特色的学校,培养高素质劳动者。
以农业为主的劳动力每年接受50学时以上适用技术培训的人数保持在40万人以上,其他短期培训在100万人次以上。
对企业职工的培训每年保持在30万人以上,培训面在28%以上。
目前全国各个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纷纷加快自身的建设,都向着更高的目标发展。
但该校目前的校址、设施和周边环境状况来看,则存在极大障碍,极大地阻碍了学校的长远发展。
首先是职业技术xx学校现在的校址面积过小总面积不过20亩,这是职业技术xx学校扩大办学规模的重要障碍。
其次是目前职业技术xx学校的总建筑面积仅21315平方米,仅在原地已难有大的改观。
再次是周边环境对办学有很大的不利影响,学校位于XX市的内环线内,周边都是繁华的商业区,与学校的学习氛围极不协调,周边环境嘈杂,既不利用学生学习,又不便于学生管理,对学生成长极为不利。
鉴于此,从职业技术xx学校的长远发展考虑,从把职业技术xx学校建设成为西南地区高水平的工程技术专业培训基地出发,将职业技术xx学校从现在的校址搬迁到一个新的环境中是十分必要的。
(一)是实施XX市教育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必然要求
职业技术xx学校的迁建是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确保教育适度超前发展,坚持“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走改革创新之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构建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全面进步需要的、符合教育规律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为构建西部教育高地、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为XX实现追赶型、跨越式发展和建设高科技XX目标服务。
职业技术xx学校的现有占地面积和建筑面积远远不能达到国家重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要求,不迁建职业技术xx学校那么这个具有五十四年办学历史的西南地区唯一一所铁路土建类中等学校将面临摘牌的危险,从而造成中等职业教育资源流失。
(二)如果职业技术xx学校搬迁到一个新的环境,可以重新规划校园,扩大校园规模,按照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标准建设新校区。
(三)职业技术xx学校搬迁新址,学生将有一个幽静的校园环境和与之协调的周边环境,加上一流的现代教学设施,使他们能够更好成长。
(四)职业技术xx学校址搬迁不仅有利于职业技术xx学校自身的发展,而且也可以充分发挥现有地块的商业作用,以实现城市土地价值的最大化。
(五)职业技术xx学校迁建工程项目的建设,有利于西部大开发人才培养战略规划的实施,有利于XX市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劳动者。
(六)项目的建设符合XX市调整学校布局,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要求。
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向东、向南发展战略,农村城镇化发展趋势和企业办学的分离,调整学校布局,建成10所左右国家级重点职业中学(中专)。
项目的迁建是必要的,效益是显著的,对促进四川省XX市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加快XX市学校布局调整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三章校址选择的科学性和实施保障
职业技术xx学校新校址必须符合以下几条原则:
一、符合XX市城市总体规划原则及XX市教育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要求
1997年XX市编制了新的城市总体规划,该规划是指导XX城市未来发展的总纲。
新校址的选择应完全符合该规划。
职业技术xx学校的搬迁,可实现政府土地增值的最大化。
二、城市近郊原则
目前XX市区人口密度非常高,平均每平方公里30000多人,在如此高密度的城区内学校已无法扩展,由于城区内用地非常紧张,而且城区高昂的土地价格也将使学校无法承受,而学校又不能设在远郊,远离科学文化中心和经济信息中心,不利于学校的长远发展,所以建在近郊为宜。
目前学校新址所处的正是XX县XX镇洛阳三社,距市区仅十余公里,紧邻成灌路(213国道),既交通便捷,又信息灵通。
而且还有进一步拓展空间,发展潜力巨大。
三、交通便捷、信息灵通原则
学校是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重要基地,是开放的而非封闭的。
对外交流的人流量、物流量、信息流量大,对外交通的便捷和信息灵通是现代学校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因而职业技术xx学校新校址应设在交通线上。
四、中长期规划和持续发展原则
XX是四川省省会,西南地区的“三中心、两枢纽”,将来也是中国西部的重要特大城市。
XX城市的发展对中等职业教育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因而职业技术xx学校的发展潜力巨大。
故学校应该有中长期的规划,新校址的选择则要作中长期的考虑,一是校址占地面积适当,二是将来学校面积有拓展的可能。
五、教职工生活方便原则
学校迁至XX西郊XX县,虽然短期内将影响到多数职工生活、就医、子女上学等,但只要妥善安排校及离退休职工,合理解决职工住宿,逐步改善他们的生活、交通及其住宅福利条件,就有利于稳定教职工队伍和人才的引进。
六、新校的定位及实施保障
(一)学校定位及目标
通过迁建逐步把职业技术xx学校建设成为一所以中等职业教育为主,以铁道工程施工与养护,机械设备为国家级重点专业的为龙头的,多学科多专业的,国家级重点中专业学校。
使职业技术xx学校在规模、层次、结构、办学模式和方向上取得新的发展。
力争在2008年在校学历生人数达到3000人,不断提升办学层次,开办“3+2”高职,与高等院校进行实质性联办,形成中专、高职、专科相互衔接的“立交桥”培育模式。
(二)实施保障
《XX市教育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加快学校布局调整为职业技术xx学校的迁建、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机遇。
职业技术xx学校的迁建工作得到了XX市委、市政府、省市教委在政策上的关怀,中铁二局和XX高校的资金扶持,XX县政府和各协作单位的支持,在政策和资金上都为学校的迁建工作提供了必备的条件,使学校的迁建工作有了可靠保证。
第四章办学规模及建设规模
一、办学规模
职业技术xx学校新校园的建设将按国家级重点中专要求规划,重点专业按一流重点中专的标准来建设。
办学总规模为4000人以上,一期确定为2800人,教职工400人,主要专业:
铁道施工与养护、工程施工机械运用与维修、公路与桥梁、工业与民用建筑、市政工程、测量工程技术、建筑经济管理、电子商务、数控技术应用、机电技术应用、汽车维修、计算机及应用、物质经营与管理等十余个专业。
二、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
根据国家对重点中等专业学校建设的要求,并结合职业技术xx学校的发展规划,确定职业技术xx学校一期新校占地面积188亩,总建筑面积为65000m2,一期建筑面积为28000m2。
三、主要建设内容
校园规划分为:
教学活动区(含生产实习基地区)、学生生活区、行政办公区、教师宿舍区。
主要建设内容为:
(一)教学活动区规划
1、教学楼
教学楼总建筑面积为6600m2,学生人均建筑面积约为3平方米。
2、试验楼
试验楼总建筑面积为3200m2。
3、实训基地
实训基地总建筑面积为1800m2。
4、图书馆
图书馆总建筑面积为3100m2。
5、艺体中心
艺体中心总建筑面积为2200m2。
6、现代教育中心
现代教育中心总建筑面积为3700m2。
(二)生活区规划
1、学生宿舍楼
学生宿舍楼总建筑面积为20100m2。
2、教职工及学生食堂
教职工及学生食堂总建筑面积为2400m2。
3、浴室
浴室总建筑面积为360m2。
4、校内商业供应点
校内商业供应点1000m2。
5、校医务室
校医务室总建筑面积为200m2。
6、辅助用房(锅炉、配电室等)
辅助用房总建筑面积为1000m2。
(三)行政办公区规划
1、行政办公楼
行政办公楼总建筑面积为3200m2。
2、招待所
招待所总建筑面积为2000m2。
(四)其它用房
其它用房总建筑面积为1200m2。
(五)教师住宅(未计入总建筑面积)
教师住宅33000m2,共约300户,由教师集资建设,故未列入后述方案。
综上所述,职业技术xx学校新校址的占地规模及建筑规模相对于2800人的办学规模是适合的,完全符合国家级重点中专的条件和标准。
第五章规划设计方案
一、平面布置
(一)基地位置
职业技术xx学校新校区位于XX西北XX县城南600米,距XX市三环路13公里,基地地块南侧紧靠XX大道,东邻XXX公路。
地块平面成铲形,占地约188亩。
(二)规划指导思想
学校本着“科学、文化、艺术、园林”的规划指导思想,使新校具有现代科技的氛围,历史与现代文化的缩影,艺术与哲学的表现;
有人工湖面和园林式的绿化衬托,在总体规划结构上把握与周边环境的关系,使之体现新时代社会思想,保持环境的整体性。
注意吸收和借鉴国内一流中专学校建校特点,以高雅、独特、多层次、全方位的校园空间序列来定位总的格调,创造与人亲和、富有韵律,供师生工作学习及日常生活的主次不同、大小各异的空间环境,其总体规划布局充分体现自身特色,利用自然景观,创造人文景观,倡导具有时代气息的校园新文化。
以传统文化和艺术特色同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作为建筑设计指导思想,并注重运用技术化与智能化设计,以清新典雅的校园环境和别具一格的建筑群来设计一流的学校校区。
尽可能利用原有地形地貌,以现有的地形设计池塘水泊,把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形成大的生态循环圈,并在单体设计中注重生态技术的运用。
(三)总平面规划
根据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环境特征,本方案采用了单元组团式的规划方式,将校园规划分为:
教学活动区、学生生活区、行政办公区、住宅区、生产实习基地区。
各个功能区围绕中心绿地布置,相互之间既相对独立又紧密联系,教学活动区布置于场地中心相对右侧,以获得优良的景观和相对安静的教学环境。
紧靠一侧规划为学生生活区,生活区设置学生宿舍、食堂、锅炉房、洗澡堂、开水房、小卖部等设施。
生产实习基地设置在学校南侧靠南北大道,可方便今后开展对外服务,同时又不影响教学环境。
文化活动区采用集中布置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将大型的体育活动设施和场地(如配置看台的体育场、游泳池、篮球场、乒乓球场、排球场、网球场等)集中布置于校区西侧,这样既便于整体校园动静区域的明确划分,又使大型的体育设施便于养护、维修和管理,同时还便于这些设施和场地社会化使用要求。
另外将篮球场、乒乓球场、网球场安排在学校行政办公区和运动区之间,与绿化相结合,可对各区域作划分。
(四)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用地平衡表
总称一期(亩)
总用地面积188
(一)建筑用地74.8
其中:
1、教学活动用地18.38
2、学生生活区用地10.2
3、教职工生活区用地38.0
4、行政办公区用地3.2
5、实习实训基地用地5.02
(二)道路广场用地52.36
1、道路用地15.3
2、广场用地8.4
3、停车场用地1.1
4、运动活动场用地27.56
(三)绿化用地51.51
1、集中绿化用地21.5
2、庭院用地17.92.
3、湖塘水泊用地12
(四)其他预留用地9.33
2、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见附表一)
二、建筑设计
(一)主体教学楼
教学楼为单廊式,围绕一个庭院布置,让整个教学楼沐浴在绿色与阳光之中,庭院的尽端为一充满雕塑感的圆柱体,设计为庭院中的一个景观,合班教室就设在这一圆柱体中,庭院中有一游廊贯穿而过,为整个庭院增添了一份动趣,临近入口的教室设计以新校区的主脉络为建筑群的主轴线,各栋教学楼均匀布置,以规模布局的几何构图来体现教学楼布置的形体美,并以其显著的造型特点形成自身在总体规划的中心地位。
教学楼平面布局结合XX地区的气候特点,教室均为南北向布置,各栋教学楼以边廊相互连接,连廊贯通每栋教学楼引入自然风,并以此而围成若干院落,在每栋建筑端部集中设置大合班教室,其底层架空,即可停放自行车,又由北向南形成又一条斜向轴线,方便交通。
建筑造型采用退台式处理方法,使每栋建筑错落有致,以多重构架形成屋顶活动空间,方便师生课余活动。
并使建筑增添了川西文化特色,圆形屋面及金属栏杆、构架是展现建筑群体本身高科技特色。
(二)实验楼
实验楼考虑与教学楼相对分开布置,由于实验楼有噪声,对教学楼有干扰,在实验楼的布置上要求与教学楼相对分离又要相互联系。
实验楼按四至五层设计,实验楼设置大实验室两间,每间260m2,分别设置专业教室一间,底盘实验室一间。
小间实验共计27间,每间120m2。
分别设置工程材料实验室两间、土力学实验室一间、地质、内燃机、汽车电学、物理、液压、金工、机械基础、电工、工程机械实验室各一间、电子学两间,机动十间。
设置办公室120m2,库房320m2。
(三)实训基地及校办工厂
实训基地为学生实习实训的场所,立足学校开办的专业来进行设置,根据学校两个重点专业:
铁道工程与机械专业的特点来进行布置,位置可考虑设置在紧临实验楼边,又与教学楼留有一定距离,以避免对教学楼的影响。
校办厂设置位置应尽可能考虑在南北干道旁边,方便今后可开展对外承接维修业务。
机械与铁道工程专业的实训基地应分开设置,机械可设机加工车间、钳工车间共600m2,并配设库房及办公用房共计120m2。
机械加工车间应充分考虑电力及照明的配置。
维修车间门前设置洗车场,停车场约120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