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史复习提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483281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1.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史复习提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经济史复习提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经济史复习提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经济史复习提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经济史复习提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经济史复习提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经济史复习提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史复习提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经济史复习提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如商鞅变法积极推行农战方针,采用各种手段实行重农抑商政协,鼓励发展农业生产,从而促进了秦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为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西汉初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汉初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私营手工业受到严重打击,再也无法与国家抗衡,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稳定社会。

)但是到了明清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商品经济的活跃,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统治阶级仍然坚持重农抑商政策,把商业与农业发展对立起来,并在重农抑商思想的指导下,推行一系列不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措施,这违反了经济发展规律,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导致中国被远远甩在世界工业文明的后面。

启示:

在古代社会,重视农业是对的,但是将商业发展与农业生产对立起来,抑制商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知变通,必然阻碍社会的进步。

2、中国古代商业和城市经济发展的特点:

商业繁荣总是和城市联系在一起;

随着商业贸易的扩大,古代城市呈现出不同的风貌。

第6课

1、资本主义萌芽:

是封建社会内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最初形态。

它的增长、成熟过程便是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转变的过程。

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从根本上说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两个条件,必须在少数人手中积累起为组织资本主义生产所必需的货币财富,以及要有一批失去生产资料并且具有人身自由的劳动者。

2、闭关锁国政策:

是指严格限制对外交往的政策,是落后的闭塞的封建自然经济的产物。

其主要内容包括:

对来华的外国人的商务活动、居留期限和场所、活动范围、中外交往等作出限制,设立公行,独揽一切进出口贸易,限制对外贸易。

但是仍留有广州一带同外国通商,因此要注意这里的严格限制不等于绝对禁止。

清政府试图通过闭关政策,对内巩固自身的统治,对外进行民族“自卫”。

这种政策作为一种消极的防御手段,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对外侵略的日益迫近和愈加狂暴,曾起到过一定的民族自卫作用。

但它更大的影响是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前进和发展起到了严重的阻碍作用,使中国长期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严重阻碍了国内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日益落后于西方;

它“作茧自缚”,不利于中华民族同世界各民族的正常交往,不利于中国人民了解世界、走向世界、学习世界各民族优秀的思想文化和先进的科学技术,从而导致了近代中国的被动挨打。

3、导致近代前夜中国经济相对迟滞的原因(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缓慢发展的原因:

①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市场进一步发展受到限制。

②受到封建制度的束缚,特别是受到封建王朝“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的严重阻碍。

第一单元知识结构图:

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刀耕火种——精耕细作(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广泛使用)

土地制度的演变:

原始的土地公有制——井田制——封建土地私有制

 

古代手工业的发展

古代商业与城市的发展

重农抑商

雇佣关系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发展缓慢

商品经济发展

闭关锁国

第二单元

第7课

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影响:

(1)原因:

西欧各国的商品经济发展对黄金的需求量增加;

《马可.波罗游记》把东方描绘成“遍地黄金”的天堂,刺激了欧洲人对黄金的狂热追求;

奥斯曼帝国控制了东西方的通商要道,造成上路不畅;

西欧生产力的发展,知识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新航路的开辟准备了必要条件;

葡萄牙和西班牙热衷于传播天主教。

(2)影响:

引发了商业革命,全球逐渐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同时也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欧洲人走上了殖民扩张道路,人类由此从各民族分散孤立地发展开始走向整体世界;

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

第8课

早期殖民国家的扩张方式:

葡萄牙以侵占军事据点为主,同时以垄断商路、建立商站、进行欺诈性贸易的方式掠夺财富;

西班牙主要是直接掠夺金银,并建立农业大庄园和大种植园;

组建大型商业公司是荷兰人进行殖民扩张的重要手段;

英国则依靠是“海盗式”的掠夺,并结合商业战争来掠夺财富。

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方式——进行罪恶的黑人奴隶贸易。

早期殖民扩张的影响:

欧洲的殖民扩张给亚、非、拉美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土著居民印第安人因殖民者的屠杀、折磨、奴役,以及从欧洲带来的传染病的侵袭,种族几乎灭绝;

土著居民劳动力的锐减,又引起罪恶的黑人奴隶贸易,加剧了殖民地的落后。

对欧洲殖民国家来说:

源源流入欧洲的巨额财富,成为欧洲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主要来源之一,为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开辟了市场,从而促进了欧洲的发展和兴旺。

欧洲的殖民扩张也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

第9课

1、正确认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1)含义:

指通过国家间的买卖而使各国国内市场联系起来的交换区域,它被认为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的标志。

(2)过程:

①开始形成:

新航路的开辟,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也引起了殖民侵略的扩大。

15—18世纪,早期的殖民侵略使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并不断扩大。

②初步形成:

随着海外市场的扩大,工场手工业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18世纪60年代,英国首先发生了工业革命,然后扩展到其他的欧美资本主义国家。

工业革命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促使资本主义国家进行对殖民扩张,把许多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1857年第一次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的发生就表明了世界市场的存在。

③最终形成:

19世纪70年代后,随着资本主义制度已经牢牢地取得世界统治地位,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再次急剧扩大,促使生产领域进一步提高,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世界基本被瓜分完毕,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3)认识:

①结束了许多国家和地区长期存在的孤立、闭塞的落后的经济体系,更加密切了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相互交往,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相互影响、联系紧密的整体。

②它是建立在列强对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宰割、奴役的基础上的,是一种不公正、不公平的现象。

2、工业时代欧美国家的殖民扩张

(1)条件:

资本主义国家通过两次工业革命增强了经济和军事实力,为他们征服世界提供了物质基础,加紧在全球扩张。

(2)表现:

通过对外商品输出、资本输出,武力战争等形式,使亚非拉地区成为欧美国家殖民地。

(3)特征:

①通过商品和资本输出以及武力手段进行扩张。

②扩张目标不再以掠夺贵重金属为主,而是抢占商品、资本市场和掠夺原料。

③殖民扩张遍及全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4)影响:

①进一步破坏了殖民地国家和地区旧的社会结构,给当地人民带来沉重灾难,②殖民扩张和统治,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缓慢纳入商品经济轨道,传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客观上有利于当地的现代化,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③为工业资产阶级攫取了更广阔的市场和更丰富的原料,极大地促进了殖民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④进一步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3、工业时代欧美国家的经济

1.表现:

(1)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英国及欧美大陆许多国家先后进行工业革命,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生巨大变化,英国成为世界工场获得工业垄断地位。

(2)19世纪末,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有蒸汽时代过渡到电气时代。

2.特征:

①经济状况:

受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西方各国经济发展迅速,进入工业时代。

②经济组织:

工厂制度成为最普遍的生产组织形式;

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进入了大企业时代。

③经济结构:

工农业比重发生显著变化,工业生产取得对农业的绝对优势。

④经济体系:

以欧美工业国为主导的统一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3、影响:

(1)在工业时代的早期,自由主义思想盛行,但大企业出现后,政府与企业关系密切。

(2)工业国家加紧对亚非拉地区进行殖民扩张,但是客观上也有利于这些地区的近代化。

第10课

1、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定的不平等条约主要有:

中英《南京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俄美英法四国《天津条约》、英法俄三国《北京条约》。

危害:

中国的领土,主权遭到破坏;

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导致中国更加贫穷落后。

2、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的变化主要是:

大量洋货涌入中国;

中国海关税收被洋人控制;

传统的经济结构逐步解体。

影响:

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

东南沿海大批农民手工业者破产,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城乡商品经济有所发展。

第11、12课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中国近代经济

1、概况:

(1)鸦片战争后,列强凭借与强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获取的经济、政治特权,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中国自然经济解体。

(2)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下和自然经济瓦解的基础上,中国近代工业艰难起步,洋务官办企业标志着近代工业的起步。

(3)19世纪70年代前后,民族工业出现并在19世纪末有了初步的发展,20世纪初期进入“黄金时代”,但是以后逐步萎缩,艰难发展。

2、特征:

(1)从工业化进程看:

优先发展重工业,军事工业超前,民用工业落后。

洋务官办企业形成官僚垄断局面,民用企业发展滞后。

(2)从工业化布局看:

中国近代工业主要分布在沿海、沿江的通商口岸,偏远内地及农村仍滞留在传统农业经济结构,这是外国资本主义首先冲击通商口岸的的结果。

(3)从工业化结构来看:

以轻工业为主,尤其是面粉、纺织业比较发达,但重工业发展缓慢,没有建立起民族工业体系。

(4)从产生条件来看:

“先天不足”,缺乏西方工业化所具备的资本原始积累条件,且产生于殖民地半殖民地社会环境之中,受到三座大山的压迫,发展艰难。

(1)使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鸦片战争前,中国是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主导地位。

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封建经济日益解体,不再是完全的封建经济。

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后,中国的经济结构中出现了新的成分,促进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2)使中国的阶级结构发生了变化: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诞生,并得到发展,无产阶级队伍发展壮大。

第13、14课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中国近代社会生活

1、特征:

①发展不均衡,在通商口岸和大城市的人们社会生活近代化进程明显,农村和内地变化不大,②中国近代生活变化受西方舶来文明影响深刻,具有明显的半殖民化色彩,③变化过程中既有新旧冲突,又有东西文化碰撞,近代化特征越来越明显。

2、影响:

①中国社会生活发生显著变化,增添了新内容,客观上促进了近代社会的文明与进步。

②具有明显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烙印,加重了中国社会殖民化的色彩。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发生变化的原因:

从根本上说,这是西方的工业文明首先对近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造成严重冲击,然后中国在政治、经济、思想领域的变化共同影响社会生活各领域的结果。

具体来讲,是西方先进的科技与西方列强对于中国近代政府的强大影响以及西方自由、平等、民主的思想合力影响的结果。

中国近代交通、通讯发生变化的原因:

从根本上来讲,是受到西方工业革命的冲击。

随着中国国门被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西方工业革命的成果自然也随之而来,中国最初可以说是被迫接受了西方先进的科技的传入。

然而西方科技的先进性是无法抗击的,不管中国愿不愿意,都不可避免地卷入了世界科技快速发展的潮流。

中国传统的交通和通讯方式自然也就被先进的交通和通讯方式所取代。

单元知识结构

条件:

(1)新航路的开辟

(2)西、葡殖民扩张

工业文明的崛起与对中国的冲击

(3)英国殖民扩张、海上霸权地位确立

工业文明的崛起第一次工业革命导致进入蒸汽时代

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人类进入电气

时代,垄断产生

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

近代企业兴起

民族工业诞生并曲折发展(19世纪70年代—一战期间)

服装、发型、食品、住房

对中国的冲击社会生活

报刊杂志、电影等革新或兴起

交通:

火车、轮船、航空

交通与通讯

通讯:

邮政、电话、电报

第三单元

第15课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原因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当时形势下实施是必要的,且是有效的,为保卫苏维埃政权创造了必要的物质基础,捍卫了十月革命的成果;

而另一方面,它也存在着严重的缺陷:

政策的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的需要,而且在战争基本结束的情况下,不仅没有收缩,反而进一步的加强,严重的挫伤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最终引发了国内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

(2)启示:

把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作为向社会主义“直接过渡”到纯粹社会主义的经济形式的一种尝试无疑是失败的,它并不是向社会主义过度的正确途径。

苏维埃政府需要继续探索一条适合其国情道路。

2、斯大林模式及其评价

(1)斯大林模式:

①所有制形式:

单一的公有制

②管理体制:

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③调节手段:

排斥市场,实行指令性计划经济

④管理手段:

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2)评价:

①有取得成就的一面:

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

1940年苏联的工业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

②另一方面,它超越了苏联生产力的水平,片面发展重工业,产业结构发展畸形化;

从农民拿走的太多,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

不注重消费品生产,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长期僵化地执行计划指令,压抑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苏联生产力的发展阻力重重。

同时斯大林模式不仅是经济上的,也是政治上的,如高度的权力集中,民主集中制度遭到严重破坏,个人崇拜盛行等。

二战后,社会主义国家照搬苏联模式,受到严重束缚。

第16课

1、罗斯福新政的背景,主要措施、特点及影响

(1)新政的历史背景:

①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使危机迟迟得不到解决②全国上下要求改革的呼声强烈

(2)新政的措施

1整顿财政金融;

2调整工业生产(中心措施);

3调整农业生产;

4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

(3)特点:

“新”:

在力图保持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制度的前提下采取政府对国家经济全面干预的办法

(4)新政影响:

①取得显著成效——走出经济危机的阴影

②缓和社会矛盾,遏制美国法西斯势力。

③新政放弃自由放任政策,采取政府干预经济,有利于资本主义自我调节,并被其它资本主义国家借鉴

④不能从根本解决经济危机。

2、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①它是美国资产阶级为了克服经济危机,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调整,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因而也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经济计划危机。

国家的干预容易导致通货膨胀和其它的社会经济矛盾,

②新政在当时自由放任的经济形态下,采取新的国家干预经济的做法,缓解了经济危机所带来的问题,使得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巩固了资本主义的统治。

二战后,其它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相继的校仿美国新政的做法进行了经济的调整和改革,使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第二个“黄金时代”。

第17课

1、当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管理的新变化:

(1)国家调控方式变化:

①实行国有化

②制定经济计划

③运用经济杠杆调节:

扩大政府开支、政府直接采购、调节税收等

不同国家干预经济的不同重点:

1联邦德国:

国有化程度不高,遵循有限干预政策即“少直接干预,多提供支持”

2法国:

国家广泛深入干预和参与社会经济活动,国有化程度高。

3意大利:

采用国家持股集团参与私人企业活动的国家参与形式。

以较少资本控制众多企业。

4英国:

国有化程度高,最早宣布建立福利国家

(2)企业管理方式变化:

①“人民资本主义”和股票分散化

②“经营者革命”—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

(3)新福利制度的出现:

2、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所带来的影响:

①积极方面:

国家的宏观调节,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私人资本生产的盲目性,保证了生产的社会性。

企业管理方式的调整,提高了管理和生产水平和企业的效益;

福利制度的形成,保障了低收入阶层的生活,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的矛盾,同时扩大了社会消费,带动了战后经济的复苏,使资本主义步入第二个“黄金时代”

②消极方面:

国家过度的干预经济,也增加了国家的财政负担,造成严重的财政赤字,降低人们工作的积极性。

第18课

1、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及其影响:

(1)改革的背景:

苏联陷入经济、政治、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的危机。

(2)改革的内容:

①经济改革:

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减少了指令性计划指标,代之以指导性计划指标;

调整所有制的结构,使原来的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生了一些变化

②政治改革:

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以取代科学社会主义作为指导思想;

从宪法中删去了关于共产党领导作用的条文;

意识形态上抛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放弃党在政治和思想方面的“垄断地位”,实行政治多元化和意识形态多元化

(3)影响:

企业改革的宏观决策缺乏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致使改革未达到预期的效果,且造成经济的全面滑坡

造成人们思想的混乱。

民族主义势力泛滥,民族矛盾激化;

内部的政治斗争更加激烈,社会环境更加动荡不安,各加盟共和国的分离倾向加强,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2、苏联改革失败的原因和苏联解体的原因:

(1)历史原因:

苏联由于斯大林体制上的弊端和政策上的错误长期得不到纠正,积累起来许多问题和矛盾。

(2)内部原因: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上台后推行的错误路线和政策

(3)外部原因:

西方的和平演变

社会主义经济体

制的创新和改革

评价:

经济得以迅速复苏,进入“黄金时代”,但政府负担过重

方式:

国家宏观调控、企业自身管理调整、建立国家福利制度

其它资本

主义国家

美国:

斯福新政

缓解经济危机,但不能从根本上克服危机

内容:

整顿金融、调整工业和农业生产、实施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

背景:

自由放任政策无法解决经济危机,社会矛盾尖锐

资本主义经济

体制的调整

所有制形式、管理体制、计划经济、行政管理

结果:

各自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效果都不理想

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侧重点有所不同

体制

改革

新经济政策

取得成就,但走向僵化

斯大林模式的最终形成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建立

农业、工业、自由贸易

国内经济政治危机

不是向社会主

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农业、工业、商品流通、分配等方面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第四单元

第19课

1、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1)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年底):

①在农村,土地改革

②在城市,没收了官僚资本和帝国主义在华资产,组建和发展了国营经济,合理调整资本主义工商业

(2)过渡时期(1953—1956)

①中国借鉴苏联经验,做出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决定,

②开展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3)十年经济建设探索时期(1956—1966)

①成功:

中共“八大”对国内形势的正确分析:

当前国内的主要矛盾变为人民内部矛盾,提出了党和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

1960年冬,党中央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②失误:

1958,由于“左倾”思想的影响,中国共产党八届二次会议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轻率地发动了以大炼钢为中心的“大跃进”和以“一大二公”为主要特点的人民公社化运动;

文革十年,左倾思想恶性膨胀,经济损失严重

2、20世纪50~70年代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

我党缺乏领导经济建设的经验,对于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估计不足,急于求成,对于掌握经济规律和科学知识的必要性认识不足.

(2)经验教训:

①必须坚持事实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发展经济不能违背客观规律;

②不能机械照搬外国经验,必须制定符合国情的经济建设方针;

③生产关系的调整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

④在坚持社会主义建设中,要集中发展生产力;

⑤必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经济建设服务;

⑥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

第20课

1、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和伟大历史意义、经济体制改革

(1)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内容):

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方针;

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伟大历史意义:

结束了长期以来“左”倾错误的束缚,重新确立党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和组织路线,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这是新中国建国以来党的一次伟大转折,也是共和国的一次伟大转折,成为我国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开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伟大起点

(3)经济体制改革: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农村: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城市:

国有企业改革

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重心的现代化建设上来,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对国有企业进行了积极的改革,并逐步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在“一五计划”期间形成的计划经济体制,随着历史的发展,越来越严重地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改革经济体制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

如原有的体制普遍存在着政企不分,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经济形式和经营方式单一等

4、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义:

①市场经济体制适应中国社会主义商品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育儿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