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闽教版七年级上信息技术全册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477870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24 大小:62.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闽教版七年级上信息技术全册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4页
新闽教版七年级上信息技术全册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4页
新闽教版七年级上信息技术全册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4页
新闽教版七年级上信息技术全册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4页
新闽教版七年级上信息技术全册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闽教版七年级上信息技术全册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

《新闽教版七年级上信息技术全册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闽教版七年级上信息技术全册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1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闽教版七年级上信息技术全册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

请问案例想告诉我们什么呢?

引导学生思考并激励学生回答。

4、倾听学生的发言,适当点评,课件显示小结:

(1)信息很重要,人类离不开信息

(2)人类可利用的资源有三种:

物质、能量、信息

5、提问:

说说你身边每天都接触到、应用到哪些呢?

6、激励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2~P3的“五光十色看‘信息’”,回答问题

7、教师进行总结,课件显示:

我们生活在一个丰富多彩的信息世界里,每一天都在与信息打交道。

人类离不开信息!

接受任务

倾听老师讲述

思考并回答问题。

倾听老师的点评与小结。

阅读教材,思考、寻找身边的信息,积极参与回答活动,参与组与组抢答赛的评价活动,学会倾听他人汇报。

倾听老师的点评与小结

通过故事,让学生明白信息是当今人类必不可少的三元素之一,建立起信息很重要的意识,为后面的教学作好铺垫。

通过让学生寻找和发现身边的信息,突破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进一步培养学生建立信息意识。

什么是信息

1、提问:

既然人类离不开信息,那什么是信息呢?

2、引导学生根据自己查阅并收集到的“信息”概念,结合自己的理解,七嘴八舌说“信息”

3、教师进行总结,课件显示:

(1)信息概念

广义:

信息是任何一个事物的运动状态以及运动状态形式的变化,是一种客观存在。

狭义:

指人们所能感觉到并能理解的东西。

(2)早在古代,信息就被人们所注意并应用,但受到技术条件的制约,当时信息利用的规模和范围十分有限。

随着人类对信息的深入认识、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学会应用信息已是现代人必备的基本技能之一。

思考问题,理解信息概念

通过比对专家的信息概念,再说一说、悟一悟自己理解的信息,让学生明白什么是信息。

突破教学重难点。

通过总结让学生再次强化信息的概念

信息的特征

1、播放视频:

《数字化跑道》,引导学生从视频中了解到为了更好地训练运动员,提高运动员的跑步速度,需要获得很多运动员的跑步详细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应用到每天的训练活动中的案例。

2、问题引导:

那怎样才能更有效地获取并应用信息呢?

你了解信息吗?

3、教师引导学生阅读P3~P4的信息特征,鼓励学生谈一谈信息具有的特征,并列举能解释该特征的例子。

4、教师展示课件,归纳总结信息的特征:

可存储、可转换、可处理、可传递、可利用、可共享、可识别,结合《数字化跑道》进行讲解。

5、课件展示,以小组抢答引导学生谈一谈案例所表现的信息特征:

(1)视频展示《花木兰烽火传信》

(2)啤酒和尿布一起销售的案例

(3)孙膑“减灶退敌”、诸葛亮“空城计”吓退司马懿

(4)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

(5)田径110米栏刘翔取得奥运冠军的消息已广为人知

观看视频,分拆讨论视频案例。

阅读教材,思考并寻找与信息特征相对应的例子

倾听老师的讲解及小结

参与抢答,完成练习

通过视频激发学生对讨论信息应用的兴趣

通过阅读与举例,让学生形成并强化信息特征的知识,突破教学目标及教学难点。

通过归纳,巩固信息特征知识点,突破难点

通过练习,再次强化信息特征的知识点,突破难点

“探讨信息的奥秘”任务与小结

1、总结提问: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有什么收获?

2、教师激励小组抢答引导学生总结:

(1)信息很重要,人类离不开信息!

物质、能量、信息。

(3)信息概念

(4)信息的特征:

可存储、可转换、可处理、可传递、可利用、可共享、可识别。

3、做一做:

请同学们完成“创新活动”中的练习

4、教师巡视,并及时评价、讲解

抢答,回顾信息及其特征一知识点

完成所学知识,完成创新活动

通过回顾总结所学的知识点,强化重点。

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评价学生学习情况,巩固教学知识点

第2课时:

什么是信息技术

1、播放视频《数字化跑道》

2、课件展示:

引导学生从视频中知道,只有经过获取、加工、处理、存储、传递信息,才使得应用信息成为可能。

我们把一切与信息收集、加工、处理、存储、传输乃至应用有关的各种技术,称为信息技术。

3、课件展示任务二:

纵观信息技术发展历程。

观看视频,感受信息技术的应用,明确任务。

结合视频和介绍,认识什么是信息技术,达成教学目标

古代信息技术

1、分组游戏活动:

一、三组传悄悄话,三、四组传纸条。

2、同组比对第一个发出的信息和最后一个收到的信息是否一样?

再比对一、三组与二、四组信息信息传递过程发生差错的情况。

3、课件展示。

(1)不同一信息技术对信息的读取、传递、处理、保存和展示的效果不一样。

(2)师生讨论填表。

信息技术

信息形式

效果

传悄悄话

自然语言

易出错

传纸条

文字

准确性好

(3)请你说出其他的古代信息技术例子:

驿传、烽火、飞鸽传书……

参与游戏

比对核实信息

倾听教师介绍,参与讨论并抢答,举古代信息技术例子

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信息的传递和存储。

通过游戏与抢答,让学生了解古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近代信息技术

1、课件展示图片:

无线通信、电话、电报机图片等。

2、讲解:

电报、电话发明,磁波发现,无线电广播发明,带来人类通信领域的变革,预示着一个信息时代——近代信息技术的来临。

3、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6~P7的内容,与老师一起完成课件展示的表格。

科学家

国籍

技术发明或科学发现

莫乐斯

美国

莫尔斯电码

贝尔、沃森

电话

马可尼

无线电通信

波波夫

俄罗斯

费森登

无线电广播

4、讲解:

美国贝尔实验室对推动美国科学发展和技术研发的作用:

鼓励有志科学青年努力学习,争取有朝一日也能走进贝尔实验室学习、研究,为人类的科学事业做出贡献。

看图片,感受近代信息技术带来的通信领域的变化。

阅读教材,积极抢答。

倾听老师讲解。

通过看图、阅读,帮助学生梳理教材知识点,从而了解近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

通过讲解贝尔实验,帮助学生树立爱国主义情怀。

现代信息技术

了解了古代、近代信息技术,现代信息技术又有哪些呢?

2、引导阅读:

教材P7的“了解现代信息技术”。

3、课件展示:

现代信息技术主要包括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及人工智能技术等。

4、课件展示抢答问题:

请你列举出你知道的现代信息技术实例。

教师鼓励并点评学生回答情况。

如:

通信技术:

电话、手机、通信卫星等;

计算机技术:

与网络的结合,功能强大

微电子技术:

电子笔记本、手提电脑、微芯片在医学上的应用等;

人工智能:

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等

5、体验1:

以小组为单位,访问小i机器人网站,与小i聊天,体验人工智能。

6、体验2:

登录“地球在线”查找自己学校的地理位置、自己家的地理位置,体验GoogleEarth卫星地图。

7、交流:

谈谈你与小i机器人聊天的情况与感受。

8、完成P8的表1~4。

阅读、思考并抢答问题。

以小组为单位,体验现代信息技术。

谈体验活动后的感受,完成填表。

展望信息技术发展

未来的信息技术会是什么样的呢?

2、课件展示任务三:

展望信息技术发展。

3、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9~P10的“1.了解增强现实技术”“2.了解‘云计算机’”内容,课件展示,师生讨论:

(1)图片展示增强现实技术

(2)图片展示“云计算”

4、课件展示,与学生讨论P10图1~6的三幅图,引导学生畅谈未来信息技术将会给人类生活带来什么新变化。

5、教师鼓励小组抢答,适时积极评价学生发言。

阅读、抢答

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思考未来的信息技术应用,加深学生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及对社会产生的影响,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信息技术对社会产生的影响

1、课件展示:

信息技术改变了我们的学习、生活方式,对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2、交流讨论:

引导学生讨论并举例信息技术改变人们的学习、生活方式的实例。

(1)上网查资料

(2)网上购物

(3)发电子邮件

(4)写网络日记、开个人博客

(5)看网络新闻

(6)通视频电话

(7)语音识别

……

3、交流讨论:

引导学生说说自己或身边朋友遭遇的信息技术带来的负面影响。

(1)不良网页信息

(2)垃圾邮件

(3)垃圾短信

(4)网络游戏成瘾

(5)手机控制瘾

4、教师适时补充学生看法

5、集体宣读《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6、完成P11的“创新活动”

交流讨论,抢答

听老师的见解。

大声朗读。

完成练习。

通过学生交流讨论,加深认识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在带给人们方便的同时,负面的影响也随之而来。

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信息技术对社会的影响,突破教学重难点。

信息技术发展及影响的小结

1、总结:

2、教师激励小组抢答引导学生总结。

3、课件展示;

(1)信息技术是指一切与信息收集、加工、处理、存储、传输乃至应用有关的各种技术。

(2)信息技术发展经历。

古代信息技术:

烽火、驿传等

近代信息技术:

电报、无线电等

现代信息技术:

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等

展望信息技术的发展。

(3)信息技术带来的正、负面影响

(4)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文明上网。

4、课堂评价:

完成P12的“活动评价”

回忆前面所学知识,抢答完成总结

完成评价表格

通过小结,让学生再次回顾所学知识点并突破重难点

通过评价检阅学生学习情况

活动二:

探索信息编码

1、体验信息编码的过程,了解信息编码基本原理。

2、初步了解二进制数、ASCII编码、汉字编码等计算机中的信息编码。

3、了解条形码、常用的信息编码及其应用。

4、体验信息编码的应用,建立使用信息编码解决工作生活中的问题的意识。

1、教学重点:

体验信息编码的过程,了解信息编码基本原理;

了解计算机中的信息编码以及生活中常用信息编码的应用。

2、教学难点:

了解信息编码的基本原理及意义;

1、教学环境。

软件:

MicrosoftPowerPoint、视频播放软件

硬件:

多媒体计算机房、教学广播控制系统。

2、教学资源:

《泰坦尼克号》片段,《天赐·

第一季》片段,视频《洛川苹果安全身份证》、《日本食品安全记》、《日本祭墓形式》

导课

1、播放视频《泰坦尼克号》撞冰山片段。

2、引言:

电影中,当泰坦尼克号遇上危险时,船长通过信号弹和发出求救信号码,向最近水域内的船只求救。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有很多通过某种约定表示不同意思的例子,说说你所了解的具有这样约定的事例。

3、补充学生的回答。

交通信号灯,各种手势信号等。

4、课件展示:

这种约定是一种简单的信息编码。

5、课件显示课题:

活动二探索信息编码

观赏电影,了解船长如何发出求救信号,思考并抢答问题。

倾听教师讲解

明确学习任务

以精彩的电影片断为切入点,展现当遇到危险时透彻如何将复杂的求救信息、船的具体位置信息通过简单的求救信号码向外发出,从而将学生的思路引向现实生活,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说一说自己看到的生活中表示不同意思的各种信息约定,明白这种信息约定就是信息编码,并过渡到本课课题。

体验信息编码的过程

体验信息编码的过程。

2、课件出示体验任务:

活动主题一:

用手电筒的亮、灭组合,表示不同的信息

活动主题二:

用光亮时间长、短组合,表示不同的信息。

任务说明及要求:

(1)分组:

全班分成六组,小组成员相互合作,在规定的时间内选择一个主题共同完成。

(2)活动主题一:

根据P15的创新活动第3小题进行。

(3)活动主师二:

根据P14的活动主题进行。

(4)要求:

先解读活动要求,理解编码约定,再小组内合作体验。

对学生的活动过程予以评价。

3、评价各小组体验活动:

(1)教师、小组代表演示信号组合,学生抢答组合表示的信息

(2)提问:

用灯光长短进行信息编码存在什么不足?

活动主题一与活动主题二对比,哪个更容易实现?

4、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13“任务一:

体验信息编码的过程”内容。

让学生从中初步了解信息编码的目的和原理。

并鼓励学生小组内讨论并抢答。

5、引导学生总结,课件展示:

(1)信息编码目的:

为了方便信息的处理、存储和传输,对信息进行编码是人类有效处理与使用信息的关键。

(2)信息编码原理:

用不同的代码与各种信息的基本单位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

根据不同的信息应用,设计相应的信息编码。

(3)信息编码可以将自然信息与数字、字符信息一一对应,解决了自然信息不易保存和处理的问题。

接受任务,明确任务

分组交流、讨论,并完成体验活动。

争取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体验任务并抢答教师、小组代表发出的评价信号及问题。

结合体验活动,阅读教材内容,初步了解信息编码的意义及原理。

组内讨论并抢答问题。

回顾体验活动与阅读所得,倾听老师总结

学生带着问题参与体验活动。

通过体验任务,让学生亲身体验信息编码的过程,从而更深一步地理解信息编码的原理与意义,巩固加深学生的理解;

并以此让学生体会到通过信息编码可以将自然信息转换为数字信息,方便信息的保存与处理。

学生结合体验活动,阅读教材,初步了解信息编码的意义及原理;

通过交流讨论,完善自身知识。

通过总结,让学生加深理解信息编码的原理,明确通过信息编码可以将自然信息与数字、字符信息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

认识二进制编码

1、引言:

人类在处理信息时会借助各种不同的信息编码,那计算机是怎样处理信息的呢?

它借用什么样的信息编码实现信息处理的呢?

2、课件展示任务二:

探究计算机中的信息编码。

计算机通过什么约定来表示信息?

4、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16的探究活动,思考并回答问题。

老师点评并补充。

5、课件展示:

(1)计算机是电子设备,通过晶体管导通与截止(电流的开与关)两个状态表示0和1;

(2)计算机的所有信息可以用0、1的组合来表示。

(3)把只有0、1组成的数,称为二进制数。

6、提出问题:

什么是二进制数呢?

它有什么样的特点?

7、引导学生自觉P16的“解读二进制数”,让学生通过比对十进制数,认识二进制数。

8、课件展示总结:

(1)二进制数是一种计数规则,类似十进制数;

(2)二进制数由0,1组成,类似十进制数由0~9的数组成;

(3)二进制数计数规则是逢二进一,类似十进制数规则是逢十进一;

(4)用二进制数组合表示计算机中的信息,大大简化了计算机的运算结构;

(5)用二进制数组合表示的信息编码,称为二进制编码。

9、播放视频:

《天赐·

第一季》片段,引导学生思考电影内容说明了什么。

10、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并总结,课件显示:

(1)计算机中的图是通过二进制编码来表示的,计算机中的文字、数字、声音、视频都是通过二进制编码来表示的。

只是表示信息类型不同,编码方案也不同。

(2)计算机中的英文编码是用ASCII码,中文编码则用专门的汉字编码。

图、声音和视频也分别采用不同的信息编码,通过0、1的组合表示。

学生倾听,明确任务

学生阅读、小组讨论,思考并回答,倾听老师、同学的讲解

观看视频,思考问题,倾听教师讲解

通过阅读教材,学生的交流与讨论,让学生了解计算机中所有信息都通过0、1组合来表示,为下面认识计算机的信息编码奠定基础。

通过阅读教材,学生的交流与讨论,让学生认识二进制数、二进制编码,为下面认识计算机的信息编码进一步奠定基础。

通过视频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了解计算机中不同的信息引用不同的信息编码,进而初步了解计算机中的常见信息编码。

了解ASCII码

1、提出问题:

什么是ASCII码?

2、引导学生阅读P17的“了解ASCII码”。

3、教师引导学生认识ASCII码,结合P23的表2—7“标准ASCII码”进行讲解。

(1)ASCII码即美国信息交换标准码,用7位二进制位表示每个字母,其中每1位只能是0或1。

所有英文字母、数字、符号的二进制数组编排在一起就成了ASCII码表;

(2)介绍ASCII码与键盘的对应关系;

(3)介绍ASCII码表的排列特点:

由上到下,从左到右依次递增;

(4)从表2-7中查找A,B,O,a,b的标准ASCII码值。

阅读,小组成员协作学习,完成查找字母的ASCII码值的练习。

通过阅读、听老师讲解及协作完成练习,既能帮助学生认识ASCII码,又能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了解汉字编码、汉字输入法

什么是汉字编码?

2、课件展示,学生体验活动:

打开Word,录入一首你最喜欢或最熟悉的古诗。

(1)说一说活动中,用什么输入法输入汉字?

并说出输入法提示窗口中的各个按钮及其功能;

(2)请跟同学分享你的汉字输入技巧。

4、教师引导学生参考P17~P19的“了解汉字输入法”回顾汉字输入法的相关知识,并以小组抢答的方式,鼓励学生自主说出汉字输入法的相关知识及技巧。

5、课件展示总结归纳:

(1)参看P17的图2-2,介绍输入法提示窗口;

(2)大写状态只能输入英文一,不能输入汉字;

(3)全角字符占一个汉字的位置,半角字符占半个汉字的位置;

(4)常用的标点符号:

在中文标点状态时,参考表2-6;

(5)特殊标点符号:

借助软键盘。

(6)常用的输入法快捷键:

中英文切换:

Ctrl+空格键

选择不同输入法:

Ctrl+Shift

中英文标点切换:

Ctrl+句号键

全半角切换:

Shift+空格键

6、学生阅读P17“了解汉字编码”。

7、引导并激励学生介绍汉字编码,教师点评并补充。

8、课件展示:

(1)汉字结构复杂,数量庞大,一种编码无法实现;

(2)不同的汉字处理环节,信息编码不同;

输入

存储

输出

输入码

输出码

音码(拼音)

形码(五笔)

点阵字型码

9、完成体验练习及P19的创新活动:

基础练习:

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协作完成,通过画图软件,选择一种输入法,输入文字“下”,通过放大比例并显示网格,查看计算机的点阵字;

拓展练习:

完成P19的创新活动

10、教师巡视指导并点评。

思考,阅读,讨论,回答问题,听老师、同学讲解,参与体验练习。

思考、阅读、抢答、倾听师生讲解。

参加体验练习。

通过输入法的学习及汉字输入操作实践,让学生熟悉汉字输入操作,为后面理解汉字编码作好铺垫。

通过阅读及老师、同学的介绍以及结合体验练习,让学生认识汉字编码在不同处理阶段有不同的汉字编码,更进一步认识计算机的常用信息编码。

探究条形码

除了前面提到的计算信息编码外,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常见的信息编码呢?

2、引导并激励学生思考、抢答。

3、归纳总结,课件展示:

生活中常见的信息编码:

学号、身份证号、银行帐号、车牌号、QQ号、邮编、条形码、密码等等。

4、提出问题:

什么是条形码呢?

它有什么作用?

5、引导学生自学书本P20的探究活动,思考并小组内讨论找出答案。

6、激励学生抢答,课件展示:

(1)条形码是由简单的粗细不一的黑白条纹组成,表示一组数字或字母信息,是一种信息编码;

(2)条形码可以表示商品的生产国、制造厂家、商品名称、生产日期、图书分类号、邮件起止地点、类别、日期等信息;

(3)条形码常用于商品流通、图书管理、邮电管理、银行系统等多种领域,也常用作防伪。

7、播放条形码用途的视频:

《洛川苹果安全身份证》、《日本食品安全记》。

8、提问:

生活中你在哪儿能看到条形码的应用?

9、鼓励学生挖掘并寻找生活中看到的条形码。

10、归纳总结,课件展示:

(1)条形码的用途广泛

(2)它由一组粗细不同的黑白条纹组成

(3)它是一种信息编码,可用来表示一组数字或字符。

11、提问:

条形码简单而功能强大,你知道它是怎么得来的吗?

12、引导学生阅读P20的“读一读有关条形码”的故事”

13、鼓励并引导学生主动抢答,讲述条形码的故事

14、引导学生阅读P21的“设计学校图书馆阅读卡的条形码”,以小组为单位协作讨论,自主完成P22的创新活动。

15、老师巡视指导并及时完成,辅助学生完成创新活动。

16、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总结活动感受:

(1)你的条形码设计可以表示哪些信息?

(2)这样的条形码有什么特点?

带来什么样的便利?

17、归纳总结,课件展

(1)条形码可以表示丰富的信息

(2)条形码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3)条形码给我们处理信息带来极大方便。

观看视频,思考讨论,倾听同学、老师讲解生活中条形码的广泛应用。

阅读,小组内讨论,协作学习,自主完成创新活动。

参与练习,思考、回答问题,倾听同学、老师讲解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认识生活中常见的信息编码,在突破教学重难点的同时,也为后面条形码的介绍作铺垫。

通过提问,引导阅读,观看视频,让学生认识条形码,了解条形码的组成及用途,进而更深一步认识信息编码的原理以及信息编码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创新活动的信息编码设计体验,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信息编码的原理,更进一步体会信息编码在学习、生活中的应用,建立起信息编码的意识。

通过体验练习后的感悟,让学生更进一步认识信息编码的原理及意义,并为下面了解编码原则作好铺垫。

编码的基本原则

1.引言:

回忆前面的信息编码应用及其特点,你认为信息编码的设计应该遵循什么样的要求(原则)?

2.引导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