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476660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33.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

(1)这些小图标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出示公共图标图片)

(2)出示照片,指出相应的图标。

3.出示一张中国地图或本省地图,学生结合地图认识图标。

三、学习探究

以森林公园及周边为例,讨论旅行线路示意图绘制的方法和步骤

1.提问:

森林公园及周边有哪些景点?

2.师拿出6张彩色小纸片:

写上相关景点的名称,再加上入口和出口,按小致方位依次将景点的彩色纸放置在作业上。

(解决构图问题)

3.用线依次将各景点连接。

4.将彩纸拿走,请六名同学上台画出各个景点。

5.加上图标或趣味性的图文,用醒目的箭头标明行动路线。

四、作品拓展

1.第一幅画是用动物的形象来突出主要景点的特征(是用水粉上色的方法),例如动物园等等。

2.第二幅车是用蓝色带、红箭头来标明各景点的旅游顺序。

(用彩色铅笔着色)

3.第三幅画是用黑白线描的方法表达。

4.第四幅画是根据整个风景区地形范围来设计旅游线路。

五、自主表现

1.提出作业要求。

2.学生作业,教师指导。

六:

作业交流:

旅游线路图欣赏与评析。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勾起美好回忆

1.回忆你旅行过哪些地方?

旅行的途中有哪些记忆深刻的人、事或景物?

在脑海中定格出一个画面。

2.用简短的语言表述印象最深的画面,和同学分享旅行的快乐,建议结合课前准备好的相关资料进行阐述。

二、欣赏范画,了解表现方法

1.欣赏、观察教材范画,明确学习任务,讨论分析留住旅行记忆的表现方法:

(1)绘画日记的方式

(2)摄影日记的方式

2.小组讨论,探究留住旅行记忆的多种表现形式:

(1)单一的绘画、摄影表现

(2)图文并茂折方式表现:

即在绘画的摄影作品中配以简洁的文字记录,可以直接插入当时的日记。

(3)绘画既可以通过记忆完成,也可以参考照片资料创作完成,如教材范画中照片和学生作业的对照。

(4)绘画可以采用连环画的形式表现:

可以表现途中一个时间段或某个景点连续发生的有趣的事情或活动。

(5)摄影可以采用作品组合粘贴的形式表现:

可以按旅行线路组合一次完整的旅行日记,最好能配上简短的文字记录。

三、选取题材,进行创作表现

1.先构思,再选择合适的表现方式

2.作业要求:

把自己旅行中印象最深的情景画下来。

3.学生创作,教师指导完成:

(1)所选题材内容应是旅途中最喜欢的、印象最深的、经历过程中感受最深的。

(2)绘画作品要主体人物突出,注意内容的取舍,要求画出相关环境、活动场景或适当添加文字,使作品更生动,文字宜简洁,以画为主字为辅。

(3)课件出示A组作业进行辨析:

同一幅作业,添加绘画中的环境、文字的前后对比。

课件出示B组作业,引导学生欣赏并感悟如何表现自己旅行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

四、作业民评,小结全课

1.作业赏析:

分享用绘画日记或摄影日记记录旅行体验的喜悦,在赏析交流中获取旅行的经验,增长见闻。

2.拓展延伸

教学反思

第2课 

光影变幻

第3-4周

掌握光影变幻下形体的明暗、层次感的皴线方法和形体空间的造型能力,探索光影下的各种美妙效果。

感受明暗的深浅、强弱、浓淡,增进对形体美的审美体验。

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探索美的精神和创造美的能力。

光影现象的认识及其在绘画中的初步运用

物体表面的明暗变化和立体感的表现

多媒体设备、石膏几何形体、写生台、静物灯、衬布、铅笔素描工具。

一、情景创设 

1、教师事先布置好美术教室,四周挂上窗帘,准备好石膏几何形体数个放在写生台上,用衬布盖好,将静物灯照在上面,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猜猜里面是什么?

2、教师缓缓掀开衬布,让学生观察在灯光照射下石膏几何形体的变化,关掉灯,让学生对比观察其变化,加深对光影现象的认识。

3、师生小结:

石膏体产生了明暗变化,这就是光影变幻的奇妙现象。

课题板书——《光影变幻》。

二、观察感知 

1、课件出示多幅光影照片,加深学生对光影现象的认识。

2、学生讨论,说说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光影变幻的现象。

3、教师将静物灯从不同角度照在石膏体上面,让学生细心观察,了解不同角度光源变化后石膏体光影变化的特点。

4、分析明暗五大调,重点讲解明暗交界线。

三、教学示范 

1、师生同时演示。

教师在素描纸上示范画出圆体的明暗。

请一名优秀学生在素描纸上师范画出正方体的明暗。

其余学生仔细观察用笔皴线的正确方法和步骤。

2、归纳两个物体相似的绘画步骤:

(1)勾画物体外形 

(2)皴线表现一定的明暗关系。

(注意:

用笔轻则淡、重则浓;

线条疏则弱、密则强。

) 

(3)调整修改。

3、球体与正方体的区别。

四、表现创作 

1、指导学生欣赏教材中的作品,进一步感受用线条表现明暗的方法。

2、提出作业要求,选择生活中一个熟悉的物体,用铅笔把它的明暗变化细心地描绘下来,要求表现出立体感。

3、学生提出自己的学习困难,教师帮助解决。

材料准备(选好表现的角度,如可以看到方形物体的三个面) 

采光问题(选择光影效果明显的情况下表现) 

技术问题(表现出物体的明暗变化) 

4、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五、展示评价 

学生将作业粘贴在黑板上,师生进行展示评价。

形式:

生生互评,师生互评。

六、课题总结 

今天我们了解了基本的明暗表现方法,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学习中能用心去观察,用心去感受和变现。

第二课时 

一、课前布置 

1、课前摆放好写生台和几组静物,配上写生灯照明。

2、揭示课题:

描绘一组物体的立体感。

二、观察比较 

1、通过实验,对比观察同一个物体,了解明暗变化与距离物体远近有关。

(教师移动写生灯,学生观察分析)光照下,离灯近的物体亮;

离灯远的物体暗。

2、通过实验,对比观察同一种类物体,了解明暗变化与物体固有色的深浅有关。

(观察两个橘子的明暗) 

3、小结:

一组静物因为固有色不同、离光的远近不同,明暗变化就会很丰富。

1、观察一组静物(一个罐子和一个橘子) 

2、分析学生作业构图可能出现的问题(太大会显拥挤,太小会显空旷,太偏不稳定等) 

3、教师示范画第一步骤:

构图(抓住基本形及形体关系、比例关系)。

4、分析两个物体的两大部(受光部、背光部)和三大面(亮面、灰面、暗面)。

5、学生讨论将对象进行深浅色调排序。

6、教师运用明暗画法皴线完成范画,小结步骤与方法:

(1)定位构图

(2)勾画物象轮廓(3)运用明暗造型(4)调整修改。

四、学生作业 

1、布置几组静物,学生任选内容,进行明暗画法进行写生:

乒乓球和球拍,笔筒、毛笔和砚台,茶杯和水果等。

2、学生作业,教师指导(提示:

要善于整体观察,整体描绘),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问题一:

画面较灰没有体现黑白灰层次。

提示:

黑白灰层次鲜明,立体感越强。

问题二:

画面只有黑白两色,物体产生切割或缺口之感。

深度是由亮部逐渐向暗部递增的,不能出现极度的明暗反差。

用笔的轻重变化和线条的组织变化来表现由强到弱,由淡到浓的明暗效果。

问题三:

没有考虑外形结构特征。

渐变的过程一定要依从物体的形体特征,无论它的表面是弯曲的还是平直的。

五、评价交流 

作业评价与小结

第3课 

美丽家园

第6周

用集体创作的方式画出自己生活周围环境

让学生通过对周围景物的观察、记忆和想象,用集体讨论、集体创作的方式画出自己美丽的家园;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才能;

加强相互合作的群体意识,增强热爱家乡的感情。

集体创作,相互合作完成绘画作业。

集体讨论绘画题材、内容绘画选取哪些有特色的景物和采用什么绘画方法。

1、为学生提供绘画材料——大画纸。

2、学生代色纸、各色碎布、剪刀、颜色、胶水。

1课时

(一)、引导学生欣赏课本图例,说明家园是我们生活、成长的地方,每人对家乡的一草一木都很熟悉,并有深厚的感情,画出来很有意义。

激发学生创作兴趣。

(二)、分析课本图例,启发学生讲述三幅同龄人创作的《美丽的家园》L具有什么地方特点。

1.用剪贴的方法,表现了城市小朋友家居特色和少儿活动中心去活动的情景。

2.用壁画的形式表现了金秋时节农村丰收的景色和农村家居的美丽风光。

3.请你讲一讲自己家居周围有什么特别的景物?

如小区的特色,儿童乐园、儿童活动中心、农贸市场等都可以选入画中。

(三)、绘画步骤:

1.构思。

集体讨论绘画的题材、内容、确定选取哪些有特色的景物,有什么样的手法表现,用一人先画出大体构图。

2.根据各人的长处分工绘画,各人所画的景物形象的大小、色彩和表现手法均要以总体构图为依据,通力协作,力求整体效果统一。

3.选一位同学对画面作统一整理。

(四)、作业要求:

8人为一个创作小组,共同构思商议画面的大小,构图及手法表现,然后分工合作(例如有画房子,有的添树木,有的画人物„„),画出当地景物特色。

(五)、学生分组集体创作,教师辅导,出现问题时共同讨论解决。

(六)、完成集体创作画《美丽的家园》,重点在于形象刻划。

绘画时所要注意的事项。

1.色彩画:

①颜色要鲜明。

②注意对比色和谐。

2.线描画:

注意线条疏密对比和黑白灰调子的处理。

3.剪贴画:

注意发挥材料质感的美,注意色彩的搭配。

(七)、学生继续进行集体创作。

教师鼓励学生团结合作,努力完成一幅《美丽的家园》,集体创作画,看哪一组画最好、最美。

(八)、讲评作业,师生共同评议作品,请同学谈谈绘画感受。

第4课 

编花篮

第7-8周

掌握编花篮的基本方法、技能,能编出一个小花篮。

了解有关插花的基本方法和形式美法则,制作一件插花作品。

养成精心制作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了解有关插花的基本方法和形式美法则制作一件插花作品。

卡纸胶棒等,课件

一、激趣引入 

1播放歌曲《编花篮》,从这首歌曲中你听到了什么?

2、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分小礼物。

出示一个自编的装饰精美的花篮。

伴着音乐,手拎小花篮从各个方位展示给学生们看,这是老师自己动手编的。

展示各具特色的漂亮的小花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看到这些精美的花篮,你想说些什么?

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编花篮?

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就来自己编制花篮,享受劳动的乐趣。

板书课题 

二、观察,讨论,探索新知 

1、师把自制的花篮每组分发一个,请学生首先从外观上观察花篮,然后动手拆花篮。

要求学生自己认真观察:

(1)花篮由几部分组成 

(2)各部分怎么做(鼓励学生细心观察大胆拆开) 

2、各小组讨论花篮的组成部分和制作方法。

3、学生汇报观察讨论结果。

4、老师在学生汇报的在基础上小结,用课件播放编花篮的过程:

花篮是由篮提手、篮沿、篮身、篮底、装饰物几部分组成,及量、剪、粘、编、卷、贴的制作过程。

三、合作享受制作快乐(放轻音乐) 

(一)师强调在制作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全班分五个小组进行评比(分设五个展示台) 

①制作时比一比哪个组分工合理,进展顺利。

②制作后比一比哪个组作品最漂亮、最有创意。

(教师要强调合作的重要性,鼓励

有创意) 

〈2〉注意使用刀具安全性,保证室内卫生 

(二)制作:

1、小组同学分工制作花篮的各部分 

2、各部分完成后,小组合作,把它们组合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小花篮。

3、师巡视,帮助困难生,随时参与学生的活动中去,评价学生的制作行为,鼓励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给同学们提供装饰物,让花篮更完美。

(三)活动预设:

学生在动手制作过程中可能:

1、小组分工不合理,致使制作进度慢,师及时给予指点。

2、在纸编小辫的过程中,可能出现:

A一人牵绳一人编;

B一人牵绳两人编;

C两人相对同对编。

师在巡视过程中,评价表扬C种方法,鼓励学生提高效率。

3、学生在制作小辫时可能不用手编,而是用手搓小绳,这种方法比较简便,有创意,师应给予鼓励。

4、学生在盘绕粘小辫时,可能出现:

A固定花篮转动小辫;

B手持小辫转动花篮。

师鼓励生用B种方法,因为这种方法盘绕速度快些。

四、成果展示 

1、小组派出代表展示自己小组小花篮的最亮丽的一面,介绍制作过程。

2、学生评价:

说说你最喜爱的作品,要说出原因。

3、同学们评选优秀作品,并请编织能手谈体会,说说劳动后的感受以及在劳动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如何克服困难的。

4、师生评价 

(1)评价最佳作品。

(2)对其它作品抓住优点给予肯定。

(每一个花篮的制作都有它最闪亮的一点,老师要善于发现给予肯定) 

(3)评出优秀作品,进行奖励 

设计意图 

[让学生介绍制作过程和谈劳动后的感受,实际上就是在关注劳动过程,感悟劳动情趣,也是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切入点。

生生互评及教师评价充分利用了评价功能,从而规范了学生的劳动行为,对学生的热情也是一种鼓励。

五、课堂小结

一、交流信息 

主动学习 

1、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插花资料,在课堂上采取各组之间相互问答的方式进行交流,激发学习兴趣。

2、简要了解插花艺术的历史和种类。

二、命名游戏 

1、欣赏一组插花作品,感悟花的语言。

在欣赏过程中:

(1) 

比较插花作品中的花器,了解到花器有深浅之分。

(2) 

比较插花作品中的花枝的整体造型,了解到插花造型有直立式和横卧式的区别。

(3) 

了解到花和花篮之间的不同色彩搭配能营造不同氛围。

2、学生讨论,根据花的数量、色彩、疏密、姿态等变化给作品命名,赋予插花以生命色彩。

三、演示观摩 

1、出示一个深度适中的花篮和一束花,请学生上台试摆造型。

花束首先以未经造型的形象出现,和刚才欣赏的插花作品形成视觉反差,使学生产生动手欲望。

请学生上台试摆各种造型。

试摆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花泥的妙用,并启发学生寻找其他能固定花枝的替代材料。

教师小结:

每枝花的高低错落、疏密、斜正、俯仰姿态都会产生不同的韵律变化。

2、出示一个矮花篮,请学生上台试摆各种造型。

用花泥等材料固定花枝,做出直立造型的插花作品。

用花泥等材料固定花枝,做出横卧造型的插花作品。

先将花枝包装成束,再和花篮组合造型。

问:

“还有其他方法吗 

?

” 

花篮的形状特点各异,插花的方式也有相应变化。

3、小组内讨论交流,根据各自所带花篮的结构和特点,适合设计哪种造型,选择哪种花材 

四、自主表现 

1、提出作业要求:

选择合适的花材,制作 

— 

个造型独特的插花作品。

小组内材料可以共享。

固定花枝的方法可以自由选择,但是要注意巧妙地隐藏花泥,尽量不要让花泥裸露出来,影响整体的美感。

2、小组合作利用材料,学生自主表现。

3、教师巡视指导。

五、师生共评 

展示个性 

1、请摆出生动造型的同学上台展示作品,并向同学们讲述创意。

2、师生共同评议优秀作品,选出最优秀的作品美化教室。

第5课 

纸魔方

第9-10周

掌握编纸条的基本制作方法、技能,能制作出一件编纸条作品。

了解穿编工艺的形式美法则及构成的基本原理。

培养耐心、细致的良好工作习惯。

课件、彩纸、剪刀、固体胶等

一、欣赏激趣 

教师在课前运用“一提一压”的穿编方法,制作一件双色对比色调的编纸条作品。

选用不同颜色同等长度的纸条,在作品背面将有关纬条加长,加长部分隐藏在作品背面。

1.展示这件“一提一压”双色编纸条作品正面。

2.教师依次拉动加长的纬条,将这件双色编纸条作品变成三色编纸条作品。

3.再依次拉动加长的纬条,将这件三色编纸条作品变成四色编纸条作品。

4.展示一件协调色调编纸条作品,和这件冷暖对比色调作品进行对比分析。

5.完整展示一件编纸条作品的正面和背面。

6.揭示课题——编纸条。

二、方法探究 

1.学生自学教材左页的制作步骤和制作图示。

2.师生讨论:

(1)经条和纬条的制作有什么不同?

(2)为什么经条的上下两段要相连?

(3)整理作品时不粘牢纬条两端可以吗?

3.学生上台尝试“一提一压”的穿编方法。

三、创新探索 

1.教师问:

怎样让你的编纸条作品与众不同?

学生自学教材右页的创新方法。

2.师生讨论,小结创新方法:

(1)纬条:

改变纬条的材料和宽度。

(2)经条:

改变经条的形状和宽度,如折线形、弧线形。

(3)穿编方法:

改变提压数目,如两提一压或一提三压。

由此作品可分为抽象类和具象类的变化。

四、欣赏评价 

1.展开自评和互评,交流感受和体会。

2.教师小结,肯定学生的制作热情,并使学生对下节课充满期待。

一、思维拓展 

1.展示、欣赏几件不同尺寸的编纸条作品,问学生它们适合用在哪里?

2.各小组之间展开讨论,并交流设想。

3.教师出示一张未经装饰的贺卡用纸和一本书。

师生讨论、交流,共同将编纸条作品改装、组合成贺卡、书签、包书纸等。

二、创造表现 

1.学生之间交谈自己的创作设想。

2.明确作业要求:

制作一件实用的编纸条作品。

3.学生自主表现,教师巡视指导。

三、欣赏评析 

1.展示作品,欣赏评析。

2.学生下位,自由欣赏他人作品,交流感受。

第6课秦陵兵马俑

第11周

了解秦兵马俑的发现发掘过程,认识秦兵马俑的艺术价值。

学习一些考古常识,提高文物保护意识,增强热爱祖国文物的观念。

能通过调查、分析、讨论、评述等方式,表达自己对具有艺术价值的文物的了解和感受。

PPT

1.师生对话 

师:

有谁认识这个字——“俑”?

它是什么意思?

生:

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偶像,如:

陶俑、女俑等。

2.导入课题 

1974年3月,位于秦始皇陵东侧西杨村的农民,在一片荒寂的沙石地上挖井,偶然发现了一些陶俑的残片和青铜兵器,接着轰动中国、震撼世界的第八大奇迹——秦始皇兵马俑与世人见面了。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 

关注这一项气势磅礴的艺术创举。

(板书课题)观察分析 

研究讨论 

1.了解考古工作的一般流程、分工以及考古工作的重要意义。

(1)学生通过课件观看现代化的文物保护大厅结构,以及考古工作人员的工作场景。

(2)学生讨论:

大厅各处有什么性能?

考古任务 

艰巨,队员非常辛苦。

根据考古任务,可以将考古队员分成哪些工种?

(3)展示铜车马的全图,并简要地演示出土的铜 

车马复原的全过程,让学生体会到考古队员工作的艰辛。

考古人员发掘了许多艺术珍品,为我国文化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展示出土的各种物品 

(1)学生讨论:

这些艺术珍品分成几类?

各有什么特点?

(2)学生总结:

有陶俑、陶马、兵器三大类。

3.观察陶俑 

陶俑分为哪几种?

分别有什么不同的神态、服饰、姿势?

(将军俑、军吏俑、武士俑、立射俑、跪射俑、骑兵鞍马俑、御手车左车右俑。

(2)分析陶俑形体结构。

学生总结:

陶俑由头、颈、躯干、四肢几个部分组成。

课件播放中央电视台《探索与发现》栏目考古工作细节。

图片展示出土的各种物品 

展示,让学生参观秦陵的一号坑和二号坑.重点从各个角度展示不同的陶俑。

第7课小园艺师

第12周

感受园林文化,了解园林建造的一般内容、布局方法和功能。

能用园林知识,绘制一幅园林小景的平面设计图。

大胆收集和利用材料制作园林小景模型,培养协作精神,

引起学生对自然、绿色、环境的关注,增强对园林的审美意识和环保意识。

能用园林知识,绘制一幅园林小景的平面设计图

绘画工具PPT

欣赏引导 

师生共同欣赏一组园林图片,在欣赏中,我们扩大眼界,积累素材,思考园林设计的一般内容和布局方式。

互动交流 

在学生讨论中,师生共同归类总结。

一般内容:

山石:

假山、石碑、石柱、雕塑,水:

水池、小溪、喷泉, 

树木花草:

独立大树、成行小树、成片的小灌木造型。

路桥:

石桥、木桥、直路、弯道、梯, 

建筑、配景:

亭子、走廊、路灯、坐椅。

布局方式:

中轴对称式、散点分列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专升本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