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文论复习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472104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2.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文论复习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马克思主义文论复习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马克思主义文论复习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马克思主义文论复习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马克思主义文论复习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文论复习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马克思主义文论复习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文论复习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马克思主义文论复习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3.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唯物史观和辩证法普遍规律的宏观视野中来考察文艺的特殊规律,是寻求普遍规律与特殊规律的统一的。

三、马克思主义文论在东西方的发展

恩格斯逝世后,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基本上演着两条道路发展: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学派路线。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

一般说来,它主要是指在西欧和北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地区产生、传播和流行的,基本上以马克思主义或某种马克思主义为旗号的文论体系。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共同特征:

(1)他们都具有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现象或“物化”现象以及资本主义的文化和意识形态。

(2)他们或多或少地以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特别是马克思的某种论述、观点、立场、方法作为出发点,加以发挥和阐发,形成了自己的独立文论体系。

(3)他们的目的都是坚持和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由全面发展人和解放人的学说。

(二)以苏联和中国为代表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文艺路线。

是马克思主义文论在俄苏和中国的本土化,或者说是马克思主义文论与这些国家和民族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了俄苏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论和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论。

2.主要发展阶段

(1)列宁主义文论代表人物:

列宁、普列汉诺夫、高尔基。

(2)毛泽东思想的文论

(3)邓小平理论的文论

第二章经典形态的艺术研究方法论

一、唯物史观:

使文艺研究成为科学

1.文艺研究方法上的唯物史观并不是“经济决定论”,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

2.唯物史观不是现成的公式,而是研究历史的指南。

因此,我们不能像贴标签一样贴到各种事物上去,而不作进一步研究。

二、文学研究的绝对要求:

历史主义原则

1.一切文艺研究,都要从历史事实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

2.都要用发展的眼光,站在历史进步的立场上研究文艺。

3.都要在一定的历史范围内,对各种文艺现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都要批判继承地对待历史遗产。

三、辩证的方法:

科学的研究方法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从黑格尔的方法论中提取出他的辩证法思想,并把它置于唯物主义基础之上加以创造性的运用。

1.马克思、恩格斯等经典作家建立了科学的艺术历史发展观,对文学艺术发展的动力、规律和前景,作了辩证的唯物的界说。

2.提出了文艺现象普遍联系的学说,真正把文学艺术放到社会及其自身发展的超大系统中去考察。

3.创造了能动的文艺反映论。

4.指出文学艺术的变革不能用自然科学的精确性来指明的理论。

四、批评方法:

美学的和历史的观点

1.美学的观点

就美学的观点而言,在评价文学作品时,最重要的是看作家的创作是否符合艺术的规律和遵循正确的美学法则,是否有艺术独创性和较高的审美价值。

2.历史的观点

就历史的观点而言,在评价文学作品时至少也有两个基本的方面:

一方面是作为批评对象的文学作品,要看其是否描写了某一历史的客观趋势。

一方面则是作为批评主体的批评家,在评价作品时应该具有所处历史时代的先进的历史视野和科学的历史眼光,这才能对作品作出符合实际的评价,确定它在历史中的价值地垃和现实中的意义与作用。

第三章艺术在社会文化中的定位

一、艺术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

艺术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是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根本依据和出发点,是理解艺术与社会其他构成要素之关系的基础。

(一)艺术是一种“社会意识形式”

意识形态主要用来指称在社会总体结构中反映经济基础的、体现统治阶级利益和要求的、居于统治地位的那些幻想和思想等。

所以说,那些不反映统治阶级的利益和观点、不带阶级性的艺术作品就应当归于非意识形态。

不管是属于意识形态的艺术还是非意识形态的艺术,从更大的范围来看,都属于社会意识。

因此,艺术是一种社会意识形式。

(二)艺术同其他社会要素的关系

1.经济基础对艺术具有最终的决定作用。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和性质。

(2)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着上层建筑的变化。

2.艺术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并且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1)艺术促进或阻碍经济的发展

(2)艺术生产同物质生产的不平衡关系;

二、艺术掌握论

马恩关于艺术的审美特性有一系列的论述,我们将其总称为艺术掌握论。

(一)艺术掌握的提出

三种掌握:

1.实践精神的掌握:

所谓实践精神的掌握,就是以付诸实践为直接目标,不脱离具体的实践内容的意识活动。

主要特征:

务实性,经验性,具体性,可操作性。

2.宗教精神的掌握:

所谓宗教精神的掌握,就是构造、相信并崇拜超自然、超社会的神秘力量和神秘世界的意识活动,它的直接目标是为人们提供信仰。

幻想性、情感性、超人间性、信仰性。

3.艺术精神的掌握

(二)艺术掌握的特征

1.形象性:

文学艺术的发生离不开人类的想象能力,没有想象就没有艺术。

艺术掌握的特征之一便是借助想象对材料进行加工。

2.情感性:

文艺是情感的艺术,情感性是艺术掌握的特征之一。

3.个体性:

由于创作者在个人生活经验、政治立场、思想境界、价值取向和个性心理特征等方面的差异,在艺术创作中,作家有必然不可避免地把这种个性差异对象化到艺术作品中,给艺术打上个人的烙印。

4、审美性:

马克思恩格斯多次从美和审美的角度论述过艺术掌握。

(三)莎士比亚化和席勒式

1.莎士比亚化

莎士比亚化的基本含义就是形象化、审美化,也就是要符合艺术的审美特征。

(1)卓越的个性刻画。

(2)广阔背景的描述

(3)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

2.席勒式:

“席勒式”的基本含义就是概念化。

三、艺术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艺术是广泛的社会生活的“反映”

四、艺术的社会作用与价值

(一)具有促成社会变革的力量

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必然体现着一种关于社会或人的美好的理想的现实性趋向,它必然会通过对人的鼓舞、启蒙或激发,变成创造客观世界的物质力量,从而促成社会的变革。

(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即文学的审美价值(包括娱乐价值、教育价值等)对人的效果。

第四章艺术生产论

一、艺术生产的提出

1.《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出现了“艺术生产”概念的萌芽:

a.“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艺术生产的特殊性。

b.“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艺术生产受物质生产力发展的影响、制约和决定。

2.《德意志意识形态》将精神活动称作“生产”:

明确提出了意识的生产、精神生产的概念。

“语言中的精神生产”,实际包含艺术生产的思想。

3.《<

导言》首次明确提出了“艺术生产”的概念:

认为艺术是一种活动、一种生产、一种实践,并且是一个系统、一个过程。

从此以后,艺术生产就作为一个明确的文艺学概念确立下来。

二、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异同

(一)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一致性

艺术生产和物质生产统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同时艺术生产还受物质生产的制约,因此,两种生产必然具有某些类同性和一致性。

1.无论是艺术生产还是物质生产,都离不开精神因素的参与,都要经历一个凝神结想的构思过程。

2.都要和一定的物质材料打交道,都要经历一个内心形象的物化过程。

3.都具有社会性。

(二)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区别

1.物质生产以体力劳动为主,艺术生产则以脑力劳动为主。

2.物质生产以满足人的物质需要为目的,其产品所具有的价值主要是物质价值;

艺术生产则以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和精神需要为目的,其产品所具有的价值主要是审美价值和精神价值。

三、艺术生产力与艺术生产关系

(一)艺术生产力

所谓艺术生产力就是指人们运用一定的精神资料和物质资料生产出物态化的艺术作品的能力。

具体地说,艺术创造的技巧与经验、艺术的形式和规范、艺术产品和审美价值取向等,是构成艺术生产力的基本要素。

(二)艺术生产关系

所谓艺术生产关系,指的是在一定物质生产关系制约下的艺术生产者、艺术消费者和艺术生产资料占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四、艺术生产和艺术消费

生产和消费之间除了具有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一面外,还具有相互依存、相互中介、相互推动、相互转化的一面。

(一)从生产环节来说,生产生产着消费。

1.生产为消费提供对象。

2.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3.生产创造出消费的动力。

(二)从消费环节来说,消费生产者生产。

1.艺术产品在消费中才得以到最后完成。

2.消费创造出新的生产的需要和目的。

第五章艺术发展的历程

一、“不自觉”的艺术与艺术发生的条件

(一)“不自觉”的艺术创作:

(二)人与现实审美关系的建立

美感是人们对美的感受、体验、观照、欣赏的评价,以及由此而在内心生活中引起的满足感、愉快感和幸福感,外物的形式契合了内心的结构所产生的和谐感,暂时摆脱了物质束缚后精神上的自由感。

这是人类精神生活中所获得的最高享受,也是人类心灵所达到的最高境界。

(三)想象与实践能力的作用

1.想象的能力

2.实践能力:

主要包括两种能力

(1)人手的能力

(2)语言能力: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能力的完善则为更成熟的文学奠定了基础,开辟了道路。

优秀的作品往往代表了语言中的最优秀的部分,是语言中的典范与精华。

(四)文艺产生的根源——劳动

关于艺术的起源,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模仿说游戏说巫术说

艺术发生的根本原因还在于人类最基本的活动——劳动。

二、艺术的发展及其形态

艺术发展与社会分工:

原始艺术是一种不自觉的艺术。

三、物质生产的发展与艺术发展的关系

(一)“不平衡关系”的实际表现:

1.从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比较中发现。

2.从不同时代同一国家的比较中发现。

3.从同一时代不同国家的比较中发现。

4.从同一时代同一国家的比较中发现。

(二)“不平衡关系”表现层面

1.艺术本身的领域内部的不同艺术种类的关系中有这种情形。

2.“在整个艺术领域同社会一般发展的关系上有这种情形”。

第六章艺术形式与艺术风格

一、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一)亚里士多德“四因说”

质料因:

形成食物最根本的物质资料;

形式因:

决定这个事物之所以成为这个事物的本体的原因;

动力因:

指事物发生运动和变革的动力因素;

目的因:

指事物存在的目的

“四因说”归根结底是“两因”:

原料因、形式因

(二)马克思认为,任何事物都是形式与内容的同一,文学艺术作品也不例外。

经典作家关于具体文本层面的内容与形式辩证的关系的见解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形式是一定内容的形式:

在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中,两者的作用并不是均衡的。

在一部文艺作品中,居于主导地位的必然是它的内容。

2.形式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1)同一艺术形式可以表现多种内容。

(2)不同的艺术形式可以表现相同的内容。

3.形式对内容具有反作用。

(1)适合于作品内容的艺术形式,既有利于表现作品的内容,也有利于增强艺术感染力。

(2)不适合于内容的艺术形式,则会妨碍作品内容的表达,削弱它的艺术感染力。

二、关于“艺术性”的问题

(一)艺术性包括两大方面内容:

艺术形象塑造的生动完美程度(构思的独特性、描绘的生动性、结构的完整性、语言的形象);

形势与内容的融洽程度(形势与内容相统一)。

(二)分析作品艺术性的方法:

即文艺作品的艺术形式和思想内容的完美的统一

(三)反对“玩弄美学技巧”:

马恩坚决反对两种倾向:

一是忽视内容片面强调形式的形式主义倾向;

二是只顾内容忽视形式的艺术教条主义倾向。

三、艺术形式的诸要素

艺术形式的诸要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一)语言: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经典作家在有关评论中对文学语言发表过许多见解。

1.简练又富有表现力

(1)简练、简洁

(2)语言的运用要服从于事物本身的特征

2.富有想象性和象征性

3.语言要有节奏与韵律

4.追求文学语言的独创性和个性化:

反对“人物都讲同样的话”

(二)表现手法:

经典作家在评论作家作品时,非常重视运用语言塑造艺术形象时所采用的表现手法。

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1.人物描写

(1)注意语言描写:

经典作家认为,人物的语言(包括对话、独白等)要符合其性格特征。

(2)注意行动描写:

通过行动塑造人物的性格。

不仅要注意人物“做什么”,还要注意他是“如何做”。

(3)注意肖像描写:

成功的肖像描写不仅便于读者了解人物的外貌,而且通过描写人物的表情、音调、容貌、服饰等外在特征来刻画人物形象,并借以揭示人物的生活处境、社会身份及性格特征。

(4)注重心理描写:

经典作家特别注重通过人物心理的刻画塑造形象,注重通过特定的细节描写表现人物性格,并认为这是决定小说成败的重要因素。

2.环境描写

(1)关于自然环境的描写:

经典作家认为,文学作品中对自然环境进行描写,可以为人物的活动提供一定的空间,有利于人物性格的刻画。

(2)社会环境描写:

指的是对特定的时代背景及人物生活环境的描写。

社会环境的描写应具有浓郁的地域风土特色。

(三)情节

经典作家在情节方面有精彩的论述。

(1)要“巧妙安排情节”

(2)情节是人物性格成长的历史:

在叙事性文学作品中,人物性格的展示、人物之间的关系都是通过情节的发展得以实现的。

(4)情节安排对人物塑造的安排

四、关于风格

文学作品的风格是一个作家的作品与其他作家的作品区分开来的总体特点,风格能反映出作家个人或某一作家群在创作思想、表现手法与技巧等方面的特征。

风格不仅属于形式因素,而且属于内容因素,它是在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中所表现出来的某类作品不同于其他作品的特色。

1.风格即其人

(1)“其人”——艺术家个人的本质特点。

包括两方面:

情感、气质、兴趣、爱好等一般个性;

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审美趣味等审美个性。

即:

风格的实质是作品通过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总体特征所表现出来的艺术家的创作个性与精神风貌的总和。

(2)“其人”——社会中的人

风格来源于作家的世界观和创作个性,“人”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实践着的具体的历史的人。

2.艺术风格的特点

(1)多样性

(2)独特性

(3)统一性:

时代性风格、民族性风格

3.风格的形成

(1)客观条件:

经济基础的影响;

政治形势和社会意识的影响。

(2)主观条件:

包括创作主体的个性、世界观、艺术修养、审美追求等等。

马克思的风格

(1)写作的认真与严谨

(2)深刻博大的思想性、十分严谨的科学性和最强有力的战斗性。

(3)文风简洁有力

恩格斯的风格

(1)简洁、明晰

(2)文笔流畅,富有表现力

列宁的风格

精辟、生动、逼真的文风

第七章批判精神与批判艺术

一、批判精神

马恩的理性批判精神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正视复杂的现实生活——喜爱反映现实生活的现实主义艺术作品。

二是冷静地分析和解剖现实——极力提倡对丑恶现实进行否定和批判的精神。

(一)批判精神的表现

1.对反动的“浪漫主义”的批判

2.对“青年德意志”派的批判

3.对青年黑格尔派的批判

4.对“真正社会主义”的批判

(二)批判精神的成因

主观方面

客观原因

二、批评标准

批评标准是指进行文学批评时所依据的尺度和原则,是人们对文学的本质特征及社会作用的认识在评价作品时的反映。

(一)文学批评“最高的标准”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将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的相一致作为进行批评时“最高的标准”。

(二)文学批评的美学观点

美学观点指作家是否按照美的规律来进行创造,及作品是否具有艺术感染力和较高的审美价值。

将美学观点运用于文学批评,实际上就是要求文艺反映和表现生活的特点和规律来对作品进行分析与评价。

1.情节的生动性与丰富性

2.作品要塑造“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和社会中的人”

3.文学创作“不要丧失热情”

(三)文学批评的历史观点

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是指自然、社会、人类思维等普遍范畴。

文学批评的历史观点的具体体现:

1.评价作家和作品中的人物时要注意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

2.评价作品时要看其是否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

3.文学作品要真实地描写现实关系

(四)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的关系

美学观点中包含着历史的要求,历史观点中包含着美学的解释,美学观点与历史观点是一体两面的关系。

两者相互包容、相互渗透,共同组成了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的最高标准。

三、文学批评的方法

(一)比较方法

恰当地运用比较方法,不仅可以显出作家的特长和风格,而且可以显出作品中不同人物形象的意义和作品的特色,并有利于通过比较找出差距,促进文学的健康发展。

(二)综合方法

把研究的对象放到更广阔的范围内,放到其与周围事物复杂的联系中就行综合的、系统的考察,也是经典作家常用的批评方法。

(三)分析方法

包括文学作品在内的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既有长处,又有短处。

在对作家作品进行分析时,要实事求是,既不能夸大其优势,也不能隐瞒其缺点,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文学批评的科学性。

四、批评家的素质与批评态度

(一)批评家的素质

文学批评与文学创作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有时甚至是相互渗透的。

由于文学批评与文学创作的密不可分,经典作家对批评家的素质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1.批评家要有一定的文学修养

2.批评家要有比较宽广的生活阅历和知识面

3.批评家要有较高的思想境界和先进的世界观

4.批评家要有正确的立场

5.批评家要有辩证的眼光:

运用辩证的眼光,辩证地看待文学艺术作品。

(二)批评态度

批评态度是否端正、正确,直接决定着批评结果的正确与否

1.要严格“以事实为依据”

2.要采取“公正的态度”

3.要采取民主的态度

第八章人的解放与艺术理想

一、艺术与人性、人道主义

艺术要表现人性与人道主义倾向。

而对人、人性、人道主义的理解与把握就成了能否在文学作品中正确而深刻地表现人、人性、人道主义的关键所在。

(一)对人和人性的理解

理解人的本质要注意两点:

一是人的本质是现实的,具有现实性,理解人要从现实出发;

二是人的本质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它具有社会性,理解人的本质要以对社会关系的理解为前提和底蕴。

(二)人道主义

唯物主义视为人道主义的逻辑基础。

这种人道主义是建立在现实的人、社会的人之上的人道主义,这才是马、恩所说的真正的人道主义。

(三)文艺表现怎样的人性

经典作家关于在文艺作品中表现怎样的人性的观念,是与他对人与人性的认识是一致的。

既然他们认为人和人性是现实的、社会的,那么,文艺显然就应该表现现实的、社会的人和人性。

1、文艺表现现实的、社会的人和人性,从现实的社会联系中表现人和人性。

2、文学艺术要合理地表现变化的人性,要按照人物的性格逻辑来描写人性的变化过程。

这是艺术真实性的一个重要维度。

3、文艺作品表现人性要以人的社会性为前提,表现在社会的人和人性

二、艺术的社会理想

(一)艺术理想及其实现条件

两个要求:

1、劳动具有社会性:

“劳动具有社会性”是指人的劳动或劳动者的人与其社会性是同一的,在这里主体与劳动的异化状态或性质完全被解除。

2、劳动具有科学性:

体现在艺术创造上:

一方面要求创造者要对艺术客体有正确、科学的把握。

另一方面则是要求创造者在创作过程中要对艺术的审美形式有高度自觉的把握,即是说要符合艺术的法则,按照美的规律去创造。

3.“劳动具有社会性”与“劳动具有科学性”的关系

(二)未来时代的艺术设想

经典作家对未来时代的艺术状况的大致猜测与推想,是附着于对外来时代的描述之上的。

第九章列宁的文论

一、能动的艺术反映论

列宁的能动的艺术反映论,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这一件事的理论基础之上。

列宁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做出的主要贡献是:

深入全面地阐述了观念认识形态的能动性和认识过程的辩证法,以及社会实践对认识的重要意义。

他的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把认识过程看作外部世界在人认识中的反映,而反映现实是个复杂的多方面的过程,其特点是认识的主体的意识对现实的反映是能动的、创造性的,这些构成了列宁反映论的精髓。

列宁的能动的艺术反映论蕴含丰富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文学艺术来源于社会生活,创作和评价艺术作品不能离开社会生活实践;

(二)文学艺术是社会生活在文艺家头脑中能动的反映,并参与社会的改造与发展;

(三)列宁的现实主义文学观

二、文学的党性原则与美学问题

(一)文学的党性原则提出的历史条件

1.马克思、恩格斯首倡文学的“倾向性”和“党派观点”

2.列宁根据当时俄国新的革命形势的迫切需要,提出文学的党性原则。

(二)文学的党性原则

列宁在1905年11月13日出版的《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中,阐述了文学的党性原则。

它主要包括以下四点:

1.写作事业不能是与无产阶级总的事业无关的个人事业,而应当成为无产阶级事业的一部分

2.党对包括文学事业和出版事业的领导,必须坚持两个“无可争议”、保证两个“广阔天地”

3.党的出版事业,包括文学事业,应当接受党的监督

4.自由的写作不是为私立、贪欲、名誉地位,而是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这些国家的力量、未来服务的。

列宁提出的“文学的党性原则”首先是一个美学观方面的问题,而不是一个艺术技巧问题;

它是无产阶级文艺的审美因素与思想政治因素的有机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美学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特定的范畴。

三、文化与文艺

(一)“两种民族文化”学说

列宁在《关于民族问题的批评意见》一文中,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两种民族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实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