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境界对联范文模板 13页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469737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境界对联范文模板 13页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有境界对联范文模板 13页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有境界对联范文模板 13页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有境界对联范文模板 13页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有境界对联范文模板 13页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有境界对联范文模板 13页Word文档格式.docx

《有境界对联范文模板 13页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境界对联范文模板 13页Word文档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有境界对联范文模板 13页Word文档格式.docx

难以下咽。

胖子一看,面似猪肝,眼赛铜铃,狠狠一句“什么玩意!

”摔门而去,我掩口而笑,心里一阵恶作剧后的惬意,爽啊!

正在得意之余,忽听咣当一声,工地现场领工员手提扫帚踹门而入,二话不说,直奔我挥舞而来。

原来我送他的一幅上联是:

日晒雨淋浑不怕,下联:

风吹雨打更精神,横批:

脸黑皮厚!

一看这阵势,我自知不好,便夺门而逃,就听身后一阵跺脚咬牙之声:

“小子,你等着,跑了和尚跑不了庙……”

哎,都是这对联闹得!

2某大学有相邻三个寝室,a室人好“麻”,b室人喜烟,c室人好酒。

所以a室被称为“麻馆”,b室被称为“烟馆”,c室被称为“酒馆”。

一日有好事者夜间给三个寝室贴了三幅对联:

a室上联为“修我长城”,下联为“爱我中华”,横批为“不玩不行”。

b室的上联为“日照小屋生紫烟”,下联为“烧尽口袋所有钱”,横批为“随地吐痰”。

c室上联为“举寝食粥酒常喝”,下联为“莫使金樽空对月”,横批为“一喝就多”。

期末后,学校对这三个寝室进行了“三查”,三个寝室的人不仅被抓了补考还受了处分,又有好事者在夜间偷着给三个寝室贴了对联:

a室的上联为“不修长城非好汉”,下联为“修了长城输一万”横批为“一群傻蛋”。

b室的上联为“口袋钱抽干”,下联为“小脸金光闪”,横批为“有病肺炎”。

c室上联为“拿空杯流眼泪”,下联为“不及格喝坏胃”,横批为“酒钱交了补考费”。

3苏东坡到某染布访染布,被认出,求对联一幅。

苏东坡写到:

上联:

不论粗细长短,一律欣然接受;

下联:

且看干进湿出,只论深浅要钱。

横批:

好色者来。

4古时候,有一人家十分迷信,凡事都要讨个吉利。

大年三十晚上,父亲和两个儿子商议说:

“堂上要贴一副新春联,现在咱们每人说一句吉利话,凑出一副春联来。

”两个儿子点头称是。

父亲先捋着胡须念道:

“今年好!

”大儿子想了想也念道:

“倒霉少。

”二儿子接着又念道:

“不得打官司!

”念完了,大家称赞了一番,就由父亲执笔,写了一条没加标点的长幅,贴在堂屋的正中。

邻居们来拜年。

一进门,看见那副春联,大声念道:

“今年好倒霉,少不得打官司!

5解缙自幼好学,出口成章。

这年春节,他在后门上贴了一副春联:

“门对千竿竹,家藏万卷书。

”对门的员外看了,很不高兴,心想:

只有像我这样的人家,才配贴这副对联,就命仆人把竹子砍了。

不一会儿,家人来报,解缙的春联改成了:

“门对千竿竹短,家藏万卷书长。

”员外听罢,非常恼火,令人把竹子连根挖出,不料解家的春联又改为:

“门对千竿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

古时候,有一人家十分迷信,凡事都要讨个吉利。

6师:

一卷二题共三问答不识四力五式六论竟写七八九字,十分不好!

生:

十课九混总得八天七时六分五刻四秒尚且三摸二请,一等庸师!

师: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可笑学生,岂知春秋?

一地四方,东西南北,无耻教师,不识(是)东西!

教室里,人不到,课不上,警告学生,此科必当!

课堂里,书乱教,试乱考,靠背老师,你娘可好?

我上流教学,献出一身才学!

你下等劣容,露出半个光头!

三生不幸出劣徒,难为汝师!

一时不慎选错师,苦了我辈!

请你快走不强求!

我来旁听硬要留!

影响教学我心愁!

换我来教你跳楼!

7纪晓岚非常幽默,爱讲笑话。

一日,纪晓岚急着去见皇上,路上却被几位小太监拦住,要求讲个笑话。

纪晓岚实在走不脱,只好边走边讲: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皇帝,他的身边有一位能上天入地、武功极高的太监......,说至此,纪晓岚停住了口,继续走路。

小太监急知下文,便问道:

“太监下面呢?

”纪晓岚笑道:

“太监下面没了。

小太监把此事告诉了太监总管,太监总管很有学问,认为纪晓岚太不尊重人了,决定对其

惩戒一番。

一日遇到纪晓岚时,便说:

“久闻纪学士才高八斗,我有一上联:

'

三才天地人'

,请帮忙对出下联。

”纪晓岚谦逊道:

“过讲过讲。

”随即对道:

“四季夏秋冬”。

总管便问:

“四季乃春夏秋冬,怎么没春呢?

”纪晓岚往太监总管的下身看了一眼,不怀好意地笑道:

“春没了”。

有位老太监听说纪晓岚爱戏弄小太监,很是生气。

有一次正逢纪晓岚在南书房当值,老太监走走到纪晓岚身边,上上下下地打量起来,看他身材魁伟,英俊漂亮,不像人们传讲得诙谐滑稽的样子。

但看他身上穿着皮袍,手里却拿着一把折扇,这是当时文人的一种雅好,不少风流学士都是这样,本来不足为奇,但大冬天的,这手里的扇子没有实际意义,想来也确有些好笑,便向前冲纪晓岚笑一笑,操着南方口音说:

“小翰林,穿冬衣,持夏扇,一部春秋曾谈否?

”纪晓岚听了总管的话,看看自己的装束打扮,也觉得有些滑稽,怪不得老总管同自己开玩笑。

但他惯于戏谑别人,哪里肯让别人耍笑?

正要找茬儿回敬一下,忽然明白这老太监是给自己出了一联,里面嵌了春、夏、秋、冬四季之名,心想这老家伙肚子里,还有点儿墨水,好,看我怎么回敬你!

想到这里,站起来作揖施礼,笑着说道:

“老总管,生南方,来北地,那个东西还在么?

”南书房里立刻爆出一阵轰堂大笑。

人们看着老太监,肚子都笑疼了。

老太监这时哭笑不得,十分难堪,苦笑着指点几下纪晓岚,口中却没有说出什么话来,落了个自讨没趣,悻悻而去。

房中的几个人议论说,这副对得真是太妙了

篇二:

精选有内涵的对联

[有内涵的对联]上联:

师娘登楼望南北;

下联:

弟子行路吃东西。

上联:

眼珠子鼻孔子,珠子还居孔子上;

眉先生须后生,后生更比先生强。

月照纱窗,个个孔明诸葛亮;

雪飘梅岭,处处香山白乐天。

山山水水,处处明明秀秀;

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

风风雨雨年年暮暮朝朝。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北雁南飞,双翅东西分上下;

前车后辙,两轮左右走高低。

思前想后看左传书往右翻;

坐北朝南吃西瓜皮向东甩。

是是非非,非非是是,是非不分;

正正反反,反反正正,正反一样。

(写于十年动乱)上联:

冬迁南国,夏选北疆,会不背时令;

彼避严寒,此消酷暑,风正合人心。

(讽某些会风不正)上联:

官大,权大,肚子大,口袋更大;

手长,舌长,裙带长,好景不长。

(讽某些腐败者)上联:

民犹是也,国犹是也,无分南北;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不是东西。

(讽选总统)上联:

大老爷过生,金也要,银也要,银钱也要,红白一把抓,不分南北;

小百姓该死,稻未熟,麦未熟,高梁未熟,青黄两不接,送甚东西。

(讽县太爷)上联:

见州县则吐气,见道台则低眉,见督抚大人茶话须臾,只解道说几个是是是;

有差役为爪牙,有书吏为羽翼,有地方绅董袖金赠贿,不觉得笑一声哈哈哈。

篇三:

对联的形式和要求

对联的形式和要求(之一)

对联写作上要做到词性相同、结构一致;

平仄对应、音韵协调;

内容相关、意境完美。

(一)词性相同结构一致

一副对联由上、下两联组成,上下联又可称为上比、下比,出句、对句,对头、对尾等等。

在写作上,要求上下联同一位置所用的词性相同、结构一致,做到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

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等。

下面先看一副对联:

万家腾笑语

四海庆新春

此联,以“万”对“四”属于数词对数词,“家”对“海”属于名词对名词,“腾”与“庆”两个动词相对,“笑”、“新”是形容词相对,“语、春”又是名词相对。

从结构上看,上下联都是主谓宾句式。

而下面这副对联在用词和结构上都存在问题:

春艳百花开满地

时祥万事喜盈门

问题主要出在后三字上,单看“开”、“喜”两字,一个是动词,一个是形容词(此处转化为名词,“喜气”的意思),词性不类;

从整个结构看,“开满地”是动宾结构,“喜盈门”属于主谓宾式短语,结构不一致。

其实,作对联只要掌握一定的语法知识,牢记同类词相对,结构相同这一要领就不会出毛病了。

在古代,词性分类没有现在这么细致,作对联的要求是“实对实、虚对虚、死对死、活对活”。

所谓“实、虚、死、活”就是词性概念。

下面看一个简单的词性名称对照表就会明白。

实字(名词)天、地、人、树、鱼、花?

?

活虚字(动词)打、吹、腾、升、进、出?

死虚字(形容词)高、矮、长、短、大、美?

助字(动词)乎、耶、哉、也、焉、兮?

以助词相对的联句如一名士自挽联:

无虑无忧,老夫去矣

克勤克俭,小子勉之

联尾“矣”、“之”两个助词相对,起到加重语气的作用。

古人作联,将实字即现代之名词分成十几个小类,如“天文类’、“地理类”、“时令类”、“植物类”、“人事类”等等,要求“天文对天文”、“地理对地理”、“人事对人事”?

,现代人作联可以放宽一些,只要做到名词对名词就可以了。

联作四弊

对联创作,看似短小容易,实非如此,亦需反复推敲,力求精准也。

观近年征联及各论坛联作,常见有隔、重、俗、造四弊。

要提高对联质量,此四弊非除不可。

弊之一:

隔即不联,上联与下联、上下联各自的内容之间,所述事物互不相关,缺乏必然的联系,貌合而神离,似对而实隔。

如婚联:

“克勤克俭偕白头;

晚婚晚育惜青春。

”“克勤克俭”与“偕白头”之间并无必然的联系,而“克勤克俭”与“晚婚晚育”相对,也无浑然一体的结合。

再如“一劳永逸长生乐;

万象回春大地新。

”平仄、对仗尚可,但上下联孤立存在,难以表述完整主题,实难称之为联。

曾记数年前一次征联,有联上联乃“亚运会?

”;

下联为“共青团?

”(具体记不清了),内容相隔千里,却登榜首之位,当时曾戏称之为“政治对联”。

所谓对联,应既对又联。

对,即内容、形式的对仗,联,即照映、贯通、呼应也。

上下联应双矢一的,殊途同归。

只顾形式之对,不管内容之联,难称曰对联,更非佳联。

上下联之间、上下联各元素之间,非简单相加,而应互相依存、彼此制约、共同作用,形成一和谐、完美之整体。

古人律诗中之流水对,常为难得之佳联,即因其一气呵成,畅而不隔,如行云流水,妙韵天成也。

如白居易之“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王维之“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陆游之“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均属佳制。

隔是思维紊乱之表现,隔乃胡拼乱凑之结果。

欲制佳联先除隔,不隔方可出佳联。

弊之二:

重,即重复之意,乃上下联内容重复,或上下联各元素内容重复,旧称“合掌”。

此类联例举不胜举。

如“神州大地美如画;

祖国河山灿若霞”,“争做长征突击手;

勇当四化带头人”,“凭汗水兴财家家富;

靠劳动致富户户欢”,“双性有缘方结好;

双方如意始联姻”等等,均属重复之列。

重复,与对而不联之“隔”恰恰相反,乃联而不对也。

这种对仅是文字形式上的词性相对,其内容实为一物,不是相对,而是雷同。

从信息论观点看,上下联所提供之信息只有一个,即1+1=1;

从系统论观点看,全联乃内容单薄之单因此而已;

从哲学观点看,违反对立统一之规律;

从艺术角度看,内容贫乏、单调、枯燥、呆板。

我国向有“正对为劣,反对为优”之说,正是因为正对内容多为并列关系,上下联内容相似、相近或相关,把握不准,则易出现“合掌”之弊。

反对则多从事物的不同方面加以描画,在内容构成上有转折(变换)关系、目的关系,上下联体现一个事物的正反两面性,如“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铁无辜铸佞臣”,“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宁为玉碎;

不为瓦全”等等,上下联内容互相映衬,形成对照,犹如二珠合璧,相得益彰,使楹联具有强烈艺术效果,给人以深刻印象。

流水对以自然浑成取胜,反对则以阴阳互补称雄。

弊之三:

俗,即俗气。

众所周知,艺术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富有新意,言人之欲言,言人之不能言,切忌人云亦云,老生常谈。

纵观今日之联坛,特别是在网络对联创作中,缺乏创新,翻抄旧联的问题却日益突出。

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在创作手法上重技巧,轻意境,往往容易落入俗套。

对联是一门古老、通俗的艺术,在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众多的制联技巧,对此有人称之为修辞手法,有的称之为联格。

这些修辞手法,是长时间积累沉淀的结果,自有其生存发展的道理。

但在网络对联创作中,却难以见到百花齐放的局面,大多数联友似乎更喜欢某些联格。

于是乎,我们在许多对联论坛上,看到的都是析字联、双关联、偏旁联之类,最近词牌联又成为一些联友的喜好。

这些表现手法已到了泛滥成俗、惹人生厌的地步,什么“山石岩”、“白水泉”、“女子好”、“江河湖海”、“杨柳松柏”,随处可见。

类似的对联不是不能作,但到了滥的地步,只能说许多联友还停留在模仿的阶段,看似创新,实则是古人联作的翻版。

二是在联语内容上套用古语,落入俗套。

其中尤以春联创作为最,俗套的对联比比皆是。

什么“春回大地百花争艳,福满神州万象更新”呀,“风调雨顺年年好,国泰民安处处春”呀,“爆竹声声辞旧岁,梅花点点迎新春”呀,简直使人望而生厌,俗不可耐。

如果这些对联出现在联书中,出现在一些专题网站的集合中尚属正常,因为他们兼有保存资料的功能,但在许多征联活动中却屡屡出现类似的问题,就不正常了。

去年某报刊出的近百副马年对联中,有近半数含有“万马奔腾”、“马到成功”的词语。

时代在前进,艺术在更新,如果总是老调重弹,对联创作还谈的上什么发展?

韩愈当年提出的“惟陈言之务去”的文学主张,对于今天的对联创作仍不失其现实意义。

对于这种求量不求质,求快不求新的粗制滥造问题,联友们勿须自警。

弊之四:

造,即生编硬造,矫揉造作。

有雕琢之态,无自然之美。

对联,作为一种传统的、大众的文学形态,与其它文学形式(特别是诗词)一样,要追求真情实感、通俗自然。

在文学创造中,古人历来有两种美感追求,即“错采镂金”之美和“芙蓉出水”之美,并且认为后者是更高的但又难以企及的境界。

“芙蓉出水”之美追求的是平淡、自然、单纯、质朴,李白论诗: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谢榛说的更明确:

“自然妙者为上,精工者次之”。

但在目前的对联创作中,许多联友却恰恰抛弃了“芙蓉出水”,而过度追求“错采镂金”,结果是“弃玉雕石”。

造之表现有许多,比如无意境,许多联友的对联纯粹为对而对,为联而联,像“冰比冰水冰,魔更魔鬼魔”之类,读过之后不知道从中得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

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开宗明义:

“词以境界为最上。

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境非独谓景物也。

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

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

否则谓之无境界。

”诗词创作如此,对联创伤亦如此。

无真情、无境界,闭门造车之作也。

再如“造雷”,似乎成了对联创作特别是网络对联的一种“时尚”,每一个论坛似乎都见到类似对联的身影:

“今世进士,尽是近视”,甚至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现。

且先不说此上联八字中有七字仄声,仅就其内容而言,实在也是违反常理的“编造”之作。

明月曾戏称此联易对,当对以“近视尽是今世进士”也。

这种对联,从根本上来说,反映的是一种病态,即从

所谓的别人“中雷”中追求一种满足。

此乃联之大忌也。

类似的如“皮背心”、“古文故人做”、“李姐理解礼节”、“李白、李太白、李太太白、李太太太白”等,皆为刻意“造雷”之作也。

“雷”非不能造,妙在“自然天成”也,如“李白居,易安居”,人名镶嵌自然,不失为“雷”中佳品。

对联的形式与要求

(二)

(二)平仄相对音韵谐调如果说,对联要求做到字数相等、对仗工整是为了达到整齐的建筑美,那么要求平仄相对、音韵谐调则是追求有节奏的音乐美。

讲平仄合联律往往令初学者望而却步,其实并不复杂,只要懂得汉语的一些音韵知识,按规律去试着作,循序渐进,也没什么难的。

1、汉语的平仄和节奏汉语平仄,说穿了就是按照汉字的四声来区分,平仄声不同的字交替使用,以达到音韵谐调,读起来抑扬顿挫琅琅上口。

汉字四声有新四声和旧四声之分。

现代汉语的四声为阴平(音标-)、阳平(音标/)、上声(音标v)、去声(音标\)。

阴平、阳平声调不高不低,不升不降,读时可以拉长声;

而上声、去声的声调有高有低,有升有降,且声音短促。

人们把阴平、阳平划归平声;

把上声、去声划归仄声,这就是平、仄声的区别。

古汉语四声为平、上、去、入,其平声在现代汉语中分解为阴平、阳平二声,上、去二声与现代汉语一致,只有入声已消失,但在我国某些地区,如上海、广东,山西等地还部分地保留着。

古代汉语平、仄的划分是,平声属平声,上、去、入声属仄声。

要按照联律之要求写对联,除了明白什么是平仄以外,最好再了解点语音节奏方面的知识。

何谓节奏,节奏即有规律的重复。

世界上许多事物都具有节奏性,如山势的起伏、海潮的涨落、人肺的呼吸以及走路时脚步之起落等等。

节奏可以给人以快感和美感。

对联属于语言艺术,汉语语音本身就具有节奏性,所以对联在读法上也同样具有节奏性。

下面我们通过一副例联来分析一下其中的节奏:

对江楼阁参天立全楚山河缩地来这是武汉黄鹤楼上的一副七言联,联中每两字或一字划为一个音步,这样读起来具有明显的节奏感。

原来,汉字每一字就是一个音节,每两字或一字构成一个音步,这是联句、诗句的一种节奏规律。

四言的音步为二二式;

五言音步为二二一式;

七言为二二二一式,余者类推。

每一音步的第二字(单音步者即本字)处在节奏点上,可展现语音特色,尤为重要。

明白了语音节奏是什么,再谈平仄就容易理解了。

2.对联平仄要求为方便创作,下面列举一些常见的对联平仄格式(为表示音步所在位置,中间留出空格):

三言联:

平平仄仄仄平例联:

重阳谷端午桥四言联: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例联:

风舒柳眼雪积梅腮(注意,凡是本章例联中下标有“·

”符号的表示古读入声今读平声。

)五言联:

(一)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例联:

渔歌随浪涌海货与山齐

(二)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例联:

生意春前草财源雨后泉六言联: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例联:

紫燕黄莺布谷红梅绿柳迎春七言联: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例联:

秋月春风常得句山容水态自成图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例联:

东风气暖来阳鸟细雨春深发杏花八言联: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例联:

爆竹一声,人间改岁梅花数点,天下皆春由以上所例举的平仄格式可以看出,四言联加上三言联即:

“平平仄仄”加“平平仄”;

“仄仄平平”加上“仄仄平”可以得出七言联的平仄格式。

而五言联的平仄则是上例七言联前边去掉“平平”、“仄仄”的结果,同理,九言联的联律实际等于四言联“平平仄仄”加上五言联“平平平仄仄”,得出“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加上“仄仄仄平平”,得出“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余此类推,十言联等于四言联加六言联。

这是一条规律,我们只要掌握了上边例举的几种平仄格式就可以了,再长的联也可以用上述方法推知。

平仄在实际应用中有几条原则需要掌握住,第一,上联尾字必须用仄声,下联尾字必须用平声;

第二,上下联之间节奏点上须平仄声字对立,否则就叫做“失对”;

第三,凡处在节奏点上的字不能变更平仄,否则就叫“失替”。

根据以上所讲的原则,我们不妨找几副病联诊断一下病因何在。

山墅深藏,峰高树古湖亭遥对,桥曲波皱很明显,下联最末一个“皱”字读去声,

属于仄声字,违反了上述的第一条原则:

“下联末字必须用平声。

”三春细雨滋苗壮一方净土育花红联的病症在于,上下联节奏点上“春”对“方”、“雨”对“土”、“花”对“苗”三处失对,出现了平对平、仄对仄,违反了第二条原则。

志登高山求精进刚下学海莫畏难这副联的立意不错,但上下联都有“失替”之处,若将“山”字换成一个仄声字,“海”字换成平声字就可以了。

3.关于对联平仄变格和其它在欣赏对联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有些对联,甚至名家的对联并不完全符合上述平仄格式,这牵涉到平仄的变格问题。

例如:

欲共水仙荐秋菊长留学士住西湖其平仄格式为:

.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上联末尾“仄平仄”是常见的一种变格形式,已被大家认可,在实际创作中可以这么用。

还有的对联音步结构与前例形式不同,如:

于此寻孔颜乐处超然得山水真机其音步是二一二二式: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这种音步形式虽不多见,但既已约定俗成,可以备作一格。

此外,关于古今四声的运用问题,当代联家的一致主张是,二者可以并行,但在一副对联中不可杂用。

也就是说,同属于古读入声今读平声的字,不允许在一副联内有时当平声用有时当仄声用,必须达到联内的统一。

篇四:

对联的意境

今天晚上的课是:

意境就是诗或者词或者联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境界。

或者说,是诗、词、联提供给读者的暗示。

比如:

男儿何不带吴钩

收取关山五十洲

我们看看,这是多么豪迈。

意境这东西很难说清楚。

对于意境的概念,无法一言以蔽之。

但意境是古来就有的,只不过是概念不同。

我们说一首诗,写的好,这个好,其中一定包括意境。

我个人对意境的看法,首先是从应对角度出发。

我们可能会注意到有很多朋友擅长出联,同样有很多朋友擅长应对,二者如何能够溶为一体,使出句和对句随心所欲?

首先,我就拿几个出句说明

1.醉柳临池,欲记春诗沾水墨

2.古涧风回,一壁松鸣惊海胆

3.世事如棋,何妨守拙观风雨

我们来看看这3个出句,分析一下出句的意态:

醉柳临池,欲记春诗沾水墨

此句意境的美感在哪里?

我个人是这样理解的。

耳麦(1607719653)20:

04:

26

意:

一篇文章的从构思开始到文字的安排。

境:

思想高度,想表达的内涵,就是怎样通过文字表达情感。

如此构成了意境。

第一个出句为景物联,以拟人格入品。

前后分句关联比较紧密,递进的层次很分明,用字精炼。

醉/临/记/沾的用字精当到位,为联的景物铺垫增色尤多。

从这出句里我们该看到一副画面,那么画面上包含了什么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