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综合基础知识》重点知识_精品文档.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24648 上传时间:2022-10-06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57.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综合基础知识》重点知识_精品文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重庆《综合基础知识》重点知识_精品文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重庆《综合基础知识》重点知识_精品文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重庆《综合基础知识》重点知识_精品文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重庆《综合基础知识》重点知识_精品文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重庆《综合基础知识》重点知识_精品文档.docx

《重庆《综合基础知识》重点知识_精品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综合基础知识》重点知识_精品文档.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重庆《综合基础知识》重点知识_精品文档.docx

第一部分政治

(党史、党建、毛思、中特(邓、三、观)、马克思原理、时政(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系列讲话、重庆各次会议精神、及习近平在重庆的各次讲话))

一、党史时间轴

1840—1919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919—1949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921-1927党的创立和大革命

1927-1937土地革命

1937-1945抗日时期

1945-1949解放战争

1949—1956 过渡时期 1949-1952底完成民主革命遗留问题

1953-1956三大改造

1956—21世纪中叶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956-1966十年建设

1966-1976十年文革

1978以后改革开放

1. 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一次彻底的翻地反封建的爱国主义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 1920年春,李大钊、陈独秀等先后在北京、上海组织了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团体。

8月,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在上海成立。

3. 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大会选举陈独秀、张国焘、李达组成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任书记。

4. 1922年7月,中共二大在上海召开,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翻地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最低纲领是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帝国主义压迫,达到中华民主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5. 1923年6月,中共三大在广州召开,共产党加入国民党,建立国共合作统一战线。

6. 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国共合作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7. 1926年,北伐战争,对象为:

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8. 1927年,四一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标志着大革命失败,国共合作破裂。

8月1日,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8月7日,在湖北汉口秘密召开“八七会议”,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纠正和结束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是共产党有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历史转变。

9月,毛泽东领导了秋收起义,创建革命根据地,将武装斗争的重心转向农村。

9. 1934年10月,开始长征。

1935年10月,红军陕甘苏会师。

1936年10月,红军甘肃会宁地区会师,长征结束。

10. 1935年1月,(遵义会议)中国共产党在贵州遵义召开了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会后,中央决定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三人军事指挥小组,全权负责军事指挥。

11.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12月25日,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十年内战结束,国共合作抗战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12.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全面抗战开始。

8月,洛川会议,确定了党的中心任务——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

13. 1945年,中共七大,将毛泽东思想写入党章,成为指导思想。

1942年2月—1945年4月,整风运动:

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会议阐明了中国革命的三项基本经验——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和党的建设。

批评了党的错误思想,阐明了党的三大作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批评与自我批评。

14.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

9月2日,日本代表在投降书上签字。

9月3日,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同年8月,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到重庆,同国民党和谈。

15. 1945年-1949年解放战争期间,共产党的著名战役:

辽沈、平津、淮海、渡江战役。

二、党的建设理论(党建)

党的性质: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党的指导思想:

党的指导思想是党的行动指南。

中共十八大党章明确规定: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党的根本宗旨: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党的基本路线:

共产主义是党的最终目标。

中共十六大党章指出:

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党的建设:

思想建设(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全党,坚持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保持党的先进性,使党成为领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核心。

)、组织建设(党的建设的物质基础,实现党的各项任务的可靠保证)、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

党的纪律:

主要包括党内生活和党的活动的基本原则;党的各种重要法规;地方各级党组织制定的具体条例、制度和规定;国家所颁布的宪法、法律、法令等。

胡锦涛把党的纪律概括为:

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经济工作纪律、军队纪律和群众工作纪律五个方面。

除此之外,根据纪律范围所调整的关系不同,党的纪律还包括:

宣传纪律、人事纪律、保密纪律、外事纪律等。

党的团结统一:

党的团结统一是马克思的一个基本原则,是无产阶级政党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无产阶级政党自身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中国共产党一贯重视党的团结统一,认党的团结统一是党的生命,是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的基本保证。

党的党员:

党是由党员按一定的思想原则和组织原则组织起来的有机体,党员是党的细胞,是党的基础。

申请入党条件:

年满十八岁的中国工人、农民、军人、知识分子及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愿意参加党的一个组织并积极工作、执行党的决议和按期交纳党费。

党员的根本标准:

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

中国共产党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

中国共产党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

除了法律和政策规定范围内的个人利益和工作职责之外,所有共产党员都不得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

党的干部:

是党的事业的骨干,是人民的公仆。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

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设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

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注重实绩、群众公认,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使各方面优秀干部充分涌现、各尽其能、才尽其用。

全面准确贯彻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方针,扩大干部工作民主,提高民主质量。

三、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历史条件:

时代条件——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社会条件——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中国革命的特殊性;

阶级条件——新的社会生产力的增长,工人运动的发展;

理论条件——新文化运动的兴起,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与传播;

实践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

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的确立:

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十一届六中全会和十二大全面评价毛泽东思想;十五大报告指出——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毛泽东思想发展的历史历程:

萌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创立时期(1921)至国共合作的国民革命时期(1927年7月国民革命失败);

形成时期——土地革命战争初期和中期(1927年八七会议至1935年1月的遵义会议);

成熟时期——土地革命后期至抗日战争时期。

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实事求是:

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贯穿于毛泽东思想的全部内容。

毛泽东思想是坚持实事求是的产物,它的全部内容都是以事实求是为出发点和根本点。

群众路线:

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群众路线是毛泽东创立的党的根本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是毛泽东倡导的党的根本思想和工作作风,是毛泽东总结的党领导人民群众的根本方法。

独立自主:

革命和建设的根本立足点。

是指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独立自主地寻找适合本国国情的革命和建设道路,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路线、方针、政策。

三者之间的关系: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世界观、方法论的基础。

占据核心地位,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集中概括,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的理论基础。

群众路线是我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是毛泽东思想的根本点,不仅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也是我党的根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尊重群众、依靠群众是实事求是的内在的根本要求。

独立自主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必须坚持和遵守的基本原则,也是我们党从事一切工作的立足点,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党与党之间问题的根本原则。

四、中国特色社会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1、体系的形成阶段:

理论奠基阶段:

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一届六中全会

创立和初步形成阶段:

十二大----十五大

发展和深化阶段:

十五大----十六大

进一步发展和深化阶段:

十六大到现在

体系的主要特色:

时代性、民族性、实践性、开放性

2、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背景:

理论基础——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历史根据——正反两面历史经验的总结;

现实依据——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时代背景——当代国际局势的新发展。

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和活的灵魂,贯穿于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

实事求是是思想路线的基本要求:

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前提;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归宿。

三个有利于:

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实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2)社会主义的本质(南方谈话提出)和根本任务

本质: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根本任务: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既是我们搞社会主义的目的,也是检验我们是否真的搞社会主义的标准。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首次提出,我国的社会主义制还处于初级阶段。

这个概念有两种含义:

一是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二是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初级阶段,我们必须正视而不能超越这个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矛盾: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1987年十三大提出)

基本路线: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如何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1、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2、必须把改革开放同四项基本原则统一起来,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3、必须始终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改革是发展的动力,发展是改革的目的,稳定是发展和改革的前提。

4、必须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改革:

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途径和内在动力,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的实质是体制创新。

对外开放:

是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抵制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的侵蚀;必须坚持全局观念,克服本位主义和盲目性。

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四项基本原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案例设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