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重点职业高级中学评估指标体系说明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2462263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30.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省级重点职业高级中学评估指标体系说明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省级重点职业高级中学评估指标体系说明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省级重点职业高级中学评估指标体系说明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省级重点职业高级中学评估指标体系说明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省级重点职业高级中学评估指标体系说明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省级重点职业高级中学评估指标体系说明Word下载.docx

《省级重点职业高级中学评估指标体系说明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省级重点职业高级中学评估指标体系说明Word下载.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省级重点职业高级中学评估指标体系说明Word下载.docx

听取办学单位学校关于办学情况的汇报,并抽测部分专业教师,了解办学和教学目的,走访或与社会有关部门座谈,了解各界对学校的反映。

2

A2、培养目标

10分

1、政治和职业道德教育;

2、文化基础知识教育;

3、专业(工种)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教育;

4、体育。

培养目标明确,措施得力,效果显著。

培养目标明确,措施比较得力,效果好。

培养目标明确,有措施,效果比较好。

培养目标基本明确,有措施,效果一般。

抽测高二年级一个班,了解其学习目的;

观察学校全部教育教学工作,了解学校采取的各项措施,看其是否为实现培养目标服务;

参照“学生质量”条目评估情况,进行综合判定。

3

A3、专业设置

20分

1、适应人才劳务市场需要;

2、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3、骨干专业。

适应人才劳务市场的需要,促进开发当地资源及发挥产业优势,有稳定的具有优势的骨干专业,骨干专业连续招生5年以上。

比较好地适应人才劳务市场和开发当地资源及发挥产业优势的需要,骨干专业有优势且已连续招生3年以上。

基本适应人才劳务市场和开发当地资源及发挥产业优势的需要,骨干专业基本稳定且具优势。

在适应人才劳务市场,开发当地资源及发挥产业优势等方面,有一定差距,缺乏稳定的具有优势的骨干专业。

对照本地区劳动力市场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检查前三年骨干专业设置、招生及毕业生安置等情况。

骨干专业系指既适应当地人才劳务市场需要又符合开发当地资源和发挥产业优势且连续办若干年的专业。

该专业应有较强的师资力量,完善的教学设备,教学质量好。

4

A4、办学模式

1、办学形式;

2、产教结合

办学形式灵活多样,坚持产教结合,校企结合,能够很好地促进教学和改善办学条件,办学活力很强。

办学形式比较灵活,坚持产教结合,校企结合,对学校教学和办学条件的改善有比较好的促进作用,办学活力较强。

办学形式比较灵活,坚持产教结合,校企结合能够适应教学和办学条件的需要,办学活力较强。

办学形式不够灵活,产教结合与校企结合不理想、对促进教学和改善办学条件的作用不明显。

联合办学要有联办合同。

听取办学单位的介绍和查看办学的有关文件;

查看三的办学情况。

产教结合是指办学过程中,产业与教育部门相结合,产业部门参与教学活动的各过程。

同时,学校要创办校办企业,为办学和教学服务教学中实行教学与生产、技术应用推广、经营与服务紧密结合。

二、政府重视与社会参与B(60分)

5

B1、思想政治工作管理

35分

1、政府的统筹协调机构与工作;

2、发展职教的有关政策措施;

3、学校发展是否纳入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计划;

4、是否解决学校发展中的一些重大问题。

政府制定并实施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与措施,有健全、权威的统筹协调机构,工作得力,优先把学校发展纳入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统筹协调好职业教育的发展,并能及时解决学校发展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加强学校建设,成效显著。

政府制定并实施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与措施,有健全、权威的统筹协调机构,较好地开展工作,把学校发展纳入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统筹协调职业教育的发展,并能够及时协助学校解决一些具体问题,加强学校建设,效果好。

政府制定并实施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与措施,建立统筹协调机构,并能开展工作,把学校发展纳入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规划,能够统筹协调职业教育的发展,并协助学校解决一些具体问题,推动学校建设,效果较好。

政府制定支持学校发展的政策缺乏力度,统筹协调机构不健全,工作开展不力,没有把学校发展纳入当地社会发展规划,统筹协调职业教育发展不利,学校建设方面不理想。

职业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统筹协调,本项指标条目旨在查看在各极政府的统筹协调下,制定的能够帮助学校解决重大问题的政策与措施。

6

B2、社会参与

25分

1、人才信息;

2、社会捐资助学;

3、企业联合办学或参与办学;

4、委托培养。

社会主动关心,大办扶植,鼎力捐助办学;

企业积极参与办学,并为学校提供所需的实习场所,人才信息等各项服务;

企业办学,与教育部门联办,或委托培养的程度高、效果显著。

社会关心,积极捐资办学;

企业较积极参与办学,为学校提供必要的实习场地、人才信息等项服务;

企业办学,与教育部门联办学,或委托培养程度较高,效果好。

社会关心支持学校办学,企业参与办学能为学校提供一定的实习场所,人才信息等项服务;

企业办学,与教育部门联办,或委托培养有一定发展、效果较好

社会关心支持学校办学不够,企业不积极参与办学,也不能提供必要的实习场所、人才信息等项服务;

企业自办,与教育部门联办,或委托培养开展的不好,效果较差。

社会参与办学是职业学校发展不可缺少的因素;

检查社会捐助,社会与学校联合办学情况以及委托培养合同。

三、办学基本条件C(240分)

7

C1、在校生数量

30分

1、在校生总数;

2、学历教育数量;

3、短期培训人数。

在校生1000人以上,学历教育800人以上。

在校生800人以上,学历教育600人以上。

在校生600人以上,学历教育500人以上。

在校生600人以下,学历教育少于500人。

查看三年来学历教育的班级设置,学籍及短训班级的花名册。

在校生总数:

是指接受学历教育人数和短期培训人数所折合的数量之和。

学期教育人数是接受职业高中、职业中专普通中专、技工学校等形式教育的人数之和。

短期培训人数折合为在校生人数的公式为:

短期人数×

培训时间(月)/8(月)

8

C2、校园占地面积

1、校园面积;

2、校园位置。

城市学校占地40亩以上,农村学校上地70亩以上;

位于城近郊区,交通便利。

城市学校占地35亩以上,农村学校上地60亩以上;

城市学校占地30亩以上,农村学校上地50亩以上;

交通便利。

城市学校占地低于30亩,农村学校上地低于50亩;

边远郊区,交通不便。

校园占地面积是指学校具有所有权的土地面积的总和,不包括租赁和借用的土地。

位于地级市政府和地区行署及以上级别政府所在地的学校为城市学校;

位于县级市、县级以下级别政府所在地的学校为农村学校。

9

C3、校舍建筑面积

40分

1、校舍总面积及教学生产用房;

2、房屋质量;

3、建筑规模。

校舍面积1.6万平方米以上,其中教学生产用房1.3万平方米以上,房屋质量好且规范。

校舍面积1.5万平方米以上,其中教学生产用房1.2万平方米以上,房屋质量好,比较规范。

校舍面积1.4万平方米以上,其中教学生产用房1.1万平方米以上,无危房。

校舍面积低于1.4万平方米,房屋质量不好有危房,且有的不符合建筑规范。

查看建筑设计图,并实地观察与测量,校舍总面积、教学用房面积是本项基本指标。

校舍建筑面积是指教学、行政、实习、生产经营、学生生活等用房面积的总和(不包括租赁和借用的房屋)。

其中,教学、行政、实习生产经营,以及学生生活用房面积不少于1.2万平方米。

10

C4、实习基地

1、实习场所设备、设施;

2、校内实习场所;

3、校外实习场所.

各类专业(工种)的学生进行教学实习时,校内实习场所每生一个工位(以农、林、牧、渔专业为主的要有总面积不少于6.7万平方米的农、林、牧、渔场),其标准化工位60%,设备利用率90%以上。

各类专业(工种)的学生进行教学实习时,校内实习场所每生一个工位(以农、林、牧、渔专业为主的要有总面积不少于5.7万平方米的农、林、牧、渔场),其标准化工位60%,设备利用率80%以上。

各类专业(工种)的学生进行教学实习时,校内实习场所每生一个工位(以农、林、牧、渔专业为主的要有总面积不少于4万平方米的农、林、牧、渔场),其标准化工位40%,设备利用率60%以上。

各类专业(工种)的学生进行教学实习时,校内实习场所达不到每生一个工位(以农、林、牧、渔专业为主的农、林、牧、渔场)总面积低于4万平方米,其标准化工位低于40%,校内设备利用率低于60%。

查看校内外实习场所和校外实习有关合同,观察学生实习。

设备利用率指除供学生教学实习外,还可进行生产经营与服务。

校内实习基地是指生产权归学校所有的实习场所,不论其在校园以内或在校园以外,均为校内实习基地。

由联办单位、社会提供或租赁的实习场所,为校外实习基地。

每生一个工位是指进行实习时,每人一个生产或工作岗位。

一个班学生实习时,可同时安排同一工种相同岗位,也可安排同一工种不同岗位,或不同工种不同岗位的实习,但不能同时安排三个以(不含二个)工程的实习。

11

C5、图书馆设施

1、专用图书馆;

2、座位率;

3、音像资料室。

有1000平方米以上的专用图书馆,教师资料室座位率为教职工总数的20%以上,学生阅览室座位率不低于学生总数的15%,有音像资料等各种专用室。

有800平方米以上的专用图书馆,教师资料室座位率为教职工总数的20%以上,学生阅览室座位率不低于学生总数的15%。

有600平方米以上的专用图书馆,教师资料室座位率为教职工总数的20%以上,学生阅览室座位率不低于学生总数的15%。

没有专用图书馆或专用图书馆面积在达不到600平方米,教师资料室座位率低于教职工总数的20%,学生阅览室座位率低于学生总数的15%。

学生阅览室每座占1.2平方米,教师资料室每座占3.3平方米为合格标准。

对实行二部制而扩大的学生数,所需要的图书馆设施不再提出相应要求。

12

C6、图书馆藏书及管理人员

1、藏书量;

2、报刊杂志种类;

3、图书管理人员。

藏书量在5万册以上,其中专业图书占40%;

报刊杂志在100种以上,并有精通业务,满足需要的专职图书管理人员。

藏书量在4万册以上,其中专业图书占40%;

报刊杂志在100种以上,并有熟悉业务,满足需要的专职图书管理人员。

藏书量在3万册以上,其中专业图书占40%;

报刊杂志不少于100种,并有懂业务的专职图书管理人员。

藏书量低于3万册,其中专业图书低于40%;

报刊杂志不少于100种。

图书、资料以在帐、上架、出借的数量计算。

同一种类版本的图书,其复本不能超过30册。

13

C7、实验室、电化教室建设

1、实验室数量、质量;

2、实验室规范;

3、电化教室;

4、电化教学设备。

有满足教学需要且符合安全、卫生、照明要求的各类实验室;

实验室面积额符合国家有关规定,排布规范;

实验室仪器设备符合国家有关配备方案;

有适应教学需要的规范的电化教室、微机室、语音教室及相应设备。

实验室面积额符合国家有关规定,排布合理;

有适应教学需要的规范的电化教室、语音教室及相应设备。

实验室面积额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实验室仪器设备符合国家有关配备方案;

有电化教室、语音教室及部分设备。

实验室不规范,仪器、设备不能满足教学需要没有电化教室、语音教室及设备。

实验室中含模拟教室;

电化教室设备包括幻灯、投影、语音、扩音、录、放像等设备,面积在100平方米以上为合格标准。

实验室、电化教室建设标准参照《全日制普通中等专业学校舍划面积准定额》(试行)(87)教基008号和中小学校舍建设设计规范(GBJ99-86)等确定

14

C8、体育卫生文娱设施

1、体育运动场地;

2、文体设施、器材;

3、医务人员及医用设备、药品;

4、专职医务人员。

有400米环形跑道的标准田径运动场,每5个班有一个篮球场或排球场;

有满足开展文体活动需要的设施与器材;

有符合要求的医务室、医疗卫生设备、药品及专职医务人员。

有400米环形跑道的标准田径运动场,有适应学校需要的篮球场或排球场;

有开展文体活动需要的设施与器材;

农村学校有250米环形跑道的标准田径运动场,城市学校有250米标准环形跑道,有篮球场或排球场;

有基本符合要求的医务室、医疗卫生设备、药品及专职医务人员。

农村学校没有250米环形跑道的田径运动场,城市学校没有250米标准环形跑道;

文体活动需要的设施与器材不足;

没有专职医务室、医疗卫生设备、药品及专职医务人员。

实地考察及检查体育、医疗卫生、文娱场地、器材。

对实行二部制而扩大的班级、不再要求增加文体设施。

15

C9、学生生活用房

1、宿舍;

2、餐厅。

有住宿生的学校应具备条件由居室、盥洗室、浴室、厕所等组成的宿舍,男女生分区,生均居住面积5平方米以上;

有餐厅、厨房、主副食库房及食堂管理用房组成的食堂,能够保证80%的学生同时就餐;

宿舍、食堂符合卫生要求。

有住宿生的学校应具备条件由居室、盥洗室、浴室、厕所等组成的宿舍,男女生分区,生均居住面积4平方米以上;

有餐厅、厨房、主副食库房及食堂管理用房组成的食堂,能够保证60%的学生同时就餐;

有住宿生的学校应具备条件由居室、盥洗室、浴室、厕所等组成的宿舍,男女生分区,生均居住面积3平方米以上;

有餐厅、厨房、主副食库房及食堂管理用房组成的食堂,能够保证全体同学分组就餐;

有住宿生的学校生均居住面积低于3平方米,学生就餐有困难;

宿舍、食堂卫生条件差。

本条目适用于有寄宿生的学校,没寄宿生的学校宿舍这一要素不扣分,只查餐厅一项。

四、学校领导D(60分)

16

D1、领导职数与结构

1、领导职数;

2、年龄、学历、职称结构;

3、从教年限;

4、分管教学、生产校长的条件。

有校级领导3-5人,年龄结构合理,呈梯形;

从教年限5年以上,全部专科以上学历,同时具有中级职称;

分管教学的校长是大学本科毕业应掌握本校骨干专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且熟悉教学管理工作;

分管校办产业的校长有丰富的生产经营和较强的能力。

从教年限4年以上,全部专科以上学历,同时具有中级职称;

分管教学的校长是大学本科毕业,熟悉本校骨干专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熟悉教学管理工作;

分管校办产业的校长生产经营能力比较强。

从教年限3年以上,全部专科以上学历,或中级职称以上;

分管教学的校长是大学本科毕业或具有中级职称,且熟悉骨干专业教学;

分管校办产业的校长有一定的生产经营能力。

校级领导人数过多或过少;

年龄老化,搭配不合理,学历达不到任职要求,从教年限低于3年;

分管教学的校长达不到学历、职称要求,分管校办产业的校长,生产经营能力一般。

查年学校领导人员档案;

同教师进行交谈

17

D2、基本素质

1、思想政治素质;

2、业务能力;

3、社会活动能力;

4、政策水平。

具有较高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修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实事求是,廉洁奉公,密切联系群众,热爱职教事业,熟悉职教发展规律,很好地掌握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

掌握国家的社会经济政策,熟悉本地区各行业经济发展和人才需求情况;

有很强的行政管理和社会活动能力。

具有较高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修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实事求是,廉洁奉公,密切联系群众,热爱职教事业,懂得职教发展规律,较好地掌握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

掌握国家的社会经济政策,了解本地区各行业经济发展和人才需求情况;

有一定的行政管理和社会活动能力。

具有一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修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能做到实事求是,廉洁奉公,密切联系群众,对职教规律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缺乏全面统统的了解;

对国家的有关社会经济政策和本地区各行业经济发展及人才需求情况动态了解的不够及时、全面;

行政管理和社会活动能力一般。

同三分之一以上教职工进行交谈或答卷,据此提出评价意见。

18

D3、群体功能

1、团结协作;

2、党政关系;

3、职责分明;

4、办事效率。

领导成员职责分明,团结协作,很好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善于听取群众意见,党政分工明确,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政治核心作用,办事效率高。

领导成员职责分明,团结协作,较好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善于听取群众意见,党政分工明确,较好地发挥党支部的政治核心作用,办事效率高。

领导成员职责比较分明,能够团结协作,能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善于听取群众意见,党政分工明确,能够发挥党支部的政治核心作用,办事效率较高。

领导成员职责和党政分工不甚明确,团结协作有问题,办事效率不高。

检查学校有关规章制度;

同三分之一以上教职工进行交谈或答卷,听取他们的意见。

五、师资队伍E(120分)

E1、教师配备

1、师生比;

2、教师工作量;

3、骨干专业教师职称情况。

师生比在1:

12以下;

教师工作量为14学时/周以上;

每个骨干专业(工种)有1名以上的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任专业教师。

14以下;

16;

教师工作量不到14学时/周;

每个骨干专业(工种)有1名具有高级职称或2名具有中级职称,同时还具有中级以上技能水平的专任专业教师。

师生比过高或过低;

教师工作量为14学时/周;

每个骨干专业的专任专业教师配备达不到1名高级职称,或2名具有中级,同时还具有中级以上技能水平的要求。

查看学生总数、教师总数、教师的授课时间表和兼职教师聘书、合同等有关资料;

检查骨干专业(工种)教师职称情况。

师生比是指专任教师、兼职教师之和与在校生之比。

对体育、艺术类学校或专业对口的师生比应适当放宽。

兼职教师,是指非本校在编人员受聘从事学校教学工作的教师。

他们应连续在校任教一年以上,或连续授完一门课程,或指导完成一个专业(工种)的生产实习过程。

对实行二部制的学校,其二部制学生的师生比可以按1:

20左右要求。

20

E2、教师结构

1、文化、专业、生产实习指导教师结构;

2、职称结构;

3、学历结构;

4、教师结构与课程结构的衔接关系。

教师学历达到国家有关规定要求;

高级职称教师达10%,中级职称教师达30%以上,文化、专业、生产实习指导教师结构与三类课程教学时数比例相吻合。

高级职称教师达5%,中级职称教师达30%以上,文化、专业、生产实习指导教师结构与三类课程教学时数比例相吻合。

高级职称教师达4%,中级职称教师达25%以上,文化、专业、生产实习指导教师结构与三类课程教学时数比例基本吻合。

高级职称教师达4%以下,中级职称教师达25%以下,文化、专业、生产实习指导教师结构与三类课程教学时数比例不吻合。

查看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职称和学历档案,了解三类课程与三类教师的教学时数。

21

E3、教师基本素质

1、思想政治工作素质;

2、业务知识和能力;

3、工作态度;

4、职业道德。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职教事业,掌握职教的教育教学规律,从事某一课程教学的知识、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