涤纶长丝行业及产业链调研投资展望分析报告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462100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3.1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涤纶长丝行业及产业链调研投资展望分析报告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涤纶长丝行业及产业链调研投资展望分析报告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涤纶长丝行业及产业链调研投资展望分析报告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涤纶长丝行业及产业链调研投资展望分析报告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涤纶长丝行业及产业链调研投资展望分析报告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涤纶长丝行业及产业链调研投资展望分析报告Word下载.docx

《涤纶长丝行业及产业链调研投资展望分析报告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涤纶长丝行业及产业链调研投资展望分析报告Word下载.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涤纶长丝行业及产业链调研投资展望分析报告Word下载.docx

FDY(FullDrawYarn)是全拉伸丝,又称涤纶牵引丝,是采用纺丝拉伸进一步制得的合成纤维长丝,此类纤维已经充分拉伸,可以直接用于纺织加工。

表1:

各种民用涤纶长丝特点

由PTA与MEG合成而来,常用熔体直纺工艺

涤纶长丝连接上游石油化工行业和下游纺织业。

涤纶长丝生产企业采购石化产品PTA(精对苯二甲酸)、MEG(乙二醇)及添加其他原料,通过缩聚、纺丝、加弹等工艺生产涤纶长丝产品,并将产品销售给下游织造企业。

涤纶长丝的上游行业是石化行业,PTA、MEG等原料在涤纶长丝成本中占比最大。

往下游看,涤纶长丝在涤纶面料成本中占比高,产业链地位突出。

图5:

涤纶产业链示意图

涤纶长丝的生产工艺可以分为熔体直纺和切片纺丝。

熔体直纺指的是将聚合反应后生成的聚酯经熔体输送管道直接用于纺丝,避免了二次熔融的过程,具有工艺流程简单、设备投资少、原料节省、热消耗低等优点,适合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大规模生产。

而切片纺丝首先要将聚酯熔体制备成聚酯切片,经过熔融后再进行纺丝,该工艺成本较高。

据新凤鸣招股书介绍,一般情况下切片纺丝耗电量为熔体直纺的6倍,且不适合大规模生产。

目前国内大部分企业均已采用熔体直纺工艺。

表2:

涤纶长丝主要生产工艺对比

涤纶长丝市场分析:

行业盈利能力有望上行

需求端:

长期增长潜力大

据中国纺织报报道,在我国纤维用量中,化学纤维占比已达到80%以上。

涤纶长丝作为最重要的化学纤维,受益于经济复苏,下游服装面料、产业用纺织品和装饰领域纺织品三大行业需求皆持续向好。

图6:

涤纶长丝三大终端需求

(1)纺织服装、服饰业用面料及坯布需求

下游纺织服装、服饰业回暖,库存增速放缓。

2016年我国纺织服装、服饰业迎来复苏,主营业务收入为2.4万亿元,同比增长7.0%,增速自2012年以来首次回升,行业利润总额达1,364.7亿元,同比增长2.4%。

2017年上半年我国纺织服装、服饰业继续回暖,实现利润总额654.5亿元,同比增长12.0%。

同时,自2014年以来,我国纺织服装、服饰业产成品存货增速逐年放缓,2017年上半年纺织服装、服饰业产成品存货为4,788.1亿元,同比增长幅度仅为3.1%。

图7:

纺织服装、服饰业主营业务收入回升

图8:

纺织服装、服饰业利润总额增速回升

图9:

纺织服装、服饰业产成品存货增速持续放缓

纺织服装、服饰业向好动力之一:

居民收入水平提高。

近年来我国居民收入水平与消费性支出皆平稳增加。

2016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年收入为3.4万元,同比增长7.8%,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为2.3万元,同比增长7.9%。

根据库兹涅茨曲线,当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超过3,000美元,代表该国中产阶层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主要消费群体对纺织服装、服饰品质的要求与消费能力将同步提高,而我国人均收入已超该经验值。

“十三五”国家规划纲要提出,2020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将比2010年翻一番,这将有利于纺织服装、服饰业等消费性支出提高。

图10:

中国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稳步增长

图11:

中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趋势向上

纺织服装、服饰业向好动力之二:

二胎政策放开。

2016年1月1日起,中国二胎政策完全开放。

2016年我国人口总数为13.8亿,自然增长率为5.9‰,比上年提高0.9个千分点。

据国家卫计委估计,今后我国每年将在原本1,700万的基础上新增250万新生儿,人口基数扩大,有望带动中国纺织服装、服饰业消费市场持续增加。

图12:

中国人口总数与自然增长率

纺织服装、服饰业向好动力之三:

海外经济复苏。

2017年1-8月各月摩根大通全球综合PMI均位于53-54之间,明显好于2016年同期,显示全球经济强力回暖。

2017年1-7月,我国纺织服装、服饰业出口交货值达到2,834.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6%,从1月起,出口交货值连续五个月逐月递增,其中3月份首次出现正增长,结束自2015年以来出口持续萎缩的态势。

图13:

全球PMI持续回升

图14:

纺织服装、服饰业出口交货值累计增速

(2)产业用纺织品需求

产业用纺织品行业保持快速增长。

产业用纺织品是指经过专门设计、具有工程结构特点和特定应用领域的纺织品,广泛应用于工业、医卫防护、土木合成材料、交通运输、农林牧渔等领域,是纺织工业中极具潜力和高附加值的细分领域。

据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统计,2009-2015年我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保持快速增长,2015年产业用纺织品纤维加工量为1,341.0万吨,同比增速达9.0%,部分领域应用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十三五”发展指导意见》提出,2016-2020年,预计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达9%左右,全行业纤维加工总量年均增长达8%左右。

据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预测,到2020年产业用纺织品产量有望达到2,202万吨,较2013年产量实现翻番。

图15:

2009-2015年产业用纺织品纤维加工量保持快速增长

图16:

产业用纺织品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保持增长

产业用纺织品企业盈利回暖,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明显。

经济持续增长,产业用纺织品市场向好。

据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统计,2016年行业亏损面为8.3%,较2015年降低1.6个百分点,亏损额大幅降低19.8%,亏损企业的亏损额从2014年的6.4亿元降低到3.6亿元。

投资方面,“十二五”期间产业用纺织品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加,从2010年的317.6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661.9亿元。

据中国纺织导报报道,2017年上半年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固定资产总投资额达到360.4亿元,同比增长18.1%。

总体来看,产业用纺织品行业的需求依然保持增长,投资较为活跃,将有力拉动涤纶长丝需求。

(3)装饰领域纺织品需求

家纺行业受益房地产销售回升,需求有望进一步释放。

装饰领域纺织品主要用于家纺行业。

凭借优异性能,涤纶长丝多用于室内装饰织物类产品,如床上用品、各类窗纱面料、桌布台布、毯子、坐垫等。

作为房地产后周期行业,家纺行业保持较快增速。

受益于中国房地产去库存政策,房地产市场回暖明显,2016年我国商品房住宅销售额创历史新高,达到9.9万亿元,同比增长36.2%。

2017年1-7月,我国商品房住宅销售额为5.7万亿元,同比增加15.9%。

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家纺行业市场规模仍有一定向上空间。

图17:

国内家纺行业市场规模不断回升

图18:

我国商品房住宅销售额及增速

涤纶长丝需求将继续保持增长。

综上,随着纺织服装及服饰业、产业用纺织品和装饰领域纺织品三大消费终端的需求向好,涤纶长丝表观消费量稳定增加。

据中纤网统计,2016年我国涤纶长丝表观消费量为2,349.2万吨,10年间年复合增速达9.2%。

同时,中纤网预计,2017年、2018年国内涤纶长丝表观消费量将分别达到2,501.0万吨和2,658.0万吨,同比增速分别达到6.5%和6.3%。

从柯桥纺织原料景气指数也可以发现,在下游需求的带动下,2016年下半年以来涤纶景气指数回升明显。

图19:

我国涤纶长丝表观消费量稳步增长

图20:

涤纶原料景气指数常年高于平均水平

涤纶长丝出口持续增加。

同样受益于海外经济复苏,涤纶长丝直接出口量也保持增长。

2016年涤纶长丝出口量达到200.2万吨,同比增长17.0%,出口量增速明显高于2015年,2017年上半年出口量为107.0万吨,同比增长2.5%。

据中纤网预测,2017和2018年我国涤纶长丝出口量增速将分别达到4.9%、9.5%,外需改善对涤纶长丝行业的拉动效应明显。

图21:

2016年我国涤纶长丝出口流向

图22:

我国涤纶长丝出口量变化

供给端:

行业逐步走向集中

行业产能增速放缓,开工率底部回升。

受2011年行业高景气刺激,涤纶长丝行业产能大规模投放。

过快的产能增速使行业进入了漫长的调整期,产能扩张速度也逐渐趋缓。

据中纤网统计,2006-2016年涤纶长丝产能增长137.8%,年复合增速达9.1%,2016年我国涤纶长丝产能为3,527.0万吨/年,仅同比增长3.6%,预计2017、2018年我国涤纶长丝新增产能分别为203万吨/年、180万吨/年,增速分别为5.8%、4.8%,考虑到企业具体投产进度,预计新项目当年实际产量小于产能规划,对供给端影响更为有限。

受益于行业部分产能出清,2014年起涤纶长丝开工率触底回升,2016年开工率达到71.9%,2017年上半年涤纶长丝平均开工率为73.6%,同比增长1.7个百分点。

图23:

涤纶长丝产能增幅放缓

图24:

涤纶长丝开工率底部回升

行业集中度提升空间大,浙江省产能占半壁江山。

随着涤纶长丝行业产业结构持续调整,落后产能不断被淘汰,大型生产企业凭借其规模和技术优势持续扩张,行业集中度稳步提升。

据卓创资讯统计,2011年我国涤纶长丝产业集中度(CR4)仅为26.5%,2016年这一数值已增加至35.8%。

根据美国贝恩对产业集中度划分标准,国内涤纶长丝行业正由竞争型(CR4<

30%)向寡占型(CR4>

30%)转变。

截止2017年8月,中国最大的涤纶长丝生产企业桐昆集团拥有450万吨/年涤纶长丝生产能力,据公司中报数据,公司涤纶长丝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13%。

目前,我国涤纶长丝行业集中度仍处于较低水平,行业龙头的市场占有率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从地域来看,我国涤纶长丝企业群主要集中在浙江、江苏、福建等地区,三个省的涤纶长丝产能占我国总产能的98.8%,其中浙江省占比达到62.4%,是名副其实的化纤大省。

图25:

国内涤纶长丝产能地区分布

图26:

涤纶长丝产业集中度(CR4)

行业持续洗牌,成本较高的中小企业和切片纺企业逐步退出市场,龙头展开横向并购,扩充产能,未来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

优胜劣汰。

从企业规模来看,随着市场竞争加剧,部分耗能高、品质差、竞争力弱的小企业逐渐退出市场,行业内大型企业产能利用率接近100%,而中小企业由于环保、成本、创新能力差等问题,开工率不足,甚至停产破产。

从生产工艺来看,切片纺工艺多采用10万吨/年的小设备,生产稳定性和效率皆不及熔体直纺,近年来作为落后工艺已逐步淘汰。

切片纺工艺涉及聚酯冷却、再熔融,能量损失较大,不具备成本优势。

根据卓创资讯数据,自2015年以来,熔体直纺的单吨毛利平均比切片纺高416元,切片纺盈利能力较差,已多年出现亏损。

据卓创资讯统计,2012-2015年间多家切片纺企业退出市场,涉及产能53万吨/年。

由于切片纺企业产能较小且分布零散,实际退出产能远高于该值。

目前国内部分正常开机的切片纺企业产品主要以差别化纤维为主,而大型企业已基本采用直纺工艺。

据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统计,2015年采用熔体直纺的生产企业装置平均开工率为76.8%,而采用切片纺的平均开工率只有34.1%,不及直纺的一半。

图27:

熔体直纺涤纶长丝吨毛利高于切片纺吨毛利

图28:

国内切片纺企业陆续退出市场

龙头企业积极并购,加速行业整合。

龙头企业依靠资金优势展开对同行企业的并购。

2015年以来,涤纶长丝企业间兼并重组多达10次,涉及涤纶长丝产能238万吨/年。

2017年3月,恒逸集团分别以6.2亿元和7.2亿元拍下浙江红剑和龙腾科技,两家聚酯装置均于2017年5月重启;

7月9日,由恒逸集团控股的逸枫化纤以7.7亿元收购明辉化纤。

表3:

近年聚酯企业收购重组情况

行业新增产能多集中于龙头企业,产品多为高附加值产品。

熔体直纺具有较高的投资门槛。

据新凤鸣招股书披露,仅设备而言,一条20万吨/年国产熔体直纺生产线需投资5亿元,而相同规模的进口生产线则需10亿元。

龙头企业拥有技术、资金等多方面优势,具备扩产的实力。

2017、2018年行业新增的203和180万吨/年产能主要集中在龙头企业,投产产品多为具有高附加值的差别化纤维。

2017年二季度投产的桐昆恒邦二期CP1项目的主要产品为阻燃超细、抗静电超细、吸湿排汗、抗紫外线等功能性涤纶纤维,而将于2018年一季度投产的新凤鸣中石二期项目则主打功能性、共聚共混改性纤维,产品附加值高。

7月25日,新凤鸣发布公告,子公司中石科技将投资组建中跃化纤,专门从事智能化、低碳差别化纤维的生产。

表4:

2017-2019年国内涤纶长丝新增产能

行业盈利能力有望向上

涤纶长丝价格与油价高度相关。

涤纶长丝产业链属于原油相关产业链,其产品价格与原油价格呈现一定正相关关系。

2014年下半年开始,国际油价剧烈下跌,涤纶长丝的价格从2014年7月的11,250元/吨直降到2016年1月份的7,500元/吨左右,降幅达33.3%。

2016年原油价格触底回升,涤纶长丝价格逐步恢复到10,000元/吨左右。

图29:

原油价格与涤纶长丝及其原料价格走势图

图30:

涤纶长丝价格价差走势图

涤纶长丝吨盈利回升明显,未来盈利中枢有望继续向上。

供需关系是决定涤纶长丝盈利能力的核心要素。

据中纤网数据,判断涤纶长丝消费量增速超过产能增速,供需关系改善,价差和盈利水平有望持续提升。

以国内最大的涤纶长丝生产商桐昆股份为例,我们研究涤纶长丝吨盈利的变化情况。

桐昆股份2016年涤纶长丝吨盈利为322.7元/吨,与之前行业低迷期相比明显回升,但仍低于2010年行业景气高点时的水平,未来行业供需关系改善,吨盈利仍有上升空间。

图31:

涤纶长丝供需关系有所改善

图32:

2016年桐昆股份单位净利回升明显

涤纶长丝上市公司有桐昆股份、恒逸石化、荣盛石化、恒力股份、新凤鸣,假如涤纶长丝价格每上涨1,000元/吨,上述公司EPS分别增厚2.50元、0.61元、0.17元、0.36元、2.86元。

表5:

A股上市公司涤纶长丝涨价弹性

PTA行业分析:

盈利能力或将继续底部震荡

PTA需求增长放缓

PTA需求已进入缓慢增长阶段。

据卓创资讯统计,我国66%的PTA用来生产聚酯纤维,17%用于生产聚酯瓶片,10%用于生产聚酯切片,因此PTA的市场景气度与下游聚酯行业密切相关。

2008年起,随着下游聚酯行业的快速发展,我国PTA需求增长强劲,2012年消费量达2,568.1万吨,同比增速高达17.4%。

而2013年后,下游聚酯产量增速放缓。

2013-2016年我国聚酯产量年复合增速仅为5.4%,明显低于2012年的18.1%,PTA行业受到波及。

2016年国内PTA表观消费量为3233.3万吨,同比增速为4.1%,自2013年起年复合增速仅为4.6%。

出口方面,我国PTA出口量保持上行趋势,2016年出口量为69.5万吨,同比增长11.6%,而绝对量较小,影响不大。

未来我国聚酯市场扩张将维持低位,对上游PTA拉动力度趋弱。

图33:

国内PTA下游消费占比

图34:

国内PTA表观消费量增长放缓

图35:

国内聚酯产量增速放缓

图36:

近年来中国PTA出口量保持增加

PTA产能过剩,行业竞争激烈

PTA产能迅速扩张,行业陷入产能过剩泥潭。

近10年以来,PTA的产能经历过两次爆发式扩张。

第一次是2008年金融危机后,源于国家经济刺激政策以及纺织业复苏,2012年PTA产能迅速扩至3,296.0万吨/年,同比增长64.1%,而同年的表观消费量仅为2,568.1万吨,PTA产能开始过剩。

经过2013年的缓冲期,2014年PTA产能增速再次回升至30.0%,迎来了第二次产能大扩张,至此我国PTA行业深陷产能过剩泥潭,产能增速逐步放缓。

2016年我国PTA产能为4,912.0万吨/年,较上一年增加4.7%,行业开工率连续两年维持在66%左右的低位。

图37:

我国PTA产能增速放缓

图38:

PTA历年开工率情况

生产集中于沿海地区,行业集中度高。

我国PTA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辽宁、浙江、江苏和福建四省,靠近下游涤纶长丝等产地。

目前,前八家PTA厂商的产能合计占比为72.5%,其中前三大PTA生产商分别为逸盛系(年产1,350万吨)、恒力大连(年产660万吨)和翔鹭石化(年产615万吨),三家产能合计占比达53.5%,相比涤纶长丝,PTA行业集中度较高。

图39:

2016年中国PTA生产企业分布(单位:

万吨/年)

图40:

国内PTA产能地区分布

图41:

国内PTA主要企业市场份额

长期停车产能较大,成为潜在供给。

2015年4月,翔鹭石化漳州450万吨/年的PTA生产线因原料爆炸事故停车至今,重启时间一再推迟,远东石化320万吨/年PTA装置也因公司亏损长期处于停车状态。

大装置迟迟未能重启的主要原因是PTA盈利预期不佳。

由于翔鹭石化与远东石化的PTA相关配套较为单一,无法借下游聚酯纤维市场转好来弥补PTA的亏损,根据中纤网信息,两厂重启时间已推迟至2017年10-11月。

表6:

2012年后停车至今未恢复的PTA产能(截止2017年9月)

企业继续扩产,下游涤纶长丝厂商积极配套建设PTA装置。

据卓创资讯,四川晟达、宁夏宝塔分别在建的100万吨/年、120万吨/年PTA装置计划于2018年1月、2月投产;

蓝山屯河在建的60万吨/年PTA装置计划于2018年10月份投产,三家PTA装置合计产能为280万吨/年。

与此同时,下游涤纶长丝生产企业逐步向上游产业链延伸。

相比PTA行业,涤纶长丝产业集中度较低,各企业为了提高产业链掌控能力,纷纷自建PTA装置。

桐昆股份目前已拥有嘉兴石化一期150万吨/年PTA产能,据公司2017年中报披露,在建二期120万吨/年PTA装置有望于2017年三季度投产;

根据嘉兴市政府信息,新凤鸣新建300万吨/年PTA项目,预计装置将于2020年投产。

涤纶长丝自建原料生产线,必将减少PTA外购量,PTA过剩压力加大。

表7:

2016年涤纶长丝企业自备PTA产能情况

行业盈利能力处于低水平

PTA行业盈利能力低位震荡,有可能会持续较长时间。

由于PTA行业长期产能过剩,自2013年以来PTA盈利空间总体大幅降低,PX-PTA价差长期处于低位。

2015年上半年虽有古雷爆炸事故导致PX大涨,推升PTA价格,但是下半年由于油价继续探底,成本塌陷,加上行业存在新增产能,各大PTA工厂不得不联合减产。

2016年后油价震荡反弹,下游需求复苏,PTA利润小幅增加。

总体来看,由于产能过剩问题严重,PTA盈利仍处于低位震荡状态。

从龙头企业PTA吨毛利情况可以看出,2016年恒逸石化PTA吨毛利下降到近5年来最低水平,仅为115.6元。

综合判断,未来PTA盈利能力或将中长期底部震荡。

图42:

PTA价格及价差

图43:

恒逸石化PTA吨毛利情况

PTA上市公司主要有桐昆股份、恒逸石化、荣盛石化,假如PTA价格每波动1,000元/吨,上述公司EPS分别同向变动0.83元、2.38元、1.56元。

表8:

A股上市公司PTA价格变动弹性

PX:

国内外产能扩张,单位盈利或将压缩

需求增速放缓

国内PX表观消费量增长减缓。

PX最主要用于PTA的合成。

PX国内表观消费量增速与全球呈现不太一致的变化趋势。

2012年中国PTA行业经历了爆发式的产能扩张,PX表观消费量快速增长,其中2011-2013年PX表观消费量年复合增速达到35.2%,而从全球市场来看,由于全球经济底部震荡,同期PX消费量同比增速连年下滑。

2014年后,全球PX消费量增速维持在4.5%附近,而我国PX行业受下游PTA产量减速影响,表观消费量增速放缓。

2016年国内PX消费量为2,134.9万吨,同比增加4.8%。

未来,与PTA行业类似,国内PX需求有望进入缓慢增长阶段。

图44:

中国PX下游消费占比

图45:

中国PTA产量增速下降

图46:

全球PX消费量情况

图47:

中国PX表观消费量增速放缓

PX国内产能不足,进口依赖度高

全球PX产能主要分布在亚洲。

据中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统计,2016年世界PX总产能为4,851万吨。

亚洲PX产能全球占比达75.5%,居各洲首位。

其中,中国大陆PX产能全球占比为27.0%,位列亚洲第一,东北亚产能占比达28.1%。

就亚洲地区而言,中国PX产能占比达32.3%,韩国紧随其后,产能占比为23.2%。

图48:

2016年全球PX产能分布

图49:

亚洲PX产能分布(2017年7月统计)

“三桶油”PX产能占有率较高。

截止2017年7月,我国主要有17家PX生产厂商,总产能为1,383万吨/年。

其中,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9家生产工厂,PX合计产能为493万吨/年,约占国内PX总产能的35.7%;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有3家生产工厂,PX合计产能为235万吨/年,约占国内总产能的17.0%;

中海油集团公司有1家生产工厂,PX产能为95万吨/年,约占国内总产能的6.9%,三大集团PX合计产能占比达59.5%。

图50:

中国PX行业产能分布(至2017年7月)

国内PX发展缓慢,进口依存度高。

与PTA和聚酯的发展速度相比,中国PX行业发展缓慢,自给率不及50%,存在巨大的供应缺口。

2010-2013年我国PTA处于产能扩张的高峰期,而PX建设却处于低潮期,PX的供应远远跟不上市场的需求,导致大批国外进口产品涌入中国市场。

2016年至今,我国PX市场基本无新产能投放,国内整体开工率在65%低位附近。

据海关总署统计,2016年我国进口PX1,236.1万吨,进口依存度高达57.6%,进口来源地主要为韩国、日本、台湾等国家与地区。

图51:

中国PX进口量与进口依存度

图52:

2016年中国PX进口来源地区

国内PX开工不足,主要源于石脑油供给受限。

我国PX主要采用石脑油裂解法生产,而石脑油不仅用于PX的生产,还可以用于生产重整汽油、乙烯等,国内供应较为紧张,造成PX开工不足。

我国自2009年成为石脑油的净进口国,2015年受乙烯、芳烃以及油品升级对重整汽油需求的提振,全年石脑油进口量达20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图表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